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回顾性分析对比残根与各组动力源神经修复上臂丛的临床效果,明确臂丛损伤后残根的可利用性及其临床利用的有效性与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入院诊断为部分或全臂丛损伤患者的资料,病例...目的回顾性分析对比残根与各组动力源神经修复上臂丛的临床效果,明确臂丛损伤后残根的可利用性及其临床利用的有效性与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入院诊断为部分或全臂丛损伤患者的资料,病例资料收集的内容包括住院号、年龄、性别、诊断、伤因、受伤到手术间隔时间、随访时间、损伤分型、术式、供受体神经间隙、移植物类型及长度、并发症,检查供区不良事件,采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BMRC)肌力评价标准对患肢三角肌、肱二头肌肌力进行评估,并进行DASH(disabilities of arm,shoulder and hand)评分。结果总共136患者接受上臂丛修复术,排除24例,纳入112例。将患者分为4组即:改良Oberlin组22例、CC7+神桥组45例、CC7+直接缝合组27例、残根组14例,残根组中撕脱伤10例,刀刺伤4例。4组三角肌肌力有效率分别为68.2%、71.2%、88.9%和78.6%;肱二头肌肌力有效率分别为81.8%、60.0%、85.2%和64.3%。亚组分析:(1)上臂丛损伤术式比较:残根组4例,均为刀刺伤;改良Oberlin组22例,均为撕脱伤。结果显示两组肩肘关节活动度、三角肌肌力、肱二头肌肌力和DASH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C5-C8或全臂丛损伤术式比较:肩关节活动度残根组与CC7+直接缝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肘关节屈曲角度、肱二头肌肌力和DASH评分CC7+直接缝合组相比其他两组更为优异,CC7+神桥组次之,残根组再次之(P<0.05)。结论通过对各种类型动力源神经修复上臂丛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对比分析,明确了残根的可利用性及其临床利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保护残根可能会提升残根利用的临床疗效和增加动力源神经资源。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回顾性分析对比残根与各组动力源神经修复上臂丛的临床效果,明确臂丛损伤后残根的可利用性及其临床利用的有效性与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入院诊断为部分或全臂丛损伤患者的资料,病例资料收集的内容包括住院号、年龄、性别、诊断、伤因、受伤到手术间隔时间、随访时间、损伤分型、术式、供受体神经间隙、移植物类型及长度、并发症,检查供区不良事件,采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BMRC)肌力评价标准对患肢三角肌、肱二头肌肌力进行评估,并进行DASH(disabilities of arm,shoulder and hand)评分。结果总共136患者接受上臂丛修复术,排除24例,纳入112例。将患者分为4组即:改良Oberlin组22例、CC7+神桥组45例、CC7+直接缝合组27例、残根组14例,残根组中撕脱伤10例,刀刺伤4例。4组三角肌肌力有效率分别为68.2%、71.2%、88.9%和78.6%;肱二头肌肌力有效率分别为81.8%、60.0%、85.2%和64.3%。亚组分析:(1)上臂丛损伤术式比较:残根组4例,均为刀刺伤;改良Oberlin组22例,均为撕脱伤。结果显示两组肩肘关节活动度、三角肌肌力、肱二头肌肌力和DASH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C5-C8或全臂丛损伤术式比较:肩关节活动度残根组与CC7+直接缝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肘关节屈曲角度、肱二头肌肌力和DASH评分CC7+直接缝合组相比其他两组更为优异,CC7+神桥组次之,残根组再次之(P<0.05)。结论通过对各种类型动力源神经修复上臂丛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对比分析,明确了残根的可利用性及其临床利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保护残根可能会提升残根利用的临床疗效和增加动力源神经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