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ple Tin Compounds Modified Carbon Fibers to Construct Heterogeneous Interfaces for Corrosion Prevention and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Zhiqiang Guo di lan +6 位作者 Zirui Jia Zhenguo Gao Xuetao Shi Mukun He Hua Guo Guanglei Wu Pengfei Yin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2025年第1期507-527,共21页
Currently,the demand for electromagnetic wave(EMW)absorbing materials with specific functions and capable of withstanding harsh environment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urgent.Multi-component interface engineering is con... Currently,the demand for electromagnetic wave(EMW)absorbing materials with specific functions and capable of withstanding harsh environment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urgent.Multi-component interface engineering is considered an effective means to achieve high-efficiency EMW absorption.However,interface modulation engineering has not been fully discussed and has great potential in the field of EMW absorption.In this study,multi-component tin compound fiber composites based on carbon fiber(CF)substrate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spinning,hydrothermal synthesis,and high-temperature thermal reduction.By utilizing the different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substances,rich heterogeneous interfaces are constructed.This effectively promotes charge transfer and enhances interfacial polarization and conduction loss.The prepared SnS/SnS_(2)/SnO_(2)/CF composites with abundant heterogeneous interfaces have and exhibit excellent EMW absorption properties at a loading of 50 wt%in epoxy resin.The minimum reflection loss(RL)is−46.74 dB and the maximum effective absorption bandwidth is 5.28 GHz.Moreover,SnS/SnS_(2)/SnO_(2)/CF epoxy composite coatings exhibited long-term corrosion resistance on Q235 steel surfaces.Therefore,this study provides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the design of high-efficiency EMW absorbing materials in complex and harsh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static spinning Component regulation Heterogeneous interfaces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Corrosion protection
下载PDF
Effects of filler loading and surface modification on electr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epoxy/montmorillonite composite 被引量:3
2
作者 Zi-Rui Jia Zhen-Guo Gao +3 位作者 di lan Yong-Hong Cheng Guang-Lei Wu Hong-Jing Wu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332-339,共8页
Epoxy-based composites containing montmorillonite(MMT)modified by silylation reaction withγ-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γ-APTES)and 3-(glycidyloxypropyl)trimethoxysilane(GPTMS)are successfully prepared.The effects of... Epoxy-based composites containing montmorillonite(MMT)modified by silylation reaction withγ-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γ-APTES)and 3-(glycidyloxypropyl)trimethoxysilane(GPTMS)are successfully prepared.The effects of filler loading and surface modification on the electr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epoxy/MMT composites are investigated.Compared with the pure epoxy resin,the epoxy/MMT composite,whether MMT is surface-treated or not,shows low dielectric permittivity,low dielectric loss,and enhanced dielectric strength.The MMT in the epoxy/MMT composite also influences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by improving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stability.Surface functionalization of MMT not only conduces to the better dispersion of the nanoparticles,but also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electric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hybrid by influencin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MMT and epoxy resin.Improved interfaces are good for enhancing the electric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nanocomposites.What is more,the MMT modified with GPTMS rather thanγ-APTES is found to have greater influence on improving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MMT filler and polymer matrices,thus resulting in lower dielectric loss,lower electric conductivity,higher breakdown strength,lower thermal conductivity,and higher thermal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fied epoxy resin surface modification electric property thermal property
下载PDF
Absorption properties and mechanism of lightweight and broadband electromagnetic wave-absorbing porous carbon by the swelling treatment 被引量:6
3
作者 Jianghao Wen di lan +4 位作者 Yiqun Wang Lianggui Ren Ailing Feng Zirui Jia Guanglei W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701-1712,共12页
Bioderived carbon materials have garner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in the fields of microwave absorption and shielding due to their reproduc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In this study,KOH was evenly distributed ... Bioderived carbon materials have garner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in the fields of microwave absorption and shielding due to their reproduc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In this study,KOH was evenly distributed on biomass Tremella using the swelling induction method,leading to the prepara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structured 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HPC)through carbonization.The achieved microwave absorption intensity is robust at-47.34 dB with a thin thickness of 2.1 mm.Notably,the widest effective absorption bandwidth,reaching 7.0 GHz(11–18 GHz),is attained at a matching thickness of 2.2 mm.The exceptional broadband and reflection loss performance are attributed to the 3D porous networks,interface effects,carbon network defects,and dipole relaxation.HPC has outstanding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due to its excellent impedance matching and high attenuation constant.The uniform pore structures considerably optimize the impedance-matching performance of the material,while the abundance of interfaces and defects enhances the dielectric loss,thereby improving the attenuation constant.Furthermore,the impact of carbonization temperature and swelling rate on microwave absorption performance wa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This research presents a strategy for preparing absorbing materials using biomass-derived HPC,showcasing considerable potential in the field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SS 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 dielectric loss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下载PDF
大球盖菇研究进展
4
作者 闵露娟 邓涛 +2 位作者 狄岚 王小东 华小菊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4期65-72,共8页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食用菌,近年来在我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文章综述了大球盖菇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如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等,并探讨了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此外,文章还详细...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食用菌,近年来在我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文章综述了大球盖菇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如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等,并探讨了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此外,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加工工艺以及在食品、医药以及环境生态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营养成分 活性物质 栽培基质 栽培模式 加工工艺 生态效益
下载PDF
Rational construction of heterointerfaces in biomass sugarcane-derived carbon for superior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被引量:2
5
作者 Shijie Zhang di lan +7 位作者 Jiajun Zheng Ailing Feng Yaxing Pei Shichang Cai Suxuan Du Xingliang Chen Guanglei Wu Zirui J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2749-2759,共11页
The pervasive adoption of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ropels electromagnetic wave(EW)absorbents to achieve high-level performance.The heterointerface construction is cru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a... The pervasive adoption of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ropels electromagnetic wave(EW)absorbents to achieve high-level performance.The heterointerface construction is cru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absorption ability.Herein,a series of ultralight composites with rational heterointerfaces(Co/ZnO@N-doped C/layer-stacked C,MSC)is fabricated by calcination with ration-al construction of sugarcane and CoZn-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ZIF).The components and structures of as-prepared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and their electromagnetic parameters could be adjusted by the content of CoZn-ZIFs.All composites possess excellent EW absorption performance,especially MSC-3.The optimal minimum reflection loss and effective absorption band of MSC-3 can reach−42 dB and 7.28 GHz at the thickness of only 1.6 mm with 20wt%filler loading.This excellent performance is attributed to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dielectric loss stemming from the multiple heterointerfaces and magnetic loss induced by magnetic single Co.The sugar-cane-derived layer-stacked carbon has formed consecutive conductive networks and has further dissipated the electromagnetic energy through multiple reflection and conduction losses.Moreover,the simulated radar cross section(RCS)technology manifests that MSC-3 possesses outstanding EW attenuation capacity under realistic far-field conditions.This study provides a strategy for building efficient ab-sorbents based on bioma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garcane-derived carbon heterointerfaces bimetall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EW absorption radar cross section
下载PDF
真空浸渍对蜂窝结构集成材用桉木芯材阻燃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贺磊 刘斌 +2 位作者 黄慧 狄岚 胡朕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14,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真空浸渍工艺对蜂窝结构集成材用桉木芯材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度对桉木芯材真空浸渍增重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阻燃剂浓度,再次为浸渍时间;综合考虑产品成本及生产效率,确定优化真空浸渍工艺为阻燃液浓度50...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真空浸渍工艺对蜂窝结构集成材用桉木芯材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度对桉木芯材真空浸渍增重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阻燃剂浓度,再次为浸渍时间;综合考虑产品成本及生产效率,确定优化真空浸渍工艺为阻燃液浓度50%、真空度-0.95 MPa、浸渍时间20 min;以此工艺改性的桉木芯材,浸渍绝干增重率大,燃烧失重率小,阻燃效果好于常压浸渍处理和未浸渍阻燃剂的桉木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材 真空浸渍 蜂窝结构 桉木 芯材 阻燃
下载PDF
基于可能性聚类和卷积神经网络的道路交通标识识别算法 被引量:6
7
作者 狄岚 何锐波 梁久祯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8-250,共13页
为解决图像采集中噪声和复杂背景对图片的影响以及深度神经网络的高耗时问题,基于可能性聚类算法与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一种道路交通标识识别算法.该方法运用了图像分割技术,并结合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道路交通标识进行更准确的识别.首先,... 为解决图像采集中噪声和复杂背景对图片的影响以及深度神经网络的高耗时问题,基于可能性聚类算法与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一种道路交通标识识别算法.该方法运用了图像分割技术,并结合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道路交通标识进行更准确的识别.首先,通过色彩增强、图像分割、特征提取、数据增强和归一化等批量预处理操作,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集;然后,结合Squeeze-and-Excitation思想和残差网络结构,充分训练出MRESE(My Residual-Squeeze and Excitation)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最后,将优化的网络模型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使训练时间缩短了5%左右,识别精度可达99.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标识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Squeeze-and-Excitation网络 残差连接
下载PDF
背包旅游者旅途中的跨文化学习 被引量:5
8
作者 狄兰 徐红罡 陈胜容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0-79,共10页
相对于大众旅游者,已有文献认为背包旅游者注重与当地人交流、体验当地文化,从体验中实现跨文化学习,但其学习机制尚未得到清晰阐述。该研究运用体验式学习的相关理论,选取到达香格里拉地区的背包旅游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背包旅游者在... 相对于大众旅游者,已有文献认为背包旅游者注重与当地人交流、体验当地文化,从体验中实现跨文化学习,但其学习机制尚未得到清晰阐述。该研究运用体验式学习的相关理论,选取到达香格里拉地区的背包旅游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背包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同步式学习机制,通过刺激/实现、体验、反思以及结果4个方面具体分析学习过程,发现背包旅游者的同步式学习主要是基于新奇审美体验、旅游互动交往体验及对本真生活回归体验的反思学习。该研究既是对旅游与教育研究的补充,也是对背包旅游对旅游者影响研究的补充,并为成长需求迫切的旅游者以及旅游教学活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包旅游者 跨文化学习 体验式学习 反思性学习 香格里拉地区
下载PDF
种植不同油茶品系实生苗对红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狄岚 王小东 +2 位作者 周莉荫 颜聪 肖相元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4-81,共8页
【目的】为了解野生油茶与栽培种油茶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质的影响的差异情况,给栽培种油茶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红壤土盆栽野生油茶和栽培种赣油1号和赣永6号油茶实生苗,研究了不同品系油茶种植土壤理化性质... 【目的】为了解野生油茶与栽培种油茶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质的影响的差异情况,给栽培种油茶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红壤土盆栽野生油茶和栽培种赣油1号和赣永6号油茶实生苗,研究了不同品系油茶种植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差异情况。【结果】种植不同油茶品系实生苗对土壤pH值均无影响。种植野生油茶的土壤其有机质、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均显著低于种植赣油1号和赣永6号油茶的土壤各养分含量,而栽培种赣油1号和赣永6号油茶的种植土壤中这些养分含量间均无差异。种植赣油1号油茶的土壤铵态氮含量低于赣永6号种植土壤的,但其硝态氮含量却显著高于赣永6号种植土壤的。种植野生油茶的土壤纤维二糖水解酶活性显著高于赣油1号和赣永6号种植土壤的,其增幅分别为18.76%和19.34%,而其土壤中β-1,4-葡糖苷酶和β-1,4-木糖苷酶活性均显著低于赣油1号和赣永6号种植土壤的。种植赣永6号的土壤氮水解酶(β-乙酰葡糖胺糖苷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油茶和赣油1号油茶种植土壤的,其增幅分别为9.45%、14.34%、8.57%和10.39%,而种植野生油茶和赣油1号油茶的土壤亮氨酸氨基肽酶和β-乙酰葡糖胺糖苷酶活性之间的差异均不明显。种植野生油茶的土壤磷酸单酯酶活性显著低于赣油1号和赣永6号油茶种植土壤的磷酸单酯酶活性,其降幅分别为20.88%和13.91%。【结论】栽培种赣永6号油茶对土壤地力的影响程度比野生油茶和栽培种赣油1号油茶对土壤地力的影响程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碳水解酶 氮水解酶 磷水解酶
下载PDF
媒体干预下三分意见群体网络舆情传播模型 被引量:11
10
作者 狄岚 顾雨迪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958-2965,共8页
通过构建带有讨论机制的舆情传播模型,研究媒体作用下三分意见群体舆情演变的内在规律。在参考疾病传播模型SIR(Susceptible,Infected,Recovered)、和媒体干预下的二分意见模型SIa Ib R(Susceptible,Infected-a,Infected-b,Recovered)... 通过构建带有讨论机制的舆情传播模型,研究媒体作用下三分意见群体舆情演变的内在规律。在参考疾病传播模型SIR(Susceptible,Infected,Recovered)、和媒体干预下的二分意见模型SIa Ib R(Susceptible,Infected-a,Infected-b,Recovered)的基础上,提出了带有三分意见群体舆情演变的SI3R(Susceptible,triple Infected,Recovered)模型。与二分意见模型不同的是,三分意见模型引入了中立群体这一概念,并且在传播群体中占有较大比重。通过对中立群体的影响,媒体能够发挥更有效的作用。给出了三分意见群体模型及其动力学方程,通过数值求解,模拟了有无媒体作用的差异,以及分歧度、渗透率的变化对传播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媒体干预 传播模型 三分意见群体
下载PDF
基于光照预处理与特征提取的纺织品瑕疵检测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狄岚 赵树志 何锐波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6-724,共9页
针对光照对纺织品图像特征提取的影响以及传统完整局部二值模式(complete local binary pattern)算法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对比度增强(local contrast enhancement)算法的改进CLBP特征提取方法并将其应用到纺织品瑕疵检测中... 针对光照对纺织品图像特征提取的影响以及传统完整局部二值模式(complete local binary pattern)算法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对比度增强(local contrast enhancement)算法的改进CLBP特征提取方法并将其应用到纺织品瑕疵检测中。该方法采用局部对比度增强算法对受光照影响的纺织品图像进行预处理,使用改进CLBP算法对分块后(格分割)图像进行特征提取,计算每一格子特征值与标准特征值的KLD散度并与训练得到的阈值进行比较,大于阈值格子标记为瑕疵。使用本文方法在标准星形(star)数据库与箱形(box)数据库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其他预处理方法相比有更加出色的处理效果,大部分检测结果的查全率均可达到0.99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预处理 局部对比度增强 完整局部二值模式 格分割 KLD散度 特征提取 纺织品瑕疵检测
下载PDF
一种融合邻域信息的模糊C-均值图像分割算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狄岚 刘海涛 何锐波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3-280,共8页
模糊C-均值算法(fuzzy C-means,FCM)对图像噪声敏感,只考虑了图像数值信息而忽略了邻域空间信息,造成最终的图像分割结果不精确。为了克服FCM存在的问题,将图像局部信息与非局部信息融入到多测度模型中,扩充了原本聚类的单一测度。另外... 模糊C-均值算法(fuzzy C-means,FCM)对图像噪声敏感,只考虑了图像数值信息而忽略了邻域空间信息,造成最终的图像分割结果不精确。为了克服FCM存在的问题,将图像局部信息与非局部信息融入到多测度模型中,扩充了原本聚类的单一测度。另外将先验概率引入隶属度矩阵中,使得每次迭代前,隶属度矩阵中像素点的邻域信息都被充分考虑,最后添加一个邻域隶属度惩罚项修正聚类结果。实验证明:该算法对噪声鲁棒性强,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图像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C-均值 图像分割 空间信息 局部信息 非局部信息 多测度模型 邻域隶属度 惩罚项
下载PDF
鄱阳湖滩涂地中山杉118引种造林耐水淹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坤水 杨桦 +6 位作者 狄岚 王丽艳 周晨 骆昱春 林洪 夏国新 张华妹 《南方林业科学》 2021年第6期36-38,59,共4页
本文对引入鄱阳湖滩涂地营造的中山杉118进行了连续多年耐水淹试验观测。结果表明,淹水时间长短是中山杉118成活的关键,淹水时间越长,中山杉118死亡率越高,极限淹水时间为31 d。在全没顶淹水24 d的条件下,死亡率为11%;在全没顶淹水28 d... 本文对引入鄱阳湖滩涂地营造的中山杉118进行了连续多年耐水淹试验观测。结果表明,淹水时间长短是中山杉118成活的关键,淹水时间越长,中山杉118死亡率越高,极限淹水时间为31 d。在全没顶淹水24 d的条件下,死亡率为11%;在全没顶淹水28 d的条件下,死亡率达64%;在全没顶淹水超31 d的条件下,死亡率高达95%以上,这一结果为中山杉在鄱阳湖滩涂造林地选择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杉118 没顶淹水 耐淹性 鄱阳湖 滩涂地
下载PDF
江西省马尾松伐后树蔸栽培茯苓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小东 华小菊 +2 位作者 狄兰 赵攀 邓涛 《南方农业》 2023年第2期35-37,共3页
近年来,江西省人工栽培茯苓产业逐渐兴起,但因技术、管理不规范导致茯苓生产的产量、质量及栽植效益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为提高江西省茯苓栽植的技术水平,保障江西省茯苓栽植的产量、质量及经济效益,促进当地茯苓产业可持续发展。简要介... 近年来,江西省人工栽培茯苓产业逐渐兴起,但因技术、管理不规范导致茯苓生产的产量、质量及栽植效益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为提高江西省茯苓栽植的技术水平,保障江西省茯苓栽植的产量、质量及经济效益,促进当地茯苓产业可持续发展。简要介绍了茯苓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从马尾松伐后树蔸的选择、茯苓接种、茯苓的栽培管理、茯苓采收4个方面对马尾松伐后树蔸栽培茯苓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基于该技术分析了江西省茯苓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马尾松伐蔸 栽培管理 应用前景 江西省
下载PDF
高铝低磷对油茶生长及其根系分泌有机酸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小东 狄岚 华小菊 《福建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12-17,共6页
以野生油茶和人工栽培油茶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培试验研究高铝低磷胁迫对油茶幼苗生长及其根系有机酸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磷(-P)情况下,铝毒对油茶幼苗的生长不利,而在铝胁迫下,磷的加入(0.2 mmol·L^(-1))能够显著降低铝的胁迫... 以野生油茶和人工栽培油茶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培试验研究高铝低磷胁迫对油茶幼苗生长及其根系有机酸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磷(-P)情况下,铝毒对油茶幼苗的生长不利,而在铝胁迫下,磷的加入(0.2 mmol·L^(-1))能够显著降低铝的胁迫;无论是野生油茶还是人工栽培油茶,土壤中铝达到一定浓度,会显著降低油茶根系有机酸总量的分泌,而高铝低磷胁迫都会显著降低其根系分泌的总有机酸量,以及柠檬酸和苹果酸的含量。因此,在油茶种植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施用磷肥,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铝毒对油茶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酸性土壤 铝毒 低磷 有机酸
下载PDF
醋丙乳液改性豆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贺磊 狄岚 +1 位作者 曾文昌 任志 《中国人造板》 2020年第8期8-11,共4页
以豆粕为原料,采用碱脲复合工艺制备大豆基胶黏剂,当水与豆粕粉质量比为(4~4.5)∶1、氢氧化钠加入量为2.7%、硫脲加入量为10%~12.7%时,制备的豆胶性能稳定,黏度适中,可用于单板涂胶,但胶合耐水性能不佳。在豆胶中先加入豆胶质量分数20%~... 以豆粕为原料,采用碱脲复合工艺制备大豆基胶黏剂,当水与豆粕粉质量比为(4~4.5)∶1、氢氧化钠加入量为2.7%、硫脲加入量为10%~12.7%时,制备的豆胶性能稳定,黏度适中,可用于单板涂胶,但胶合耐水性能不佳。在豆胶中先加入豆胶质量分数20%~100%的醋丙乳液搅拌均匀,再加入豆胶质量分数10%的多异氰酸酯共混搅拌,按Ⅱ类胶合板方法检测,胶合强度大于0.7 MPa,可有效提高豆胶的耐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胶黏剂 醋丙乳液 多异氰酸酯 耐水性
下载PDF
南昌市城郊针阔混交林负氧离子浓度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汤浩藩 吴巧花 +4 位作者 王丽艳 周晨 王华 狄岚 罗坤水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90,共7页
负氧离子(NOI)浓度在评价人类对森林康养环境的舒适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索城郊森林环境空气负氧离子水平,以南昌市城郊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从2021年1月至12月,在24 h内实时对NOI浓度及空气PM_(2.5)含量、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长... 负氧离子(NOI)浓度在评价人类对森林康养环境的舒适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索城郊森林环境空气负氧离子水平,以南昌市城郊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从2021年1月至12月,在24 h内实时对NOI浓度及空气PM_(2.5)含量、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长期定位监测,研究分析针阔混交林内负氧离子浓度及其影响因子,以探索NOI的时间动态变化关系。结果表明:1)负氧离子浓度年平均值为1786个/cm^(3),达到Ⅱ级清新标准,对人体有益;2)林内负氧离子浓度日变化表现为“双峰单谷”趋势,即05:00负氧离子浓度最高,17:00次高,12:00负氧离子浓度最低,无日照时段内的浓度高于有日照时段;3)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林内负氧离子浓度特征表现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负氧离子浓度与空气PM_(2.5)含量呈负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但空气温度对其影响不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开展城市林业生态效益评估及市民安排户外运动和森林康养活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氧离子 浓度变化 影响因子 针阔混交林 南昌市
下载PDF
基于结构相似性与模板校正的织物瑕疵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达 狄岚 +1 位作者 赵树志 梁久祯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5-483,共9页
针对复杂的具有周期性结构的织物瑕疵检测,提出一种基于结构相似性与模板校正的织物瑕疵检测方法。通过图案的周期性,得到图案单位模板大小,再对图像自动分割,同时应用基于模板校正的方法以减少晶格之间未对准的影响,并构建均值模板。... 针对复杂的具有周期性结构的织物瑕疵检测,提出一种基于结构相似性与模板校正的织物瑕疵检测方法。通过图案的周期性,得到图案单位模板大小,再对图像自动分割,同时应用基于模板校正的方法以减少晶格之间未对准的影响,并构建均值模板。通过计算所有晶格间的结构相似性,并将相似关系通过传递闭包的方式得到等价关系,再进行晶格间的聚类。之后通过阈值分割方法,完成瑕疵区域的检测。通过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检测效果较好,本文算法显著提高了样本的查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相似性 周期性 模板校正 单位模板 自动分割 相似关系 阈值分割 瑕疵检测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深度学习的道路交通标识识别算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何锐波 狄岚 梁久祯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1-1130,共10页
针对复杂的环境,结合图像预处理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道路交通标识识别算法。该方法不仅利用图像分割技术,而且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道路交通标识进行了更准确的识别。首先,通过调节光照影响、去除复杂背景、数据增强和归一... 针对复杂的环境,结合图像预处理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道路交通标识识别算法。该方法不仅利用图像分割技术,而且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道路交通标识进行了更准确的识别。首先,通过调节光照影响、去除复杂背景、数据增强和归一化等批量预处理操作,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集;然后,结合squeeze-andexcitation思想和残差网络结构,充分训练出自己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最后,将优化的网络模型用于道路交通标识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使训练时间缩短了12%左右,识别精度可达99.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标识识别 图像分割 卷积神经网络 去除复杂背景 数据增强 归一化 压缩和激励网络 残差连接
下载PDF
一种新的局部分水岭模型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海涛 狄岚 梁久祯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9-269,共11页
为了提高图像分割算法对图像显著区域的抓取能力及效率,将超像素思想与分水岭算法相结合,并且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uzzy C-means,FCM)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化局部分水岭的模糊聚类算法。该方法先根据区域方差将图像进... 为了提高图像分割算法对图像显著区域的抓取能力及效率,将超像素思想与分水岭算法相结合,并且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uzzy C-means,FCM)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化局部分水岭的模糊聚类算法。该方法先根据区域方差将图像进行不均匀网格化,再对每个网格使用局部最优阈值的分水岭算法,减少了全局分水岭带来的局部信息遗失,获得各个网格内的显著性聚水盆,再实施区域融合,将每个标记区域的灰度均值化,最后使用考虑区域面积的FCM进行聚类,得到最终的分割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噪声的鲁棒性强,能够有效剔除干扰区域,分割出图像中的显著区域,同时也具有较低的时间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像素 网格化 分水岭 区域融合 模糊C均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