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属性攻击图的网络动态威胁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杨英杰 冷强 +2 位作者 常德显 潘瑞萱 胡浩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38-1846,共9页
该文首先利用属性攻击图理论构建了网络动态威胁分析属性攻击图(DT-AAG)模型,该模型在全面刻画系统漏洞和网络服务导致的威胁转移关系的基础上,结合通用漏洞评分标准(CVSS)和贝叶斯概率转移计算方法设计了威胁转移概率度量算法;其次基... 该文首先利用属性攻击图理论构建了网络动态威胁分析属性攻击图(DT-AAG)模型,该模型在全面刻画系统漏洞和网络服务导致的威胁转移关系的基础上,结合通用漏洞评分标准(CVSS)和贝叶斯概率转移计算方法设计了威胁转移概率度量算法;其次基于构建的DT-AAG模型,利用威胁与漏洞、服务间的关联关系,设计了动态威胁属性攻击图生成算法(DT-AAG-A),并针对生成的属性攻击图存在的威胁传递环路问题,设计了环路消解机制;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攻击图 威胁转移 通用漏洞评分标准 传递环路
下载PDF
不同单价电解质水溶液对逆电渗析电堆工作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德兵 徐士鸣 +5 位作者 吴曦 胡军勇 冷强 徐志杰 金东旭 王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738-2745,共8页
以5种工质盐溶液作为逆电渗析堆(RED)的工作溶液,分别在两种浓度(mol/L)比(3/0.05、5/0.05)下,分析逆电渗析堆主要工作特性参数:开路电压、电堆欧姆内阻以及功率密度。实验结果表明:电导率高的电解质溶液为工质时,电堆内阻降低,实验中... 以5种工质盐溶液作为逆电渗析堆(RED)的工作溶液,分别在两种浓度(mol/L)比(3/0.05、5/0.05)下,分析逆电渗析堆主要工作特性参数:开路电压、电堆欧姆内阻以及功率密度。实验结果表明:电导率高的电解质溶液为工质时,电堆内阻降低,实验中以浓度比5/0.05溴化铵溶液为工质的电堆具有最低的欧姆内阻(2.80Ω),同时电堆开路电压也最低(1.355V)。因为过高的溶液浓度梯度降低了离子交换膜的离子选择透过性。浓度比5/0.05乙酸钾溶液为工质的电堆具有高的开路电压,达到1.929V,比氯化锂溶液高6.9%,但其电堆内阻比氯化锂溶液高17%,以氯化锂溶液为工质的电堆输出的最大功率密度达到2.217W/m^2。以乙酸钠溶液为工质开路电压比乙酸钾稍低,但其内阻过高,使得输出的最大功率密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电渗析 电解质 电化学 盐差能 传质
下载PDF
基于属性攻击图的动态威胁跟踪与量化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英杰 冷强 +1 位作者 潘瑞萱 胡浩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72-2179,共8页
网络多告警信息融合处理是有效实施网络动态威胁分析的主要手段之一。基于此该文提出一种利用网络系统多告警信息进行动态威胁跟踪与量化分析的机制。该机制首先利用攻击图理论构建系统动态威胁属性攻击图;其次基于权限提升原则设计了... 网络多告警信息融合处理是有效实施网络动态威胁分析的主要手段之一。基于此该文提出一种利用网络系统多告警信息进行动态威胁跟踪与量化分析的机制。该机制首先利用攻击图理论构建系统动态威胁属性攻击图;其次基于权限提升原则设计了前件推断算法(APA)、后件预测算法(CPA)和综合告警信息推断算法(CAIIA)进行多告警信息的融合与威胁分析,生成网络动态威胁跟踪图进行威胁变化态势的可视化展示。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机制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告警信息 网络动态威胁分析 属性攻击图 权限提升
下载PDF
溶液浓差能驱动的逆电渗析反应器制氢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士鸣 刘志强 +6 位作者 吴曦 张又文 胡军勇 吴德兵 冷强 金东旭 王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83-2291,共9页
低品位热能制氢技术首先是将热能转换为溶液浓差能,然后通过逆电渗析(RED)反应器将溶液浓差能转换成氢能。为了验证RED反应器能将溶液浓差能转换为氢能,探索关键运行参数变化对能量转换过程的影响。设计了一个由40个膜对所构成的RED反应... 低品位热能制氢技术首先是将热能转换为溶液浓差能,然后通过逆电渗析(RED)反应器将溶液浓差能转换成氢能。为了验证RED反应器能将溶液浓差能转换为氢能,探索关键运行参数变化对能量转换过程的影响。设计了一个由40个膜对所构成的RED反应器,以NaCl水溶液为工作溶液,NaOH水溶液为电极液的制氢系统。通过改变浓/稀溶液入口浓度,溶液过膜流速以及输出电流来考察对RED反应器产氢率、制氢效率和能量转换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浓/稀溶液入口浓度,过膜流速变化均会影响RED反应器的输出电流。在外电路短接条件下,输出电流越大,反应器产氢率和制氢效率越高,但能量转换效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电渗析 溶液浓差能 制氢 离子交换 能量转换
下载PDF
面向风险评估的专家权重自适应调整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冷强 杨英杰 胡浩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8-103,共6页
信息资产评估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技术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目前,其在资产评估中主要采用专家评估与专家权重相结合的评估量化方法,然而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却面临如何科学确定专家权重以降低偏差较大评估意见对整体评估结果影响的问题。... 信息资产评估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技术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目前,其在资产评估中主要采用专家评估与专家权重相结合的评估量化方法,然而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却面临如何科学确定专家权重以降低偏差较大评估意见对整体评估结果影响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家偏离度的权重自适应调整评估方法,能够合理地减小专家主观性给出的异常评估值对评估的影响。最后实现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合理减小异常评估值对评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评估 信息安全 专家评估 偏离度 权重自适应调整评估方法
下载PDF
基于路图特征和SVM的钢轨裂纹识别 被引量:5
6
作者 冷强 刘文波 +2 位作者 赵旭东 杜晨琛 王平 《测控技术》 2019年第10期5-9,39,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钢轨裂纹的识别精度,从新特征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路图特征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钢轨裂纹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图信号处理与图谱理论,计算由钢轨裂纹时域漏磁(Magnetic Flux Leakage,MFL)信号... 为了进一步提升钢轨裂纹的识别精度,从新特征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路图特征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钢轨裂纹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图信号处理与图谱理论,计算由钢轨裂纹时域漏磁(Magnetic Flux Leakage,MFL)信号转换得到的路图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统计量作为钢轨裂纹MFL信号的特征训练SVM分类器,有效实现了不同缺陷参数的钢轨裂纹识别。基于钢轨裂纹漏磁检测平台实测数据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漏磁信号特征,采用路图特征在钢轨裂纹识别中的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磁检测 路图 SVM 钢轨裂纹识别
下载PDF
面向网络实时对抗的动态防御决策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冷强 杨英杰 +3 位作者 常德显 潘瑞萱 蔡英 胡浩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 2019年第6期58-66,共9页
如何基于网络外在威胁实施防御决策是构建网络信息防御体系的核心问题,针对实时攻击带来的动态威胁进行科学有效的防御决策是构建网络动态应急防御体系的关键。针对动态防御决策问题,首先基于属性攻击图理论设计了一种网络生存性博弈模... 如何基于网络外在威胁实施防御决策是构建网络信息防御体系的核心问题,针对实时攻击带来的动态威胁进行科学有效的防御决策是构建网络动态应急防御体系的关键。针对动态防御决策问题,首先基于属性攻击图理论设计了一种网络生存性博弈模型,利用攻防矩阵表示攻防策略和路径,并给出了攻防强度和网络生存性量化方法;其次提出了单步与多步的攻、防策略支出计算方法,并基于攻防策略支出给出防御决策;最后通过实验进行防御决策技术的有效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攻击图 网络生存性 网络攻防对抗 攻防强度
下载PDF
基于微磁检测和交替最小二乘法的钢轨裂纹定量估计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旭东 刘文波 +2 位作者 王平 冷强 杜晨琛 《测控技术》 2020年第2期50-55,共6页
针对钢轨裂纹定量估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弱磁检测和交替最小二乘法的钢轨裂纹定量估计方法。该方法使用弱磁检测的钢轨裂纹信号,提取弱磁信号特征,再利用交替最小二乘法解出钢轨裂纹的深度、宽度、水平角和垂直角的估计值。针对交... 针对钢轨裂纹定量估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弱磁检测和交替最小二乘法的钢轨裂纹定量估计方法。该方法使用弱磁检测的钢轨裂纹信号,提取弱磁信号特征,再利用交替最小二乘法解出钢轨裂纹的深度、宽度、水平角和垂直角的估计值。针对交替最小二乘分解大矩阵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初值的方法,减少交替最小二乘迭代次数,缩短计算时间。基于实测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深度和垂直角估计精度较高,而宽度和水平角误差较大,从而提出将其他三个裂纹参数混入混合矩阵中,再去拟合深度、水平角和垂直角,估计精度将会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裂纹 弱磁检测 交替最小二乘 定量估计
下载PDF
PhotoScan和Pix4Dmapper的无人机影像快速处理模式对比实验 被引量:2
9
作者 訾栓紧 蓝朝桢 +2 位作者 冷强 杨光 薄单 《测绘科学与工程》 2018年第3期62-66,共5页
21世纪以来,地质灾害频发。灾害发生时,微小型无人机遥感平台能够快速响应获取大量高分辨率的无人机影像,为灾区灾情评估提供宝贵资料。为了满足无人机影像快速处理的迫切需要,多数无人机影像处理软件均设计了快速处理模式。本文利... 21世纪以来,地质灾害频发。灾害发生时,微小型无人机遥感平台能够快速响应获取大量高分辨率的无人机影像,为灾区灾情评估提供宝贵资料。为了满足无人机影像快速处理的迫切需要,多数无人机影像处理软件均设计了快速处理模式。本文利用灾区获取的影像数据和典型区域获取的影像数据,研究PhotoScan和Pix4Dmapper两款软件的无人机影像快速处理模式优缺点,通过在同等硬件环境和相同数据条件下的测试,比较两款软件生成正射影像图的效率、质量及精度,并对比较结果及软件特点进行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Scan Pix4Dmapper 无人机影像 快速处理
下载PDF
溶液浓差能驱动的逆电渗析有机废水氧化降解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士鸣 徐志杰 +5 位作者 吴曦 冷强 金东旭 王平 胡军勇 吴德兵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642-4651,共10页
将逆电渗析(RED)电极氧化还原反应作用于有机废水降解,可以达到利用低品位热氧化降解有机废水的目的.RED反应器阳极产生氧化反应生成的HClO及阳极表面直接电化学氧化反应对有机废水产生氧化降解作用,阴极发生电芬顿反应生成H_2O_2对有... 将逆电渗析(RED)电极氧化还原反应作用于有机废水降解,可以达到利用低品位热氧化降解有机废水的目的.RED反应器阳极产生氧化反应生成的HClO及阳极表面直接电化学氧化反应对有机废水产生氧化降解作用,阴极发生电芬顿反应生成H_2O_2对有机废水产生氧化降解作用.为了验证溶液浓差能驱动的RED有机废水氧化降解工作机理,通过搭建一个由40对膜电池单元所构成的实验室规模的RED有机废水氧化降解反应器及相应的实验系统,对偶氮染料——酸性橙Ⅱ模拟废水进行氧化降解机理研究.通过3次重复性实验研究发现:在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降解条件下,浓度为150 mg·L^(-1)各500 mL的酸性橙Ⅱ模拟废水分别流经RED反应器阴、阳两极,阴、阳极12 min酸性橙Ⅱ平均降解率分别可达90.14%和97.87%,20 min酸性橙Ⅱ平均降解率分别达到97.56%和99.81%.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溶液浓差能驱动的RED反应器对难生化降解有机物有较好的降解效果,为后续相关理论和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电渗析 氧化降解 次氯酸 电芬顿反应 有机废水 酸性橙Ⅱ
原文传递
逆电渗析反应器阴、阳极联合降解酸性橙Ⅱ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士鸣 冷强 +5 位作者 吴曦 徐志杰 胡军勇 吴德兵 金东旭 王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63-2171,共9页
通过对由溶液浓差能驱动的逆电渗析(RED)反应器阴、阳极联合降解酸性橙Ⅱ模拟废水串、并联两种流程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在膜电势作用下,有机废水流经RED反应器阴、阳极时会生成两种强氧化剂-次氯酸(HClO)和过氧化氢(H2O2),在强氧化剂... 通过对由溶液浓差能驱动的逆电渗析(RED)反应器阴、阳极联合降解酸性橙Ⅱ模拟废水串、并联两种流程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在膜电势作用下,有机废水流经RED反应器阴、阳极时会生成两种强氧化剂-次氯酸(HClO)和过氧化氢(H2O2),在强氧化剂的作用下废水中有机物会发生氧化降解.在通过正交实验方法获得的最佳操作条件下,对1 L浓度为150 mg·L^-1酸性橙Ⅱ模拟废水进行20 min的降解实验.3次实验结果表明,串、并联流程的酸性橙Ⅱ平均降解率分别为59.26%和87.93%,平均脱色率分别为57.08%和86.87%,均低于RED阴、阳极独立降解时的降解率和脱色率.原因在于:在联合降解条件下反应器阴、阳极之间的产物会相互干扰,使得废水中有机物降解率降低.但降解过程中循环废水的pH值可以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电渗析 有机废水 氧化反应 降解 次氯酸 过氧化氢
原文传递
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层大采高充填膏体与煤体协调承载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常庆粮 冷强 +2 位作者 袁崇亮 周华强 张彪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9-928,共10页
为了研究窑街三矿特厚急倾斜煤层水平分层膏体充填工作面煤壁的稳定性,首先基于压杆稳定力学模型,给出最大临界力Fct计算公式,进一步导出临界应力σct与分层高度的关系曲线,并给出了挠曲方程计算公式;其次建立FLAC3D数值计算模型,通过... 为了研究窑街三矿特厚急倾斜煤层水平分层膏体充填工作面煤壁的稳定性,首先基于压杆稳定力学模型,给出最大临界力Fct计算公式,进一步导出临界应力σct与分层高度的关系曲线,并给出了挠曲方程计算公式;其次建立FLAC3D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垮落法与充填法对比分析工作面前方煤壁的支撑压力、煤壁塑性区范围以及水平位移量与推进距离的关系;最后模拟分析了随着采充平行作业的推进,不同分层高度与工作面煤壁前方的支撑压力、煤壁塑性区范围以及水平位移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分层高度为4,5,6 m时,煤壁分别在距离底板3.12,3.9,4.46 m位置处挠曲最大,煤壁最大位移量分别为19,24,27 mm,且煤壁发生失稳片帮的临界应力分别为6.6,4.4,2.6 MPa,根据窑街具体情况,当分层高度为5 m,膏体充填工作面前方煤壁的最大支撑应力为3 MPa,未超过临界应力,即便煤壁向采空区最大移动24 mm也不会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发生煤壁片帮,且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对窑街三矿特厚急倾斜煤层水平分层膏体充填开采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水平分层开采 膏体充填开采 煤壁稳定性 压杆理论
原文传递
溶液浓差能驱动的REDR阴/阳极独立环路降解废水中的苯酚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偲雪 徐士鸣 +5 位作者 吴曦 张轩 冷强 金东旭 王平 吴德兵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86-897,共12页
逆电渗析反应器(REDR)可将工作溶液的浓差能转换为有机物降解能。为了验证这一能量转换过程,对由溶液浓差能驱动的REDR阴/阳极独立环路降解废水中苯酚的情况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探讨了REDR阴/阳电极独立环路内模拟苯酚废水组... 逆电渗析反应器(REDR)可将工作溶液的浓差能转换为有机物降解能。为了验证这一能量转换过程,对由溶液浓差能驱动的REDR阴/阳极独立环路降解废水中苯酚的情况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探讨了REDR阴/阳电极独立环路内模拟苯酚废水组分及操作参数变化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REDR阴/阳极各环路均可有效降解废水中的苯酚。在实验设定的组分浓度和操作参数范围内,REDR输出电流密度为20 A·m^(−2),且在各环路内废水组分浓度和操作参数达到最优降解条件时,对于浓度为50 mg·L^(−1),总量各为500 mL的模拟苯酚废水,经80 min降解后,阴极和阳极环路内废水中的苯酚降解率分别达到98.1%和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电渗析 苯酚废水 降解率
原文传递
逆电渗析反应器降解模拟甲基橙染料废水实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冷强 徐士鸣 +3 位作者 吴曦 王偲雪 金东旭 王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157-3165,共9页
利用逆电渗析(RED)技术可实现"废热治理废水"的目的.为探究RED反应器对染料废水的降解效果,构建了由40对膜构成的RED反应器.以NaCl水溶液作为工作溶液,甲基橙模拟废水作为降解对象,考察了废水流率、Cl^(-)浓度、Fe^(2+)浓度... 利用逆电渗析(RED)技术可实现"废热治理废水"的目的.为探究RED反应器对染料废水的降解效果,构建了由40对膜构成的RED反应器.以NaCl水溶液作为工作溶液,甲基橙模拟废水作为降解对象,考察了废水流率、Cl^(-)浓度、Fe^(2+)浓度、pH值、曝气流率和输出电流对模拟废水脱色率及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RED反应器阳极回路印染废水,废水流率对其脱色率影响不大,但Cl^(-)浓度对其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影响较大.对于RED反应器阴极回路印染废水,废水流率、Fe^(2+)浓度、pH值和曝气流率均对其脱色率和COD去除率产生影响.当阳极回路废水氯盐浓度为0.5 mol·L^(-1),阴极回路废水pH=2、Fe^(2+)浓度为0.1 mmol·L^(-1)、曝气流率为600 mL·min^(-1),两回路模拟废水流率均为82 mL·min^(-1)实验条件下,输出电流为0.25 A时,处理20 min后,阳/阴极回路模拟废水脱色率分别为99.9%和91.71%;处理80 min后,阳/阴极回路模拟废水COD去除率分别可达到52%和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电渗析(RED) 反应器 废水 氧化 甲基橙 COD
原文传递
A study of laparoscopic extraperitoneal sigmoid colostomy after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for rectal cancer 被引量:5
15
作者 Jin Heiying Du Yonghong +5 位作者 Wang Xiaofeng Yao Hang Wu Kunlan Zhang Bei Zhang Jinhao leng qiang 《Gastroenterology Report》 SCIE EI 2014年第1期58-62,共5页
Objective:To established a procedure for laparoscopic extraperitoneal ostomy after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and study safety aspects and complications.Method:From July 2011 to July 2012,36 patients with low rec... Objective:To established a procedure for laparoscopic extraperitoneal ostomy after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and study safety aspects and complications.Method:From July 2011 to July 2012,36 patients with low rectal cancer undergoing APR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nd divided into extraperitoneal ostomy group(n=18)and intraperitoneal ostomy group(n=18).Short-and long-term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and the median duration was 17 months(range:12-24).Results:The rates of short-term complication related to colostomies were comparab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except the rate for stoma edema was higher in the extraperitoneal group(33.3%vs 0%;P=0.008).In the intraperitoneal ostomy group,two patients developed stoma prolapse,one had stoma stenosis,and two had parastomal hernia.In contrast,no long-term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colostomies occurred in the extraperitoneal ostomy group.The rate of long-term complication was lower in the extraperitoneal ostomy group(0%vs 22.2%;P=0.036).Conclusion:The laparoscopic extraperitoneal ostomy is a relatively simple and safe procedure,with fewer long-term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colostomy.However the follow-up period was not too long and needs to be exten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tal cancer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 laparoscopy extraperitoneal ostomy complication
原文传递
The effects of microfilament and microtubule inhibitors and periodic electrical impulses on phloem transport in pea seedling 被引量:1
16
作者 Guo Yuhai Hua Baoguang +2 位作者 Yu Fengyi leng qiang Lou Chengho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8年第4期312-314,共3页
In phloem transport, whether protoplasmic activity participates in assisting sap flow in sieve element_companion cell complex has long been in debate.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assumed microfilament (MF) and microtubu... In phloem transport, whether protoplasmic activity participates in assisting sap flow in sieve element_companion cell complex has long been in debate.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assumed microfilament (MF) and microtubule (MT), the two constituents of the protoplasmic cytoskeleton, as motive force, and employed germinating pea seedling suspended in moist chamber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 the seed being the source; the elongating root, the sink. 14 C_labeled sucrose was added to the seed as indicator. The amount of sap transported from source to sink was measured by the increase in root elongation. The transport phloem was within the cylinder of the peeled root in the middle. The exposed cylinder was treated with MF inhibitor (cytochalasin B), or microtubule inhibitor (amiphos_methy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ap influx into the elongating root, and the 14 C activity as well, was reduced by about one half in treatment with cytochalasin B, and much less by amiphos_methyl treatment. Similar effect was shown in electrical impulse treatment, which seems to disrupt the MF and MT configu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LOEM transport ELECTRICAL impulse MICROFILAMENT MICROTUBULE pea seedling.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