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采集街景数据下历史街区空间品质量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春明 蔡欣君 车震宇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2,共7页
探究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独克宗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品质现状,提出改善对策。基于自采集的11814张街景图片,量化评估古城空间品质,分析空间失序、绿视率、天空率等指标。发现空间环境较好的样本占8.98%,较差的占33.3%,绿视率低,建筑风貌... 探究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独克宗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品质现状,提出改善对策。基于自采集的11814张街景图片,量化评估古城空间品质,分析空间失序、绿视率、天空率等指标。发现空间环境较好的样本占8.98%,较差的占33.3%,绿视率低,建筑风貌不突出,路面铺装单一,停车混乱。对提升民族地区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品质有较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通过量化测度和微改造介入,可针对性优化绿化、停车和建筑风貌,提升古城空间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空间品质 自采集街景图片 街景数据 独克宗古城
下载PDF
人居环境视角下社区体检路径研究一一以昆明市关上街道双凤社区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车震宇 游智明 +1 位作者 李涯楠 杨腾宇 《中国名城》 2024年第5期74-83,共10页
为检测现存城市发展问题,统筹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推动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体检评估机制。社区作为城市治理与生活的基本单元,是解决城市人居环境“最后一公里”问题,以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和基层治理能力的... 为检测现存城市发展问题,统筹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推动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体检评估机制。社区作为城市治理与生活的基本单元,是解决城市人居环境“最后一公里”问题,以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和基层治理能力的关键。因此,城市体检工作需要向社区尺度深化。首先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解析社区人居环境建设的内涵及社区体检的内在逻辑;其次基于现有城市体检的研究成果,梳理多级协同下社区体检的关键技术方法和重点内容,构建社区体检的指标体系;最后以昆明市关上街道双凤社区为例,将体检成果应用于指导社区人居环境品质提升,以期为我国其他城市开展社区体检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社区体检 指标体系 治理策略 双凤社区
下载PDF
历史文化名城公共文化空间文化基因解析与传承研究——以云南建水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车震宇 游智明 李腾冲 《中国名城》 2024年第7期85-92,共8页
建水古城有浓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公共文化空间承载着其历史文化与生活文化。在古城现实发展中,存在重物质空间与历史文化轻生活文化、传统公共文化空间的文化价值未被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流失等问题。将文化基因作为理论基础,以古城公... 建水古城有浓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公共文化空间承载着其历史文化与生活文化。在古城现实发展中,存在重物质空间与历史文化轻生活文化、传统公共文化空间的文化价值未被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流失等问题。将文化基因作为理论基础,以古城公共文化空间为研究对象,借鉴生物基因工程逆转录思维,首先对建水古城的公共文化空间与文化基因进行界定,对井台、街巷、宗教建筑三类主要的传统公共文化空间,从空间营造、生产生活、历史人文3个层面提取空间文化要素,然后采用分层次的方法逆转录提取古城传统公共文化空间文化基因,最后针对文化基因物质载体、行为活动载体、非物质载体分别提出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以期延续古城公共文化空间文化形态,为后续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水古城 公共文化空间 文化基因 传承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市近郊微度假区规划初探
4
作者 尹苑菁 车震宇 向剑凛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1期117-122,共6页
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战略,对乡村发展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受疫情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都对健康生活更加追求,在此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和空间。后疫情时代旅游行业中悄然兴起的微度... 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战略,对乡村发展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受疫情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都对健康生活更加追求,在此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和空间。后疫情时代旅游行业中悄然兴起的微度假旅游模式,在空间、经济及产业融合上均符合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要求、农村经济提升的需要以及游客出行的偏好。该文在对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昆明近郊里仁微度假区设计实践,探索微度假与乡村振兴战略间的相互关系,希望可以实现二者之间的共赢发展及产业融合,为乡村振兴发展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微度假 产业融合 城市近郊 度假区规划
下载PDF
基于社区生活圈的昆明市老城区公园可达性分析与口袋公园规划策略研究
5
作者 杨腾宇 车震宇 游智明 《园林》 2024年第6期82-89,共8页
口袋公园作为公园绿地的有效补充,能够改善高密度城区绿地供给不足的情况,提升居民享受绿地服务的机会。以昆明市口袋公园建设为例,采用土地调查中的公园数据结合实地调研定位现状公园,将交通连接及POI大数据引入社区生活圈划定和可达... 口袋公园作为公园绿地的有效补充,能够改善高密度城区绿地供给不足的情况,提升居民享受绿地服务的机会。以昆明市口袋公园建设为例,采用土地调查中的公园数据结合实地调研定位现状公园,将交通连接及POI大数据引入社区生活圈划定和可达性测度。利用改进后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对现状公园绿地的供需比和可达性进行测算,并分析不同层级社区生活圈的公园绿地供给情况。结果表明:(1)昆明市老城区内15 min社区生活圈的面积在1.53~3.13 km^(2),人口规模在48636~95737人;5~10 min社区生活圈的面积在0.31~1.81 km^(2),人口规模在10000~34390人。(2)各层级社区生活圈内公园绿地分布不均衡、供需不匹配。在15 min层级,公园绿地可达性较好的社区生活圈占比28.57%;在5~10 min层级,公园绿地可达性较好的社区生活圈仅占21.64%。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社区生活圈,结合口袋公园的选址位置,从15 min和5~10 min两个层面提出新增公共绿地布局、精准有效补偿,消除服务盲区、注重人口差异,提升公园品质和服务质量等策略,以期为昆明市社区生活圈建设和口袋公园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生活圈 口袋公园 可达性 规划策略 昆明市老城区
下载PDF
基于AHP和百度API的铁路遗产活化利用与乡村聚落发展研究——以滇越铁路昆宜段乡村站点为例
6
作者 车震宇 梁栋 +1 位作者 郑溪 杨星璐 《中国名城》 2024年第10期89-96,共8页
随着滇越铁路的逐步停运,滇越铁路逐渐从一条活跃的交通线路转变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铁路遗产。以往对滇越铁路的研究更注重对铁路遗产进行保护而往往忽略了铁路遗产与周边乡村聚落的联系。选取综合条件较好的滇越铁路昆明至宜良... 随着滇越铁路的逐步停运,滇越铁路逐渐从一条活跃的交通线路转变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铁路遗产。以往对滇越铁路的研究更注重对铁路遗产进行保护而往往忽略了铁路遗产与周边乡村聚落的联系。选取综合条件较好的滇越铁路昆明至宜良段13个乡村站点和县级行政辖区内的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实地调研建立站点本体价值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得出13个乡村站点本体价值,其次调用百度API运算站点周边乡村聚落驾车至站点的相关信息并建立OD矩阵,比较计算得出滇越铁路昆明至宜良段开通后站点周边具有影响优势的乡村聚落数量,用熵权法计算站点乡村聚落数量权重,最后比较站点本体价值权重—优势乡村聚落数量权重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滇越铁路的停运导致站点与乡村聚落的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状态,从而提出乡村站点活化利用优化策略、沿线乡村聚落发展建议,为铁路遗产的再利用和铁路遗产沿线乡村聚落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越铁路 乡村聚落 遗产活化利用 APH 百度API
下载PDF
空间、活动与情感:民族村落乡村景观地方性重构研究--以云南省楚雄市紫溪彝村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车震宇 朱骅允 何思薇 《园林》 2021年第9期47-53,共7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下,城乡资源要素开始双向流动,加之政策和市场的推动,使乡村景观不断发展变化。地方性是乡村景观构建的基础,亦是村落强化自身影响的依托。借鉴人文地理学地方理论,以云南省楚雄市紫溪彝村为例,从物质空间、地方活动... 在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下,城乡资源要素开始双向流动,加之政策和市场的推动,使乡村景观不断发展变化。地方性是乡村景观构建的基础,亦是村落强化自身影响的依托。借鉴人文地理学地方理论,以云南省楚雄市紫溪彝村为例,从物质空间、地方活动和情感意义三个层面解读乡村景观构建过程中地方性的重构。研究发现:紫溪彝村乡村景观地方性重构主要体现在物质空间的塑造、地方文化的强化与创新、地方产业活动的转变,并由此引发了当地民众地方感的增强和地方性的改写。紫溪彝村乡村景观地方性重构的实质是对原有乡村景观、生活、形象进行重新塑造的过程,在政策与资金的支持下,紫溪彝村突破了原有景观存在的问题,实现了地方性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地方性重构 乡村景观 紫溪彝村
下载PDF
文旅地产型特色小镇地方性重构研究——以云南省楚雄市彝人古镇为例
8
作者 车震宇 朱骅允 +1 位作者 张熹 刘雅树 《中国名城》 2023年第7期66-72,共7页
地方性是特色小镇差异化发展的核心与内涵,政府与企业在特色小镇塑造的过程中,挖掘地方特性并使其外显,进而出现了“地方性重构”现象,在这过程中如何保持地方性成为特色小镇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随着文旅地产与特色小镇的结合,其重构... 地方性是特色小镇差异化发展的核心与内涵,政府与企业在特色小镇塑造的过程中,挖掘地方特性并使其外显,进而出现了“地方性重构”现象,在这过程中如何保持地方性成为特色小镇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随着文旅地产与特色小镇的结合,其重构现象更为复杂。以文旅地产型国家4A级旅游景区楚雄彝人古镇为研究对象,借鉴文化地理学“地方”理论,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物质空间、功能活动、地方意义这3个方面分析彝人古镇地方性重构的特征。研究表明:彝人古镇作为文旅地产型特色小镇,其地方性重构特征主要表现在物质空间的升级、功能业态的完善、文化活动的创新及不同群体地方感的变化等方面。对于特色小镇建设,文旅地产并非“洪水猛兽”,地方性是建设的关键。物质空间的升级为功能活动的置入提供基础,功能活动的完善为地方意义的丰富提供动力,空间、功能与意义最终共同促进特色小镇地方性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重构 彝人古镇 文旅地产型 特色小镇
下载PDF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云南宁洱县城户外游憩空间规划设计研究
9
作者 车震宇 胡汪琪 李顺家 《园林》 2021年第3期69-76,共8页
城镇化快速建设导致城市环境逐渐恶化,舒适安逸的户外休闲空间使人尤为向往。当下县城户外游憩空间仍没有引起重视,且各地建设缺乏考虑气候的地域性设计,趋于同质化。基于气候适应性的规划,以规划对象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因地制宜地改... 城镇化快速建设导致城市环境逐渐恶化,舒适安逸的户外休闲空间使人尤为向往。当下县城户外游憩空间仍没有引起重视,且各地建设缺乏考虑气候的地域性设计,趋于同质化。基于气候适应性的规划,以规划对象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因地制宜地改善游憩空间的舒适性。以宁洱县城户外游憩空间为例,分析县城户外游憩空间分布情况与问题,调研茶源大道现状,并选取水湾公园进行实测,分析小气候影响因素,尝试从宏观上构建县城整体空间格局;中观上扩大游憩空间布局规模;微观上从植物配置、水体塑造、材料选择、建筑与街道围合等方面调节小气候,以期通过规划设计改善县城户外游憩空间的小气候以及整体环境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适应性 户外游憩空间 小气候实测 宁洱县
下载PDF
“城市织补”理论指导下的城中村绿地系统营造——以深圳市南头古城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闫小超 刘雅树 车震宇 《园林》 2019年第10期84-89,共6页
城中村是快速城镇化不可避免的产物,因其人居环境恶劣而备受社会所关注。本文以"城市织补"理论为指导思想,探索城中村绿地系统的营造策略,突出城中村与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衔接以及人文关怀。重点关注城中村居住人群对绿地系... 城中村是快速城镇化不可避免的产物,因其人居环境恶劣而备受社会所关注。本文以"城市织补"理论为指导思想,探索城中村绿地系统的营造策略,突出城中村与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衔接以及人文关怀。重点关注城中村居住人群对绿地系统的使用需求,探索在建筑密度较高的城中村内织补绿地系统的策略,提出以绿化覆盖率代替绿地率的城中村绿地系统评价标准。并以南头古城作为案例地进行预实践,通过营造公共绿地、构建立体绿化来营造城中村绿地系统。发挥社区精英自组织形式景观营造的带动效应,促进居民自发的对城中村绿地系统的补充和丰富。最终为居民营造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和舒适的休闲空间,提高南头古城的人居环境水平,促进城市与城中村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织补 城中村 绿地系统 南头古城
下载PDF
2000年以来西双版纳旅游小城镇空间形态变化研究——以勐罕镇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爽 车震宇 杨红波 《华中建筑》 2018年第7期87-90,共4页
该文通过对西双版纳勐罕镇旅游空间形态变化的深入调研,总结该镇2000年以来物质和非物质空间形态的整体变化,探析影响旅游小镇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转型、利益相关者、单体建筑的转型与再利用等... 该文通过对西双版纳勐罕镇旅游空间形态变化的深入调研,总结该镇2000年以来物质和非物质空间形态的整体变化,探析影响旅游小镇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转型、利益相关者、单体建筑的转型与再利用等,以期为其他旅游城镇的发展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形态 变化 影响因素 勐罕镇
下载PDF
河南省南召县全域景区化规划探索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茵茵 张伊凡 +2 位作者 张有才 王新丽 车震宇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2-67,共6页
为顺应当前游客对全方位旅游体验的需求,河南省南召县利用其所拥有的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在县域开展全域景区化规划,以全域景区化为区域旅游发展理念,从配套设施服务体系构建、建设标准体系规划、社会体系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等方面... 为顺应当前游客对全方位旅游体验的需求,河南省南召县利用其所拥有的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在县域开展全域景区化规划,以全域景区化为区域旅游发展理念,从配套设施服务体系构建、建设标准体系规划、社会体系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全局性规划。全域景区化规划是指导南召县全域景区化建设的行动规划和系统性实施方案,具有广泛的研究性,亦可为其他县市开展全域景区化规划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景区化规划 县域旅游 河南省南召县
下载PDF
昆明市西华小区公共活动空间适老化改造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欣润 刘雅树 车震宇 《园林》 2019年第2期76-81,共6页
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内部的旧居住区逐渐成为城市的问题地区,但拆除旧居住区的成本过高,因而需要探寻如何通过改善公共空间的品质来提高旧居住区的宜居性。有经济能力的人群逐渐搬离了城市旧居住区,这些区域逐渐成为... 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内部的旧居住区逐渐成为城市的问题地区,但拆除旧居住区的成本过高,因而需要探寻如何通过改善公共空间的品质来提高旧居住区的宜居性。有经济能力的人群逐渐搬离了城市旧居住区,这些区域逐渐成为了老龄人口的聚居地。在这一背景之下,对旧居住区的公共空间进行适老化改造,以期能够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娱乐和交往等功能。以昆明市西华小区为例,通过对道路空间、出入口空间、活动空间及公共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创造身心健康的公共活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旧居住区 适老化改造 西华小区
下载PDF
城市公园的使用后评价(POE)——以宣城市梅溪公园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成敏 车震宇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4期114-115,共2页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空间与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公园中,使用者与环境的关系、使用者与使用者关系是城市公园设计的重点。常规的设计过程中使用者是不直接参与设计程序过程的,而使用后评价(POE)让使用者的参与到设计过程中去的...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空间与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公园中,使用者与环境的关系、使用者与使用者关系是城市公园设计的重点。常规的设计过程中使用者是不直接参与设计程序过程的,而使用后评价(POE)让使用者的参与到设计过程中去的重要一环。文章以梅溪公园为例,通过实例分析来了解使用后评价(POE)的概念以及具体操作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城市公共空间 使用后评价 梅溪公园
下载PDF
特色小镇导向下的资源枯竭型小城镇发展探索——以易门县绿汁镇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萍 车震宇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3期189-190,共2页
资源枯竭型小城镇普遍面临产业、空间和社会等一系列问题,亟待推进其发展转型,新时期下特色小镇发展理念为其提供了转型发展契机。文章以绿汁镇为例,结合当下特色小镇建设模式,重点考虑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空间重组两方面发展内容,... 资源枯竭型小城镇普遍面临产业、空间和社会等一系列问题,亟待推进其发展转型,新时期下特色小镇发展理念为其提供了转型发展契机。文章以绿汁镇为例,结合当下特色小镇建设模式,重点考虑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空间重组两方面发展内容,探索新时期下资源枯竭型小城镇发展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资源枯竭 产业转型 空间重组 绿汁镇
下载PDF
中部城市地标性综合公园使用后评价研究——以株洲神农城综合公园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雅树 车震宇 白锦涛 《中国城市林业》 2019年第3期29-34,共6页
中部城市地标性综合公园作为城市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公园绿地,它与市民的日常游憩、城市形象展示紧密联系。文章运用使用后评价,对中部城市地标性综合公园——株洲神农城的游客使用感受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游客对于场地的整体满意度较高... 中部城市地标性综合公园作为城市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公园绿地,它与市民的日常游憩、城市形象展示紧密联系。文章运用使用后评价,对中部城市地标性综合公园——株洲神农城的游客使用感受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游客对于场地的整体满意度较高,本地游客更满意场地良好的自然景观环境,而外地游客更满意其独特的神农文化氛围;针对神农城服务的人群特点与游客需求,提出一定的改进建议,以期为场地可持续发展、城市形象名片的输出起到促进作用,为其他中部城市地标性综合公园的设计和建成环境的更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后评价 景观规划设计 综合公园 株洲神农城
下载PDF
非宜居特色村落历史资源保护利用浅析——以婺源县篁岭村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行 程露 车震宇 《小城镇建设》 2018年第5期113-119,共7页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篁岭村被誉为"最美乡村最美景致",但光鲜外表之下的篁岭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曾发生过多起地质灾害,一度成为地质灾害监测点,村落面临着物资交换不便、村民外移、村落景观资源逐渐消失的危险局面。本文...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篁岭村被誉为"最美乡村最美景致",但光鲜外表之下的篁岭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曾发生过多起地质灾害,一度成为地质灾害监测点,村落面临着物资交换不便、村民外移、村落景观资源逐渐消失的危险局面。本文从篁岭村历史资源的双重特质着手,以问题为导向阐述篁岭村建设实践特征,对篁岭村的村落盘活策略和历史资源保护利用具体措施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供面临自然消亡的非宜居资源特色村落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篁岭村 历史资源 保护 利用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白沙古镇规划策略探索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腾冲 车震宇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11期232-233,共2页
传统村镇单一的旅游商品出售已不能很好地实现带动村镇经济发展、提升村镇文化吸引力、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复合产业结构的作用,文化与产业共生发展成为传统村镇打破发展僵局的重要方向。作为纳西文化发祥地之一,白沙古镇是世界文化遗产... 传统村镇单一的旅游商品出售已不能很好地实现带动村镇经济发展、提升村镇文化吸引力、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复合产业结构的作用,文化与产业共生发展成为传统村镇打破发展僵局的重要方向。作为纳西文化发祥地之一,白沙古镇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处于不温不火的发展状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研究白沙古镇的产业发展与文化保育现状,并从农业功能拓展、文化资源梳理、产业链延伸、文化与三次产业结合发展等方面对白沙古镇规划策略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产共生 古镇旅游 白沙古镇
下载PDF
嵌入理论视角下的特色小镇风貌研究——以大理沙溪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露 车震宇 陈行 《华中建筑》 2019年第7期82-87,共6页
伴随着全国特色小镇迅速生长之势,部分特色小镇风貌塑造中与本土文化不相和谐的因素逐渐呈现,不利于特色小镇与风貌的可持续发展。该文将经济学领域的嵌入理论引入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探讨特色小镇与风貌的逻辑关系与模式。特色小镇的... 伴随着全国特色小镇迅速生长之势,部分特色小镇风貌塑造中与本土文化不相和谐的因素逐渐呈现,不利于特色小镇与风貌的可持续发展。该文将经济学领域的嵌入理论引入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探讨特色小镇与风貌的逻辑关系与模式。特色小镇的风貌具有自然地理嵌入性、历史文化嵌入性和行动者网络嵌入性,并且旅游、文化、政策、认知等因素均对特色小镇风貌脱嵌造成影响,可重点从产业和文化层面加强特色小镇的风貌再嵌入。该文结合大理沙溪特色小镇的风貌规划对风貌的嵌入-脱嵌-再嵌入进行连贯研究,以期能为特色小镇风貌规划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 脱嵌 再嵌入 特色小镇 风貌
下载PDF
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空间重构研究——以和顺古镇特色小镇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鲁无忌 车震宇 何思薇 《小城镇建设》 2023年第4期95-102,111,共9页
2016年以来,特色小镇建设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进程,其中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建设成效尤为突出。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重构。论文采用ArcGI... 2016年以来,特色小镇建设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进程,其中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建设成效尤为突出。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重构。论文采用ArcGIS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PRA参与性农村评估和高清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以云南省腾冲市和顺古镇特色小镇为例,通过剖析其土地利用转移过程,系统地研究了特色小镇在“三生空间”层面的重构现象。研究发现,和顺古镇特色小镇物质空间重构总体呈现“三生空间”功能复合,空间藩篱打破延展的重构特征,传统单一空间在内部需求和外部动力的作用下被重构成三类新型复合空间。从实践层面看,在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应重构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空间特征,该案例对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镇 历史文化型 空间重构 “三生空间” 和顺古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