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化环境下汉江流域水循环要素响应规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暄宇 顾文权 +1 位作者 胡雅洁 邵东国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5-44,共10页
汉江是长江第一大支流,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汉济渭工程的水源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科学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变化环境下其水循环的响应,对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制定适宜的管理政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汉江流域为研究区... 汉江是长江第一大支流,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汉济渭工程的水源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科学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变化环境下其水循环的响应,对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制定适宜的管理政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汉江流域为研究区域构建了校准后的VIC分布式水文模型,随后基于降尺度后的全球气候模式数据和不同时期土地覆盖遥感数据设置不同情景的模拟,全面分析变化环境下流域水循环要素响应规律,并量化了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年均降水中上游增加显著,年内降水更加集中于夏秋季节丰水期,各月实际蒸散发整体增加且年内分布更加均匀化;丹江口入库流量和流域出口断面流量在RCP8.5情景呈显著增加趋势,流域年内枯水期流量减少,丰水期流量全年占比最大增加了8.51%,未来月流量更加集中于丰水期,发生干旱和洪涝灾害的概率将会增加。汉江流域的部分稀树草原和有林地在21世纪以来转化为郁闭度更高的落叶阔叶林,土地利用的变化没有使得流量的年际变化趋势有较大改变,但使得流量整体降低了。不同时期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对丹江口入库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80%~88%和12%~20%,对流域出口断面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72%~88%和12%~28%,气候变化是汉江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流域 水循环要素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 VIC模型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负荷峰谷时段划分
2
作者 李伟龙 张晓晴 +3 位作者 胡雅洁 潘旭新 刘亚男 张师 《电气开关》 2024年第4期29-31,共3页
合理制定分时电价策略有利于削峰填谷,有利于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地运行,因此负荷的峰谷时段划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首先分析了不同日负荷波动特点,研究了K-means算法的原理,基于K-means研究了负荷峰谷时段划分方法。通过分析可知,不... 合理制定分时电价策略有利于削峰填谷,有利于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地运行,因此负荷的峰谷时段划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首先分析了不同日负荷波动特点,研究了K-means算法的原理,基于K-means研究了负荷峰谷时段划分方法。通过分析可知,不同季节的划分结果不同,制定分时电价时应该考虑季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算法 需求侧响应 峰谷负荷 季节因素
下载PDF
基于SVM的变压器故障诊断研究
3
作者 胡雅洁 潘旭新 +3 位作者 刘亚男 李伟龙 张晓晴 张师 《电气开关》 2024年第4期35-37,41,共4页
变压器油色谱可以反映出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可用于变压器的故障诊断,以保障变压器的安全运行。研究变压器故障分类和SVM原理,基于SVM建立了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采用实际的油色谱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准确诊断变压器故障。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油色谱 变压器 故障诊断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变压器油色谱分析
4
作者 张晓晴 胡雅洁 +3 位作者 潘旭新 刘亚男 李伟龙 张师 《电气开关》 2024年第3期8-11,共4页
研究了变压器气体产生原理和BP神经网络的原理,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了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采用实际的油色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诊断变压器故障。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油色谱 变压器 故障诊断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配网自动化系统设计研究
5
作者 潘旭新 刘亚男 +3 位作者 李伟龙 张晓晴 胡雅洁 张师 《电气开关》 2024年第5期64-66,共3页
地理信息系统的加入能够提高电网管理自动化水平,研究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配网自动化系统。设计了配网自动化系统现场通信节点,对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配网自动化系统设计给出了总体方案。该研究可以为实现配网自动化、现代化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配电网 地理信息系统 通信网络 配网自动化系统
下载PDF
基于飞蛾扑火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控制
6
作者 刘亚男 李伟龙 +3 位作者 张晓晴 胡雅洁 潘旭新 张师 《电气开关》 2024年第5期42-44,48,共4页
电力系统的合理无功优化有利于电力系统的稳定、优质、经济运行,飞蛾扑火算法以其收敛速度快速的优势可以适用于电力系统的无功优化控制。基于飞蛾扑火算法研究了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方法,研究了飞蛾扑火的原理,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电力系统的合理无功优化有利于电力系统的稳定、优质、经济运行,飞蛾扑火算法以其收敛速度快速的优势可以适用于电力系统的无功优化控制。基于飞蛾扑火算法研究了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方法,研究了飞蛾扑火的原理,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通过10机39节点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MFO可以有效对系统进行无功优化,减少了系统的网损,且MFO收敛速度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网损 飞蛾扑火算法 无功优化
下载PDF
悬浮隧道模型试验数据同步采集方法研究
7
作者 辛全波 王瑞玺 +2 位作者 胡亚杰 阳志文 毕金强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针对悬浮隧道模型试验数据同步采集问题,从万兆光纤组网、数据采集同步控制、数据实时存取与智能判断3个方面,设计了一套高精度试验数据同步采集系统。该系统设计了万兆光纤组网方案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和稳定性,提出基于NTP的时间同步采... 针对悬浮隧道模型试验数据同步采集问题,从万兆光纤组网、数据采集同步控制、数据实时存取与智能判断3个方面,设计了一套高精度试验数据同步采集系统。该系统设计了万兆光纤组网方案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和稳定性,提出基于NTP的时间同步采集控制和偏差估计方法,解决了高精度模型试验时间同轴问题;设计了四库分离的数据实时存取与智能化判断策略,实现特定工况条件下的特征数据自动提取。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悬浮隧道模型试验精准控制的时间精度要求,采集的试验数据符合试验可重复、可再现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隧道 同步采集 NTP 智能判断
下载PDF
成都市山区蜱虫种类及分布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伟 魏文娟 +3 位作者 邓良利 田汶佳 胡雅劼 刘朝发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 了解成都市山区蜱虫种类及分布情况,为蜱虫及蜱媒传染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布旗法调查游离蜱和人工拣拾法调查动物体表寄生蜱。结果 野外生境采集到游离蜱50只,平均密度为0.045只/100 m,其中长角血蜱平均密度为0.038只/100... 目的 了解成都市山区蜱虫种类及分布情况,为蜱虫及蜱媒传染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布旗法调查游离蜱和人工拣拾法调查动物体表寄生蜱。结果 野外生境采集到游离蜱50只,平均密度为0.045只/100 m,其中长角血蜱平均密度为0.038只/100 m,血红扇头蜱平均密度为0.007只/100 m;调查1 158只动物,总带蜱率为2.94%,总带蜱指数为0.037。龙门山脉以大邑县捕获最多,共计捕获21只;龙泉山脉以龙泉驿区捕获最多,共计捕获52只。除3月外,5—9月均捕获到游离蜱和寄生蜱。结论 成都市龙门山脉和龙泉山脉均有蜱虫分布,长角血蜱是成都市的优势种,林地和羊群孳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类 分布 长角血蜱 血红扇头蜱
下载PDF
四川省病媒生物控制现状与挑战
9
作者 胡雅劼 余技钢 +1 位作者 李观翠 李玲玲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2期97-103,共7页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病媒生物综合预防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四川省一直以爱国卫生为抓手,积极推进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并在完善监测网络和科学开展综合防控等领域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在病媒生物...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病媒生物综合预防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四川省一直以爱国卫生为抓手,积极推进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并在完善监测网络和科学开展综合防控等领域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在病媒生物的可持续控制和全球气候环境改变带来的媒介生物变化等问题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回顾和分析了四川省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工作的历史与现状,认为在以往防控工作的基础上,还需加强各地和爱卫办的沟通协作能力,结合健康中国要求和新时期病媒生物性疾病的变化,研究适合于本省的病媒生物精准防控策略,同时提升跨学科和跨部门交流合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媒生物 控制现状 挑战 健康中国
下载PDF
2021年和2022年成都大运会相关场所蚊虫监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朝发 胡雅劼 张伟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 了解各场所蚊虫种群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制定科学的蚊虫防治策略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成蚊采用诱蚊灯法,幼蚊监测选用诱蚊诱卵器法。结果 2021年和2022年成蚊总密度为0.25只/(灯·h),高峰期出现在8月,大运村密度最高,... 目的 了解各场所蚊虫种群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制定科学的蚊虫防治策略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成蚊采用诱蚊灯法,幼蚊监测选用诱蚊诱卵器法。结果 2021年和2022年成蚊总密度为0.25只/(灯·h),高峰期出现在8月,大运村密度最高,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不同场所不同蚊虫构成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73.254,P<0.05),2年内不同场所蚊密度季节消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46.169,P<0.05)。总体幼蚊诱卵指数(MOI)为7.68,高峰出现在7月,大运村密度最高。不同月份M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32,P>0.05),不同场所之间MO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787,P<0.05)。结论 大运会相关场所蚊密度较高且存在明显季节性,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科学的蚊虫防治工作,确保大运会的顺利举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会 蚊虫 密度监测
下载PDF
致倦库蚊成蚊吸食血餐和感染乙型脑炎病毒前后中肠细菌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昌豪 朱茜 +14 位作者 和易 刘雨薇 黄裕恬 李睿冬 曹三杰 黄小波 颜其贵 伍锐 文翼平 郎一飞 赵勤 赵珊 王一平 胡雅劼 杜森焱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31-1041,共11页
【目的】为了研究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成蚊吸食血餐及感染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前后的中肠细菌多样性及差异,更深层次地揭示致倦库蚊与其中肠细菌之间的关系,以及血液消化和病毒感染期间中肠细菌... 【目的】为了研究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成蚊吸食血餐及感染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前后的中肠细菌多样性及差异,更深层次地揭示致倦库蚊与其中肠细菌之间的关系,以及血液消化和病毒感染期间中肠细菌发生变化的原因。【方法】提取吸食糖水(10%蔗糖溶液)、不含JEV血餐和含JEV血餐的致倦库蚊成蚊中肠细菌基因组DNA,PCR扩增中肠细菌的16S rDNA高变区序列,采用Illumina NovaSeq6000测序平台进行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提取吸食不含JEV血餐和含JEV血餐的致倦库蚊成蚊中肠总RNA,使用RT-qPCR检测中肠中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AMP)基因CqAttacin,CqCecropin,CqCecropin A,CqDefensin A和CqDefensin C表达量。【结果】致倦库蚊成蚊吸食血餐前后的中肠细菌共有204个扩增子序列变体(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ASVs),归属于4门9纲17目27科36属;感染JEV前后的致倦库蚊中肠细菌共有120个ASVs,归属于6门13纲23目38科47属。在属水平上,伊丽莎白金菌属Elizabethkingia作为优势菌属普遍存在于各中肠细菌中;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在吸食血餐后第2天时的致倦库蚊成蚊中肠中丰度最高,摩根氏菌属Morganella、根瘤菌属Rhizobium和鲍特氏菌属Bordetella则主要存在于感染了JEV的致倦库蚊成蚊中肠内。吸食糖水与吸食血餐后第2天时的致倦库蚊成蚊中肠细菌代谢通路差异最大,主要差异代谢通路是磷酸转移酶系统、铁载体类非核糖体肽的生物合成、N-聚糖生物合成、脂肪酸生物合成以及一些氨基酸的代谢通路。感染与未感染JEV的致倦库蚊成蚊中肠菌群存在差异,且感染JEV后中肠细菌丰富度更高。吸食血餐使致倦库蚊成蚊中肠中抗菌肽基因CqAttacin,CqCecropin,CqDefensin A,CqDefensin A和CqDefensin C表达量与吸食糖水的对照组的相比上调,而感染JEV使抗菌肽基因CqCecropin A,CqDefensin A和CqDefensin C表达量与吸食不含JEV血餐的相比显著下调。【结论】致倦库蚊成蚊吸食血餐和感染JEV均导致中肠细菌发生变化,前者表明血液消化过程对中肠细菌具有选择性,后者则可能与JEV感染导致的致倦库蚊成蚊中肠抗菌肽基因表达量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倦库蚊 细菌多样性 16S rDNA 血餐 乙脑病毒 抗菌肽
下载PDF
Increasing the appropriate seedling density for higher yield in dry direct-seeded rice sown by a multifunctional seeder after wheatstraw return 被引量:3
12
作者 TIAN Jin-yu LI Shao-ping +8 位作者 CHENG Shuang LIU Qiu-yuan ZHOU Lei TAO Yu XING Zhi-peng hu ya-jie GUO Bao-wei WEI Hai-yan ZHANG Hong-che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400-416,共17页
Dry direct-seeded rice(DDR) sown using a multifunctional seeder that performs synchronous rotary tillage and sowing has received increased attention because it is highly efficient,relatively cheap,and environmentally ... Dry direct-seeded rice(DDR) sown using a multifunctional seeder that performs synchronous rotary tillage and sowing has received increased attention because it is highly efficient,relatively cheap,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However,this method of rice production may produce lower yields in a rice–wheat rotation system because of its poor seedling establishment.To address this problem,we performed field experiments to determine the rice yield at five seedling density levels(B1,B2,B3,B4,and B5=100,190,280,370,and 460 seedlings m-2,respectively) and clarify the physiological basis of yield formation.We selected a representative high-quality rice variety and a multifunctional seeder that used in a typical rice–wheat rotation area in 2016 and 2018.The proportion of main stem panicl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eedling density.There was a parabolic relationship between yield and seedling density,and the maximum yield(9.34-9.47 t ha-1) was obtained under B3.The maximum yield wa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total spikelet number m-2 and greater biomass accumulation from heading to maturity.The higher total spikelet number m-2 under B3 was attributed to an increase in panicle number m-2 compared with B1 and B2.Although the panicle numbers also increased under B4 and B5,these increases were insufficient to compensate for the reduced spikelet numbers per panicle.Lower biomass,smaller leaf area,and lower N uptake per plant from the stem elongation stage to the heading stage were partially responsible for the smaller panicle size at higher seedling density levels such as B5.The higher biomass accumulation under B3 was ascribed to the increases in the photosynthetic rate of the top three leaves m-2 of land,crop growth rate,net assimilation rate,and leaf area index.Furthermore,the B3 rice population was marked by a higher grain–leaf ratio,as well as a lower export ratio and transport ratio of biomass per stem-sheath.A quadratic function predicted that 260-290 seedlings m-2 is the optimum seedling density for achieving maximum yield.Together,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ppropriately increasing the seedling density,and thereby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panicles formed by the main stem,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obtaining a higher yield in DDR sown using a multifunctional seeder in a rice–wheat rotatio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edling density dry direct-seeded rice sown by a multifunctional seeder rice–wheat rotation system yield biomass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下载PDF
Effects of sowing date and ecological points on yield and the temperature and radiation resources of semi-winter wheat 被引量:2
13
作者 ZHANG Zhen-zhen CHENG Shuang +7 位作者 FAN Peng ZHOU Nian-bing XING Zhi-peng hu ya-jie XU Fang-fu GUO Bao-wei WEI Hai-yan ZHANG Hong-che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366-1380,共15页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sowing date and ecological points on the yield of semi-winter whea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This study aims to reveal the effects of sowing date and ecological points on the climate resources...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sowing date and ecological points on the yield of semi-winter whea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This study aims to reveal the effects of sowing date and ecological points on the climate resources associated with wheat yield in the Rice–Wheat Rotation System.With six sowing dates,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Donghai and Jianhu counties,Jiangsu Province,China using two semi-winter wheat varieties as the objects of this study.The basic seedlings of the first sowing date (S1) were planted at 300×10^(4)plants ha^(-1),which was increased by 10%for each of the delayed sowing dates (S2–S6).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lay of sowing date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days,the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nd the cumulative solar radiation in the whole growth period.The yields of S1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S2 to S6 by 0.22–0.31,0.5–0.78,0.86–0.98,1.14–1.38,and 1.36–1.59 t ha^(–1),respectively.For a given sowing date,the growth days increased as the ecological point was moved north,while both mean daily temperature and effective accumulative temperature decreased,but the cumulative radiation increased.As a result,the yields at Donghai County were 0.01–0.39 t ha–1lower than those of Jianhu County for the six sowing dates.The effective accumulative temperature and cumulative radiation both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yield.The average temperature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yield.The decrease in grain yield was mainly due to the declines in grains per spike and 1 000-grain weight caused by the increase in the daily temperature and the decrease in the effective accumulative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AT YIELD SOWING DATE ECOLOGICAL point
下载PDF
四川省PCO行业浅析
14
作者 余技钢 胡雅劼 +1 位作者 李观翠 李玲玲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2期138-140,共3页
分析四川省两类有害生物防治机构,提出促进省内有害生物防治行业发展的建议。四川省有害生物防治行业正逐步发展,但存在短板弱项。两类机构应互相协助,共同提升,推动有害生物防治行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 PCO 现状 有害生物
下载PDF
复合保鲜剂对鲜湿面条保藏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海燕 曹蒙 +8 位作者 曾洁 宋孟迪 贾甜 张瑞瑶 胡雅婕 李光磊 苏同超 李新建 王永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12-317,328,共7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保鲜剂对鲜湿面条的保藏效果,以菌落总数、pH、白度、质构和感官品质为指标,根据多种保鲜剂复配及辅助剂的互补增效作用,研究出适合鲜湿面条长时间贮藏的复合保鲜剂。结果表明:在鲜湿面条中添加复合保鲜剂(0.2%海藻酸钠+0... 本文研究了不同保鲜剂对鲜湿面条的保藏效果,以菌落总数、pH、白度、质构和感官品质为指标,根据多种保鲜剂复配及辅助剂的互补增效作用,研究出适合鲜湿面条长时间贮藏的复合保鲜剂。结果表明:在鲜湿面条中添加复合保鲜剂(0.2%海藻酸钠+0.04%单辛酸甘油酯+0.15%丙二醇),在保藏7 d时,感官评分、pH、白度和菌落总数都符合国家标准;添加复合保鲜剂(0.6%山梨糖醇+0.4%碳酸钠+0.1%单辛酸甘油酯+0.15%丙二醇+3%酒精),在保藏第8 d时,面条的感官评分、p H、白度符合国家标准,在保藏第12 d时,测得菌落总数仍符合国家标准。以上两种复合保鲜剂都能使鲜湿面条在常温(25℃)条件下保藏7 d,而复合保鲜剂(0.6%山梨糖醇+0.4%碳酸钠+0.1%单辛酸甘油酯+0.15%丙二醇+3%酒精),可以更好地延缓鲜湿面条的腐败变质,保鲜时间在8 d以上,并且操作简单、经济成本低,更有利于鲜湿面条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湿面条 保鲜剂 保藏 菌落总数 感官评价 质构
下载PDF
结实期动态温度对软米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雅杰 余恩唯 +5 位作者 丛舒敏 李娈 薛建涛 夏陈钰 郭保卫 邢志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155-3165,共11页
以软米粳稻南粳46和苏香粳100为供试材料,通过人工气候室设置梯度温度模拟水稻灌浆结实期温度动态递减变化,设置结实期动态高温、常温和低温3个处理,以室外温度作为对照(CK),研究结实期动态温度对软米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干物质生产和稻... 以软米粳稻南粳46和苏香粳100为供试材料,通过人工气候室设置梯度温度模拟水稻灌浆结实期温度动态递减变化,设置结实期动态高温、常温和低温3个处理,以室外温度作为对照(CK),研究结实期动态温度对软米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干物质生产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温处理相比,结实期低温处理显著降低水稻产量,而高温处理并未减产。结实期温度主要通过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而影响产量,高温处理下千粒重呈减少趋势;低温处理显著降低了结实率,但千粒重显著增加。对物质生产而言,结实期低温处理显著提高茎鞘干物质重及其比例,降低穗部干物质重及其比例,减少总干物质积累量。对稻米品质而言,结实期高温和低温处理均降低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导致加工品质变劣;高温处理增加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而低温处理减少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但品种间变化不一;随着结实期温度升高,稻米蛋白质含量增加,直链淀粉含量降低;高温和低温处理下稻米胶稠度均变短和米饭食味值下降。因此,结实期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软米粳稻加工和食味品质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米粳稻 结实期 动态温度 产量 稻米品质
下载PDF
早产儿与足月儿脑结构网络属性与模块化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金超 胡亚杰 +7 位作者 李贤军 王苗苗 李彦彦 程燕南 王小玗 陶星星 赵慧芳 杨健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6期411-416,共6页
目的探讨早产与足月儿脑结构网络属性与模块化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材料与方法对20例早产儿(胎龄,30~37孕周)与22例足月儿(胎龄,37~42孕周)进行3D磁共振T1加权成像扫描,利用新生儿脑解剖学图谱将整个大脑划分为122个区域,对其中64个灰... 目的探讨早产与足月儿脑结构网络属性与模块化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材料与方法对20例早产儿(胎龄,30~37孕周)与22例足月儿(胎龄,37~42孕周)进行3D磁共振T1加权成像扫描,利用新生儿脑解剖学图谱将整个大脑划分为122个区域,对其中64个灰质脑区进行脑容积二值网络构建,计算并比较网络属性与模块化特征。结果两组脑网络属性均具有小世界属性;相较足月儿,早产儿集群系数与局部效率显著降低(P<0.05),且模块化结构不规则。结论早产儿与足月儿脑结构网络具有小世界属性,但早产儿脑局部信息传递效率低,模块化结构分散,提示其脑区间信息整合能力发育迟缓或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足月儿 脑容积 脑结构网络 模块化特征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反应温度对以香荚兰为原料的美拉德产物分布及卷烟加香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绍华 曲利利 +3 位作者 白家峰 马扩彦 胡亚杰 许春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3-193,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反应温度对以香荚兰为原料的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影响,以期开发一种新型的烟用香料。【方法】以香荚兰为原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检测香荚兰发酵液在不同温度(90、100、110和120℃)下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挥发性成分... 【目的】研究不同反应温度对以香荚兰为原料的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影响,以期开发一种新型的烟用香料。【方法】以香荚兰为原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检测香荚兰发酵液在不同温度(90、100、110和120℃)下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挥发性成分,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对比不同温度美拉德反应产物在卷烟加香中的效果。【结果】优化的香荚兰发酵条件为:pH 7,发酵时间24 h,酵母添加量为总料液的5%;共鉴定出106种美拉德反应产物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醇类、酸类、烯类、酯类、醛类、酮类、酚类和杂环类等;其中美拉德反应温度为100℃时,产物挥发性成分的种类最多,为83种,挥发性成分总量较高,为1035.20μg/g;而美拉德反应温度为110℃时,产物挥发性成分的种类(59种)最少,但总量(1084.07μg/g)最高;杂环化合物中的美拉德反应产物2,3-二氢苯并呋喃、2-正戊基呋喃、吲哚、吡啶和2-甲基吡啶为美拉德反应的标志物,可赋予卷烟烤甜香和烘焙香;主成分分析可知,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可分为3个主成分,第一、第二和第三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44.175%、35.528%和20.297%,分别反映46种、24种和10种指标信息。美拉德反应温度90与100℃样品的主成分差异较小,但二者与美拉德反应温度110和120℃样品的主成分间差异明显;将100℃时的香荚兰发酵液美拉德反应产物在空白卷烟中加香,可增加香气饱满度,改善烟气细腻柔和度,明显提高卷烟舒适性,加香效果最佳,评吸得分最高(93分)。【结论】100℃是香荚兰美拉德反应的最佳温度,可制备具有丰富香味物质的美拉德反应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荚兰 发酵 美拉德反应 主成分分析 卷烟加香
下载PDF
印楝种子粗提物诱导烟草炭疽病抗性的生理效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亚杰 韦建玉 +3 位作者 王丽晶 陈吉荣 张纪利 江定心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4-532,共9页
【目的】研究印楝诱抗烟草炭疽病的机理,为烟草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根施印楝种子粉末对烟草炭疽病的防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印楝种子粉末处理后烟草的NTF6、NtLox、NtSGT1、NtPAL、NtPDF、NPR1、... 【目的】研究印楝诱抗烟草炭疽病的机理,为烟草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根施印楝种子粉末对烟草炭疽病的防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印楝种子粉末处理后烟草的NTF6、NtLox、NtSGT1、NtPAL、NtPDF、NPR1、NtRar1和PR1a等8个相关抗病基因的表达变化;对比叶面喷施不同印楝种子提取物(甲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溶液对烟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测定叶面喷施印楝种子甲醇提取物不同分离流分处理的烟叶总酚含量及抗炭疽病效果。【结果】根施印楝种子粉末可使烟草炭疽病的病情指数(26.67%)较对照(74.17%)显著降低(P<0.05,下同)。qRT-PCR检测结果表明,NPR1、NtRar1、NtSGT1和PR1a等4个抗病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印楝诱导烟草抗炭疽病相关。印楝种子甲醇提取物对烟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最大,其丙酮流分段在处理后6和96 h诱导烟草的总酚含量较对照明显提高,分别为对照的2.52和3.34倍,且其诱导烟草抗炭疽病的能力最强,病情指数(25.00%)显著低于对照(69.17%)。【结论】印楝种子提取物通过诱导提高PPO和POD抗病相关酶活性及诱导NPR1、NtRar1、NtSGT1和PR1a等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产生抗炭疽病作用,且诱导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甲醇提取物的丙酮流分,其可作为烟草炭疽病的诱抗剂推广应用于烟草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炭疽病 印楝种子粗提物 诱导抗性 抗性机理
下载PDF
紫皮洋葱低聚糖的提取及分离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甜 曾洁 +5 位作者 张瑞瑶 曹蒙 宋孟迪 胡雅婕 高海燕 张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38-142,149,共6页
以新鲜紫皮洋葱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洋葱低聚糖并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洋葱低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利用薄层层析法(TLC检测)和质谱(MS)分析检测提取物,Bio gel P-2生物胶层析对糖分进行分离。结果表... 以新鲜紫皮洋葱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洋葱低聚糖并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洋葱低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利用薄层层析法(TLC检测)和质谱(MS)分析检测提取物,Bio gel P-2生物胶层析对糖分进行分离。结果表明:紫皮洋葱低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5(g/m L)、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80 min,在此提取工艺下,所提取到的低聚糖含量为3.92 mg/g。TLC检测分析和MS检测表明,紫皮洋葱提取物中有多种聚合度的糖类物质存在,HPLC分析显示,紫皮洋葱低聚糖主要组成为蔗果低聚糖,β-呋喃果糖苷酶能较好的对其水解,且凝胶层析结果表明Bio gel P-2凝胶可以对紫皮洋葱低聚糖进行初步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皮洋葱 低聚糖 提取 水解 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