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烯-硼烯共面异质结结构和性质计算研究
1
作者 刘会彬 刘品妍 +3 位作者 陈思雨 李昕玥 张震 张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0,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了石墨烯和χ_(3)硼烯构造共面异质结的可行性、结构和性质.通过对体系能量的计算,找到了稳定的石墨烯-χ_(3)硼烯共面二维异质结体系,并对构造方式、电学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讨论.研究发现异质结体...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了石墨烯和χ_(3)硼烯构造共面异质结的可行性、结构和性质.通过对体系能量的计算,找到了稳定的石墨烯-χ_(3)硼烯共面二维异质结体系,并对构造方式、电学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讨论.研究发现异质结体系界面处以碳六元环和硼五元环头对头相连接.对电荷转移和态密度分析得出石墨烯与硼烯之间形成稳定共价键.该体系具有零带隙和金属性的性质,且可见光波段吸收性能优异,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烯 石墨烯 异质结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浅谈中国黄酒与日本清酒
2
作者 李颖 郑博文 +5 位作者 李新月 程蒙 刘根喜 王雅南 王红阳 杨光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4年第4期134-139,共6页
中国黄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日本清酒的起源有赖于我国水稻种植、黄酒酿造技术的传入。黄酒和清酒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体现了所在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迁。目前关于黄酒、清酒的相关研究较为分散,缺乏系统整理。本文对中国黄酒和... 中国黄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日本清酒的起源有赖于我国水稻种植、黄酒酿造技术的传入。黄酒和清酒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体现了所在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迁。目前关于黄酒、清酒的相关研究较为分散,缺乏系统整理。本文对中国黄酒和日本清酒的历史沿革、分类方法进行了梳理,概述了二者在原料、工艺、成分、功效方面的研究情况,并提出对黄酒酿造和产业发展的建议,探讨中国黄酒发展可借鉴的方法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黄酒 日本清酒 历史沿革 分类方法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化工有机废水的净化及水质成分分析实验综述报告
3
作者 荣俊锋 刘瑾琳 +2 位作者 韩家林 李新月 兰青青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80-183,共4页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NTP)和Fenton氧化分别对DMP废水进行降解。通过实验研究了最佳处理条件,将两种工艺进行组合,研究组合工艺以及组合工艺中每一种方法的先后顺序对处理结果的影响。学生通过小组协作,设计参数梯度,研究因素对废水处理结...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NTP)和Fenton氧化分别对DMP废水进行降解。通过实验研究了最佳处理条件,将两种工艺进行组合,研究组合工艺以及组合工艺中每一种方法的先后顺序对处理结果的影响。学生通过小组协作,设计参数梯度,研究因素对废水处理结果的影响,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可为开设综合设计性的专业实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FENTON试剂 小组协作 综合设计性实验
下载PDF
甘薯渣与不同辅料混配对黑水虻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欣玥 吉志新 +7 位作者 赵春明 乔亚科 刘学茹 蔡爱军 张志伟 司增志 梁琪 韩媛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88-90,95,共4页
[目的]研究甘薯渣和不同辅料混配对黑水虻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甘薯渣为主要饲料,与麦麸、秸秆、干鸡粪和菌糠等8种辅料分别按照9∶1的质量比进行混配,测定黑水虻的生长发育指标。[结果]甘薯渣和麦麸混配处理黑水虻老熟幼虫、预蛹... [目的]研究甘薯渣和不同辅料混配对黑水虻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甘薯渣为主要饲料,与麦麸、秸秆、干鸡粪和菌糠等8种辅料分别按照9∶1的质量比进行混配,测定黑水虻的生长发育指标。[结果]甘薯渣和麦麸混配处理黑水虻老熟幼虫、预蛹体重最大,老熟幼虫体长最长,幼虫、预蛹历期最短,幼虫干重最大。[结论]利用甘薯渣饲喂黑水虻时,辅料宜优先选择麦麸、玉米秸秆、干鸡粪、菌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 薯渣 养殖技术 资源利用
下载PDF
页岩气返排水中的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关键影响因子
5
作者 李欣悦 卢培利 +3 位作者 刘俊 李仕康 侯争鸣 丁阿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303-5312,共10页
首次探究了高温高压高盐的页岩气返排水中DAMO(denitrifying anaerobic methane oxidation)微生物存在的证据及其与关键环境因子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7个页岩气井场返排水中均检测到了DAMO古菌与细菌的存在,且古菌的丰度远... 首次探究了高温高压高盐的页岩气返排水中DAMO(denitrifying anaerobic methane oxidation)微生物存在的证据及其与关键环境因子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7个页岩气井场返排水中均检测到了DAMO古菌与细菌的存在,且古菌的丰度远高于细菌,其16S rRNA基因拷贝数分别为4.32×10^(4)~5.83×10^(5)copies/L和1.16×10^(3)~6.00×10^(3)copies/L.DAMO古菌与细菌的功能基因mcrA与pomA同样在所有的样品中检出.页岩气返排水中共发现了4个DAMO细菌代表性OTU与1个DAMO古菌代表性OTU,虽然返排水中盐度很高,但检出的DAMO细菌与古菌与已报道的淡水环境中的DAMO微生物亲缘性更近.RDA相关性分析表明,返排水常规理化因子对DAMO微生物的影响并非体现在微生物的丰度上,而是体现在微生物的功能上,其中pmoA基因丰度与TOC含量呈正显著相关,而mcrA基因丰度则与NO_(3)^(-)、NH_(4)^(+)、PO_(4)^(3-)和Cl^(-)浓度呈正相关,Cl^(-)影响最大.研究结果拓展了关于DAMO微生物环境分布的认识,可为缓解返排水中逸散甲烷所导致的温室效应的控制提供理论基础,也有助于加深对深部页岩微生物过程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 页岩气返排水 高盐 环境因子 群落结构
下载PDF
牛栏江(昆明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6
作者 李昕悦 杨艳 +5 位作者 洪昌海 支国强 杨健 韩镇阳 万正芬 卢少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40,48,共10页
为探明牛栏江(昆明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于3个水期(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分别采集了流域内20个点位表层沉积物并测定了8种金属(Cu、Zn、Cr、Cd、Ni、Pb、Hg、As)含量,进行了水期和区域差异分析、潜在风险评价以及重金属来源... 为探明牛栏江(昆明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于3个水期(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分别采集了流域内20个点位表层沉积物并测定了8种金属(Cu、Zn、Cr、Cd、Ni、Pb、Hg、As)含量,进行了水期和区域差异分析、潜在风险评价以及重金属来源解析。结果发现牛栏江(昆明段)沉积物重金属中Cd含量1.45 mg/kg和Hg含量0.23 mg/kg,分别是云南省土壤背景值(0.218 mg/kg和0.058 mg/kg)的6.7倍和4.0倍,表明Cd和Hg污染相对严重。地累积指数表明牛栏江(昆明段)3个水期均为Cd污染程度最高,Hg次之,平均污染等级分别达到了中度污染和偏中度污染。因此Cd和Hg是牛栏江(昆明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最主要的生态风险贡献因子,应予以重视。同时,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丰水期和平水期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分布具有干流高于支流、下游高于上游和北部高于南部的空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 牛栏江(昆明段)
下载PDF
二维BeB_(2)作为镁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理论研究
7
作者 李欣悦 高国翔 +2 位作者 高强 刘春生 叶小娟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6-345,共10页
为了加快镁离子电池的开发与应用,寻找合适的镁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势在必行.此外,具有较低摩尔质量的阳极材料有利于获得较高的理论存储容量.因此,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地研究了BeB_(2)单层材料作为镁离子电池阳... 为了加快镁离子电池的开发与应用,寻找合适的镁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势在必行.此外,具有较低摩尔质量的阳极材料有利于获得较高的理论存储容量.因此,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地研究了BeB_(2)单层材料作为镁离子电池阳极的潜力.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声子谱检测,BeB_(2)结构展现了优异的动力学稳定性.此外,从BeB_(2)的能带结构可以看到清晰的狄拉克锥,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BeB_(2)可以稳定吸附镁离子,并且镁离子在该材料上表现了较低的扩散势垒(0.04 eV),这意味着更快的充放电速率.重要的是,BeB_(2)展现了超高的理论容量(5250 mA·h·g^(–1))、较低平均开路电压(0.33 V)以及较小的体积膨胀(2%).此外,Mg离子在双层BeB_(2)结构中的吸附能为–1.38—–2.24 eV,扩散势垒为0.134—0.84 eV.综合以上性能,我们相信BeB_(2)可以作为一种优秀的镁离子电池阳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离子电池 二维材料 第一性原理计算
下载PDF
全球化视角布局中药资源基地可行性分析
8
作者 李新月 程蒙 +6 位作者 于志斌 马海光 池秀莲 高峰 苏芳芳 张辰辰 杨光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4年第2期130-135,共6页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自古以来便有海外来源,现今仍有许多中药材品种依赖进口,如乳香、没药等。随着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中药产品需求增加,野生资源不断减少,而种植(养殖)又面临人均耕地不足、进口药材引种栽培质...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自古以来便有海外来源,现今仍有许多中药材品种依赖进口,如乳香、没药等。随着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中药产品需求增加,野生资源不断减少,而种植(养殖)又面临人均耕地不足、进口药材引种栽培质量不佳等问题。因此,以全球化视角审视中药资源供求,关注海外原料基地建设,实现中药资源的高效、可持续供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进口药材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建立中药资源海外原料基地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建设全球中药资源供应体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资源 中药材 国际化 进口 海外原料基地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成型工艺的最新进展
9
作者 李昕悦 田燕 +3 位作者 贾丽敏 韩鹏彪 孙世清 李子健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介绍了铝基复合材料当前的发展状况,总结了铝基复合材料的多种制备方法。增强相不同,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也不同。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相按照其不同的形貌特征主要分为颗粒增强相、纤维增强相、片状增强相。首先介绍了铝基复合材料的... 介绍了铝基复合材料当前的发展状况,总结了铝基复合材料的多种制备方法。增强相不同,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也不同。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相按照其不同的形貌特征主要分为颗粒增强相、纤维增强相、片状增强相。首先介绍了铝基复合材料的典型制备方法,之后以三种增强相为中心,对其成型工艺进行了说明,列举了不同方法当前的研究进度,最后总结了各种方法在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不同增强相的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增强相 制备方法 成型工艺
下载PDF
多元颗粒协同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0
作者 田燕 李昕悦 +2 位作者 贾丽敏 韩鹏彪 李子健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由于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其成型及制备技术是现阶段关注的热点,也是未来多元颗粒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归纳总结了多元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搅拌铸造、粉末触变成形、粉末冶金等成型及制备工艺... 由于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其成型及制备技术是现阶段关注的热点,也是未来多元颗粒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归纳总结了多元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搅拌铸造、粉末触变成形、粉末冶金等成型及制备工艺的优缺点。对增强颗粒和基体合金界面润湿性改善的方法及多元颗粒协同增强对铝基复合材料显微结构、力学性能、磨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概述,并对未来多元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协同增强 界面结合 力学性能 磨损性能
下载PDF
Fe_(2)O_(3)@Co_(3)O_(4)核壳催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高效降解有机物
11
作者 杜鑫洁 陈哲 +1 位作者 李昕玥 范璐平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85-87,125,共4页
以Co(NO_(3))_(2)·6H_(2)O为原料,在碱性环境下生成的Co(OH)2沉淀包覆在普鲁士蓝纳米块上得到催化剂前驱体,将前驱体通过煅烧成功制备了核壳结构的复合型催化剂Fe_(2)O_(3)@Co_(3)O_(4),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表征手段对催化... 以Co(NO_(3))_(2)·6H_(2)O为原料,在碱性环境下生成的Co(OH)2沉淀包覆在普鲁士蓝纳米块上得到催化剂前驱体,将前驱体通过煅烧成功制备了核壳结构的复合型催化剂Fe_(2)O_(3)@Co_(3)O_(4),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利用催化剂活化PMS降解有机污染物。分析可知,在降解双酚A、邻氯苯酚、对氯苯酚、2,4-二氯酚、2,4,6-三氯酚、苯酚等反应中,复合催化剂Fe_(2)O_(3)@Co_(3)O_(4)较Fe_(2)O_(3)、Co_(3)O_(4)有更出色的催化性能,4 min之内即可将双酚A达到100%降解,同时对不同污染物的降解有较好的普遍适用性,通过自由基掩蔽实验可确定硫酸根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是催化体系内的主要活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2)O_(3)@Co_(3)O_(4) 核壳结构 过一硫酸盐 有机污染物降解
下载PDF
基于比色法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双传感系统检测水中的芘
12
作者 邢海波 郑博文 +3 位作者 李欣悦 黄波涛 向霄 胡晓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2,共8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AgNPs-AuNPs的核-卫星纳米结构检测水样中多环芳烃芘的比色和SERS双通道传感系统。首先将单巯基β-环糊精修饰到纳米金颗粒和纳米银颗粒的表面。受益于氧化态的四甲基联苯胺的触发,当体系中存在多环芳烃芘时,纳米颗粒会... 设计了一种基于AgNPs-AuNPs的核-卫星纳米结构检测水样中多环芳烃芘的比色和SERS双通道传感系统。首先将单巯基β-环糊精修饰到纳米金颗粒和纳米银颗粒的表面。受益于氧化态的四甲基联苯胺的触发,当体系中存在多环芳烃芘时,纳米颗粒会自组装形成AgNPs-pyrene-AuNPs的核-卫星结构。芘分子在其中充当分子桥的作用,拉近纳米粒子距离,使得纳米粒子发生一定的聚集。所以芘分子的个数直接影响AgNPs-pyrene-AuNPs的核-卫星结构数量,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能够通过目测法建立溶液颜色与芘浓度的关系;组装形成的的核-卫星结构具有非常丰富的“热点”而表现出较强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活性,可通过SERS方法实现芘分子的高灵敏高特异检测。此结构可通过比色法和SERS方法实现水中芘的高灵敏高特异性检测。该方法可以在25 min内快速完成微量芘的检测,比色法对芘的检出限为3.4μmol·L^(-1), SERS法的检出限为0.42μmol·L^(-1)。根据上述原理,基于AgNPs-PAHs-AuNPs核-卫星结构的SERS传感器可用来检测水样中的多种多环芳烃。这一双通道传感系统提供了一种检测水样中多环芳烃芘的新方法,并为开发多路复用的传感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比色法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双系统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非结构蛋白NSP15抑制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研究
13
作者 李鑫悦 徐维律 +7 位作者 吕倩 傅心雨 石玉华 李丹月 何苏慧 董露 陈楠 师福山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1-739,共9页
为探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及其NSP15蛋白对细胞焦亡的影响及初步的分子作用机制,本研究将表达pGSDMD-p30的质粒转染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细胞),24 h后将PEDV感染该细胞,于感染后12 h和24 h分别收集细胞上清液和细胞,采用LDH试剂... 为探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及其NSP15蛋白对细胞焦亡的影响及初步的分子作用机制,本研究将表达pGSDMD-p30的质粒转染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细胞),24 h后将PEDV感染该细胞,于感染后12 h和24 h分别收集细胞上清液和细胞,采用LDH试剂盒测定各时间点细胞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比例;采用qPCR检测细胞中GSDMD 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各时间点,转染表达pGSDMD-p30质粒的IPEC-J2细胞中LDH的释放比例均极显著升高,表明细胞发生焦亡,且与转染p GSDMD-p30质粒的细胞相比,PEDV感染的细胞中LDH的释放比例及GSDMD mRNA的转录水平均极显著降低。将表达pGSDMD-p30的质粒分别与不同剂量的PEDV-NSP15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pGSDMD-p30+NSP15组);将表达Caspase-1、pGSDMD和表达NSP15的质粒分别共转染HEK293T和IPEC-J2细胞(Caspase-1+pGSDMD+NSP15组)。上述细胞于24 h后均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LDH的释放比例。结果显示,与pGSDMD-p30组(共转染表达pGSDMD-p30与空载体的细胞)相比,pGSDMD-p30+NSP15组HEK293T细胞及IPEC-J2细胞中LDH的释放比例均显著降低;与Caspase-1+pGSDMD对照组细胞相比,Caspase-1+pGSDMD+NSP15组细胞中LDH的释放比例极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表明,NSP15在不同细胞中均可以抑制GSDMD-p30及GSDMD+Caspase-1两种方式引起的细胞焦亡,提示PEDV可能通过NSP15抑制细胞的焦亡。将自噬抑制剂3-MA和蛋白酶体途径抑制剂MG132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NSP15质粒与MYC-pGSDMD质粒共转染的HEK293T细胞中,6 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GSDMD的表达水平;将上述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24 h后通过qPCR检测细胞中GSDMD 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随着NSP15转染剂量的增加,细胞中GSDMD的表达水平逐渐减少,加入3-MA和MG132并不影响GSDMD的表达水平;相比于共转染空载体和NSP15质粒的对照组,MYC-pGSDMD+NSP15组细胞中GSDMD mRNA的转录水平极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表明,PEDV NSP15降解GSDMD的过程不是通过自噬和蛋白酶体途径实现的。将4个核酸内切酶活性位点突变的NSP15质粒分别与pGSDMD-p30或pGSDMD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24 h后采用LDH试剂盒测定各组细胞上清中LDH的释放比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GSDMD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p30组相比,H^(226)、H^(241)和K^(282)突变组细胞上清中LDH的释放比例均无显著变化,而D^(265)突变组细胞上清中LDH的释放比例极显著降低;H^(226)、H^(241)和K^(282)突变组细胞中GSDMD的表达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细胞中GSDMD的表达水平相当,而D^(265)突变组细胞中GSDMD的表达水平明显减少。上述结果表明,PEDV通过其NSP15蛋白抑制各种细胞的细胞焦亡,且本研究首次证明该蛋白通过其核酸内切酶活性位点H^(226)、H^(241)和K^(282)降解GSDMD并抑制细胞焦亡,为PED的治疗和开发抗PED的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非结构蛋白15 核酸内切酶 细胞焦亡 GSDMD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和稻麦周年产量的影响
14
作者 王杰 鞠梦倩 +1 位作者 李心月 刘世平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2,共8页
为探索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稻麦周年产量的影响,从2001年秋播开始在扬州大学校内实验农场开始长期定位试验。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稻麦连续免耕秸秆覆盖还田(NTS)、稻季免耕麦季翻耕(RT1)、麦季免耕稻季翻耕(R... 为探索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稻麦周年产量的影响,从2001年秋播开始在扬州大学校内实验农场开始长期定位试验。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稻麦连续免耕秸秆覆盖还田(NTS)、稻季免耕麦季翻耕(RT1)、麦季免耕稻季翻耕(RT2)、稻麦连续翻耕秸秆还田(CTS)、稻麦连续少耕秸秆还田(MTS)、稻麦连续翻耕秸秆不还田(CT),在水稻成熟后,对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可以显著增加土壤耕层有机碳含量,与CT处理相比,20年NTS、RT1、RT2、CTS和MTS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分别提高13.29%、4.76%、8.18%、19.88%和21.34%;(2)NTS处理对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影响更大,比其他耕作方式提高14.49%~39.02%,RT1、RT2、CTS、MTS处理则可以均衡提高耕层有机碳含量;(3)CTS和MTS处理稻麦产量较高,与CT处理相比平均分别增产3.68%和4.09%,NTS处理则减产3.48%。综合以上结果表明,适量秸秆还田与少耕相结合对土壤耕层有机碳含量和产量的提升效果最显著,是最适宜本地区的耕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秸秆还田 土壤有机碳 产量
下载PDF
“共护一江水”的降碳力量:来自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证研究
15
作者 谌仁俊 李新月 江闯东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101,共17页
在区域生态治理中协同降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新安江、九洲江、汀江-韩江三大流域为例,考察在跨省流域实施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协同降碳作用。研究发现,该政策通过促使沿线地区采取优化能源结构、限制高碳密集型行业... 在区域生态治理中协同降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新安江、九洲江、汀江-韩江三大流域为例,考察在跨省流域实施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协同降碳作用。研究发现,该政策通过促使沿线地区采取优化能源结构、限制高碳密集型行业企业进入等源头防治方式,释放出较大的协同降碳效应。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共护一江水”的协同降碳效应存在一定的经济代价,沿线地区出现了减产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作为补偿区的下游地区,作为受偿区的上游地区实现了更大的降碳效应,这主要得益于上游地区采取了创新驱动减排的策略,不仅通过节能技术应用大幅降低能源强度,还鼓励企业从事绿色自主创新。本文的研究能为全面推广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提供有益的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省流域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协同降碳 源头防治
下载PDF
Trauma in The Lonely Soldier
16
作者 li De-kun MA Xiao-lei li xin-yue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4年第8期689-692,共4页
Benedict is an award-winning novelist and non-fiction writer specializing in social injustice.Her non-fiction book The Lonely Soldier reflects the impact of war on violence against women.Female soldiers are always the... Benedict is an award-winning novelist and non-fiction writer specializing in social injustice.Her non-fiction book The Lonely Soldier reflects the impact of war on violence against women.Female soldiers are always the victims of violence,before,during,and after serving in the Iraq War.This thesis aims to explore their trauma and illuminate the book’s mea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en Benedict The Lonely Soldier female soldiers victims of violence meaning of writing
下载PDF
嵩明县上游水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17
作者 王燕萍 杨艳 +4 位作者 邵智 段玲玲 孙晓能 李昕悦 熊健 《环境科学导刊》 2024年第3期83-88,共6页
以嵩明县上游水库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解析水库库尾、库中及闸坝不同区域沉积物8种重金属(Zn、Cu、Cr、Ni、Pb、As、Cd、Hg)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等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以嵩明县上游水库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解析水库库尾、库中及闸坝不同区域沉积物8种重金属(Zn、Cu、Cr、Ni、Pb、As、Cd、Hg)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等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Cu、Zn、Cr、Cd、Ni、Pb、Hg在上游水库沉积物中呈现不同程度的积累,平均含量分别是背景值的2.14、1.73、1.41、7.57、3.56、1.06、1.90倍,其中Cd的积累最为严重,主要来源于Cd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农业活动,Hg、Zn、Cr、Ni具有相同来源的可能性较大,来源既有交通也存在工业;②从空间分布看,Cu、Zn、Cr、Ni、Pb、Hg含量分布为库尾>库中>闸坝,Cd为库中>闸坝>库尾,且Cd在库中和闸坝的含量明显高于库尾;③地累积指数表明,Cd是最主要的污染因子,上游水库沉积物中Cd处于中度-重度污染,Ni为中度污染,Cu、Hg、Zn为轻度-中度污染。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来看,Cd在库中和闸坝表现为较强生态风险,在库尾为强生态风险,Hg在库尾为强生态风险,在库中和闸坝为中度生态风险,Cd对RI的贡献最大,达到65.16%,Hg次之,为22.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游水库 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程度 生态风险指数
下载PDF
氨基修饰磁性氧化石墨烯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苯脲类除草剂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小燕 李欣悦 +1 位作者 高仕谦 张占恩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5-209,共5页
本实验建立了氨基修饰磁性氧化石墨烯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灭草隆、异丙隆、绿麦隆和敌草隆4种苯脲类除草剂的分析方法。采用恒温搅拌法将三乙酸四胺(TETA)修饰在氧化石墨烯(GO)片层上,并用共沉淀法合成磁性三乙... 本实验建立了氨基修饰磁性氧化石墨烯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灭草隆、异丙隆、绿麦隆和敌草隆4种苯脲类除草剂的分析方法。采用恒温搅拌法将三乙酸四胺(TETA)修饰在氧化石墨烯(GO)片层上,并用共沉淀法合成磁性三乙酸四胺氧化石墨烯(MTGO),用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及扫描电镜(SEM)进行表征。磁性固相萃取的最优条件为:以甲醇为洗脱剂,MTGO的用量为15.0 mg,萃取时间为15 min。在最优条件下,4种目标苯脲类除草剂的检出限为0.03~0.05μg/L。用该方法对实际水样进行分析,加标回收率为84.3%~96.4%,相对标准偏差为3.9%~8.6%。本实验方法操作简单,检出限低,可以满足环境水样中痕量苯脲类除草剂的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修饰磁性氧化石墨烯 苯脲类除草剂 磁性固相萃取 环境水样
下载PDF
从中药营养物质活性探讨中医药发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光 苏芳芳 +2 位作者 李新月 陈敏 王永炎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12期2295-2301,共7页
现代中药学研究常将中药药效成分定义为次生代谢产物,对相关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活性及质量标准研究较多,在制药过程中蛋白质、糖类、酯类等多被认为是杂质,这是受到了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思路的影响。随着人类对中医药基础研究的深入,越... 现代中药学研究常将中药药效成分定义为次生代谢产物,对相关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活性及质量标准研究较多,在制药过程中蛋白质、糖类、酯类等多被认为是杂质,这是受到了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思路的影响。随着人类对中医药基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营养成分往往也具有一定的活性。仍将目光聚焦于中药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思路是否有局限,蛋白质、糖类、酯类等是否也应纳入活性研究及质量控制的范畴?通过整理中药中蛋白质、油脂等各类营养物质成分的研究现状,梳理中药部分营养物质具有的药理、生理活性,反思中医药现代研究方面的发展路径,对中医药营养成分在质量控制、研究方向及医养领域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对中医药在中药营养活性方面进行初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营养成分 活性
下载PDF
上皮下结缔组织替代材料治疗牙龈退缩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静 李新月 释栋 《口腔疾病防治》 2016年第9期554-557,共4页
牙龈退缩在人群中有很高的发生率。它会导致牙根暴露、牙齿敏感,甚至严重影响美观。目前临床治疗牙龈退缩的金标准手术是冠向复位瓣联合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通过该手术可以明显改善牙龈退缩,但需要从腭部切取上皮下结缔组织,这是治疗... 牙龈退缩在人群中有很高的发生率。它会导致牙根暴露、牙齿敏感,甚至严重影响美观。目前临床治疗牙龈退缩的金标准手术是冠向复位瓣联合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通过该手术可以明显改善牙龈退缩,但需要从腭部切取上皮下结缔组织,这是治疗时遇到的一个大问题。目前临床上已使用了许多材料来代替腭部上皮下结缔组织用来治疗牙龈退缩,本文就上皮下结缔组织的替代材料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退缩 冠向复位瓣 上皮下结缔组织 替代材料 牙周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