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1
作者 李西山 陈国东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分析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 目的:分析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仅予以TACE治疗,研究组在TACE的基础上予以静脉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免疫学指标(CD3^(+)、CD4^(+)、CD8^(+)和CD4^(+)/CD8^(+))、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9.59%,高于对照组的6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ALT、AST均低于术前1 d,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研究组CD3^(+)、CD4^(+)和CD4^(+)/CD8^(+)高于术前1 d和对照组,而CD8^(+)水平低于术前1 d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0.61%,低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的6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能够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保护患者的肝功能,减少患者TACE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免疫学水平和临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参芪扶正注射液 经动脉化疗栓塞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微塑料在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体内的摄入、排出及对其摄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全斌 张明兴 +5 位作者 丁光辉 李西山 张典 张微微 王莹 王菊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4-191,共8页
微塑料的生态毒理学效应,是近年来国际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然而,由于生物体内的微塑料定量分析存在难度,导致其毒动力学过程和生物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受限。本研究以10μm荧光标记的聚苯乙烯(PS)为测试对象,考察了日本虎斑猛水... 微塑料的生态毒理学效应,是近年来国际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然而,由于生物体内的微塑料定量分析存在难度,导致其毒动力学过程和生物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受限。本研究以10μm荧光标记的聚苯乙烯(PS)为测试对象,考察了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对PS微粒的摄入及排出动力学,以及PS微粒对其摄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虎斑猛水蚤暴露于表观浓度为1×10^3个·mL^-1的PS微粒溶液,其体内检出的PS微粒的量随着暴露时间增加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暴露24 h后达到最大值,为(7.00±2.44)个·只^-1(n=3),48 h后降至(3.20±1.93)个·只^-1(n=3)。将暴露于表观浓度为1×10^3个·mL^-1的PS微粒溶液中48 h后的日本虎斑猛水蚤转移至清洁海水中后,体内检出的PS微粒的量呈现下降趋势,24 h后可排出体内96.33%±1.18%(n=3)的PS微粒,48 h后生物体内无PS微粒检出。日本虎斑猛水蚤暴露于表观浓度为1×10^3个·mL^-1的PS微粒溶液中24 h和48 h后,其对微藻的摄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为科学评估微塑料的生态风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微粒 日本虎斑猛水蚤 摄入行为 排出行为 微藻摄食率
下载PDF
单壁碳纳米管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毒性效应及生物体防御机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占宁 丁光辉 +5 位作者 于源志 李西山 张楠楠 李瑞娟 张晶 崔福旭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0-98,共9页
碳纳米管的生态安全和健康风险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典型的海洋底栖生物——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C.gigas)作为受试生物,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SWCNTs)暴露对其造成的毒性效应及牡... 碳纳米管的生态安全和健康风险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典型的海洋底栖生物——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C.gigas)作为受试生物,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SWCNTs)暴露对其造成的毒性效应及牡蛎自身的防御机制,以期为碳纳米管的海洋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在0.1~10mg·L^-1的SWCNTs暴露96h后,太平洋牡蛎鳃和消化腺中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呈现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cat、hsp70、aox及caspase-7等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相比于单独暴露,P-gp蛋白抑制剂Tariquidar与SWCNTs的复合暴露显著增加了鳃和消化腺中MDA含量,产生了更严重的氧化损伤。这些结果表明,SWCNTs暴露对太平洋牡蛎的鳃和消化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氧化损伤,而牡蛎体内的抗氧化系统和多外源性物质抗性机制在防御SWCNTs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管 太平洋牡蛎 毒性效应 防御机制
下载PDF
Sb高效富集与As转化稳定化的砷碱渣清洁利用新技术工业试验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希山 余志元 +3 位作者 李二平 赵雄飞 王亲雄 田石强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9年第3期53-57,62,共6页
为了实现锑冶炼砷碱渣的清洁利用及无害化处置,设计了球磨浸出-重选收锑-废碱喷淋-氧化沉砷-砷稳定固化的砷碱渣清洁利用新工艺。结果表明:常温下液固比为4∶1时,砷碱渣经球磨后水浸,球磨和浸出时间分别20 min和40 min,As浸出率为96. 7... 为了实现锑冶炼砷碱渣的清洁利用及无害化处置,设计了球磨浸出-重选收锑-废碱喷淋-氧化沉砷-砷稳定固化的砷碱渣清洁利用新工艺。结果表明:常温下液固比为4∶1时,砷碱渣经球磨后水浸,球磨和浸出时间分别20 min和40 min,As浸出率为96. 78%,碱浸出率为97. 35%,实现Sb、As和碱高效分离;为提取回收浸出渣中锑资源,通过摇床高效富集回收Sb,回收率为40%~50%,且精矿中As <1%,Sb≥10%,可通过冶炼系统回收;基于酸碱中和原理,浸出液(高砷废碱)进入锑冶炼中烟气脱硫喷淋系统与烟气中SO2发生反应,烟气中SO2和As含量达到排放标准,实现浸出碱液和烟气SO2协同治理目的;向高砷废水加入H2O2对砷进行氧化,再加入脱砷剂(生物制剂)与砷发生沉淀反应而脱除,经两段脱砷后,废水中As含量降低至150 mg/m3,脱砷效率分别为88. 4%和92. 5%;产生的脱砷渣采用铁盐稳定剂处理,在添加质量比为9%时固化体As毒性浸出浓度从348. 67 mg/L降至0. 65 mg/L,达到危险废物填埋场入场标准。工业扩大试验结果表明,新工艺可达到以废治废、清洁利用砷碱渣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碱渣 清洁利用 以废治废 稳定化处理
下载PDF
血管型Ehlers-Danlos综合征相关腹主动脉破裂伴消化道大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西山 陈国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 报道1例血管型Ehlers-Danlos综合征(vEDS)相关腹主动脉破裂伴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提高对该罕见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发病过程、诊疗经过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回顾分析其病因。结... 目的 报道1例血管型Ehlers-Danlos综合征(vEDS)相关腹主动脉破裂伴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提高对该罕见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发病过程、诊疗经过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回顾分析其病因。结果 患者以消化道大出血为首发症状,胃肠镜检查和胃肠道动脉造影均未发现明确的消化道出血征象。CTA提示腹主动脉破裂假性动脉瘤形成,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消化道出血停止。主动脉全外显子基因检测确诊为COL3A1基因突变相关vEDS。术后随访3年3个月,患者未再发生出血或主动脉事件。结论 vEDS可导致腹主动脉破裂和消化道大出血。该疾病罕见,易误诊和漏诊,基因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型Ehlers-Danlos综合征 腹主动脉破裂 消化道大出血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toxicity effects of fuel oil treated by different dispersants on marine medaka(Oryzias melastigma) embryo 被引量:2
6
作者 GAO Xiang DING Guanghui +1 位作者 li xishan XIONG Deq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123-132,共10页
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subacute toxic effects of oil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marine organism by simulating natural contaminative processes. In this study, 120# (RMD15) fuel oil was selected as the pol... 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subacute toxic effects of oil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marine organism by simulating natural contaminative processes. In this study, 120# (RMD15) fuel oil was selected as the pollutant and marine medaka (Oryzias melastigma) embryos as the experimental organism. The developmental toxicity of different volume concentrations (0.05%, 0.2%, 1% and 5%) of water-accommodated fractions, biologically-enhanced water-accommodated fractions, and chemically-enhanced water-accommodated fractions on the embryos in different exposure time (8, 15 and 22 d) were compared and the content of relevant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was studied (in dispersion and in vivo). The subacute toxic effects were assessed in terms of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enzymes (superoxide dismutase, catalase and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and the blue sac disease (BSD) index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SD index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respective control groups and showed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both concentration and exposure time. The experiments with three antioxidant enzymes indicated that enzymatic activities of the embryos changed dramatically under the oxidation stress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s, especially after adding the dispersants. With the increase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 concentration and exposure time, the three enzymes showed different degrees of induction and inhibition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ne medaka petroleum hydrocarbon oil dispersant antioxidant enzymes 120# fuel oil
下载PDF
辰州矿业井下废水利用试验与生产实践
7
作者 李希山 谭洁 《现代矿业》 CAS 2020年第8期139-142,共4页
湖南辰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了综合利用井下废水,对井下废水应用于金锑钨共生矿的选矿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井下废水对金锑混合浮选没有影响、对白钨矿常温浮选影响较大;当白钨矿常温浮选粗选增加氢氧化钠253 g/t、水玻璃用量由494... 湖南辰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了综合利用井下废水,对井下废水应用于金锑钨共生矿的选矿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井下废水对金锑混合浮选没有影响、对白钨矿常温浮选影响较大;当白钨矿常温浮选粗选增加氢氧化钠253 g/t、水玻璃用量由494 g/t增至933 g/t,井下废水即可满足白钨矿常温浮选要求。井下废水用于选矿生产后,金锑钨回收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没有受到不良影响。改造后有效解决了枯水季节用水紧张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废水 金锑混合浮选 白钨矿浮选 氢氧化钠 水玻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