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新地乡部分地区亚洲璃眼蜱的形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1
作者 昝晓庆 任巧云 +8 位作者 罗金 王彦龙 刁沛文 车丽妍 罗建勋 殷宏 关贵全 刘光远 赵洪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目的了解新疆裕民县新地乡所采集蜱种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情况。方法采集该地区家畜体表寄生蜱,借助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VHX 600对收集到的蜱进行初步的形态学鉴定。提取全蜱总DNA,采用PCR技术,基于COI和ITS2基因位点对蜱DNA进行扩增,... 目的了解新疆裕民县新地乡所采集蜱种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情况。方法采集该地区家畜体表寄生蜱,借助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VHX 600对收集到的蜱进行初步的形态学鉴定。提取全蜱总DNA,采用PCR技术,基于COI和ITS2基因位点对蜱DNA进行扩增,将阳性的PCR产物进行测序。通过NCBI数据库中Blast在线分析软件,将测序所获序列与数据库中其他相关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利用MEGA 7.0软件中的邻接法构建遗传进化树,确定蜱的进化生物学特性。结果经形态学鉴定,从裕民县新地乡采集的蜱均符合亚洲璃眼蜱的特征。基于COI和ITS2基因序列建立的遗传进化树表明,本次研究所采集的蜱与已知的亚洲璃眼蜱聚为一支。结论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本次研究所采集的蜱为亚洲璃眼蜱。该结果为新疆新地乡蜱种分布提供一定数据资料,为蜱种鉴定和遗传进化特征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璃眼蜱 形态鉴定 COI基因 ITS2基因
下载PDF
新疆边境地区蜱携带梨形虫种类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6
2
作者 仇晓飞 林汉亮 +18 位作者 罗金 马力克·艾则孜 康逢义 倪军 罗毅 刘文阁 马站 任巧云 曹润来 谭阳春 张高峰 刁沛文 王奇林 刘佩雯 关贵全 罗建勋 殷宏 徐庚全 刘光远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37,共7页
为了调查新疆边境地区梨形虫在当地蜱中的携带情况,对采集于2019年4月份和5月份的新疆边境地区共25个县(市)的蜱进行形态学鉴定,提取DNA,利用梨形虫套式引物进行扩增并测序,并采用IQ-Tree软件的ML法构建不同地理株的进化关系。结果显示... 为了调查新疆边境地区梨形虫在当地蜱中的携带情况,对采集于2019年4月份和5月份的新疆边境地区共25个县(市)的蜱进行形态学鉴定,提取DNA,利用梨形虫套式引物进行扩增并测序,并采用IQ-Tree软件的ML法构建不同地理株的进化关系。结果显示,采集到的1516只蜱包括4个属9个种,分别为森林革蜱(Dermacentor silvarum)、草原革蜱(D.nuttalli)、胫距革蜱(D.pavlovskyi)、边缘革蜱(D.marginatus)、亚洲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麻点璃眼蜱(H.rufipes)、小亚璃眼蜱(H.anatolicum)、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 sanguineus)和刻点血蜱(Haemaphysalis punctate);对上述蜱种携带梨形虫种类的分子检测结果显示,共检出3种泰勒虫和6种巴贝斯虫,分别为绵羊泰勒虫(Theileria ovis)、马泰勒虫(T.equi)、泰勒虫未定种(Theileria sp.)、驽巴贝斯虫(Babesia caballi)、粗糙巴贝斯虫(B.crassa)、隐藏巴贝斯虫(B.occultans)、犬巴贝斯虫(B.canis canis)、莫氏巴贝斯虫(B.motasi)及巴贝斯虫未定种(Babesia sp.)。结果表明,蜱中梨形虫的平均携带率为27.77%,且新疆边境不同地区的蜱梨形虫的携带率不同。研究结果为梨形虫病的进一步防控以及相关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形虫 分子鉴定
下载PDF
青海省四县牦牛牛病毒性腹泻的血清学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忠辉 高闪电 +6 位作者 储岳峰 田占成 独军政 李有全 关贵全 罗建勋 殷宏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32,共5页
从采集的557份牦牛血清样品中,用分层抽样法选择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和刚察县、海南州贵南县和大通县不同年龄和性别牦牛血清232份,用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体测定分析流行率,并用RT-PCR扩增BVDV基因组5′-UTR,测... 从采集的557份牦牛血清样品中,用分层抽样法选择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和刚察县、海南州贵南县和大通县不同年龄和性别牦牛血清232份,用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体测定分析流行率,并用RT-PCR扩增BVDV基因组5′-UTR,测序进行病毒基因亚型分析。结果表明,牦牛总体BVDV真实流行率为82.30%,其中雄性牦牛BVDV真实流行率为90.01%,显著高于雌性牦牛(80.07%),且在成年牦牛2岁~3岁、3岁~4岁及4岁以上各阶段雄性牦牛BVDV流行率均显著高于雌性牦牛。5′-UTR测序结果表明,在青海牦牛至少流行4个基因亚型BVDV,包括BVDV-1a、BVDV-1m、BVDV-1q和BVDV-2a,以BVDV-1m和BVDV-1q为主导基因亚型。阐明了青海不同地区牦牛群体BVDV流行现状,为牦牛BVDV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牦牛 流行率 基因亚型
下载PDF
某羊场和田羊与策勒黑羊无浆体季节性感染PCR检测 被引量:2
4
作者 严勇 赵爱云 +5 位作者 李姚旭 蒋维东 石长青 张宽宽 关贵全 齐萌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1-144,共4页
为了解和田羊和策勒黑羊无浆体季节动态感染情况,分别于2015年冬至、2016年春分、夏至和秋分,在策勒县某牧业合作社采集和田羊和策勒黑羊血液样本共120份,应用PCR对无浆体的MSP4基因和16SrRNA基因进行扩增。结果发现,检测绵羊的无浆体... 为了解和田羊和策勒黑羊无浆体季节动态感染情况,分别于2015年冬至、2016年春分、夏至和秋分,在策勒县某牧业合作社采集和田羊和策勒黑羊血液样本共120份,应用PCR对无浆体的MSP4基因和16SrRNA基因进行扩增。结果发现,检测绵羊的无浆体总阳性率为99.2%(119/120),以绵羊无浆体(Anaplasma ovis)和嗜吞噬无浆体(A.phagocytophilum)混合感染为主,占阳性样本比例为61.3%(73/119),A.ovis和A.phagocytophilum占阳性样本比例分别为31.1%(37/119)和7.6%(9/119)。在不同季节,和田羊和策勒黑羊无浆体均普遍感染,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新疆策勒县某羊场绵羊的无浆体病全年均可流行,应引起人们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浆体 绵羊 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犊牛粪便中益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元 李禤 +6 位作者 郭鹏飞 关贵全 刘军龙 刘爱红 罗建勋 殷宏 李有全 《中国奶牛》 2018年第7期21-24,共4页
为了筛选出能够抑制犊牛腹泻的益生菌株,本研究采集了20份健康犊牛新鲜粪便,采用厌氧培养、形态学观察以及分子鉴定技术,初步分离得到3株革兰氏阳性杆菌(A1、A2和A3)和4株革兰氏阳性球菌(B1、B2、B3和B4),并对这些菌株进行分子鉴定。鉴... 为了筛选出能够抑制犊牛腹泻的益生菌株,本研究采集了20份健康犊牛新鲜粪便,采用厌氧培养、形态学观察以及分子鉴定技术,初步分离得到3株革兰氏阳性杆菌(A1、A2和A3)和4株革兰氏阳性球菌(B1、B2、B3和B4),并对这些菌株进行分子鉴定。鉴定结果表明:A1和A2均为罗伊乳杆菌,A3为黏膜乳杆菌;B1为坚强肠球菌,B2为海氏肠球菌,B3和B4均为屎肠球菌。本研究为防治犊牛腹泻提供了更多的候选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培养 犊牛粪便 益生菌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fectivity of Theileria luwenshuni and Theileria uilenbergi in Chinese Kunming mice 被引量:1
6
作者 LI You-quan GUO Peng-fei +8 位作者 LIU Jun-long LIU Zhi-jie HAN Yuan LI Xuan LIU Ai-hong guan gui-quan LIU guang-yuan LUO Jian-xun YIN Ho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期488-492,共5页
Theileria luwenshuni and Theileria uilenbergi are important tick-borne pathogens and cause substantial losses to the sheep industry in China. The improvement in detection techniques has allow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m... Theileria luwenshuni and Theileria uilenbergi are important tick-borne pathogens and cause substantial losses to the sheep industry in China. The improvement in detection techniques has allow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multi-homing parasitism in Theileria parasites. Herein we evaluated the experimental infectivity of T. luwenshuni and T. uilenbergi in Chinese Kunming mice by screening blood samples of experimentally inoculated mice by microscopic examination(ME) and PCR. T. luwenshuni infected Chinese Kunming mice and 20 mice inoculated with this parasite were positive by ME and PCR. In addition, T. uilenbergi infected mice and 20 mice inoculated with this species were positive by ME and PCR. However, the number of red blood cells and the levels of hemoglobin of 40 infected mice had no obvious changes in the course of infection. 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multi-homing parasitism of T. luwenshuni and T. uilenbergi, which were believed to be parasites of sheep and goats. This study was the first to demonstrate the infection of T. luwenshuni and T. uilenbergi in Kunming m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ileria luwenshuni Theileria uilenbergi infection mouse PCR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Larval cDNA Expression Library and Immunological Identification of Positive Clones in Tick Haemaphysalis qinghaiensis
7
作者 ZHAO Hai-ping YIN Hong +8 位作者 LI Chun-yi GAO Jin-liang LI You-quan guan gui-quan LIU Zhi-jie LIU Jun-long YANG Fu-he XING Xiu-mei LUO Jian-xu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10年第6期896-902,共7页
A primary cDNA expression library with a titer of 5.0 × 105 PFU mL-1 was constructed from mRNA extracted from larval Haemaphysalis qinghaiensis ticks in order to identify certain genes,which would then be used as... A primary cDNA expression library with a titer of 5.0 × 105 PFU mL-1 was constructed from mRNA extracted from larval Haemaphysalis qinghaiensis ticks in order to identify certain genes,which would then be used as candidate molecules for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vaccines to control this parasite.Totally 11 positive clones,which designated as HqL01-11,were obtained by immunoscreening of the library using a polyclonal antibody generated in rabbit with larval tick protein extract.Results of sequence analysis from BLASTN searching revealed that 6 of them had no significant homology with the adult H.qinghaiensis ticks’ known genes,4 of them had no significant homology with all genes deposited in GenBank database.HqL07,HqL08,HqL09,and HqL11 were deposited to GenBank database,and accession numbers were EF605263,EF605264,EF605265,and EF605266,respectively.Subsequently,HqL07 and HqL09 were expressed in vitro and the molecular weights of the corresponding expressed products were 60 and 70 kDa,respectively.Western blot analyses showed that HqL07 and HqL09 had immunogenicity.This study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future production of genetically engineered vaccines for the immunological control of H.qinghaien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val tick Haemaphysalis qinghaiensis cDNA expression library IMMUNOSCREENING immunologicalidentification
下载PDF
非洲马瘟病毒重组VP7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轩莹 户鑫兵 +7 位作者 罗昭依 田占成 高闪电 殷宏 罗建勋 关贵全 苟惠天 独军政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71-976,共6页
非洲马瘟是由非洲马瘟病毒感染马引起的一种以发热、皮下和肺组织水肿及内脏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烈性传染病。本研究首先通过PCR以合成的AHSV S7基因为模板扩增得到开放阅读框片段,将其克隆至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PROEX HTb,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 非洲马瘟是由非洲马瘟病毒感染马引起的一种以发热、皮下和肺组织水肿及内脏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烈性传染病。本研究首先通过PCR以合成的AHSV S7基因为模板扩增得到开放阅读框片段,将其克隆至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PROEX HTb,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PROEX-AHSVS7。转化重组质粒pPROEX-AHS-VS7到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用0.5 mmol/L IPTG进行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和免疫印迹(Western-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采用包涵体和亲和层析纯化的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获得纯度较高的重组VP7蛋白,经3次免疫新西兰大白兔收集血清并进行抗体纯化,通过Western-blot、免疫荧光和间接ELISA法进行抗体的鉴定。结果表明,本试验利用大肠杆菌系统成功诱导表达了约为40 ku的重组AHSV VP7蛋白,并成功制备出特异的VP7多克隆抗体。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VP7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建立诊断方法及亚单位疫苗研发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马瘟病毒 VP7蛋白 多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蓝舌病毒1型灭活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果
9
作者 车永军 丁晓攀 +8 位作者 张忠辉 高闪电 田占成 刘光远 罗建勋 关贵全 常惠芸 殷宏 独军政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31-1137,共7页
比较了二乙烯亚胺(BEI)、甲醛和β-丙内酯(BPL)3种灭活剂对蓝舌病毒1型(BTV-1)的灭活效果,利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灭活病毒蛋白,选择BEI作为疫苗灭活剂制备BTV-1灭活疫苗并免疫绵羊,通过竞争ELISA法和噬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测定抗体效价评... 比较了二乙烯亚胺(BEI)、甲醛和β-丙内酯(BPL)3种灭活剂对蓝舌病毒1型(BTV-1)的灭活效果,利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灭活病毒蛋白,选择BEI作为疫苗灭活剂制备BTV-1灭活疫苗并免疫绵羊,通过竞争ELISA法和噬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测定抗体效价评价疫苗免疫效果。结果显示,BEI、BPL和甲醛均能在48 h内完全灭活BTV-1,且在BPL和BEI灭活处理的病毒样品中均可以检测到VP6、VP7、NS1和NS2四种病毒蛋白,而在甲醛处理的病毒样品中仅检测到了VP7蛋白,表明BEI和BPL在灭活病毒过程中对病毒蛋白抗原影响较小。血清抗体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疫苗免疫组绵羊血清中抗BTV非中和抗体和中和抗体均显著升高。本研究制备的BTV-1灭活疫苗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这也为研制其他血清型蓝舌病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毒1型 病毒灭活剂 竞争ELISA 噬斑减少中和试验
原文传递
基于金纳米颗粒标记非洲猪瘟病毒p30蛋白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燕燕 赵亚茹 +9 位作者 李昕 杨吉飞 牛庆丽 林密 王兆贵 刘猛 关贵全 殷宏 蒋韬 刘志杰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39-945,共7页
为建立一种用于非洲猪瘟病毒(ASFV)抗体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将特异性高、抗原性强的重组ASFV p30蛋白用金纳米颗粒标记,制成捕获金标抗原;将p30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ASFV-p30-Ab)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NC)上,分别作为检测线(T线)和质控... 为建立一种用于非洲猪瘟病毒(ASFV)抗体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将特异性高、抗原性强的重组ASFV p30蛋白用金纳米颗粒标记,制成捕获金标抗原;将p30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ASFV-p30-Ab)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NC)上,分别作为检测线(T线)和质控线(C线),制备ASFV p30金纳米颗粒免疫层析抗体检测试纸条,并对该方法开展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该试纸条可在5-10 min完成检测;以健康猪血清、口蹄疫病毒(FMDV)、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等阳性血清作为对照,该方法仅特异性的检出ASFV感染的血清阳性样品,与各对照组血清无交叉反应;以进口ASFV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作为金标准对阴、阳性样品进行对比检验,该试纸条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52%和92.00%,说明本研究制备的ASFV p30抗体金纳米颗粒检测试纸条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备操作简便、检测快速和结果判断容易等特点,具有ASF现场检测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p30蛋白 抗体检测 金纳米颗粒 免疫层析法
原文传递
甘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区牦牛泰勒虫病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银银 赵帅阳 +6 位作者 关贵全 李有全 刘爱红 石红梅 殷宏 刘军龙 罗建勋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9-734,共6页
为了解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牦牛泰勒虫的感染状况,采用可同时检测3种牛泰勒虫感染的重组MPSP蛋白间接ELISA方法,对采自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夏河县、碌曲县和玛曲县的320份牦牛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71.56%... 为了解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牦牛泰勒虫的感染状况,采用可同时检测3种牛泰勒虫感染的重组MPSP蛋白间接ELISA方法,对采自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夏河县、碌曲县和玛曲县的320份牦牛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71.56%(229/320),表明该地区牛泰勒虫感染严重。SPSS22.0.0.0软件卡方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甘南藏族自治州这4个县(市)之间牦牛血清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11,x2=2.39,df=3),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牦牛之间阳性率也无显著性差异(P=0.09,x2=2.13,df=2;P=0.07,x2=0.02,df=1)。本研究为该地区牦牛泰勒虫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了流行病学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泰勒虫病 MPSP ELISA 血清学调查
原文传递
牛巴贝斯虫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明 王锦明 +7 位作者 刘爱红 刘志杰 聂英 魏华 李玉峰 殷宏 关贵全 罗建勋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3-189,共7页
为建立一种适用于基层兽医实验室特异、敏感、快速检测牛巴贝斯虫感染的方法,以牛巴贝斯虫球状体蛋白4(SBP4)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建立检测牛巴贝斯虫的巢式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特异性地检测牛巴贝斯虫感染,与14种动物梨形虫无... 为建立一种适用于基层兽医实验室特异、敏感、快速检测牛巴贝斯虫感染的方法,以牛巴贝斯虫球状体蛋白4(SBP4)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建立检测牛巴贝斯虫的巢式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特异性地检测牛巴贝斯虫感染,与14种动物梨形虫无交叉反应。该方法能够检测到1 copy的SBP4基因,其敏感性分别是对应的内、外引物普通PCR的10倍和1 000倍。应用该巢式PCR方法,对田间随机采集的136份野外样品进行检测,检出阳性样品9份,显著高于AbouLaila等报道的方法(5份)。这些数据表明,建立的巢式PCR方法可用于基层兽医实验室敏感、准确地检测牛巴贝斯虫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巴贝斯虫 巢式PCR SBP4基因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三地蜱体内Q热病原的感染情况和分子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金 李静 +13 位作者 张高峰 刘佩雯 罗文蔚 苏小玲 任巧云 刘文阁 曹润来 刁培文 孙世弟 关贵全 罗建勋 殷宏 李祥瑞 刘光远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85-1391,共7页
为了解贝氏柯克斯体伴随蜱活动的流行特征以及该病原的分子特征,采用布旗法收集黑龙江省伊春、鹤岗及佳木斯等地共计461份饥饿蜱,并通过形态学鉴定其种类。经PCR扩增病原的16S rRNA基因,并测序,分析统计不同蜱种感染贝氏柯克斯体阳性率... 为了解贝氏柯克斯体伴随蜱活动的流行特征以及该病原的分子特征,采用布旗法收集黑龙江省伊春、鹤岗及佳木斯等地共计461份饥饿蜱,并通过形态学鉴定其种类。经PCR扩增病原的16S rRNA基因,并测序,分析统计不同蜱种感染贝氏柯克斯体阳性率。采用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遗传进化树,分析不同地域不同蜱种来源贝氏柯克斯体的遗传进化关系。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收集的蜱种主要包括日本血蜱(n=102)、全沟硬蜱(n=97)、森林革蜱(n=150)以及嗜群血蜱(n=112)。其中,日本血蜱的贝氏柯克斯体感染率高达12%,嗜群血蜱的贝氏柯克斯体感染率为6%,而全沟硬蜱及森林革蜱的贝氏柯克斯体感染率均为4%。基于16S rRNA序列分析表明,贝氏柯克斯体是一类高度保守的病原,不同地方株之间序列差异不显著。且贝氏柯克斯体与多个变形菌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特别是G-变形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有一支分化为贝氏柯克斯体,另外一支依然保持了G-变形菌的分子特征。基于上述分析,贝氏柯克斯体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可在多种蜱体内广泛存在,但其感染率略有不同。该病原的存在会给当地家畜及人的活动造成潜在的危害,为该病原的防控提出了挑战。因此,加强当地家畜饲养管理将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杀蜱也是防控Q热病原极其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柯克斯体 Q热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蜱虫争议种的分类体系重构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金 曲志强 +5 位作者 任巧云 关贵全 罗建勋 殷宏 李祥瑞 刘光远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45-2151,共7页
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一直以来被认为隶属于牛蜱属,但是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其应归为扇头蜱属(Rhipicephalus)。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形态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手段阐述该蜱种的分类地位。旨在厘清争议种分类体系重... 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一直以来被认为隶属于牛蜱属,但是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其应归为扇头蜱属(Rhipicephalus)。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形态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手段阐述该蜱种的分类地位。旨在厘清争议种分类体系重构的目的,为其可能传播病原的种类及防控起到指导性作用。本研究对我国蜱虫主要流行区域的地方优势种进行收集,并就其形态学对收获的蜱虫进行种的鉴定。从而遴选出微小牛蜱,血红扇头蜱等蜱种,并结合标记分子18S rRNA V4高变区对目标虫种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测算不同蜱种之间的遗传距离。形态学结果显示,微小牛蜱饱血长宽平均达到12.7 mm×7.8 mm,口下板粗短,齿式4/4,齿大小均一,每纵列为8~9枚齿。血红扇头蜱饱血长宽平均为11.2 mm×7.0 mm,口下板棒形,齿式3/3,齿大小均一,每纵列约为10枚齿。基于18S rRNA V4高变区的遗传发生树及遗传距离结果显示。牛蜱属(Boophilus)与扇头蜱属以及璃眼蜱属(Hyalomma)聚类在同一分支,其遗传距离重组率在牛蜱属和扇头蜱属之间仅为0.002,在璃眼蜱属与牛蜱属,扇头蜱属之间分别为0.005和0.002。此外,还发现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mis)甘肃株与河北株(JQ346681)序列遗传距离重组率为0.007。而收集自我国的花蜱与美国花蜱(MF102095)遗传距离重组率仅为0.005。至此,可以断定微小牛蜱应该隶属于扇头蜱属的1个亚种,而非同一种。同时也证实在扇头蜱亚科新的分类系统中将璃眼蜱属划分到扇头蜱亚科这一事实,因此仅以18S rRNA为标记分子进行璃眼蜱的分类存在一定的种争议。此外,不同地域遗传距离相近的同一蜱种,可能是动物迁徙或者引种造成的一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头蜱 微小牛蜱 18S rRNA 分类
原文传递
环形泰勒虫喀什株感染牛淋巴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征的鉴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全英 李有全 +8 位作者 刘军龙 刘爱红 王锦明 赵帅阳 陈银银 徐建林 殷宏 关贵全 罗建勋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4-151,共8页
建立1株环形泰勒虫(Theileria annulata)感染的牛淋巴细胞系,分析其生物学特征,为环形泰勒虫病疫苗研发提供新的细胞系。用环形泰勒虫喀什株感染的小亚璃眼蜱成蜱叮咬健康黄牛,当动物体温升高,体表淋巴结肿大时,用显微镜检查肩前和股前... 建立1株环形泰勒虫(Theileria annulata)感染的牛淋巴细胞系,分析其生物学特征,为环形泰勒虫病疫苗研发提供新的细胞系。用环形泰勒虫喀什株感染的小亚璃眼蜱成蜱叮咬健康黄牛,当动物体温升高,体表淋巴结肿大时,用显微镜检查肩前和股前淋巴结穿刺物涂片,出现裂殖体感染的淋巴细胞时,手术摘取淋巴结,无菌条件下进行淋巴细胞的分离培养;选择合适的培养条件对该细胞进行适应性传代培养,可稳定传代培养后,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测定细胞倍增时间和细胞周期,测定细胞系环形泰勒虫18S rRNA基因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其亲缘关系。结果显示,建立了1株可传代培养的环形泰勒虫喀什株裂殖体感染的淋巴细胞系(TaKashi),接种5.0×10~5 mL^(-1)的细胞,经72 h培养周期,细胞浓度可达到(2.8~3.0)×10~6mL^(-1),细胞存活率维持在90%以上;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33.4 h。细胞周期分析显示,G1期占46.2%,G2期占10.4%,S1期占43.4%,TaKashi传50代后仍然保持着淋巴细胞的形态学特征。18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及抗原基因Tams1同源性分析显示,该虫株与我国不同省份流行的环形泰勒虫虫株的相似性在91.9%以上,并处于同一个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泰勒虫 细胞培养 牛淋巴细胞 细胞系
原文传递
罗伊氏乳杆菌ZL2a株体外益生潜能的评价 被引量:7
16
作者 贾丹 王雅 +7 位作者 李禤 王杰 李贺海 刘军龙 关贵全 罗建勋 殷宏 李有全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50-1456,共7页
为了评价新分离猪源罗伊氏乳杆菌ZL2a株的益生潜能,通过测定其生长曲线、产酸能力、对低pH和高胆盐环境的耐受性、在体外模拟胃肠道溶液中的存活能力、抑菌能力、抗生素抗性及对Caco-2细胞的黏附能力评价了该菌株的益生特性。结果表明,... 为了评价新分离猪源罗伊氏乳杆菌ZL2a株的益生潜能,通过测定其生长曲线、产酸能力、对低pH和高胆盐环境的耐受性、在体外模拟胃肠道溶液中的存活能力、抑菌能力、抗生素抗性及对Caco-2细胞的黏附能力评价了该菌株的益生特性。结果表明,菌株ZL2a产酸能力较强且能迅速进入对数生长期;在pH为2.5的MRS培养基中耐受4 h时活菌数目基本不变,在胆盐浓度为3 g/L的条件下至少可耐受4 h,在人工模拟胃液和肠液中耐受8 h时存活率高于70%;对大肠杆菌、溶血性葡萄球菌、普通变形杆菌等致病菌具有广谱的抑菌效果;对Caco-2细胞的黏附能力为621±30.4 CFU/30 cells。这些特性表明,新分离的罗伊氏乳杆菌ZL2a株具有优良的体外益生性能,可作为潜在饲用益生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伊氏乳杆菌 益生特性 酸和胆盐耐受性 抑菌试验 黏附 CACO-2细胞
原文传递
非洲猪瘟病毒K205R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亚茹 韩蓉 +7 位作者 杨吉飞 牛庆丽 关贵全 罗建勋 刘光远 殷宏 GRZEGORZ Wozniakowski 刘志杰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05-811,共7页
将合成的非洲猪瘟病毒K205R基因序列插入pET-28a(+)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pET-28a-K205R重组蛋白。用制备的重组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化学融合方法融合、筛选,获得了6A4、7F5和7G3三株抗K205R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经鉴定,这3株单... 将合成的非洲猪瘟病毒K205R基因序列插入pET-28a(+)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pET-28a-K205R重组蛋白。用制备的重组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化学融合方法融合、筛选,获得了6A4、7F5和7G3三株抗K205R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经鉴定,这3株单克隆抗体(单抗)的亚类均为IgG1型;单抗的腹水效价分别为1∶51200、1∶409600和1∶102400。将这3株杂交瘤细胞连续培养20代,在第20代仍有很高的分泌抗体的能力,表明其稳定性较好。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这3株单抗与K205R重组蛋白有良好的反应性和特异性。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这3株杂交瘤细胞株能够稳定分泌抗体,分泌的抗体特异性高,为非洲猪瘟诊断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病毒 K205R蛋白 单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基于非洲猪瘟病毒pA104R蛋白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兆贵 赵亚茹 +10 位作者 杨吉飞 牛庆丽 刘银光 敬梦瑶 杨赛霞 吕欣倩 刘猛 姚永海 关贵全 刘志杰 殷宏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3-411,共9页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强的病毒性疾病,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对全球养猪业、猪肉食品供应及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ASFV基因组较大、编码蛋白众多,但目...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强的病毒性疾病,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对全球养猪业、猪肉食品供应及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ASFV基因组较大、编码蛋白众多,但目前很多病毒蛋白的功能尚不清楚。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安全的疫苗,所以ASF的防控及疫区的净化仍然面临巨大挑战,而早期、快速、可靠的实验室诊断仍然是该病防控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ASFV基因Ⅱ型毒株的基因组为模板,扩增A104R、B602L、CP204L (P30)、B646L(P72)和K205R基因,并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0a,构建原核表达质粒,经IPTG诱导后表达5种病毒蛋白,其中p A104R、pK205R为可溶性表达,P30、P72、pB602L为包涵体表达。经Western-blot分析鉴定蛋白的抗原性,五种原核表达的蛋白都能够和ASF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通过比较,筛选出pA104R作为最佳诊断抗原,并初步建立了ASFV抗体检测间接ELISA方法。该方法能够敏感、特异的检测ASFV阳性血清,而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伪狂犬病病毒(PRV)、口蹄疫病毒(FMDV)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利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与商品化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平行检测田间样本,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与商品化试剂盒之间的符合率达到94.7%(142/150)。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能够用于ASF血清抗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病毒 蛋白纯化 间接ELISA
原文传递
新分离植物乳杆菌的药敏性和抑菌性试验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禤 贾丹 +10 位作者 刘军龙 王锦明 王佳慧 刘爱红 王杰 刘志杰 关贵全 刘光远 罗建勋 殷宏 李有全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79-886,共8页
从市售泡菜、酸奶、肉牛牦牛粪便以及天然植物等基质中新分离出8株植物乳杆菌,采用K-B法和双层琼脂扩散法评价这8株植物乳杆菌对13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以及对14株致病菌株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来源所分离植物乳杆菌的敏感性基本相... 从市售泡菜、酸奶、肉牛牦牛粪便以及天然植物等基质中新分离出8株植物乳杆菌,采用K-B法和双层琼脂扩散法评价这8株植物乳杆菌对13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以及对14株致病菌株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来源所分离植物乳杆菌的敏感性基本相似,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但对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等临床上常见抗生素均有抗性。这8株植物乳杆菌对12株指示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强致病性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抑菌功能较强。这些具有良好抗菌性的植物乳杆菌具有防治动物胃肠道疾病的潜能,但仍需对其益生潜能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抑菌性 抗生素抗性
原文传递
环形泰勒虫SPAG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反应原性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相权珈 关贵全 +7 位作者 刘爱红 王锦明 李有全 王晓星 李志 殷宏 刘军龙 罗建勋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9-275,共7页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环形泰勒虫子孢子表面抗原(SPAG)基因序列,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对SPAG蛋白跨膜区和抗原表位进行分析。选取基因片段设计表达引物,从环形泰勒虫不同虫株的SPAG基因的保守区扩增目的片段,并构建SPAG-pET-30a重组表达载...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环形泰勒虫子孢子表面抗原(SPAG)基因序列,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对SPAG蛋白跨膜区和抗原表位进行分析。选取基因片段设计表达引物,从环形泰勒虫不同虫株的SPAG基因的保守区扩增目的片段,并构建SPAG-pET-30a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系统中进行表达,并对SPAG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获得的SPAG基因片段长度为882 bp,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42 ku。反应原性分析显示,该重组蛋白可与环形泰勒虫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与中华泰勒虫、瑟氏泰勒虫、牛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本研究结果表明,SPAG蛋白有较好的反应原性和种特异性,可作为检测环形泰勒虫的候选抗原建立相应血清学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泰勒虫 SPAG蛋白 原核表达 反应原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