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6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lobal CO_(2) concentration change induced by“trigger-connectors”model,especially since about 24 Ma?A preliminary hypothesis
1
作者 LI Leyi chang hong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4年第4期545-565,共21页
Background,aim,and scope The tectonic uplift of the Cenozoic Tibetan Plateau has produced a chain effect,which is an excellent location for Earth system science research,and its uplift process,mechanism and environmen... Background,aim,and scope The tectonic uplift of the Cenozoic Tibetan Plateau has produced a chain effect,which is an excellent location for Earth system science research,and its uplift process,mechanism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are the hot spot and frontier of the current research.The“Tibetan Plateau uplift-weathering-CO_(2) concentration-global climate change”model was put forward by Raymo and Ruddiman to interpret the Late Cenozoic climate change.However,there are still some questions suspended,such as does the weathering of the Tibetan Plateau have the ability to control the global climate?How to explain the modern-like global CO_(2) concentration starting at about 24 Ma?Here,a short space was taken to present a brainstorm about the above questions on account of existing geological pieces of evidence.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this paper,we integrate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Pearl River,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sian inland aridification-monsoon system,the Cenozoic tectonic uplift process of the Tibetan Plateau,and the westerly winds to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ozoic CO_(2) concentration changes and the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why the CO_(2) concentration similar to the present was formed at about 24 Ma.Results Similar correspondence of the surface uplift history of Xizang,other global mountains,and the declining CO_(2) concentration could support the theory Tibetan Plateau weathering inf luences CO_(2) concentration.Starting from 24 Ma,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 was the uplift and erosion of Xizang and Himalaya,collaborating with Ocean Iron Fertilization(OIF)together as an entity to control the atmospheric CO_(2) concentration because the great Asian rivers,Asian monsoons,and westerlies connected Xizang and surrounded seas together through materials transportation.Discussion Paleogeographic reconstructions from 40 Ma to 20 Ma illustrate that the main topographic change occurred in the Andes,Cordillera orogenic belt,and Xizang.We comprise a comprehensive set of evidence from independent data,which correspond temporally with the tipping point(about 24 Ma)of the atmospheric CO_(2) and we noticed that modern-like Asia monsoon,inland aridity,Asian great rivers,and climate zone formed at about 24 Ma and also there are tectonic activities for the Andes and Rockies.We raised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modern-like atmospheric CO_(2) concentration at about 24 Ma was caused by the above geological factors.Here the rivers,monsoon,and westerlies are termed as“connectors”.In addition,these Asian rivers originated from Xizang,the monsoon,and inner Asian aridification are strongly a function of the uplift and growth of Xizang,thus,Xizang here is named as“trigger”.The distinct character of“trigger-connectors”model is that this not only takes the monsoon,westerlies,and the global great rivers into consideration but also expands the range which inf luences atmospheric CO_(2) concentration,from local points to a vast area since about 24 Ma,such as from Tibetan Plateau to Asia,including surrounded seas,after about 24 Ma.However,because the opening of the Late Oligocene-Early Miocene Antarctic periphery straits is highly coincident with the onset of modern-like global atmospheric CO_(2) concentration,we are forced to consider that they also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reduction of atmospheric CO_(2) concentrations at this time.Conclusions“Trigger-connectors”was put forward to explain the Cenozoic CO_(2) variation,especially modern-like global CO_(2) concentration since about 24 Ma.Recommendations and perspectives Here we use the“trigger-connectors”model to explain the formation of modern-like CO_(2) concentrations starting at about 24 Ma,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The most important premise for the“trigger-connectors”model is the constructed Cenozoic CO_(2) concentration record is reliable,which is the foundation of our hypothesis.In the future,potential improvements should focus on topographic reconstructions of Xizang and the global mountains.Here we have concentrated on Xizang in the considered timeslices but still,pay less attention to other global orogenic belts.Collaborations with geologist experts in those regions could provide valuable feedback to evaluate their potential role of them in CO_(2) evolution.What is more,considerable progress may be achieved with the addition and consideration of more and new geologic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Plateau CO_(2) concentration WEATHERING trigger-connectors
下载PDF
萝卜硫素通过调节ALOX5/NF-κB信号通路调控巨噬细胞糖酵解抑制糖尿病肾病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乌日娜 丁海东 +2 位作者 常宏 孙娜娜 张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0-397,共8页
目的探讨萝卜硫素(SFN)调节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基因(arachidonic acid 5-lipoxygenase,ALOX5)/核因子kappa B(NF-κB)信号通路调节巨噬细胞糖酵解对糖尿病肾病(DN)进展的影响。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SFN治疗DN的靶基因。使用30 mmol/L高... 目的探讨萝卜硫素(SFN)调节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基因(arachidonic acid 5-lipoxygenase,ALOX5)/核因子kappa B(NF-κB)信号通路调节巨噬细胞糖酵解对糖尿病肾病(DN)进展的影响。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SFN治疗DN的靶基因。使用30 mmol/L高葡萄糖(HG)处理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诱导体外DN模型。将HK-2细胞分为如下组:正常糖(NG)组、HG组、HG+SFN(3 mmol/L)组、HG+ALOX5组、HG+SFN(3 mmol/L)+ALOX5组、HG处理的巨噬细胞+HK-2细胞组、HG+SFN(3 mmol/L)处理的巨噬细胞+HK-2细胞组、HG+ALOX5转染处理的巨噬细胞+HK-2细胞组、HG+SFN(3 mmol/L)+ALOX5转染处理的巨噬细胞+HK-2细胞组。CCK-8检测细胞活力,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葡萄糖和乳酸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中葡萄糖和乳酸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ALOX5、NF-κB以及糖酵解相关蛋白己糖激酶-2(HK2)、丙酮酸激酶M2(PKM2)、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使用链脲佐菌素(STZ)构建DN小鼠模型,DN小鼠给与SFN(0.5 mg/kg)治疗;检测小鼠各项生化指标,HE染色检测肾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肾脏巨噬细胞中糖酵解相关蛋白己糖激酶-2(HK2)、丙酮酸激酶M2(PKM2)、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ALOX5是SFN治疗DN的靶基因。与HG组相比,SFN处理增强HK-2细胞活力并抑制细胞凋亡(P<0.05);同时,SFN处理抑制HG诱导的巨噬细胞糖酵解相关蛋白的表达,减弱巨噬细胞介导的HK-2细胞损伤(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SFN抑制ALOX5和NF-κB的表达(P<0.05);小鼠实验结果显示,SFN治疗改善DN小鼠肾功能和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抑制肾组织中巨噬细胞糖酵解相关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SFN通过抑制ALOX5/NF-κB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糖酵解从而改善DN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硫素 糖尿病肾病 巨噬细胞 糖酵解 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 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青海省三级医院信息化护理质控平台建设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罗明琴 潘世琴 +2 位作者 常红 赵生秀 李彩霞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87-91,共5页
目的/意义建立青海省三级医院信息化护理质控平台,分析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过程根据青海省护理质量管理现状,依托青海省护理质量数据平台,建立护理质量指标监测模块,选取1家三级医院作为试点,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方法,将2021年1—6... 目的/意义建立青海省三级医院信息化护理质控平台,分析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过程根据青海省护理质量管理现状,依托青海省护理质量数据平台,建立护理质量指标监测模块,选取1家三级医院作为试点,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方法,将2021年1—6月该医院护理质量数据作为对照组,2022年1—6月采用信息化护理质控平台收集的数据作为观察组,对比平台应用前后护理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结论信息化护理质控平台应用后,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和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率显著下降,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显著提升,平台可操作性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医院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 质量控制 信息化平台建设
下载PDF
氯氟醚菌唑在香蕉和芒果果实中的残留分布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思威 王潇楠 +1 位作者 常虹 刘艳萍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210,共8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建立了香蕉、芒果果实中氯氟醚菌唑残留的检测方法,并依据NY/T 788—2018《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开展了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SC)1年6地的田间残留试验,研究了氯氟醚菌唑在香蕉、...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建立了香蕉、芒果果实中氯氟醚菌唑残留的检测方法,并依据NY/T 788—2018《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开展了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SC)1年6地的田间残留试验,研究了氯氟醚菌唑在香蕉、芒果果实中的消解动态和残留分布情况。样品经乙腈提取,GCB和C18组合吸附剂净化,UPLC-MS/MS检测。结果表明:在0.001~1 mg/kg添加水平下,氯氟醚菌唑在香蕉全果和果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3%~9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5.9%;在芒果全果和果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2%~91%,RSD为2.9%~6.0%。定量限(LOQ)均为0.001 mg/kg。田间试验结果显示:400 g/L氯氟醚菌唑SC按有效成分133.3 mg/kg施药3次,施药间隔7~10 d,距末次施药后21、28 d,氯氟醚菌唑在香蕉全果中的残留量为0.03~0.09 mg/kg,在香蕉果肉中的残留量为<0.001~0.004mg/kg;按有效成分160 mg/kg施药3次,施药间隔7~10 d,距末次施药后14、21 d,氯氟醚菌唑在芒果全果中的残留量为0.04~0.28 mg/kg,在芒果果肉中的残留量为0.001~0.003 mg/kg。该研究结果可为指导氯氟醚菌唑在香蕉、芒果上的科学合理使用及制定其在香蕉、芒果上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氟醚菌唑 香蕉 芒果 残留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与脑白质高信号的相关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常虹 李雁翔 王琳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病人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与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AIS病例资料,均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分为出血组(53...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病人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与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AIS病例资料,均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分为出血组(53例)和未出血组(84例)。采用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AIS病人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病人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高血压、发病到治疗时间、WMH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WMH(OR=2.796,95%CI:1.450-5.391)是AIS病人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WMH是影响AIS病人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中重度WMH病人发生出血转化的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缺血性 急性 静脉溶栓治疗 出血转化 脑白质高信号
下载PDF
GDM患者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1
6
作者 孙书利 常鸿 +3 位作者 岳家伊 王晓莉 王延云 张静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07-211,共5页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产后出血(PPH)发生PPH的危险因素,提出对策建议.方法:整群抽样法抽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本地区3所医院接收的2984例GD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产后24h出血量分为PPH组与非PPH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产后出血(PPH)发生PPH的危险因素,提出对策建议.方法:整群抽样法抽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本地区3所医院接收的2984例GD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产后24h出血量分为PPH组与非PPH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导致GDM患者PPH的危险因素.结果:2984例GDM患者中539例发生PPH,PPH发生率18.1%.PPH组年龄≥35岁、孕前体质指数(BMI)≥24kg/m^(2)、有刮宫史、有剖宫产史、孕次≥2次、经产、合并妇科炎症、空腹血糖(FBG)≥7mmol/L、胎膜早破、胎盘早剥、胎盘前置、胎盘残留、羊水过多、产程延长、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患者占比均高于非PPH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35岁、孕前BMI≥24kg/m^(2)、刮宫史、剖宫产史、经产、合并妇科炎症、胎盘早剥、胎盘残留、羊水过多、HbA1c≥6.5%均是导致GDM患者并发PPH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建议临床对年龄≥35岁、孕前BMI≥24kg/m^(2)、有刮宫史、剖宫产史、经产、合并妇科炎症、胎盘早剥、羊水过多GDM患者的加强关注,及时、彻底清除胎盘残留.也提示孕妇控制饮食以控制胎儿体重,降低PPH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预防
下载PDF
不同品种猕猴桃多酚和类胡萝卜素组成的主成分分析
7
作者 常虹 张翼钊 +4 位作者 钱建平 李文生 王云香 周家华 王宝刚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5期155-163,共9页
为研究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的品质特征及多酚类和类胡萝卜素组成的区别,选取12种市售猕猴桃采用直接测量法对基本品质特征(硬度、可溶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进行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实的多酚和类胡萝卜素组分含量,对不同品种... 为研究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的品质特征及多酚类和类胡萝卜素组成的区别,选取12种市售猕猴桃采用直接测量法对基本品质特征(硬度、可溶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进行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实的多酚和类胡萝卜素组分含量,对不同品种猕猴桃中多酚和类胡萝卜组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2种猕猴桃果实品质特征、多酚组分含量和类胡萝卜素组分含量差异明显。海沃德果实较硬,硬度为1.10 kg/cm~2,翠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为18.78%,东红可滴定酸含量较高,为1.40%,翠玉维生素C含量较高,为207.90 mg/kg。猕猴桃果实中,单体酚以(-)-原儿茶酸含量最高,(-)-儿茶素含量最低;单体类胡萝卜素以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α-胡萝卜素含量最低;猕猴桃果实中至少含有23种多酚,6种类胡萝卜素,其中奎宁酸、芦丁是含量最高的2种多酚,含量分别在74.09~304.16 mg/kg和3.58~31.63 mg/kg。金梅、翠香、海沃德、米良1号果实中的多酚组成最为复杂,至少有25种,其中β-胡萝卜素是含量最高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在1.06~41.57 mg/kg。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2个猕猴桃品种进行全面的评价,得出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8.609%,可以反映猕猴桃品质的大部分信息,不同品种猕猴桃多酚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多酚 类胡萝卜素 主成分分析 品质差异
下载PDF
数智时代面向智库的图书馆智慧数据服务体系构建与推进策略
8
作者 成舒云 刘莉 常红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77,84,共8页
文章分析国外高校智库智慧数据服务内容,以图书馆智慧数据服务生命周期和智库研究DIIS理论为基础构建面向智库的图书馆智慧数据服务体系。该体系以数智赋能为动力,包含感知获取、融合处理、综合分析、交互服务4个层次,各层次相互依赖,... 文章分析国外高校智库智慧数据服务内容,以图书馆智慧数据服务生命周期和智库研究DIIS理论为基础构建面向智库的图书馆智慧数据服务体系。该体系以数智赋能为动力,包含感知获取、融合处理、综合分析、交互服务4个层次,各层次相互依赖,共同作用于面向智库的智慧数据决策支持,据此提出面向智库的图书馆智慧数据服务策略,即促进情境感知驱动,增强智慧数据服务动力;整合资源要素,构建智慧数据集成网络;强化数智技术赋能,实现智慧数据全流程服务;搭建数据共享平台,提升智慧数据服务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智库 智慧数据 智慧数据服务 数智赋能 DIIS理论
下载PDF
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时实现早期幽门后喂养的流程优化研究
9
作者 曹闻亚 常红 +3 位作者 李苗 范琳琳 田飞 刘刚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52-458,共7页
目的优化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时实现早期幽门后喂养的护理流程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连续入住北京某三甲医院神经科ICU行血管内低温治疗的53例首发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 目的优化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时实现早期幽门后喂养的护理流程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连续入住北京某三甲医院神经科ICU行血管内低温治疗的53例首发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为2019年1月—2020年5月的25例患者,实验组为2020年6月—2021年12月的28例患者。实验组采用优化护理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鼻肠管置入成功率、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置管总耗时及血管内低温治疗启动耗时。结果实验组的鼻肠管置入成功率为85.7%,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总耗时(48.84±19.12)min,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实验组鼻肠管置入时鼻咽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血管内低温启动耗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期间实现早期幽门后喂养的优化流程可确保血管内低温治疗按时启动,有效缩短鼻肠管置管耗时,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 血管内低温治疗 早期幽门后喂养 流程优化
下载PDF
多感官刺激联合多领域认知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
10
作者 乔雨晨 常红 +3 位作者 范凯婷 于海婷 魏娜 王金丽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0,89,共5页
目的探讨多感官刺激联合多领域认知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lzheimer’s disease,AD)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23年2-4月某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AD患者共9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感官刺激联合多... 目的探讨多感官刺激联合多领域认知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lzheimer’s disease,AD)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23年2-4月某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AD患者共9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感官刺激联合多领域认知训练。干预前后采用神经精神量表(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科恩-曼斯菲尔德激越行为量表(Cohen-Mansfield agitation inventory,CMA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价两组患者的精神行为、情绪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干预后的NPI、CMAI、HAMA和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AD患者实施多感官刺激联合多领域认知训练,可有效降低其激越行为的发生率,改善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训练 多感官刺激 精神行为症状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盆地晚白垩世—早中新世地层年代学新进展及其对地层和古环境的指示意义
11
作者 李乐意 常宏 关冲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76-2112,共37页
青藏高原构造隆升是新生代重大地质事件之一,是东亚构造—气候演化的重要边界条件之一,也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绕不开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关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和机制等存在较大的争议,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地层年代学问题,可靠的... 青藏高原构造隆升是新生代重大地质事件之一,是东亚构造—气候演化的重要边界条件之一,也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绕不开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关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和机制等存在较大的争议,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地层年代学问题,可靠的地层沉积年龄是后续研究的基础。青藏高原中北部可可西里盆地保存有晚白垩世至中新世较连续的沉积,是研究青藏高原构造演化不可多得的研究材料。笔者等基于可可西里盆地最新的晚始新世至中新世地层年龄研究结果,同时,结合其他已发表的、有绝对年龄控制点的地层年龄,认为风火山群和沱沱河组是两套独立的地层单元,即在可可西里盆地,地层划分从老到新可划分为:风火山群、沱沱河组、雅西错组和五道梁组。在可可西里盆地地层沉积年龄最新进展基础之上,综合盆地的古高度、古纬度、古温度、古地磁、沉积相变化、地层接触关系、全球温度、大气二氧化碳以及亚洲季风和高原隆升之间关系的模拟等证据,指出:①青藏高原面上类似于现在向东、东南逃逸的GPS速度运动场方向可能在始新世就已经形成,沱沱河盆地以东的物质向东南逃逸,以西没有这种趋势,沱沱河盆地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边界;②类似于现在的东亚季风—内陆干旱化格局形成于晚渐新世—早中新世;③青藏高原中北部晚始新世以来发生了明显的两阶段隆升,>38.5~26(24)Ma的隆升主要由印度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缩短所致,16 Ma—现在的隆升由岩石圈地幔对流拆沉引起,26(24)~16 Ma是隆升相对平静期;④青藏高原中北部主夷平面可能发育于26(24)~16 Ma期间;⑤角度不整合接触不是构造事件发生的可靠判别标志;⑥石膏等盐类矿物的出现不是干旱化的可靠指标,但似乎表明在盐类矿物沉淀析出之前,区域应该存在至少一期湿润的气候,按此结果,可能暗示了至少在古新世我国中东部可能已经存在季风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可可西里盆地 沱沱河盆地 磁性地层 季风 夷平面 构造隆升 石膏
下载PDF
右心室功能障碍预测原发性二尖瓣反流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后疗效的临床价值
12
作者 霍文霞 段咏梅 +1 位作者 常虹 吕文魁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78-485,共8页
目的:探讨右心室功能障碍(righ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RVD)预测原发性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transcatheter mitral valve repair,TMVR)后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就... 目的:探讨右心室功能障碍(righ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RVD)预测原发性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transcatheter mitral valve repair,TMVR)后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症状性M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MR中右心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是否低于45%,分为MR+RVD组(n=25)及单纯MR组(n=35)。探讨RVD对预测MR患者术后死亡和再入院的价值。结果:16例患者(26.7%)显示右心室扩张。随访期间,14例患者全因死亡(23.3%),20例(33.3%)患者因心力衰竭等原因再次入院。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VEF预测死亡和再入院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4.6%和44.9%。MR患者中左右心室舒收缩期容积指数、左右心室每搏量指数、LVEF与REVF均呈正相关性(r=0.420、0.490、0.447,P<0.05)。RVEF与肺动脉收缩压呈负相关(r=-0.292,P=0.028)。Cox模型结果显示调整左心室参数后,RVD也可预测再入院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P<0.05)。与单纯MR组患者相比,MR+RVD组患者的再入院时间和全因死亡时间缩短(P<0.05)。结论:即使在有效的TMVR之后,术前RVD也与不良预后相关。同时出现RVD、右心室扩张和肺动脉高压的患者队列显示出更高的全因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功能障碍 原发性二尖瓣反流 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 预后
下载PDF
枇杷中氟吡菌酰胺、肟菌酯及代谢产物残留分析与膳食风险评估
13
作者 王思威 王潇楠 +1 位作者 常虹 刘艳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26-331,共6页
为明确氟吡菌酰胺和肟菌酯在枇杷上的残留与膳食风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检测了枇杷中氟吡菌酰胺及其代谢物2-(三氟甲基)苯甲酰胺和肟菌酯... 为明确氟吡菌酰胺和肟菌酯在枇杷上的残留与膳食风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检测了枇杷中氟吡菌酰胺及其代谢物2-(三氟甲基)苯甲酰胺和肟菌酯及其代谢物肟菌酸在果实生长过程中的消解动态和残留量,并进行了膳食风险评估。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氨基固相萃取柱净化,UPLC-MS/MS检测。结果表明,在0.01~1.00 mg/kg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82%~93%,相对标准偏差为1.4%~2.8%,定量限均为0.01 mg/kg,方法灵敏度及准确度良好,能够满足枇杷中农药残留检测要求。按照良好农业规范要求,在枇杷上施用43%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当剂量为333 mg/kg、施药2次,施药间隔10~15 d,距末次施药后28、35 d时,枇杷中氟吡菌酰胺残留量为<0.01~0.03 mg/kg、消解率>90%;肟菌酯的残留量为<0.02~0.04 mg/kg、消解率>85%,肟菌酯的残留量低于我国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0.7 mg/kg。膳食风险评估表明,按照推荐剂量使用,枇杷中氟吡菌酰胺残留水平对一般人群健康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研究结果可为氟吡菌酰胺和肟菌酯在枇杷树上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氟吡菌酰胺 肟菌酯 残留分析 膳食风险评估
下载PDF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致患儿过敏样反应2例分析
14
作者 赵杰 高明娥 +1 位作者 常虹 范惠霞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7期816-818,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引起过敏样症状的不良反应,为研究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引起过敏的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对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同时导致同父同母姐弟2例患儿过敏样反应病例进行分析,检索同类文献病例,提出用药建议。结果2... 目的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引起过敏样症状的不良反应,为研究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引起过敏的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对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同时导致同父同母姐弟2例患儿过敏样反应病例进行分析,检索同类文献病例,提出用药建议。结果2例患儿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后同时出现过敏样症状,停用该药,给予抗过敏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分析其因果关系,同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病例报告,提示2例患儿出现该不良反应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很可能相关。结论这2例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过敏反应呈家族聚集性,可能与特定基因位点相关,需进一步研究其与基因分子生物学的关联。提示肠镜操作前服用复方聚乙二醇散剂进行肠道清洁时有引起过敏反应风险,需告知患者尽量避免自行服用,如出现任何不适,应立即停药及时就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聚乙二醇 药品不良反应 过敏样症状 儿童
下载PDF
消痔灵灌注联合负压抽吸治疗腋臭的效果
15
作者 昌泓 黄新建 徐永飞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92-195,共4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单一负压抽吸术与负压抽吸联合消痔灵灌注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联合治疗对腋臭患者异味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1例首次治疗腋臭的患者,随机分为负压抽吸组(39例)与联合治疗组(42例)。... 目的观察并比较单一负压抽吸术与负压抽吸联合消痔灵灌注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联合治疗对腋臭患者异味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1例首次治疗腋臭的患者,随机分为负压抽吸组(39例)与联合治疗组(42例)。抽吸组给予单一负压抽吸术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负压抽吸联合消痔灵灌注治疗。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负压抽吸组的伤口愈合时间长于联合治疗组(P<0.05);负压抽吸组的总有效率(84.62%)低于联合治疗组(100.00%),P<0.05;负压抽吸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26.92%)高于联合治疗组(13.10%),P<0.05;负压抽吸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联合治疗组(P<0.05)。结论消痔灵灌注联合负压抽吸对于腋臭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负压抽吸治疗,且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腋臭患者的异味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痔灵灌注 负压抽吸 腋臭
下载PDF
基于跨境电商协同发展视角的大连市跨境物流高质量发展对策分析
16
作者 焦朝霞 常虹 纪诗诺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11期19-23,共5页
近年来,大连市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较快,但跨境物流对跨境电商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大连市跨境电商发展面临的跨境物流制约因素主要包括跨境物流流程衔接不完善、跨境物流模式转变缓慢、跨境物流成本偏高、信息互享机制不完善、海外仓建设... 近年来,大连市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较快,但跨境物流对跨境电商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大连市跨境电商发展面临的跨境物流制约因素主要包括跨境物流流程衔接不完善、跨境物流模式转变缓慢、跨境物流成本偏高、信息互享机制不完善、海外仓建设运营能力有待提高、跨境物流人才储备不足等。中国邮政不断推动快递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在服务跨境电商、完善国际供应链、促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为了推动大连市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跨境物流的协同作用,中国邮政应牵头建立跨境物流综合服务体系,大力开拓国际货运航线,积极发展中欧邮政快递班列,构建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发展平台,推动海外仓建设,加快跨境物流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物流 跨境电商 协同发展 大连市
下载PDF
陕西省大骨节病患者关节活动度及肌肉萎缩相关调查
17
作者 杨正军 牛珲 +8 位作者 常虹 李成 郭鲜妮 邓兴星 文金凤 赵翊君 张倩 张峰 吴翠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0-477,共8页
目的描述陕西地区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患者膝、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和肌肉萎缩相关指标的分布特征,探究膝、踝ROM和肌肉萎缩指标的相关性,为KBD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对来自陕西省KBD病区在... 目的描述陕西地区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患者膝、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和肌肉萎缩相关指标的分布特征,探究膝、踝ROM和肌肉萎缩指标的相关性,为KBD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对来自陕西省KBD病区在册KBD患者进行抽样调查。采集KBD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测量患者膝关节(屈曲、伸展),踝关节(背屈、跖屈)活动度以及患者上臂围、大腿围、小腿围和握力等肌肉萎缩相关指标。按照人群特征[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和KBD分度分组,报告KBD患者ROM和肌肉萎缩指标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分析不同组间各指标的差异。控制性别、年龄和BMI等变量后,采用偏相关分析探索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调查KBD患者480例,其中男性249(51.9%)例,女性231(48.1%)例,平均年龄(63.10±7.32)岁,平均BMI(23.49±8.90)kg/m^(2)。结果显示,KBD患者膝关节屈曲活动度[105.0(95.0,120.0)]°,膝关节伸展活动度[0.0(-15.0,0.0)]°,踝关节背屈活动度[5.0(0.0,15.0)]°,踝关节跖屈活动度[20.0(15.0,30.0)]°,左侧大腿围[43.0(40.0,47.0)]cm,右侧大腿围[43.0(39.0,47.0)]cm,左侧小腿围[29.0(27.0,32.0)]cm,右侧小腿围[29.5(27.0,32.0)]cm,左侧和右侧上臂围均为[27.0(25.0,30.0)]cm,左手握力[13.4(9.5,18.4)]kg,右手握力[13.9(9.8,18.2)]kg。随着年龄的增加,KBD患者两侧膝关节伸展活动度呈现降低趋势(H=31.499、31.847;P均<0.001)。BMI正常组两侧膝关节屈曲活动度高于超重或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7.753、12.333;P=0.021、0.002)。不同KBD分度下,两侧膝关节屈曲、大腿围和小腿围均呈现降低趋势(H=14.345、17.256、8.000、8.462、8.558、9.633;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KBD患者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与大腿围、小腿围和握力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KBD患者膝关节伸展活动度与大腿围呈正相关关系(P均<0.01)。结论陕西省KBD患者ROM受损和肌肉萎缩较为严重,且ROM与肌肉萎缩存在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KBD) 关节活动度(ROM) 肌肉萎缩 四肢围度
下载PDF
双层地基中高导热能量桩热力学特性研究
18
作者 常虹 吴琦琦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52-56,共5页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针对不同循环次数与桩顶荷载作用下高导热能量桩热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桩身与土体温度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存在累积行为,距离桩中轴线越远,土体温度越低,变化越小;桩身附加温度应力沿深度方向先减小后增大,最大...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针对不同循环次数与桩顶荷载作用下高导热能量桩热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桩身与土体温度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存在累积行为,距离桩中轴线越远,土体温度越低,变化越小;桩身附加温度应力沿深度方向先减小后增大,最大附加温度应力位于-257 mm处,附加温度应力随着桩顶荷载和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大;随着桩顶荷载增大,循环后桩顶沉降增大,桩顶沉降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存在累积行为,在能量桩设计时予以充分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导热能量桩 模型试验 热力学特性 附加温度应力 桩顶位移
下载PDF
唐代茶诗与茶道意趣研究
19
作者 常虹 薛守瑞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147-149,181,共4页
唐代是我国茶诗勃兴的起点,咏茶诗达600余首。分析唐代茶诗产生的内因、外因,梳理初盛唐、中晚唐茶诗发展脉络,以作品推敲唐代茶诗的特点,探寻唐代茶诗蕴含的茶道思想。古代茶道思想蕴含了知识分子的心理变迁、文化演进及思维,生活趣旨... 唐代是我国茶诗勃兴的起点,咏茶诗达600余首。分析唐代茶诗产生的内因、外因,梳理初盛唐、中晚唐茶诗发展脉络,以作品推敲唐代茶诗的特点,探寻唐代茶诗蕴含的茶道思想。古代茶道思想蕴含了知识分子的心理变迁、文化演进及思维,生活趣旨。由此阐释中国茶文化所彰显的国人特有的生命关怀和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茶诗 茶道 思想
下载PDF
北京地区不同品种西瓜果实的品质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婷 宋曙辉 +7 位作者 王正荣 刘立娟 佘小玲 周家华 王宝刚 常虹 张超 王云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5-271,共7页
以北京地区常见的5个西瓜品种:L600、光辉L1000、京美2K、超越梦想、小甜王为研究材料,对可溶性固形物、硬度、有机酸、可溶性糖、甜度、维生素C等品质指标进行了比较,以期为北京市高品质西瓜品种的筛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西瓜品... 以北京地区常见的5个西瓜品种:L600、光辉L1000、京美2K、超越梦想、小甜王为研究材料,对可溶性固形物、硬度、有机酸、可溶性糖、甜度、维生素C等品质指标进行了比较,以期为北京市高品质西瓜品种的筛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西瓜品种的品质特性存在一定差异性,小甜王西瓜果实的硬度及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其他品种无显著差异。京美2K和超越梦想的蔗糖、果糖、葡萄糖及总糖含量无显著差异且最高,小甜王的总糖含量最低。小甜王苹果酸及总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超越梦想的苹果酸含量最低,总酸含量除与小甜王有显著差异外(P<0.05),与其他品种均无显著差异。超越梦想的糖酸比最高但与L600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综上,京美2K和超越梦想糖含量较高,小甜王维生素C含量较高,以上结果为西瓜在北京地区的品种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 不同品种 西瓜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