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俄罗斯东部地区交通优势度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1
作者 初楠臣 张平宇 +2 位作者 吴相利 李雨欣 卢勃宇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80-1790,共11页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基于交通网络密度、区位优势度、交通设施影响度的评价体系探讨了2005―2019年俄罗斯东部地区的交通优势度及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①俄罗斯东部地区的交通规模状况不容乐观,部分交通...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基于交通网络密度、区位优势度、交通设施影响度的评价体系探讨了2005―2019年俄罗斯东部地区的交通优势度及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①俄罗斯东部地区的交通规模状况不容乐观,部分交通指标出现下降趋势,其交通设施建设、改造和更新迫在眉睫。②俄罗斯东部地区的交通优势度呈下降态势,超过1/2联邦主体的交通优势度低于俄罗斯东部均值。空间上,交通优势度冷区面积扩大、热区面积缩小,呈西西伯利亚区>东西伯利亚区、南远东区>北远东区的“西热东冷、南热北冷”的格局特征。③俄罗斯东部公路网密度增长、铁路网密度未有变化,呈现“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格局特征。俄罗斯东部区位优势度遵循“距离衰减规律”,西伯利亚区内、远东区内分别呈以新西伯利亚州、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边疆区为中心,向外围降低的“核心–边缘”格局。俄罗斯东部交通设施影响度下降,呈“西高东低”的格局特征。④西伯利亚区的交通优势度、交通网密度、区位优势度、交通设施影响度均高于远东区,高值区位于鄂木斯克州–新西伯利亚州–阿尔泰边疆区–克麦罗沃州等的串联区,低值区位于堪察加边疆区–马加丹州–楚科奇自治区、阿尔泰共和国–图瓦共和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优势度 交通网络密度 区位优势度 交通设施影响度 俄罗斯东部地区
下载PDF
Specialization or Diversification:Which is More Conducive to Foreign Trade Resilience?Evidence from China-Russia Border Regions in Northeast China
2
作者 LI Yuxin ZHANG Pingyu +1 位作者 YANG Qifeng chu nanche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6期1144-1157,共14页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mplex international situation,how to build the special geo-economic space of China-Russia bor-der lies in strengthening their foreign trade resilience against external shocks.Based on empiric...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mplex international situation,how to build the special geo-economic space of China-Russia bor-der lies in strengthening their foreign trade resilience against external shocks.Based on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en prefecture-level China-Russia border regions in Northeast China,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foreign trade resilience under different shocks.Furthermore,through the Panel Regression model,the mechanism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the foreign trade resilience in contraction period and expansion period was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1)from 2004 to 2021,foreign trade in China-Russia border regions experienced five phases.The overall foreign trade resilience was higher than expected,showing a rising volatility trend,but there was significant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 the ability of cities to cope with shocks.2)Highly specialized clusters we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Yichun,Heihe and Da Hinggan Ling Prefecture,while Mudanjiang and Yanbian performed better in related and unrelated diversification.3)In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system evolution,the response mode,degree and result of border foreign trade resilience to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showed obvious stage characteristics.During the contraction period,related diversification was more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resistance through risk spillovers.During the expansion period,specialization played a more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regional resilience through self-reinforcing effect.These results are beneficial for expanding the resilience theory,ensuring border economic security and optimizing border industrial investment layo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ign trade resilience industrial structure SPECIALIZATION Panel Regression model China-Russia border regions North-east China
下载PDF
2010—2020年江苏省旅游发展水平测度与时空格局分析
3
作者 姚宇鸿 初楠臣 姜奇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4年第5期15-19,23,共6页
本文指出在“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背景下,研究江苏省旅游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构建江苏省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值赋权法和变异系数赋权法测算江苏省2010—2020年旅游发展水平,并利用ArcGIS模拟... 本文指出在“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背景下,研究江苏省旅游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构建江苏省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值赋权法和变异系数赋权法测算江苏省2010—2020年旅游发展水平,并利用ArcGIS模拟其时空格局。研究表明:2010—2020年江苏省旅游综合、经济、人口、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时间上呈现波动变化的趋势,其中江苏省旅游综合、经济、人口发展水平表现出“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特征,江苏省旅游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表现出“上升—下降”的变化特征;空间上,江苏省旅游综合、经济、人口、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均呈现出“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苏南地区旅游综合、经济、人口、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均高于苏北地区、苏中地区,南京市、苏州市旅游综合、经济、人口、基础设施发展水平高于其他地级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水平 时空格局 评价指标体系 熵值赋权法 变异系数赋权法 江苏
下载PDF
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初楠臣 张平宇 +1 位作者 李鹤 李欣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69-1078,共10页
构建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2005~2015年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异。研究表明: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呈小幅上升,西伯利亚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于远东,两联邦区人口城镇化... 构建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2005~2015年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异。研究表明: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呈小幅上升,西伯利亚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于远东,两联邦区人口城镇化水平下降、经济与社会城镇化发展缓慢,多数联邦主体的城镇化发展低于平均水平;空间上,城镇化发展水平高值区集中在西伯利亚联邦区西部(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阿尔泰边疆区-克麦罗沃-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伊尔库茨克联邦主体),低值区分布在远东联邦区东部(马加丹-楚科奇-勘察加联邦主体),西高东低格局特征显著;最后探讨了促进西伯利亚与远东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发展的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经济城镇化 社会城镇化 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
下载PDF
东北地区城际高铁网络格局特征与演变趋势 被引量:9
5
作者 初楠臣 张平宇 +1 位作者 李鹤 姜博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1-769,共9页
构建城际高铁联系强度模型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探讨东北地区高铁网络格局特征与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东北地区高铁网络整体关联性相对紧密,小世界效应显著,但仍处于弱连接状态,涵盖长春-四平-沈阳-铁岭-抚顺、大连-辽阳-鞍山-营口-... 构建城际高铁联系强度模型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探讨东北地区高铁网络格局特征与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东北地区高铁网络整体关联性相对紧密,小世界效应显著,但仍处于弱连接状态,涵盖长春-四平-沈阳-铁岭-抚顺、大连-辽阳-鞍山-营口-盘锦、松原-白城-乌兰浩特子群,吉林-延吉、齐齐哈尔-大庆、丹东-本溪、锦州-葫芦岛关系对,7片区组织格局成型;②以哈尔滨为分界线的东南部比西北部的高铁通达联系密切,高铁要素集散呈'一核心、三边缘'格局特征,长春为东北高铁中介运输轴点;③辽、吉省内高铁联系紧密,黑、蒙东松散,辽宁省呈沈阳-大连一轴、沈阳-锦州与沈阳-丹东两翼格局,吉林省呈长春-吉林-四平与长春-吉林-延吉三角交叉状格局,黑龙江省呈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轴线状格局,蒙东区呈乌兰浩特孤立化格局;④东北地区高铁的运营加快了哈大齐、哈长与长吉图一体化进程,有助于构建辽中南内部哈大、沈丹与丹大高铁三角骨架,同时应依托7片区与4大中俄朝韩主通道搭建东北内外、海陆统筹的铁路网络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网络 城际联系 运营频次 东北地区
下载PDF
俄罗斯东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初楠臣 张平宇 +2 位作者 吴相利 李鹤 杨奇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717-9728,共12页
以俄罗斯东部地区为对象,结合PES和PSR模型分别构建其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值赋权、变异系数赋权的综合确权法测算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二者协调发展程度,划分其阶段类型。研究表明:2005... 以俄罗斯东部地区为对象,结合PES和PSR模型分别构建其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值赋权、变异系数赋权的综合确权法测算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二者协调发展程度,划分其阶段类型。研究表明:2005—2018年,(1)俄东部城镇化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经济城镇化的贡献份额最大;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呈小幅下降态势,生态环境压力的影响作用最大;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呈增长趋势,但整体处于基本不协调阶段,其内部由城镇化滞后转变为系统均衡发展。(2)西伯利亚联邦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于远东联邦区,二联邦区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差距较小,西伯利亚区协调发展程度略强于远东区;西伯利亚区内部由城镇化滞后→系统均衡发展,远东区内部始终为城镇化滞后。多数联邦主体处于基本不协调阶段、高级协调的数量最少。(3)空间上,城镇化、生态环境、二者协调发展度均呈"西高东低"的格局特征,核心高值区分布在新西伯利亚州-阿尔泰边疆区-克麦罗沃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伊尔库茨克州的串联区,边缘低值区位于阿尔泰共和国和楚科奇自治区。最后探讨了促进俄东部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时空格局 俄罗斯东部
下载PDF
俄罗斯东部地区首府的城市流强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初楠臣 张平宇 +1 位作者 吴相利 李鹤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2-87,共6页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采用区位熵、外向功、城市流等模型研究俄罗斯东部首府的城市流强度及空间格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表明:(1)俄东部城市流强度呈西高东低、自西向东衰减的空间格局。西伯利亚区的...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采用区位熵、外向功、城市流等模型研究俄罗斯东部首府的城市流强度及空间格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表明:(1)俄东部城市流强度呈西高东低、自西向东衰减的空间格局。西伯利亚区的城市流强度高于远东区,表现出西西伯利亚区>东西伯利亚区>南远东区>北远东区。(2)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3个一级大区域服务中心的对外服务主导地位显著,哈巴罗夫斯克、伊尔库茨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巴尔瑙尔、托木斯克、克麦罗沃6个二级区域服务中心是城市联系的中坚力量,乌兰乌德、赤塔、雅库茨克、布拉戈维申斯克、南萨哈林斯克5个三级地方中心的辐射作用较弱。(3)不同首府在产生城市流时具备各自的行业优势,在信息通信、金融保险、军事安全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电力燃气、文体娱乐业等领域具备专业化优势,在施工建筑、批发零售、酒店餐饮、农林猎渔、房地产、其他服务业等领域对外服务功能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流 区位熵 外向功 俄罗斯东部
下载PDF
高速铁路条件下东北城市旅游供需潜力测度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颜 姜博 +2 位作者 初楠臣 崔顺利 卢金宝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22,共9页
为探究高速铁路对城市旅游供需潜力的影响,利用旅游市场供需潜力模型对东北地区3省旅游供需潜力的时空格局和市场类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速铁路的开通明显提升了城市的旅游市场供需潜力,而且高速铁路沿线城市供需潜力优势较大,... 为探究高速铁路对城市旅游供需潜力的影响,利用旅游市场供需潜力模型对东北地区3省旅游供需潜力的时空格局和市场类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速铁路的开通明显提升了城市的旅游市场供需潜力,而且高速铁路沿线城市供需潜力优势较大,其他城市供需潜力"类真空"现象显著;高速铁路的开通加大了城市间供需潜力的差距,哈大、长珲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供需潜力的影响高于沈丹高速铁路,哈尔滨-四平、长春-珲春组成的"T"型廊道空间供需变化最为显著;高速铁路开通后,东北地区形成了旅游发展核心区、潜力区、边缘区相互交织的旅游空间发展格局,明显提升了城市旅游可达性,对促进城市旅游业快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旅游市场 东北地区 市场供给潜力 市场需求潜力
下载PDF
中俄边境地区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演变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雨欣 张平宇 +1 位作者 初楠臣 杨奇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21-1933,共13页
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中俄边境地区的经济合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以中国东北9个中俄边境城市与俄罗斯远东11个首府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引力模型,构建中俄城市经济联系有向加权网络,分析2006—2019年经济联系演变格局及... 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中俄边境地区的经济合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以中国东北9个中俄边境城市与俄罗斯远东11个首府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引力模型,构建中俄城市经济联系有向加权网络,分析2006—2019年经济联系演变格局及网络结构,并进一步抽象出网络结构图谱判定其演变质量。结果表明:①中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趋于紧密,其中中方边境城市的对外引力显著提高,而俄远东城市的辐射作用逐渐减弱,经济联系网络呈现近邻效应与等级效应交织共生的空间态势。②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的结网能力在13 a间显著增强,基本形成以佳木斯、延吉和牡丹江为核心节点的辐射状结构;远东中心城市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虹吸效应使得网络传输流向与流量越来越依赖高首位度节点的作用。③2006—2013年,中俄城市联系网络的层级结构增强而匹配结构减弱,网络结构整体表现为依赖性和锁定性。2013—2019年,网络结构由封闭立体化趋向开放扁平化,网络结构的灵活性与复杂性显著提高。与此同时,13 a间核心社团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下促进了与其他功能社团的联动发展。④中俄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图谱呈现典型的异配性轴辐式结构。2006—2013年,网络系统的“核心–边缘”结构愈发明显,核心节点城市的控制力和传输力最强;2013—2019年,城市网络结构跃迁到新的演变状态,进入核心突出、边缘扁平的协同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联系网络 中俄边境经济合作 网络结构 中国东北边境 俄罗斯远东联邦区
下载PDF
Transnational Economic Connection Analysis Based on Railway Class Accessibility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被引量:3
10
作者 chu nanchen ZHANG Pingyu LI He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9年第5期872-886,共15页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has great potential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The railway accessibility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economic connections of citi...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has great potential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The railway accessibility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economic connections of cities along the railway line. This paper studied the Sino-Russian transnational economic connection based on the railway class accessibility along Trans-Siberian railway(the transnational China railway branch line).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ing. First, the railway accessibility of the Chinese nodes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the Russian nodes, which in general displays a tendency of space attenuation from China to the Sino-Russian border, then to Russia. Spatially, the railway accessibility within the study area shows a ‘High East, Low West’ and ‘High South, Low North’ spatial pattern. The railway accessibility of the nodes, which are located at the beginning and end of the railway line, is weaker than those node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line. Second, the railway accessibility and external economic connection intensity summation of the nodes show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along the railway line. The economic connection intensity summation of different nodes presents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Finally, as economic connection network has evolved, the small world effect of Sino-Russian railway economic connection network becomes stro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LWAY class ACCESSIBILITY ECONOMIC CONNECTION intensity spatial pattern China Russia
下载PDF
中蒙俄高铁可达性及其空间效应
11
作者 初楠臣 孙永胜 张平宇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1,共9页
文章以中蒙俄经济走廊西线、东线铁路为对象,在高速铁路情境下,利用可达性指标测度沿线城市可达性的动态变化,研究了线路升级提速后对沿线区域和城市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未来中蒙俄高铁的运行使得沿线可达性大幅提升,高铁1 d交流... 文章以中蒙俄经济走廊西线、东线铁路为对象,在高速铁路情境下,利用可达性指标测度沿线城市可达性的动态变化,研究了线路升级提速后对沿线区域和城市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未来中蒙俄高铁的运行使得沿线可达性大幅提升,高铁1 d交流圈覆盖全线,东线的可达性及其改善程度略强于西线。(2)中国城市可达性强于俄罗斯和蒙古国城市,表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特征。蒙古国城市可达性改善程度大于中国和俄罗斯城市,呈线路“中间高、首末低”的格局特征。(3)高铁可达性的提升加速沿线格局的演变和重塑。人口和经济重心向中蒙俄高铁轴带迁移,极化效应凸显;高铁轴带内部边界效应消失,一体化效应显现;走廊沿线贸易创造和转移效应加深,同走廊外的跨境投资规模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一带一路” 经济潜力 跨境贸易 中蒙俄经济走廊 高铁轴带 边界效应
原文传递
高铁可达性与土地价值:文献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19
12
作者 姜博 初楠臣 +4 位作者 黎赟 陈颜 沈保荣 薛睿 李子瑞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13,21,共6页
高铁的开通运营对沿线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演变、土地价值提升均产生重大影响。以可达性为切入点,在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归纳的基础上,提出并构建高铁对土地价值影响的探索性分析框架:可达性变化—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 高铁的开通运营对沿线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演变、土地价值提升均产生重大影响。以可达性为切入点,在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归纳的基础上,提出并构建高铁对土地价值影响的探索性分析框架:可达性变化—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土地开发与土地利用—土地价值。基于宏观和微观两种尺度,对高铁与土地价值的关系进行全面解析,提出高铁对土地价值影响的内在机制。通过进一步分析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集中体现在受高铁影响区域范围难以界定、缺少对高铁站区及沿线土地价值的量化评估模型、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创新性不足、缺少对典型区域的案例研究和对比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可达性 土地利用 土地价值 区域空间格局 区位优势 轨道交通
原文传递
基于现实与虚拟流视角下的东北地区城市空间网络特征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初楠臣 吴相利 +1 位作者 张平宇 张鹏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6-74,共9页
在“东北地区再振兴”背景下,研究现实与虚拟流视角下的东北地区城市空间网络特征对于认识和重塑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空间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经济、普列、高铁、信息等联系强度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指标探讨东北地区城际多维要素流强度... 在“东北地区再振兴”背景下,研究现实与虚拟流视角下的东北地区城市空间网络特征对于认识和重塑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空间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经济、普列、高铁、信息等联系强度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指标探讨东北地区城际多维要素流强度和城市空间网络特征,结果表明:①东北地区城市具备空间网络化发展规模,形成以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为核心,吉林、鞍山、齐齐哈尔为副核心,哈尔滨—大连一轴,辽宁省子群、吉林省子群、黑龙江省西部子群、黑龙江省东部子群、赤峰—通辽、乌兰浩特—白城、伊春—黑河等关系对的“四核、三副、一轴、七群”空间结构。②多维要素流影响下的辽中南城市群一体化态势比哈长城市群强烈,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的流量最强,哈尔滨省内联系对象为齐齐哈尔、大庆,长春省内联系对象为吉林,沈阳省内联系对象为大连、本溪、丹东,大连省内联系对象为沈阳、丹东、营口。③东北地区“T”型轴带有向哈(尔滨)大(连)单轴发展的趋势,综合流呈沿哈大轴带向东西两侧衰减的“核心—边缘”格局。其中经济流呈辽宁省向吉林省,继而向黑龙江省与蒙东区由南至北的衰减格局;普列流呈以哈大与滨洲铁路为轴带,并向两侧弱化的空间格局;高铁流呈沿哈大主轴带、长珲与哈齐次轴带向两侧非对称的递减格局;信息流呈“四核心、四边缘”的格局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流 城际联系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格局 东北地区 辽中南城市群 发展轴带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高速铁路的地域空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初楠臣 吴相利 +4 位作者 张平宇 张鹏 姜博 杨奇峰 王成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29,50,共9页
利用可达性模型、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广义交通成本和土地价值增值模型研究东北地区高铁通车前后城市的可达性变化、经济联系变化、土地价值变化,探讨其空间格局特征,得到以下结论:(1)高铁通车前后,东北地区南部可达性及其改善幅度大于北... 利用可达性模型、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广义交通成本和土地价值增值模型研究东北地区高铁通车前后城市的可达性变化、经济联系变化、土地价值变化,探讨其空间格局特征,得到以下结论:(1)高铁通车前后,东北地区南部可达性及其改善幅度大于北部,可达性“T”形断裂轴带格局演变为“哈大”单轴格局,可达性优势要素沿哈大轴带向东西两侧不规则递减,呈现新的“核心—边缘”特征;(2)高铁的运营加强了城际经济联系,哈大轴带是东北地区城际经济联系主轴带,经济联系增加量高值区分布于哈大轴带沿线的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吉林省中东部、黑龙江省中东部,低值区分布在蒙东区北部,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格局特征。(3)高铁的运行带来多数城市土地价值的飙升,不同城市土地价值增长存在差异,部分高铁新城(新区)依托高铁新站推动了城市多中心网络化格局的演进,促进了城市形态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经济联系 土地价值 网络化格局 高速铁路 东北地区 发展轴带
原文传递
基于日高铁流量视角的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空间特征 被引量:35
15
作者 初楠臣 张平宇 姜博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93-2205,共13页
构建中国180×180的O-D城市日高铁流量矩阵,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研究其高铁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中国高铁网络松散,东、中部网络密度大于东北与西部,以长三角为核心的东南与其他区域不均衡特征凸显,东、中、西、东北包含不同的高... 构建中国180×180的O-D城市日高铁流量矩阵,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研究其高铁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中国高铁网络松散,东、中部网络密度大于东北与西部,以长三角为核心的东南与其他区域不均衡特征凸显,东、中、西、东北包含不同的高铁区系与核心。②日高铁流量表现为沿京沪高铁"廊道型"向东西两侧递减弱化的"非对称性"格局,形成京沪、京广、杭福深相串联的高铁大三角主骨架;高铁中心要素也呈现沿京沪、京广、沪昆、杭福深等向线路两侧不规则递减格局,"廊道效应"显著。③胡焕庸线东南侧城市对高铁要素掌控能力大于西北侧,省会或区域中心城市多为高铁通达服务"中介",一线城市高铁空间溢出效应有向二、三线城市过渡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网络 日高铁流量 社会网络分析 结构特征 空间格局 中国
原文传递
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联邦区人口收缩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6
作者 初楠臣 张平宇 +3 位作者 吴相利 李鹤 杨奇峰 李寒竹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共8页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背景下,研究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联邦区的人口收缩有着重要意义。利用人口收缩类型判断、人口收缩影响因素等模型,探讨21世纪以来西伯利亚与远东区人口收缩的空间格局与...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背景下,研究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联邦区的人口收缩有着重要意义。利用人口收缩类型判断、人口收缩影响因素等模型,探讨21世纪以来西伯利亚与远东区人口收缩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西伯利亚与远东区的人口变化整体表现出"普遍收缩伴随着短期局部增长"的特征,86%的联邦主体处于人口收缩态势,西伯利亚区人口收缩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影响大,远东区人口收缩更多地由其城市周期性规律等内在因素决定。(2)多数联邦主体的人口收缩隶属于中心袭夺型、空心衰减型、资源萎缩型;从收缩的时间维度看,阿尔泰共和国、图瓦共和国、新西伯利亚州是无收缩联邦主体,托木斯克州、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为阶段性收缩联邦主体,其余联邦主体为持续性收缩联邦主体。(3)空间上,西伯利亚与远东区的人口收缩强度呈"东高西低"的分异格局,形成了较为显著的"H"形人口收缩带,其人口收缩主要受经济动力不足、地方财政困难、社会基础设施落后、从业人口下降与老龄化加重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收缩类型 人口收缩格局 人口收缩因素 西伯利亚联邦区 远东联邦区 俄罗斯
原文传递
俄罗斯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分异 被引量:5
17
作者 初楠臣 张平宇 +1 位作者 吴相利 李鹤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7-266,共10页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深入开展俄罗斯城镇化研究具有突出意义。在明晰俄罗斯城市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俄罗斯83个联邦主体2005—2016年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深入开展俄罗斯城镇化研究具有突出意义。在明晰俄罗斯城市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俄罗斯83个联邦主体2005—2016年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俄罗斯初步形成了两核、多极、一横、四纵、多团的城市空间格局。2005—2016年,俄罗斯人口与社会城镇化增幅不大,经济城镇化发展显著,多数联邦主体的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发展低于平均水平;空间上,城镇化高值区除集中在莫斯科与圣彼得堡外,还分布在达吉斯坦-伊尔库茨克等联邦主体的带状区域,低值区分布在远东区最东北端、西伯利亚区最南端、西北区最北端,核心高-边缘低、中部高-南北低、西部高-东部低的空间分异特征显著。俄罗斯城镇化受到历史形成与发展、地理基础与自然资源、政策与制度、工业化发展、国际市场和周边国家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发展水平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俄罗斯
原文传递
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联邦区首府的空间经济联系与格局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初楠臣 张平宇 +2 位作者 吴相利 李鹤 杨奇峰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986-3001,共16页
利用经济等级指数、经济联系强度研究2010—2018年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联邦区首府的空间经济联系与格局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西伯利亚和远东区各联邦主体、及与毗邻中国东北省域的经济联系,结果表明:(1)西伯利亚和远东区首府的经济等级... 利用经济等级指数、经济联系强度研究2010—2018年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联邦区首府的空间经济联系与格局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西伯利亚和远东区各联邦主体、及与毗邻中国东北省域的经济联系,结果表明:(1)西伯利亚和远东区首府的经济等级2010—2015年上升显著,2015—2018年上升缓慢,等级序列存在"断裂"现象,繁荣的发达首府与停滞的偏远首府两极分化现象突出。(2)西伯利亚和远东区首府经济联系量不断增强,以乌兰乌德市为分界的西伯利亚区首府经济联系强于远东区首府,呈"西高东低"的格局特征。西伯利亚区形成以新西伯利亚市为极核,辐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鄂木斯克市、托木斯克市等的"一极、多心组团"格局,首位经济联系为新西伯利亚市;远东区呈现以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市为中心的"双核"格局,首位经济联系为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市。(3)西伯利亚和远东区联邦主体间经济联系不断提升,同中国东北省域的经济联系也不断增强,其中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边疆区、阿穆尔州同中国东北省域的经济联系最强,与黑龙江省的经济联系量高于吉林省和辽宁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经济联系 城市经济等级 经济联系强度 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联邦区
原文传递
21世纪以来俄罗斯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格局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初楠臣 张平宇 +2 位作者 吴相利 李鹤 杨奇峰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5-1126,共12页
在"一带一路"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倡议的背景下,利用人口增减变化率、人口重心、人口密度变化率、人口地理集中度、人口商度等研究21世纪以来俄罗斯的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21世纪以来,俄罗斯人... 在"一带一路"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倡议的背景下,利用人口增减变化率、人口重心、人口密度变化率、人口地理集中度、人口商度等研究21世纪以来俄罗斯的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21世纪以来,俄罗斯人口经历了先降后增的变化过程;中央区的人口显著上升,伏尔加、西伯利亚与远东区均呈下降趋势;莫斯科、圣彼得堡、乌拉尔区、北高加索区南端的联邦主体人口快速增加,西伯利亚区多数联邦主体人口缓慢增加,远东东部、莫斯科外围地域、伏尔加区多数联邦主体的人口缓慢减少,西北区北端联邦主体的人口急剧减少。(2)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变化主要受地区间人口迁移流动的影响。空间上,俄人口重心不断朝西北向迁移,莫斯科市与圣彼得堡市的人口密度快速增加,远东与东西伯利亚区的人口密度缓慢降低,强化了俄人口分界线——"圣彼得堡-图瓦线"。以"圣图线"为界,俄"西密东疏""欧洲密、亚洲疏"的格局短期不会改变,整体呈"一横、四纵、两团"及若干区域人口集团的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增长 空间格局 俄罗斯
原文传递
高速铁路情景下的俄罗斯远东铁路可达性及其空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初楠臣 张平宇 李鹤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88-997,共10页
以俄罗斯远东联邦区的布拉戈维申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布符)沿边铁路为研究对象,在高速铁路情景下,利用可达性指标测度高铁运行前(普铁)后(高铁)沿线节点的可达性动态变化,探讨该线路升级提速后对沿线各个节点的贡献作用与空间效应。研... 以俄罗斯远东联邦区的布拉戈维申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布符)沿边铁路为研究对象,在高速铁路情景下,利用可达性指标测度高铁运行前(普铁)后(高铁)沿线节点的可达性动态变化,探讨该线路升级提速后对沿线各个节点的贡献作用与空间效应。研究表明:未来布符高铁的建设运营使其沿线可达性得到大幅提升,时空收敛获益多,8 h交流圈覆盖全线,可达性最优要素由末端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向线路中间城市(哈巴罗夫斯克)自南向北、继而向首端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自东向西扩散,呈布符铁路首末可达性改善幅度大、部分中间线路可达性改善稍弱的空间特征。可达性的变化加速远东的西南沿边地区空间格局的演变与重塑,布符沿边高铁集散场的空间延拓、袭夺态势加剧;铁路轴带的空间极化加深,呈现新的"核心-边缘"格局;跨城流动性突显,加速空间对接与同城空间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布拉戈维申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铁路 空间格局 俄罗斯远东联邦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