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教育的“三重迷失”及其重振之路 被引量:4
1
作者 龙宝新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81-89,共9页
家庭教育在儿童自我发展、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扎根”作用,其本意是“家”的教育、“身”的教育与“根”的教育。当代家庭教育正走上一条祛魅、失魂、退化的不归之路,“离家”“离身”“离心”的“三离”倾向不断弱化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在儿童自我发展、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扎根”作用,其本意是“家”的教育、“身”的教育与“根”的教育。当代家庭教育正走上一条祛魅、失魂、退化的不归之路,“离家”“离身”“离心”的“三离”倾向不断弱化家庭教育的影响力与生命力,家庭教育基地失守、家庭教养目标走失、家教主体地位丧失是其集中体现。发挥家庭教育独有的建基灵魂、培植善端以及人生打底的功能,是新时代我国家庭教育重放异彩的应然之路。要重振家庭教育,就应秉持“回归家庭、回归身教、回归根元”的精神意旨,重显“家教”的原意初心,重构家庭教育的教养目标,重拾家庭教育的扎根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家”的教育 “三生”教育 教养教育
下载PDF
知识生产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机理与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龙宝新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7,共12页
知识生产是国家经济科技积累比较优势的潜源,是当代优质生产力的基元。新质生产力的原生点是知识创造带来的资本增值效应,内核是知识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主体生产力。知识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硬核构成,知识资本增值是现代生产力提质... 知识生产是国家经济科技积累比较优势的潜源,是当代优质生产力的基元。新质生产力的原生点是知识创造带来的资本增值效应,内核是知识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主体生产力。知识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硬核构成,知识资本增值是现代生产力提质的发力点,知识生产方式升级是新质生产力生长的秘密所在。知识生产方式质变是知识资本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机理,其具体作用方式是:推进知识生产方式的三大转变——数智化、融合化与极限化,从而三位一体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特质”显现。全面激活数据资本增值潜能、推进知识生产主体联网、勇于挑战尖端科技知识创新,走出一条数字增能提质、产学并联提质、前沿科技提质之路,是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相契合的知识生产方式创变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 新质生产力 产学研融合 数字化 超极限科技
下载PDF
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系统运行模式研究——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分析
3
作者 李莎莎 龙宝新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9,124,共12页
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是产业系统和教育系统互补互融、双向赋能、价值共创的实践,二者共同支撑着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聚集性、非线性、“流”特性、多样性等特征。借鉴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刺激-反应”模... 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是产业系统和教育系统互补互融、双向赋能、价值共创的实践,二者共同支撑着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聚集性、非线性、“流”特性、多样性等特征。借鉴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刺激-反应”模型与回声模型,本研究提出了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系统的单主体自适应微观行为模式与多主体交互宏观行为模式。面对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推动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系统构建要主体联动,发挥产教融合系统生态圈的共生效应;资源统整,建立全链条式异质资源跨界联盟;机制创新,探索产教融合系统多层次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产教融合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刺激-反应”模型 回声模型
下载PDF
“双减”政策背景下生态化作业设计研究
4
作者 李海英 邱灿 龙宝新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96,共5页
作业不仅是一种学习活动,也是课堂教学的再延伸。“双减”政策背景下,作业“减负、提质、增效”成为了大家关切的话题,提高作业设计水平、保证作业设计质量,是落实政策要求、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业设计片面、学生负担感... 作业不仅是一种学习活动,也是课堂教学的再延伸。“双减”政策背景下,作业“减负、提质、增效”成为了大家关切的话题,提高作业设计水平、保证作业设计质量,是落实政策要求、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业设计片面、学生负担感过重、作业质量较低等问题使得作业设计的生态位困境凸显,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结合实际问题,提供教育给养、社交给养、环境给养,可以打造提质增效的生态化作业设计路径,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切实为学生提供“减负增质”服务,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生态化 作业设计 教育给养 社交给养 环境给养
下载PDF
发生现象学视角下教师教学决策的实践壁垒与突破向度
5
作者 李海英 龙宝新 邱灿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51,共7页
课堂是学校教育提质增效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决策。因而,科学的教学决策是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教师教学决策由预设阶段、互动阶段及反馈阶段构成。目前教师在教学决策过程中出现了预设... 课堂是学校教育提质增效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决策。因而,科学的教学决策是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教师教学决策由预设阶段、互动阶段及反馈阶段构成。目前教师在教学决策过程中出现了预设同质化,常倚重经验判断;实施程序化,致使教师应变能力消减;反馈浅表化,引发教学质量下滑等实践壁垒,而发生现象学为提升教学决策质量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教师可通过增强决策意识,应用循证教学;兼顾多元需求,锤炼应变本领;深虑决策利弊,落实提质增效等策略,有效突破现存壁垒,推动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决策 发生现象学 决策意识 多元需求 决策利弊
下载PDF
泛师德化现象导正: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时代使命 被引量:2
6
作者 龙宝新 《教师发展研究》 2024年第2期13-19,共7页
泛师德化现象产生有其必然性、自然性与合理性,用教师专业道德建设来导正泛师德化现象是理性的选择。泛师德化现象包括私德师德化、公德师德化与违法事件师德化。教师专业道德导正泛师德化现象的发生机理是折射效应、涟漪效应与渗透效... 泛师德化现象产生有其必然性、自然性与合理性,用教师专业道德建设来导正泛师德化现象是理性的选择。泛师德化现象包括私德师德化、公德师德化与违法事件师德化。教师专业道德导正泛师德化现象的发生机理是折射效应、涟漪效应与渗透效应三重机制。新时代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导正泛师德化现象的三重路径是:塑造教师专业道德人格,提升师德的内核影响力;历练教师专业道德品行,提升师德的美德辐射力;培育教师专业道德文化,提升师德的文化涵化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师德化 教师专业道德建设 师德 文化涵化力
下载PDF
研究生扩招背景下的大团队学术指导链建设研究
7
作者 龙宝新 周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46,共9页
在研究生扩招背景下,大团队学术指导现象日渐普遍。全面提升学术力成为研究生学术指导面临的挑战,其集中体现是:师徒式学术指导难以为继,学术指导服务供给侧不足,研究生学术放养、指导延滞现象飙升。破解这些问题的科学思路是:在知识创... 在研究生扩招背景下,大团队学术指导现象日渐普遍。全面提升学术力成为研究生学术指导面临的挑战,其集中体现是:师徒式学术指导难以为继,学术指导服务供给侧不足,研究生学术放养、指导延滞现象飙升。破解这些问题的科学思路是:在知识创新链理念指引下,建立学术指导的功能性链接与结构,致力于破解学术指导服务供给侧困境。研究生学术指导链建设的基本机理是:“双链”融合、纵横交合与节点链合。在该机理指引下,适时引入“三全”建设理念,针对性开展指导服务链的延链、补链、强链工作,是全方位提升学术指导链实效与性能的有力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扩招 大团队指导 知识创新链 学术指导链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人民教育家精神的时代蕴含与落地培育 被引量:1
8
作者 龙宝新 郭琴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6,共5页
教育家精神是隐藏在教育家集体人格及其实践背后的精神共相,从教育家的人格“长相”入手来透视教育家精神是精准定义教育家精神的科学之道。教育家是“梦想、思想、创想”的时代杰作,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实践旨趣的精神镜像,人民教育家... 教育家精神是隐藏在教育家集体人格及其实践背后的精神共相,从教育家的人格“长相”入手来透视教育家精神是精准定义教育家精神的科学之道。教育家是“梦想、思想、创想”的时代杰作,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实践旨趣的精神镜像,人民教育家精神是为民“立德、立学、立教”实践的意义浓缩与精神镜像。新时代人民教育家精神的时代蕴含是:“家国天下”的立德精神、“知行统一”的立学精神与“仁智兼修”的立教精神。从“三修”,即修身、修心、修业入手,升华教师的师魂、睿化教师的心智、精化教师的技艺,是人民教育家精神落地培育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教育家精神 精神镜像 立德精神 立学精神 立教精神
下载PDF
行动者网络视域下学校课后服务协同供给机制研究
9
作者 龙宝新 李莎莎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2,共7页
学校课后服务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后服务协同供给的关切直接关涉教育高质量目标的有效实现。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ANT)视角,本研究通过构建课后服务协同供给的“行动者网络”分析框架,对学校课后服务协同供给内在运行机... 学校课后服务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后服务协同供给的关切直接关涉教育高质量目标的有效实现。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ANT)视角,本研究通过构建课后服务协同供给的“行动者网络”分析框架,对学校课后服务协同供给内在运行机制的“问题呈现—利益契合—成员征召—组织动员”四个环节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价值共创”的驱动机制、“信息公开—互信互惠—重叠共识”的关系联结以及“审议准入—考核评估—调适退出”的多层制度体系,意在提升学校课后服务协同供给的质量与水平,助力基础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课后服务 行动者网络理论 多元主体 协同供给网络
下载PDF
角色理论下全科教师标签化问题的表征及纾解
10
作者 李海英 龙宝新 《教学研究》 2024年第4期57-63,共7页
全科教师有效地应对了当前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由于自身及其他原因,全科教师“标签化”问题愈发凸显,被贴上“全科”素养匮乏式、身份附加功能窄化式、内驱力缺乏式等标签。为了重塑全科教师这一形象,以角色理论为基础,分析全... 全科教师有效地应对了当前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由于自身及其他原因,全科教师“标签化”问题愈发凸显,被贴上“全科”素养匮乏式、身份附加功能窄化式、内驱力缺乏式等标签。为了重塑全科教师这一形象,以角色理论为基础,分析全科教师“标签化”问题产生的学理原因,并从以下三方面纾解全科教师标签化问题:理性认知教师角色,强化学科知识素养;摒弃社会失实期望,避免教师角色过载;激励教师自我认同,提升教师角色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理论 全科教师 标签化
下载PDF
银龄计划赋能中西部教师队伍扩优提质的底层逻辑与落地策略
11
作者 龙宝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8,207,共15页
银龄计划是中国社会发展“三重动能”,即老年人事业生命线延续的内在动能、中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外部动能与中西部教育势能带来的自在动能共同作用的产物。基于人岗适配原理的教育人才选拔匹配机制是银龄计划赋能中西部教师队伍优... 银龄计划是中国社会发展“三重动能”,即老年人事业生命线延续的内在动能、中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外部动能与中西部教育势能带来的自在动能共同作用的产物。基于人岗适配原理的教育人才选拔匹配机制是银龄计划赋能中西部教师队伍优化的底层逻辑,实现这一逻辑的基本手段是选拔扩优、使用提质与示范提质。系统提质是当前银龄计划政策调适的着力点,借助灵活选拔、竞合配置、种子选配三种政策工具,在中西部教师队伍动荡区域、核心区域、薄弱区域做好银龄教师设岗、选拔与配置工作,是银龄计划政策系统提质的有效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龄计划 教师队伍 扩优提质 人岗配置
下载PDF
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意义、蕴含与路径
12
作者 龙宝新 《教师发展研究》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是教师教育领域“三大体系”建设的首要链环,推进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中的能动作用。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是构筑中国自主教... 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是教师教育领域“三大体系”建设的首要链环,推进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中的能动作用。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是构筑中国自主教育知识体系的需要,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改革实践创新的需要,也是建设教育家型教师队伍的需要。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的时代蕴含是:以教师教育理论原创为手段,实现理论建设方式的自主性;以中国教师教育实践为主题,推进理论内容体系的自主性;以中国教育文化表达为载体,推进理论表达系统的自主性。面向未来的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应繁荣教师教育学科学术事业,聚焦中国特有教师教育问题,完善中国教师教育话语体系,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教育改革事业以理论的底气与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 教师教育学科 教师教育话语 教育家精神
下载PDF
重释“优质基础教育”
13
作者 龙宝新 《教育科学论坛》 2024年第8期1-1,共1页
基础教育为儿童而生,用真知启蒙童稚,用爱心点亮人生,助力儿童收获成功幸福人生,承载着国人的希冀。儿童美好一生在优质基础教育航船上起航,重释“优质基础教育”蕴含,重筑优质基础教育大厦,办出国家期待、人民满意、儿童欣悦的基础教... 基础教育为儿童而生,用真知启蒙童稚,用爱心点亮人生,助力儿童收获成功幸福人生,承载着国人的希冀。儿童美好一生在优质基础教育航船上起航,重释“优质基础教育”蕴含,重筑优质基础教育大厦,办出国家期待、人民满意、儿童欣悦的基础教育是教育强国事业的要义所在。优质基础教育是先进教育理念领航的教育。对一些中小学教师而言,谈及“理念”便会谈虎色变,似乎理念是“实践太空”中的事情,是“理论宇宙”的专属。真正的教育实践一定是立体的、有凸点的实践,是理性上经得住实践检验、理念上超越经验常规、精神上突破教育常理的立体教育实践。先进教育理念一旦融入教育实践,定会重塑教师工作的图式、重建教育改革的航道、重绘教育实践的画面,触发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先进教育理念 教师教育教学 教育强国 中小学教师 立体教育 基因突变 人民满意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成长的内在依据、具体方式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珍珍 龙宝新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2,共9页
教育家精神能引领教师成长,为教师高质量发展赋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精神需要理论表明,人的卓越成长与自我价值实现是其高阶的精神需求。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成长提升,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获得高阶精神需求的满... 教育家精神能引领教师成长,为教师高质量发展赋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精神需要理论表明,人的卓越成长与自我价值实现是其高阶的精神需求。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成长提升,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获得高阶精神需求的满足。教育家精神与教师成长的终极目标契合、价值取向一致,与其职业实践路径同向。教育家精神通过对教师的信念引领、道德磨砺、学识涵养以及仁爱唤醒,为教师成长与发展走向最佳境界领航。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成长的实现路径是: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思政课程建设,拓宽教师信念格局;以教育家精神标定教师道德准线,提升师德“公信度”;以教育家精神升华教师教学诗意生命感,丰富教师育人智识;以教育家精神重构教师成长“微环境”,“爱”润教师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教师成长 自我实现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适应性系统建模分析与优化路径
15
作者 邱灿 龙宝新 于登秀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增强适应性是保障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思政课入脑入心入耳的重要举措。目前思政课在实施过程中面临阶段性挑战,思政课程、教学模式以及制度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不适应”的问题。遵循“谁来适应”“适应什么”“如何... 增强适应性是保障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思政课入脑入心入耳的重要举措。目前思政课在实施过程中面临阶段性挑战,思政课程、教学模式以及制度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不适应”的问题。遵循“谁来适应”“适应什么”“如何适应”的思路,本研究建构了思政课适应性系统模型并厘清了思政课适应性系统的主体、客体与介体,并进一步明确了思政课适应性系统以内外部环境合力驱动的动力机制,以主体、客体与介体的非线性协同的行动机制,以制度反馈引发适应性动态升级的反馈机制。基于此,高校可通过优化思政课程内在空间,提升思政课程适应性;提升思政教师综合素养,促进适应性主体、客体与介体的非线性耦合;优化制度环境,催化思政课适应性动态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适应性 建模分析 优化路径
下载PDF
教师教育中“教”与“学”的割裂及其数字化治理
16
作者 李阳杰 龙宝新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0,共6页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当前,鼓吹割裂“教”与“学”的“聪明人神话”广泛地存在于教师教育实践中。这显著地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悖于兼顾技术性与反思性的教师教育应然取向。教师教育的标准化逻辑、...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当前,鼓吹割裂“教”与“学”的“聪明人神话”广泛地存在于教师教育实践中。这显著地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悖于兼顾技术性与反思性的教师教育应然取向。教师教育的标准化逻辑、“优绩主义”价值观、片面的教师教育评价是引发“教”“学”分离的直接因素,技术理性主义教师教育观则是深层因素。数字化为重构“教”与“学”带来新契机。我们应构建智能化与数字化的教师教育助推系统,基于数字画像拓展教师教育价值空间,在数据赋能的基础上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教师教育表现性评价,以数字化助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学 学习 割裂 数字化治理
下载PDF
系统观念视域下小学全科教师的角色重塑
17
作者 隋阳 龙宝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2-39,共8页
在专业发展劳形、职业前景朦胧、公共需求两难的三重困境下,小学全科教师角色转型势在必行。立足新时代,应赋予小学全科教师“全”方位参与“科”目育人的专业角色、“全链条”荣膺“科”律保障的职业角色、“全”覆盖均衡“科”品分配... 在专业发展劳形、职业前景朦胧、公共需求两难的三重困境下,小学全科教师角色转型势在必行。立足新时代,应赋予小学全科教师“全”方位参与“科”目育人的专业角色、“全链条”荣膺“科”律保障的职业角色、“全”覆盖均衡“科”品分配的公共角色,以期落实学生的全面发展、政策的全面保障、资源的全面渗透。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成果,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全科教师角色重塑的实践遵循。新时代全科教师角色重塑需前瞻性思考走好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专业先手棋,全局性谋划走稳卓越教师持续培养的职业关键棋,整体性推进走准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的公共制胜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观念 小学全科教师 专业角色 职业角色 公共角色
下载PDF
家校命运共同体构建逻辑与实现路径
18
作者 王甲 龙宝新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6,共6页
构建家校命运共同体是对家校合作关系的最高级别的价值体认和精神追求。从新时代家校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逻辑分析,家校命运共同体由指向家校能力共进的发展共同体、追求家校义利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家校情理共融的情感共同体、形成家... 构建家校命运共同体是对家校合作关系的最高级别的价值体认和精神追求。从新时代家校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逻辑分析,家校命运共同体由指向家校能力共进的发展共同体、追求家校义利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家校情理共融的情感共同体、形成家校权责共担的责任共同体构成。新时代家校命运共同体的建设需要通过坚持发展共赢,建立共勉共进的进阶机制来提升家校共育能力;凸显利益共生,达成共生共荣的价值共识来激发家校共育动力;重视情感共鸣,营造情理交融的情感氛围来增强家校共育活力;强化责任共担,夯实多元参与的责任主体来提高家校共育效力,进而推动家校命运共同体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命运共同体 家校共育 协同育人 教育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翻转课堂与高效课堂间的异同与整合 被引量:60
19
作者 龙宝新 孙峰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3-98,120,共7页
在"地球村"时代,高效课堂与翻转课堂间存在共通性是必然的。二者间的差异是微妙的,集中体现在构成要件、教学流程、课堂结构、教学策略与适用条件等五个方面。创建"技术环境下的本土高效课堂",实现高效课堂与翻转... 在"地球村"时代,高效课堂与翻转课堂间存在共通性是必然的。二者间的差异是微妙的,集中体现在构成要件、教学流程、课堂结构、教学策略与适用条件等五个方面。创建"技术环境下的本土高效课堂",实现高效课堂与翻转课堂间的优势互补与有机整合,是未来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科学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课堂 翻转课堂 差异 整合
下载PDF
论当代我国高效课堂改革的成因与走向 被引量:44
20
作者 龙宝新 张立昌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38,共8页
"高效课堂热"的形成具有多因性,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与多种教育力量交织共同促成了本次课改的发生。高效课堂改革在实践中并未完全秉承新课改的精神,致使其挣扎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急功近利与经验积累、抑教扬学... "高效课堂热"的形成具有多因性,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与多种教育力量交织共同促成了本次课改的发生。高效课堂改革在实践中并未完全秉承新课改的精神,致使其挣扎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急功近利与经验积累、抑教扬学与教学常理、操作套路与教育理念间的焦虑与煎熬中。加强理论攻坚与协同、构建教改累进机制、彻底解决"效""形"矛盾,是未来我国高效课堂改革持续、健康、深入推进的应然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课堂热” 成因 问题 走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