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订单管理与生产控制一体化管控系统设计
1
作者 王伟平 徐世许 +2 位作者 姜自燃 赵林 张贝贝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24年第5期44-47,87,共5页
工厂车间传统生产模式用户订单人工下发,存在响应速度慢、生产信息传递及汇总不及时等问题,且客户无法查询生产进度。针对上述状况,基于Protobuf通信协议和PLC设计了一套订单管理与生产一体化管控系统,极大改善了传统生产模式。该系统... 工厂车间传统生产模式用户订单人工下发,存在响应速度慢、生产信息传递及汇总不及时等问题,且客户无法查询生产进度。针对上述状况,基于Protobuf通信协议和PLC设计了一套订单管理与生产一体化管控系统,极大改善了传统生产模式。该系统主要由远程服务器、本地上位机、本地主从PLC等构成。客户可远程登录到远程服务器端进行订单的填写,经工作人员核实确认后,订单信息自动入库并进行排产。本地上位机通过IP地址与远程服务器建立连接,并将获取到的订单下发到本地PLC进行生产,同时本地上位机也会将车间传来的生产信息和设备实时的运行状况反馈到服务器端,以便客户能实时了解生产进度和生产情况。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简化了订单的接收和下发流程,订单管理与生产控制一体化管控,提高了订单的完成效率,实现了面向客户的订单生产透明化,同时也便于生产数据的查询与追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obuf 订单管理 生产控制 一体化管控 主从PLC
下载PDF
福建沿海港口群内贸集装箱运输时空分异及其与地方经济的交互响应 被引量:2
2
作者 叶士琳 王成金 +1 位作者 蒋自然 王佳韡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06-1215,共10页
基于内贸集装箱航线货流和GDP等数据,运用桑基图、VAR模型等方法分析2002—2019年福建沿海港口群内贸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态势、时空格局及其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交互响应关系。研究发现:福建沿海港口群内贸集装箱运输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现... 基于内贸集装箱航线货流和GDP等数据,运用桑基图、VAR模型等方法分析2002—2019年福建沿海港口群内贸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态势、时空格局及其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交互响应关系。研究发现:福建沿海港口群内贸集装箱运输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现已成为港口集装箱运输业务的重要构成;各港内贸集装箱运输业务发展态势存在明显差异,形成以厦门港为主、泉州港和福州港为辅的内贸集装箱运输空间结构;港口内贸集装箱货流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除莆田港外,其余港口的内贸集装箱航线数量与空间覆盖范围持续增加;港口内贸集装箱运输与地方经济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二者具有明显的正向交互响应关系,且最后都趋于平稳;港口内贸集装箱运输与地方经济发展对彼此方差分解的贡献率呈现增长态势,说明二者相互影响明显且趋于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贸集装箱运输 区域经济发展 集装箱货流 福建省
下载PDF
基于PLC和串口服务器的称重管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卜文 姜自燃 +1 位作者 宫志强 徐世许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2-65,共4页
针对企业加工原料依赖人工记录称重数据,不同仪表发送数据方式不同等问题,基于PLC和串口服务器设计了一套称重管理系统。PLC处理仪表连续发送的数据,串口服务器将打印模式下的仪表信号转为以太网通信;触摸屏实现人机交互;SQL Server数... 针对企业加工原料依赖人工记录称重数据,不同仪表发送数据方式不同等问题,基于PLC和串口服务器设计了一套称重管理系统。PLC处理仪表连续发送的数据,串口服务器将打印模式下的仪表信号转为以太网通信;触摸屏实现人机交互;SQL Server数据库实现生产数据的录入。PLC、串口服务器、触摸屏接入同一交换机,通过以太网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数据统一管理,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重管理 PLC 串口服务器 以太网通信 SQL Server数据库
下载PDF
川西拗陷新场气田须家河组宽大裂缝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姜自然 陆正元 +1 位作者 刘斐 乔林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42,共9页
综合利用录井地质、开发动态资料探讨川西拗陷新场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中发育的宽大裂缝及其对气藏物性和气井开发动态特征的影响。新场气田须家河组岩心发育开度约10 mm的宽大裂缝,其产状直立、贯穿岩心长度达4 m多,宽大裂缝... 综合利用录井地质、开发动态资料探讨川西拗陷新场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中发育的宽大裂缝及其对气藏物性和气井开发动态特征的影响。新场气田须家河组岩心发育开度约10 mm的宽大裂缝,其产状直立、贯穿岩心长度达4 m多,宽大裂缝开度明显大于砂岩中常见开度为1 mm左右的微细裂缝。产层段岩屑录井见大量数毫米的粒状次生矿物以及钻进过程中发生数十立方米或更多的钻井液漏失,揭示了产层段中宽大裂缝的普遍发育。须家河组宽大裂缝为天然气提供了重要的储集空间和流动通道,控制了致密砂岩中有利储集区块的发育。宽大裂缝发育区块气井开发动态表现为高产稳产或低产稳产,明显有别于致密砂岩气初期产量较高但不能稳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大裂缝 致密砂岩 天然气开发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港口体系转型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基于长江三角洲实证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蒋自然 朱华友 +1 位作者 王成金 叶士琳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87-1198,共12页
采用"理论演绎-案例实证-机理阐释"的研究逻辑,从空间视角提出理论假设,分析港口体系在运量、航线与后勤3个维度的集散及转型规律,并以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为例进行假设验证。结果表明,运量和航线总体上表现为空间分散化态势... 采用"理论演绎-案例实证-机理阐释"的研究逻辑,从空间视角提出理论假设,分析港口体系在运量、航线与后勤3个维度的集散及转型规律,并以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为例进行假设验证。结果表明,运量和航线总体上表现为空间分散化态势,低端后勤要素亦由中心枢纽港城市向外围边缘港城市扩散,但高端后勤要素在空间上呈现出进一步向中心枢纽港城市集聚的趋势。通过数理模型研究发现,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等外部因素以及城市工业发展水平促使运量和航线趋于集聚分布,腹地经济实力、传统交通因素以及金融发展水平、服务化水平等推动运量和航线趋于离散分布;同时,腹地经济和交通等传统因素对港口后勤要素区位选择的影响程度有所下降,而全球化、市场化、服务化等外部因素以及信息化、金融发展水平等新兴因素的影响程度明显上升,尤其对高端后勤要素的区位决策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体系 运量 航线 后勤要素 长三角
下载PDF
基于势能联系模型的区域潜在经济关系研究——长三角26个城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蒋自然 曹卫东 +1 位作者 王成金 朱华友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67-1977,共11页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基于资金流通、产业发展、劳动力供给和交通信息4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势能联系模型测度2007―2017年长三角潜在经济关系,并从空间格局和网络特征双重视角对测度结果进行深度分析。主要得出如下结论:①长三角潜...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基于资金流通、产业发展、劳动力供给和交通信息4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势能联系模型测度2007―2017年长三角潜在经济关系,并从空间格局和网络特征双重视角对测度结果进行深度分析。主要得出如下结论:①长三角潜在经济关系上升态势明显,空间上表现为典型的"三圈层"结构特征;②潜在经济关系总体上呈现极化趋势,上海与其他3省域潜在经济关系的基尼系数下降明显,但苏浙皖之间的基尼系数仍在上升;③潜在经济关系的点度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均呈上升态势,潜在经济关系网络表现为明显的4类凝聚子群结构;④长三角经济合作潜力格局呈现空间马太效应,少数城市表现出异质性特征。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优化长三角空间一体化格局,权衡区内与区外经济联系,强化合作潜力大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完善一体化运行的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经济关系 长三角 空间格局 网络分析 区域一体化
下载PDF
长三角港口群时空演化的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蒋自然 金环环 皮春芳 《物流科技》 2020年第6期81-83,93,共4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长三角港口群2000年以来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然后从机理上甄选港口群空间集散的驱动因素,最后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阐释长三角港口群时空集散演化的驱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外贸总额等传统因素,... 文章首先分析了长三角港口群2000年以来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然后从机理上甄选港口群空间集散的驱动因素,最后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阐释长三角港口群时空集散演化的驱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外贸总额等传统因素,以及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等外部因素显著促进港口群吞吐量在空间上趋于集中,而城市经济实力、交通条件等传统因素,以及金融发展水平、经济服务化程度、利用外资能力推动港口群吞吐量在空间上趋于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群 空间集散 驱动机理 长三角
下载PDF
中国陆港型物流枢纽时空演化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5
8
作者 蒋自然 雷丽萍 +1 位作者 金环环 张建珍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57-1866,共10页
从多维度解析陆港型物流枢纽的发展机理,运用2001―2018年面板数据测度中国陆港型物流枢纽的综合发展实力,并采用空间分析、基尼系数等方法揭示枢纽的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探究中国陆港型物流枢纽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枢纽... 从多维度解析陆港型物流枢纽的发展机理,运用2001―2018年面板数据测度中国陆港型物流枢纽的综合发展实力,并采用空间分析、基尼系数等方法揭示枢纽的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探究中国陆港型物流枢纽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枢纽实力在胡焕庸线两侧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东南部地区枢纽总体比西北部地区发展更成熟、更稳定;(2)枢纽发展的空间差异较为明显,且差异程度在不断增加;(3)基础设施和物流运营对枢纽的基尼系数贡献较大,但信息技术的影响提升更加明显;(4)人口规模、金融发展和外部环境因素促进枢纽发展,经济实力、教育水平和政府投资对不同等级枢纽的影响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港型物流枢纽 港口地理 物流水平 面板分位数回归
下载PDF
Efficiency Pattern and Spatial Strategy of Port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被引量:2
9
作者 jiang ziran ZHU Huayou CAO Youhui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2期298-310,共13页
This paper measures the efficiency of port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YRDR) in 2008 and 2013 using port berth quantity, quay length, and human resources as input indicators, using cargo and container throughpu... This paper measures the efficiency of port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YRDR) in 2008 and 2013 using port berth quantity, quay length, and human resources as input indicators, using cargo and container throughput as output indicators, and considering traditional(foreign trade dependence and industrialization level) and modern environmental factors(traffic line density, financial development level, and informatization level). To achieve such aim, this study constructs a multi-stag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odel(DEA) that identifies effective port decision-making units(DMUs) and generates a highly accurate conclusion by eliminating the interference from the exogenous environment and random errors. First,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significantly affects port efficiency, with the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showing huge fluctuations and the modern environmental factors producing great benefits. Second, the efficiency of ports in YRDR has increased from 2008 to 2013 primarily because of their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Third, the weighted standard deviation ellipse(SDE) analysis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efficiency pattern of ports significantly deviates from their throughput pattern, while the center of SDE of port efficiency moves from the eastern coastal regions to the northwest regions.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this paper proposes spati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YRDR, such as creating an unblocked environment where spatial elements can freely circulate, intensifying port-city joint development, implementing differentiated policies, and focusing on the spatial collaboration of port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YRDR) port efficiency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model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SFA) super efficiency analysis
下载PD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Externalities, City Size,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Dynamic Panel Data of 283 Cities and GMM Method 被引量:3
10
作者 ZHU Huayou DAI Zejuan jiang zira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3期456-470,共15页
Local governments have long been ardently pursuing the industrial specialization effect(MAR externalities) and industrial diversification effect(Jacobs externalities). Such a pursuit has resulted in severe distortion ... Local governments have long been ardently pursuing the industrial specialization effect(MAR externalities) and industrial diversification effect(Jacobs externalities). Such a pursuit has resulted in severe distortion of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negative effect on sustainability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Regarding the effect from both MAR and Jacobs externalities on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xisting literature records notable disputes. Therefore, for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ne important issue is which externality(MAR or Jacobs) can better bring the effect into play. By studying a panel data of 283 Chinese cities from 2003 to 2012 and applying dynamic plane data GMM method, this paper conducted a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externalities, city size,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with regard to the whole nation, MAR externalities are conducive to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whereas Jacobs externalities will, to an extent, restra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regards eastern, middle, and western regions, MAR externalities are conducive only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eastern region; their effects on middle and western regions are insignificant. Moreover, the interaction item between MAR externalities and city size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synergistic effect on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 certain acceleration effect on eastern region as well as a strong negative synergistic effect on the middle region and an in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western region. The interaction item between Jacobs externalities and city size has a positive synergistic effect on only the middle region and has an insignificant synergistic effect on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 Capital stock and labor input have significant accelerating effects on GDP growth per capita of Chinese cities, whereas material capital and labor input remain primary driving forces for Chines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human capital contributes to accelerating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whereas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restrains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 externalities Jacobs externalities city siz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下载PDF
Spatial Pattern and Heterogeneity of Port & Shipping Service Enterpris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2002–2016
11
作者 CAO Youhui jiang ziran +2 位作者 YE Shilin WU Wei LIANG Shuangbo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9年第3期474-487,共14页
Using the ‘theoretical hypothesis—empirical study—case verification' metho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port & shipping service enterprises(PSSE), as well as the vari... Using the ‘theoretical hypothesis—empirical study—case verification' metho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port & shipping service enterprises(PSSE), as well as the variation process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YRD). First, through inductive and deductive reasoning, we propose the following hypothesis: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PSSE would show different spatial agglomeration-decentralization tendency; and there would be distinct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i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e enterprises. Second, based on data obtained from enterprises, empirical research is conducted using Gini coefficient and spatial interpolation simulation methods.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overall enterprise distribution is decentralized within a city. 2) Different types of enterprises show different spatial agglomeration-decentralization tendencies. At 3000 m×3000 m grid scale, there is an agglomeration tendency along seas and rivers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nterprises. Shanghai has been identified consistently as a hot spot. 3) There is significant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in 12 port cities with respect to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s of enterprises. Finally, the transportization and the increase of shipping service demand, the globalization and the expansion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e activities, the hierarchization and the cooperation among port cities as well as the decentralization and the behavior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states can be seen as main driving mechanism of the spatial phenomen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T & SHIPPING service ENTERPRISES spatial distribution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HUB PORT city YANGTZE River Delta
下载PDF
杭州数字化转型:历程、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自然 段文奇 张建珍 《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 2022年第1期128-139,192,193,共14页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加速了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全球公共治理和公共服务发展趋势,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快速提质增效和政府提高城市治理效能的关键抓手。杭州数字化改革起步早、发展快、成效卓越,在中国...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加速了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全球公共治理和公共服务发展趋势,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快速提质增效和政府提高城市治理效能的关键抓手。杭州数字化改革起步早、发展快、成效卓越,在中国乃至全球的数字化转型中具有重要影响力。杭州数字化转型除了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的创新研发之外,更是将数字化全面融入政府服务、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生态建设、文明法治等领域,并且在数字化转型实践中不断探索理论体系和制度规范体系建设。本文分析杭州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转型历程和取得成绩,围绕杭州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做法,对转型改革中的工作架构、核心思路、亮点领域及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化剖析。在此基础上,总结杭州数字化转型的经验,丰富数字化研究的理论体系,为国内外其他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思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 数字化转型 城市大脑 数字治理
下载PDF
中国城市多中心结构及其经济绩效研究
13
作者 洪歌 蒋自然 +2 位作者 张建珍 王成金 叶士琳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827-2846,共20页
基于2010年和2020年LandScan高分辨率全球人口分布数据和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探讨了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多中心结构、城市规模与经济绩效间的关系。首先运用ESDA方法测度了城市多中心指数;接着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系统分析了多中心结构... 基于2010年和2020年LandScan高分辨率全球人口分布数据和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探讨了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多中心结构、城市规模与经济绩效间的关系。首先运用ESDA方法测度了城市多中心指数;接着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系统分析了多中心结构对经济绩效的促进作用并探讨了多中心结构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在不同城市规模上的差异,最后论证讨论了本研究与之前多中心结构绩效研究的一致性与差异。研究发现:①中国城市正朝向多中心结构发展。②多中心结构与更大的城市规模均能正向促进经济绩效的提升。③多中心结构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在不同规模城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规模较小的城市影响不显著,规模较大的则能显著促进经济绩效的提升,但随着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正向促进效应将会降低。④资本投入、制度因素、产业结构、交通水平、对外经贸水平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对经济绩效提升产生正向促进效用。③互联网、通信和交通水平的提升能对多中心结构的经济绩效起到正向促进作用。研究认为,制定城市空间战略应更多地关注城市自身规模和发展阶段,立足于城市现状,合理推行多中心发展战略;城市空间发展应综合考虑城市特质,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 空间结构 经济绩效 多中心 地级以上城市
原文传递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港口贸易韧性发展与中国战略响应
14
作者 蒋自然 黎晨晟 +1 位作者 庞金萍 朱华友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共13页
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53个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2008—2019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数据,从抵抗力和恢复力两个维度测度港口贸易韧性发展水平,运用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研究沿线港口贸易韧性分布格局与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海上丝绸之路... 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53个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2008—2019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数据,从抵抗力和恢复力两个维度测度港口贸易韧性发展水平,运用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研究沿线港口贸易韧性分布格局与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贸易韧性表现良好,恢复力远高于全球港口平均水平,整体韧性上升态势明显。②沿线港口贸易韧性的分布格局总体呈现西北-东南方向,东西方向延伸差异比南北方向差异更为显著,在时空演化上表现为分布更加分散,空间差异逐渐减小。③中国各港口在三次冲击中韧性值差异显著,整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中国港口发展的战略响应对策:将韧性发展纳入港口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强化与重要战略港口的差异化合作策略,响应世界航运和贸易重心东移的行业趋势,加快形成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港口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港口贸易韧性 战略响应 “一带一路”倡议
原文传递
长三角集装箱码头效率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15
作者 叶士琳 蒋自然 祁新华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82-1793,共12页
集装箱码头效率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2008—2017年长三角地区15家集装箱码头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及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集装箱码头效率总体水平不高,但整体保持增长态势;纯技术效率... 集装箱码头效率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2008—2017年长三角地区15家集装箱码头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及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集装箱码头效率总体水平不高,但整体保持增长态势;纯技术效率的提高是推动集装箱码头效率增长的主要动力;长三角集装箱码头效率空间格局发生显著调整,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且近年来其空间差异向均衡化方向发展;沿海集装箱码头与沿江集装箱码头效率演化态势差异明显,前者总体表现更好;人力资源、集疏运条件和港口功能对集装箱码头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股权结构与腹地经济等相关指标未通过模型检验,作用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头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TOBIT模型 时空格局 长三角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