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RM-Linux/Qt便携式智能γ能谱仪软硬件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
作者 曾骏 何剑锋 +3 位作者 李卫东 谷伟 吴昌成 杜志恒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22,28,共7页
针对核辐射区域γ射线在线监测需求,设计了一款易操作、小体积、便携带、低功耗的智能γ能谱仪。该能谱仪在硬件上选用NaI(TI)闪烁体探测器,使用ADC+FIFO+ARM架构实现ARM高速采集接口,采用NXPARM(imx6ull)微控制器实现了数字多道脉冲幅... 针对核辐射区域γ射线在线监测需求,设计了一款易操作、小体积、便携带、低功耗的智能γ能谱仪。该能谱仪在硬件上选用NaI(TI)闪烁体探测器,使用ADC+FIFO+ARM架构实现ARM高速采集接口,采用NXPARM(imx6ull)微控制器实现了数字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及能谱显示与处理;软件运用ARM-Linux4.1.15内核的嵌入式系统完成了驱动开发、任务调度及资源管理,利用跨平台QT编程完成了梯形成型、幅值提取、能谱寻峰、本底扣除等多种核信号与能谱处理算法。测试表明:谱仪能量分辨率为7.50%(@662 keV),且能量响应积分非线性为9.5%,能量刻度平均偏差小于1%,仪器工作稳定,人机交互友好,能谱仪性能良好,满足现场需求,适用于多种场合下的γ能谱测量及核素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 Γ能谱仪 imx6ull微控制器 QT 人机交互
下载PDF
蚯蚓联合生防细菌Bacillus velezensis改善连作百合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防治枯萎病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鲁耀雄 高鹏 +6 位作者 彭福元 李卫东 李静 崔新卫 黄国林 潘素君 王运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9,共13页
【目的】从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角度,研究蚯蚓联合生防细菌改善百合连作障碍的机理和效果,为湖南百合产业化种植提供技术措施。【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在湖南长沙连续种植了两季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 【目的】从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角度,研究蚯蚓联合生防细菌改善百合连作障碍的机理和效果,为湖南百合产业化种植提供技术措施。【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在湖南长沙连续种植了两季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供试土壤为红壤,生防菌为Bacillales velezensis YFB3-1菌液(菌体浓度为10^(9) CFU/mL),蚯蚓为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试验设单施菌液(T1)、只接种蚯蚓(T2)、同时使用菌液和蚯蚓(T3) 3个处理,以不使用菌剂和蚯蚓为对照(CK)。调查了两茬百合产量和枯萎病病情指数,分析了第二茬百合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以及连作百合产量与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群落和枯萎病的相关性。【结果】与第一茬相比,同一处理的第二茬百合产量都显著下降。两年连作百合产量都以同时使用菌液和蚯蚓(T3)处理为最高,分别为16464、15674 kg/hm^(2),都显著高于同年份其他处理。两年连作百合枯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以T3为最低,都显著低于同年份其他处理,T3处理百合枯萎病病情指数分别为18.15(2019年)、25.00 (2020年),并且两年的防治效果(T3)都明显优于单施菌液(T1)和接种蚯蚓(T2)。相比于对照(CK),2019、2020年T3处理百合枯萎病防治效果分别为44.55%、37.66%,分别增产15.05%、14.78%。蚯蚓联合生防菌YFB3-1增加了根际土壤Rhizobiales、Flavobacteriales、Pseudomonadales、Bacillales等有益微生物的种群丰度,蚯蚓与生防菌YFB3-1在抑制连作百合枯萎病方面具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因而缓解连作百合产量下降的效果最佳。【结论】在施用芽孢杆菌生防菌剂防治连作百合枯萎病的同时,可以增施有机肥(牛粪)来提高土壤中蚯蚓数量,有效预防百合枯萎病发生,减少连作百合产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百合 蚯蚓 贝莱斯芽孢杆菌 枯萎病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土壤结构
下载PDF
竞争ELISA法检测人抗脊髓灰质炎病毒(Ⅲ型)中和抗体
3
作者 张冰洁 赵卫忠 +3 位作者 高菁霞 朱文勇 李卫东 廖国阳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7-11,共5页
目的建立竞争ELISA检测方法,用于检测人群中抗脊髓灰质炎病毒Ⅲ型中和抗体的监测,旨在消灭脊灰后时代中替代中和试验,提供方便、快速和准确的检测方法。方法在前期研究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的基础上,用纯化后的SabinⅢ型的D抗原作为包... 目的建立竞争ELISA检测方法,用于检测人群中抗脊髓灰质炎病毒Ⅲ型中和抗体的监测,旨在消灭脊灰后时代中替代中和试验,提供方便、快速和准确的检测方法。方法在前期研究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的基础上,用纯化后的SabinⅢ型的D抗原作为包被抗原,然后将待测人血清和兔多克隆抗脊灰抗体共同孵育,形成竞争性结合,使用方阵滴定法确定各项抗体、抗原的包被条件,建立抗脊灰中和抗体竞争性ELISA检测方法,与中和试验进行结果的一致性评价。结果该方法仅对脊灰病毒Ⅲ型D抗原血清检测为阳性,与脊灰病毒Ⅰ、Ⅱ型血清无交叉反应,比中和试验敏感性更高。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29%~4.51%和5.26%~6.11%,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与中和试验比较,阳性符合率为100%,阴性符合率为88.9%。结论使用本实验建立的竞争ELISA方法用于检测人群抗脊灰中和抗体能达到快速、准确的评价目的并且可避免活病毒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ELISA 脊髓灰质炎病毒 D抗原 中和抗体 血清监测
下载PDF
Sampling Survey and Identification of Races of Soybean Cyst Nematode (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 in Huang-Huai Valleys 被引量:5
4
作者 LU Wei-guo GAI Jun-yi li wei-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6年第8期615-621,共7页
Soybean cyst nematode (SCN 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nationwide soybean diseases in China. A total of 38 soil specimens or locations in the area was sampled and tested for SCN races ... Soybean cyst nematode (SCN 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nationwide soybean diseases in China. A total of 38 soil specimens or locations in the area was sampled and tested for SCN races during 2001-2003 for the inspection of race distribution in Huang-Huai Valleys. A map of race distribution wa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data from both the present study and the published reports cited. Three areas, namely, the area of southeast to Jinan in Shangdong Province; the area of northern Henan Province and its border region to south of Hebei Province; and the area of Luohe, Zhoukou of Henan Province and Fuyang of Anhui Province mainly infested with Race 1 were identified. Race 4 was predominant in Shanxi Province, Beijing and the adjacent area of Henan, Shandong, and Anhui provinces, and the delta of Huanghe River in Shandong Province. Race 2 was mainly found in Liaocheng, Dezhou of Shangdong Province and Shijiazhuang of Hebei Province, and Jiaozuo and Huojia of Henan Province. Race 7 was distributed in the west part of Jiaodong Peninsula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Kaifeng, Huaxian, Wenxian of Henan Province. Race 5 was found and scattered in Hebei and Henan Province. Race 9 was found in Shangqiu of Henan Province, which was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China. It can be seen that Race 1 and Race 4 were the two predominant races in Huang-Huai Valleys, and that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developing resistant cultivars of these races. There might exist other races in an area with some predominant races. The race substitution in the past decade was not obviously found, therefore, the results should be meaningful to future breeding for resistance to SCN in Huang-Huai Valle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 Huang-Huai Valleys cyst nematode (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 race
下载PDF
不同电学参数和水流条件下电栅对鲤(Cyprinus carpio)的阻拦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石小涛 张政 +6 位作者 黄晓龙 解立辉 李卫东 王渊洋 赵英华 李志敏 白艳勤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554,共9页
脉冲直流电导阻鱼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阻止入侵物种扩散、驱赶鱼类远离危险区域并将其引导至有利区域,如鱼道。但是脉冲直流电的有效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主导因素目前尚未定论。以鲤为研究对象,在静水条件下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 脉冲直流电导阻鱼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阻止入侵物种扩散、驱赶鱼类远离危险区域并将其引导至有利区域,如鱼道。但是脉冲直流电的有效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主导因素目前尚未定论。以鲤为研究对象,在静水条件下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方法分析了脉冲电压、脉冲宽度、脉冲频率和电极摆放方式的电栅拦鱼效果及其对鱼类受伤尾数的主次影响,然后选择最优组合开展不同流速下(0,0.3,0.5 m/s)的驱鱼实验,分析流速对拦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静水工况下,影响拦鱼电栅效率的主要因素为电极布置方式>脉冲宽度>脉冲频率>脉冲电压,电极布置为方式1(垂直水流间距80 cm)、脉冲电压140 V、脉冲频率10 Hz、脉冲宽度10 ms是拦鱼效果最佳的组合。电学参数对鲤的伤害无显著性,平均受伤尾数不超过实验鱼总数的15%。流水条件下,三种流速工况下拦鱼电栅的阻拦率无显著差异,但是随着流速的增高阻拦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该研究将为保护鱼类资源和防止入侵鱼类跨区域传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拦鱼电栅 阻拦效果 脉冲直流电
下载PDF
Sensitive Detection of Individual Neutral Atoms in a Strong Coupling Cavity QED System 被引量:3
6
作者 ZHANG Peng-Fei ZHANG Yu-Chi +6 位作者 li Gang DU Jin-Jin ZHANG Yan-Feng GUO Yan-Qiang WANG Jun-Min ZHANG Tian-Cai li wei-dong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4期101-104,共4页
We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 real-time detection of individual cesium atoms by using a high-finesse optical micro-cavity in a strong coupling regime.A cloud of cesium atoms is trapped in a magneto-optical trap positi... We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 real-time detection of individual cesium atoms by using a high-finesse optical micro-cavity in a strong coupling regime.A cloud of cesium atoms is trapped in a magneto-optical trap positioned at 5mm above the micro-cavity center.The atoms fall down freely in gravitation after shutting off the magnetooptical trap and pass through the cavity.The cavity transmission is strongly affected by the atoms in the cavity,which enables the micro-cavity to sense the atoms individually.We detect the single atom transits either in the resonance or various detunings.The single atom vacuum-Rabi splitting is directly measured to beΩ=2π×23.9 MHz.The average duration of atom-cavity coupling of about 110μs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the atom trans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PLING SPLITTING enable
下载PDF
一种耐高温的柔性压电/热释电双功能传感器
7
作者 李银辉 殷荣艳 +3 位作者 梁建国 李玮栋 范凯 周赟磊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43-252,共10页
提高压电聚合物的耐温性,且构建压电特异结构提高电学输出特性,成为柔性耐高温压电/热释电双功能传感器制造的关键.本文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薄膜,通过程序控温对PAN纳米纤维膜进行热处理得到了耐高温的柔性纤维薄... 提高压电聚合物的耐温性,且构建压电特异结构提高电学输出特性,成为柔性耐高温压电/热释电双功能传感器制造的关键.本文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薄膜,通过程序控温对PAN纳米纤维膜进行热处理得到了耐高温的柔性纤维薄膜.研究结果表明,PAN耐高温柔性纤维薄膜纳米传感器可以在高温环境(>500℃)中使用,其输出性能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先增大(<260℃)后基本保持不变(260—450℃),最后输出性能减小(>450℃),当热处理温度达到260℃时,输出电压可达10.08 V,输出电流达到2.89μA,与未进行热处理的PAN膜相比,其输出电压和电流分别提高了3.54倍和2.83倍.同时,该传感器在高温环境下的输出不发生变化.发现热处理的PAN具有热释电效应,且热释电输出随着温度梯度的增大而变大.在5000次的敲击循环测试中,经过热处理的PAN纳米纤维薄膜传感器具有稳定的输出,这表明该传感器有望应用在消防安全、航空航天等高温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环化 耐高温柔性纳米纤维薄膜 压电/热释电双功能传感器
下载PDF
黄泥河林区3种有蹄类动物时空生态位特征
8
作者 马帅 苗润泽 +5 位作者 刘庚 李伟东 周勇 朱洪强 程龙 张晓东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24,共8页
为探明马鹿(Cervus elaphus)、狍(Capreolus pygargus)、野猪(Sus scrofa)3种有蹄类动物的同域共存机制,采用红外相机法和大样方法对黄泥河林业局所属林区3种有蹄类动物的日活动节律和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有蹄类动物日活动... 为探明马鹿(Cervus elaphus)、狍(Capreolus pygargus)、野猪(Sus scrofa)3种有蹄类动物的同域共存机制,采用红外相机法和大样方法对黄泥河林业局所属林区3种有蹄类动物的日活动节律和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有蹄类动物日活动节律重叠度较高,但活动高峰彼此错开,马鹿和狍为晨昏类型动物,野猪为昼行性动物;在黄泥河林区内,三者栖息地重叠面积较大,马鹿和狍地理分布重叠度的D值和I值分别为0.648和0.865,马鹿和野猪地理分布重叠度的D值和I值分别为0.601和0.809,狍和野猪地理分布重叠度的D值和I值分别为0.701和0.912;3种有蹄类动物在海拔、人为干扰因素下实现空间生态位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蹄类 日活动节律 栖息地 生态位
下载PDF
玉曲河流域裂腹鱼类游泳能力及其在鱼道设计中的应用
9
作者 刘瀚文 谭均军 +9 位作者 王永猛 李阳希 王猛 柯森繁 石小涛 谭红林 王渊洋 李卫东 蒲进 金志军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33,共9页
探究玉曲河流域裂腹鱼类的游泳能力,为过鱼设施建设和鱼类游泳行为学提供基础参数。以该流域优势种怒江裂腹鱼(Schizothorax nukiangensis)、贡山裂腹鱼(S.gongshanensis)为研究对象,在野外现场通过游泳能力测试水槽对裂腹鱼的感应流速... 探究玉曲河流域裂腹鱼类的游泳能力,为过鱼设施建设和鱼类游泳行为学提供基础参数。以该流域优势种怒江裂腹鱼(Schizothorax nukiangensis)、贡山裂腹鱼(S.gongshanensis)为研究对象,在野外现场通过游泳能力测试水槽对裂腹鱼的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突进游泳速度及持续游泳速度、耐久游泳速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怒江裂腹鱼和贡山裂腹鱼的绝对感应流速相近,分别为(0.18±0.01)m/s和(0.18±0.06)m/s,绝对临界游泳速度分别为(1.05±0.12)m/s和(1.11±0.14)m/s,绝对突进游泳速度分别为(1.45±0.26)m/s和(1.40±0.21)m/s,相对临界游泳速度分别为(8.47±0.95)BL/s和(9.21±2.45)BL/s;二者的相对突进游泳速度均突破了10倍体长(BL),分别为(11.90±2.31)BL/s和(10.80±3.16)BL/s;怒江裂腹鱼和贡山裂腹鱼最大持续游泳速度均为0.63 m/s,最大耐久游泳速度分别为0.93 m/s和0.73 m/s。当以此2种裂腹鱼为主要过鱼对象时,建议鱼道入口及竖缝处流速为1.05~1.40 m/s,过鱼设施内部整体平均流速设计为0.24~1.05 m/s,休息池主流流速为0.18~1.05 m/s。研究结果可为西藏玉曲河流域鱼类资源保护及过鱼设施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江裂腹鱼 贡山裂腹鱼 感应流速 临界游泳速度 突进游泳速度 鱼道设计 玉曲河
下载PDF
数字经济、要素作用转变与城市碳排放——基于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的检验
10
作者 陈镜宇 李卫东 +1 位作者 刘延平 武冰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51,共15页
利用我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要素作用转变视角系统探究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构建调节效应模型,分别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人口、经济和技术三种主要碳排放要素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考察了SFA测算方法下... 利用我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要素作用转变视角系统探究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构建调节效应模型,分别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人口、经济和技术三种主要碳排放要素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考察了SFA测算方法下技术进步在数字化驱动减排过程中的门槛异质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碳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数字经济对碳减排的影响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的后发劣势,非特大城市以及三、四、五线城市将是未来数字化驱动减排的难点和痛点;城市数字经济的发展能明显改善传统经济要素、人口要素与碳排放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却引发了技术要素的回弹效应;技术水平在数字经济减排效应中发挥着“双门槛”作用。因此,应加快能源结构转型,推进城市群和智慧城市建设,强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人才培育,积极推广碳交易制度,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 调节效应 回弹效应
下载PDF
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工字形梁抗剪性能试验
11
作者 李伟东 邹德强 +2 位作者 潘泽宇 李立峰 齐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42-1250,共9页
为了研究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工字形梁的抗剪性能和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设计并完成了3片预应力UHPC工字形梁的单点加载试验,获得了试验梁的荷载-位移曲线、破坏模式和裂缝分布特征等关键结果;... 为了研究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工字形梁的抗剪性能和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设计并完成了3片预应力UHPC工字形梁的单点加载试验,获得了试验梁的荷载-位移曲线、破坏模式和裂缝分布特征等关键结果;基于试验结果,结合法国UHPC规范、瑞士UHPC规范、中国公路桥梁规范及公路桥涵超高性能混凝土应用规范意见稿计算了试验梁的抗剪承载力,分析了各个规范的适用性。此外,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modified compression filed theory,MCFT),分别采用Mohr-Coulomb准则和Rankine准则,计算了试验梁的抗剪承载力,并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表明:预应力UHPC工字梁的抗剪承载力随着剪跨比的增加而减小,箍筋对于抗剪承载力影响较大;各国规范对UHPC梁的抗剪承载能力的计算较为保守。采用Mohr-Coulomb准则的计算结果较Rankine准则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更为接近;特别是小剪跨比的试验梁,处于弯剪复合状态,Mohr-Coulomb准则考虑了受压区UHPC法向和切向应力的影响,更为接近实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超高性能混凝土 工字梁 MCFT 抗剪承载力
下载PDF
冷却速率对钴铬钼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李伟东 刘小涛 +4 位作者 刘义辉 张志正 王非 王哲 李宁 《铸造》 CAS 2024年第8期1083-1088,共6页
钴铬钼合金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耐磨性,是骨关节植入物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研究了1 150℃保温2 h后空冷、风冷、水冷、气淬不同冷却速度的热处理工艺对钴铬钼合金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冷却速度的提升,钴铬钼合金中... 钴铬钼合金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耐磨性,是骨关节植入物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研究了1 150℃保温2 h后空冷、风冷、水冷、气淬不同冷却速度的热处理工艺对钴铬钼合金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冷却速度的提升,钴铬钼合金中的碳化物强化相更为细小、更为弥散地分布于基体中,材料强度及塑性均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在真空条件下1 150℃保温2 h,氩气冷却冷速在150℃/min条件下,材料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分别达889 MPa、585 MPa、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铬钼合金 热处理 冷却速度 真空气淬
下载PDF
高性能碳纤维双马树脂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伟东 杨焕志 +3 位作者 段子琦 申鹏飞 钟翔屿 包建文 《合成纤维》 CAS 2024年第6期27-34,共8页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因其高强度、轻质、耐疲劳等优异性能,被用于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成为先进复合材料的主要增强纤维材料之一,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领域。高强中模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是当前及未来长期内主要的航空结...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因其高强度、轻质、耐疲劳等优异性能,被用于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成为先进复合材料的主要增强纤维材料之一,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领域。高强中模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是当前及未来长期内主要的航空结构复合材料。综述了国内外高强中模碳纤维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基于高强中模碳纤维增强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其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我国高强中模碳纤维产业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高强中模碳纤维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复合材料 应用
下载PDF
蕙兰栽培与病虫害防控技术
14
作者 唐桂梅 李卫东 +7 位作者 黄国林 张力 彭颖姝 符红艳 周宇霞 杨吉龙 陈力 肖晓玲 《南方园艺》 2024年第6期35-42,共8页
蕙兰在我国广泛栽培,其形态优美,观赏价值较高,深受广大民众喜爱。蕙兰对生长环境、水分及土壤等要求比较高,根据蕙兰的生长习性,对其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蕙兰的繁殖技术、栽培环境、肥水管理、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 蕙兰在我国广泛栽培,其形态优美,观赏价值较高,深受广大民众喜爱。蕙兰对生长环境、水分及土壤等要求比较高,根据蕙兰的生长习性,对其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蕙兰的繁殖技术、栽培环境、肥水管理、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及注意事项等。为蕙兰的规模化生产及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蕙兰 栽培技术 病害 虫害 综合防治
下载PDF
瑞马唑仑与咪达唑仑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认知功能及胃肠道功能影响
15
作者 李卫东 李娟 原忠伟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6期774-778,共5页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与咪达唑仑对腹腔镜手术焦虑患者认知功能及胃肠道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丹东市第一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共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咪达唑仑组、瑞马唑仑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瑞马唑仑组麻醉诱导...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与咪达唑仑对腹腔镜手术焦虑患者认知功能及胃肠道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丹东市第一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共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咪达唑仑组、瑞马唑仑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瑞马唑仑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瑞马唑仑进行术前镇静、咪达唑仑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瑞咪达唑仑进行术前镇静和对照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以作对照。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麻醉效果、术后胃肠道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瑞马唑仑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麻醉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分别为(11.27±1.93)min、(12.64±2.17)min、(24.08±4.61)min],低于咪达唑仑组[分别为(13.44±2.37)min、(14.75±2.53)min、(27.95±5.33)min](均P<0.05),瑞马唑仑组、咪达唑仑组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35±1.92)min、(11.23±1.90)min、(21.72±3.18)min](均P<0.05);瑞马唑仑组术毕即刻、术后24 h S100β蛋白浓度[分别为(573.73±86.97)pg·mL^(-1)、(541.69±87.74)pg·mL^(-1)],低于咪达唑仑组[分别为(944.55±91.47)pg·mL^(-1)、(608.32±85.20)pg·mL^(-1)](均P<0.05),瑞马唑仑组、咪达唑仑组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61.36±101.32)pg·mL^(-1)、(731.35±76.14)pg·mL^(-1)](均P<0.05);瑞马唑仑组术毕即刻、术后24 h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分别为(25.41±2.10)分、(26.56±2.33)分],高于咪达唑仑组[分别为(24.23±2.14)分、(25.37±2.02)分](均P<0.05),瑞马唑仑组、咪达唑仑组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3.15±2.12)分、(24.21±2.18)分(均P<0.05)];瑞马唑仑组和咪达唑仑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瑞马唑仑组和咪达唑仑组的进食-恶心-呕吐-查体-症状持续时间评分系统(I-FEED)评分分别为(0.34±0.01)分、(0.33±0.01)分,低于对照组的(1.03±0.24)分(均P<0.05);瑞马唑仑组和咪达唑仑组术后当日睡眠质量评分分别为(7.34±1.25)分和(7.29±1.32)分,高于对照组的(6.41±0.98)分(均P<0.05);3组术后30 min Ramsay镇静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使用咪达唑仑和瑞马唑仑能缓解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有利于患者腹腔镜手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且瑞马唑仑较咪达唑仑疗效更佳,但两者对于术后认知功能都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咪达唑仑 腹腔镜手术 认知功能 胃肠道功能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飞机零部件孔参数测量算法研究
16
作者 喻志勇 李博 +1 位作者 李卫东 毛一砚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9期37-41,464,共6页
现有孔参数测量方法,难以适用于复杂环境条件测量需要,急需设计新的满足工程实际应用的方法。基于此,设计了识别测量算法,包含了同数控加工机床主轴配置的孔图像获取装置,构建了基于残差卷积网络用于提取孔特征的数学模型,用于精细识别... 现有孔参数测量方法,难以适用于复杂环境条件测量需要,急需设计新的满足工程实际应用的方法。基于此,设计了识别测量算法,包含了同数控加工机床主轴配置的孔图像获取装置,构建了基于残差卷积网络用于提取孔特征的数学模型,用于精细识别孔径回归数学模型与孔位度量数学模型。采集加工现场零部件孔表面状态图像进行分析,提出方法较主流CH、RH、SH、Hh方法,20组测试样本半径偏差累积分别降低为原来的5/16、1/3、5/16、1/4,累积孔位偏差分别降低为原来的5/39、5/32、5/29、10/83,孔口缺陷平均F1-score值为0.94达到了工业应用0.9的标准。基于实验结果,说明了说提出算法更优的半径拟合与孔位测量能力,满足实际识别检测需要的同时可有效助力航空装置智能化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测量 数学模型 计算机视觉 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
下载PDF
非影像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影像科规范化培训实践
17
作者 张超 李伟栋 胡春峰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2期17-20,共4页
为探索与总结非影像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影像科规培中的管理及带教经验,通过分析非影像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影像学知识基础、结合影像科轮转的实际,制定并完善相关的规培管理制度,以“一对一带教模式”为主,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让学员... 为探索与总结非影像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影像科规培中的管理及带教经验,通过分析非影像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影像学知识基础、结合影像科轮转的实际,制定并完善相关的规培管理制度,以“一对一带教模式”为主,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让学员在有限的轮转期间高效接受影像学相关知识、技能,以高质量完成轮转计划,提高了学员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让非影像医学专业学生深入了解影像科的工作特点,熟悉不同影像设备、检查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提高了学员对自己相关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学基础诊断能力。科学的管理制度及灵活的教学方式对非本专业学员短期的轮转学习十分重要,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规范化培训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影像 影像医学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美国实战情境课程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焕玉 沈鹤军 +5 位作者 李卫东 谢秀叶 程传银 王利国 尚力沛 李明达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36,共9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美国实战情境课程模式的概念与理论基础、组成结构与特征、教学过程与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研究认为:(1)实战情境课程模式以真实比赛的技战术情境组合练习为教学内容,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并通过...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美国实战情境课程模式的概念与理论基础、组成结构与特征、教学过程与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研究认为:(1)实战情境课程模式以真实比赛的技战术情境组合练习为教学内容,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并通过模拟真实比赛场景练习技战术为基础、技战术综合运用为重点、教学比赛为主线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课程模式;(2)实战情境组合练习、感知和相关关系分析以及制定决策(decisionmaking)、执行和实施决策、比赛表现四个组成部分。具有相关性、真实性、情景性、适应性和激发性等特征;(3)从单个技战术、每节课、每个教学单元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以及采用的方法;(4)美国实战情境课程模式对我国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是:用运动项目文化来统领教学、体育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用比赛思维来设计体育教学内容、注重问题导向性教学方法的使用,这些对于健康中国背景下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学习理论 相关性 比赛情境片断 情境性
下载PDF
论晚期共和古湖时代、演化过程及其与地壳运动和黄河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希涛 杨艳 +4 位作者 贾丽云 胡道功 李维东 张耀玲 林旭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1-471,共21页
青海共和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部晚新生代期间形成的北西西—南东东走向构造盆地,由西北部的茶卡小内流盆地,中部非典型的达连海内流盆地和东南部被黄河及其支流深深切割的外流盆地三部分组成。该盆地中充填了上、下两套厚度普遍均在200~... 青海共和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部晚新生代期间形成的北西西—南东东走向构造盆地,由西北部的茶卡小内流盆地,中部非典型的达连海内流盆地和东南部被黄河及其支流深深切割的外流盆地三部分组成。该盆地中充填了上、下两套厚度普遍均在200~300 m间,而最厚部分可达500~600 m的相互叠置的共和组与曲沟组河湖相地层。由这两套湖相地层所重建的古湖被分别称为早期和晚期共和古湖。本文重点讨论的是基于共和组湖相地层而重建的晚期共和古湖。石英热活化法ESR测年结果表明,湖相共和组地层开始形成于(4.31±0.40)Ma之前,持续到(2.58±0.20)Ma/(2.54±0.20)Ma之后的上新世时期。以尕玛羊曲村附近为顶点的黄河扇三角洲相两套均厚逾200 m砾石层中之上砾石层,形成于(3.15±0.30)—(3.07±0.30)Ma之间,其前缘水下三角洲相砾石层为(2.91±0.25)Ma,而来自北部山前的同期洪积砾石层则为(2.97±0.27)Ma,表明晚期共和古湖在(3.07±0.30)Ma与(2.91±0.15)Ma之间的上新世晚期达到其最盛期。此时,湖面高度达到其最大值海拔(3160±10)m左右,古湖是一个面积近7000 km2、深逾300 m的大型外流的淡水深湖。黄河在尕玛羊曲附近注入古湖,并由盆地东北角的尕海以东流出,经唯一通道古多隆河流入贵德古湖。当古湖面上升到超过共和与贵德两盆地的基岩分水岭时,黄河在现今的龙羊峡位置切割出新的河道——龙羊峡,从而导致了早更新世初古多隆河因“截弯取直”而非“溯源侵蚀”被废弃,开始了黄河逐步下切、T21到T16形成与共和古湖逐渐消亡的过程。共和古湖经历了茶卡盆地开始与古湖主体分离,中部湖区与东南部湖区分离、排干和东南部湖区被完全泄空等3个阶段。这一过程是随着中国区域地壳运动性质发生的根本性变化而发生的。此时,共和盆地及邻近盆地,甚至中国第一、二大地势阶梯上的大多数盆地,除银川—河套盆地与汾渭盆地等个别盆地外,都由差异性升降的盆-山运动转为整体性的隆升运动。发生于共和盆地的这一运动,曾被徐叔鹰等命名为“恰卜恰(共和)运动”,只是其所指的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但这一名称被李吉均等改称为“共和运动”,作为青藏运动的延续,意指黄河于10或15万年前因该运动而切穿龙羊峡,溯源至共和盆地。作者建议保留原“恰卜恰(共和)运动”的名称与基本含义,而该运动发生时间的争议仍待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盆地 共和古湖 ESR测年 上新世 古湖演化 黄河发育 恰不恰(共和)运动
下载PDF
水盐条件变化对三江藨草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琼芳 燕红 +4 位作者 孔维尧 陈玲 李伟东 邹畅林 张超凡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4-662,共9页
以吉林莫莫格湿地常见植物三江藨草(Scirpus nipponicus Makino)为材料,设置6个盐浓度梯度和6个水位梯度进行室内控制实验,对三江藨草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进行测定,以探讨该植物在光合过程中对水盐条件变化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 以吉林莫莫格湿地常见植物三江藨草(Scirpus nipponicus Makino)为材料,设置6个盐浓度梯度和6个水位梯度进行室内控制实验,对三江藨草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进行测定,以探讨该植物在光合过程中对水盐条件变化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随着水位升高,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低水位范围(-10~20 cm)处理下,F_(v)/F_(o)、F_(v)/F_(m)、q_(N)值较高,而Yield、ETR和q_(P)在高水位环境(40~80 cm)中较高。随着盐度的升高,三江藨草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即当盐浓度升高至3000 mg/L时,各指标含量下降。研究结果表明,三江藨草适宜生长在40~80 cm水位较高的环境中,具有一定的耐盐性,且高水位能够缓解盐胁迫对光合结构造成的伤害,提高其对盐环境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 水位 盐度 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