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壁脂膜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分类及防治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禹栋(综述) 王一希(综述) +3 位作者 赵焓杏(综述) 岑瑛(综述) 李正勇(审校) 张振宇(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94-198,共5页
腹壁脂膜切除术是帮助肥胖人群去除腹壁多余皮肤和脂膜的功能性手术,该术式改善腹壁外形的效果显著,让肥胖患者受益匪浅,因此手术需求日趋增多。然而,在肥胖患者中实施腹壁脂膜切除术后,局部和全身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 腹壁脂膜切除术是帮助肥胖人群去除腹壁多余皮肤和脂膜的功能性手术,该术式改善腹壁外形的效果显著,让肥胖患者受益匪浅,因此手术需求日趋增多。然而,在肥胖患者中实施腹壁脂膜切除术后,局部和全身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手术效果,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报道,对腹壁脂膜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类型、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了总结分析,希望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膜切除术 肥胖 并发症 腹壁成形术 预防
下载PDF
锡精炼过程加硫除铜试验
2
作者 刘庆东 张环 +4 位作者 谢铿 李一夫 李正永 陈云 袁海滨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3,共6页
针对锡精炼过程加硫除铜工艺,系统考察加硫量、加热温度和不同形态硫磺对锡铜分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片状硫磺加硫量1∶1.2、加热温度300℃时,锡铜分离效果达到最佳,残余锡中的铜含量降低到了0.007%,锡铜分离率和锡直收率分别达到了9... 针对锡精炼过程加硫除铜工艺,系统考察加硫量、加热温度和不同形态硫磺对锡铜分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片状硫磺加硫量1∶1.2、加热温度300℃时,锡铜分离效果达到最佳,残余锡中的铜含量降低到了0.007%,锡铜分离率和锡直收率分别达到了99.18%、99.52%。该工艺可以有效除去粗锡中的杂质铜,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及效率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锡精炼 加硫除铜 锡铜分离率 锡直收率
下载PDF
川中二叠系长兴组层序格架内台内滩沉积构型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东 刘宏 +7 位作者 唐松 白金昊 周刚 李正勇 梁锋 谭秀成 耿超 杨应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6-359,共14页
基于岩心、薄片、测录井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开展川中二叠系长兴组层序识别与对比,明确台内滩的典型沉积构型,系统研究各层序台内滩的纵横向发育规律,进而建立滩体的沉积演化模式。研究表明:(1)川中地区长兴组发育两个完整三级层序,SQ... 基于岩心、薄片、测录井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开展川中二叠系长兴组层序识别与对比,明确台内滩的典型沉积构型,系统研究各层序台内滩的纵横向发育规律,进而建立滩体的沉积演化模式。研究表明:(1)川中地区长兴组发育两个完整三级层序,SQ1层序整体为北厚南薄,SQ2层序呈“两厚三薄”的厚度分布特征。(2)川中地区长兴组发育台内滩、滩间海和台内洼地亚相,台内滩在垂向上主要发育稳定叠加型和高频互层型两种典型沉积序列。(3)台洼边缘滩带发育稳定叠加型沉积序列,由两个成滩期构成,分别位于SQ1和SQ2层序的高位域;台洼南侧滩带发育高频互层型沉积序列,由4个成滩期构成,主要位于SQ2层序的高位域。(4)SQ1层序沉积时期,台内滩主要发育在研究区北侧的台洼边缘,南侧整体为滩间海亚相;SQ2层序沉积时期,台内滩在区内广泛沉积,形成两个近于平行的台内滩带。研究结果为川中地区长兴组台内滩勘探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二叠系长兴组 台内滩 层序地层格架 典型沉积序列 沉积演化模式
下载PDF
基于SuperMode的二次雷达询问编码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娟 李正勇 王爱国 《火控雷达技术》 2023年第2期121-127,共7页
探测概率是决定二次雷达系统有效识别的关键因素之一。尽管现有二次雷达系统的识别技术具有良好的性能,但是在进行几种不同类型模式的交替询问时,由于询问天线有效波束范围内同类型模式的询问次数减少,导致目标的探测概率降低。针对二... 探测概率是决定二次雷达系统有效识别的关键因素之一。尽管现有二次雷达系统的识别技术具有良好的性能,但是在进行几种不同类型模式的交替询问时,由于询问天线有效波束范围内同类型模式的询问次数减少,导致目标的探测概率降低。针对二次雷达系统对目标探测概率的高精度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uperMode的二次雷达询问编码实现方法。本文充分利用在同一询问周期里交替使用两种不同类型询问模式的方式,提高探测概率,并对传统询问方法和本文所采用的询问方法的探测概率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中询问编码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概率 交替询问 二次雷达 SUPERMODE 询问编码
下载PDF
Sedimentary archite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intra-platform shoal in sequence framework of Permian Changxing Formation in central Sichuan Basin,SW China
5
作者 WANG Dong liU Hong +7 位作者 TANG Song BAI Jinhao ZHOU Gang li zhengyong liANG Feng TAN Xiucheng GENG Chao YANG Yi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3年第2期388-403,共16页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ore, thin section, logging and seismic data, this study carried out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omparison of Permian Changxing Formation sequences, clarified the typical sedimentary...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ore, thin section, logging and seismic data, this study carried out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omparison of Permian Changxing Formation sequences, clarified the typical sedimentary architectures of intra-platform shoal, investigated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intra-platform shoal in each sequence, and thus established the sedimentary evolution model of shoal body. The study results are reflected in four aspects.First, there are two complete third-order sequences(SQ1 and SQ2) in Changxing Formation in central Sichuan Basin. SQ1 is generally thick in the north and thin in the south, and SQ2 shows a thickness differentiation trend of “two thicknesses and three thinnesses”. Second, the Changxing Formation in central Sichuan Basin mainly develops intra-platform shoal, inter-shoal sea and intra-platform depression subfacies.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intra-platform shoal mainly presents two typical sedimentary sequences: stable superposed and high-frequency interbedded. Third, the stable superimposed sedimentary sequence is developed in the shoal belt at the edge of intra-platform depression, which is composed of two shoal-forming periods and located in the highstand systems tracts(HSTs) of SQ1 and SQ2. The high-frequency interbedded sedimentary sequence is developed in the southern shoal belt of intra-platform depression, which is composed of four shoal-forming periods and mainly located in the HST of SQ2. Fourth, during the SQ1 deposition, the intra-platform shoal was mainly developed at the edge of the intra-platform depression on the north side of the study area, and the inter-shoal sea subfacies was mainly developed on the south side. During the SQ2 deposition, the intra-platform shoal was widely developed in the area, forming two nearly parallel intra-platform shoal belts. The study results provide direction and ideas for exploration of Changxing Formation intra-platform shoal reservoirs in central Sichuan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huan Basin Permian Changxing Formation intra-platform shoal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typical sedimentary sequence sedimentary evolution model
下载PDF
基于TC4钛合金的TIG、MIG焊接工艺与性能对比研究
6
作者 郝子龙 张粉萍 +6 位作者 刘子聪 周围 袁剑平 李松伟 李楠贵 李正勇 邓细望 《新技术新工艺》 2023年第12期58-61,共4页
以TC4钛合金试板为试验对象,采用TIG和MIG对其进行焊接,并对其工艺条件、焊缝成形、金相组织、力学性能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TIG相较于MIG,焊缝成形更美观,但MIG道次数仅为TIG的50%,焊接效率更高,可达性更好;TIG和MIG焊缝均由粗大... 以TC4钛合金试板为试验对象,采用TIG和MIG对其进行焊接,并对其工艺条件、焊缝成形、金相组织、力学性能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TIG相较于MIG,焊缝成形更美观,但MIG道次数仅为TIG的50%,焊接效率更高,可达性更好;TIG和MIG焊缝均由粗大的柱状晶组成,微观组织由α′马氏体和部分残余β相组成,但由于MIG焊接线能量高、热循环次数少、高温停留时间短,晶粒更细小,更均匀,热影响区更窄;在抗拉强度、伸长率、冲击韧性指标上,TIG优于MIG;在屈服强度指标上,MIG优于TI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TIG MIG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日间手术模式下硬化剂注射治疗体表血管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振宇 刘睿奇 +6 位作者 王茹 李正勇 唐军 岑瑛 马洪升 张艳阁 许学文 《西部医学》 2018年第8期1178-1181,共4页
目的评价使用日间手术模式行体表血管瘤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5年6月~2017年10月采用日间诊疗模式行硬化剂注射治疗的73例体表血管瘤患者作为日间组;2010年6月~2014年12月按照传统诊疗模式治疗的血管瘤患者8... 目的评价使用日间手术模式行体表血管瘤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5年6月~2017年10月采用日间诊疗模式行硬化剂注射治疗的73例体表血管瘤患者作为日间组;2010年6月~2014年12月按照传统诊疗模式治疗的血管瘤患者86例作为传统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治疗结果、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均顺利接受硬化剂注射治疗,血管瘤病情发展均得到抑制,病灶缩小萎缩消失,随访期间未出现复发。与传统组比较,日间组平均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总费用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日间模式进行血管瘤硬化剂注射治疗不但安全可行,具有与传统模式同样的治疗效果,而且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日间手术 临床路径 医疗效率
下载PDF
基于地震沉积学原理的河道砂体精细刻画——以四川盆地龙岗地区沙溪庙组致密气藏为例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明 李飞 +5 位作者 杨宗恒 王锦西 梁锋 李正勇 梁菁 唐青松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9年第2期76-83,共8页
四川盆地中部的龙岗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一段为一套滨浅湖—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物,河道砂体广泛发育。早期地震预测成果对该区河道砂体的识别效果不佳,河道轮廓及形态不清晰,薄层砂体识别困难。因此,开展了基于地震沉积学原理的河道砂... 四川盆地中部的龙岗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一段为一套滨浅湖—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物,河道砂体广泛发育。早期地震预测成果对该区河道砂体的识别效果不佳,河道轮廓及形态不清晰,薄层砂体识别困难。因此,开展了基于地震沉积学原理的河道砂体精细刻画:①对零相位的三维地震资料开展90°相位转化以实现地震同相轴与岩性地层的基本对应;②在目的层优势频带范围内开展分频处理,以获得代表不同调谐厚度砂体的调谐数据体;③利用地层切片和分频颜色融合技术来实现分流河道的平面刻画。结果表明:①对原始地震数据开展90°相位转化,地震同相轴与砂体中心相对应,可以更为真实反映砂体发育的空间位置;②分频解释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薄层砂体的识别能力,使砂体的纵向分辨能力达到λ/8的分辨极限;③与早期的河道刻画成果相比,地层切片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平面切片的穿时效应,利用不同主频调谐体的地层切片开展分频颜色融合,提高了河道的平面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河道砂体 中侏罗世 90°相位转化 分频解释 地层切片
下载PDF
基于电磁超声横波的管道剩余厚度检测 被引量:4
9
作者 徐立军 刘福禄 +2 位作者 丁一清 李正勇 谢跃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67-1773,共7页
为实现管道剩余厚度的精确检测,设计了一种基于电磁超声横波的非接触式管道厚度检测系统。采用自研的电磁超声大功率激励源与换能器产生测厚横波,并由接收器对回波电压信号进行实时滤波和处理,得到铝制管道的精确剩余厚度。针对电磁超... 为实现管道剩余厚度的精确检测,设计了一种基于电磁超声横波的非接触式管道厚度检测系统。采用自研的电磁超声大功率激励源与换能器产生测厚横波,并由接收器对回波电压信号进行实时滤波和处理,得到铝制管道的精确剩余厚度。针对电磁超声回波的小信号和低信噪比对激励线圈参数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对横波声束在圆形管道界面辐射特性进行分析。根据换能器线圈匝数、线圈宽度分别为回波信号峰峰值和信噪比的最大影响因子,设计优化后检测换能器并实现了误差小于0.2%的剩余厚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剩余厚度 电磁超声换能器 换能器 声束辐射 横波
下载PDF
自由装填式药柱包覆层黏接质量的错位散斑检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茶园 林鑫 +2 位作者 孙霖 李正勇 刘哲军 《无损检测》 CAS 2021年第8期58-61,66,共5页
以自由装填式药柱常用的丁腈橡胶(NBR)、三元乙丙橡胶(EPDM)包覆层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厚度、不同尺寸缺陷离面位移和真空加载压差的关系。对影响检测灵敏度的错位距离进行分析,介绍了错位散斑图像... 以自由装填式药柱常用的丁腈橡胶(NBR)、三元乙丙橡胶(EPDM)包覆层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厚度、不同尺寸缺陷离面位移和真空加载压差的关系。对影响检测灵敏度的错位距离进行分析,介绍了错位散斑图像上缺陷大小的测量方法以及药柱表面的处理方法。研究内容对自由装填式药柱包覆层黏接质量的激光错位散斑检测有实际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装填式药柱 错位散斑干涉 无损检测
下载PDF
川中茅口组白云岩储层预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贺川航 鲜成龙 +5 位作者 林煜 李正勇 张巧依 别静 陈静昱 黄花香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2-352,共11页
四川盆地中部下二叠茅口组白云岩储层物性差、厚度薄、埋藏深且空间各向异性较强,给地震资料处理和储层预测造成困难。为明确研究区茅口组地层下一步勘探方向,以中、深层缝洞型碳酸盐岩处理成像和非均质性缝洞型储层量化描述为导向,探... 四川盆地中部下二叠茅口组白云岩储层物性差、厚度薄、埋藏深且空间各向异性较强,给地震资料处理和储层预测造成困难。为明确研究区茅口组地层下一步勘探方向,以中、深层缝洞型碳酸盐岩处理成像和非均质性缝洞型储层量化描述为导向,探索并形成了多敏感曲线融合、井控高保真宽频处理、岩溶古地貌刻画、地震相带预测以及相控储层反演预测等多种关键技术。在地震资料处理方面,以提升地震资料对构造、断裂、薄储层的宽频成像精度为核心,在地震资料解释方面,以精细描述白云岩储层主要参数为目标,结合“先岩溶后储层”的评价思路,对川中地区茅口组白云岩储层进行精细解释评价,共预测了2个白云岩储层发育带,预测结果与新钻井结果吻合度较高,为下一步川中地区油气勘探开发以及井位部署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储层 茅口组 储层正演 地震响应模式 宽频处理 古地貌 地震相预测 储层反演
下载PDF
紫外-过硫酸钠预氧化强化混凝的效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正勇 邬长友 +3 位作者 王晶文 丁家琪 王宗平 谢鹏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6-99,共4页
以武汉某水厂原水为对象进行中试,采用聚合氯化铝(PAC)作为混凝剂,以浊度、叶绿素a(Chl-a)、UV254为指标考察紫外光(UV)-过硫酸钠(PS)预氧化强化混凝的效果,并优化运行工况。结果表明,UV-PS相对于单独UV和单独PS具有更好的强化效果;并且... 以武汉某水厂原水为对象进行中试,采用聚合氯化铝(PAC)作为混凝剂,以浊度、叶绿素a(Chl-a)、UV254为指标考察紫外光(UV)-过硫酸钠(PS)预氧化强化混凝的效果,并优化运行工况。结果表明,UV-PS相对于单独UV和单独PS具有更好的强化效果;并且在PAC、PS投加量分别为80、60 mg/L,UV辐照度为340μW/cm2,预氧化时间为9 min时,强化混凝效果较好,该条件下沉淀池出水浊度、Chl-a的质量浓度和UV254最低可达2.57 NTU、9.89μg/L和0.009 5 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过硫酸钠 预氧化 浊度 叶绿素A UV254
下载PDF
安岳气田下寒武统海相烃源岩总有机碳 含量测井预测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正勇 郑姝 +3 位作者 彭瀚霖 梁家驹 章珂 王恒 《测井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398-403,共6页
安岳震旦系-寒武系特大型整装气田下寒武统海相烃源岩具有热演化程度高、有机碳含量丰富、生烃潜力巨大等特点,是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成藏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尚未建立下寒武统烃源岩有机碳测井评价方法,优质烃源岩的分布情况不确定。... 安岳震旦系-寒武系特大型整装气田下寒武统海相烃源岩具有热演化程度高、有机碳含量丰富、生烃潜力巨大等特点,是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成藏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尚未建立下寒武统烃源岩有机碳测井评价方法,优质烃源岩的分布情况不确定。根据研究区测井、岩心分析、地化等资料,通过分析岩心总有机碳含量与对应测井响应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总有机碳含量的预测模型。通过研究区30余口单井烃源岩有机碳含量计算,完成研究区优质烃源岩分布情况预测。研究认为,德阳安岳裂陷槽内发育麦地坪组与笻竹寺组2套泥质烃源岩,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大于2.0%的优质烃源岩的累计厚度达到200 m以上,是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主要生烃中心;磨溪构造北斜坡存在一个下寒武统的烃源灶,其内优质烃源岩的厚度超过了20 m,是研究区下一步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预测 烃源岩 总有机碳含量 安岳气田 下寒武统
下载PDF
基于井控层速度插值模型的盐下气藏地震精细解释——以川中磨溪地区雷口坡组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松 陈安清 +7 位作者 罗倩 刘博文 李正勇 杨欧文 李睿璇 夏文鹏 钱杨娇娇 马梓珂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8-145,共8页
四川盆地磨溪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T_(2)l_(3)^(2)亚段含有厚度快速变化的低速盐层,造成地震成像产生“下拉”作用,常规地震解释速度模型难以准确刻画下伏雷口坡组T_(2)l_(1)^(1)亚段气藏的构造形态。通过对比2种盐层速度换算方法,建立... 四川盆地磨溪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T_(2)l_(3)^(2)亚段含有厚度快速变化的低速盐层,造成地震成像产生“下拉”作用,常规地震解释速度模型难以准确刻画下伏雷口坡组T_(2)l_(1)^(1)亚段气藏的构造形态。通过对比2种盐层速度换算方法,建立了考虑盐层低速异常体的正演模型,提高了T_(2)l_(1)^(1)亚段的储层成像效果,刻画了储层的构造形态。在合成地震记录和井—震剖面层位标定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井控层速度插值方法的速度模型,克服了T_(2)l_(3)^(2)亚段盐层低速异常体及其厚度变化对下伏地层成像产生的干扰,应用模型对磨溪地区的三维地震数据进行重新解释,有效提高了T_(2)l_(1)^(1)亚段顶界构造形态刻画的精度。基于井控层速度插值模型的盐下气藏地震精细解释为川中磨溪地区雷口坡组盐下气藏的储层预测与评价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演模型 低速盐层 地震解释 磨溪气田 雷口坡组
下载PDF
五阶变系数Kawahara方程的精确解和守恒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梅 李正勇 刘汉泽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201-206,共6页
运用推广的Clarkson和Kruskal(CK)方法将五阶变系数方程化为常系数五阶方程,并得到了相应的等价变换.利用李群方法,得到五阶常系数方程的李点对称和约化方程,对约化方程求其精确解,进一步给出了广义五阶变系数方程的伴随方程和守恒律.
关键词 五阶变系数方程 改进的CK方法 精确解 守恒律
下载PDF
肿瘤出芽对早期结直肠癌内镜切除术后复发风险评估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正勇 郑希敏 +1 位作者 王凯旋 刘祺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3期178-183,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出芽对早期结直肠癌内镜切除术后复发风险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1年1月到2016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经内镜下治疗的低复发风险的34例T_(1)N_(0)M_(0)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 目的探讨肿瘤出芽对早期结直肠癌内镜切除术后复发风险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1年1月到2016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经内镜下治疗的低复发风险的34例T_(1)N_(0)M_(0)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5年无病生存情况。结果34例患者中,高级别肿瘤出芽9例(26.5%)、中级别肿瘤出芽12例(35.3%)、低级别肿瘤出芽13例(38.2%)o其中24例(70.6%)在5年随访期间内出现肿瘤复发,10(29.4%)例未出现肿瘤复发,低级别肿瘤出芽复发5例(38.5%),中级别肿瘤出芽复发10例(83.3%),高级别肿瘤出芽复发9例(100%);在5年随访期内3例(8.8%)患者出现肿瘤相关性死亡。高级别肿瘤出芽多为广基底、中分化、5年内多复发(χ^(2)值分别为9.181.8.821J0.432,均P<0.0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经内镜治疗后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期与肿瘤出芽、基底部类型、分化类型明显相关(P值分别为0.002.0.012.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出芽级别显著影响无病生存期(P=0.039)。结论肿瘤出芽是提示结直肠癌经内镜切除治疗后早期复发及转移的重要因素,肿瘤出芽计数可作为结直肠癌经内镜切除术后病理诊断的常规项目,便于临床进行预后评估;对病理结果提示高级别肿瘤出芽的患者,建议进一步追加外科手术或其他相关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结直肠癌 内镜治疗 肿瘤出芽 风险评估
下载PDF
校企合作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研究:模式、困境和出路——基于CNKI文献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政勇 《继续教育研究》 2019年第4期25-31,共7页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对CNKI文献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阐述了当前热门发达国家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整理了我国现行的七类主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当前,我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国家顶层设计缺...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对CNKI文献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阐述了当前热门发达国家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整理了我国现行的七类主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当前,我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国家顶层设计缺乏,政策法规不健全,行业指导不足,协调监管不到位;高校对合作模式的内涵理解不够、合作深度不够和师资力量薄弱;企业缺乏合作积极性、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勇气"等问题。指出国家应加强顶层设计和行业指导,健全政策法规、深化协调监管,多措并举狠抓政策落实;高校要高度重视校企合作这一培养模式,在征求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实行"n+1"计划,革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年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升教师实践素养;共建科研基地,共同促进人才培养和企业科技进步;企业应提高站位,主动作为,不断提升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模式 困境 出路
下载PDF
钛合金热时效与超声冲击焊接应力消除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郝子龙 张粉萍 +3 位作者 刘子聪 李正勇 李松伟 牛香草 《电焊机》 2021年第11期128-131,144,I0011,共6页
以TC4钛合金焊接试板为研究对象,采用盲孔法检测其焊接残余应力,然后分别采用热时效和超声冲击法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并对比热时效和超声冲击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效果。结果表明:热时效可以大幅降低焊接残余应力,残余拉应力消除率<100%... 以TC4钛合金焊接试板为研究对象,采用盲孔法检测其焊接残余应力,然后分别采用热时效和超声冲击法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并对比热时效和超声冲击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效果。结果表明:热时效可以大幅降低焊接残余应力,残余拉应力消除率<100%,但不能产生压应力;相较于热时效,超声冲击具有较好的效果,残余拉应力消除率为100%,可以将有害的焊接残余拉应力转换为有利于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的压应力。建议采用超声冲击消除钛合金焊缝的残余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热时效 超声冲击 焊接残余应力
下载PDF
新工科下化工制图课程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丽芳 李龙 +1 位作者 李正勇 杜蕾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3期205-206,共2页
简要介绍了化工制图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阐述了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措施,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实践证明,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为灵活自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 简要介绍了化工制图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阐述了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措施,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实践证明,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为灵活自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与外部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不断改进提高,可逐步为今后高质量教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对于推动化工类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制图 工程意识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眶隔筋膜前徙矫正轻度上睑下垂的效果
20
作者 钟俊波 李正勇 +2 位作者 张斌斌 王仁俊 何建霖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4年第5期512-515,共4页
目的探讨眶隔筋膜前徙法在矫正轻度上睑下垂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2月至2020年1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美容外科收治伴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重睑患者56例(77眼)。采用眶隔筋膜前徙法矫正,行重睑成形术时打开眶隔,保留切口下... 目的探讨眶隔筋膜前徙法在矫正轻度上睑下垂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2月至2020年1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美容外科收治伴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重睑患者56例(77眼)。采用眶隔筋膜前徙法矫正,行重睑成形术时打开眶隔,保留切口下唇返折处2 mm眶隔筋膜。将切开的眶隔筋膜下唇向下牵拉至睑板中上份暴露处,用5-0尼龙线缝合固定3针于睑板上,适当调整矫正轻度上睑下垂。结果随访6~12个月,平均7.4个月,随访40例共56眼。上睑下垂矫正满意46眼(82.1%);矫正基本满意8眼(14.3%);不满意2眼(3.6%)。重睑成形术满意45眼(80.4%);基本满意7眼(12.5%);不满意4眼(7.1%)。术后无重睑皱襞消失,未出现闭合不全、结膜脱垂、暴露性角膜炎等并发症。结论眶隔筋膜前徙法用于轻度上睑下垂矫正效果较好,重建结构稳定,外观自然,患者恢复较快,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下垂 重睑成形术 眶隔筋膜 前徙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