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UPS/RR脚踝康复机构设计与工作空间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广进 卢宗兴 于潇雁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91,共9页
为了实现脚踝康复运动,设计开发2UPS/RR脚踝康复机器人;通过螺旋理论对并联机构自由度进行计算,使用闭环矢量法求得机构的逆解方程,应用点集搜索法求得机构得工作空间;调整并研究机构杆件空间位置布局对工作空间及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实现脚踝康复运动,设计开发2UPS/RR脚踝康复机器人;通过螺旋理论对并联机构自由度进行计算,使用闭环矢量法求得机构的逆解方程,应用点集搜索法求得机构得工作空间;调整并研究机构杆件空间位置布局对工作空间及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机构的工作空间能够满足脚踝康复所需的运动角度。最后以MATLAB及ADAMS软件通过实例验证逆解正确性,并仿真得到机构确定点在空间中运动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康复机器人 并联机构 闭环矢量法 螺旋理论 工作空间
下载PDF
踝关节人机耦合生物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苏永生 卢宗兴 +2 位作者 李胤增 陈晓辉 赵栋哲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9-395,共7页
目的设计一种2-PSU/RR并联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并对人体肌肉进行生物力学特性分析,研究踝关节康复机器人的康复策略。方法采用数值离散搜索法获得机器人的实际工作空间,探究结构参数变化对机器人动平台高度的影响。通过人体生物力学仿真软... 目的设计一种2-PSU/RR并联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并对人体肌肉进行生物力学特性分析,研究踝关节康复机器人的康复策略。方法采用数值离散搜索法获得机器人的实际工作空间,探究结构参数变化对机器人动平台高度的影响。通过人体生物力学仿真软件AnyBody得到肌肉力、肌肉活动度等人体生物力学响应,研究动平台高度变化对肌肉行为的影响。结果机器人能够满足踝关节跖屈/背屈和内翻/外翻运动需求。适当增大定长杆的初始倾角和减小长度,使得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具有较低的整体高度。动平台高度依次递减10 mm,人体参与运动的肌肉力和肌肉活动度都有一定幅度下降。结论本研究为踝关节康复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方案,为踝康复机器人运动分析提供理论指导,并通过修改机构参数加快患者脚踝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结构 踝关节康复机器人 工作空间 参数优化 人机耦合建模
下载PDF
摆幅可调型足部康复机器人的生物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彭晨 卢宗兴 +1 位作者 姚立纲 戴飞铭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92-697,共6页
目的基于人机工程学和生物力学仿真技术,对人体肌肉进行生物学评价,研究摆幅可调型足部康复机器人的康复策略。方法在Any Body中建立人体和摆幅可调型足部康复机器人的人机耦合模型,并对耦合模型进行运动学仿真,将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 目的基于人机工程学和生物力学仿真技术,对人体肌肉进行生物学评价,研究摆幅可调型足部康复机器人的康复策略。方法在Any Body中建立人体和摆幅可调型足部康复机器人的人机耦合模型,并对耦合模型进行运动学仿真,将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比,验证耦合模型的可靠性;再利用Any Body中的参数研究机制对验证后的耦合模型进行生物力学仿真,以足部康复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和摆幅为变量,分析在不同变量组合下的肌肉活动度和肌肉力。结果在康复运动中足部相关肌肉的拉伸性能得到有效训练,不同的运动速度和摆幅对肌肉的影响不同,并得出运动速度和摆幅调节的安全范围。结论实现了不同运动速度和摆幅下肌肉活动度和肌肉力的组合分析,研究结果对足部康复机器人的临床应用和被动康复模式下康复策略的制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仿真 足部康复 人机工程 康复策略
下载PDF
Automatic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Workpiece Frames in Twin-robot Nondestructive Testing System 被引量:6
4
作者 lu zongxing XU Chunguang +2 位作者 PAN Qinxue MENG Fanwu LI Xinlia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860-868,共9页
The workpiece frames relative to each robot base frame should be known in advance for the proper operation of twin-robot nondestructive testing system. However, when two robots are separated from the workpieces, the t... The workpiece frames relative to each robot base frame should be known in advance for the proper operation of twin-robot nondestructive testing system. However, when two robots are separated from the workpieces, the twin robots cannot reach the same point to complete the process of workpiece frame positioning. Thus, 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oincidence between workpiece frames.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wo robot base frames is initiated by measuring the coordinate values of three non-collinear calibration poi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rkpiece frame and that of the slave robot base frame is then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known transformation of two robot base frames,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rkpiece frame and that of the master robot base frame. Only one robot is required to actually measure the coordinate values of the calibration points on the workpiece. This requirement is beneficial when one of the robots cannot reach and measure the calibration points. The coordinate values of the calibration points are derived by driving the robot hand to the points and recording the values of top center point(TCP) coordinates. The translation and rotation matrices relate either the two robot base frames or the workpiece and master robot. The coordinated are solved using the measured values of the calibration points according to the Cartesian transformation principle. An optimal method is developed based on exponential mapping of Lie algebra to ensure that the rotation matrix is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involves fewer steps, offer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terms of operation and time-saving. A method used to synchronize workpiece frames in twin-robot system automatically is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robot system workpiece frame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matrix orthogonal Lie algebra
下载PDF
3-PH/R踝关节康复机器人的运动轨迹 被引量:2
5
作者 卢宗兴 魏湘文 蔡灿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115,共6页
目的研究3-PH/R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在不同轨迹下对关节及肌肉受力的影响。方法分析3-PH/R踝关节康复机器人的运动学原理,将机器人模型简化后导入生物力学建模软件中,以踝关节康复机器人的实际运动轨迹作为模型驱动,比较在跖背屈、内外翻... 目的研究3-PH/R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在不同轨迹下对关节及肌肉受力的影响。方法分析3-PH/R踝关节康复机器人的运动学原理,将机器人模型简化后导入生物力学建模软件中,以踝关节康复机器人的实际运动轨迹作为模型驱动,比较在跖背屈、内外翻和章动3种不同运动轨迹下关节和肌肉的受力情况,并对3种运动轨迹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章动能同时满足跖背屈和内外翻的功能,并让踝部肌肉群得到充分锻炼;3种不同的康复轨迹的关节力最大相差0.3 N;不同的肌肉对于轨迹敏感度不同。结论实现了3种康复轨迹作用下肌肉力和关节力的一个连续性动态分析,研究结果对脚踝康复机器人的临床应用和康复轨迹制定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和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轨迹 逆向动力学分析 脚踝康复机器人 骨骼肌模型
下载PDF
基于足底力反馈的踝关节主被动康复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卢宗兴 苏永生 +2 位作者 东辉 李胤增 赵栋哲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50-59,共10页
踝关节机能损伤人群数量增长与康复医师紧缺是现阶段面临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为此,基于一款2-SPU/RR踝关节康复机器人提出一种主被动结合的辅助康复策略。首先建立虚拟样机模型和对应的结构简图,进行运动学分析,求解了机器人的工作空间... 踝关节机能损伤人群数量增长与康复医师紧缺是现阶段面临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为此,基于一款2-SPU/RR踝关节康复机器人提出一种主被动结合的辅助康复策略。首先建立虚拟样机模型和对应的结构简图,进行运动学分析,求解了机器人的工作空间,结果表明该机器人能够满足踝关节跖屈-背屈和内翻-外翻复合运动需求。然后针对目前康复机器人主要研究内容为被动康复问题,未能根据患者脚踝实际损伤情况进行康复,提出一种踝关节机器人主被动康复结合的方法。先预设康复运动轨迹,基于足底压力数据和力感知算法获得患者的运动意图,通过软硬件控制系统实现机器人主动跟随,同时将运动轨迹进行记录和数据化。最后对描迹轨迹进行优化,根据优化轨迹使用5段S型加减速控制方式进行定制化被动康复。主被动康复系统实现了机器人跟随控制与患者主动行为感知的结合,有助医师对踝关节机能损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康复机器人 运动学分析 轨迹跟踪 主被动康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