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ata Component:An Innovative 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Value Metrics in the Digital Economy
1
作者 Tao Xiaoming Wang Yu +5 位作者 Peng Jieyang Zhao Yuelin Wang Yue Wang Youzheng Hu Chengsheng lu zhipe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24年第5期17-35,共19页
The increasing dependence on data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its behavior,encompassing the challenges involved in processing and evaluating it.However,current research lacks a comprehensive st... The increasing dependence on data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its behavior,encompassing the challenges involved in processing and evaluating it.However,current research lacks a comprehensive structure for measuring the worth of data elements,hindering effective navigation of the changing digital environment.This paper aims to fill this research gap by introducing the innovative concept of“data components.”It proposes a graphtheoretic representation model that presents a clear mathematical definition and demonstrates the superiority of data components over traditional processing methods.Additionally,the paper introduces an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model that provides a way to calculate the information entropy of data components and establish their increased informational value.The paper also assesses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suggesting a pricing mechanism based on its significance.In conclusion,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robust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and quantifying the value of implicit information in data,laying the groundwork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 component data element data governance data science information theory
下载PDF
弹性支撑功能梯度微圆柱壳模态频率的研究
2
作者 吕志鹏 刘文光 刘超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6-224,共9页
在建立弹性支撑功能梯度薄壁微圆柱壳模型的基础上,基于修正的偶应力理论和一阶剪切变形理论,推导了微圆柱壳的模态频率方程,讨论了弹性支撑、尺寸效应、温度梯度、材料组分指数、孔隙以及几何尺寸等参数对微圆柱壳模态频率的影响。结... 在建立弹性支撑功能梯度薄壁微圆柱壳模型的基础上,基于修正的偶应力理论和一阶剪切变形理论,推导了微圆柱壳的模态频率方程,讨论了弹性支撑、尺寸效应、温度梯度、材料组分指数、孔隙以及几何尺寸等参数对微圆柱壳模态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尺度下,弹性刚度系数在0~105N/m^(3)范围内对微圆柱壳的模态频率基本无影响,剪切刚度系数在0~5×10^(4)N/m范围内对模态频率的影响较大,且增大剪切刚度系数有益于提高微圆柱壳的模态频率;由修正的偶应力理论得到的模态频率大于由经典连续体理论得到的模态频率;在弹性支撑和尺寸效应有无考虑的4种组合下,模态频率随温度梯度和微圆柱壳长度的增大而减小,随陶瓷体积分数指数的增大而增大,随孔隙体积分数和微圆柱壳厚度的变化规律不同;温度梯度对考虑尺寸效应或弹性基础的微圆柱壳模态频率影响较大,而孔隙调节具弹性支撑微圆柱壳的模态频率尤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环境 弹性支撑 功能梯度材料 微圆柱壳 模态频率
下载PDF
大直径盾构隧道单环结构安全性评价分析
3
作者 鲁志鹏 付佳卉 +4 位作者 张心源 张忆 吴鑫林 陈稳 杨芝璐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7-125,共9页
为研究基于多项指标的大直径盾构隧道单环结构安全性能的评价方法,依托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建设工程,通过有限元模拟与现场实测数据结合对盾构隧道顶部加载过程中的结构失稳破坏过程进行研究,得到结构收敛变形和内力特征发展规律,选取收敛... 为研究基于多项指标的大直径盾构隧道单环结构安全性能的评价方法,依托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建设工程,通过有限元模拟与现场实测数据结合对盾构隧道顶部加载过程中的结构失稳破坏过程进行研究,得到结构收敛变形和内力特征发展规律,选取收敛变形、钢筋拉应力、钢筋压应力、环向螺栓应力和纵缝张开量为评价指标并确定了各指标相关性,提出基于评价指标相关曲线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盾构隧道断面结构破坏过程可以依据结构内力关键节点值总结为弹性受力阶段、裂缝损伤缓慢发展阶段、大面积损伤发展阶段和加速失稳阶段;隧道断面地质条件对结构内力状态有一定影响,同一埋深下,砂土层隧道拱顶沉降远大于黏土层,且水压力对接头螺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评价指标分别进行健康状态分级,绘制内力指标与收敛变形的健康状态评估值关系曲线,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收敛变形、钢筋拉应力、钢筋压应力、环向螺栓应力、纵缝张开量的权重比例为0.48∶0.05∶0.23∶0.13∶0.11,初步建立了适用于大直径盾构隧道的单环结构安全性能评估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盾构隧道 单环结构 安全评价 有限元模拟 指标相关性
下载PDF
乳腺癌诊断小分子放射性探针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雨露 陆智彭 +3 位作者 厉廷有 邱玲 陈盼盼 林建国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139-1148,共10页
乳腺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临床上对其进行精准分型是有效治疗的前提,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技术正在乳腺癌诊... 乳腺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临床上对其进行精准分型是有效治疗的前提,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技术正在乳腺癌诊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放射性探针是PET和SPECT技术的核心,对乳腺癌诊断探针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有望对开发新型探针和用好经典探针产生启迪。基于历年来国内外发表的关于乳腺癌诊断的小分子放射性探针的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从乳腺癌的分型和活检技术遇到的挑战为切入点,介绍了PET和SPECT技术在乳腺癌诊断方面的独到优势,总结了靶向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小分子探针的发现历程和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目前主流探针[^(18)F]16α-氟雌二醇和[^(18)F]21-氟代呋喃基去甲孕酮在实际临床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办法,也对这些经典探针未来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现有乳腺癌诊断小分子放射性探针均存在脂溶性强、代谢特征不够优良的缺陷,开发新型探针以拓展核医学影像技术在乳腺癌诊断方面的应用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小分子放射性探针
下载PDF
基于实测位移的水下大直径盾构隧道外荷载反演研究
5
作者 陈稳 鲁志鹏 +1 位作者 吴鑫林 郭志华 《河南科技》 2024年第7期75-80,共6页
【目的】为了实现水下盾构隧道整断面结构力学状态的长久监测。【方法】依托江苏某过江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利用ATS激光跟踪的盾构隧道管片变形高精度测量与数据预处理方法,基于变形实测数据,结合遗传算法和阻尼最小二乘法优化方法,对... 【目的】为了实现水下盾构隧道整断面结构力学状态的长久监测。【方法】依托江苏某过江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利用ATS激光跟踪的盾构隧道管片变形高精度测量与数据预处理方法,基于变形实测数据,结合遗传算法和阻尼最小二乘法优化方法,对盾构隧道横断面外部荷载状况进行反演,并与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工程应用表明:通过遗传算法与阻尼最小二乘法所反演的外部荷载数值均介于现场实测与太沙基理论之间。与两者相比,水平荷载最小误差为1%,最大误差为13.54%,平均误差为5.98%;顶部竖向荷载最小误差为6.11%,最大误差为13.2%,平均误差为10.47%。【结论】基于现场实测位移数据,反演水下盾构隧道任意断面、任意时间段的外部荷载状况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为隧道外荷载状态及时监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盾构隧道 精密测量 遗传算法 阻尼最小二乘法 荷载
下载PDF
热塑性弹性体合成与改性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陆志鹏 韩顺涛 +1 位作者 劳志超 马秀清 《橡塑技术与装备》 CAS 2024年第9期4-9,共6页
热塑性弹性体(TPE)是一种既具有热塑性塑料的可加工性、又具有硫化橡胶弹性的优质聚合物材料。本文综述了四类TPE(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SBC、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和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TPV)合成与改性的研究进... 热塑性弹性体(TPE)是一种既具有热塑性塑料的可加工性、又具有硫化橡胶弹性的优质聚合物材料。本文综述了四类TPE(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SBC、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和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TPV)合成与改性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新型TPE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弹性体 合成 改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的钾素形态及有效性——以科尔沁沙地南缘为例
7
作者 曹怡立 吕刚 +5 位作者 张学利 安宇宁 刘亚萍 马骏 卢志朋 郎明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30,共9页
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各形态钾素含量和有效性的影响,能优化土地利用,并对科尔沁沙地土壤肥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试土壤的各形态钾素含量,计算非交换性钾转换量、非交换性钾转换率,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整体... 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各形态钾素含量和有效性的影响,能优化土地利用,并对科尔沁沙地土壤肥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试土壤的各形态钾素含量,计算非交换性钾转换量、非交换性钾转换率,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整体钾素质量分数为16.41~20.75 g/kg,但有效钾素质量分数仅占0.76%~2.62%,严重缺乏有效钾素,需要根据作物进行定期施肥。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使土壤钾库储备显著提升(P<0.05),有效性增强,各形态钾素的有效部分比例提高0.46%~1.86%,质量分数呈现表聚特征,但受研究区土壤质地影响无层化特征。长期稳定的土地利用使土壤的非交换性钾转换量平均提高23 mg/kg,有效钾素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促进各形态钾素间的平衡转化。土壤钾素肥力评价排序为阔叶林>旱田>针阔混交林>水田>针叶林>灌木>天然草地。在不添加钾素的情况下,营造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是较好地维护提升风沙土钾素肥力水平的利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土壤钾素 土地利用方式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弱电网下并网变换器的高鲁棒性控制及稳定性分析
8
作者 孙姗姗 吕志鹏 李月恒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983,共13页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分布式电源大量入网使得弱电网阻抗的变化不能再被忽略,为提高并网变换器对电网阻抗变化的鲁棒性,提出一种提高正负阻尼分界频率的改进的有源阻尼控制策略。分析得出数字控制延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机理,为了消除延时...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分布式电源大量入网使得弱电网阻抗的变化不能再被忽略,为提高并网变换器对电网阻抗变化的鲁棒性,提出一种提高正负阻尼分界频率的改进的有源阻尼控制策略。分析得出数字控制延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机理,为了消除延时对有源阻尼效果的负面影响,对阻尼控制环节插入相位补偿器进行优化设计,使得正负阻尼分界频率提高到接近奈奎斯特频率。设计与电网阻抗宽范围变化相匹配的反馈系数,解决了阻抗变化造成谐振频率偏移的问题,实现了并网变换器在弱电网下对电网阻抗的高鲁棒性。通过分析LCL谐振频率在奈奎斯特频率内变化时系统的性能,可知采用该方法时系统能保持稳定。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有源阻尼控制策略在弱电网阻抗变化的适应性上有了明显提升。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和参数设计对实现弱电网高鲁棒性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高鲁棒性 数字控制延时 有源阻尼 谐波稳定性 相位补偿
下载PDF
可控储热负荷参与电网调峰的系统特性与经济性研究
9
作者 洪海涵 吕志鹏 胡晓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352,共9页
为解决当前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大但出力相对较小及电力系统调峰能力低下的问题,通过新兴的固态电制热储热技术,充分挖掘电力系统用户侧的潜力。以系统消纳的风电量最多及用户侧运行的经济性最优为目标,建立了含电力需求侧响应的用户侧配... 为解决当前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大但出力相对较小及电力系统调峰能力低下的问题,通过新兴的固态电制热储热技术,充分挖掘电力系统用户侧的潜力。以系统消纳的风电量最多及用户侧运行的经济性最优为目标,建立了含电力需求侧响应的用户侧配置固态电制热储热设备的系统模型。采用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针对电力系统的源侧、网侧、荷侧,对比不同运行方式下的风电消纳能力、负荷曲线峰谷差及经济成本。仿真结果表明,在电力需求侧响应的基础上用户侧配置固态电制热储热设备,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风电消纳能力及调峰水平,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电制热储热 风电消纳 削峰填谷 源网荷储 多目标粒子群
下载PDF
连续管缆投捞电泵技术在南海西部油田的应用
10
作者 彭正强 于志刚 +3 位作者 冯仁东 韩放 卢志鹏 王伟军 《石油矿场机械》 CAS 2024年第6期62-69,共8页
为了解决海上无修井生产平台,电泵采油井进行检泵或换泵作业时动用钻井船,导致修井费用高。通常钻井船作业资源协调困难,鉴于此种情况研发了一种连续管缆投捞电泵技术。该技术将电泵采油技术与连续油管技术相结合,将动力电缆和液控管线... 为了解决海上无修井生产平台,电泵采油井进行检泵或换泵作业时动用钻井船,导致修井费用高。通常钻井船作业资源协调困难,鉴于此种情况研发了一种连续管缆投捞电泵技术。该技术将电泵采油技术与连续油管技术相结合,将动力电缆和液控管线集成在连续油管里组成连续管缆,利用连续油管设备操作连续管缆进行电泵机组的起下作业,井下电泵机组与动力电缆直接连接供电,实现对井筒流体的举升。在南海西部油田的应用案例表明,该配套技术成熟,具有检泵作业工期短、产量恢复快、修井综合成本低的特点,为无修井机生产平台检泵或换泵作业提供了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修井机生产平台 连续管缆 投捞电泵 检泵或换泵作业 海上油田
下载PDF
降低谐振频率偏差和电网阻抗影响的单逆变器电流反馈谐振抑制方法 被引量:17
11
作者 周乐明 杨苓 +6 位作者 陈燕东 吕志鹏 周小平 罗安 伍文华 何志兴 晏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4490-4503,共14页
对于LCL型并网发电系统,引入高通滤波器的单并网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方法因难以在谐振频率偏移较小的工况下抑制谐振尖峰,不利于系统可靠运行。为此,该文将单电流反馈点变换成逆变器侧电流,提出一种无额外传感器的单逆变器电流反馈谐振抑制... 对于LCL型并网发电系统,引入高通滤波器的单并网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方法因难以在谐振频率偏移较小的工况下抑制谐振尖峰,不利于系统可靠运行。为此,该文将单电流反馈点变换成逆变器侧电流,提出一种无额外传感器的单逆变器电流反馈谐振抑制(inverter current feedback resonance suppression,ICFRS)方法,降低了控制所导致的谐振频率偏差对谐振抑制的影响。另一方面,考虑到数字控制下控制延时和电网阻抗的影响,推导出该方法所等效的虚拟阻性的正负分界频率范围为[fs/6,fs/3)是系统鲁棒性差的根本原因,提出鲁棒ICFRS方法。该情况下,无论弱电网下电网阻抗如何变化,所等效的虚拟电阻均呈正阻性,进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详细分析系统的控制性能,选取合适的控制参数,避免了参数的反复试凑。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逆变器电流反馈 有源阻尼 谐振频率偏差 电网阻抗
下载PDF
多机并网系统的两带阻滤波器高频振荡抑制方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杨苓 陈燕东 +2 位作者 罗安 吕志鹏 陈智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42-2252,共11页
随着越来越多的逆变器在同一公共耦合点接入弱电网,多机与电网之间的阻抗耦合作用越来越严重,可能引起高频振荡,进一步加剧系统的不稳定。该文从逆变器输出阻抗的角度出发,指出逆变器输出阻抗在振荡频率处应设计得较高,而在其他频率处... 随着越来越多的逆变器在同一公共耦合点接入弱电网,多机与电网之间的阻抗耦合作用越来越严重,可能引起高频振荡,进一步加剧系统的不稳定。该文从逆变器输出阻抗的角度出发,指出逆变器输出阻抗在振荡频率处应设计得较高,而在其他频率处应设计得较低是实现振荡抑制的基本方法。为了实现所提出的基本方法,需要增加与原逆变器输出阻抗并联和串联的2个虚拟阻抗。为此,提出一种多机并联的两带阻滤波器高频振荡抑制方法,提高系统的整体阻尼。该方法在公共耦合点电压前馈和网侧电感电流反馈中引入带阻滤波器来达到并串联虚拟阻抗的实现形式。最后,实验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多逆变器并联 高频振荡 带阻滤波器 阻抗重塑
下载PDF
稀土元素(La,Ce,Nd)改性Cu/SiO_2催化甲醇脱氢制备甲酸甲酯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爱丽 贾星原 +3 位作者 卢志鹏 殷恒波 邵守言 朱桂生 《精细石油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5,共6页
采用等孔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稀土元素(La,Ce,Nd)改性的Cu/SiO_2催化剂,并用于催化甲醇脱氢制备甲酸甲酯。稀土元素的掺杂促进了Cu^0在载体上的分散,降低了Cu^0的晶粒尺寸,并且改变了催化剂的表面碱性。Cu^0的晶粒尺寸变小提高了甲醇的转... 采用等孔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稀土元素(La,Ce,Nd)改性的Cu/SiO_2催化剂,并用于催化甲醇脱氢制备甲酸甲酯。稀土元素的掺杂促进了Cu^0在载体上的分散,降低了Cu^0的晶粒尺寸,并且改变了催化剂的表面碱性。Cu^0的晶粒尺寸变小提高了甲醇的转化率与甲酸甲酯收率。但是,碱性的提高易于催化甲酸甲酯分解为CO与H_2。其中La掺杂的LaCu/SiO_2催化剂展现出了优良的催化活性,在La/Cu(摩尔比)=(0.05~0.5)∶1条件下,甲酸甲酯收率均高于Cu/SiO_2催化剂的甲酸甲酯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催化剂 甲醇脱氢 甲酸甲酯 稀土
下载PDF
大直径越江盾构隧道管片新型接缝双道密封垫防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鲁志鹏 马天宇 +3 位作者 谢宏明 张忆 王士民 何川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9-116,共8页
针对高水压作用下盾构隧道防水问题,提出一种螺栓孔外侧间隔布置双道密封垫的新型防水体系,并依托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工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完整接缝防水体系模型进行模拟,对外道密封垫的背水面施加逐级水压,用以模拟外水压力击... 针对高水压作用下盾构隧道防水问题,提出一种螺栓孔外侧间隔布置双道密封垫的新型防水体系,并依托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工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完整接缝防水体系模型进行模拟,对外道密封垫的背水面施加逐级水压,用以模拟外水压力击穿外道密封垫后,在双道密封垫之间的空腔后形成水压的过程中外道密封垫的受力状态,揭示管片接缝密封垫的变形与接触应力分布特性。并开展相关试验验证仿真结果,对外道密封垫在最不利工况下的防水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仿真计算与防水试验结果一致,在外道密封垫发生渗漏水后,新型双道密封垫空腔中所形成的水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外道密封垫受力变形状态,提升外道密封垫的防水能力,较单道外道密封垫防水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接缝防水 高水压 双道密封垫 数值模拟 防水试验
下载PDF
冰上救援板设计,让营救更安全、更高效
15
作者 Guo Zhongzhuang Li Peijie +5 位作者 lu zhipeng Lv Yinjie Ma Huanhuan Qiao Song Tang Jieyang Zhang Tianyuan 《工业设计》 2024年第10期18-18,共1页
来源:https://www.red-dot.org/zh/project/ice-rescue-board-48411在冰面上实施救援时,因冰层承载能力有限,往往难以接近受困的遇险人员。传统的冰上救援装备大多由绳索和救生圈组成,此方法不仅耗时费力且具有危险性,还可能导致救援人... 来源:https://www.red-dot.org/zh/project/ice-rescue-board-48411在冰面上实施救援时,因冰层承载能力有限,往往难以接近受困的遇险人员。传统的冰上救援装备大多由绳索和救生圈组成,此方法不仅耗时费力且具有危险性,还可能导致救援人员落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援装备 遇险人员 耗时费力 人员落水 承载能力
下载PDF
不同配比施肥对樟子松容器苗生长及养分的影响
16
作者 卢志朋 安宇宁 +4 位作者 马骏 曹怡立 尤国春 杨树军 刘敏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5-17,69,共4页
为了探究章古台地区樟子松容器苗高效生长的最佳施肥方案,以实现提高樟子松人工林的生产力和健康经营,对5年生樟子松30 cm×30 cm杯容器苗进行不同配比施肥,测定苗木的生长量,叶片和枝条的总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结果表明... 为了探究章古台地区樟子松容器苗高效生长的最佳施肥方案,以实现提高樟子松人工林的生产力和健康经营,对5年生樟子松30 cm×30 cm杯容器苗进行不同配比施肥,测定苗木的生长量,叶片和枝条的总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结果表明:T-3处理即每株施肥量为硫酸铵2.50 g、过磷酸钙4.00 g、硫酸钾1.25 g,樟子松苗木生长表现最佳,苗高、地径分别为27.75 cm和0.35 cm。因此,在5个处理中T-3施肥处理对樟子松30 cm×30 cm杯容器苗的生长和养分分配综合效益影响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容器苗 营养元素 生长量
下载PDF
盾构隧道内大客车人员下车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宝超 楚坤坤 +3 位作者 赵家明 徐志胜 鲁志鹏 张忆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3-129,共7页
为研究盾构隧道火灾时大客车人员构成比例及满载系数对下车时间影响,采用现场试验及Pathfinder数值模拟,分析不同人员构成比例及满载系数下大客车人员下车过程。结果表明:不考虑人员疏散反应时间情况,大客车下车时间为54~68 s,大客车平... 为研究盾构隧道火灾时大客车人员构成比例及满载系数对下车时间影响,采用现场试验及Pathfinder数值模拟,分析不同人员构成比例及满载系数下大客车人员下车过程。结果表明:不考虑人员疏散反应时间情况,大客车下车时间为54~68 s,大客车平均下车时间为60.68 s,每位人员平均下车时间为1.22 s;老人下车时间最长,成年女士下车时间最短,成年男士与儿童下车时间基本相等。当老人比例在30%~80%范围变化时,下车时间随老人比例增大显著增加;成年女士比例对大客车下车时间影响较小;大客车人员下车时间与满载系数相关,随满载系数增加而增加,并趋于正比例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大客车 人员构成比例 满载系数 下车时间
下载PDF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非空载液化气体储罐泄漏检测
18
作者 尹嘉雯 黄凯华 +1 位作者 卢志鹏 王嘉昕 《造船技术》 2024年第4期67-69,共3页
研究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非空载液化气体储罐泄漏检测方法。从技术原理、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和检测流程等方面论述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并进行红外热成像泄漏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非空载液化气体储罐泄漏检测中具有操作... 研究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非空载液化气体储罐泄漏检测方法。从技术原理、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和检测流程等方面论述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并进行红外热成像泄漏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非空载液化气体储罐泄漏检测中具有操作简单、非接触式和结果显示直观的优点,可为低温液化气体的安全储运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气体储罐 泄漏检测 红外热成像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点云模型几何特征自动化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鲁志鹏 薛光桥 +3 位作者 卢宏宇 方卓祯 梁阳泽 徐照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3年第4期54-63,共10页
针对传统检测方法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质量精度检验要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模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几何尺寸自动化提取方法。首先利用建筑结构空间位置关系及几何特点将典型预制构件点云从整体建筑点云中分割;对构件点云进... 针对传统检测方法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质量精度检验要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模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几何尺寸自动化提取方法。首先利用建筑结构空间位置关系及几何特点将典型预制构件点云从整体建筑点云中分割;对构件点云进行特征提取实现尺寸信息的测量;通过求取拟合平面法向量与垂直方向单位向量的夹角检测墙体的垂直度;利用点云切片提取柱中轴线来检测柱体的垂直度;再通过各点到拟合平面的中误差来表示板面平整度。研究以某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采集的点云数据为例,对预制构件点云数据进行离群点剔除与切分,实现点云数据特征自动化提取和测量,测量精度均在95%以上,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实现典型预制构件的自动分割、尺寸测量以及参数化管理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特征提取 点云分割 预制构件 装配式建筑
下载PDF
超长距离盾构隧道疏散通道加压送风系统研究
20
作者 谢宝超 楚坤坤 +3 位作者 赵家明 鲁志鹏 张忆 徐志胜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7-143,共7页
为确保隧道火灾时人行疏散通道安全性,通过在人行疏散通道两端设置独立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使疏散通道保持正压状态,防止烟气侵入。利用风速法计算疏散通道加压送风量,利用FDS软件模拟计算单侧及双侧2种送风方式下隧道内烟气蔓延范围、疏... 为确保隧道火灾时人行疏散通道安全性,通过在人行疏散通道两端设置独立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使疏散通道保持正压状态,防止烟气侵入。利用风速法计算疏散通道加压送风量,利用FDS软件模拟计算单侧及双侧2种送风方式下隧道内烟气蔓延范围、疏散口及疏散通道气流速率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对疏散通道加压送风时,应重点分析火源附近150 m范围内疏散口气流速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当开启疏散口数量≤10时,采用单侧或双侧送风方式对疏散通道加压送风,疏散口稳定时气流速率均符合规范要求;采用双侧送风方式疏散口气流速率分布规律较优,确保加压送风系统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距离 盾构隧道 疏散通道 加压送风 疏散口开启数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