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参碱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炎症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俞艳梅 詹峰 +6 位作者 钟冲 吴向英 李维春 王勇 廖万清 杜明威 杨利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996-1002,共7页
目的: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观察苦参碱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SV病毒悬液滴鼻感染C57BL/6J小鼠建立模型。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RSV组、RSV+苦参碱组,每组10只。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Masson染色法观... 目的: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观察苦参碱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SV病毒悬液滴鼻感染C57BL/6J小鼠建立模型。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RSV组、RSV+苦参碱组,每组10只。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Masson染色法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小鼠肺泡灌洗液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TNF-α、IL-1β、IL-6、Bax、Bcl-2、Caspase-3及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Bax、Caspase-3、PI3K、AKT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SV组可见明显肺水肿,肺组织细胞呈现染色体聚集,核膜收缩,出现显著的肺部病变症状,同时,肺组织TNF-α、IL-1β、IL-6水平上升,Bax和Caspase-3表达水平升高,Bcl-2、P-PI3K、P-AKT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与RSV组相比,RSV+苦参碱组小鼠肺水肿显著缓解,肺部病变症状显著减轻,肺组织TNF-α、IL-1β、IL-6、Bax、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Bcl-2、PPI3K、P-AKT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苦参碱可抑制RSV导致的小鼠肺部炎症反应,促进肺组织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苦参碱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Growth,leaf anatomy,and photosynthesis of cotton(Gossypium hirsutum L.)seedlings in response to four light-emitting diodes and high pressure sodium lamp 被引量:1
2
作者 ZHANG Yichi LIAO Baopeng +3 位作者 LI Fangjun ENEJI AEgrinya du mingwei TIAN Xiaoli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CAS 2024年第1期79-89,共11页
Background Light is a critical factor in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particularly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s.Light-emitting diodes(LEDs)have become a reliable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high pressure sodium(HSP)lamp... Background Light is a critical factor in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particularly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s.Light-emitting diodes(LEDs)have become a reliable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high pressure sodium(HSP)lamps because they are more efficient and versatile in light sources.In contrast to well-known specialized LED light spectra for vegetables,the appropriate LED lights for crops such as cotton remain unknown.Results In this growth chamber study,we selected and compared four LED lights with varying percentages(26.44%–68.68%)of red light(R,600–700 nm),combined with other lights,for their effects on growth,leaf anatomy,and photosynthesis of cotton seedlings,using HSP lamp as a control.The total photosynthetic photon flux density(PPFD)was(215±2)μmol·m-2·s-1 for all LEDs and HSP lamp.The result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ll tested parameters among lights,and the percentage of far red(FR,701–780 nm)within the range of 3.03%–11.86%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lant growth(characterized by leaf number and area,plant height,stem diameter,and total biomass),palisade layer thickness,photosynthesis rate(Pn),and stomatal conductance(Gs).The ratio of R/FR(4.445–11.497)negatively influenced the growth of cotton seedlings,and blue light(B)suppressed stem elongation but increased palisade cell length,chlorophyll content,and Pn.Conclusion The LED 2 was superior to other LED lights and HSP lamp.It had the highest ratio of FR within the total PPFD(11.86%)and the lowest ratio of R/FR(4.445).LED 2 may therefore be used to replace HPS lamp under controlled environments for the study of cotton at the seedling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tton seedl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BIOMASS Palisade cell PHOTOSYNTHESIS
下载PDF
Autof ms 1000与MALDI Biotyper对临床常见丝状病原真菌鉴定的比较分析
3
作者 张华 蔡克亚 +7 位作者 张宏兵 石媛漾 杜明威 封松利 刘美丽 廖万清 赵高岭 潘炜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70-275,共6页
目的:研究比较两种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Autof ms 1000与MALDI Biotyper)对临床常见丝状病原真菌鉴定的准确性和效率。方法:共纳入32株丝状病原真菌标准菌株和120株临床分离菌株,按照标准操作方法分别用Autof ms 1000与M... 目的:研究比较两种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Autof ms 1000与MALDI Biotyper)对临床常见丝状病原真菌鉴定的准确性和效率。方法:共纳入32株丝状病原真菌标准菌株和120株临床分离菌株,按照标准操作方法分别用Autof ms 1000与MALDI Biotyper对相关菌株进行鉴定,对相关结果及测序分子鉴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种水平上,Autof ms 1000质谱仪共检出140株丝状病原真菌,检出正确率为92.1%(140/152),其中126株分值在9.0以上,2株出现错误鉴定,误鉴定比例为1.3%(2/152);MALDI Biotyper质谱仪共正确检出98株,检出正确率为64.4%,2.0分以上的菌株47株,仅3株鉴定分值大于2.3分,7株出现误鉴定。结论:Autof ms 1000与MALDI Biotyper这两种质谱鉴定系统均能用于临床常见丝状病原真菌的快速鉴定,而Autof ms 1000质谱仪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病原真菌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 质谱
下载PDF
化学封顶剂不同浓度处理对棉花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龚照龙 于可可 +7 位作者 郑巨云 杜明伟 梁亚军 王俊铎 艾先涛 李雪源 郭江平 莫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92-1397,共6页
【目的】研究新疆南疆棉区缩节胺(1,1-dimethyl-piperidinium chloride,DPC)化学封顶对棉花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为新疆南疆棉花化学封顶技术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于2019年在新疆南疆阿拉尔市16团开展田间试验,以人工打顶为... 【目的】研究新疆南疆棉区缩节胺(1,1-dimethyl-piperidinium chloride,DPC)化学封顶对棉花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为新疆南疆棉花化学封顶技术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于2019年在新疆南疆阿拉尔市16团开展田间试验,以人工打顶为对照,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不同DPC用量(0、90、180和270 g/hm^(2))对棉花株高、新生部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与人工打顶相比,DPC化学封顶处理的株高增加7.9~28.5 cm,新生主茎长度增加8.8~22.3 cm,新生果枝台数增加3.6~5.0台;高剂量DPC(270 g/hm^(2))处理可增加产量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化学封顶不影响单铃重和衣分,高剂量DPC(270 g/hm^(2))处理与人工打顶的籽棉产量相当,降幅仅2.4%。【结论】新疆南疆棉区应用270 g/hm^(2)的DPC进行化学封顶既可获得较好的封顶效果,也不会降低籽棉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化学封顶 农艺性状 产量性状
下载PDF
新疆棉花优质高产关键生产技术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娄善伟 田立文 +4 位作者 罗宏海 杜明伟 林涛 杨涛 张鹏忠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673-2685,共13页
新疆棉花虽实现优质高产,但其技术引领与影响力仍不足。通过对新疆棉花高质量生产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全面客观反映新疆棉花生产技术特征,以便其他棉区了解新疆棉花生产技术和向世界展示新疆棉花生产水平,并总结经验,加强先进技术的普... 新疆棉花虽实现优质高产,但其技术引领与影响力仍不足。通过对新疆棉花高质量生产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全面客观反映新疆棉花生产技术特征,以便其他棉区了解新疆棉花生产技术和向世界展示新疆棉花生产水平,并总结经验,加强先进技术的普及和进一步熟化,提高应用效率,促进新疆棉花生产技术向其他棉区推广。本文基于作者多年试验数据和研究结果,以及“新疆棉花产业化轻简高效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新疆棉花精量播种棉田保苗方法”等奖励、专利成果,结合文献查阅、学术交流、走访调研等,按照与棉花生育进程相对应的技术措施顺序和紧密性展开,总结出包括:精量播种及配套保苗技术、棉田全程矮、密、早群体调控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管收全程机械化及其配套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这些关键技术的改进、优化、熟化、创新与应用,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新疆棉花生产技术体系,使新疆棉花生产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促成新疆以全球占比不足9%的植棉面积,收获占比超全球20%的棉花,且单产水平世界领先,品质在世界中上水平,连续28年保持总产、单产、商品调拨量全国第一。对新疆棉花生产技术的创新、优化和实用性的深入剖析,可以使各棉区更好地理解新疆棉花高产优质的必然性和先进性,实践也证明,新疆棉花在这一系列技术的支撑下已经实现高质量生产,成为全国棉花单产和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其技术可以指导生产实践,并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高质量 关键技术 特征解析
下载PDF
棉花封尖管理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龚照龙 于可可 +7 位作者 梁亚军 王俊铎 杜明伟 郑巨云 艾先涛 李雪源 郭江平 莫明 《中国棉花》 2020年第10期45-46,共2页
根据新疆棉花集中成熟轻简高效栽培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棉花封尖管理技术。主要介绍了棉花封尖管理技术原理、指标、要求、内容、作用及配套的水肥调控措施,为封尖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科学应用及进一步标准化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指导。
关键词 棉花 封尖 管理 技术
下载PDF
新疆机采棉“四集中”管理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梁亚军 龚照龙 +4 位作者 杜明伟 郑巨云 王俊铎 艾先涛 李雪源 《中国棉花》 2020年第12期5-6,共2页
根据机采棉农艺配套及未来棉花栽培发展的需要,简述了新疆棉花“四集中”管理技术提出的背景、概念、依据、目标和主要内容,为指导该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科学应用、进一步促进棉花生产标准化提供依据。
关键词 棉花 “四集中” 生产
下载PDF
新疆植棉区棉花断花管理的技术措施 被引量:1
8
作者 龚照龙 梁亚军 +6 位作者 王俊铎 杜明伟 郑巨云 艾先涛 李雪源 莫明 郭江平 《棉花科学》 2021年第4期63-65,共3页
根据新疆植棉区棉花集中成熟轻简高效栽培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人为控制促使棉花断花的管理技术措施。主要介绍了棉花断花概念及配套的水肥调控措施,同时剖析了该管理技术的依据、原理、指标、要求、内容和作用。为新疆棉花断花管理技术在... 根据新疆植棉区棉花集中成熟轻简高效栽培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人为控制促使棉花断花的管理技术措施。主要介绍了棉花断花概念及配套的水肥调控措施,同时剖析了该管理技术的依据、原理、指标、要求、内容和作用。为新疆棉花断花管理技术在生产中科学应用及进一步标准化提供依据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植棉区 棉花 断花管理 技术措施
下载PDF
不同棉区棉花DPC化学封顶技术研究 被引量:49
9
作者 齐海坤 王赛 +13 位作者 徐东永 路正营 赵文超 郝延杰 张祥 李蔚 韩焕勇 汪江涛 王洪这 陈洪章 王林 杜明伟 田晓莉 李召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5-437,共13页
【目的】探讨应用98%甲哌鎓(1, 1-dimethyl-piperidinium chloride, DPC)粉剂(以下简称DPC)对棉花进行化学封顶的稳定性和普适性。【方法】于2018年在黄河流域棉区的河北河间、河北邯郸、山东德州、山东无棣,长江流域棉区的江苏大丰和... 【目的】探讨应用98%甲哌鎓(1, 1-dimethyl-piperidinium chloride, DPC)粉剂(以下简称DPC)对棉花进行化学封顶的稳定性和普适性。【方法】于2018年在黄河流域棉区的河北河间、河北邯郸、山东德州、山东无棣,长江流域棉区的江苏大丰和湖北黄冈,北疆棉区的石河子Ⅰ和Ⅱ以及南疆棉区的轮台、沙雅共10个地点开展试验,供试棉花品种(系)为当地主栽品种(系)。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4次。在各地常规DPC系统化控技术的基础上,设早于人工打顶10 d(T1)、与人工打顶同期(T2)2个封顶时期,并设0、90、180、270 g·hm^-2 4个DPC剂量,以人工打顶为第一对照,以不打顶为第二对照。【结果】DPC化学封顶时期显著影响株高(河北邯郸、山东无棣和山东德州除外)和果枝数(江苏大丰和湖北黄冈除外),表现为封顶早、控长作用强(植株较低,果枝数较少),封顶晚、控长作用弱(植株较高,果枝数较多)。河北河间和新疆石河子Ⅰ试验点T1期DPC化学封顶的平均株高不仅低于T2期,且分别较人工打顶低3.3 cm和4.6 cm。多数试验点T1期DPC化学封顶的果枝数较人工打顶每株增加2个左右,T2期增加较多,增加2.3~7.7。DPC封顶剂量越大,对株高的控长作用越强(湖北黄冈除外),中(180 g·hm^-2)、高剂量(270 g·hm^-2)DPC的株高在数个试验点甚至较人工打顶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清水对照的果枝数较人工打顶每株增加2.4~8.3,DPC化学封顶的果枝数显著少于清水对照,不同剂量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河北邯郸T2期DPC化学封顶后遇高温干旱,与人工打顶相比铃数减少、产量显著降低;其他试验点DPC化学封顶除个别处理外对产量无显著影响。DPC化学封顶各处理喷施脱叶催熟剂前的吐絮率和一次花率不低于人工打顶,对熟期无不利影响。【结论】初步判断棉花应用DPC进行化学封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普适性,生产中建议与人工打顶同期应用中、低剂量(90~180 g·hm^-2)DPC进行化学封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甲哌鎓 化学封顶 株高 果枝数 产量 熟期
下载PDF
我国现代植棉理论与技术的新发展--棉花集中成熟栽培 被引量:18
10
作者 聂军军 代建龙 +4 位作者 杜明伟 张艳军 田晓莉 李召虎 董合忠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4286-4298,共13页
集中成熟是棉花机械收获的基本要求,系指整株棉花的棉铃集中在一个较短的时间段内成熟吐絮的现象,而集中成熟栽培则是指实现棉花优化成铃、集中吐絮的栽培管理技术和方法。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我国棉花集中成熟栽培的理论和技术业已形成... 集中成熟是棉花机械收获的基本要求,系指整株棉花的棉铃集中在一个较短的时间段内成熟吐絮的现象,而集中成熟栽培则是指实现棉花优化成铃、集中吐絮的栽培管理技术和方法。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我国棉花集中成熟栽培的理论和技术业已形成,成为现代植棉理论与技术的重要内容。本文对棉花集中成熟的概念与内涵、关键栽培技术及其生理生态学机理进行了创新性总结。棉花集中成熟栽培要从播种开始,通过单粒精播技术实现一播全苗、壮苗,为集中成熟创造稳健的基础群体;在全苗壮苗基础上,以集中成熟为目标,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综合运用水、肥、药调控棉花个体和群体生长发育,构建集中结铃的株型和集中成熟的高效群体结构,实现优化成铃、集中吐絮。单粒精播能够创造适宜的顶土压力和出苗前的黑暗环境,诱导棉苗顶端弯钩形成和下胚轴增粗关键基因表达,促进弯钩形成、下胚轴稳健生长和顶土出苗;出苗后具有独立的生长空间,相互影响小,形成壮苗。密植与化控降低了叶枝叶的光合作用,诱导激素代谢关键基因表达,改变了内源激素含量和分布,抑制了叶枝和主茎顶端生长,实现了免整枝并促进了集中结铃;分区灌溉诱导叶片合成大量茉莉酸,其作为信号分子通过韧皮部运输到灌水区根系,促进水孔蛋白基因表达,提高了根系吸水能力和水分利用率;膜下分区滴灌、水肥协同管理,进一步提高了棉花光合产物向产品形成器官的分配比例和棉株化学脱叶率,促进了集中成熟和高效脱叶,在节水减肥的前提下,产量不减,机采籽棉含杂率显著降低。棉花集中成熟栽培理论与技术是新时代棉花栽培学研究的新成果,是现代棉业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展望未来,应在深入研究棉花集中成熟栽培生理生态学机制的基础上,选用更加配套的棉花新品种,创新关键栽培技术,研制新的配套物质装备,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农机高度融合。同时,还应加强农艺技术与现代智慧植棉技术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棉花集中成熟栽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轻简高效植棉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集中成熟 高效群体 优化成铃 高效脱叶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在不同棉区噻苯隆和乙烯利用量及配比对脱叶催熟效果影响 被引量:29
11
作者 宋兴虎 徐东永 +12 位作者 孙璐 赵文超 曹龙龙 张祥 唐纪元 韩焕勇 王洪这 陈洪章 王林 赵冰梅 杜明伟 田晓莉 李召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7-257,共11页
【目的】棉花脱叶催熟是实现机械采收的前提。噻苯隆和乙烯利混用是我国目前主要的脱叶催熟方式。鉴于不同棉区的环境条件和种植模式差异较大,研究了不同棉区噻苯隆和乙烯利的适宜用量及配比。【方法】于2018年在黄河流域棉区的河北河... 【目的】棉花脱叶催熟是实现机械采收的前提。噻苯隆和乙烯利混用是我国目前主要的脱叶催熟方式。鉴于不同棉区的环境条件和种植模式差异较大,研究了不同棉区噻苯隆和乙烯利的适宜用量及配比。【方法】于2018年在黄河流域棉区的河北河间、河北邯郸、山东德州和山东无棣、长江流域棉区的江苏大丰、北疆棉区的石河子Ⅰ和Ⅱ、南疆棉区的轮台和沙雅共9个地点开展田间试验,设50%(质量分数,下同)噻苯隆可湿性粉剂和40%乙烯利水剂3个混用处理,每公顷用量分别为450 g+1725 m L(T1)、600 g+3000 m L(T2)、600 g+4500 m L(T3),噻苯隆和乙烯利有效成分配比分别为1∶3、1∶4和1∶6,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结果】在江苏大丰,药后16 d各处理脱叶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其他8个试验点,大多数处理药后14 d的脱叶率显著高于对照,且自然脱叶率越低提高幅度越大;但噻苯隆和乙烯利不同用量及配比之间的脱叶率差异不一致,且大部分情况下差异不大。部分地点某些处理药后14~16 d的脱叶率可达到90%。不论药前吐絮率低或高,药剂处理14~16 d后,与清水对照相比吐絮率未表现出明显的增加;然而,药前吐絮率较低的试验点药后吐絮率增幅大,反之,吐絮率增幅小。噻苯隆和乙烯利混用对大部分试验点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无显著影响。【结论】药后14 d左右,噻苯隆和乙烯利混用的脱叶效果比较明显,不同剂量和配比之间无一致性和大的差异;催熟效果相对较差,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影响不大。综合考虑脱叶催熟效果的稳定性和药剂成本,初步建议各棉区每公顷应用600 g的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和3000 m L的40%乙烯利水剂进行脱叶催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噻苯隆 乙烯利 脱叶率 吐絮率 产量 纤维品质
下载PDF
新疆棉区植保无人机喷施棉花脱叶催熟剂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林 张强 +12 位作者 马江锋 朱玉永 田英 李红 毕显杰 宋敏 王海标 雷天翔 李召虎 田晓莉 杜明伟 张立祯 赵冰梅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0-208,共9页
【目的】明确植保无人机喷施棉花脱叶催熟剂田间作业现状、作业效果,为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脱叶催熟剂喷施作业技术体系以及无人机在棉花脱叶催熟作业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市场主流无人机对比喷杆喷雾机进行田间试验,... 【目的】明确植保无人机喷施棉花脱叶催熟剂田间作业现状、作业效果,为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脱叶催熟剂喷施作业技术体系以及无人机在棉花脱叶催熟作业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市场主流无人机对比喷杆喷雾机进行田间试验,评价和分析不同作业区棉花脱叶和吐絮效果。【结果】药后22 d,无人机两次施药的棉花脱叶率在82.2%~92.1%,吐絮率在85.8%~100%,脱叶效果显著好于地面喷杆喷雾机一次顶喷施药,催熟效果差异不大;不同无人机以及同一无人机不同作业区,对棉花的脱叶催熟效果不同,无人机喷雾施药的8个作业区中,仅有1个能同时满足兵团棉花机械采收对脱叶率和吐絮率的要求。无人机部分施药作业中存在作业参数选择不当、作业不规范以及因无人机自身设备性能未达最优而导致的药液喷施不均匀、漏喷等现象。【结论】采用无人机喷施棉花脱叶催熟剂施药技术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植保无人机 脱叶催熟剂 作业效果
下载PDF
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增效缩节胺化学封顶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于可可 杜明伟 +7 位作者 张祥 朱烨倩 李水清 陈舫 羿国香 李亚兵 田晓莉 李召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6-94,共9页
【目的】明确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应用增效缩节胺(25%DPC水剂,简称DPC+)进行化学封顶的可行性。【方法】于2015―2017年在江苏大丰、安徽宿松和湖北武汉开展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人工打顶为对照,研究化学封顶时期(人工打顶... 【目的】明确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应用增效缩节胺(25%DPC水剂,简称DPC+)进行化学封顶的可行性。【方法】于2015―2017年在江苏大丰、安徽宿松和湖北武汉开展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人工打顶为对照,研究化学封顶时期(人工打顶同期、人工打顶后5 d)和封顶剂DPC+剂量(750,1 125,1 500 m L·hm^-2)对麦(油)后直播棉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与人工打顶相比,DPC+化学封顶处理的株高和果枝数增加(最多分别增加21.6 cm和4.8个),中部和上部果枝(尤其是上部果枝)缩短,除个别点次外果节数不受影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化学封顶处理的产量多与人工打顶相当,低剂量DPC+处理的产量在降水量大的年份有一定程度下降,化学封顶时期对产量影响较小。【结论】应用DPC+对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进行化学封顶有较好的可行性,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技术参数、建立稳发稳长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麦(油)后直播棉 化学封顶 农艺性状 产量性状
下载PDF
物联网与作物模型在智慧棉花系统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6
14
作者 万璐 杜明伟 +5 位作者 王雪姣 王森 王林 梁皓 张立祯 李召虎 《中国棉花》 2020年第8期1-6,15,共7页
在已有科技与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数据库技术,构建基于物联网与棉花功能结构模型Cotton XL的智慧棉花生产数字化系统平台。系统利用智能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田间气象、土壤和作物长势等数据以及现场视频图像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监... 在已有科技与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数据库技术,构建基于物联网与棉花功能结构模型Cotton XL的智慧棉花生产数字化系统平台。系统利用智能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田间气象、土壤和作物长势等数据以及现场视频图像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监测范围内棉株的信息至数据库,结合模型模拟分析,实现远程操控辅助管理、预测判别、智能处理和可视化模拟等功能,从而优化作物栽培管理措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棉花产量与品质,为棉农适应现代农业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提供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物联网 棉花功能结构模型(Cotton XL) 大数据 农业信息化
下载PDF
增施乙烯利对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脱叶催熟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兴虎 张特 +5 位作者 张祥 张丽娟 徐道青 杜明伟 田晓莉 李召虎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1006-1014,共9页
为优化长江流域棉区麦/油后直播棉的化学脱叶催熟技术、促进该棉区棉花生产方式的转变,试验于2020年在江苏大丰、江西九江和安徽安庆开展,设1500、3000 mL/hm^(2)50%噻苯·乙烯利单用及分别与1500、3000 mL/hm^(2)40%乙烯利混用共6... 为优化长江流域棉区麦/油后直播棉的化学脱叶催熟技术、促进该棉区棉花生产方式的转变,试验于2020年在江苏大丰、江西九江和安徽安庆开展,设1500、3000 mL/hm^(2)50%噻苯·乙烯利单用及分别与1500、3000 mL/hm^(2)40%乙烯利混用共6个处理,同时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探讨50%噻苯·乙烯利与乙烯利配合使用对麦/油后直播棉脱叶率、吐絮率及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试验地点的棉田熟相分别为贪青晚熟、正常熟相和早衰,不同熟相类型棉田对化学脱叶催熟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化学脱叶催熟处理提高了大丰试验点贪青晚熟棉田的脱叶率(药后14、28 d)和吐絮率(药后28 d),高剂量(3000 mL/hm^(2))50%噻苯·乙烯利混用高剂量(3000 mL/hm^(2))40%乙烯利的催熟效果和脱叶效果明显,但药后28 d的脱叶率和吐絮率均低于90%,不能满足机械采收的要求。药后14 d,仅高剂量50%噻苯·乙烯利混用高剂量40%乙烯利可使九江试验点正常熟相棉田的脱叶率和吐絮率显著提高到90%以上;药后28 d,单独使用低剂量(1500 mL/hm^(2))50%噻苯·乙烯利的脱叶率和吐絮率也分别达到96.1%和97.9%。安庆试验点的早衰棉田自然脱叶和吐絮进程较快,所有处理均未表现出脱叶催熟作用。脱叶催熟处理降低了棉花铃质量,但铃数有增加趋势,因此,各类熟相棉田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不受影响,除马克隆值降低外,脱叶催熟不影响棉纤维品质。综上所述,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种植模式下,考虑到脱叶催熟效果的稳定性及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推荐使用50%噻苯·乙烯利1500 mL/hm^(2)进行脱叶催熟;如棉田出现贪青晚熟状况,用3000 mL/hm^(2)乙烯利配施3000 mL/hm^(2)噻苯·乙烯利可明显提高脱叶催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棉区 直播棉 脱叶催熟 产量 纤维品质
下载PDF
“棉太金”对长江流域棉区不同密度麦(油)后直播棉产量形成和成铃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聂嘉谊 杜明伟 +7 位作者 朱烨倩 羿国香 李亚兵 田晓莉 李水清 陈舫 张立祯 李召虎 《中国棉花》 2020年第10期11-17,共7页
研究棉太金对不同种植密度下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产量形成和成铃结构的影响有重要生产指导意义。2011―2013年以早熟棉品种国欣12-1为材料,在安徽和湖北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7.5、9.0、10.5株·m^-2)下,不同棉太金施用量(0、1.08... 研究棉太金对不同种植密度下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产量形成和成铃结构的影响有重要生产指导意义。2011―2013年以早熟棉品种国欣12-1为材料,在安徽和湖北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7.5、9.0、10.5株·m^-2)下,不同棉太金施用量(0、1.08、2.16 L·hm^-2)在盛蕾期(7月28日)、盛花期(8月28日)、盛铃期(9月21日)分3次施用处理试验。结果显示,2011―2013年化控和年份显著影响了籽棉产量,化控与密度之间没有互作,化控与年份之间存在显著互作。在天气正常条件下,喷施棉太金能显著增加籽棉产量。在湿润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喷施棉太金会抑制营养生长,从而避免花铃期出现蕾铃脱落和烂铃,显著增加籽棉产量;在干旱少雨的条件下,喷施棉太金则会对产量不利。密度影响单位面积成铃数,但不影响籽棉产量。在7.5株·m^-2条件下,分3次施用棉太金1.08 L·hm^-2,利于实现长江流域棉区麦(油)后直播棉高产及机械采收。这些结果对长江流域棉花轻简化栽培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麦(油)后直播棉 棉太金 籽棉产量 成铃结构
下载PDF
“棉太金”对长江流域棉区麦(油)后直播棉花株型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杰 杜明伟 +7 位作者 朱烨倩 羿国香 李亚兵 田晓莉 李水清 陈舫 张立祯 李召虎 《中国棉花》 2020年第10期21-27,29,共8页
为探讨缩节胺(Dimethylpiperidinium choride,DPC)类调节剂对长江流域棉区麦(油)后直播棉株型结构的影响,于2011―2012年在安徽东至与湖北石首、荆州调查了“棉太金”处理下短季棉品种国欣早11-1与国欣早12-1的株型结构。在7.5万、9.0万... 为探讨缩节胺(Dimethylpiperidinium choride,DPC)类调节剂对长江流域棉区麦(油)后直播棉株型结构的影响,于2011―2012年在安徽东至与湖北石首、荆州调查了“棉太金”处理下短季棉品种国欣早11-1与国欣早12-1的株型结构。在7.5万、9.0万、10.5万株·hm^-2 3个密度下,将“棉太金”用量设置为0、1.08、2.16 L·hm^-2 3个水平,分别在盛蕾期、盛花期、盛铃期按体积比1∶2∶3喷施。结果显示,“棉太金”化控可以有效调控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的株型结构,小幅度降低第一果枝节位高度,减少果枝数量;有效抑制果枝长度与株高,使用剂量越大,作用越明显;天气影响其使用效果。综合不同的株型结构因素认为,“棉太金”在中高剂量1.08、2.16 L·hm^-2下,可以使棉花株型紧凑,有利于机械采摘。研究结果可为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油)后直播棉 缩节胺类调节剂 株型结构 长江流域
下载PDF
几种植物生长促进剂对棉花生长及脱叶催熟剂应用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孟璐 杜明伟 +4 位作者 李亚兵 杜萌 左彦利 田晓莉 李召虎 《中国棉花》 2020年第11期16-21,共6页
2018年在河北省河间市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植物生长促进剂DA-6(胺鲜酯)、BR(芸苔素内酯)和6-BA(6-苄基腺嘌呤)对棉花生长及脱叶催熟剂50%噻苯·乙烯利(50%T·E)应用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重复4次。主区为50%T·E处... 2018年在河北省河间市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植物生长促进剂DA-6(胺鲜酯)、BR(芸苔素内酯)和6-BA(6-苄基腺嘌呤)对棉花生长及脱叶催熟剂50%噻苯·乙烯利(50%T·E)应用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重复4次。主区为50%T·E处理,包括0(对照)、2250、3750 mL·hm-23个应用剂量;裂区为植物生长促进剂处理,设DA-6低、高剂量(6.74、20.24 g·hm-2)、BR低、高剂量(0.09、0.30 g·hm-2)和6-BA低、高剂量(10.12、30.37 g·hm-2)共6个处理,于初花期、盛花期和打顶后分3次喷施,以同期喷清水为对照(CK)。与CK相比,各植物生长促进剂处理的株高、果枝数及其长度、营养枝数及其长度与CK无显著差异。50%T·E(2250、3750 mL·hm-2)脱叶效果明显,药后21 d的脱叶率超过90%;药后28 d表现出催熟作用,一次花率较对照增加6.4百分点。50%T·E处理的平均铃重比对照降低7.4%,但铃数和籽棉产量较清水对照分别显著增加14.7%和7.6%;处理上部果枝棉铃的马克隆值降低0.1~0.3。几种促进剂不影响吐絮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对50%T·E的脱叶催熟效果及增产效应也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胺鲜酯 芸苔素内酯 6-苄基腺嘌呤 50%噻苯·乙烯利悬浮剂
下载PDF
棉花不同部位主茎叶对脱叶剂噻苯隆的响应及机理 被引量:11
19
作者 廖宝鹏 王崧嫚 +3 位作者 杜明伟 李芳军 田晓莉 李召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8-424,共7页
【目的】明确棉花不同部位主茎叶对脱叶剂噻苯隆响应的差异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在室内光照培养条件下,用4.54 mmol·L^-1噻苯隆均匀涂抹10叶期棉株的所有主茎叶或功能叶(倒4叶)和幼叶,观察不同部位叶片的离层形成及脱落时间,检... 【目的】明确棉花不同部位主茎叶对脱叶剂噻苯隆响应的差异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在室内光照培养条件下,用4.54 mmol·L^-1噻苯隆均匀涂抹10叶期棉株的所有主茎叶或功能叶(倒4叶)和幼叶,观察不同部位叶片的离层形成及脱落时间,检测叶片中乙烯合成及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噻苯隆处理后离层形成顺序为:幼叶(倒1叶)>基部第1~2叶(倒9~10叶,叶龄35~40 d)>功能叶(倒4叶);叶片脱落顺序为:幼叶>功能叶>基部第1~2叶,且基部第1~2叶容易出现枯而不落的现象。噻苯隆涂抹后24 h内,功能叶和幼叶中的乙烯合成基因Gh ACS1均上调表达,但幼叶中上调表达的时间早于功能叶,上调幅度也大于功能叶;此外,幼叶中的乙烯合成基因GhACO1、乙烯信号转导基因Gh EIN3和GhERF23在涂抹噻苯隆24 h后显著上调数倍或数十倍,但功能叶中这几种基因的表达量变化不大。【结论】应用脱叶剂噻苯隆处理棉花叶片后,不同叶位叶片离层形成的时间不同,且脱落的顺序与离层形成的顺序不一致。幼叶离层形成及脱落较早,与其乙烯合成及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较早且幅度较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噻苯隆 叶片 脱落 乙烯
下载PDF
黄河流域黑龙港植棉区棉花主要产量决策性状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齐海坤 左彦利 +5 位作者 张伯谦 杜明伟 田晓莉 徐东永 卢怀玉 李召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3-490,共8页
【目的】棉花品种选育通常需要对多目标性状综合选择,明确各目标性状对籽棉产量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品种选育的效率,降低试验成本。【方法】通过对河北省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8年607份育种材料(339个常规种、268个杂交种)进行统计分... 【目的】棉花品种选育通常需要对多目标性状综合选择,明确各目标性状对籽棉产量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品种选育的效率,降低试验成本。【方法】通过对河北省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8年607份育种材料(339个常规种、268个杂交种)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价株型性状、产量性状、熟性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对籽棉产量的影响。【结果】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均表明铃重、衣分、第一果枝节位、霜前花率和生育期对黄河流域黑龙港植棉区籽棉产量的影响显著,其中霜前花率与籽棉产量相关系数最高(r=0.32097),通径分析中铃重的决定系数最大(R2=0.30),二者是影响籽棉产量的主要性状。株高对籽棉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但总作用最小(r2y=-0.04)。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均表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马克隆值均未对籽棉产量产生显著影响。【结论】黄河流域黑龙港植棉区棉花新品种选育过程中,铃重和衣分应作为育种家着重改良的农艺性状;缩短生育期、提高霜前花率,可以增加产量;株高与第一果枝节位通过与其他性状产生作用,进而影响籽棉产量的形成;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马克隆值均未对籽棉产量产生显著影响,育种过程中可以将其与产量同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农艺性状 籽棉产量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