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冷离子源研究进展
1
作者 周文长 方锋 +6 位作者 罗长杰 牟宏进 卢亮 邹丽平 程锐 杨杰 杜广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46-65,共20页
纳米离子束是制备束斑直径在微纳米尺度荷能离子束的先进技术,主要应用于高分辨和高精度的离子束分析、离子束加工和离子束材料改性研究,在材料分析、微纳加工、微电子器件制造和量子计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品质离子源作为纳米... 纳米离子束是制备束斑直径在微纳米尺度荷能离子束的先进技术,主要应用于高分辨和高精度的离子束分析、离子束加工和离子束材料改性研究,在材料分析、微纳加工、微电子器件制造和量子计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品质离子源作为纳米离子束装置的关键部件,其性能指标直接决定着该装置的技术水平.然而,目前常用的传统离子源存在离子种类单一、能散高和结构复杂等问题,已经难以满足新应用场景下的多离子种类和高分辨的要求,突显出研发新型离子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随着激光冷却技术的日臻成熟,基于光电离冷原子和激光冷却离子技术可以获得温度在mK甚至μK量级的超冷离子,其低温和易于操控等典型特征极大地促进了超冷离子源的发展.超冷离子具有极小的横向速度发散,可以显著提升离子源的亮度和发射度等品质参数,为纳米离子束技术的革新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因此,超冷离子源的研究对于实现更高亮度、更小尺寸、更低能散、更多样化离子种类以及结构更简化的高品质离子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超冷离子源的研究进展,从制备原理、产生方式以及典型应用等方面介绍了磁光阱离子源、冷原子束离子源和超冷单离子源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并对超冷离子源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离子束 磁光阱离子源 冷原子束离子源 超冷单离子源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纺机钣金车间可视化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
2
作者 房峰 袁逸萍 +1 位作者 裴国庆 田芳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7,102,共8页
针对纺机钣金车间生产过程实时监控差、准确性不足及可视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纺机钣金车间可视化监控系统构建方法。首先,基于纺机钣金车间的生产要素构建其孪生几何模型,并对孪生几何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以满足实时... 针对纺机钣金车间生产过程实时监控差、准确性不足及可视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纺机钣金车间可视化监控系统构建方法。首先,基于纺机钣金车间的生产要素构建其孪生几何模型,并对孪生几何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以满足实时响应要求;然后,基于赋时Petri网设计其行为逻辑模型,并通过碰撞检测算法实现在孪生车间中的触发响应。在此基础上,结合OPC UA的信息建模、事件驱动等方法实现多种工艺路线的产品加工、在制品流转等过程的忠实映射。最后,以某纺机钣金车间为应用案例,设计开发了原型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钣金车间 可视化监控 虚实映射 UNITY3D
下载PDF
增强探测信息可观测性的主动防御滑模协同突防制导律
3
作者 王昌平 方峰 +2 位作者 王振亚 彭冬亮 谢俊伟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8,共8页
针对敌方来袭拦截弹制导策略未知的主动防御协同突防场景,考虑目标弹-防御弹单向和双向协同配合模式,采用滑模控制方法提出了兼顾拦截弹探测信息可观测性和防御弹反拦截精度的协同突防制导律。构建了融合空间探测构型需求和拦截成功必... 针对敌方来袭拦截弹制导策略未知的主动防御协同突防场景,考虑目标弹-防御弹单向和双向协同配合模式,采用滑模控制方法提出了兼顾拦截弹探测信息可观测性和防御弹反拦截精度的协同突防制导律。构建了融合空间探测构型需求和拦截成功必要条件的滑模面,分别应用双幂次趋近律和带状态反馈的指数型趋近律,推导了目标弹-防御弹的单/双向协同制导律。相较于单向协同,双向协同通过引入加速度代价函数,应用最优化方法优化了协同突防制导律,目标弹通过协作机动帮助防御弹降低打击来袭拦截弹的过载需求。仿真结果表明,协同滑模突防制导律可确保目标弹和防御弹达到期望的空间探测构型,并能够精准地打击来袭拦截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防御 协同制导 滑模控制 可观测性
下载PDF
未来智能空战指挥控制关键技术发展思考
4
作者 方峰 费爱国 +3 位作者 贺嘉璠 李清伟 陈佳馨 丁峰 《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 2024年第3期10-18,共9页
聚焦未来大国博弈环境下的空战对抗的新样式、新形态和新能力,分析了空战场指挥控制面临的挑战,思考了人工智能技术对于空战智能指挥控制变革的影响。首先,总结了以战斗机平台、机载电子设备和武器装备的能力演进为主的空战发展历程,给... 聚焦未来大国博弈环境下的空战对抗的新样式、新形态和新能力,分析了空战场指挥控制面临的挑战,思考了人工智能技术对于空战智能指挥控制变革的影响。首先,总结了以战斗机平台、机载电子设备和武器装备的能力演进为主的空战发展历程,给出了空战制胜机理的演变过程;然后,分析了新质作战概念和智能化技术对于未来智能空战的影响,阐述了未来智能空战的新形态;最后,总结了对手在智能空战项目布局和能力形成上的相关工作,提出了智能空战关键技术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空战 指挥控制 人工智能
下载PDF
既有建筑结构安全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杨静怡 吴桐 +2 位作者 方峰 何钦 周聪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2期69-72,111,共5页
近几年,既有建筑结构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和严重的经济损失。对既有建筑结构的安全状态监控研究成为迫切的需求。真实、及时、准确的监测数据有利于对既有建筑的损伤破坏、性能退化等健康状况作出准确的评估,为建筑结构... 近几年,既有建筑结构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和严重的经济损失。对既有建筑结构的安全状态监控研究成为迫切的需求。真实、及时、准确的监测数据有利于对既有建筑的损伤破坏、性能退化等健康状况作出准确的评估,为建筑结构的安全使用、维护加固或拆除提供科学依据。首先对既有建筑结构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倒塌前的征兆进行了分析,进而总结得到建筑结构倒塌前病害表征;其次,根据病害类别分别匹配相应的监测方法,并分析其实施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一套“人防+技防”的组合技术方案,并列举工程案例予以验证,该技术方案的应用能够达到经济适用、及时预警和减少既有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建筑 监测方法 人防+技防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材料成形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6
作者 龚殿尧 方烽 +1 位作者 李凤华 赵宪明 《中国冶金教育》 2024年第6期1-4,共4页
将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应用到本科材料成形力学课程教学,结合课程特点,将材料成形力学理论与方法在材料成形领域的应用前景作为问题,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小组学习,设计了过程考核与多元评价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 将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应用到本科材料成形力学课程教学,结合课程特点,将材料成形力学理论与方法在材料成形领域的应用前景作为问题,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小组学习,设计了过程考核与多元评价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本科教学 材料成形力学 应用
下载PDF
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调查及其变化原因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高兴祥 张悦丽 +4 位作者 安传信 李美 李健 房锋 张双应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5230-5239,共10页
【目的】过去10年,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种类、数量和发生区域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明确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演替规律,分析其演替原因,为制定小麦田杂草精准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山东省冬小麦种植区域调查300个调查地,每个调... 【目的】过去10年,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种类、数量和发生区域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明确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演替规律,分析其演替原因,为制定小麦田杂草精准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山东省冬小麦种植区域调查300个调查地,每个调查地选择3块区域,每块区域采用倒置“W”型9点取样法,从2009—2019年10年间分3次调查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分布,明确山东省冬小麦田7大区域杂草群落组成,分析杂草群落变化规律。【结果】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结构及其变化有如下特点:(1)播娘蒿、荠菜一直是山东省冬小麦田的优势杂草,3次调查中播娘蒿优势度始终排在第1位,相对优势度分别为20.68%、22.49%、22.24%,荠菜也始终排在前3位,相对优势度分别为15.49%、15.77%和14.51%。(2)优势杂草种类越来越多,2009—2010年度调查时,相对优势度≥10.00%的只有播娘蒿、荠菜两种,后两次调查时,则分别为3种(增加了雀麦)和5种(增加了雀麦、节节麦和猪殃殃)。(3)禾本科杂草分布区域和危害程度逐年加大。2009—2010年度恶性禾本科杂草雀麦和节节麦主要分布在西北平原区、北部滨海区、中部山区;2013—2014年度扩散蔓延至南部山区、胶潍河谷平原区;2018—2019年度时已遍及全省。且危害程度逐渐加大,3次调查中雀麦相对优势度分别为7.66%、16.39%、17.94%;节节麦分别为3.08%、7.61%、11.38%;多花黑麦草、大穗看麦娘和野燕麦虽然总优势度不高,但也在逐渐增大。(4)婆婆纳、猪殃殃等阔叶杂草分布越来越广。3次调查中猪殃殃优势度分别为8.29%、8.94%、10.00%,逐年上升,分布区域也逐渐扩大,在山东省各个区域均大面积分布,尤其在西南平洼区、南部山区和中部山区分布最多,在西北平原区分布面积也很广;婆婆纳优势度分别为1.08%、1.18%、2.05%,主要分布在西南平洼区和南部山区,在其他区域也已有分布。(5)山东省7大小麦种植区域杂草群落变化最大的是胶东丘陵区,物种多样性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009—2010年度时,反映物种多样性的香农指数仅高于北部滨海区,列第6位;2013—2014年度,超过西北平原区和胶潍河谷平原区,列第4位;2018—2019年度,仅次于南部山区,列第2位。【结论】耕作制度的变化、恶性杂草的传播入侵以及单一除草剂大面积连续应用明显推动了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的变化。因此,在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防控中,应推广化学除草剂与农艺措施相结合、根据田间草相精准选择除草剂以及不同机理除草剂轮换使用等杂草综合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冬小麦田 杂草群落分布 演替规律
下载PDF
磁控溅射CoCrFeNi高熵合金薄膜的硬度和电阻率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谈淑咏 刘晓东 +4 位作者 霍文燚 方峰 杜兴 皮锦红 王章忠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7-162,171,共7页
目的研究溅射功率对CoCrFeNi高熵合金薄膜硬度和电阻率的影响,期望获得同时具有高硬度和高电阻率的高熵合金薄膜,为其在电阻薄膜领域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在不同溅射功率条件下(40、60、80、100 W),利用CoCr合金靶、Ni片和Fe片拼接... 目的研究溅射功率对CoCrFeNi高熵合金薄膜硬度和电阻率的影响,期望获得同时具有高硬度和高电阻率的高熵合金薄膜,为其在电阻薄膜领域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在不同溅射功率条件下(40、60、80、100 W),利用CoCr合金靶、Ni片和Fe片拼接成合金靶,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硅基底表面沉积CoCrFeNi高熵合金薄膜。利用XRD分析薄膜相结构,通过SEM分析薄膜成分和形貌,利用显微硬度计测量薄膜硬度,采用双电测四点探针法测定薄膜电阻率。结果不同溅射功率下制备的CoCrFeNi薄膜均与基底结合良好,呈柱状生长模式,且合适的溅射功率有助于获得等摩尔比高熵合金薄膜。随着溅射功率由40 W升高至100 W,薄膜结晶性得到改善,形成简单的FCC相,(111)择优生长更加强烈,柱状生长愈加明显,晶粒尺寸增大,硬度和电阻率降低。结论溅射功率对CoCrFeNi薄膜组织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当溅射功率为40 W时,CoCrFeNi薄膜同时具有最高硬度和最大电阻率,其值分别为940.5HV和336.5μ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CoCrFeNi高熵合金薄膜 硬度 电阻率
下载PDF
节节麦在山东省冬小麦田的扩散蔓延及对甲基二磺隆抗性测定 被引量:4
9
作者 高兴祥 李健 +5 位作者 张帅 张悦丽 房锋 李美 柏连阳 张双应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69-979,共11页
【背景】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是小麦的野生近缘植物,是世界公认的十大恶性杂草之一,可安全有效防除节节麦的除草剂品种很少,目前只有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甲基二磺隆作为苗后茎叶处理剂能够应用,该药剂在小麦田应用多年,部分区域发... 【背景】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是小麦的野生近缘植物,是世界公认的十大恶性杂草之一,可安全有效防除节节麦的除草剂品种很少,目前只有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甲基二磺隆作为苗后茎叶处理剂能够应用,该药剂在小麦田应用多年,部分区域发现效果下降,这可能与抗性有关。【目的】明确山东省冬小麦田节节麦扩散蔓延规律以及对甲基二磺隆的抗性水平和抗性机理,为制定山东省冬小麦田节节麦精准区域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于2009—2010、2013—2014、2018—2019年3次田间调查节节麦在山东省冬小麦田的分布,分析其扩散蔓延规律,室内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62个节节麦种群对甲基二磺隆的抗性水平,对中等抗性种群进行靶标基因序列检测。【结果】节节麦在山东省冬小麦田10年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分布区域逐渐扩大,相对优势度逐渐增大。2009—2010年度,节节麦主要分布在山东西北平原区、中部山区和北部滨海区,平均相对优势度为3.18,在所有杂草中位列第8位;2013—2014年度,节节麦已在山东西北平原区等5个区域广泛分布,平均相对优势度达到7.33,位列第5位;2018—2019年度,节节麦在山东省全境大面积发生,平均相对优势度为11.38,位列第4位。62个节节麦种群中有20个种群对甲基二磺隆产生一定程度的抗性,这些抗性种群分布在节节麦发生早且用药时间长的西北平原区、西南平洼区和中部山区,其他区域未见抗性种群。其中低抗、中抗种群分别为16个(相对抗性指数在5.00—10.00)、4个(相对抗性指数在10.00—15.00),分别占种群总数的25.81%和6.45%,最高相对抗性指数达到12.63,无高抗种群。对4个中抗种群进行靶标位点突变测定,未检测到位点突变。【结论】节节麦已在山东省7大种植区域大面积分布,且分布区域和相对优势度逐年提高。未有对甲基二磺隆高抗的节节麦种群产生,但已有32.26%种群产生低等或中等程度的抗性,未检测到靶标位点突变,可能是代谢酶引起的非靶标抗性。生产中应避免过分依赖甲基二磺隆进行节节麦防控,建议推广深翻、土壤封闭和苗后茎叶处理相结合的节节麦综合防控策略,延缓节节麦抗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节麦 甲基二磺隆 山东省 抗性水平 扩散蔓延
下载PDF
喹草酮在小麦田的杀草谱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兴祥 李健 +3 位作者 刘金华 李美 房锋 张宪峰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93-1000,共8页
喹草酮是一种新型对羟基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抑制剂类(HPPDs)除草剂,为明确该药剂在小麦田的应用前景,在温室内进行了3个施药时期(播后苗前、苗后1叶期和苗后2~3叶期)对小麦田22种杂草的活性测定和3个小麦品种的安全性测定,同时在田间开... 喹草酮是一种新型对羟基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抑制剂类(HPPDs)除草剂,为明确该药剂在小麦田的应用前景,在温室内进行了3个施药时期(播后苗前、苗后1叶期和苗后2~3叶期)对小麦田22种杂草的活性测定和3个小麦品种的安全性测定,同时在田间开展了两年的10%喹草酮悬浮剂除草效果测定。温室试验结果表明:于播后苗前、苗后1叶期和苗后2~3叶期3个施药时期施药,喹草酮对小麦安全性高,在推荐最高施药剂量有效成分720 g/hm^2条件下,3个供试小麦品种均生长正常;阿拉伯婆婆纳和麦瓶草两种阔叶杂草对喹草酮高度敏感,苗后处理的GR50值(有效成分,下同)在1.4~5.4 g/hm^2之间,GR90值在6.8~14.2 g/hm^2之间,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的GR50值在13.3~13.8 g/hm^2之间,GR90值在47.7~64.0 g/hm^2之间;另外,苗后施药对猪殃殃、麦家公和播娘蒿也有较好防效,GR50值在7.3~98.9 g/hm^2之间,且与对阿拉伯婆婆纳和麦瓶草的防效间差异显著。两年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喹草酮在有效成分300 g/hm^2剂量下施用对小麦安全,对阿拉伯婆婆纳和麦瓶草防效高,近100%,对播娘蒿和猪殃殃防效略差,在65.3%~80.1%之间。可见,喹草酮在小麦田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建议进一步开展复配筛选研究以扩大其杀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草酮 小麦田 杀草谱 安全性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中国区域运气学说适宜性研究Ⅰ——燥湿气候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毅荣 金荣花 +5 位作者 陈祺 方峰 罗汉 杨瑞鸿 黄山 李宝梓 《中医药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利用55a全国气象站网逐日相对湿度实测资料,采用EOF和REOF等数理方法,评价中医运气学说在当代的科学价值。研究表明:全国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区域分布与五行理论观点基本一致;我国大部分地区燥湿变化主要特征符合运气学说的推演结论,... 本文利用55a全国气象站网逐日相对湿度实测资料,采用EOF和REOF等数理方法,评价中医运气学说在当代的科学价值。研究表明:全国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区域分布与五行理论观点基本一致;我国大部分地区燥湿变化主要特征符合运气学说的推演结论,适宜程度随区域有所不同,中央湿土之地湿度最高,北方和南方相对次高,东部风木之地和西部燥金之地最低;根据五行生克关系,对运气学说值年大运予以地域修正后,运气推算的准确度有明显提高,运气学说应包含地域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气学说 中国区域 燥湿气候 适宜性
下载PDF
中国区域运气学说适宜性研究(Ⅱ)--寒热气候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毅荣 伏芬琪 +6 位作者 张尚祖 金荣花 陈祺 方峰 罗汉 庞朝云 丁瑞津 《中医药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6-10,共5页
为了评估运气学说的科学价值,本文利用全国55年逐日气温实测资料,主要采用自然正交分解函数旋转自然正交分解函数EOF和旋转自然正交分解函烽REOF等数理方法,对我国寒热气候进行运气学说适宜性予以评价。研究表明:①运气学说推演结论能... 为了评估运气学说的科学价值,本文利用全国55年逐日气温实测资料,主要采用自然正交分解函数旋转自然正交分解函数EOF和旋转自然正交分解函烽REOF等数理方法,对我国寒热气候进行运气学说适宜性予以评价。研究表明:①运气学说推演结论能够概括我国热寒变化的最主要演变特征;②5年是我国寒热气候演变振荡主周期,与“五运”更迭5年周期一致,是运气学说具有科学价值的根本;③2~3年和准8年次振荡周期,较“五运”更迭周期(5年)存在着“过或不及”;④我国寒热气候变化由东南向西北愈趋杂乱、变化幅度加剧,或寒或热行为愈趋复杂,寒热异常存在3类高相关典型区,西部区寒热波动较大,东部区波动居中,中部区较小;⑤运气学说“六气从化、主客加临、司天在泉”等订正方法,兼顾了我国寒热气候准周期振荡和地域差异特点;⑥运气学说在我国仍具有广泛适宜性,在周期特点、阶段性和地域性等方面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气学说 中国区域 热寒气候 适宜性
下载PDF
中国西南和华南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时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静 方锋 王莺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10-2025,共16页
利用历史统计资料,以西南和华南5个省份/自治区[四川、云南、贵州、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为代表区,探讨了多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时序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广东、广西和四川粮食播种面积逐渐... 利用历史统计资料,以西南和华南5个省份/自治区[四川、云南、贵州、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为代表区,探讨了多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时序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广东、广西和四川粮食播种面积逐渐减少,相较上世纪50年代,近10年分别减少了62.0%、13.9%和36.1%,贵州和云南省粮食播种面积则扩大明显,近10年分别扩大了41.4%和49.2%。其次,广东冬小麦、玉米和马铃薯播种面积呈增加趋势;广西稻谷、早稻、冬小麦、谷子、高粱和大豆播种面积呈先增后减趋势,玉米和马铃薯播种面积波动增加;四川冬小麦播种面积也呈先增后减趋势,玉米、豆类和薯类播种面积较为稳定,贵州谷物、稻谷、玉米、早稻、双季晚稻和豆类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冬小麦播种面积呈先增后减趋势,高粱、大豆、薯类和马铃薯播种面积则持续增加,云南谷物、稻谷、豆类播种面积变化不大,双季晚稻和冬小麦播种面积呈先增后减趋势,玉米、谷子、大豆、薯类和马铃薯播种面积总体呈波动增加趋势。除此之外,各省/自治区其他粮食作物品种播种面积则呈逐渐减少趋势。分析了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变化影响因素的效应,发现大多数影响因素与播种面积变化都有显著相关性,但具体到省份/自治区、作物品种,不同的因素效应不同。总体而言,社会经济因素中人口数量指标,以及个别农业技术指标对西南和华南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变化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作物 播种面积 时序变化特征 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灾害因素 相关分析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AMSR-E土壤水分产品评价及在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静 方锋 +3 位作者 黄鹏程 岳平 李江萍 王大为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50-664,共15页
土壤水分在地表能量交换和气候变化中有重要作用。干旱为常见的自然灾害,土壤水分是反映干旱最直观的指标,利用微波遥感监测地表土壤水分具有明显优势,微波土壤水分产品也在干旱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地表下垫面的差异和反演算法的... 土壤水分在地表能量交换和气候变化中有重要作用。干旱为常见的自然灾害,土壤水分是反映干旱最直观的指标,利用微波遥感监测地表土壤水分具有明显优势,微波土壤水分产品也在干旱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地表下垫面的差异和反演算法的精度,使土壤水分产品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本研究对广泛使用的AMSR-E(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Earth Observing System)土壤水分产品在中国范围内的精度及在干旱监测中的作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AMSR-E能较好的反映站点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情况,大多数站点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但20 cm相关性低于10 cm,且高相关系数区域明显缩小;下垫面为白地的农试站观测的土壤水分和AMSR-E土壤水分产品之间的相关性显著高于种植作物下的农田区这2种数据的相关性;对于大多数下垫面类型,站点土壤水分和AMSR-E土壤水分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达到极显著相关,对10 cm土壤水分观测,相关性最好的是种植高梁下观测的土壤水分,相关性达到了0.579,对20 cm土壤水分观测,相关性最好的是棉花下观测的土壤水分,相关性达到0.528。春季、夏季和秋季的相关性较高,而冬季相关性略低;在种植作物的情况下,东北、华南和西北地区,站点和AMSR-E土壤水分观测相关性较好,仅考虑白地的情况下,西北、西南和华中区域,这2种数据的相关性更高些;AMSR-E较农试站土壤水分取值范围宽,但不同区域AMSR-E土壤水分取值峰值不同,华北区域2种土壤水分观测分布和波动较为一致;AMSR-E基本能反映北方干旱和南方多雨引起的土壤水分差异趋势;大多数站点和大多数作物类型下,10 cm站点土壤水分和AMSR-E土壤水分相关性较好的情况下,20 cm也会有这样的表现。其次,AMSR-E土壤水分产品提取的土壤水分距平百分率与同期的降水距平百分率之间的相关性较好,尤其在西北地区和北方大部分区域更明显,AMSR-E土壤水分产品能较好的反映降水的波动和干旱的发生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SR-E土壤水分产品 土壤水分 降水距平指数 作物类型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分期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峰 刘占祥 +2 位作者 刘艳红 何文举 周涛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8期1478-1482,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分期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7年5月之间,在我医院肿瘤科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各期患者157例,健康者40例,肺炎患者40例,活动期肺结核患者40例,分为健康者40例(A...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分期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7年5月之间,在我医院肿瘤科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各期患者157例,健康者40例,肺炎患者40例,活动期肺结核患者40例,分为健康者40例(A组),非小细胞肺癌临床Ⅰ期56例(B组),临床Ⅱ期37例(C组),临床Ⅲ期34例(D组),临床Ⅳ期30例(E组),肺炎患者40例(F组),活动期肺结核患者40例(G组),分析各组患者的血清HMGB1数据。结果七组患者的血清HMGB1浓度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62.974,P<0.05),q检验结果显示,除了B组与F组之间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外,任意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肺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HMGB1浓度之间呈正相关(r=0.940,P<0.05),相同临床分期下,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血清HMGB1浓度数据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0.138,1.829,0.524,0.725,P>0.05),七组研究对象的HMGB1,CEA,CYFRA21-1进行Fisher判别函数计算,交叉验证判别正确率为87.00%。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之中,随着疾病程度的加重,血清HMBG1浓度逐渐增加,但是不同病理类型的患者,其血清HMBG1浓度不具有差异,利用血清HMBG1浓度及其他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期的判定准确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标志物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基于概率统计方法的中国农作物生产风险评估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静 方锋 +1 位作者 王素萍 李臻琦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2期9-18,共10页
利用概率统计方法,基于主要农作物历年单产数据,通过估算中国不同区域不同农作物相对气象产量的概率密度曲线和分布函数,获得了各区域主要作物不同增减产区间的概率和风险水平。结果表明: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粮食相对气象产量波动较大... 利用概率统计方法,基于主要农作物历年单产数据,通过估算中国不同区域不同农作物相对气象产量的概率密度曲线和分布函数,获得了各区域主要作物不同增减产区间的概率和风险水平。结果表明: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粮食相对气象产量波动较大;华北地区水稻,华南地区小麦,东北、华北和华南地区玉米,东北、华北、华中、西北地区马铃薯,东北地区油料作物相对气象产量波动幅度较大。水稻遭受气象灾害后相对气象产量波动较小,平均为3.1%,抗风险能力较强,而小麦和油料作物的相对气象产量波动较大,分别为5.9%和6.1%。东北地区粮食减产区间在5%~10%和超过10%的概率最大,其次为西北地区在这两个减产区间出现的概率,华东地区的粮食生产比较稳定,风险较低,防灾减灾能力较强。华北地区的水稻在减产5%~10%和超过10%的概率较大,东北地区的水稻在减产5%~10%和超过10%的概率最小;七个区域小麦减产超过10%的概率均较大,尤其是华北和华南地区,概率均超过了4%,华中地区的小麦在减产5%~10%和超过10%的概率最小;东北和华南地区的玉米减产超过10%的概率较大;东北、华北、华中和西北地区的马铃薯严重减产的概率较大,华东和华南地区马铃薯严重减产的概率相对较小;东北地区的油料减产超过10%的概率较大,而华南地区油料严重减产的概率较小,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相对气象产量 概率统计方法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县域尺度下的宝鸡市农业洪水灾害脆弱性评价及区划 被引量:12
17
作者 徐玉霞 许小明 +1 位作者 方锋 贺锐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52-660,共9页
为探究农业洪水灾害发生机理和降低洪水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以宝鸡市为例,利用辖区内2014年降水数据与2015年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依据自然灾害脆弱性理论,从易损性和适应性2个因子着手,选取了年降水量等12个分指标,构建了宝鸡市农... 为探究农业洪水灾害发生机理和降低洪水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以宝鸡市为例,利用辖区内2014年降水数据与2015年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依据自然灾害脆弱性理论,从易损性和适应性2个因子着手,选取了年降水量等12个分指标,构建了宝鸡市农业洪水灾害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赋权法确定权重,利用ArcGIS 10.2技术以县域尺度视角对研究区农业洪水灾害脆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区划。结果表明:(1)高易损性区主要集中在岐山县、金台区等年降水量较高且耕地比重较大的区县。(2)高适应性区主要包括渭滨区、金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3)高脆弱性区为太白县、千阳县;较高脆弱性区为陇县、麟游县、岐山县、扶风县;中等脆弱性区为陈仓区、凤翔县;低脆弱性区为金台区、渭滨区、眉县、凤县。整体来看,宝鸡市农业水灾高脆弱区集中分布在辖区东北部,宝鸡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强水灾风险研究,根据各区县的地理环境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来因地制宜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重视防洪工程建设,降低农业水灾脆弱性以减轻农业洪水灾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洪水灾害 脆弱性 评价及区划 县域尺度 宝鸡市
下载PDF
GEO遥感卫星在舰船目标检测跟踪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俐云 方峰 +2 位作者 伊成俊 孙亚楠 万生阳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3-139,共7页
针对地球静止轨道(GEO)遥感卫星大范围持续观测的特点,文章结合舰船目标检测跟踪应用中的实际需求,利用高分四号卫星对舰船目标检测跟踪的应用模式进行探索研究,识别了目前常规应用流程中存在的各环节独立、处理时延大、检测跟踪难等问... 针对地球静止轨道(GEO)遥感卫星大范围持续观测的特点,文章结合舰船目标检测跟踪应用中的实际需求,利用高分四号卫星对舰船目标检测跟踪的应用模式进行探索研究,识别了目前常规应用流程中存在的各环节独立、处理时延大、检测跟踪难等问题。从提升需求响应时效性,融入实际保障流程出发,立足现有技术发展水平,考虑任务筹划、数据处理、检测跟踪几方面要素,对应用流程进行了优化设计,并通过实际案例开展了应用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舰船目标检测跟踪应用时延缩减到分钟级,同时在无云层遮挡情况下,可对检测目标实施连续的跟踪监视,获取舰船目标位置、运动轨迹等信息。在此基础上,对未来静止轨道遥感卫星在舰船目标检测跟踪中的发展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轨道遥感卫星 高分四号卫星 舰船目标检测跟踪 应用流程设计
下载PDF
淋病奈瑟菌对阿奇霉素的敏感性及mtrR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廖娟 林滢 +2 位作者 方凤 詹文芳 刘继来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2期3221-3224,共4页
目的探讨淋病奈瑟菌对阿奇霉素的敏感性及其相关耐药基因mtrR的突变特征。方法收集该院2018—2020年检出的43株淋病奈瑟菌菌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淋病奈瑟菌对阿奇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PCR和测序技术分析阿奇霉素非敏感组(对... 目的探讨淋病奈瑟菌对阿奇霉素的敏感性及其相关耐药基因mtrR的突变特征。方法收集该院2018—2020年检出的43株淋病奈瑟菌菌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淋病奈瑟菌对阿奇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PCR和测序技术分析阿奇霉素非敏感组(对阿奇霉素非敏感的菌株11株)和阿奇霉素敏感组(随机抽取的10株对阿奇霉素敏感的菌株)淋病奈瑟菌mtrR基因的突变特征。结果43株菌株中检出对阿奇霉素非敏感的菌株共11株(25.6%)。mtrR基因启动子区域A碱基缺失突变及编码区突变在阿奇霉素非敏感组、阿奇霉素敏感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阿奇霉素非敏感组菌株在mtrR基因编码区可见多个位点突变。结论临床应根据淋病奈瑟菌的药敏报告结果选择抗菌药物,mtrR基因编码区多个位点的突变可能导致淋病奈瑟菌对阿奇霉素的耐药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奈瑟菌 阿奇霉素 MTRR基因 耐药性 突变
下载PDF
啶酰菌胺在3种小作物中的残留特征及使用安全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瑞娟 李如美 +8 位作者 梁慧 房锋 白元良 梁林 冯义志 潘金菊 崔淑华 于建垒 刘同金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4-129,共6页
采用QuEChERS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进行定量分析,检测啶酰菌胺在苦瓜、韭菜和大蒜3种小作物中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并对其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进行评估,为啶酰菌胺在小作物上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结... 采用QuEChERS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进行定量分析,检测啶酰菌胺在苦瓜、韭菜和大蒜3种小作物中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并对其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进行评估,为啶酰菌胺在小作物上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添加水平范围内,苦瓜空白样品添加啶酰菌胺的平均回收率为91%~96%,相对标准偏差为1.3%~3.3%;韭菜空白样品添加啶酰菌胺的平均回收率为80%~97%,相对标准偏差为0.7%~2.6%,青蒜、蒜薹和大蒜空白样品添加啶酰菌胺的平均回收率为78%~99%,相对标准偏差为1.1~2.8%。啶酰菌胺在苦瓜、韭菜、青蒜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4~4.5、2.9~3.5、4.6~6.5d。GAP条件下啶酰菌胺在苦瓜、韭菜、青蒜、蒜薹、大蒜中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004~1.120、0.338~9.120、0.348~5.710、0.0337~2.970、<0.004mg·kg^(-1)。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普通人群啶酰菌胺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为0.6055mg,风险概率为24.0%,处于安全水平,表明其对一般人群健康产生的风险是可接受的。根据推荐的间隔期采收,在小型瓜类、绿叶葱类、鳞茎葱类等小作物上,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按推荐剂量使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啶酰菌胺 小作物 残留特征 安全使用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