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合并肺栓塞的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
作者 林巡 孙晓川 +6 位作者 石全红 但炜 詹彦 周建鑫 夏宇隆 谢延风 蒋理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70-1276,共7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合并肺栓塞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列线图模型。方法本研究是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住院治疗的393例患者为训练组,165例患者为...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合并肺栓塞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列线图模型。方法本研究是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住院治疗的393例患者为训练组,165例患者为验证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自发性脑出血术后合并肺栓塞相关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基于这些因素的列线图模型。结果基于年龄、出血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手术方式、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D-二聚体、血红蛋白和血浆、渗透压、有无深静脉血栓等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显示模型对是否存在肺栓塞区分度良好,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908,验证集的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表明此模型对于验证集的拟合度良好(χ^(2)=14.805,df=8,P=0.063),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较为接近,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接近,说明该模型准确性较高,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在较大范围的阈值概率下,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均可获得收益。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合并肺栓塞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可在临床工作中准确、及时、快速识别肺栓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肺栓塞 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Straw mulching alters the composition and loss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farmland surface runoff by inhibiting the fragmentation of soil small macroaggregates
2
作者 Shanshan Cai Lei Sun +7 位作者 wei Wang Yan Li Jianli Ding Liang Jin Yumei Li Jiuming Zhang Jingkuan Wang dan we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703-1717,共15页
Straw mulching is a widespread practice for reducing the soil carbon loss caused by erosion.However,the effects of straw mulching on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runoff loss from black soil are not well studied.How st... Straw mulching is a widespread practice for reducing the soil carbon loss caused by erosion.However,the effects of straw mulching on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runoff loss from black soil are not well studied.How straw mulching affects the composition and loss of runoff DOM by changing soil aggregates remains largely unclear.Here,a straw mulching treatment was compared to a no mulching treatment(as a control)on sloping farmland with black soil erosion in Northeast China.We divided the soil into large macroaggregates(>2 mm),small macroaggregates(0.25-2 mm),and microaggregates(<0.25 mm).After five rain events,the effects of straw mulching on the concentration(characterized by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and composition(analyz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of runoff and soil aggregate DOM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raw mulching reduced the runoff amount by 54.7%.Therefore,although straw mulching increased the average DOc concentration in runoff,it reduced the total runoff DOM loss by 48.3%.The composition of runoff DOM is similar to that of soil,as both contain humic-like acid and protein-like components.With straw mulching treatment,the protein-like components in small macroaggregates accumulated and the protein-like components in runoff declined with rain events.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technology may help in understanding the hydrological paths of rain events by capturing the dynamic changes of runoff and soil DOM characteristics.A variation partitioning analysis(VPA)indicated that the DOM concentration and composition of microaggregates explained 68.2%of the change in runoff DOM from no mulching plots,while the change in runoff DOM from straw mulching plots was dominated by small macroaggregates at a rate of 55.1%.Taken together,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straw mulching reduces the fragmentation of small macroaggregates and the loss of microaggregates,thus effecting DOM compositions in soil and reducing the DOM loss in runoff.These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reducing carbon loss in sloping farm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black soil surface runoff AGGREGATES fluorescence spectrum
下载PDF
基于二次成像的光学图像相位恢复 被引量:6
3
作者 娄联堂 但威 +1 位作者 陈佳骐 吴高林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156-160,共5页
在杨-顾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成像的光学图像相位恢复算法.根据简化的光学成像系统模型得到了相机二次成像图像之间关系,即两者之间近似满足图像的薛定谔变换关系.利用图像的薛定谔变换和杨-顾算法实现了光学图像的相位恢复... 在杨-顾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成像的光学图像相位恢复算法.根据简化的光学成像系统模型得到了相机二次成像图像之间关系,即两者之间近似满足图像的薛定谔变换关系.利用图像的薛定谔变换和杨-顾算法实现了光学图像的相位恢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较好地重建光学图像,所恢复的相位信息中含有光学图像的一些基本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成像系统 相位恢复 图像薛定谔变换
下载PDF
深圳横岗-罗湖断裂中南段活动特征及现今构造变形监测 被引量:1
4
作者 雷东宁 姚运生 +3 位作者 但卫 李雪 蔡永建 余松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5-234,共10页
横岗-罗湖断裂是深圳断裂带的主干断裂,控制着深圳地区的地震构造环境。采用多种手段、方法对该断裂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及现今构造变形进行研究十分重要。作者通过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组合探槽开挖、断层带物质年龄测试(TL、ESR)等手段,... 横岗-罗湖断裂是深圳断裂带的主干断裂,控制着深圳地区的地震构造环境。采用多种手段、方法对该断裂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及现今构造变形进行研究十分重要。作者通过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组合探槽开挖、断层带物质年龄测试(TL、ESR)等手段,分析了横岗-罗湖中南段第四纪活动期次、活动时代。初步认为,横岗-罗湖断裂在第四纪至少经历了4期构造活动,其最新活动时代在第四纪中更新世晚期,约0.14~0.31 Ma。为了定量监测该断裂现今构造变形量及变形速率,对断裂进行了动态形变监测、GPS形变监测、地应力及应变监测。监测数据表明,断裂现今变形速率在0.05~0.5 mm/a之间,属于中等偏下活动水平。断层活动方式以右旋正断与左旋逆冲交替进行,逆冲活动幅度较大,左旋活动略具优势,表明断裂现今变形具有螺旋式渐进的特征。同时,在监测时间段内,2010年11月19日深圳发生了MS2.8地震。通过分析应变仪和砂土应力仪记录的数据,发现在深圳MS2.8地震前后存在明显异常,这可能为地震前兆监测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岗-罗湖断裂 动态形变监测 GPS监测 形变速率 应力应变异常
下载PDF
俯冲板块板内岩浆作用和动力学
5
作者 但卫 王强 +2 位作者 马林 唐功建 张修政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76-987,I0003,共13页
地球上的岩浆活动主要发生于大洋中脊、俯冲带,而板内岩浆通常是由地幔柱或热点作用产生的。最近一二十年,在俯冲板块内部发现了一些岩浆活动,它们通常不能用传统的动力学机制来解释。本文综述了位于不同构造背景的俯冲板块内部的岩浆活... 地球上的岩浆活动主要发生于大洋中脊、俯冲带,而板内岩浆通常是由地幔柱或热点作用产生的。最近一二十年,在俯冲板块内部发现了一些岩浆活动,它们通常不能用传统的动力学机制来解释。本文综述了位于不同构造背景的俯冲板块内部的岩浆活动,包括大洋板块俯冲背景下俯冲的大洋和大陆板块部分,以及陆陆碰撞背景下俯冲的大陆板块。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板片拉力在俯冲板块岩浆作用中的地位和效应,认为俯冲下盘微陆块的裂解通常需要多种因素的综合,并且需要多学科综合研究来鉴别地史上的俯冲板块以及相应的板内岩浆作用。俯冲板块中的板内岩浆的识别和研究将是板块构造理论框架下解释板内岩浆作用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冲板块 板内岩浆 板片拉力 地幔柱 大陆裂解
下载PDF
颅骨修补术后癫痫发作相关临床因素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超 但炜 陶凯艳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19期2947-2949,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颅骨修补术后癫痫发作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12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7例行颅骨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有癫痫发作分为术后有癫痫发作组和术后无癫痫发作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 目的探讨影响颅骨修补术后癫痫发作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12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7例行颅骨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有癫痫发作分为术后有癫痫发作组和术后无癫痫发作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因、颅骨修补部位、颅骨缺损面积、修补手术耗时、去骨瓣至颅骨修补术的间隔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87例患者中颅骨修补术后出现癫痫发作19例(21.84%)。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颅骨修补部位、颅骨缺损面积、修补手术耗时、去骨瓣至颅骨修补术的间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原发病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骨修补术后癫痫发作与患者性别、年龄、颅骨修补部位、颅骨缺损面积、修补手术耗时、去骨瓣至颅骨修补术的间隔时间均无关,仅与原发病因有关;原发病因为脑出血的患者术后更易出现癫痫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外科学 手术后并发症 癫痫 脑出血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动态脑电图对开颅术后预防性抗癫痫药物减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魏钰 但炜 +5 位作者 陶园 孙超 谢延风 石全红 詹彦 孙晓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1-466,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预防性抗癫痫药停药后癫痫发作与未发作患者的动态脑电图(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特点,定性、定量分析AEEG不同波形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探讨AEEG对预防性抗癫痫药物减停的指导价值。方法选... 目的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预防性抗癫痫药停药后癫痫发作与未发作患者的动态脑电图(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特点,定性、定量分析AEEG不同波形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探讨AEEG对预防性抗癫痫药物减停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0年至2017年颅脑疾病开颅术后预防性抗癫痫用药停药后癫痫发作的166例患者(发作组),同期按年龄、性别、病因、部位与发作组相近比例分层选取的方法选取166例未发作的患者(对照组),随访时间为1~8年,分析两组的脑电图资料。参照Hughes J R根据慢波、棘尖波量的差异制定的分类方法,分为R型(rare,少量型)、R-M型(rare-moderate,少-中量型)、M型(moderate,中量型)、M-L型(moderate-large,中-大量型)、L型(large,大量型);NS型(no sharp waves,无棘尖波)、RS型(rare sharp waves,少量)、MS型(moderate sharp waves,中量)和LS型(large sharp waves,大量)。根据慢波出现方式分为3型:S型(scattered,散在性)、F型(focal,局灶性)、P型(paroxysmal同步阵发或暴发性)。分别比较两组停药前的脑电波差异。发作组根据再次服药后癫痫发作能否被控制分为控制组和未控制组,比较两组棘尖波数量之间的差异。结果①发作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脑电图类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慢波数量上分析,发作组中以M型为主,对照组以R型为主,发作组中M、M-L、L型患者共91例(91/166,54.8%)显著高于对照组(14.5%);从慢波出现形式分析,发作组中以P型为主,对照组以S型为主,发作组中P型患者共107例(107/166,64.4%)显著高于对照组(34.3%);从棘尖波数量差异分析,发作组以MS型为主,对照组以RS型为主,发作组中MS、LS型患者共116例(116/166,69.8%)显著高于对照组(22.9%)。M型、M-L型、L型及P型慢波,MS、LS型棘尖波为停药后癫痫发作的高危波形(OR>1)。②再次服药后,控制组中人数随棘尖波从RS型至LS型而逐渐减少,而未控制组人数逐渐增多。结论 M、M-L、L型慢波,P型慢波,MS、LS型棘尖波为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停药后癫痫发作的高危波形,AEEG对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的减停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手术 动态脑电图 癫痫
下载PDF
头皮脑电图波型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8
作者 廖兴甫 但炜 +6 位作者 孙超 朱黎 陶园 石全红 詹彦 孙晓川 谢延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383-1388,共6页
目的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头皮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的特点,比较EEG不同波形特征与a SAH继发癫痫的关系,探讨头皮脑电图波型对a SAH后癫痫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 目的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头皮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的特点,比较EEG不同波形特征与a SAH继发癫痫的关系,探讨头皮脑电图波型对a SAH后癫痫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312例a SAH患者脑电图资料,出院后平均随访半年以上。按照有无癫痫发作分为:发作组和非发作组。按癫痫发生时间分为早期癫痫组和晚期癫痫组。将头皮脑电图波形分为:Ⅰ型(正常脑电图)、Ⅱ型(慢波类型)、Ⅲ型(爆发性慢波类型)、Ⅳ型(典型棘尖波类型)和Ⅴ型(电发作类型),分别比较各组的头皮脑电图波形特征。结果 (1)312例a SAH患者中有44例诊断为癫痫,其癫痫发生率为14.1%,其中早期癫痫24例(7.7%),晚期癫痫20例(6.4%)。(2)发作组和非发作组患者脑电图类型构成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发作组中脑电图类型以Ⅲ型和Ⅳ型为主(84.1%),非发作组以Ⅱ型为主(79.5%)。发作组中,Ⅲ型、Ⅳ型和Ⅴ型的比例(95.5%)显著高于非发作组(19.0%)。(3)早期癫痫组和晚期癫痫组患者脑电图类型构成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癫痫组以Ⅲ型最多(70.8%),晚期癫痫组以Ⅳ型最多(80.0%)。结论头皮脑电图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有一定的预测价值,Ⅲ型、Ⅳ型和Ⅴ型为a SAH继发癫痫的高危波型;Ⅲ型、Ⅳ型可能分别与早、晚期癫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脑电图 癫痫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动态脑电图评估在胶质瘤相关癫痫患者术后减停抗癫痫药物中的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梁新宜 但炜 +5 位作者 姜代分 练欢 李欣 谢延风 石全红 詹彦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18-723,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有胶质瘤相关癫痫(glioma related epilepsy,GRE)病史的患者术后停药前动态脑电图(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异常是否与癫痫复发相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68例行手术治疗且长期随访的GRE... 目的探讨术前有胶质瘤相关癫痫(glioma related epilepsy,GRE)病史的患者术后停药前动态脑电图(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异常是否与癫痫复发相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68例行手术治疗且长期随访的GRE患者AEEG及临床资料,根据停用抗癫痫药后是否出现癫痫复发,将病例分为发作组(停药后癫痫复发)和对照组(停药后无癫痫发作),分析两组棘尖波及阵发性慢波事件(paroxysmal slow wave events,PSWEs)出现率、数量差异。通过回顾性分析停药前AEEG显示有痫性放电的47例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其癫痫预后的因素。结果(1)发作组31例患者停药前AEEG中有痫性放电者29例(93.5%),有PSWEs者11例(35.5%),对照组37例患者停药前AEEG中有痫性放电者18例(48.6%),有PSWEs者5例(13.5%)。发作组与对照组之间棘尖波及PSWEs出现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发作组棘尖波及慢波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发作组主要以中大量棘尖波(25/29,86.2%)及大量阵发性慢波(8/11,72.7%)为主,对照组主要以少量棘尖波(14/18,77.8%)及少中量阵发性慢波(4/5,80.0%)为主。(3)伴有AEEG痫性放电时,肿瘤切除程度及肿瘤累及皮层与癫痫预后有关(P<0.05)。结论当肿瘤为次全切除或肿瘤累及皮质,同时停药前AEEG显示中量、大量棘尖波及PSWEs时,需考虑减缓停药,延长患者无发作间隔时间以降低癫痫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癫痫 动态脑电图 抗癫痫药物 减停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ROS和PDGFR活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廖忆思 黄加尚 +6 位作者 谢延风 石全红 但炜 蒋理 向怡 王宽 詹彦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43-1248,共6页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后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PDGFR)活化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对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 EBI)的作用,...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后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PDGFR)活化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对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 EBI)的作用,探讨它们影响SAH后早期脑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组、PDGF受体抑制组和ROS抑制组,每组12只。通过血管内穿刺法建立大鼠SAH模型,1 h后,治疗组动物通过腹腔注射相应的药物。在术后24、48 h,统计动物死亡率、体质量变化、神经行为学评分评估大脑功能障碍,测定脑含水量评估血脑屏障通透性。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DGFR及其磷酸化产物变化情况以及SAH后磷酸化JNK、MMP-9的表达。分别检测脂质和蛋白的氧化产物MDA含量和ROS水平。结果 抑制PDGFR的激活、清除ROS都能使SAH后脑含水量降低(P<0.05),减少MMP-9表达(P<0.05),改善神经功能评分(P<0.05),减少ROS及MDA产生(P<0.05),减少JNK和c-Jun的磷酸化JNK和c-Jun的磷酸化。抑制ROS的生成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PDGFR的激活,抑制PDGFR的激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ROS的产生(P<0.05)。结论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ROS参与了PDGFR的激活,PDGFR激活能进一步加重自由基损伤。JNK-MMP-9途径是早期脑损伤中引起血脑屏障破坏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脑损伤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活性氧
下载PDF
窦镰旁巨大脑膜瘤术中术后术区及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形成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司凯闯 谢延风 +6 位作者 但伟 詹彦 温越桃 吴昆仑 袁三贵 羊江山 石全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2-686,共5页
目的:探讨窦镰旁巨大脑膜瘤切除术中临近术区及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5月至2017年6月间行巨大脑膜瘤切除术前后或术后术区脑组织膨胀和远隔部位硬脑膜外血肿形... 目的:探讨窦镰旁巨大脑膜瘤切除术中临近术区及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5月至2017年6月间行巨大脑膜瘤切除术前后或术后术区脑组织膨胀和远隔部位硬脑膜外血肿形成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原因。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出现术区脑组织膨出,脑压高或瘤体切除后脑压仍高表现,急行术中头颅B超提示术区或邻近部位出血或急诊头颅CT或术后立即复查CT提示硬膜外血肿形成。手术确认为硬膜外血肿形成。其中1例患者为明确术中远隔部位出血,另4例患者为术中明确为术区临近部位硬膜外血肿形成,术后明确为术区附近出血或伴远隔部位硬膜外出血。结论:窦镰旁巨大脑膜瘤切除术中、术后临近术区及远隔部位硬膜外出血发生率低,但十分危险。如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则预后良好。术中B超或术后复查CT有助于及时发现出血原因及部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脑膜瘤 硬膜外血肿 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医疗文本信息自动识别系统 被引量:2
12
作者 夏宇隆 蒋理 +4 位作者 但炜 谢延风 邓博 黄琦麟 利节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22-1127,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医疗文本信息自动识别系统,快速识别和分析患者临床信息,高效地输出正确的诊疗方案。方法:基于国内外最新高血压性脑出血诊疗指南,经多位高年资神经外科医生和专业人工智能团队共同讨论,构建基于... 目的: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医疗文本信息自动识别系统,快速识别和分析患者临床信息,高效地输出正确的诊疗方案。方法:基于国内外最新高血压性脑出血诊疗指南,经多位高年资神经外科医生和专业人工智能团队共同讨论,构建基于语言表征模型和专家模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医疗文本信息自动识别及决策系统(即H系统)。随后将收集到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和验证集,以数据库中病例的真实治疗方案为金标准,先总体评价H系统的准确性,再将其与神经外科医生进行对比,分析H系统的判读效率。结果:在测试集中,H系统所输出的治疗方案的准确率为94.0%(91.5%~96.5%),特异度为91.8%(86.3%~97.3%),灵敏度为95.5%(89.3%~98.2%),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为0.936(0.922~0.950)(P=0.000);在验证集中,H系统所输出的治疗方案的准确率为93.3%(89.5%~97.1%),特异度为89.9%(83.4%~96.4%),灵敏度为95.8%(92.3%~99.3%),AUC值为0.928(0.891~0.966)(P=0.000)。在处理同样的70例病例时,H系统用时(334.60±4.46)s,而神经外科医生用时(12 550.28±95.45)s;在50 min内,H系统处理的病例数为(383±3)例,而神经外科医生处理的病例数为(11±4)例。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H系统能够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急诊病例进行自动识别和分析,并快速输出准确的诊疗方案,可协助医生对高血压脑出血进行急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脑卒中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急诊电子病历 神经外科急诊电子病历数据库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羌塘三叠纪花岗岩中发现新元古代的基底信息:来自锆石SIMS U-Pb年龄和Hf-O同位素的约束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庆运 但卫 +2 位作者 王强 张修政 唐功建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9-400,共12页
羌塘地块基底研究工作是青藏高原地学领域的难点。羌塘地区是否具有前寒武纪基底一直以来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现有的年代学资料虽有报道,但至今仍缺乏统一的认识。本文对北羌塘中部双湖地区花岗岩进行了SIMS锆石U-Pb年代学、全岩主微量元... 羌塘地块基底研究工作是青藏高原地学领域的难点。羌塘地区是否具有前寒武纪基底一直以来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现有的年代学资料虽有报道,但至今仍缺乏统一的认识。本文对北羌塘中部双湖地区花岗岩进行了SIMS锆石U-Pb年代学、全岩主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和锆石Hf-O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双湖花岗岩形成于晚三叠世(~217 Ma),并捕获~828 Ma的锆石。双湖花岗岩具有高的SiO_(2)、K_(2)O和低的MgO含量(SiO2=64.00%~69.54%,K2O=4.09%~5.17%,MgO=1.44%~3.34%),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的配分模式,以及富集的全岩εNd(t)值(-9.6)和锆石原位εHf(t)值(-10.8~-8.1),岩浆锆石的δ^(18)O值为6.98‰~8.30‰。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双湖花岗岩主要来源于中下地壳的部分熔融。综合区域内时空演化格架以及大量相关地质事实,认为双湖晚三叠世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伸展构造背景。捕获锆石的阴极发光显示较明显的振荡环带,表明来自于酸性岩浆岩;其具有高的不均一的O同位素(δ^(18)O=8.20‰~10.23‰),Hf模式年龄为1.7~1.9 Ga,表明其源岩是来自古元古代地壳物质重熔形成的S型花岗岩,代表了北羌塘地块的基底。综合区域地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捕获锆石信息,本文认为双湖花岗岩为北羌塘地块可能具有扬子型晋宁期基底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地块 基底 新元古代 捕获锆石 花岗岩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面肌痉挛发病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三贵 羊江山 +6 位作者 周建鑫 邓博 蒋理 詹彦 但炜 谢延风 石全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0-553,共4页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基因(apolipoprotein E gene,APOE)多态性与面肌痉挛发病率是否存在关联。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94例面肌痉挛患者(面肌组)和73例正常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cleave...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基因(apolipoprotein E gene,APOE)多态性与面肌痉挛发病率是否存在关联。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94例面肌痉挛患者(面肌组)和73例正常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cleaved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 sequence-tagged sites,CAPs)检测所有人员的APOE基因型,分别计算出面肌组和对照组3种APOE等位基因,即APOEε2、APOEε3和APOEε4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其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面肌组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为15.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5%;同时,面肌组的APOEε4等位基因携带者所占比例为29.79%,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70%,2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面肌痉挛的发病率有关,其中APOEε4等位基因携带者可能更容易罹患面肌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E基因多态性 面肌痉挛 相关性
下载PDF
高频振荡对致痫灶定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练欢 但炜 +3 位作者 谢延风 石全红 詹彦 孙晓川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2期224-227,共4页
癫痫(epilepsy)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以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突然反复和短暂刻板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据最新流行病学研究,国内有近1000万癫痫患者。在癫痫的临床诊疗中,脑电图(EEG)检查必不可少,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沿用... 癫痫(epilepsy)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以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突然反复和短暂刻板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据最新流行病学研究,国内有近1000万癫痫患者。在癫痫的临床诊疗中,脑电图(EEG)检查必不可少,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沿用棘波作为致痫灶的电生理标识。在过去的三十年里,高频振荡(HFOs)作为癫痫发生和发展的一个新的潜在生物标识,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证明:高频振荡与致痫灶(EZ)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运用其定位致痫灶,还有研究发现其可反映癫痫病情的严重程度及病理损害的严重程度,并可协助检测癫痫的易感性及癫痫发作开始的预测等。本文主要围绕高频振荡的定义、采集及分析,发作期与发作间期高频振荡,以及高频振荡与致痫灶及手术预后的关系等方面做了简要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 致痫灶 癫痫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伤后早期脑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熊森杰 蒋理 +4 位作者 石全红 詹彦 但炜 孙晓川 谢延风 《创伤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255-260,共6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APOE)对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早期脑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TBI患者(TBI组)103例和正常人(对照组)50例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多重荧光定量法检测其APOE基因型。伤...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APOE)对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早期脑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TBI患者(TBI组)103例和正常人(对照组)50例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多重荧光定量法检测其APOE基因型。伤后1~3d对全部患者进行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监测,在安静、清醒状态下对对照组进行rScO2监测,然后汇总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BI组APOEε4携带者rScO2(54.33±4.27)%显著低于非ε4携带者(58.38±5.24)%(P<0.05),而对照组APOEε4携带者rScO2(61.18±5.35)%与非ε4携带者的rScO2(62.52±6.06)%未见显著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提示,APOEε4(P=0.003,OR=7.455,95%CI=1.95~28.47)是TBI患者伤后rScO2下降的危险因素。结论APOEε4等位基因可能是TBI患者早期脑氧饱和度下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E基因 氧饱和度 光谱技术
下载PDF
皮层扩散性去极化在急性脑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新宜 但炜 +1 位作者 练欢 姜代分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6期709-713,共5页
急性脑损伤是临床上的一种危急情况,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两个方面。近年来研究发现,皮层扩散性去极化现象广泛存在于导致急性脑损伤的疾病中,是急性脑损伤后继发性损害病理生理改变的核心机制。本文对皮层扩散性去极化在急性脑... 急性脑损伤是临床上的一种危急情况,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两个方面。近年来研究发现,皮层扩散性去极化现象广泛存在于导致急性脑损伤的疾病中,是急性脑损伤后继发性损害病理生理改变的核心机制。本文对皮层扩散性去极化在急性脑损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扩散性去极化 皮层扩散性抑制 急性脑损伤
下载PDF
中帕米尔塔什库尔干早白垩世二云母花岗岩与中-基性包体的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18
作者 马鑫 但卫 +3 位作者 王强 杨亚楠 唐国荣 唐功建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0-397,共18页
中‒南帕米尔在早白垩世发生了岩浆爆发事件,出露的花岗质岩基规模巨大并且分布广泛。这些白垩纪花岗质岩石为钙碱性系列,具有弧岩浆岩的微量元素特征,可能形成于Shyok洋和/或新特提斯洋的北向俯冲环境,但其岩石成因与动力过程仍然不清... 中‒南帕米尔在早白垩世发生了岩浆爆发事件,出露的花岗质岩基规模巨大并且分布广泛。这些白垩纪花岗质岩石为钙碱性系列,具有弧岩浆岩的微量元素特征,可能形成于Shyok洋和/或新特提斯洋的北向俯冲环境,但其岩石成因与动力过程仍然不清楚。本文对中帕米尔塔什库尔干地区的二云母花岗岩与中‒基性包体开展了二次离子质谱(SIMS)锆石U-Pb年代学、岩相学、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塔什库尔干二云母花岗岩与中‒基性包体形成时代分别为112.8±2.7 Ma和116.1±4.2 Ma,与早白垩世岩浆爆发期同期。二云母花岗岩具有高的SiO_(2)(71.79%~72.91%)、K_(2)O(4.60%~6.03%)和低的MgO(0.30%~0.53%)含量,总体显示弱过铝质特征(A/CNK=1.04~1.11)。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具有弧岩浆岩微量元素特征,以及富集的Sr-Nd同位素组成((^(87)Sr/^(86)Sr)i=0.707916~0.721691,ε_(Nd)(t)=-10.4~-10.1)。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为S型花岗岩,源区主要为变杂砂岩,通过水致白云母部分熔融形成。中‒基性包体的主量元素含量变化较大(SiO_(2)=44.91%~56.61%,MgO=4.75%~9.80%);轻重稀土分异明显,无Eu异常;微量元素组成显示不同程度的亏损Nb和Ta;具有较为富集并且变化较大的Sr-Nd同位素特征((^(87)Sr/^(86)Sr)i=0.703927~0.707694;ε_(Nd)(t)=-5.9~-0.7)。通过分析认为Shyok洋和/或新特提斯洋的俯冲沉积物发生部分熔融,熔体与上覆的新生岩石圈地幔发生交代反应,交代的辉石岩经历部分熔融形成具洋岛玄武岩微量元素特征的基性岩浆,岩浆上升形成基性包体。基性岩浆在侵位过程中同化混染了大陆下地壳,形成闪长质包体。推测中‒南帕米尔地区早白垩世岩浆爆发可能与地幔楔熔体的底侵作用所导致的地壳广泛熔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云母花岗岩 大陆边缘弧 岩浆爆发 塔什库尔干 帕米尔
下载PDF
皮层高γ振荡对致痫灶的定位价值分析
19
作者 练欢 但炜 +4 位作者 魏钰 谢延风 石全红 詹彦 孙晓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465-1470,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术中皮层脑电图(electrocorticography, ECoG)中高γ振荡(65~100 Hz)振荡活动与棘尖波在激惹区内外及病灶区、病周区及远离病灶区的出现率及分布特点,探讨皮层高频振荡对致痫灶的定位价值。方法回顾性分... 目的通过比较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术中皮层脑电图(electrocorticography, ECoG)中高γ振荡(65~100 Hz)振荡活动与棘尖波在激惹区内外及病灶区、病周区及远离病灶区的出现率及分布特点,探讨皮层高频振荡对致痫灶的定位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21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的术中皮层脑电图,将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interictal epileptiform discharges, IEDs)出现的导联定义为激惹区,无IEDs出现的导联定为非激惹区,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术中导航及神经外科医师判断将监测皮层区域分为病灶区、病周区及远离病灶区。比较IEDs(滤波范围:1~30 Hz)和高γ振荡(滤波范围:65~100 Hz)的出现率及分布特点,激惹区内、外高γ振荡的分布及病灶周围高γ振荡的发生率。结果 (1)21例患者IEDs和高γ振荡的总出现率均为100.0%(21/21),IEDs、高γ振荡、Gamma+IEDs的导联数分别为(9.50±2.80)、(8.14±2.93)、(6.60±2.40),经RM单向方差分析,IEDs的导联数显著高于高γ振荡和Gamma+IEDs。(2)激惹区和非激惹区中高γ振荡的导联数分别为(6.60±2.40)、(1.50±1.30),事件率[次/(每导联·s)]分别为(0.42±0.30)、(0.20±0.20),经配对t检验,激惹区大于非激惹区。(3)病灶区、病周区及远离病灶区中高γ振荡事件数分别为(46.00±42.00)、(33.40±32.90)、(8.40±9.40),事件率分别为(0.40±0.30)、(0.37±0.38)、(0.10±0.10)。经两两配对t检验,病灶区及病周区中高γ振荡事件数及事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灶区及病周区中高γ振荡30 s事件数及事件率分别显著高于远离病灶区。结论术中ECoG中传统IEDs目前仍是指导癫痫手术切除范围的重要标识,而高γ振荡与棘尖波及病灶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对于致痫灶识别比棘尖波更精确。IEDs结合高γ振荡可能具有更高的定位致痫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脑电图 癫痫 棘尖波 高频振荡 致痫灶
下载PDF
Origin of Anisotropy in Gadolinium Crystal Using a New Spin Hamiltonian 被引量:1
20
作者 dan wei Zhibin Chen +2 位作者 Hui Yang Yongjun Cao Chuan Liu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5期90-92,共3页
Single crystal rare-earth magnets,such as hexagonal-close-packed gadolinium,usually have a large second order anisotropy K2 and a negative first order anisotropy K1 at low temperatures,which are difficult to explain u... Single crystal rare-earth magnets,such as hexagonal-close-packed gadolinium,usually have a large second order anisotropy K2 and a negative first order anisotropy K1 at low temperatures,which are difficult to explain using microscopic theories.An atomic scale effective spin Hamiltonian F|{Si}|is proposed,which,apart from the usual isotropic nearest neighbor coupling J,consists of two new terms that are different for in-plane and out-of-plane neighbors and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two new couplings C1 and C2,respectively.The hybrid Monte-Carlo method is utilized to sample this system to the desired Boltzmann-like distribution exp(-F/kBT).It is found that K2 and K1 are compatible with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and arise naturally from the exchange anisotropy C1 and C2,which are less than 0.01%in magnitude of the isotropic exchange energy J.This new model spin Hamiltonian can also be applied to study other magnetic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perties. HAMILTONIAN ANISOTROP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