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丙卡特罗颗粒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谢磊 刘川玉 +3 位作者 陈山林 石桂俏 秦坤清 唐建红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目的观察盐酸丙卡特罗颗粒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依据不同的给药方案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丙卡特罗组为常规药物加盐酸丙卡特罗颗粒治疗,氨溴特罗组为常规药物加氨溴特罗口服液治... 目的观察盐酸丙卡特罗颗粒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依据不同的给药方案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丙卡特罗组为常规药物加盐酸丙卡特罗颗粒治疗,氨溴特罗组为常规药物加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观察各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住院和门诊就诊次数。结果丙卡特罗组的咳嗽好转时间、喘息好转时间、肺部哮鸣音好转时间均短于氨溴特罗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卡特罗组1年内因喘息性疾病3次及以上门诊就诊发生率低于氨溴特罗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丙卡特罗颗粒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临疗效果较好,安全性高,能减少疾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丙卡特罗颗粒 氨溴特罗口服液 儿童喘息性疾病
下载PDF
不同类型SGLT2抑制剂对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观察
2
作者 张燕妮 庄明浩 +1 位作者 陈山林 蔡芳芳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4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 2,SGLT2)抑制剂在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其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揭西县人民医院内二科收治的250例心...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 2,SGLT2)抑制剂在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其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揭西县人民医院内二科收治的250例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SGLT2抑制剂使用情况分为5组,即卡格列净组、达格列净组、恩格列净组、艾托格列净组和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不使用SGLT2抑制剂),每组50例。对比5组用药前后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变化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结果用药前,5组患者Hb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用药2个月后,各组Hb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达格列净组的HbA1c水平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用药前,5组LVEF、BN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5组LVEF较治疗前明显上升,BN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达格列净组LVEF高于其他各组,BNP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类型SGLT2抑制剂在面对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时均能起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其中达格列净疗效略优于卡格列净、恩格列净、艾托格列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心力衰竭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采用经锁骨上入路切除斜角肌和第一肋方法治疗非特异性胸廓出口综合征 被引量:4
3
作者 栗鹏程 王志新 +4 位作者 陈山林 薛云皓 易传军 李玉成 荣艳波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9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经单一锁骨上入路切除斜角肌和第一肋治疗非特异型胸廓出口综合征(DTOS)的中期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收治的12例DTOS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32(15~53)岁。左侧8例,右侧... 目的探讨经单一锁骨上入路切除斜角肌和第一肋治疗非特异型胸廓出口综合征(DTOS)的中期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收治的12例DTOS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32(15~53)岁。左侧8例,右侧4例。12例患者均采用经单一锁骨上入路,探查松解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起点,切除前中斜角肌和第一肋的手术方式。利用X线判断有无第7颈椎横突过长、颈肋等骨性异常。体格检查采用Adson试验、反向Adson试验及Wright试验。采用前臂-肩-手功能障碍评分(QuickDASH)评估手术前后上肢功能。结果随访24个月以上。术前X线检查未发现第7颈椎横突过长、颈肋等骨性异常。上肢张力试验阳性12例,锁骨上窝斜角肌三角间隙内神经压迫试验阳性12例,Adson试验阳性8例,反向Adson试验阳性5例,Wright试验阳性8例。电生理检查前臂内侧皮神经支配区域异常电位8例。术后伤口均顺利愈合,未发生血肿、气胸、淋巴漏及感染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症状完全消除5例,明显改善5例,有改善1例。术后中位QuickDASH评分较术前改善38分。结论经单一锁骨上入路切除斜角肌和第一肋治疗DTOS效果显著,单一手术入路可同时显露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廓出口综合征 臂丛神经病 手术入路
下载PDF
经腕横纹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8
4
作者 薛云皓 陈山林 +2 位作者 李淳 荣艳波 刘路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9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腕横纹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1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经腕横纹小切口治疗的18例(20侧)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8例,女10例;2例双侧发病,16例单侧发病。于腕中横纹处掌长肌腱尺侧... 目的探讨经腕横纹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1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经腕横纹小切口治疗的18例(20侧)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8例,女10例;2例双侧发病,16例单侧发病。于腕中横纹处掌长肌腱尺侧做一2 cm的横行切口,松解前臂屈肌筋膜,并在头戴式放大镜下切开腕横韧带。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3个月以上,16例患者(18侧)感觉恢复正常,其中包括五个手指均有麻木的患者;另外2例患者仍感觉麻木,但有所减轻;术前大鱼肌中度萎缩的8例患者,肌萎缩程度明显改善,拇指对掌功能已恢复正常,捏力、握力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经腕横纹小切口直视下行腕管松解术是一种有效微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微创治疗
下载PDF
拇指发育不良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对于疾病分型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畅 陈山林 +1 位作者 刘路 白帆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0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拇指发育不良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对于疾病分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就诊的63例拇指发育不良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并分析其疾病特点,分别比较不同侧别患者父母年龄的均值、不同侧别... 目的探讨拇指发育不良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对于疾病分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就诊的63例拇指发育不良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并分析其疾病特点,分别比较不同侧别患者父母年龄的均值、不同侧别及不同分型中合并其他发育缺陷发生率以及不同分型中各影响因素所占的比例。结果男女比例为1.9∶1。Blauth分型:Ⅱ型占7.6%,ⅢA型占8.9%,ⅢB型占36.7%,Ⅳ型占38.0%,Ⅴ型占8.9%。累及双手的患者较右手单侧的患者,其孕时父母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其他畸形者占58.7%,其中心脏畸形占54.1%,同侧肢体其他畸形占32.4%。有阳性家族史占11.1%,母亲孕早期接触放射线占4.8%,孕早期家庭或工作单位装修占19.0%,孕期患有糖尿病占15.9%,既往有流产史占46.0%,保胎史占63.5%,孕早期感冒占20.6%。不同分型中合并其他发育缺陷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拇指发育不良多见于男性,以BlauthⅢ、Ⅳ型为主,可单独发病,也可与其他系统疾病共同出现。遗传、环境、不良孕产经历等因素均可能导致该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畸形 先天性 拇指发育不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先天性并指畸形康复专家共识 被引量:5
6
作者 俞沁圆 王斌 +21 位作者 沈小芳 陈山林 田晓菲 张红星 刘波 方有生 谭为 孙文海 邵锋 华栋 许东升 廖维 俞芳 祁奇 仲荣洲 王陶黎 陆佳妮 孟令军 张桐 黄国懂 张梦月 周阳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2年第3期193-208,共16页
并指畸形是指相邻指间软组织和(或)骨骼不同程度的融合,是最常见的手部先天性畸形之一,手术分离是其最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引入精准康复理念,对并指畸形术后康复方案进行全面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康复疗效。本共识以循证医学证据为... 并指畸形是指相邻指间软组织和(或)骨骼不同程度的融合,是最常见的手部先天性畸形之一,手术分离是其最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引入精准康复理念,对并指畸形术后康复方案进行全面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康复疗效。本共识以循证医学证据为依据,经过全国专家组反复讨论,同时借鉴和参考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供全国手外科医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工程师、护理人员等在临床工作中参考使用。本共识主要内容包括先天性并指畸形术后康复的目标、关注的问题、治疗的主要内容、团队的组成与职责、治疗手段与措施以及推荐康复方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畸形 并指畸形 精准康复 专家共识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手外科急诊的特点
7
作者 黄志峰 王志新 +9 位作者 李斌 刘畅 李峰 李文军 胡琪 刘波 杨勇 孙丽颖 陈山林 田文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1年第4期221-224,共4页
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的不同时期手外科急诊就诊的特点。方法统计2020年1月至12月和2019年1月至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就诊患者的资料,将2020年全年数据和2019年数据对比,并把2020年1月至12月中疫情发展不同阶段的数据进行对比,... 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的不同时期手外科急诊就诊的特点。方法统计2020年1月至12月和2019年1月至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就诊患者的资料,将2020年全年数据和2019年数据对比,并把2020年1月至12月中疫情发展不同阶段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疫情对于手外科急诊患者情况的影响。结果2020年全年的就诊量和手术量均比2019年略有增加;疫情严重时期就诊量显著下降;疫情缓解后就诊量显著反弹。男性和女性患者根据年龄分层后呈现不同的发病规律。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对手外科急诊的就诊量产生巨大影响。疫情控制对于急诊工作的正常开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损伤 急诊处理 新型冠状病毒
下载PDF
腕关节假体:路在何方?
8
作者 陈山林 魏绮珮 刘畅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6期469-475,共7页
对于腕关节严重毁损患者,腕关节假体置换术是在全腕关节融合术之外,一个保留部分腕关节活动度的替代选择。本文回顾了腕关节假体置换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既往主要腕关节假体的制作理念及形态,总结了腕关节假体置换术的常见适应证及禁忌... 对于腕关节严重毁损患者,腕关节假体置换术是在全腕关节融合术之外,一个保留部分腕关节活动度的替代选择。本文回顾了腕关节假体置换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既往主要腕关节假体的制作理念及形态,总结了腕关节假体置换术的常见适应证及禁忌证,基于临床实践简要介绍腕关节置换术的实施现状与临床效果。随着对腕关节生物力学认识的发展,腕关节假体设计理念也发生相应变化,并将引导腕关节置换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关节置换 假体设计 重建修复
原文传递
机器人辅助无移位急性舟骨骨折经皮内固定的诊疗与手术操作规范
9
作者 伊喆 王志新 +14 位作者 陈伟 齐伟亚 方杰 石海飞 赵夏 赵喆 竺枫 盛伟 陈焱 张宇昊 朱瑾 殷耀斌 杨勇 陈山林 刘波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6期464-468,共5页
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无明显移位的急性舟骨骨折目前已在我国较多医疗机构开展,但实现精准置钉、避免手术并发症仍是临床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已证实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可提高舟骨骨折经皮微创内固定术的安全性和精确性,但由于机器... 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无明显移位的急性舟骨骨折目前已在我国较多医疗机构开展,但实现精准置钉、避免手术并发症仍是临床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已证实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可提高舟骨骨折经皮微创内固定术的安全性和精确性,但由于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是相对较新的技术,尤其是应用于骨骼结构复杂而精细的腕关节,目前尚无相关诊疗和手术操作规范。该文在综合国内有经验的医疗机构及相关专家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医疗现状,制定了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无移位急性舟骨骨折经皮内固定的诊疗和手术操作规范,以指导临床医师进行规范的诊疗操作,提高机器人辅助舟骨骨折经皮微创内固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舟骨骨折 机器人辅助手术 经皮内固定 操作规范
原文传递
干关节镜技术在腕关节镜治疗腕关节损伤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1
10
作者 刘波 陈山林 +3 位作者 朱瑾 王志新 刘路 刘畅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1-246,共6页
目的探讨干关节镜技术在腕关节镜治疗腕关节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59例腕关节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女11例,年龄15~69岁,平均34岁。陈旧舟骨骨折(包括延误... 目的探讨干关节镜技术在腕关节镜治疗腕关节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59例腕关节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女11例,年龄15~69岁,平均34岁。陈旧舟骨骨折(包括延误诊治的舟骨骨折或舟骨骨折不愈合)32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23例,慢性下尺桡关节不稳定4例。均采用干关节镜技术进行腕关节镜手术治疗。术中对植骨患者的植骨操作时间及需要同时切开患者的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程度进行观察。术后观察骨折愈合和关节稳定情况,并采用Mayo腕关节评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干关节镜技术进行舟骨镜下植骨操作过程所需时间平均为7 min。桡骨远端骨折及下尺桡韧带重建患者,在同时进行切开操作时,关节周围组织无肿胀,正常解剖层次和视野清晰。患者均获随访6~28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陈旧舟骨骨折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6周;所有桡骨远端骨折术中获关节面解剖复位;所有慢性下尺桡关节不稳定患者术后关节稳定性恢复,下尺桡关节冲击试验阴性。所有患者术后复查Mayo腕关节评分平均为95分。结论干关节镜技术可提高腕关节镜下植骨操作的效率,减少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保持软组织清晰解剖层次,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特别适用于腕关节镜下微创植骨和需要同时进行切开操作的腕关节镜手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损伤 关节镜 舟骨 桡骨骨折
原文传递
腕关节体检对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志新 刘波 +3 位作者 陈山林 朱瑾 刘路 刘畅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讨常用于诊断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的体检方法在诊断TFCC损伤时的应用价值,以期为术前诊断较困难的边缘型损伤提供更可靠的体检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收治且拟行腕关节镜下手术... 目的探讨常用于诊断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的体检方法在诊断TFCC损伤时的应用价值,以期为术前诊断较困难的边缘型损伤提供更可靠的体检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收治且拟行腕关节镜下手术的118例(119例腕关节)患者资料。男68例,女50例;平均年龄32岁。术前进行详细体格检查(包括尺侧小凹征、琴键征、尺骨远端位移试验和尺腕应力试验),并将查体结果和关节镜术中确诊的TFCC损伤情况进行对比,分别得出每项待检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阴性似然比等评价指标。同时将体检方法中针对边缘型损伤的3个待检试验(尺侧小凹征、琴键征和尺骨远端位移试验)进行两两组合,得出诊断价值最高的组合。结果尺侧小凹征、琴键征、尺骨远端位移试验和尺腕应力试验敏感性分别为0.648、0.817、0.927、0.825,特异性分别为0.742、0.735、0.647、0.500。将针对边缘型损伤的上述前3项体检结果两两组合后,得到3项新的待检试验,其中诊断价值最高的组合为尺侧小凹征+尺骨远端位移试验:敏感性0.598,特异性0.941,阳性预测值0.961,阳性似然比10.140。结论临床上常用于诊断TFCC损伤的体检方法在诊断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单独一项查体结果的准确性并不高。当把尺侧小凹征和尺骨远端位移试验的结果联合起来,可以获得较高的特异性与阳性预测值,这对指导临床诊治工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纤维软骨 体格检查 关节镜检查 敏感性 特异性
原文传递
骨科机器人辅助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山林 荣艳波 +6 位作者 苗荷佳 刘路 薛云皓 栗鹏程 武竞衡 童德迪 王志新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3-428,共6页
目的介绍应用骨科机器人辅助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手术流程,并报告早期治疗结果。方法2016年9月至2018年11月,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游离腓骨移植治疗17例(21髋)ANFH患者,其中男14例,女3例;右侧8例,左侧5例,双侧4例。平... 目的介绍应用骨科机器人辅助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手术流程,并报告早期治疗结果。方法2016年9月至2018年11月,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游离腓骨移植治疗17例(21髋)ANFH患者,其中男14例,女3例;右侧8例,左侧5例,双侧4例。平均年龄35(17~55)岁;特发性7例,创伤术后4例,4例有饮酒史,1例曾服用激素6个月治疗肾炎,1例既有饮酒史也有服用激素病史;Ficat II期17髋,Ficat III期4髋。术中使用骨科机器人辅助确定腓骨置入方向及所需腓骨长度,打入导针,开通骨隧道,打磨坏死区。切取腓骨,修整后将其插入骨隧道内,术中透视确认腓骨位置并吻合血管。术后电话和门诊复查随访,影像学评估术区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最终髋关节功能。结果21髋手术顺利,导针和腓骨均按机器人规划准确置入,经机器人工作站融合图像后计算,入点误差1.23 mm,靶点误差1.90 mm。腓骨顶端均位于股骨头外上象限负重区中央。术后3个月内免负重,3~6个月间拄拐部分负重。10例(12髋)术后随访1年以上,平均15(12~24)个月。9例髋关节功能恢复顺利,经正、侧位X线片和CT检查,腓骨顶端位于负重区中央。1例患者为双侧ANFH,右侧恢复顺利,左侧髋关节活动受限、疼痛,术后1个月经关节镜探查,关节内没有感染和腓骨头穿出等问题,处理髋臼侧骨赘后,症状缓解。术前和术后最后一次随访Harris评分分别为(62.4±13.6)分和(84.5±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可以更精准地放置腓骨,是一种在理论上完成腓骨移植治疗ANFH的最佳选择,早期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骨科机器人 腓骨移植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3T高清MRI对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志新 陈山林 +3 位作者 刘波 詹惠荔 朱瑾 刘路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3T高清MRI对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1月—2018年4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33例腕尺侧疼痛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8例,女65例;年龄14~69岁,平均32.6岁。统一参数下... 目的探讨3T高清MRI对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1月—2018年4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33例腕尺侧疼痛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8例,女65例;年龄14~69岁,平均32.6岁。统一参数下行腕关节MRI检查,并在随后接受腕关节镜下探查或治疗。将TFCC损伤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中心型损伤,即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第二类为边缘型损伤,包括TFCC桡侧附着部、尺侧附着部、远尺桡韧带、尺腕韧带损伤。以腕关节镜下探查结果为“金标准”,通过对比分别得出MRI诊断TFCC中心型损伤和边缘型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阴性似然比。结果关节镜检查确诊TFCC损伤者122例,其中中心型损伤72例,边缘型损伤102例;MRI检查结果为阳性124例,其中诊断为中心型损伤75例,边缘型损伤111例。通过对比,得出3T高清MRI诊断TFCC中心型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972/0.918,0.933/0.966,11.85/0.03;诊断边缘型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882/0.323,0.811/0.455,1.30/0.37。结论对于TFCC中心型损伤,无论是创伤性撕裂还是退行性损伤,3T高清MRI均可准确诊断。MRI在TFCC边缘型损伤的诊断中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较低的特异度提示临床中对MRI的阳性结果应持谨慎态度,需着重结合病史与体检结果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纤维软骨 腕损伤 诊断敏感试验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骨间背侧血管为蒂穿支岛状筋膜脂肪瓣充填治疗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山林 刘路 +5 位作者 童德迪 栗鹏程 武竞衡 杨勇 荣艳波 蒋协远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81-886,共6页
目的介绍骨间背侧血管为蒂穿支岛状筋膜脂肪瓣充填治疗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8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共收治8例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患者,均采用去除融合处骨质、桡骨近端截骨、肱二头肌止点重建联合肘肌... 目的介绍骨间背侧血管为蒂穿支岛状筋膜脂肪瓣充填治疗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8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共收治8例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患者,均采用去除融合处骨质、桡骨近端截骨、肱二头肌止点重建联合肘肌+骨间背侧血管为穿支蒂的前臂背侧筋膜脂肪瓣充填进行治疗,患者男6例,女2例,平均年龄7岁(5~12岁).双侧5例(1例右侧手术,4例左侧手术),单侧3例(右侧2例,左侧1例).Cleary分型Ⅱ型1例,Ⅲ型7例.所有患儿手术侧前臂都处于不同程度的旋前位(0°~80°,平均43°).患者术后3 d开始交替佩戴旋后及旋前支具,4周后开始主、被动旋转功能锻炼及肘关节屈伸活动锻炼.于夜间隔日交替佩戴旋前、旋后支具至术后半年.结果 8例患儿均获得平均27个月随访(6~48个月).7例重建的上尺桡关节间隙清晰,未见再融合迹象;1例12岁患儿术后重建关节处部分再融合,1年后取出桡骨固定钢板,同时重新磨断骨融合处,并植入异体肌腱团.术后随访半年,重建关节间隙清晰.6例患儿术后伸指功能正常,2例术后出现伸指无力,其中1例2个月后恢复,另1例3个月后基本恢复.6例患儿术后伸肘功能正常,2例术后伸肘受限(15°和20°).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患者前臂活动度旋前平均32.5°(10°~65°),旋后平均31.9°(10°~70°).结论骨间背侧血管为穿支蒂的前臂背侧筋膜脂肪瓣充填治疗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手术方法相对简单,治疗结果满意,但存在桡神经深支损伤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截骨术 尺桡骨融合
原文传递
肌肉再分布技术在智能仿生手信号识别中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勇 王启宁 +5 位作者 许东方 麦金耿 孙丽颖 田文 陈山林 田光磊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肌肉再分布技术(muscle redistribution technique,MRT)在智能仿生手识别人体运动意图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我们采用MRT治疗上肢截肢患者3例。截肢平面分别位于前臂中远1/3、腕中关节和腕掌关节。... 目的探讨肌肉再分布技术(muscle redistribution technique,MRT)在智能仿生手识别人体运动意图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我们采用MRT治疗上肢截肢患者3例。截肢平面分别位于前臂中远1/3、腕中关节和腕掌关节。MRT是利用残端肢体的肌肉肌腱进行移位,并将肌腱锚定于皮肤。根据截肢平面的不同,选择和6块移位肌肉肌腱,将肌腱锚定在皮肤不同区域。术后通过肌肉主动收缩牵拉肌腱和皮肤,使患肢肌腱的锚定点产生皮肤形变,测量并记录形变程度。电容信号测量时,嘱患者分别完成抓握、屈腕、伸腕、屈指、伸指动作,利用电容传感测量系统采集患肢形变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7个月,平均5个月。MRT手术共14处,术后3个月患者均能够主动控制相应肌肉收缩,并产生明显皮肤形变,有效形变率为85.7%(12/14)。电容信号结果利用线性判别分析(LDA)和二次判别分析(QDA)两种分类器对各种动作进行识别,整体识别的准确率为97.27%和100%,每种动作各自识别的准确率均为100%。结论MRT手术能够有效输出人体的运动意图,增加运动信号的数目、强度和准确率,有助于智能仿生手进行信号识别,为上肢截肢患者更好地控制智能仿生手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肢残端 人工肢体 肌肉再分布技术 智能仿生手 电容信号
原文传递
单纯性巨指(趾)症PIK3CA基因突变位点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武竞衡 田伟 +3 位作者 田光磊 田萌萌 陈山林 田文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38-542,共5页
目的研究单纯性巨指(趾)患者的PIK3CA基因突变位点。 方法前瞻性系统研究2017年5—8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就诊的12例单纯性巨指(趾)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5岁。手术中切除单纯性巨指(趾)患者的... 目的研究单纯性巨指(趾)患者的PIK3CA基因突变位点。 方法前瞻性系统研究2017年5—8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就诊的12例单纯性巨指(趾)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5岁。手术中切除单纯性巨指(趾)患者的病变组织,采用改良的Sanger DNA测序方法来检测PIK3CA基因突变。对Sanger测序结果阴性的患者样本采用下一代测序(NGS)。 结果12例患者中,9例经Sanger DNA测序检测到PIK3CA基因突变,突变水平在7%~27%。突变的位点包括p.His1047Arg、p.His1047Leu、p.Glu545Lys和p.Glu542Lys。NGS又发现1例携带p.Glu453Lys的患者。12例患者中,PIK3CA基因突变阳性者10例。在收集的病变组织检查中,脂肪组织中突变率最高(9/9),其次是皮肤和神经组织(5/6)。 结论PIK3CA基因突变率在单纯性巨指(趾)中极高。受累脂肪、神经及皮肤组织均为理想的基因检测组织来源。Sanger测序目标基因片段可经济适用地检测单纯性巨指(趾)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畸形 手畸形 PIK3CA基因 巨指(趾)
原文传递
肌肉再分布技术在智能仿生假肢信号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勇 王启宁 +5 位作者 许东方 麦金耿 孙丽颖 陈山林 田文 田光磊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1-545,共5页
目的探讨肌肉再分布技术(MRT)在智能仿生假肢信号识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期间采用MRT技术治疗4例肢体远端截肢患者,均为男性,其中上肢截肢患者3例,截肢水平分别位于前臂中远1/3处、腕掌关节和腕中关节;下肢截肢... 目的探讨肌肉再分布技术(MRT)在智能仿生假肢信号识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期间采用MRT技术治疗4例肢体远端截肢患者,均为男性,其中上肢截肢患者3例,截肢水平分别位于前臂中远1/3处、腕掌关节和腕中关节;下肢截肢患者1例,截肢水平位于小腿中远1/3处。MRT手术是利用残端肢体内的肌肉、肌腱进行移位,将4~6根肌腱锚定在皮肤不同区域,通过肌肉主动收缩牵拉肌腱,使不同区域皮肤发生明显形变。术后观察项目包括皮肤形变、电容信号数据及并发症情况等。在进行电容信号测量时,嘱患者分别执行抓握、屈腕、伸腕、屈指、伸指,或踝背伸与跖屈、伸趾和屈趾动作,利用电容传感测量系统采集患肢形变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均获随访,共有20处部位接受MRT手术。术后3个月时患者均能主动控制相应肌肉收缩并产生皮肤形变,有效形变率为80%(16/20)。电容信号测量结果分别利用线性判别分析(LDA)和二次判别分析(QDA)两种分类器对各种动作进行识别,发现上肢整体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7.27%和100%,每种动作各自识别准确率均为100%;下肢整体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5.32%和100%,每种动作各自识别准确率均为100%。术后有1例患者创面不愈,经多次换药后愈合。结论MRT能有效将人体运动意图进行输出,增加了运动信号源的数目及强度,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控制智能仿生假肢,为人机交互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移位 智能 仿生 假肢 电容信号
原文传递
双指背侧方旋转皮瓣治疗先天性扣拇畸形
18
作者 栗鹏程 陈山林 +2 位作者 刘波 刘畅 王志新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2年第3期299-303,共5页
目的介绍一种取自示指桡背侧和拇指尺背侧的双旋转皮瓣治疗先天性扣拇畸形方法,评估这种皮瓣设计对开大虎口、松解拇指掌指关节掌侧皮肤挛缩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治疗的先天性扣拇畸形... 目的介绍一种取自示指桡背侧和拇指尺背侧的双旋转皮瓣治疗先天性扣拇畸形方法,评估这种皮瓣设计对开大虎口、松解拇指掌指关节掌侧皮肤挛缩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治疗的先天性扣拇畸形患儿资料。术中设计示指桡背侧长三角形皮瓣,转位后主要用于开大、加深虎口;取拇指尺背侧三角形皮瓣,转位后主要用于覆盖掌侧缺损皮肤。根据肌腱发育异常及肌肉挛缩情况,分别行不同程度的拇短伸肌腱紧缩或重建,以及拇指内在肌松解。术后石膏固定1个月,随后开始规律的手功能康复锻炼。术后随访皮瓣存活情况及供区愈合情况,评估虎口开大和掌侧皮肤软组织松解的效果及拇指功能,并进行患儿父母满意度调查。结果共纳入先天性扣拇畸形患儿10例,平均年龄26个月(11~36个月),共11只患手,左4只患手、右7只患手。所有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拇指掌指关节掌侧软组织挛缩,虎口窄小。术后随访10.2个月(4~24个月),所有转移皮瓣均成活,未发生边缘坏死。虎口开大及掌侧软组织挛缩松解效果满意,拇指外展及掌指关节背伸角度获得明显改善(掌侧外展平均42°,范围38°~43°;主动背伸角度平均1.6°,范围-5°~10°)。患儿父母对拇指和虎口外观及手功能总体满意率为100%。结论双指背侧方旋转皮瓣切取简单,可有效起到加大、加深虎口,覆盖掌侧皮肤缺损的作用,是先天性扣拇畸形手术中皮瓣修复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畸形 先天性 拇指 外科皮瓣 扣拇畸形 旋转皮瓣 虎口挛缩 拇指掌侧缺损
原文传递
胫前动脉返支为蒂游离腓骨头骺移植治疗Bayne-KlugⅡ、Ⅲ型先天性桡骨发育不良
19
作者 刘畅 陈山林 +3 位作者 薛云皓 栗鹏程 童德迪 杨辰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1年第9期968-975,共8页
目的探讨以胫前动脉返支为蒂的游离腓骨头骺移植治疗儿童Bayne-KlugⅡ、Ⅲ型先天性桡骨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3年2月至2018年9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采用以胫前动脉返支为蒂的游离腓骨头骺移植治疗的Bayne-KlugⅡ、Ⅲ型先天性桡骨... 目的探讨以胫前动脉返支为蒂的游离腓骨头骺移植治疗儿童Bayne-KlugⅡ、Ⅲ型先天性桡骨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3年2月至2018年9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采用以胫前动脉返支为蒂的游离腓骨头骺移植治疗的Bayne-KlugⅡ、Ⅲ型先天性桡骨发育不良患儿资料。患儿均分期进行手术治疗:(1)术前通过按摩以及牵引支具逐渐牵拉桡侧软组织以及腕关节,最大化桡侧间隙。(2)取同侧下肢的腓骨头,以胫前动脉返支为蒂的游离腓骨头骺骨瓣移植重建桡骨远端以及腕关节的稳定结构。(3)至少6个月后,对于BlauthⅣ型及以上拇指发育不良的患儿进行示指拇化手术。通过测量桡偏角、腓骨生长长度以及桡骨/尺骨长度比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共纳入4例男性患儿,均右侧受累,年龄16~62个月龄,平均30.5个月龄。术后随访19~78个月,平均40.5个月。3例患儿伴BlauthⅣ型或Ⅴ型拇指发育不良,于游离腓骨头骺移植术后1年左右行示指拇化术。移植骨均顺利骨性愈合;桡偏角度平均纠正24°;重建的桡骨远端均获得了一定的生长,取板时的桡骨长度较术后6周时平均增长13.2%;桡骨/尺骨长度比较术前平均改善13.3%。结论采用胫前动脉返支为蒂的腓骨头骺瓣治疗Bayne-KlugⅡ、Ⅲ型桡骨发育不良,重建桡骨远端具有纵向生长能力,可有效矫正桡偏畸形,避免畸形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桡骨发育不良 腓骨头 骨移植 胫前动脉返支
原文传递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结构的解剖及磁共振表现比较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路 王志新 +3 位作者 陈山林 刘波 朱瑾 刘畅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36-840,共5页
目的对比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解剖形态与磁共振影像,评估磁共振显示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方法以7例冰冻上肢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腕关节标本进行MRI检查(3.0T,腕关节线圈)以及尸体解剖观察,分别观察TFC... 目的对比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解剖形态与磁共振影像,评估磁共振显示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方法以7例冰冻上肢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腕关节标本进行MRI检查(3.0T,腕关节线圈)以及尸体解剖观察,分别观察TFCC中纤维软骨盘穿孔情况、远尺桡韧带尺侧深层/浅层结构损伤、尺腕韧带完整性并测量纤维软骨盘中央部厚度。对磁共振和解剖结果进行统计比较,以解剖结果为金标准,计算磁共振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以及组内一致性。结果对于正常的腕关节标本,高分辨率腕关节磁共振线圈的MRI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838(95%CI:0.33~0.97,P<0.01)。对于TFCC穿孔情况的诊断,MR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对于远尺桡韧带尺侧深/浅层结构损伤情况,MRI的敏感度为1,特异度为0.83,阳性似然比为6,阴性似然比为0。结论3.0T的MRI能较好显示TFCC各精细结构,可作为TFCC中央部损伤及远尺桡韧带尺侧结构损伤诊断的辅助检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纤维软骨 复合体 解剖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