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糖系列甘蔗种质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1
作者 杨翠芳 段维兴 +5 位作者 黄玉新 周珊 高轶静 周忠凤 张革民 张保青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2,共8页
【目的】分析桂糖系列甘蔗种质的主要表型性状及其遗传多样性,为提高其杂交育种效率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和测定广西甘蔗种质资源田间保育的164份桂糖系列甘蔗种质资源的21个质量性状和7个数量性状,采用多样性指数、遗传变异、相关性... 【目的】分析桂糖系列甘蔗种质的主要表型性状及其遗传多样性,为提高其杂交育种效率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和测定广西甘蔗种质资源田间保育的164份桂糖系列甘蔗种质资源的21个质量性状和7个数量性状,采用多样性指数、遗传变异、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21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3866~1.9776之间,平均值为0.9217,以芽形最大,生长裂缝最小;7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在7.11%~42.86%之间,平均值为27.11%。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茎径分别与单茎质量、蔗茎产量、糖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茎质量、有效茎数分别与蔗茎产量、糖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蔗茎产量与糖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表明:164份桂糖系列甘蔗种质可聚为6个类群,其中,第Ⅰ类群数量最多,综合性状表现优异;第Ⅱ类群平均茎径最大;第Ⅲ类群各性状均衡且有效茎数稍有优势;第Ⅳ类群平均株高最高;第Ⅴ类群平均锤度最高;第Ⅵ类群平均有效茎数最多。【结论】164份甘蔗种质的质量和数量性状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不同类群甘蔗种质各具优点,在甘蔗育种过程中应根据育种目标选择杂交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亲本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广西割手密核心种质构建与关联分析
2
作者 张保青 黄玉新 +5 位作者 周珊 段维兴 杨翠芳 张革民 陆衫羽 高轶静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1,共7页
为发掘甘蔗育种优异野生基因资源,以来自广西的333份割手密为材料,应用12对SSR引物的分子标记数据和28个表型性状资料构建广西割手密核心种质,并进行关联分析。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广西割手密茎径、节间长度、曝光前颜色、脱叶性和毛群共... 为发掘甘蔗育种优异野生基因资源,以来自广西的333份割手密为材料,应用12对SSR引物的分子标记数据和28个表型性状资料构建广西割手密核心种质,并进行关联分析。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广西割手密茎径、节间长度、曝光前颜色、脱叶性和毛群共5个表型性状与8个位点显著相关;茎径与叶长、叶宽、节间长度、节数和锤度5个性状均表现出极显著相关;株高、茎径、节间长度、节数4个表型性状之间呈现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锤度与茎径和节间长度均表现为极显著的负相关。核心种质抽样按照总资源比例的0.1、0.2、0.3、0.4、0.5、0.6、0.7、0.8、0.9进行梯度筛选,当抽样比例达到30%以上时,即可包含100%等位基因覆盖度。遗传多样性评价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构建割手密核心种质所筛选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基于核心种质绘制的主成分图与原始种质的分布图趋势相吻合。结果表明,根据30%的抽样比例筛选出99个割手密样本构建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评价和主成分分析所构建的核心种质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割手密 核心种质 关联分析 SSR标记
下载PDF
24份农艺性状优异割手密黑穗病抗性鉴定及Bru1基因分子检测
3
作者 黄玉新 黄冬梅 +9 位作者 陆衫羽 颜梅新 高丽花 周珊 杨翠芳 段维兴 张小秋 高轶静 张革民 张保青 《中国糖料》 2024年第2期17-24,共8页
【目的】筛选抗黑穗病和褐锈病的割手密种质,为甘蔗黑穗病和褐锈病抗病亲本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人工浸渍接种法及与褐锈病基因Bru1紧密连锁的2个分子标记,分别对24份割手密进行甘蔗黑穗病和褐锈病抗性鉴定。【结果】结果表明... 【目的】筛选抗黑穗病和褐锈病的割手密种质,为甘蔗黑穗病和褐锈病抗病亲本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人工浸渍接种法及与褐锈病基因Bru1紧密连锁的2个分子标记,分别对24份割手密进行甘蔗黑穗病和褐锈病抗性鉴定。【结果】结果表明,试验的割手密材料表现出较强的抗黑穗病能力,有16份材料表现1级高抗,5份材料表现2级抗病,3份材料表现3级抗病;分子检测结果显示,有7份材料含有Bru1基因,占参试材料的29.17%。【结论】本研究筛选出的高抗黑穗病且兼含Bru1基因的种质,是培育抗黑穗病和抗褐锈病的甘蔗品种(亲本)的良好抗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割手密 黑穗病 褐锈病 抗性鉴定
下载PDF
国内甘蔗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珊 黄玉新 +6 位作者 段维兴 高轶静 杨翠芳 周忠凤 陆衫羽 张革民 张保青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3-1134,共12页
对我国甘蔗种质资源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其遗传变异规律,为甘蔗遗传育种亲本的选择、核心种质群体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以来自国内8个不同地区的160份甘蔗品种/亲本为材料,参照《甘蔗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进行表型性状评价。... 对我国甘蔗种质资源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其遗传变异规律,为甘蔗遗传育种亲本的选择、核心种质群体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以来自国内8个不同地区的160份甘蔗品种/亲本为材料,参照《甘蔗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进行表型性状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性状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0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0.07~1.40之间,平均为0.84,以芽型最大,茎形最小;5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CV)在8.74%~38.26%之间,平均为17.69%,有效茎的变异系数最大(38.26%),株高的变异系数最小(8.74%),多样性指数(H’)分布在1.46~1.83之间,平均为1.64,株高的多样性指数最高(1.83),有效茎的多样性指数最低(1.46);不同地区供试材料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3.56%~22.33%,来自海南的品种群体的变异系数最大(22.33%),数量性状的离散程度最大;来自福建的品种群体的变异系数最小(13.56%)。以4个数量性状为基础的聚类分析将160份种质材料分为7类,其中,第5类占总资源量的90.62%,该类群资源具有高产高糖的特性。该研究结果为甘蔗种质资源的利用、亲本选择及品种选育等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甘蔗亲本农艺性状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荣仲 周会 +6 位作者 唐仕云 刘昔辉 段维兴 黄赞斌 黄海荣 经艳 桂意云 《中国糖料》 2023年第4期1-14,共14页
亲本是甘蔗常规杂交育种的物质基础,分析评价甘蔗亲本将有助于提高甘蔗育种效率。为了解广西甘蔗亲本特点,在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丁当试验基地对383个甘蔗亲本实施了两轮一年新植二年宿根评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茎径、有效茎和锤度是... 亲本是甘蔗常规杂交育种的物质基础,分析评价甘蔗亲本将有助于提高甘蔗育种效率。为了解广西甘蔗亲本特点,在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丁当试验基地对383个甘蔗亲本实施了两轮一年新植二年宿根评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茎径、有效茎和锤度是相对较为稳定的性状,机械化收获的茎径、有效茎、甘蔗产量和锤重的性状均值、变异系数下降,调查性状亲本方差占比下降;随着种植年限延长,亲本方差占比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广义遗传力分析表明锤度、茎径和有效茎属高遗传力性状,宿根发株数、甘蔗产量和锤重属中等偏高遗传力性状,株高属中等偏低遗传力性状。数据联合分析对高遗传力性状的广义遗传力提升更多。性状显著性影响因子查找发现亲本对所有性状产生显著影响,作物季、年度、试验对部分性状产生显著影响,月份主效应不存在;6个一级互作项对性状产生显著影响,其中亲本×试验对所有性状产生显著影响,主效应不存在的月份将通过亲本×月份和试验×月份对锤度产生显著影响。选育年代分析表明甘蔗亲本的宿根发株数、茎径和锤重不受影响;株高和有效茎从70年代至00年代呈现下降的趋势,导致甘蔗产量同样呈现下降趋势;锤度是分析性状中唯一从50年代以来随着选育年代递增而呈现明显上升的性状。宿根发株数、茎径、有效茎和锤度极显著地受到了亲本来源影响,而株高、甘蔗产量和锤重没有受到显著影响。不同来源亲本中,桂糖亲本和台糖亲本具有宿根发株少、有效茎数少、锤度较高的特点,粤糖亲本具有宿根发株数多、有效茎多的特点,CP亲本和Ho亲本具有宿根发株数相对较多、有效茎较多、茎径小和锤度高的特点。聚类分类表明测试亲本中以高糖中产类亲本和较高糖较高产类亲本为主;育种利用效果相对较好的是高糖中产类亲本。广西将来的育种工作需加强蔗糖分适中的高产材料选育和适应广西生态环境的高糖材料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亲本 农艺性状 广义遗传力 选育年代 亲本来源
下载PDF
138份国外引进甘蔗品种(系)宿根性评价 被引量:14
6
作者 黄玉新 段维兴 +5 位作者 张保青 杨翠芳 高轶静 周珊 张革民 李翔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4-570,共7页
【目的】了解国外引进甘蔗种质的宿根蔗特性,为筛选宿根性强、高产高糖、综合性状优的亲本提供依据。【方法】以ROC22为对照,对138份引进品种(系)(美国79份、法国49份、菲律宾10份)第二年宿根株高、茎径、单茎重、锤度、有效茎数和黑穗... 【目的】了解国外引进甘蔗种质的宿根蔗特性,为筛选宿根性强、高产高糖、综合性状优的亲本提供依据。【方法】以ROC22为对照,对138份引进品种(系)(美国79份、法国49份、菲律宾10份)第二年宿根株高、茎径、单茎重、锤度、有效茎数和黑穗病自然发病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3个国家品种(系)宿根蔗综合农艺性状优劣比较为美国>法国>菲律宾;有30个品种(系)感染黑穗病,占参试材料的21.7%,平均感病率大小依次为法国>美国>菲律宾;根据农艺性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包括ROC22在内的139份材料可以分为3个大类群,6个亚类群及7个小类群;第Ⅲ类群的A2和B亚群整体表现优于其他类群品种(系)。【结论】美国品种(系)CP89-176、CP51-21、CP88-1834和CP67-412、法国品种(系)FR93-774和FR97-164、菲律宾品种(系)VMC71-39等宿根农艺性状表现突出,可考虑作为高产高糖、强宿根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引种 宿根蔗 黑穗病 聚类分析
下载PDF
Cd、Zn、Pb、Cu复合污染对斑茅生长及吸收富集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天顺 陈伟 +6 位作者 蒋文艳 杨玉霞 段维兴 王海军 李晓妤 廖洁 莫磊兴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103,共7页
采用桶栽试验的方法,以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m Retz.)为材料,研究不同重金属复合污染条件下斑茅的生长响应及重金属吸收、富集和迁移特征变化,为斑茅在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中的修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复合污染土壤中... 采用桶栽试验的方法,以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m Retz.)为材料,研究不同重金属复合污染条件下斑茅的生长响应及重金属吸收、富集和迁移特征变化,为斑茅在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中的修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复合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斑茅地上部鲜质量逐渐下降,最多较对照(不添加重金属)下降26.71%;斑茅根、茎、叶组织中的Cd、Zn、Pb、Cu含量也逐渐增加,其根部Cd、Zn、Pb、Cu的最大含量分别为104.4、2486.0、379.7、1457.3 mg/kg,其茎部Cd、Zn、Pb、Cu的最大含量分别为32.3、1461.7、77.6、25.3 mg/kg,其叶部Cd、Zn、Pb、Cu的最大含量分别为13.6、488.5、21.7、43.5 mg/kg;除对照外,同一处理水平Cd、Zn、Pb、Cu在斑茅中的富集系数表现为茎部Zn>Cd>Pb>Cu,叶部Cd>Zn>Cu>Pb;随着复合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斑茅茎部Cd、Zn、Pb、Cu的转移系数逐渐减小,而叶部Cd、Zn的转移系数逐渐增大,叶部Pb和Cu的转移系数先增大后减小。综合考虑,斑茅对Cd、Zn具有较好的吸收累积及转运能力,可作为Cd、Zn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茅 重金属 复合污染 吸收 富集
下载PDF
广西斑茅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黄玉新 张保青 +5 位作者 高轶静 段维兴 周珊 杨翠芳 张革民 王泽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06-1712,共7页
为有效评价和利用广西斑茅种质资源,扩增甘蔗遗传基础。对183份广西斑茅种质资源主要表型性状及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斑茅种质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比较低,13个描述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0000~1.2349之间,平均为0.3070... 为有效评价和利用广西斑茅种质资源,扩增甘蔗遗传基础。对183份广西斑茅种质资源主要表型性状及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斑茅种质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比较低,13个描述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0000~1.2349之间,平均为0.3070,以毛群较高,生长带形状较低,空心、气根、根点排列和脱叶性4个性状无多态性表现;不同地区的斑茅资源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2851~0.5072之间,且以钦州的多样性最大,其次是桂林和崇左,以来宾的多样性最小。5个数值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3.54%~29.11%之间,平均为19.59%,以叶宽比较大,叶长较小;10个地区的斑茅资源变异系数在16.48%~21.92%之间,以桂林最大,百色最小。通过聚类分析,183份资源可以分为10个类群,各类群遗传分化不明显,与地理来源无密切联系。本研究揭示了广西不同地区斑茅的表型特异性和遗传多样性,为斑茅资源的采集、保育和杂交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茅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桂糖系列甘蔗亲本开花习性及其遗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雷敬超 周会 +9 位作者 杨荣仲 高丽花 李翔 黄海荣 段维兴 经艳 王伦旺 张革民 吴杨 高轶静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7,共7页
为明确桂糖系列甘蔗亲本的开花习性,2011—2018年连续7个杂交季节对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海南甘蔗杂交基地的25个桂糖系列亲本的始花期、抽穗率和花粉染色率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甘蔗亲本始花期、抽穗率和花粉染色率的广... 为明确桂糖系列甘蔗亲本的开花习性,2011—2018年连续7个杂交季节对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海南甘蔗杂交基地的25个桂糖系列亲本的始花期、抽穗率和花粉染色率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甘蔗亲本始花期、抽穗率和花粉染色率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9502、0.9631和0.9236,均属遗传力较高的性状;始花期最早的亲本是桂糖28号,最迟的是桂糖11号,2011/2012年杂交季节各亲本的始花期普遍最早,2017/2018年杂交季各亲本的始花期普遍最晚;抽穗率低的亲本是桂糖11号、桂糖21号、桂糖32号、桂糖43号和桂糖47号,这5个亲本属于难开花亲本,其余20个亲本均属于易开花亲本;花粉染色率低的亲本是桂糖24号、桂糖34号、桂糖45号和桂糖48号,这4个亲本的花粉染色率历年均低于30%,杂交时只能作为母本,桂糖28号、桂糖41号和桂糖44号的花粉染色率最高。以上结果为桂糖系列甘蔗亲本的杂交育种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糖 甘蔗亲本 开花习性 遗传分析
下载PDF
不同甘蔗品种收获指数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荣仲 周会 +6 位作者 雷敬超 段维兴 唐仕云 李文教 杨翠芳 高轶静 周珊 《中国糖料》 2019年第1期8-12,共5页
研究甘蔗收获指数遗传与性状相关特点,为甘蔗机械化品种选育、亲本选配、杂交后代选择提供参考和指导;选用国内外20个甘蔗品种连续2年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测试甘蔗收获指数与相关农艺性状,采用相关和线性混合模型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研究甘蔗收获指数遗传与性状相关特点,为甘蔗机械化品种选育、亲本选配、杂交后代选择提供参考和指导;选用国内外20个甘蔗品种连续2年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测试甘蔗收获指数与相关农艺性状,采用相关和线性混合模型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参试甘蔗品种的收获指数为58%~77%,平均为68.5%;不同甘蔗品种的收获指数差异较大且受到试验年度、品种与年份互作和干旱胁迫与年份互作的显著影响,而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其影响极小。ROC22是参试品种中收获指数最高的品种且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ROC10是收获指数最低的品种且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甘蔗收获指数属广义遗传力较高的性状,与枯叶数、株高、蔗茎产量和总叶数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叶梢重、绿叶比、绿叶数和有效茎数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因此,选配机械化品种杂交组合时,宜用收获指数高的亲本进行杂交,并注重利用甘蔗叶梢重、蔗茎产量、株高、绿叶比和枯叶数等性状对杂交后代的甘蔗收获指数进行间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收获指数 相关 农艺性状 广义遗传力
下载PDF
美国引进甘蔗材料对梢腐病菌(Fusarium sacchari)的室内抗性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古幸灵 李毅杰 +9 位作者 周主贵 刘红坚 梁强 段维兴 雷敬超 黄诚华 谭宏伟 刘丽敏 刘平武 林善海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492-2500,共9页
为了筛选抗甘蔗梢腐病的优异种质材料,采用室内离体接种方法对70份甘蔗种质材料进行梢腐病抗性鉴定。根据发病程度划分的抗性等级和聚类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种质材料的抗性。结果表明,甘蔗分蘖期对梢腐病菌的免疫力较伸长期差。参试的70... 为了筛选抗甘蔗梢腐病的优异种质材料,采用室内离体接种方法对70份甘蔗种质材料进行梢腐病抗性鉴定。根据发病程度划分的抗性等级和聚类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种质材料的抗性。结果表明,甘蔗分蘖期对梢腐病菌的免疫力较伸长期差。参试的70个种质材料中,高抗材料6个,占8.57%;抗病材料15个,占21.43%;中抗材料13个,占18.57%;中感材料12个,占17.14%;感病材料13个,占18.57%;高感材料11个,占15.71%。在2次不同生育期接种过程中‘HoCP02-263’均未发病,很可能是对Fusarium sacchari免疫的材料。系统聚类分析的结果与材料的抗性表现基本一致。甘蔗梢腐病的抗性评价较佳时期为分蘖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梢腐病 甘蔗镰孢菌 抗性评价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合理密植下强分蘖甘蔗品种性状及产量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丘立杭 范业赓 +7 位作者 周慧文 陈荣发 黄杏 罗含敏 杨荣仲 段维兴 刘俊仙 吴建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75-1082,共8页
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是以收获茎秆为主的重要糖料作物,分蘖是增加有效茎进而提高甘蔗单产和产糖量的关键。本研究以强分蘖甘蔗品种‘B9’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不同种植密度(P1:4000芽/667 m^2、P2:6000芽/667 m^2、P3:8000芽/6... 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是以收获茎秆为主的重要糖料作物,分蘖是增加有效茎进而提高甘蔗单产和产糖量的关键。本研究以强分蘖甘蔗品种‘B9’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不同种植密度(P1:4000芽/667 m^2、P2:6000芽/667 m^2、P3:8000芽/667 m^2和P4:10 000芽/667 m^2),通过1年新植和1年宿根的田间小区试验,探讨种植密度对强分蘖甘蔗品种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增加种植密度,新植和宿根甘蔗分蘖盛期的总苗数呈上升趋势,但新植与宿根甘蔗总苗数的差异却在缩小,平均分别为25.55%、14.11%、-8.18%和-10.57%;宿根蔗株高显著大于新植蔗的株高,平均增幅分别为17.31%、10.54%、19.44%、14.88%,但茎径几乎不受种植密度的影响;新植蔗有效茎和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P2的除外),且多于宿根蔗的,但其产量却表现相反的结果,即宿根蔗总体表现增产;低密度(P1)和高密度(P4)间的锤度差异显著,并表现降低趋势。在试验条件下甘蔗产量形成过程中,种植密度与甘蔗分蘖盛期的总苗数、株高、有效茎和产量呈正相关,与茎径和田间锤度为负相关,且株高与有效茎对产量的贡献最为显著,但过多的有效茎明显不利于田间锤度提高。因此,这意味着合理密植对强分蘖甘蔗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形成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分蘖 合理密植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甘蔗Ty3-gypsy类逆转座子RT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俊仙 刘菁 +9 位作者 阳太亿 高轶静 段维兴 雷敬超 刘丽敏 刘红坚 张荣华 何为中 李松 熊发前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89-998,共10页
【目的】从甘蔗基因组中分离Ty3-gypsy类逆转座子的RT基因序列,分析序列的特点、差异及系统进化关系,为研究其转录活性和调控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根据Ty3-gypsy类逆转座子RT基因序列的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对甘蔗品种新台糖22的基因组... 【目的】从甘蔗基因组中分离Ty3-gypsy类逆转座子的RT基因序列,分析序列的特点、差异及系统进化关系,为研究其转录活性和调控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根据Ty3-gypsy类逆转座子RT基因序列的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对甘蔗品种新台糖22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目的条带经回收、克隆和测序后,对所获得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目的条带大小约430 bp,成功分离到36条RT基因序列,只有1条序列的长度为430 bp,其余序列的长度均为432 bp,AT所占比为56.71%~64.81%,AT与GC比值为1.31~1.84;核苷酸序列间相似性为46.2%~99.3%。聚类分析后,36条RT基因序列被划分为5个家族,家族Ⅰ和家族Ⅳ是包含序列最多的家族。翻译后,有6条序列发生了无义突变;氨基酸序列间相似性为10.1%~100%,呈现高度异质性;36条RT基因序列中的34条序列的保守基序完全一致,呈现高度保守性。各家族中代表序列的蛋白质三级结构整体构型基本类似,但在氢键数和转角数上存在着较大差别,呈现一定异质性和多态性。系统进化树显示,所有RT基因序列被分为7类,Ⅰ类中的18条甘蔗RT基因序列与拟南芥的BAB40828.1具有较高相似性,Ⅶ类中的SoRT3-26与大豆的BAB40834.1、菠菜的BAB40833.1和粳稻的BAB40824.1的亲缘关系最近,暗示在进化过程中甘蔗与这些物种植物之间可能发生了Ty3-gypsy类逆转座子的横向传递;通过比对甘蔗EST数据库,发现了10条具有转录活性的甘蔗品种新台糖22的Ty3-gypsy类逆转座子。【结论】获得甘蔗Ty3-gypsy类逆转座子RT基因序列及其具有转录活性序列,为下一步分离Ty3-gypsy类逆转座子全长序列及研究Ty3-gypsy类逆转座子转录转座活性和功能提供序列基础,也为开发甘蔗LTR逆转座子的分子标记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Ty3-gypsy类逆转座子 逆转录酶 新台糖22 异质性
下载PDF
Field Efficacy Test of 22% Fipronil FS against Sugarcane Stem Borers and Thrips 被引量:1
14
作者 Wang Zeping Liu Lu +9 位作者 Jiang Hongtao Zhang Gemin Huang Weihua Liang Qiang duan weixing Li Yijie Wei Jinju Qin Zhenqiang Huang Chenghua Lin Shanhai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6年第4期23-26,共4页
[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explore the field efficacy of 22% fipronil FS against sugarcane stem borer and thrips (Baliothrips serratus Kobus ). [ Method] The field trial was conducted by foliar spraying of 22% fi... [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explore the field efficacy of 22% fipronil FS against sugarcane stem borer and thrips (Baliothrips serratus Kobus ). [ Method] The field trial was conducted by foliar spraying of 22% fipronil FS and mixed broadcasting with fertilizer in 2014. [ Result ] Foliar spraying of 22% fipronil FS at the dose of 50 mIV667 m~ had the best control effect against sugarcane stem borer, and the control effect at 90 d post administration was 70.7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agent (61.86%). Medium and high dose of 22% fipronil FS had better control effects against sugarcane thrips. [ Conclusion ] Considering control effects against sugarcane stem borers and thrips as well as sugarcane yield, it is recommended that 22% fipronil FS is sprayed at medium concentration (50 mL/667 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PRONIL Stem borer THRIPS Control effect
下载PDF
Occurrence of Major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 Medium-term Growth Period of Sugarcane and The Diseases Resistance Evaluation in Guangxi
15
作者 Li Yijie duan weixing +5 位作者 Huang Zhi Wang Zeping Li Wenjiao Wei Kaijun Lu Wenjuan Lin Shanhai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6年第3期15-19,共5页
To figure out major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sugarcane and sugarcane resistance to diseases,the occurrence of major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n 11 main sugarcane varieties in eight sugarcane producing areas of Gu... To figure out major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sugarcane and sugarcane resistance to diseases,the occurrence of major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n 11 main sugarcane varieties in eight sugarcane producing areas of Guangxi was investigated during the medium-term growth period of sugarcane in 2015,and field resistance to smut and mosaic diseases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ad heart rate( DHR) ranged from 0. 00% to 38. 55%; new-planting sugarcane of Guiliu 2 and ratoon sugarcane of Liucheng 05-136 suffered the most severe damage in Beihai city,and the DHR were 38. 55% and 37. 66%,respectively. The incidence rate of smut disease ranged from 0. 00% to 24. 89%. Ratoon sugarcane was more susceptible to smut than new-planting sugarcane among all investigated varieties. Variety ROC22 was most susceptible to smut,and performed moderate susceptibility. Guiliu 2 was the second susceptible and performed resistance,with the incidence rate of 7. 45%. The rest nine varieties had high resistance. Sugarcane mosaic disease occurred mildly in Guangxi,and the incidence rate ranged from 0. 39% to 7. 73%. ROC22,Guitang 42 and Guiliu 2 expressed moderate resistance and the rests exhibited resistance. Sugarcane in Nanning and Beihai suffered more severe damage than those in other producing areas. The field evaluation system of sugarcane resistance to borers was expected to be constructed. ROC22 was most susceptible to smut,compared with other main varieties. Mosaic diseases occurred lightly in Guangxi. Multi-location and multi-year observation are necessary for accurate evaluation of sugarcane resistance to smut and mosaic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garcane Dead heart Smut Mosaic disease Resistance
下载PDF
甘蔗及其近缘属倍性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昔辉 张荣华 +5 位作者 桂意云 韦金菊 区惠平 段维兴 黄东亮 李杨瑞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5100-5107,共8页
为提高甘蔗遗传改良效率提供基础,探明甘蔗及其近缘属、栽培种的倍性,本研究利用流式细胞术,首次对甘蔗及其近缘属的倍性进行了系统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甘蔗属的热带种倍性为8和10,其中典型热带种拔地拉倍性为8、非典型热带种卡拉华倍性... 为提高甘蔗遗传改良效率提供基础,探明甘蔗及其近缘属、栽培种的倍性,本研究利用流式细胞术,首次对甘蔗及其近缘属的倍性进行了系统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甘蔗属的热带种倍性为8和10,其中典型热带种拔地拉倍性为8、非典型热带种卡拉华倍性为10;印度种倍性为8和16.8,其中芒高为8、盘沙鞋为16.8;中国种育巴和芦蔗倍性分别为9.8和10;细茎野生种倍性范围为6.3~9.2,主要倍性约等于8,大茎野生种倍性为14.4。甘蔗近缘属的蔗茅属倍性范围在3.3~7.9之间,其中斑茅倍性范围在7.1~7.9之间,滇蔗茅倍性为3.3和3.8;芒属倍性有1.4和4.8两种类型;河八王属倍性范围在3.6~5.2之间。甘蔗杂交品种倍性较高,在8.2~12.3之间,其中以倍性9~10为主。首次系统性探明甘蔗及其近缘属、栽培种的倍性,倍性最低的为芒属的芒,其倍性为1.4;倍性最高的是印度种的盘沙鞋,为16.8,说明甘蔗是一种遗传背景复杂的非整倍体植物。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甘蔗杂交组合的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近缘属 倍性鉴定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斑割复合体BC_1材料性状的遗传变异与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玉新 张保青 +5 位作者 周珊 杨翠芳 高轶静 段维兴 李杨瑞 张革民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9-25,共7页
探讨斑茅割手密复合体后代叶片性状与单茎性状的关系,为挖掘斑茅、割手密农艺性状的优异基因提供理论依据。对斑茅割手密复合体GXASF108-2-28分别与甘蔗品系GT05-164和GT05-3279杂交获得的BC1后代及亲本共15个材料伸长期蔗叶性状(绿叶... 探讨斑茅割手密复合体后代叶片性状与单茎性状的关系,为挖掘斑茅、割手密农艺性状的优异基因提供理论依据。对斑茅割手密复合体GXASF108-2-28分别与甘蔗品系GT05-164和GT05-3279杂交获得的BC1后代及亲本共15个材料伸长期蔗叶性状(绿叶数、总叶数和绿叶面积)和单茎性状(株高、茎径和单茎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组合后代在绿叶数、株高、茎径及单茎重上都有超越双亲或亲本之一的优势。绿叶面积在6个数量性状中遗传变异最大,且与株高和单茎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其可作为斑割后代产量相关性状的间接选择指标。聚类分析表明,16份材料可以分为4大类,Ⅰ类材料12-A6-1、12-A6-3、12-A6-5、12-A6-25和12-A6-27绿叶面积大,总体表现较佳,是进一步研究利用的重点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茅 割手密 斑割复合体 叶面积 单茎性状
原文传递
选择性介入栓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卢宾宾 段卫星 李金柱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5期48-50,共3页
目的分析选择性介入栓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32例。A组采用选择性介入栓塞手术,B组采用脾修补术。比较两组围... 目的分析选择性介入栓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32例。A组采用选择性介入栓塞手术,B组采用脾修补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T淋巴细胞水平、术后1周血细胞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P<0.05)。治疗14 d后,A组CD3+、CD4+水平[(60.13±4.36)%、(37.51±3.09%)]高于B组[(51.81±4.19)%、(30.94±3.13)%],CD8+水平[(23.6±1.65)%]低于B组[(27.41±1.65)%],P<0.05。术后一周,A组白细胞、血小板水平低于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6.25%,2/32)与B组(18.75%,6/3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介入栓塞手术应用于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中能改善围术期情况、免疫功能,术后1周血细胞水平稳定,具备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破裂 选择性介入栓塞 围术期 炎性状态
原文传递
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在甘蔗分子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含敏 熊发前 +7 位作者 丘立杭 刘菁 段维兴 高轶静 覃夏燕 吴建明 李杨瑞 刘俊仙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43,共9页
分子设计育种在农作物品种改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甘蔗基因组庞大且高度杂合,染色体呈非整倍性,导致其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进展十分缓慢。为加快甘蔗育种进程,提高其育种效率和准确性,简述了甘蔗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现状及其瓶... 分子设计育种在农作物品种改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甘蔗基因组庞大且高度杂合,染色体呈非整倍性,导致其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进展十分缓慢。为加快甘蔗育种进程,提高其育种效率和准确性,简述了甘蔗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现状及其瓶颈,并总结了应用于甘蔗的分子标记种类及其问题,阐明分子标记在甘蔗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中的作用,进而从甘蔗产量和糖分性状相关QTL的定位、主要抗病基因(抗褐锈病基因、抗黑穗病和抗黄斑病基因)的定位及其在抗病分子育种上的应用,以及关联分析方法在甘蔗重要性状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对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进行综述。最后对甘蔗重要性状相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展望,为甘蔗分子育种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分子标记 分子育种 QTL定位 关联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