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锦屏一级水电站库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与局部应力场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祁玉萍 孟令媛 +5 位作者 龙锋 宿君 孔令喆 肖本夫 路茜 冉喜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204,共16页
利用四川及邻区数字地震台网2013—2018年的波形资料,基于CAP和HASH方法反演得到锦屏一级水电站(以下简称锦屏水库)库区及周边M_(L)≥2.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根据DRSSI方法计算得到库区局部应力场信息,结合该区域的地质资料,从震源机制参... 利用四川及邻区数字地震台网2013—2018年的波形资料,基于CAP和HASH方法反演得到锦屏一级水电站(以下简称锦屏水库)库区及周边M_(L)≥2.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根据DRSSI方法计算得到库区局部应力场信息,结合该区域的地质资料,从震源机制参数和局部应力场变化等方面讨论了水库加卸载对该区域地震活动的影响.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库区地震活动类型以走滑型为主,不同加卸载阶段震源机制类型存在一定差异,库区蓄水前期震源机制类型呈现多样性,蓄水后期与区域背景场趋于一致;(2)库区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以NNW-SSE向为主,分时段结果显示,蓄水后期局部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由NNW向逐渐发生偏转至NW向;(3)库区周边的地质构造和岩性条件有利于库水的渗透,蓄水后重力载荷和流体渗透的共同作用导致岩体断层面库仑应力的变化,从而呈现出库区蓄水前后中小地震活跃程度的显著差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屏一级水电站 触发地震 震源机制解 局部应力场
下载PDF
2022年6月10日四川马尔康M_(S)6.0震群序列时空演化特征
2
作者 宫悦 龙锋 +5 位作者 赵敏 杨鹏 王宇玺 梁明剑 乔慧珍 王宇航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91,共19页
2022年6月10日马尔康M_(S)6.0震群序列发生在松岗断裂与龙日坝断裂交会处,呈震群型活动特征。本文以四川地震台网目录为基础,对马尔康地震序列的参数特征开展研究,取该序列三次M_(S)5.0地震之后各一个小时,作为Ⅰ,Ⅱ,Ⅲ共计三个阶段,进... 2022年6月10日马尔康M_(S)6.0震群序列发生在松岗断裂与龙日坝断裂交会处,呈震群型活动特征。本文以四川地震台网目录为基础,对马尔康地震序列的参数特征开展研究,取该序列三次M_(S)5.0地震之后各一个小时,作为Ⅰ,Ⅱ,Ⅲ共计三个阶段,进行对比分析。由于较大地震后短时间内目录遗漏的余震较多,为增大研究所需的地震样本量,首先采用模板匹配法进行微小地震识别,以补充完备目录,并利用识别的地震目录及台网目录分别计算马尔康M_(S)6.0地震序列的b值、p值等参数。计算结果显示,相比于第Ⅱ和Ⅲ阶段,第Ⅰ阶段具有显著的低b值(0.59),随着时间的推移,序列b值逐渐上升,后两个阶段分别为0.84和0.86。第Ⅰ阶段低b值的结果反映了此阶段孕震区应力水平较高。另外,第Ⅰ阶段序列的p值为0.76,明显低于后两个阶段的1.81和1.64,反映出第Ⅰ阶段序列频次衰减速度较慢,应力释放不充分,而后两个阶段刚好相反,表明不同阶段序列的时间演化特征存在差异。综合分析认为,M_(S)5.8地震是M_(S)6.0地震的前震。序列西支与东支的参数计算结果呈现不一样的特征,可能与M_(S)5.8前震序列发生在西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康 M_(S)6.0 震群 松岗断裂 序列参数 前震
下载PDF
2022年四川芦山M_(S)6.1地震前应力状态研究
3
作者 张致伟 曾宪伟 +4 位作者 王迪 路茜 王玮铭 杨鹏 龙锋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3-492,共10页
为研究2022年6月1日四川芦山M_(S)6.1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过程,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13年芦山M_(S)7.0主震及M_(S)≥5.0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基于应力张量方差与b值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芦山M_(S)6.1地震的力学机制和震源区的应力状态。结果表... 为研究2022年6月1日四川芦山M_(S)6.1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过程,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13年芦山M_(S)7.0主震及M_(S)≥5.0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基于应力张量方差与b值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芦山M_(S)6.1地震的力学机制和震源区的应力状态。结果表明:2022年芦山M_(S)6.1地震震源机制表现出与2013年芦山M_(S)7.0主震和5级余震相似的逆冲型破裂特征,压应力轴方位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区域应力场一致。2013年芦山M_(S)7.0地震后震中及附近的应力张量方差和b值长期处于低值状态,2022年芦山M_(S)6.1地震前震中及附近出现了应力张量方差和b值的低值异常,表明芦山余震区处于较高的应力水平。分析认为:巴颜喀拉块体持续东向运动受到华南块体的阻挡,震中所在区域长期受挤压逆冲作用,从而使芦山余震区长期处于应力积累的状态,芦山M_(S)6.1地震也是在这种动力学背景下发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M_(S)6.1地震 芦山M_(S)7.0地震 震源机制解 应力张量方差 B值 应力状态
下载PDF
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现今地震活动特征
4
作者 呼楠 龙锋 +1 位作者 王莹 徐良鑫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6-875,共20页
文中基于中国测震台网统一地震编目网2010年1月—2020年6月的正式地震观测报告反演了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的最优一维速度结构,并矫正了初始震源位置,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小地震精定位工作,结合汶川MS80地震早期余震精定位结果和震源机制解... 文中基于中国测震台网统一地震编目网2010年1月—2020年6月的正式地震观测报告反演了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的最优一维速度结构,并矫正了初始震源位置,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小地震精定位工作,结合汶川MS80地震早期余震精定位结果和震源机制解资料综合分析了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现今的地震活动特征。结果显示:南坝地区(S区)小地震平行于主破裂带分布;中段(M区)小地震偏离主破裂带分布,在两侧分别形成了丛集区M2和M3;北段青川附近(N区)地震沿主破裂带和青川断裂密集分布(N1区),地震活动强度较大,且沿主破裂带与青川断裂震源深度剖面特征有所不同。推测研究区南端S区的小地震空间分布延续了汶川地震主破裂的特征;北端N区汶川地震破裂受到宁强—勉县一带上地壳高速体的阻挡,地表破裂带消失,应力向深部传导,对青川断裂运动的触发作用明显。综上分析认为,先存断层、新生破裂与主破裂共同作用导致了龙门山北东段现今地震活动复杂的空间特征,暗示了汶川地震后应力传递和调整过程的空间不均匀性,这可能与北段复杂的地质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 重定位 地震空间分布 断层相互作用
下载PDF
四川乡城然乌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分析
5
作者 芮雪莲 杨耀 +2 位作者 龙锋 赵敏 官致君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3-195,共23页
以四川乡城地震观测温泉(乡城然乌温泉)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采集观测泉及周边其他出露温泉点的水样开展了水化学主要离子组分、微量元素和氢氧同位素分析,研究温泉水循环特征和成因模式。结果表明,该温泉水化学类型为Na-HCO_(3),是中温... 以四川乡城地震观测温泉(乡城然乌温泉)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采集观测泉及周边其他出露温泉点的水样开展了水化学主要离子组分、微量元素和氢氧同位素分析,研究温泉水循环特征和成因模式。结果表明,该温泉水化学类型为Na-HCO_(3),是中温、弱碱性、低矿化度的温泉,温泉水中含有B、 Li、 Ba等微量元素,温泉水离子来源主要为水-岩作用过程中对围岩硅酸盐、碳酸盐及石膏矿物的溶解;氢氧同位素分析表明,温泉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硅-焓模型估算观测泉的深部热储温度为275℃,循环深度为5.3 km;采用硅-焓方程法计算得冷热水混合比例为84%~86%。乡城然乌温泉成因是山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后,经历深循环受到大地热流加热后,沿乡城断裂带上升,热水在上升过程中与浅部冷水相遇,最终在河谷中出露形成中温温泉。采用“多阶段定位法”对研究区M_(L)≥1.0地震进行重新定位,结果表明,乡城然乌温泉附近区域地震震源深度基本都位于温泉循环深度以下,说明乡城然乌温泉水热活动对所在区域地震活动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乡城然乌温泉属于深循环温泉,能够反映地壳深部活动信息,适合于进一步开展地震前兆地球化学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城然乌温泉 水文地球化学 同位素 温泉成因 地震活动
下载PDF
2008年8月30日攀枝花-会理6.1级地震序列ML≥4.0事件的震源机制解 被引量:83
6
作者 龙锋 张永久 +2 位作者 闻学泽 倪四道 张致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52-2860,共9页
针对2008年8月30日在四川攀枝花—会理发生的M_s6.1地震序列,本研究基于四川和云南两省数字地震台网的宽频带波形记录,采用CAP方法反演了该序列主震及M_L≥4.0余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主震震源机制解的两个主应力轴仰角小于10°... 针对2008年8月30日在四川攀枝花—会理发生的M_s6.1地震序列,本研究基于四川和云南两省数字地震台网的宽频带波形记录,采用CAP方法反演了该序列主震及M_L≥4.0余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主震震源机制解的两个主应力轴仰角小于10°,其中,主压力轴方位为140°;节面之一走向185°、西倾83°、滑动角5°,显示左旋走滑略兼逆冲分量的断层作用性质.结合余震、烈度分布以及震区的活动构造,判定该节面代表了主震的发震断层面,相应的发震断层应是穿越震区的近南北向红格断裂(南段).本研究还获得主震震源机制解的最佳拟合误差深度为10km,与该事件的定位结果相一致.该序列中6次M_L≥4.0余震也具有与主震类似的震源机制解.分析初步表明:空间上,2008年攀枝花—会理M_s6.1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与研究区内更早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反映了该序列是在川滇地块SE-SSE向水平运动的背景下、沿近S-N向红格断裂发生左旋走滑略兼逆冲运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会理地震 CAP方法 震源机制解 发震断层
下载PDF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M_(S)6.4地震序列重新定位与发震构造分析 被引量:59
7
作者 龙锋 祁玉萍 +4 位作者 易桂喜 吴微微 王光明 赵小艳 彭关灵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31-2646,共16页
本文利用云南区域地震台网提供的震相报告,采用“多阶段定位”方法,对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M_(S)6.4地震序列的震源位置进行了重新定位.选取序列中13次具有高信噪比宽频带波形记录的M_(S)≥4.0地震事件,应用CAP波形反演方法,获取了这... 本文利用云南区域地震台网提供的震相报告,采用“多阶段定位”方法,对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M_(S)6.4地震序列的震源位置进行了重新定位.选取序列中13次具有高信噪比宽频带波形记录的M_(S)≥4.0地震事件,应用CAP波形反演方法,获取了这些事件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矩心深度.结果显示,漾濞地震序列震中距离NE侧的维西—乔后断裂约3~10 km,余震区长轴呈NW-SE向展布,长约22 km,震源优势分布深度为4~8 km,反映本次地震发生在上地壳浅部.地震分布北西窄、南东宽的分段特征明显,北西段地震更浅、更密集,南东段事件更深、更分散且存在向S偏转的现象.余震区不同位置的短轴剖面分析表明,发震构造倾向SW,南东段倾角缓于北西段.北西段还存在规模较小的NE向共轭断裂,长度约5 km.5月18日开始的前震自余震区中段向NW逐级迁移扩展,前震序列密集且存在相互触发,符合前震发生的级联模式.主震位于余震密集区的NW端,表明其具备SE向单侧破裂特征.多数4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都具有与序列长轴走向一致的NW-SE走向、高倾角SW倾向节面;基于震源机制解反演获得的区域构造应力场显示,发震构造受NNW-SSE向近水平主压应力作用发生右旋走滑运动,揭示主发震断层产状和错动类型与维西—乔后断裂基本一致.因此,可初步判定发震构造为维西—乔后断裂的平行伴生断裂,这一构造的形成可能与川滇块体SE向滑移和滇西南块体的顺时针旋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地震 地震定位 震源机制解 发震构造
下载PDF
华北地区地震活断层的震级-破裂长度、破裂面积的经验关系 被引量:75
8
作者 龙锋 闻学泽 徐锡伟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1-535,共25页
为了建立适用于华北地区地震活断层的地震震级-震源破裂尺度经验关系,从1965年以来华北发生的地震中,系统整理出已由地震波谱、地形变、余震分布等方法获得和发表的震源破裂尺度参数,包括破裂长度L、破裂下倾宽度W以及破裂面积A(A=L... 为了建立适用于华北地区地震活断层的地震震级-震源破裂尺度经验关系,从1965年以来华北发生的地震中,系统整理出已由地震波谱、地形变、余震分布等方法获得和发表的震源破裂尺度参数,包括破裂长度L、破裂下倾宽度W以及破裂面积A(A=L×W),同时还基于余震分布重新确定出部分地震的破裂尺度参数。针对来源于不同方法的破裂尺度参数的不确定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通过进一步分析和鉴别来确定出可靠参数的8条原则。依据这些原则的综合分析,共获得34次地震的可靠破裂长度以及其中20次的破裂面积。震源机制解反映这些地震破裂以走滑型占绝大多数。我们进一步采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起华北地区的面波震级MS-破裂长度L的回归关系式MS=3·821+1·860lg(L)以及面波震级MS-断层破裂面积A的回归关系式MS=4·134+0·954lg(A)。与已有同类关系式的比较分析表明:文中新建的2个关系式可较好地适用于华北以及首都圈地区的走滑型地震活断层的潜在地震强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断层 震级-破裂长度关系 震级-破裂面积关系 华北
下载PDF
基于DSP的容性设备介质损耗因数在线监测方法 被引量:23
9
作者 龙锋 王富荣 +1 位作者 李大进 刘永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71-74,共4页
介绍了电容型设备介质损耗因数在线监测的原理以及监测系统的组成,分析了测量结果的误差来源以及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以谐波分析法为基础,采用基于DSP的跟踪频率变化交流同步采样技术,确保每个周期采样128个点,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求... 介绍了电容型设备介质损耗因数在线监测的原理以及监测系统的组成,分析了测量结果的误差来源以及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以谐波分析法为基础,采用基于DSP的跟踪频率变化交流同步采样技术,确保每个周期采样128个点,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求出电压、电流信号基波傅里叶系数,通过RS-485总线传给上层变电站信息管理系统。考虑到FFT的泄漏效应和栅栏效应,采用加多项余弦窗算法对FFT进行修正,提高其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损耗因数 在线监测 谐波分析法 快速傅里叶变换
下载PDF
区域最小完整性震级时空分布的确定──以龙门山断裂带为例 被引量:33
10
作者 龙锋 闻学泽 倪四道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36,共10页
文中首先介绍了估计MC的拟合效果测试法,然后采用该方法确定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附近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空分布,最后总结和讨论了该方法的优点以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拟合效果测试法基于G-R关系的幂率分布假设,通过由小到大不... 文中首先介绍了估计MC的拟合效果测试法,然后采用该方法确定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附近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空分布,最后总结和讨论了该方法的优点以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拟合效果测试法基于G-R关系的幂率分布假设,通过由小到大不断调整起算震级和对观测数据进行拟合,将能最好拟合观测数据的G-R关系的起算震级作为最小完整性震级MC。该方法还通过定义一个拟合评价函数来衡量对观测资料的拟合优度。应用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附近地区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C从1970年以来呈现减小的趋势,反映监测能力的逐步提高;由拟合效果测试法估计MC值的空间分布,总体上与区域台网理论监测能力的分布相当,但可获得更多的分布细节。另外,由于拟合效果测试法是一种基于地震活动性的算法,在应用局部地区较短时段的地震资料时,可能会过低或过高估计最小完整性震级MC。在计算出MC的基础上,对研究区进行了b值的时间扫描,结果反映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3-8年,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邻近地区背景小震活动的b值似乎略有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完整性震级MC 拟合效果测试法 B值 龙门山断裂带
下载PDF
用远震接收函数研究龙门山断裂带与其邻区的莫霍面深度及波速比分布 被引量:14
11
作者 龙锋 倪四道 闻学泽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8-446,共9页
利用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邻近地区地震台站的远震波形记录,采用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技术求取接收函数,并用H-Kappa叠加方法计算出各台站下方的莫霍面深度和波速比及其相应的误差。结果除了获得与前人研究大体相同的莫霍面深度分布轮廓外,还获... 利用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邻近地区地震台站的远震波形记录,采用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技术求取接收函数,并用H-Kappa叠加方法计算出各台站下方的莫霍面深度和波速比及其相应的误差。结果除了获得与前人研究大体相同的莫霍面深度分布轮廓外,还获得一些新的细节与认识:(1)莫霍面深度在四川盆地内为41~48km,在四川盆地西缘存在一个NNE向的"舌状"莫霍面隆起带,对应了龙门山逆冲构造带的前陆拗陷地带。(2)莫霍面深度从龙门山断裂带东缘的约42km向西很快增加到56km以上,形成一个总体展布为NE-NNE向的莫霍面深度的梯度带;该梯度带在龙门山断裂带北段和中段的走向大体与断裂带平行;然而,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地区,莫霍面深度梯度带展布转为NNE向,与断裂带走向呈15°~20°的交角,且梯度显著增高。(3)龙门山断裂带及青藏高原一侧各台站之下的莫霍面深度误差较大,可能与那里较复杂的地壳-幔结构、构造有关。(4)波速比的空间差异不明显,初步认为四川盆地一侧和青藏高原一侧的中-高波速比异常可能分别与台站下方存在含水沉积层以及壳内低速层(或通道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接收函数 H-Kappa叠加方法 莫霍面深度 波速比
下载PDF
容性设备介质损耗因数在线监测方法及误差分析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龙锋 王富荣 +1 位作者 李大进 刘永生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04年第2期19-21,共3页
介绍了电容型设备介质损耗因数在线监测的原理以及监测系统的组成,阐述了以软件为主的数学分析法和谐波分析法,采用DSP进行数字滤波。分析了测量结果的误差来源以及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采用多项余弦窗插值算法对FFT进行修正,大大提高了... 介绍了电容型设备介质损耗因数在线监测的原理以及监测系统的组成,阐述了以软件为主的数学分析法和谐波分析法,采用DSP进行数字滤波。分析了测量结果的误差来源以及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采用多项余弦窗插值算法对FFT进行修正,大大提高了它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损耗 在线监测 谐波分析法 数字滤波 里叶变换
下载PDF
用ETAS模型分析自贡矿井注水触发地震 被引量:12
13
作者 龙锋 杜方 +2 位作者 阮祥 邓远清 张铁宝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4-171,共8页
为研究自贡地区矿井注水与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按地震活动规律将注水区ML1.2以上历史地震活动划分为3个阶段,采用POWELL法反演了各阶段ETAS模型参数。结果表明,不存在注水的第1、2阶段背景地震比例约40%~50%,单个地震序列中余震较少... 为研究自贡地区矿井注水与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按地震活动规律将注水区ML1.2以上历史地震活动划分为3个阶段,采用POWELL法反演了各阶段ETAS模型参数。结果表明,不存在注水的第1、2阶段背景地震比例约40%~50%,单个地震序列中余震较少。而在注水的第3阶段,由地震自激产生的余震比例较高(93.1%),而背景地震仅占6.9%,比第1、2阶段都要少,这一结果与已有的认识相矛盾。为此,提出单位时间背景地震的发生率,即ETAS模型参数中的μ值,作为判断注水触发地震的依据。计算结果表明,与前两个阶段相比,第3阶段的确拥有最大的μ值,说明注水对该区地震触发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贡 矿井注水 触发地震 ETAS模型
下载PDF
利用深度震相确定芦山地震主震及若干强余震的震源深度 被引量:5
14
作者 龙锋 阮祥 +2 位作者 宫悦 赵敏 吴鹏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9-346,共8页
通过收集芦山地震主震的远震波形记录,利用pP深度震相的动校正叠加法对主震的震源深度进行了确定,不同窗长的计算结果显示该地震震源深度在(16±1) km处,与目前主流结果(14~18 km)一致;同时,利用“区域深度震相建模”(Regiona... 通过收集芦山地震主震的远震波形记录,利用pP深度震相的动校正叠加法对主震的震源深度进行了确定,不同窗长的计算结果显示该地震震源深度在(16±1) km处,与目前主流结果(14~18 km)一致;同时,利用“区域深度震相建模”(Regional Depth Phase Modeling,RDPM)方法对4次Ms4.0以上强余震进行了震源深度的确定.通过对波形的比对,选择LTA台和PmP-sPmP震相对.为确保结果的可靠性,使用远震接收函数的H-k叠加结果修改了初始速度模型的莫霍面深度及波速比,并使用CAP方法计算了这些事件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由RDPM得到的震源深度与利用区域直达波震相获得的精确定位结果几乎一致;4个事件中有3个的深度范围与CAP的结果相近,有2个与台网快报相差无几.事实证明,利用远震深度震相和区域深度震相都能对震源深度有很好的约束,对于台站稀疏的地区来说,深度震相提供了一种相对准确的震源深度确认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深度震相 动校正叠加 RDPM 震源深度
下载PDF
联合概率法在合并相邻台网地震目录中的应用:以2014年鲁甸序列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龙锋 蒋长胜 +2 位作者 祁玉萍 刘自凤 傅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815-2827,共13页
中国目前实行的区域地震台网独立运行机制,使得在相邻不同台网的交界地区可能存在多个版本的地震目录和震相观测报告,影响了地震活动性分析与研究.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概率的方法,可标明两个或多个相邻台网目录中相同的事件,合... 中国目前实行的区域地震台网独立运行机制,使得在相邻不同台网的交界地区可能存在多个版本的地震目录和震相观测报告,影响了地震活动性分析与研究.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概率的方法,可标明两个或多个相邻台网目录中相同的事件,合并它们的震相数据开展重新定位,并重构不同台网交界地区的统一地震目录.该方法的思路与分析步骤是:首先,计算获得不同台网之间具有最小发震时刻差异的两两地震的时空强差异分布,查找并剔除独立地震,计算事件合并的联合概率;其次,基于联合概率分析合并不同台网的地震目录和震相观测报告,对合并事件进行重新定位和定位误差分析,并基于G-R关系检验重构目录的完整性.本文以2014年鲁甸地震序列为例的初步应用结果显示,震相合并之后的地震定位精度相比之前单个台网的结果,特别是相比四川台网的目录,定位精度提高非常显著,合并后的目录与之前相对完整的云南目录接近,但相比由两个台网目录简单拼凑而成的目录更加准确.此外,研究还发现在目录合并过程中,对于4级以上的中强震,应选择MS而不是以ML震级标度;震相合并后被复用台站记录的到时信息可用于检测不同台网间的震相拾取是否存在系统偏差.本文提出的方法使得在相邻不同台网的过渡区形成一个统一且尽可能准确可靠的地震目录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目录 联合概率 鲁甸地震序列 地震定位
下载PDF
历史大地震破裂区地震危险性的地震活动性定量分析——以南北地震带中北段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龙锋 蒋长胜 +1 位作者 冯建刚 唐兰兰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8-108,共11页
尽管地震空区理论在中长期地震预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大地震复发在时间上的丛集或非线性行为使得在中长期地震预测研究中依然需要同时考虑非地震空区的、历史地震破裂区的潜在大地震危险性。为了探索能基于观测资料分析的、鉴别历史... 尽管地震空区理论在中长期地震预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大地震复发在时间上的丛集或非线性行为使得在中长期地震预测研究中依然需要同时考虑非地震空区的、历史地震破裂区的潜在大地震危险性。为了探索能基于观测资料分析的、鉴别历史地震破裂区(包括历史、史前地震破裂的地震空区)大地震复发危险性的技术方法,在南北地震带中北段挑选出8个具有不同离逝时间的历史大地震破裂区,分析这些破裂区现代地震活动性的量化特征,以初步探索判定潜在大地震危险性紧迫程度的地震活动性方法。结果表明,反映地震序列衰减状态的p值和反映地震活动率的a值与这些历史破裂区最晚大地震的离逝时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但也有部分破裂区可能由于复杂的断层结构与运动性质,对应关系并不明确;反映构造应力积累状况的b值则难于反映离逝时间演化阶段的信息。b值的时间扫描结果显示,大部分历史破裂区的b值随时间演化平稳,但1879年甘肃武都8级地震破裂区的b值则表现为明显的涨落,并存在持续20年的降低趋势。对比分析认为,1933年四川茂县7.5级、1976年四川松潘—平武两次7.2级地震破裂区目前仍处于序列衰减期,不具备再次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背景;公元842年迭部7级地震破裂区北缘低b值的玛曲段比迭部段更具危险性;1879年武都8级地震破裂区的b值持续降低也可能反映该区处于新的一轮孕震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破裂区 大地震危险性 地震活动性 南北地震带中北段
下载PDF
一种基于模板匹配的震相关联和提取技术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龙锋 祁玉萍 +1 位作者 赵敏 芮雪莲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8-378,共11页
本文提出一套有别于常规模板匹配算法的流程,不仅能够提供被识别地震的时间、空间、强度信息,还可根据震相关联提取每个地震对应的震相到时资料供后续研究使用。该流程基本原理为:地震事件发生会使得震相记录在时间上趋于丛集,因此可利... 本文提出一套有别于常规模板匹配算法的流程,不仅能够提供被识别地震的时间、空间、强度信息,还可根据震相关联提取每个地震对应的震相到时资料供后续研究使用。该流程基本原理为:地震事件发生会使得震相记录在时间上趋于丛集,因此可利用密度聚类方法对震相信息进行提取。具体实现步骤为:(1)对采用相同降采样和滤波处理的模板事件和连续波形进行互相关系数计算,挑选相关性超过阈值的到时信息形成离散时间序列;(2)对整个序列进行DBSCAN聚类分析并对每个聚类簇开展自洽性检验,获取单个地震的震相关联,进而提取震相到时;(3)通过去重复事件、震级测算与定位获得最终的结果。将该方法应用到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地震空区,结果显示,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35个模板共获得了93个确切的地震信息,是所使用模板的2.65倍,包含390条P波震相以及791条S波震相。绝大部分模板并没有识别出自身的重复/相似地震,而被识别出的地震是由少量模板匹配成功的,主要分布于双河和安顺附近。精定位结果显示,双石-大川断裂倾向NW,同时在安顺以西可能存在某条不知名的、浅部直立、深部倾向NW的"铲状"断裂,震源深度与芦山地震序列类似,存在自SW至NE变深的现象,可能反映了龙门山断裂带南段不同段落具有类似的构造特征。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流程可提供包括震源参数和每个地震震相到时信息在内的完整震相报告,在模板识别领域可作为一套计算机自主处理的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匹配 DBSCAN密度聚类 自洽性检验 震相提取 地震空区
下载PDF
LiX(X=F,Cl,Br)分子基态|X^1∑^+|结构与势能函数 被引量:1
18
作者 龙锋 徐梅 +1 位作者 王晓璐 令狐荣锋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4-157,共4页
利用分子反应静力学的基本原理,确定了LiX(X=F,Cl,Br)等分子的X1∑+态的合理离解极限;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P86结合6-311G(3DF,3PD)基组对LiX(X=F,Cl,Br)等分子基态进行了单点能扫描计算,并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修正的Murrell-Sorbie函数... 利用分子反应静力学的基本原理,确定了LiX(X=F,Cl,Br)等分子的X1∑+态的合理离解极限;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P86结合6-311G(3DF,3PD)基组对LiX(X=F,Cl,Br)等分子基态进行了单点能扫描计算,并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修正的Murrell-Sorbie函数,计算出它们光谱数据(ωe、ωeχe、Be、αe、De),结果表明修正的Murrell-Sorbie函数与实验光谱数据吻合较好,这表明修正的Murrell-Sorbie函数更能精确地描述LiX(X=F,Cl,Br)等分子基态的势能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X(X=F Cl Br) 分子结构 势能函数 修正的Murrell-Sorbie函数
下载PDF
基于DEA分析方法下的海南省商业银行效率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龙锋 邓启峰 符斯年 《海南金融》 2009年第12期68-71,共4页
银行效率是指银行在业务活动中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基于骆驼评级体系(CAMEL)的稳健性评估反映了银行财务指标的改善,但不能真正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的... 银行效率是指银行在业务活动中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基于骆驼评级体系(CAMEL)的稳健性评估反映了银行财务指标的改善,但不能真正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的基本模型及其改进模型,对2006-2008年海南省商业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的效率进行了全面分析,对于海南省省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将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 DEA 规模效率
下载PDF
电容型设备介质损耗因数在线监测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龙锋 王富荣 +1 位作者 李大进 刘永生 《电工技术》 2004年第7期5-7,共3页
介绍了电容型设备介质损耗因数在线监测的原理及监测系统的组成,分析了测量结果的误差来源以及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提高了在线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气设备 电容型设备 介质损耗因数 在线监测 绝缘介质损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