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降解新型聚乳酸膜在引导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胡雅瑄 马子涵 +1 位作者 王将凌 汪永跃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2,共6页
目的探索一种可降解新型聚乳酸膜(PDLLA/PLLA)在引导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体重2.5~3.0 kg,在动物一侧下颌骨体部近下颌骨下缘处制备10 mm×5 mm×3 mm箱状骨缺损,然后将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 目的探索一种可降解新型聚乳酸膜(PDLLA/PLLA)在引导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体重2.5~3.0 kg,在动物一侧下颌骨体部近下颌骨下缘处制备10 mm×5 mm×3 mm箱状骨缺损,然后将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8只。实验组动物骨缺损处填Bio-oss骨粉后将PDLLA/PLLA覆盖于缺损表面,对照组动物骨缺损处填Bio-oss骨粉后将Guidor聚乳酸可吸收膜覆盖于缺损表面,空白组动物不作处理。术后8、12周采集缺损处标本,进行大体观察、Micro-CT检查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实验期间各组实验动物均未发生炎症和排异反应,各组创口愈合良好,成骨活跃。大体观察显示,术后8周实验组动物成骨量较多,材料降解较少,对照组动物成骨量较实验组少,材料降解完全;术后12周实验组动物和对照组动物成骨量相当,实验组材料进一步降解,空白组动物成骨量少于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8、12周,Micro-CT可以观察到实验组和对照组缺损区域新生骨明显多于空白组。术后8、12周,实验组动物和对照组动物新生骨相对骨体积分数(BV/TV)、骨密度(BMD)和骨小梁数量(Tb.N)均显著高于空白组动物(P<0.05),且术后8周实验组动物新生骨BV/TV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术后12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新生骨BV/TV、BMD和Tb.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切片观察显示,术后8周实验组动物新生骨小梁周边细胞生长活跃,并可见少量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术后12周实验组动物骨小梁周围可见大量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骨缺损部位骨组织密度接近周边正常骨组织。结论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PDLLA/PLLA呈现出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可以明显促进缺损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复合材料 骨组织修复工程 下颌骨 缺损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基于震源机制分析中国东北地区现今构造动力学背景
2
作者 冯兵 胡亚轩 +6 位作者 柴旭超 李杨 靳源 刘伟 宋亮 王闯 王文青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58-264,共7页
通过收集1957—2022年以来日本东北至中国东北地区的不同深度的地震震源机制解,采用联合迭代应力反演的方法,计算俯冲带构造应力场及中国东北地区构造应力场状态。研究结果显示:日本海沟浅部区域不仅受到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挤压,也与北美... 通过收集1957—2022年以来日本东北至中国东北地区的不同深度的地震震源机制解,采用联合迭代应力反演的方法,计算俯冲带构造应力场及中国东北地区构造应力场状态。研究结果显示:日本海沟浅部区域不仅受到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挤压,也与北美板块的推挤作用有关;中国东北区域的深源地震与海沟俯冲带的长期作用存在密切的联系。长白山火山区的形成与俯冲带的逆冲存在巨大的联系,俯冲带的地震活动间接控制着东北亚火山区的形成与活动。辽宁营口地区主压应力轴分布于NEE-SWW方向,主张应力轴分布于NNW-SSE方向。结合火山区及周边浅源地震震源机制的结果,认为东北火山区现今构造应力场延续了东北区域应力的整体结构,主压应力轴呈NEE-SWW向,主张应力轴呈NNWSSE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长白山火山区 板块俯冲 构造应力场 动力学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crustal deform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Guanzhong and adjacent regions 被引量:1
3
作者 hu yaxuan Qin Shanlan Hao Ming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5年第1期16-24,共9页
The recent plethora of GPS observations compensates for the 20-year-old lack in vertical displacement data for the Guanzhong region. The 2001—2007 three-dimensional(3D) crustal deformation data suggest regional mov... The recent plethora of GPS observations compensates for the 20-year-old lack in vertical displacement data for the Guanzhong region. The 2001—2007 three-dimensional(3D) crustal deformation data suggest regional movement with a horizontal velocity of 3—7 mm/a,predominantly from SSE in the west to SE in the east, and vertical inherited movement with velocity of -7 mm/a to 4 mm/a.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GPS data suggest that the effect of the earthquake on the regional deformation is greater in the west than the east.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increased during 2007—2008; however, the reverse was observed in 2008—2009.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region increased in 2008 and has been gradually returning to normal since 2009; however, in the eastern part,the effect of the earthquake rem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rizontal movement Vertical movement Guanzhong area Wenchuan earthquake Geodynamics 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
下载PDF
基于大地测量和MT技术分析吉林龙岗火山区现今地壳运动特征及其机理
4
作者 胡亚轩 赵凌强 +2 位作者 庄文泉 梁国经 綦伟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3年第6期633-642,共10页
位于吉林长白山西麓龙岗山脉中段的龙岗火山群是中国近代主要火山活动区之一.通过对火山区2010—2020年多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allite System)观测资料及1970—2010年多个时段的一、二等水准资料进行解算,获取现今三维地壳运动... 位于吉林长白山西麓龙岗山脉中段的龙岗火山群是中国近代主要火山活动区之一.通过对火山区2010—2020年多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allite System)观测资料及1970—2010年多个时段的一、二等水准资料进行解算,获取现今三维地壳运动速度场.GNSS获取的水平运动速率从西向东增大,东部主要以拉张运动为主,连续面应变率场结果反映火山区位于膨胀区;一等水准路线长抚线和丹抚线资料显示火山区以垂直上升运动为主,主要速率为0.55~1.83 mm/a,其中抚松—仙人桥—老山队一带为主要隆升区,速率多大于1.0 mm/a;该区域分布丰富的地热资源,也是地震多发地区.邻近区域的二等水准路线梅通线速率相对较小,为0.23~0.77 mm/a.结合对99个测点大地电磁数据三维反演得到的火山区深部电性结构:与隆升区对应的中下地壳赋存相对较浅的岩浆系统,电性边界带推测的浑江断裂北向延伸.断裂附近的低阻体规模最大,向下延伸至地幔尺度.最浅的低阻体位于最年轻的金龙顶子火山大约10 km以下位置,以上的高阻结构认为是岩浆溢流结束后的后撤和固结.综合分析认为现今火山区地壳的膨胀隆升、地震活动与幔源物质的上涌、间断性的运移引起断层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面膨胀率 MT 地震 隆升机理
下载PDF
海南岛现今三维地壳运动与断裂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胡亚轩 郝明 +2 位作者 秦姗兰 季灵运 宋尚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10-2321,共12页
海南岛曾发生1605年琼山7.5级大震,现今小震多分布在东北缘的南北向地震条带及九所—陵水断裂中东段,马鞍岭—雷虎岭火山群具有潜在喷发危险.新构造运动包括垂直与水平运动.本文采用2009—2014年多期GNSS观测资料及1970s、1990s、2013... 海南岛曾发生1605年琼山7.5级大震,现今小震多分布在东北缘的南北向地震条带及九所—陵水断裂中东段,马鞍岭—雷虎岭火山群具有潜在喷发危险.新构造运动包括垂直与水平运动.本文采用2009—2014年多期GNSS观测资料及1970s、1990s、2013年精密水准资料揭示现今地壳运动特征及断裂活动性,结果表明水平运动以SEE向为主,与华南地块运动一致;南北向小震条带附近以左旋拉张为主,基线变化表明运动具间歇性.岛北部垂直运动在1970s表现为以海口—屯昌为界的东升西降,以王五—文教断裂为界的南北两侧分段性差异运动.1970s—1990s年环岛水准资料揭示相对秀英港水准基点,点位以上升运动为主,且西南相对东北上升,地壳以继承性运动为主.其中琼北垂直运动与1970s相反.1990s—2013年资料揭示点位运动趋势与上一时段相反,主要为文昌—琼海—万宁一带上升和其他测点的相对下沉.由形变及地球物理等研究结果推测东北缘小震由铺前—博鳌断裂活动引起.马袅—铺前断裂以北盘下降为主;九所—陵水断裂东段活动大于西段.地震、形变等资料表明现今火山活动平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断裂 地震 火山 海南
下载PDF
渭河盆地现今三维地壳运动及断裂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胡亚轩 郝明 +2 位作者 宋尚武 贾鹏 曾致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20-1226,共7页
渭河盆地GPS(1990~2015年)水平运动速率为4.3~11.6mm/a,方向在107.8°E和110.5°E依次由西部的SEE转为中部的SE及东部的近E向。1980~2014年水准资料揭示,该地区垂向以继承性运动为主,速率-4.6~6.2mm/a。鄂尔多斯地块以3mm/... 渭河盆地GPS(1990~2015年)水平运动速率为4.3~11.6mm/a,方向在107.8°E和110.5°E依次由西部的SEE转为中部的SE及东部的近E向。1980~2014年水准资料揭示,该地区垂向以继承性运动为主,速率-4.6~6.2mm/a。鄂尔多斯地块以3mm/a抬升,内部差异运动小于1mm/a;盆地相对其以5mm/a下沉,相对秦岭以4mm/a下沉。垂向运动在凹陷和凸起区表现为四象限特征,断块/断裂交接处差异运动大、地震多发,西、南部断裂活动大于东、北部。岐山-马召等断裂以差异运动为主,渭河断裂中段达5mm/a,其他断裂在3mm/a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形变 垂直形变 断裂 差异运动 渭河盆地
下载PDF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在火山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胡亚轩 许建东 +2 位作者 刘国明 宋尚武 李煜航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0-423,共14页
岩浆活动的不同阶段引起地表变化不同。地表形变受压力源大小、形状、深度及岩浆运移速率等影响;另外火山类型不同,地形不同,形变特征也不同。地表形变幅度范围很大,为1×10^(-7)—1米量级。火山区形变监测可以了解火山活动状态,有... 岩浆活动的不同阶段引起地表变化不同。地表形变受压力源大小、形状、深度及岩浆运移速率等影响;另外火山类型不同,地形不同,形变特征也不同。地表形变幅度范围很大,为1×10^(-7)—1米量级。火山区形变监测可以了解火山活动状态,有助于进行喷发危险性的预测预报。形变监测从20世纪60年代的传统技术逐渐过渡到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GNSS和InSAR等大地测量新技术,火山区形变时空监测能力得到提高,同时缩短了预测时间。我国火山形变监测开始较晚,现已在长白山天池、腾冲以及海南等主要火山区开展监测。传统的连续测量以地倾斜观测为主;新技术主要以流动GNSS监测为主,连续观测站少,InSAR技术研究时间密度不够;目前形变监测还不能实现很好的时空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INSAR 形变模型形 变监测网
下载PDF
长白山火山区现今地壳运动特征及动力学环境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胡亚轩 赵凌强 +1 位作者 宋尚武 庄文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1-335,共5页
通过对日本3·11大震前后GEONET观测站位移时间序列以及中国东北三维形变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地震及大地电磁研究成果,探讨中国东北长白山火山区现今地壳运动特征及动力学环境。结果表明,奥羽山脉是日本东北地壳运动的分界带。3·... 通过对日本3·11大震前后GEONET观测站位移时间序列以及中国东北三维形变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地震及大地电磁研究成果,探讨中国东北长白山火山区现今地壳运动特征及动力学环境。结果表明,奥羽山脉是日本东北地壳运动的分界带。3·11地震后,两侧点位以东向运动为主,大震对中国东北形变的影响还未结束。受板块俯冲及壳幔岩浆运动的影响,长白山火山区现今地壳变形及地震的发生与区域应力变化及岩浆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板块俯冲 岩浆运移 动力学环境
下载PDF
地震地形变观测系统的组成、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胡亚轩 Akito Araya +1 位作者 汪翠枝 刘文义 《地震科学进展》 2020年第10期23-29,共7页
简要介绍地震地形变观测系统的组成及地形变观测技术的发展,指出不同观测技术的时空特点,光纤和长基线应变仪等新技术的优点以及不同地形变观测技术进行联合观测的可行性和方法优势。通过对日本岐阜县安装的1500 m臂长应变仪与GNSS地球... 简要介绍地震地形变观测系统的组成及地形变观测技术的发展,指出不同观测技术的时空特点,光纤和长基线应变仪等新技术的优点以及不同地形变观测技术进行联合观测的可行性和方法优势。通过对日本岐阜县安装的1500 m臂长应变仪与GNSS地球观测网(GEONET)中的连续观测站获取的应变进行比对的实例分析,得出从连续观测站获取的水平应变去趋势后与应变仪得到的连续应变结果基本一致,地震会引起应变异常,应变仪对环境因素的影响更敏感。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发展优势观测技术,进行观测技术和研究方法的融合、提高监测密度,增强时空分辨率,提升地震前兆特征识别能力,更好地为科学防震减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变观测技术 系统组成 新技术 应变仪 连续GNSS观测
下载PDF
海南及邻区现今地壳三维运动特征及地球动力学环境分析
10
作者 胡亚轩 胡久常 +2 位作者 赵斌 秦姗兰 郑在壮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59-564,共6页
利用海南及邻区1999年以来GNSS资料及1970年以来水准数据获取三维运动速度场,分析地壳运动特征,结合东南亚水平运动背景场分析周缘板块对海南地块及华南地块陆缘速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南岛三维运动以白沙断裂为界,岛北部以海口-屯... 利用海南及邻区1999年以来GNSS资料及1970年以来水准数据获取三维运动速度场,分析地壳运动特征,结合东南亚水平运动背景场分析周缘板块对海南地块及华南地块陆缘速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南岛三维运动以白沙断裂为界,岛北部以海口-屯昌为界。华南地块各观测点E向运动速率自西向东逐渐减小,至陆缘区域速率最小,各观测站间运动速率差异性小;S向运动速率自西向东逐渐增大;位于23°~26°N区域观测点的速度场与其南北两侧存在差异。华南地块运动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和挤压影响,陆缘地带还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活动及南海扩张运动影响,澳大利亚板块对区域运动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壳运动 块体分界带 地球动力学环境 印澳板块 菲律宾海板块
下载PDF
吉林龙岗火山区形变特征与隆升机理分析
11
作者 胡亚轩 赵凌强 +2 位作者 张文婷 梁国经 綦伟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0-718,共9页
吉林龙岗火山区是第四纪活动火山,具有潜在喷发危险。通过GNSS和水准资料分析区域三维地壳运动,得出2011-2019年相对欧亚板块水平运动以东南向为主,速度<10 mm/a。敦化-密山断裂以东受日本2011年“3·11地震”影响强烈,现以拉张... 吉林龙岗火山区是第四纪活动火山,具有潜在喷发危险。通过GNSS和水准资料分析区域三维地壳运动,得出2011-2019年相对欧亚板块水平运动以东南向为主,速度<10 mm/a。敦化-密山断裂以东受日本2011年“3·11地震”影响强烈,现以拉张运动为主;近年来水准资料揭示火山区垂直运动以隆升为主。2014-2019年的InSAR资料显示隆升集中在靖宇一带。结合MT剖面反演得到的深部电性结构,龙岗火山区西侧高阻体分布在深度18 km以上,金龙顶子火山下方最浅。中部为早期喷发形成的火山,下方高阻体分布在深度40 km以上,东侧抚松一带分布在深度约20 km以上,地壳范围内的高阻结构表明岩浆已固结。高阻结构层可分辨出断层两侧电阻的差异性。高阻体下方存在大规模低阻结构,推测为中下地壳岩浆系统。金龙顶子火山深度10 km以下的低阻结构可能为岩浆通道,并与中下地壳岩浆系统相连。东侧区域岩浆平均深度约30 km,相对较浅。龙岗火山区幔源物质的上涌及间断性的向上运移引起地壳隆升及地震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MT 形变特征 隆升机理 龙岗火山区
下载PDF
福建戏曲文化的翻译传播管窥——以莆仙戏与高甲戏等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爱钗 胡雅璇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68-71,共4页
福建戏曲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瑰丽的历史。随着交通技术的发展,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逐渐频繁。福建戏曲文化的对外传播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翻译是福建戏曲文化对外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福建戏曲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瑰丽的历史。随着交通技术的发展,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逐渐频繁。福建戏曲文化的对外传播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翻译是福建戏曲文化对外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使得福建成为重要的对外交流窗口,戏曲文化翻译传播的悠久历史,将促进福建省与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戏曲 传播 翻译
下载PDF
关中地区跨断层垂直形变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13
作者 姜友谊 曾致 +2 位作者 胡亚轩 宋尚武 许雪敏 《科技通报》 2019年第3期26-30,38,共6页
利用关中地区9个跨断层短水准场地20多年的垂直形变资料,从时间和空间对断层形变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关中地区断裂带垂直形变表现出时间准同步阶段和空间差异性运动;岐山-马召断裂带处于地震危险区,且表现出继承性运动,临潼-... 利用关中地区9个跨断层短水准场地20多年的垂直形变资料,从时间和空间对断层形变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关中地区断裂带垂直形变表现出时间准同步阶段和空间差异性运动;岐山-马召断裂带处于地震危险区,且表现出继承性运动,临潼-长安断裂带在区域内属于地震高频地带,且南北区域应力和活动方式出现分段活动的特征,建议两者应加以关注;秦岭北麓断裂带残差累计70 mm,推测未来几年蠕滑运动可能持续上升,并恢复到低活动水平;华山山前断裂带不同区域残差累计值正负差异,推测会继续保持继承性运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短水准场地 关中地区 垂直形变 高差残差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GF-1影像的多时相多特征落叶松人工林提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晓洋 姜友谊 +3 位作者 黎晓 胡亚轩 张家政 刘博伟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9-118,共10页
落叶松人工林是我国北方林区的重要树种,造林面积逐年增大。落叶松人工林信息的精确提取对我国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以黑龙江省桦南县境内的孟家岗林场为研究区,结合落叶松的物候特征,选取典型时期的GF-1 PMS影像,以森林资... 落叶松人工林是我国北方林区的重要树种,造林面积逐年增大。落叶松人工林信息的精确提取对我国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以黑龙江省桦南县境内的孟家岗林场为研究区,结合落叶松的物候特征,选取典型时期的GF-1 PMS影像,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为样地数据,提取影像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植被指数和地形特征,从多时相和多特征角度出发采用随机森林算法(RF)提取落叶松人工林的空间分布,以得到落叶松人工林最佳分类特征组合。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灰度共生矩阵(GLCM)对不同窗口下的纹理特征进行分类,最佳窗口大小为9×9。基于Gini系数对所有特征重要性进行评估,将总体精度最高的作为优选子集,当使用所有特征的84%(光谱、纹理、指数和地形特征的数量分别为11,5,9和2)分类时,总体精度达到最高82.67%(Kappa系数为0.76),且所有特征中植被指数特征贡献率最高。相比于使用光谱特征、光谱特征+植被指数,光谱特征+纹理特征以及光谱特征+地形因子分类,构建多特征优选的RF分类模型可有效降低维度,提高落叶松人工林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人工林 纹理特征 随机森林 特征优选
下载PDF
典型储电方式的结构特点及碳中和愿景下的发展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石 杨毅 +5 位作者 胡亚轩 黄正 刘志刚 梁崇淦 王红星 魏增福 《能源与环保》 2022年第1期215-221,229,共8页
基于2060年的电力市场数据对未来储电装机容量进行估算,并对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电和电池储电进行调研,基于其结构、优缺点和性能,分析和预测它们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可再生能源发电份额大幅度增加情况下推广储电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在未... 基于2060年的电力市场数据对未来储电装机容量进行估算,并对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电和电池储电进行调研,基于其结构、优缺点和性能,分析和预测它们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可再生能源发电份额大幅度增加情况下推广储电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在未来较长时期,抽水蓄能电站仍会占储电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技术升级后的压缩空气储电将会迎来市场爆发,在余热回收利用的地上中小型储电领域得到商业化推广;电池在储电市场的占比将快速增长,退役电池成为未来的重要增长点。综合分析认为,储电市场前景广阔,未来较长时间将会是抽水蓄能平稳增长为主,压缩空气储能和锂电快速增长为辅的局面,从而保证双碳目标的顺利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和碳中和 抽水蓄能 压缩空气储能 电池 喘振
下载PDF
Present three-dimensional crustal deformation in Hainan Island 被引量:3
16
作者 hu yaxuan hu Jiuchang Hao Ming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4年第2期32-37,共6页
Hainan Island,located at the southeast edge of the Eurasian Plate,is affected by the motion of multiple plates,with its northeast edge mainly dilatating and its western margin presently compressing. By analyzing the G... Hainan Island,located at the southeast edge of the Eurasian Plate,is affected by the motion of multiple plates,with its northeast edge mainly dilatating and its western margin presently compressing. By analyzing the GPS rates during 1999- 2007 in Hainan and its adjacent region,we determined horizontal movement rates of 3. 0-21. 1 mm /a at the west of 104°E,evidently affected by the Indian Plate extrusion.Their directions are SE-SN-SW from east to west and are separated by the main fault. The principal strains have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The stations east of 104°E move mainly in the SEE direction. The eastward rates are 2. 1-8. 5 mm /a and northward rates are 0. 4- 2. 7 mm /a. The GPS rates during 2009- 2013 show that stations at the edge of the island move SEE relative to the Eurasian Plate,with rates relative to the mean benchmark,indicating that there are small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stations,whereas QION station,located in the middle,moves in the NW direction at a greater rate. Vertical differential movement is apparent in the northeast zone of the island. Upwelling of mantle plume material possibly influences the local stress.Three-dimensional GPS rates indicate that,at present,inherited crustal movement is dominant in Hain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rizontal movement vertical movement principal strain crustal movement background Hainan aera
下载PDF
空压机喘振现象及防喘技术浅析
17
作者 刘石 黄正 +8 位作者 胡亚轩 杨毅 高庆水 张楚 翁洪杰 安然然 李德波 杜胜磊 刘志刚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S01期70-77,共8页
为预防和解决核心关键部件空压机正常工作的最大不利固有因素——喘振现象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调研和探讨,分析压缩机喘振发生的参数变化和硬件诱因并进行定性说明,指出压缩机喘振现象的外在表现特征,明确喘振发生位置不... 为预防和解决核心关键部件空压机正常工作的最大不利固有因素——喘振现象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调研和探讨,分析压缩机喘振发生的参数变化和硬件诱因并进行定性说明,指出压缩机喘振现象的外在表现特征,明确喘振发生位置不确定且系统尺寸结构对喘振行为有较大影响,并对经验判定临界值B进行说明。总结提出硬件和软件防喘技术措施,阐述了基建和扩压器、叶轮、外壳等硬件结构对喘振影响进而指出对应的防喘措施和实施效果。通过图形和公式分别介绍固定极限流量法、变极限流量法和主动控制法等软硬件结合防喘振技术的原理,对比分析这几种技术的优势和特点以及可起到的作用,并对喘振检测的技术手段进行总结分类。最后对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进行了重点介绍,总结预测未来防喘振技术发展趋势。综合分析认为利用CFD结合主动控制防喘振技术会在将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将帮助失速和喘振研究从定性接近定量,并实现压缩空气储能的空压机高效设计研发和正常高性能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喘振 固定极限法 变极限流量法 主动控制法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三维大地电磁方法揭示的吉林龙岗板内单成因火山深部岩浆系统
18
作者 赵凌强 詹艳 +7 位作者 胡亚轩 赵波 操聪 孙翔宇 王庆良 汶宇龙 李仲巍 綦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2024年第11期4220-4232,共13页
板内火山作用是指在远离板块构造边界的大陆内部发生的火山活动,位于中国东北的龙岗火山是研究板内火山活动的天然实验区. 我们分别于2020年和2022年在吉林龙岗火山区及其周围区域连续开展大地电磁测量工作,获得了覆盖龙岗火山区的141... 板内火山作用是指在远离板块构造边界的大陆内部发生的火山活动,位于中国东北的龙岗火山是研究板内火山活动的天然实验区. 我们分别于2020年和2022年在吉林龙岗火山区及其周围区域连续开展大地电磁测量工作,获得了覆盖龙岗火山区的141个宽频带测点数据,通过三维反演获得了该区域地壳上地幔尺度精细的三维电性结构模型. 该模型揭示出龙岗火山区及其周边地区上地壳基本上为高阻体,代表着火山区岩浆早期活动时大面积喷发冷凝所产生的火山岩. 龙岗火山区下方存在着多条岩浆通道穿过莫霍面在上地幔尺度合并且向下继续延伸. 这些岩浆通道自下而上可能主导了近期火山喷发和地壳隆升以及小震活动. 该模型清晰的显示了一个大陆板内火山系统从地幔源到地表跨岩石圈的形成机制,结合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资料,推测龙岗火山区的岩浆系统可能直接从软流圈地幔快速上升至地壳内部减压熔融导致喷发作用. 这些结果不但可以为龙岗火山区喷发风险的预测提供深层地球物理依据,也能为理解板内火山形成机制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岗火山 三维大地电磁 电性结构 岩浆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