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西天山智博铁矿成矿时代——来自锆石U-Pb年龄和黄铁矿Re-Os年龄的证据
1
作者 宋雪龙 段士刚 蒋宗胜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0-1077,共18页
智博铁矿是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铁成矿带的大型富铁矿床,在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勘查方面极具代表性。本文选择能限定铁矿体时代的围岩火山岩、侵入围岩地层的石英闪长岩开展锆石U-Pb测年,并挑选与磁铁矿共生的黄铁矿开展Re-Os同位素定... 智博铁矿是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铁成矿带的大型富铁矿床,在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勘查方面极具代表性。本文选择能限定铁矿体时代的围岩火山岩、侵入围岩地层的石英闪长岩开展锆石U-Pb测年,并挑选与磁铁矿共生的黄铁矿开展Re-Os同位素定年,试图厘定其成矿时代。本文获得5件铁矿石样品中黄铁矿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307±12Ma,围岩绿帘石化安山岩的锆石U-Pb年龄为312.0±3.4 Ma,安山质集块岩年龄为317.8±2.5 Ma,两件石英闪长岩的年龄分别为317.0±2.2 Ma和315.4±0.9 Ma,据此认为智博铁矿成矿于晚石炭世,该时期火山喷发-岩浆侵入-铁矿近乎同时形成,是同一岩浆-热液事件的不同体现,并推测“晚石炭世火山机构+岩浆侵位+热液蚀变”区是铁矿就位的场所,应当作为重要勘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吾拉勒铁成矿带 智博铁矿 年代学 锆石U-PB年龄 黄铁矿Re-Os年龄
下载PDF
新疆智博铁矿火山岩中富铁岩屑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骆文娟 张作衡 +3 位作者 段士刚 蒋宗胜 王大川 康永建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79,共19页
研究表明,西天山阿吾拉勒铁铜成矿带中智博铁矿区火山碎屑岩中的富铁岩屑主要由自形针状/板条状钠长石和富铁基质组成,呈辉绿/斑状结构。电子探针分析显示,富铁岩屑中钠长石端员组分变化范围为An=0.38~2.89,Ab=95.2~99.32,Or=0.17~2.... 研究表明,西天山阿吾拉勒铁铜成矿带中智博铁矿区火山碎屑岩中的富铁岩屑主要由自形针状/板条状钠长石和富铁基质组成,呈辉绿/斑状结构。电子探针分析显示,富铁岩屑中钠长石端员组分变化范围为An=0.38~2.89,Ab=95.2~99.32,Or=0.17~2.79,端员组分平均值为An_(0.94)Ab_(98.01)Or_(1.06),类似于火山岩中钠长石端员组分变化范围(An=0.74~6.75,Ab=92.85~98.91,Or=0.32~1.76,端员组分平均值为An_(2.63)Ab_(96.65)Or_(0.72)),两者均为岩浆成因钠长石,而非热液交代成因钠长石。富铁基质成分变化范围较大且连续(w(SiO_2)为0.08%~50.04%,w(FeO)为24.89%~87.13%,w(Al_2O_3)为0.04%~14.83%,w(TiO_2)为0.01%~2.83%,w(Na_2O)为0~9.76%,w(MgO)为0.03%~4.88%,w(MnO)为0~0.61%),富铁基质中高Ti磁铁矿和低Ti磁铁矿同时发育,总体上成分不均一,且钠长石呈细针状,为浅成-超浅成低压下快速结晶的产物或为火山喷发作用下快速冷凝结晶所致。通过对磁铁矿-磷灰石矿物组合与安山岩中副矿物磷灰石、矿区磁铁矿的对比研究,认为智博铁矿发生磁铁矿-磷灰石岩浆不混溶作用的可能性很小。通过安山岩基质成分与安山岩成分的对比研究,得出安山岩基质比原岩w(SiO_2)、w(Al_2O_3)、w(CaO)有所降低,w(FeO)、w(Na_2O)、w(MgO)有一定升高,但是程度有限,表明岩浆结晶分异不足以使残留岩浆形成富铁矿。钠长石-磁铁矿富铁岩屑的发育是一种碱铁效应的表现,而碱铁效应对于海相火山岩型铁矿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富铁岩屑 碱铁效应 铁矿成因 智博铁矿 海相火山岩型铁矿
下载PDF
矿产地质专题调查试点总体构想
3
作者 李厚民 谢桂青 +8 位作者 张长青 佘宏全 叶会寿 陈懋弘 李以科 段士刚 马收先 戢兴忠 毕珉烽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1-237,共7页
矿产地质专题调查是服务于找矿勘查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是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的矿产地质填图,是矿产地质综合填图的升级版,是当前形势下,地质调查工作方式转变的新探索,不仅对实现地调科研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地质工... 矿产地质专题调查是服务于找矿勘查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是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的矿产地质填图,是矿产地质综合填图的升级版,是当前形势下,地质调查工作方式转变的新探索,不仅对实现地调科研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地质工作,特别是填图工作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如何开展专题填图,目前没有现成的指南或技术规范,因此需要试点、探索和创新,总结经验,开展示范,最终提出专题矿调工作细则。从分析目前综合性矿产地质工作存在的不足入手,对矿产地质专题调查的定位、目标、总体思路、技术路线等提出了初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地质专题调查 基本定位 总体思路 技术路线
下载PDF
新疆西天山备战基性-超基性岩矿物地球化学研究及其对铁成矿作用的制约
4
作者 骆文娟 张作衡 +3 位作者 段士刚 蒋宗胜 王大川 陈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9-437,共19页
文章对备战铁矿区内的基性-超基性岩、中基性岩脉、矿体围岩和铁矿石中的辉石、橄榄石、金云母、铁钛氧化物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与显微特征研究。金云母辉石橄榄岩中辉石的化学成分在w(SiO2)-w(Al2O3)图中均落于亚碱性系列区域,在w(Al2O3... 文章对备战铁矿区内的基性-超基性岩、中基性岩脉、矿体围岩和铁矿石中的辉石、橄榄石、金云母、铁钛氧化物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与显微特征研究。金云母辉石橄榄岩中辉石的化学成分在w(SiO2)-w(Al2O3)图中均落于亚碱性系列区域,在w(Al2O3)-w(Na2O)-w(TiO2)图中,辉石主要落在拉斑玄武岩系列区域,表明该区岩浆经历了拉斑玄武岩系列演化。备战金云母辉石橄榄岩中橄榄石的w(FeO)较低,介于19.22%~23.79%,w(MgO)较高,介于37.35%~41.30%,Fo变化介于0.74~0.79,属于贵橄榄石。橄榄石中较低的w(FeO)表明其形成于较高的氧逸度环境,而岩浆的拉斑玄武岩系列演化一般发生于低氧逸度条件,综合分析岩浆经历了从低氧逸度到高氧逸度变化的过程。随着岩浆的演化,橄榄石Fo与w(Ni)由负相关变为正相关又变为负相关关系,其中负相关关系表明在岩浆演化过程中橄榄石与粒间硫化物熔浆发生过Ni-Fe交换反应,从另一方面可以认为岩浆中含有丰富的硫,岩浆中的高硫特征很可能是备战磁铁矿为较纯磁铁矿(低Ti)的原因之一。此外,成矿岩浆具有高氧逸度特征,铁钛氧化物固溶体在亚固相条件下的氧化作用使固溶体发生分离以及铁磷络合物的发育等因素是造成矿区磁铁矿为较纯磁铁矿(成分接近分子式Fe3O4)的原因。金云母辉石橄榄岩和铁矿石中均发育金云母,表明铁矿与基性-超基性岩的源区都是富含挥发分的。该区铁钛氧化物主要有4种:较纯磁铁矿、含钛铬磁铁矿、铬铁矿、钛铁矿。金云母辉石橄榄岩中的较纯磁铁矿(低Ti),与铁矿石中磁铁矿成分类似,表明两者具有成因联系。结合金云母辉石橄榄岩的显微特征分析,在岩浆阶段曾有一期富铁镁岩浆的加入,这很可能为备战铁矿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铁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基性-超基性岩 低钛磁铁矿 矿物地球化学 铁矿成因 备战铁矿
下载PDF
塔尔塔格铁矿床——新疆阿吾拉勒铁成矿带内首例IOA型铁矿床的厘定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宋雪龙 段士刚 蒋宗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41-2260,共20页
塔尔塔格铁矿是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海相火山岩型铁成矿带内的一处中型铁矿床,其铁矿体呈透镜状产于粗安玢岩内顶部,在揭示海相火山岩中铁矿床与侵入岩关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铁矿床发育典型的磁铁矿-磷灰石组合,基本不含硫化物,矿石... 塔尔塔格铁矿是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海相火山岩型铁成矿带内的一处中型铁矿床,其铁矿体呈透镜状产于粗安玢岩内顶部,在揭示海相火山岩中铁矿床与侵入岩关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铁矿床发育典型的磁铁矿-磷灰石组合,基本不含硫化物,矿石以似斑状、浸染状、球粒状和晶洞等构造类型为特色,磁铁矿内发育由条带状或叶片状钛铁矿和钛氧化物构成的出溶结构,并有少量的榍石、钍石、萤石等副矿物与之共生,矿床地质特征表明该矿床为典型的与富碱、中性侵入岩有关的IOA(iron oxide apatite)型铁矿床。该矿床围岩英安岩、赋矿粗安玢岩与成矿后正长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11.3±1.4 Ma、304.7±2.9 Ma和301.1±2.8 Ma,铁矿石样品中与磁铁矿共生的榍石的LA-ICP-MS U-Pb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为302.3±4.0 Ma和303.7±4.2 Ma,成岩成矿年龄高度吻合,进一步确定其在晚石炭世晚期成矿。本文根据地质特征认为该矿床矿石是由粗安玢岩顶部富铁挥发分聚集而形成的,并初步提出“超浅成侵入岩顶部富挥发分囊体”成矿模型,即富碱、中性岩体超浅成侵位导致挥发分在岩体顶部迅速聚集形成多处富铁和挥发分的囊体,岩体冷凝固结的同时磁铁矿快速结晶成矿。塔尔塔格“IOA型”型铁矿的成因厘定,不仅表明海相火山岩型铁矿与IOA型铁矿可能存在成因联系,还暗示了海相火山岩型铁成矿带内具有寻找IOA型铁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吾拉勒铁成矿带 塔尔塔格铁矿 IOA型铁矿 锆石SHRIMP U-Pb测年 榍石LA-ICP-MS U-Pb测年
下载PD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Zircon U-Pb Dating of Volcanic Rocks from the Beizhan Iron Deposit in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Xinjiang, NW China 被引量:32
6
作者 ZHANG Zuoheng HONG Wei +5 位作者 JIANG Zongsheng duan shigang XU Lingang LI Fengming GUO Xincheng ZHAO Zheng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期737-747,共11页
The Beizhan large iron deposit located in the east part of the Awulale metallogenic belt in the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is hosted in the Unit 2 of the Dahalajunshan Formation as lens, veinlets and stratoid, and bot... The Beizhan large iron deposit located in the east part of the Awulale metallogenic belt in the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is hosted in the Unit 2 of the Dahalajunshan Formation as lens, veinlets and stratoid, and both of the hanging wall and footwall are quartz-monzonite; the dip is to the north with thick and high-grade ore bodies downwards. Ore minerals are mainly magnetite with minor sulfides, such as pyrite, pyrrhotite, chalcopyrite and sphalerite. Skarnization is widespread around the ore bodies, and garnet, diopside, wollastonite, actinolite, epidote, uralite, tourmaline sericite and calcite are ubiquitous as gangues. Radiating outwards from the center of the ore body the deposi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skarn, calcite, serpentinite and marble zones. 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of the rhyolite and dacite from the Dahalajunshan Formation indicates that they were formed at 301.3±0.8 Ma and 303.7±0.9 Ma, respectively, which might have been related to the continental arc magmatism during the late stage of subduction in the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Iron formation is genetically related with volcanic eruption during this interval. The Dahalajunshan Formation and the quartz-monzonite intrusion jointly control the distribution of ore bodies. Both ore textures and wall rock alteration indicate that the Beizhan iron deposit is probably skarn ty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 ore Zircon U-Pb dating SKARNIZATION Beizhan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下载PDF
Geology,Geochemistry and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of Porphyries in the Dabate Mo-Cu Deposit,Western Tianshan,China: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被引量:8
7
作者 duan shigang ZHANG Zuoheng +1 位作者 WANG Dachuan LI Fengm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期530-544,共15页
The Dabate Mo-Cu deposit is a medium-sized porphyry-type deposit in the Sailimu Lake region, western Tianshan, China. We present the geology, geochemistry and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of granite porphyries from the D... The Dabate Mo-Cu deposit is a medium-sized porphyry-type deposit in the Sailimu Lake region, western Tianshan, China. We present the geology, geochemistry and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of granite porphyries from the Dabate district with the intent to constrain their tectonic setting and petrogenesis. Porphyries in the Dabate district include granite porphyry I(gray white color with large phenocrysts), granite porphyry II(pink color with small phenocrysts) and quartz porphyry. Granite porphyry II is the Cu and Mo ore-bearing granitoid in the Dabate deposit. LA-ICPMS zircon U-Pb analyses indicate that granite porphyry II was emplaced at 284.2±1.8 Ma. Granite porphyry I and II have similar geochemical features and are both highly fractionated granites:(1) They have high SiO2 content(70.93–80.18 wt% and 72.14–72.64 wt%, respectively), total alkali(7.58–8.95 wt% and 9.35–9.68 wt%, respectively), mafic index(0.95–0.98 and 0.93–0.94, respectively) and felsic index(0.79–0.94 and 0.89–0.91, respectively);(2) They are characterized by pronounced negative Eu anomaly, "seagullstyle" chondrite-normalized REE patterns and "tetrad effect" of REE;(3) They are rich in Rb, K, Th, Ta, Zr, Hf, Y and REE, but depleted in Sr, P, Ti and Nb. The magma of granite porphyries in Dabate can be interpreted to have been generated by partial melting of the upper crust due to mantle-derived magma underplating in a post-collisional extensional set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phyry Cu-Mo deposit post-collisional extension zircon U-Pb age PETROGENESIS Dabate TIANSHAN Proto-Tethys
下载PDF
浙江外岗银多金属矿床热液蚀变短波红外光谱分析及找矿指示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旭辉 段士刚 +2 位作者 孙鹏 翟世达 张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4-188,共15页
中国东南沿海浙闽交界地区发现大量银多金属矿床,这些矿床以石英脉状矿化为主,并伴有明显的热液蚀变作用,关于其成因和控矿因素尚不清楚。文章以其中的外岗银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短波红外光谱测量(SWIR),提取蚀变矿物种类、组... 中国东南沿海浙闽交界地区发现大量银多金属矿床,这些矿床以石英脉状矿化为主,并伴有明显的热液蚀变作用,关于其成因和控矿因素尚不清楚。文章以其中的外岗银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短波红外光谱测量(SWIR),提取蚀变矿物种类、组合信息,划分蚀变矿物分带,分析矿化强度与蚀变矿物组合及分带的关系。短波红外光谱测量识别出的蚀变矿物主要有多硅白云母、伊利石、白云母、高岭石、铁绿泥石、铁镁绿泥石,这些矿物及其组合在水平方向上,自矿体由内而外形成了硅化带→青磐岩化带→泥化带的分带。通过对伊利石反射光谱特征参数的计算发现,伊利石结晶度(Illite crystallinity value,简称"IC值")和Al-OH 2200 nm特征峰吸收峰位值(Pos2200)在矿区内出现系统性的变化规律,即越靠近热液/矿化中心,IC值逐渐增大(>1.5),Al-OH 2200 nm吸收峰位值有减小的趋势(Pos2200≈2208 nm),将二者叠加的区域即可作为外岗地区勘查该类矿床的找矿重点区域。作者认为短波红外光谱技术可以有效地指导矿产勘查评价、降低勘查成本,在未来同类矿床找矿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短波红外 热液蚀变 绢云母 伊利石 外岗银矿床
下载PDF
浙江泰顺龟湖叶腊石矿床热液蚀变短波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翟世达 段士刚 +3 位作者 孙鹏 王旭辉 张炎 梅世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9-201,共13页
蚀变岩帽与斑岩体关系密切,具有形成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潜力。位于浙闽交界的龟湖地区发育规模巨大的蚀变岩帽(>30 km^(2)),形成了龟湖超大型叶腊石矿床,矿体属于岩帽的一个分带。矿床及其围岩蚀变主要由粒度微小或隐晶质的... 蚀变岩帽与斑岩体关系密切,具有形成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潜力。位于浙闽交界的龟湖地区发育规模巨大的蚀变岩帽(>30 km^(2)),形成了龟湖超大型叶腊石矿床,矿体属于岩帽的一个分带。矿床及其围岩蚀变主要由粒度微小或隐晶质的层状硅酸盐蚀变矿物组成,矿物之间差别极为细微,仅凭肉眼难以区分。短波红外光谱技术可以有效识别这些蚀变矿物的组成。因此,文章以龟湖超大型叶腊石矿床为例,通过短波红外光谱测量,对蚀变矿物进行了精细研究,通过对矿区网格化采样及短波红外光谱分析,识别出以叶腊石、钠云母、白云母、高岭石为主的17种含羟基官能团蚀变矿物,并将矿区地表蚀变划分为硅化带、高级泥化带和泥化带3个相带。在矿区范围,绢云母光谱特征参数Pos2200低值区与IC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硅化和高级泥化带中,指示了较高的蚀变温度;叶腊石光谱特征参数Pos1400与Pos2160半高宽低值区与绢云母特征参数异常值区域一致。以上指标异常值区域在矿区仰天湖东南约300 m处重合,可能存在热液中心。龟湖蚀变岩帽与福建紫金山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具有高度相似的蚀变分带特征,文章认为该蚀变岩帽具有形成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短波红外 热液蚀变 叶腊石 绢云母 非金属矿床
下载PDF
浙江治岭头地区玄武岩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
10
作者 刘汉仑 毛景文 +3 位作者 段士刚 王梦琦 王英超 董泽宝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3-770,共18页
为加深对华南地区东部白垩纪构造演化及壳幔作用的认识,对浙江省治岭头地区发育的玄武岩进行了U-Pb年龄、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分析。玄武岩呈块状构造,斑状结构,斑晶以斜长石、角闪石为主。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年龄为101... 为加深对华南地区东部白垩纪构造演化及壳幔作用的认识,对浙江省治岭头地区发育的玄武岩进行了U-Pb年龄、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分析。玄武岩呈块状构造,斑状结构,斑晶以斜长石、角闪石为主。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年龄为101±1 Ma,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玄武岩整体具有富碱、高K_(2)O/Na_(2)O、高K_(2)O+Na_(2)O值和高Al_(2)O_(3)含量的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等)及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Hf等),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整体右倾,具有微弱的正Eu异常,应属于钾玄岩系列。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Th/La、Th/Ce、Lu/Yb等值更接近于幔源岩浆的比值;(^(87)Sr/^(86)Sr)i=0.70729~0.71029,εNd(t)值及εHf(t)值范围分别为-19.7~-11.8和-9.7~-0.8,指示玄武岩源区具有EMⅠ富集地幔的特征,地壳物质亦有少量参与。结合华南地区晚中生代基性岩浆时空分布及地球化学特征,随着古太平洋板块的持续后撤作用,华南地区早白垩世为弧后扩张环境,由俯冲板片脱水产生的流体交代地幔形成的EMⅠ型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喷出地表形成了治岭头地区的玄武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早白垩世 构造背景 浙江
下载PDF
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宋仁平 段世刚 +3 位作者 尚为良 杨海全 郑德金 马宇 《集成电路应用》 2020年第2期82-83,共2页
基于中压电力线载波技术具有高效率、施工简单且投入小等特点,分析该技术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提供条件,提高通信的速率和通信安全,从而实现配电自动化。
关键词 中压电力线 载波通信 配电自动化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天宇铜镍硫化物矿床金云母Ar-Ar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12
作者 王晓青 段士刚 +1 位作者 陈小龙 高坡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8-610,共13页
查明矿床形成后的变化保存情况对提高成矿预测能力十分重要。文章通过金云母的矿物化学和ArAr年代学研究来探析天宇铜镍硫化物矿床形成后的变化保存问题。研究发现,该矿床的云母有2种产状:一种呈他形片状分布在橄榄石与辉石颗粒之间;另... 查明矿床形成后的变化保存情况对提高成矿预测能力十分重要。文章通过金云母的矿物化学和ArAr年代学研究来探析天宇铜镍硫化物矿床形成后的变化保存问题。研究发现,该矿床的云母有2种产状:一种呈他形片状分布在橄榄石与辉石颗粒之间;另一种是产在块状硫化物矿体与围岩的接触面上,呈叶片状集合体。2种云母种属为铁质黑云母、镁质黑云母和金云母。前者与角闪石近同期结晶,结晶后受到了晚期硫化物熔体的影响,后者为炽热的硫化物矿浆侵位时与围岩相互作用新生成的云母。云母结晶温度为609.6~646.2℃,2个金云母样品的Ar-Ar坪年龄分别为(250.4±1.5)Ma和(247.7±1.5)Ma。该2个坪年龄比岩体的锆石U-Pb年龄晚了约30 Ma,文章推测是由于区内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走滑断裂活动使该Ar-Ar年龄发生了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铜镍硫化物矿床 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 金云母Ar-Ar年代学 天宇 东天山
下载PDF
SpyGlass DS系统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卓兴 林晖 +3 位作者 段世刚 叶志荣 陈炫廷 林康强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4-100,共7页
目的探究SpyGlass DS系统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SpyGlass DS系统联合ERCP手术患者(n=23,试验组)和单纯接受ERCP手术患者(n=51,对照组),分析手术前后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结局、Oddi括... 目的探究SpyGlass DS系统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SpyGlass DS系统联合ERCP手术患者(n=23,试验组)和单纯接受ERCP手术患者(n=51,对照组),分析手术前后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结局、Oddi括约肌基础压、收缩压高峰值和收缩频率,以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表达水平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手术时间更长,住院费用更高,住院时间更短(P<0.05),试验组一次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95.65%vs 72.55%,P<0.05),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70%vs 21.57%,P>0.05),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括约肌和肝胆功能表达水平均降低,试验组括约肌的基础压、收缩压高峰值、收缩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ALT、AST和TBil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yGlass DS系统在ERCP取石手术中适用效果更好,可能作为一种有效的胆总管结石治疗手术方式应用于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yGlass DS系统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胆总管结石 ODDI括约肌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