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灾害韧性的研究演变及多维度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丁元慧 周强 +3 位作者 刘峰贵 陈琼 马伟东 周源涛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7,共9页
全球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背景下,自然灾害事件的频发导致防灾减灾任务艰巨而迫切,提升灾害响应、防御与适应能力是减轻灾害风险,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学术界对“Resilience”一词有多种翻译,不利于灾害韧性的深入研究与概... 全球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背景下,自然灾害事件的频发导致防灾减灾任务艰巨而迫切,提升灾害响应、防御与适应能力是减轻灾害风险,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学术界对“Resilience”一词有多种翻译,不利于灾害韧性的深入研究与概念推广。该文通过对“Resilience”的概念进行辨析,认为“韧性”一词最接近原词所表达的内涵,并对韧性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明晰了灾害韧性的含义。从能力取向、过程取向、结果取向、整合取向四个方面阐述了其内涵,梳理了个人(心理)、基础设施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三个灾害韧性的研究主体及其主要研究方法,从时空特征显现、实践化发展与韧性转型方面对未来灾害韧性的研究进行多维度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灾害韧性 研究演变 内涵 多维度展望
下载PDF
黄河上中游地区能源生产及其水足迹变化特征
2
作者 郭媛媛 郭英 +3 位作者 刘峰贵 申一林 李开梅 沈彦俊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6-864,908,共10页
为揭示黄河上中游地区能源生产及其水足迹变化特征,基于能源统计数据,利用水足迹理论在市级尺度上定量分析能源产量、能源结构以及能源生产蓝水足迹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20年黄河上中游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 为揭示黄河上中游地区能源生产及其水足迹变化特征,基于能源统计数据,利用水足迹理论在市级尺度上定量分析能源产量、能源结构以及能源生产蓝水足迹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20年黄河上中游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1.5亿t标准煤增至17.1亿t标准煤,全国占比由13.7%增到41%,空间上能源生产更加集中且重心向上游转移;近30年,黄河上中游能源生产结构中原煤比重呈下降态势,由93.3%减少至88%,天然气比例增加显著,以原煤为主的城市数量明显减少,清洁能源在其能源生产结构中的比重提升;能源生产蓝水足迹由1990年的4.64亿m^(3)增至2010年为25.18亿m^(3),随着能源生产用水效率的提高和清洁能源比重的提升,能源生产蓝水足迹减少至2020年的24.24亿m^(3),其中能源加工蓝水足迹是能源生产蓝水足迹的主要组成部分,空间上能源生产蓝水足迹高值区向水资源短缺的“几字弯”地区集中,加剧了该区域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上中游地区用水效率提升、能源生产结构优化以及能-水系统协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及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结构 水足迹 黄河上中游 能-水关联关系 能源安全
下载PDF
黄河上游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3
作者 李开梅 武兰珍 +3 位作者 刘峰贵 郭媛媛 王金恒 沈彦俊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5-594,共10页
为促进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及其灌溉区(以下简称“景电工程”及“景电灌区”)持续健康发展,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法,对比分析景电工程自建设以来产生的经济效益;利用2000—2020年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采用Slope趋势分析法,分析2000—2020年... 为促进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及其灌溉区(以下简称“景电工程”及“景电灌区”)持续健康发展,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法,对比分析景电工程自建设以来产生的经济效益;利用2000—2020年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采用Slope趋势分析法,分析2000—2020年景电灌区植被指数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980—2020年农村人均纯收入增加19854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加近100倍;地区生产总值增加122亿元;财政收入增加5.78亿元,40年的时间里财政收入增加289倍。2000—2020年植被指数持续增加,区域生态呈显著改善状态,景电灌区灌溉面积已发展到60784 hm^(2),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2.0667万hm^(2),景电工程建成以后,生态得到有效恢复,促进了区域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景电工程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植被指数
下载PDF
XRF岩芯连续扫描结果的可靠性评估及校正:以青海湖沉积为例
4
作者 张航瑜 王夏青 +4 位作者 黄平安 万的军 刘峰贵 唐湘玲 周科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0-211,共12页
XRF岩芯连续扫描因其快速、连续、无损、高分辨率等优势在近30年常被用于不同相沉积物的元素半定量分析,特别是在湖泊沉积岩芯中的应用极为广泛。然而,XRF扫描信号值易受仪器设置和岩芯物理属性的影响,亟需全面评估其结果可靠性和校正... XRF岩芯连续扫描因其快速、连续、无损、高分辨率等优势在近30年常被用于不同相沉积物的元素半定量分析,特别是在湖泊沉积岩芯中的应用极为广泛。然而,XRF扫描信号值易受仪器设置和岩芯物理属性的影响,亟需全面评估其结果可靠性和校正效果。基于青海湖2.39 m长的完整沉积岩芯(QHH)高分辨率XRF连续扫描,结合其含水量、粒度、烧失量、元素实际含量等理化特征分析,有效识别了XRF连续扫描信号值及其元素比值的准确性和影响因素,进一步评估了国际通用的Normalized Median-scaled(NMS)和Multivariate Log-ratio Calibration(MLC)模型校正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XRF连续扫描的Zr元素信号值可准确反映QHH岩芯中的实际含量分布,而Si元素和Ti元素因相关性较弱均无法指示其在QHH岩芯中的真实情况。此外,QHH岩芯段较高的含水量明显削弱了Al、Si、K、Ca、Ti、Fe、Mn等原子量较小的元素信号值强度和波动幅度,而干燥岩芯段中XRF扫描的上述元素结果因其高分辨率和颗粒组成差异展现出较大的波动,降低了与实际含量的相关性。Rb、Sr和Zr等原子量较大的微量元素扫描信号值分布受含水量和颗粒组成的影响较小。最后,基于XRF连续扫描的相邻元素比值是快速消除多种因素一致影响的有效方法,而MLC模型对QHH整根岩芯及各段中单一元素信号值校正均有较好效果。上述结果为合理利用湖泊沉积物的XRF连续扫描数据提供借鉴,也为重建青藏高原东北部气候变化及人地关系奠定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F岩芯连续扫描 元素比值 校正模型 湖泊沉积 青海湖
下载PDF
地理探测器在判别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中的应用——以西藏江达县为例 被引量:15
5
作者 支泽民 陈琼 +4 位作者 张强 周强 刘峰贵 赵富昌 陈永萍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1年第2期19-26,共8页
高山峡谷区是滑坡灾害频发地区,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滑坡呈多发、频发态势。本文选择坐落于横断山高山峡谷区的西藏江达县作为研究区,利用野外调查获取的85个滑坡数据,选取坡度、河流密度、地貌类型、降水量、距断层距离、道路... 高山峡谷区是滑坡灾害频发地区,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滑坡呈多发、频发态势。本文选择坐落于横断山高山峡谷区的西藏江达县作为研究区,利用野外调查获取的85个滑坡数据,选取坡度、河流密度、地貌类型、降水量、距断层距离、道路密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岩性等8个稳定性影响因素,运用地理探测器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1)按滑坡体体积划分等级,江达县滑坡主要以中、小型滑坡为主;按其稳定性划分,50%以上的滑坡处于稳定状态;按危险等级划分,以Ⅲ级、Ⅳ级为主;江达县滑坡主要沿河流与道路分布,全县地面调查发现85处滑坡全部分布于河流附近,其中71.76%的滑坡分布于道路两侧。(2)江达县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地貌类型、河流密度、道路密度和距断层距离,其贡献率分别为0.501,0.477,0.465,0.332;当影响因子两两相互作用时,因子解释力总是大于单个因子对滑坡稳定性的解释力,即当两种影响因子相互作用时,对于滑坡的失稳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稳定性 地理探测器 高山峡谷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近60年青藏高原东北缘极端气温事件与气温日较差分析--以西宁地区为例 被引量:19
6
作者 陈锐杰 刘峰贵 +2 位作者 陈琼 毛旭锋 周强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88-1198,共11页
根据1955-2015年西宁气象站逐日气温资料,通过线性倾向估计等分析方法,选取14个极端气温指数,分析西宁地区近60年极端气温事件与气温日较差的时间变化趋势及二者的相关性,并与全国其他区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近60年来,西宁地区的14... 根据1955-2015年西宁气象站逐日气温资料,通过线性倾向估计等分析方法,选取14个极端气温指数,分析西宁地区近60年极端气温事件与气温日较差的时间变化趋势及二者的相关性,并与全国其他区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近60年来,西宁地区的14个极端气温指数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热指数夏日日数、暖夜日数、暖昼日数、作物生长期和热持续指数等分别以2. 07,0. 72,1. 49,2. 57和0. 87 d·(10a)^(-1)的趋势增加,而冷指数冰冻日数、霜日日数、冷夜日数、冷昼日数和冷持续指数分别以-2. 42,-0. 29,-0. 33,-1. 3和-0. 31 d·(10a)^(-1)的趋势减小。极端气温极值指数中,日最高气温的极低值、日最低气温的极低值、日最高气温的极高值、日最低气温的极高值分别为0. 51,0. 17,0. 35和0. 15℃·(10a)^(-1)的趋势增加。(2)在变化趋势中,日最高气温的极低值、日最高气温的极高值、冰冻日数、夏日日数、冷昼日数、暖昼日数、作物生长期和热持续日数的变化趋势为达到0. 01或0. 05的显著性水平。(3)表征极端气温事件热指数与冷指数、昼指数与夜指数的变化幅度均显示出明显的非对称性。(4)过去60年西宁地区平均全年与春夏秋冬四季的气温日较差都呈现增加趋势,增长率分别为0. 25,0. 27,0. 21,0. 15和0. 36℃·(10a)^(-1),该地区的14个极端气温指数的变化均不同程度影响到平均全年与四季气温日较差,其中,极端气温绝对指数和相对指数与气温日较差的相关性最强,对气温日较差影响显著。(5)青藏高原东北缘极端气温事件与气温日较差具有特殊性,可能受多气候系统控制和特殊地形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极端气温事件 气温日较差
下载PDF
黄河上游近60a径流量与降水量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成艺 武兰珍 +1 位作者 刘峰贵 沈彦俊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2-1031,共10页
为探究黄河上游径流量与降水量变化特征,基于唐乃亥、下河沿、头道拐3个水文站近60 a的降水量、径流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趋势检验、Mann-Kendall检验法(M-K趋势检验)、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M-K突变检验、Pettitt非参数检验、有序聚类... 为探究黄河上游径流量与降水量变化特征,基于唐乃亥、下河沿、头道拐3个水文站近60 a的降水量、径流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趋势检验、Mann-Kendall检验法(M-K趋势检验)、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M-K突变检验、Pettitt非参数检验、有序聚类分析、累积距平法、双累积曲线等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黄河上游及上游不同子区域降水量和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并讨论了径流量对降水量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黄河上游降水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在2003年发生突变,突变前后变化率为4.67%;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突变年份为1986年,突变前后变化率为35.34%。3个子区域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分别呈显著增加、不显著增加和显著减少趋势,径流量均呈减少趋势。以唐乃亥以上的Ⅰ区为基准区时,唐乃亥—下河沿所在的Ⅱ区降水量因素对径流量的影响达到25.08%,非降水量因素为74.92%,而下河沿—头道拐的Ⅲ区,降水量对径流量的影响为32.14%,非降水量因素为67.86%。研究结果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与科学配置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及分区 径流量 降水量 变化特征 响应关系
下载PDF
基于ESTARFM NDVI的察汗淖尔流域灌溉耕地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晓璐 王彦芳 +2 位作者 张红梅 刘峰贵 沈彦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5-1116,共12页
运用遥感精准识别技术提取灌溉耕地可以为区域内农业耗水管理提供关键数据支持,但受限于遥感数据的时空分辨率,对于光谱特性相似容易混淆的灌溉耕地作物识别有一定难度。为此,本研究通过增强型自适应反射率时空融合模型(Enhanced Spatia... 运用遥感精准识别技术提取灌溉耕地可以为区域内农业耗水管理提供关键数据支持,但受限于遥感数据的时空分辨率,对于光谱特性相似容易混淆的灌溉耕地作物识别有一定难度。为此,本研究通过增强型自适应反射率时空融合模型(Enhanced Spatial and Temporal Adaptive Reflectance Fusion Model,ESTARFM)对MODIS和Landsat数据进行融合,得到察汗淖尔流域时间分辨率为8 d、空间分辨率为30 m的NDVI数据,并与同期真实Landsat NDVI进行对比验证,相关系数为0.94。利用HANTS滤波建立ESTARFN NDVI时间序列数据,选取灌溉耕地样本通过支持向量机进行灌溉耕地空间分布的提取,以弥补数据源、特征提取等限制因素对复杂灌溉耕地提取的空缺。结果表明:流域内灌溉耕地总面积为1958.24 km^(2),商都、兴和、尚义、康保和化德5县耕地总面积占流域耕地总面积的94%,灌溉耕地分别为616.67 km^(2)、337.36 km^(2)、409.85 km^(2)、290.93 km^(2)和239.38 km^(2),主要种植葵花、甜菜、马铃薯等生长季从4月初到9月底的长生育期作物和生长季从5月初到8月初的蔬菜;张北、察哈尔右翼前旗、后旗和镶黄旗耕地占流域耕地总面积为6%,4县灌溉耕地面积共64.05 km^(2)。最后,通过真实样本进行验证,总分类精度为93.18%,Kappa系数为0.91。结果表明,用该数据融合模型获得的NDVI时间序列能反映作物真实变化情况,并且使用支持向量机提取察汗淖尔流域灌溉耕地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耕地 NDVI ESTARFM 数据融合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2020年青藏高原GDP空间分布数据集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原 周强 +5 位作者 夏兴生 刘峰贵 陈琼 马明福 支泽民 马伟东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3期448-461,共14页
经济空间分布数据是进行灾害损失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青藏高原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地质灾害频发,研究该地区灾害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意义重大。本研究基于分区分产业模拟的方法,将第一产业增加值(GDP of Primary Industry,GDP1)与土地利用... 经济空间分布数据是进行灾害损失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青藏高原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地质灾害频发,研究该地区灾害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意义重大。本研究基于分区分产业模拟的方法,将第一产业增加值(GDP of Primary Industry,GDP1)与土地利用类型、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村落点、道路、河流缓冲区建立对应关系,第二三产业增加值(GDP of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GDP23)与多元信息耦合后的夜间灯光、建筑用地、兴趣点数据分市区与县域创建空间模型。采用随机森林确定第二三产业中各类指标的权重,计算GDP23格网值,最终将GDP1与GDP23栅格叠加,构建2020年青藏高原100 m×100 m的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空间化分布图。利用县级GDP统计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相对均方根误差为0.0385,表明数据能较好地反映青藏高原GDP空间分布情况。本数据可为青藏高原灾害风险评估、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P空间化 青藏高原 夜间灯光 兴趣点 土地利用类型 2020
下载PDF
青藏高原牲畜数量变化及其空间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雪 刘峰贵 +2 位作者 刘林山 刘飞 才项措毛 《生态科学》 CSCD 2021年第6期38-47,共10页
牲畜数量的变化是草地可持续管理的重要问题,掌握牲畜的时空变化特征有利于了解放牧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青藏高原1978—2017年牲畜存栏量为基础,对青藏高原近40年来牲畜的数量变化趋势和1990年、2000年、2010年及2017年青藏高... 牲畜数量的变化是草地可持续管理的重要问题,掌握牲畜的时空变化特征有利于了解放牧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青藏高原1978—2017年牲畜存栏量为基础,对青藏高原近40年来牲畜的数量变化趋势和1990年、2000年、2010年及2017年青藏高原牲畜量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1978年以来青藏高原牛、羊年末存栏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其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15%和0.32%,马呈现下降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95%;青藏高原牲畜量在空间上表现为由东向西减少的特征,1990—2017年青藏高原牲畜量增长主要位于青海东北部,新疆西南部,西藏东部及四川北部,而青海南部和西藏西北部是牲畜量明显减少的地区;青藏高原的牲畜量以0.28%的年均增长率增多,其中青海和西藏年均增长率为负,分别为-0.13%和-0.07%,其他四个省份年均增长率均为正数,分别为四川0.28%、新疆1.23%、云南0.79%和甘肃0.98%。研究针对青藏高原牲畜存栏量进行时空分析,明晰了青藏高原牲畜存栏量的时空变化,为研究青藏高原草畜平衡及人类放牧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牲畜数量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基于灾害系统理论的青海大通“8·17”山洪灾害成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伟东 费杜秋 +6 位作者 刘峰贵 周强 陈琼 支泽民 顾锡静 李红英 张生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1-46,共6页
为降低青藏高原山地河谷区突发性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带来的影响及损失,基于灾害系统理论,从致灾因子、承灾体与孕灾环境三个维度分析大通“8·17”山洪灾害的成因,结果表明:1)从致灾因子来看,灾害由成灾当日及3 d前两次极端... 为降低青藏高原山地河谷区突发性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带来的影响及损失,基于灾害系统理论,从致灾因子、承灾体与孕灾环境三个维度分析大通“8·17”山洪灾害的成因,结果表明:1)从致灾因子来看,灾害由成灾当日及3 d前两次极端降水引发,前期极端降水时地表土壤吸收了一定量的水分,使得当日极端降水易于形成超渗产流,在地表快速汇流成灾。2)从承灾体来看,灾害发生时,人口、建筑、牲畜以及耕地等各类承灾体在河流出洪口高度集中,砖混结构的建筑和简易搭建的棚圈对于山洪、泥石流的承受能力十分有限,同时灾区的耕地广布于河流下游宽广谷地,山洪挟带大量泥沙运移至下游时造成漫灌,使得九成以上的耕地绝收。3)从自然孕灾环境来看,V形河谷陡坡和黄土的“气阻效应”使得地表超渗产流迅速成洪,上游的多条支沟汇水使得山洪流量陡增,而沿程河流比降大、产生的重力势能又为山洪的运移提供了足够的动力,因此在当地形成了汇流速度快、成洪流量大、运移冲击力强的罕见山洪;从社会孕灾环境来看,主要是生产、生活场所选址不合理,增加了本可避免的灾害损失。据此为青藏高原河谷区山洪灾害的预防与应急响应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8·17”山洪灾害 灾害系统理论 致灾因子 承灾体 孕灾环境 青海省
下载PDF
青海高原1961—2019年暖冷昼(夜)日数比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静 郑国强 +2 位作者 刘峰贵 周强 陈琼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0-111,共12页
基于青海高原1961—2019年50个气象站点常规观测资料,采用极端气温相对指数探讨青海高原昼夜极端气温日数比变化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青海高原平均暖昼、冷昼、暖夜、冷夜临界温度值分别为20.7、-1.7、7.8、-18.5℃;(2)青... 基于青海高原1961—2019年50个气象站点常规观测资料,采用极端气温相对指数探讨青海高原昼夜极端气温日数比变化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青海高原平均暖昼、冷昼、暖夜、冷夜临界温度值分别为20.7、-1.7、7.8、-18.5℃;(2)青海高原整体和各分区暖冷昼日数比均在1961—2010年呈显著增大趋势,2011—2019年略有下降,暖冷夜日数比均在1961—2019年呈显著增大趋势。青海高原整体、东部农业区、环湖地区、柴达木地区暖冷昼(夜)日数比突变在20世纪80年代,青南牧区则在20世纪90年代;(3)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东部农业区、柴达木中西部、青南牧区中西部地区暖冷昼(夜)日数比均不到0.7-0.8。20世纪80年代青海高原整体和各分区暖冷昼(夜)日数比基本持平或略少。20世纪90年代—21世纪10年代青南牧区中西部、柴达木中西部地区暖昼日数是冷昼日数的2.5倍以上,青南牧区西部、东部农业区、柴达木中西部地区暖夜日数是冷夜日数的2.8倍以上;(4)最高气温的显著上升是造成青海高原暖冷昼日数比呈显著增大趋势的主要原因,最低气温的显著上升是造成青海高原暖冷夜日数比呈显著增大趋势的主要原因,且青海高原日平均最低气温的上升幅度显著大于日平均最高气温的上升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原 极端气温 暖冷昼日数比 暖冷夜日数比 变化特征
下载PDF
柯西河流域森林覆盖度的空间分布及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佩 陈琼 +2 位作者 刘林山 刘峰贵 周强 《生态科学》 CSCD 2020年第4期89-98,共10页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柯西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Global Forest Watch数据,通过空间叠加分析、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研究区内不同地形因子森林覆盖度的分布及变化特...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柯西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Global Forest Watch数据,通过空间叠加分析、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研究区内不同地形因子森林覆盖度的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森林以中森林覆盖度为主,占研究区森林总面积的31.16%,不同的森林覆盖度占森林总面积的比例基本差别不大;森林覆盖度随海拔和坡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森林覆盖度随着海拔变化趋势更显著;森林覆盖度随坡向变化为西北坡>北坡>东北坡>西坡>东坡>西南坡>东南坡>南坡;2)从2000年到2010年柯西河流域森林的总面积增加了651.28 km^2,不同的森林覆盖等级之间均发生了相互转移,从转出来看,变化最为显著的为中高森林覆盖度,转出面积为3171.66 km^2,从转入来看,中森林覆盖度的转入面积最大,为3652.00 km^2;3)从2000年到2010年稳定区占据一定的优势地位,森林覆盖度减少的区域面积为7325.68 km^2,森林覆盖度增加的区域面积为5352.25 km^2,森林覆盖度增加的区域小于减少的区域;4)不同因子对森林覆盖度的变化具有不同的影响,但是,森林覆盖度减少的面积大于增加的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覆盖度 空间分析 柯西河流域
下载PDF
2019年青藏高原地区青稞种植面积空间分布数据集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伟东 贾伟 +7 位作者 冯星云 周源涛 苏鹏 魏丹 毛春莹 吉怡萌 刘峰贵 王静爱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1期330-338,共9页
青稞是最能适应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强辐射自然环境的优势作物。为获得青藏高原青稞种植面积空间分布情况,本数据集基于分区分类多要素融合的青稞提取方法,按照不同的农业分区,根据海拔、坡度、降水要素限制青稞图斑的分布,通过OIF指... 青稞是最能适应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强辐射自然环境的优势作物。为获得青藏高原青稞种植面积空间分布情况,本数据集基于分区分类多要素融合的青稞提取方法,按照不同的农业分区,根据海拔、坡度、降水要素限制青稞图斑的分布,通过OIF指数分区优选提取青稞的最佳波段,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青藏高原青稞的种植区域。最终得到青稞种植总面积约为2.74×10^(5)hm^(2),并据此绘制了青藏高原青稞种植面积分布图。通过混淆矩阵进行精度检验,总体精度达到了91.74%,Kappa系数达到0.83。本数据集的生产使得对青稞空间分布格局的认识从行政单元尺度提升到斑块尺度,为未来优化青稞种植的空间分布格局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青藏高原 种植面积 Landsat 8 OLI
下载PDF
近40年青藏高原植被动态变化对水热条件的响应 被引量:27
15
作者 李红英 张存桂 +6 位作者 汪生珍 马伟东 刘峰贵 陈琼 周强 夏兴生 牛百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770-4783,共14页
植被对水热条件的响应因生态系统的空间异质性而具有显著的差异。基于GIMMS NDVI3g和MODIS NDVI逐旬数据集,通过数据融合构建的青藏高原1982—2020年的植被时间序列,利用Mann-Kendall趋势法分析近40年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对温度、降水和辐... 植被对水热条件的响应因生态系统的空间异质性而具有显著的差异。基于GIMMS NDVI3g和MODIS NDVI逐旬数据集,通过数据融合构建的青藏高原1982—2020年的植被时间序列,利用Mann-Kendall趋势法分析近40年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对温度、降水和辐射等水热条件的响应,并划定了植被动态的主要水热驱动因子分区。结果表明:(1)近40年青藏高原植被生长季平均NDVI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增速为0.006/10a,植被NDVI显著增加和减少的区域分别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73.97%和18.38%;(2)青藏高原植被对水热条件的响应在静态上表现为高原腹地较高原边缘更加明显;在动态上表现为不同植被类型区对水热因子的响应关系、方向、程度均有所不同;整体上除森林和灌丛外,所有高寒植被类型与降水的响应程度要优于温度和辐射;(3)青藏高原植被生长受水热因子驱动的区域占高原总面积的55.95%,其中42.72%以上的区域气温、降水和太阳辐射的驱动作用是互补的,13.23%的区域由多个水热因子联合驱动;44.05%的区域为非气候驱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植被动态 水热条件 驱动因子
下载PDF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Neolithic cultures of Gansu-Qinghai region during the late Holocene Megathermal 被引量:18
16
作者 liu fenggui ZHANG Yili +3 位作者 FENG Zhaodong HOU Guangliang ZHOU Qiang ZHANG Haife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0年第3期417-430,共14页
The Holocene Megathermal is divided into early, middle and late periods, each having different impacts on the Neolithic cultures due to their different climate changing trends This study is based on a comparative anal... The Holocene Megathermal is divided into early, middle and late periods, each having different impacts on the Neolithic cultures due to their different climate changing trends This study is based 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information recorded in the Qinghai Lake, the western edge of the Loess Plateau and Zoige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eolithic sites of the Gansu-Qinghai reg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rly and middle periods towards warm and humi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Neolithic cultures with agriculture as the main sector in the Gansu-Qinghai region, furthermore a heyday of Yangshao Culture prosperity emerged. The Holocene entered the late period after the cold climate event at 5.9 ka BP in the Gansu-Qinghai region. Later the climate began to turn cold. However, at the 5.8-4.2 ka BP a relatively stable warm and humid climate created the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jiayao Culture of the Neolithic Age in this region, thus the distribution of its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expanded towards high altitudes and high latitudes. From 4.2 ka BP onwards, the climate became cold and dry, which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Neolithic cultures of the Gansu-Qinghai region, leading to a dramatic change in the cultural character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Qijia Culture around 4.2 ka BP. After a nearly 300 years of cold and dry period, the unified Neolithic farming culture completely collapsed. Afterwards an industrial division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farming and regional multiple cultures formed, and ultimately led to the end of primitive society and the starting of a civilized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su-Qinghai region Neolithic cultures climate change
下载PDF
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评价及限制因子:基于青藏高原典型农业区调查数据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亮 魏彦强 +5 位作者 周强 刘峰贵 陈琼 杨登兴 赵佩 侯志瑞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4期1177-1188,共12页
全球变化背景下,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准则。农户是农村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单位,通过农户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评价及其限制因子的诊断研究,可以提高农户适应行为的有效性,增强适应能力。本研究借鉴可持续生计框架和适应... 全球变化背景下,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准则。农户是农村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单位,通过农户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评价及其限制因子的诊断研究,可以提高农户适应行为的有效性,增强适应能力。本研究借鉴可持续生计框架和适应能力评估框架,以青藏高原典型农业区,湟水中下游14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基于入户问卷调查数据,构建该区域的农户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适应能力指数模型,进行农户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定量评价,并通过障碍度模型,诊断分析主要限制性因子。结果表明:1)湟水中下游地区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较为准确;2)农户适应能力的高低用适应能力指数(ACI)表示,研究区农户适应能力处于较高状态,以适应能力0.280≤ACI <0.320的农户为主体。研究区自东向西随着海拔的升高,样本村农户适应能力总体呈现下降趋势;3)维度层表明,自然能力和经济能力对农户适应能力的影响较大。指标层表明,耕地质量、经济收入多元性、获得现金帮助的途径、家庭年收入、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和农作物需水量紧缺度为主要限制性因子;4)湟水中下游地区农户适应能力高低的核心因子为农户家庭年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适应能力 限制因子 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撒拉族传统农耕文化及其生态学内涵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明婧 刘峰贵 龙春林 《科学》 2019年第2期20-22,4,共4页
撒拉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且擅长园艺,是青藏高原上第一个拥有园艺技艺的民族。他们缘于宗教和历史传统文化的生态意识和保护措施,也是传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他们注重适应自然、敬畏自然,用勤劳与智慧因地制宜地发展... 撒拉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且擅长园艺,是青藏高原上第一个拥有园艺技艺的民族。他们缘于宗教和历史传统文化的生态意识和保护措施,也是传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他们注重适应自然、敬畏自然,用勤劳与智慧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园艺业以及管理家庭庭园,积累的宝贵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民族植物学和民族生态学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撒拉族 园艺业 庭园 篱笆楼 传统文化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青稞自然灾害暴露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伟东 苏鹏 +2 位作者 贾伟 刘峰贵 王静爱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15-221,共7页
青稞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农作物,是世居民族依赖的主要食物,全球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的加剧,使青稞的灾害暴露加大,威胁到高原世居民族的粮食安全。在梳理高原青稞种植范围、品种变化、产量需求等研究基础上,界定青稞面向自然灾害风险的暴... 青稞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农作物,是世居民族依赖的主要食物,全球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的加剧,使青稞的灾害暴露加大,威胁到高原世居民族的粮食安全。在梳理高原青稞种植范围、品种变化、产量需求等研究基础上,界定青稞面向自然灾害风险的暴露内涵及时空表达,并对基于现代技术条件下青稞暴露的定量分析方法和未来可能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从青稞暴露研究的角度为农作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自然灾害暴露 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下载PDF
Farmers′ Perception to Farmland Conversi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Xining City, Qinghai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4
20
作者 CHEN Qiong CAI Yunlong +2 位作者 liu fenggui ZHOU Qiang ZHANG Haife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3年第5期634-646,共13页
China is experiencing a fast process of farmland conversion which is conducted mainly by local governments to fuel economic development.Social tension is aroused and policy makers take great concerns on coordinating i... China is experiencing a fast process of farmland conversion which is conducted mainly by local governments to fuel economic development.Social tension is aroused and policy makers take great concerns on coordinating interests among different stakeholders,especially for increasing farmers′ interest.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get some insights related to land acquisition institution by exploring farmers′ perception to farmland conversion.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 was applied for the investigation in peri-urban area,of Xining City,Qinghai Province,China.The total of 519 householders from 15 villages completed valid questionnaire survey from July to November,2012.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armland conversion has several impacts on farmers′ life.Most farmers are gradually adapting to city life.Higher living expenses and more income are perceived by farmers with average score of 4.21 and 2.69,respectively.The average scores of 2.38 and 2.46 are for improvement of life security and more job opportunities.Farmers expect to get some stable ways of compensation in addition to lump-sum compensation in cash.Stable subsidies every year and obtaining same number of land received strong proposal.And these two options are cited by 49.6% and 43.9% of respondents.Farmland conversion brings about cleaner living condition and more amenities,but lower air visibility and drier air.Results reflect landless farmers′ economic and life pressures and various demands.Local government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and improve rural security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mland conversion farmer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Xining C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