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气象因子的谷子品质预测模型构建及应用
1
作者 李海涛 李燕 +7 位作者 常清 左小瑞 张鑫磊 米晓楠 马雅丽 张娜 班胜林 赵斯楠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45-155,共11页
基于2019—2021年山西省10个谷子主产区主要品质指标(直链淀粉、粗蛋白、粗脂肪、维生素B1、胶稠度和碱消值)和同期气象资料,利用线性回归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生长阶段多种气象因子对谷子品质的影响,并构建谷子品质的预测模型,旨在为谷... 基于2019—2021年山西省10个谷子主产区主要品质指标(直链淀粉、粗蛋白、粗脂肪、维生素B1、胶稠度和碱消值)和同期气象资料,利用线性回归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生长阶段多种气象因子对谷子品质的影响,并构建谷子品质的预测模型,旨在为谷子气候品质认证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影响谷子品质指标的气象因子不是单一的,且不同生长阶段的气象因子对品质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生殖生长阶段尤其是抽穗—乳熟阶段的气象因子决定了谷子的品质,影响谷子品质的主要气象因子为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10℃活动积温、累计降水量、累计日照时数和气温日较差。其中,限制谷子品质提升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抽穗—乳熟阶段的气温日较差和累计降水量。利用构建的谷子品质指标预测模型,对晋北、晋中、晋南和晋东南进行谷子品质拟合检验,结果显示,6个谷子品质指标预测模型拟合系数为0.63~0.89,尤其对直链淀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预测效果较好,拟合系数均达到0.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气象因子 品质评价 线性回归统计学 相关性分析 山西
下载PDF
基于DSSAT模型的未来晋北马铃薯最适播期和品种选择研究
2
作者 张娜 马雅丽 +1 位作者 张建新 王大勇 《农学学报》 2024年第9期54-61,共8页
选取大同市云州区作为研究区,基于DSSAT模型,在基准年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2个CO_(2)浓度:450、550μmol/mol;2个增温:1.5、2.0℃)下开展40个播期和7个温度敏感系数处理的模型模拟试验,其中认为450μmol/mol CO_(2)伴随1.5℃增温、550μm... 选取大同市云州区作为研究区,基于DSSAT模型,在基准年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2个CO_(2)浓度:450、550μmol/mol;2个增温:1.5、2.0℃)下开展40个播期和7个温度敏感系数处理的模型模拟试验,其中认为450μmol/mol CO_(2)伴随1.5℃增温、550μmol/mol CO_(2)伴随2.0℃增温情景为未来最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以此探讨未来晋北地区马铃薯最适播期以及品种耐热性的变化特征,并定量分析采取改变最适播期或改变品种措施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气温升高、CO_(2)浓度增加均使马铃薯最适播期提前,且未来最适播期变化主要源于气温的增加,其中450μmol/mol CO_(2)伴随1.5℃增温、550μmol/mol CO_(2)伴随2.0℃增温,最适播期分别提前4、5 d;采取最适播期管理措施后,通过改变播期将给450μmol/mol CO_(2)伴随1.5℃增温、550μmol/mol CO_(2)伴随2.0℃增温情景分别带来10.2%、20.7%的增产,此时的产量将比基准年产量分别增加12.3%和20.8%;采取改种温度敏感性高的品种,提高品种的耐热性,可以适当提高产量,但提高幅度有限。因此,未来晋北地区可采取播期提前或辅以培育温度敏感性高的新品种来降低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保证马铃薯稳产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北地区 马铃薯 DSSAT模型 气候变化 适应性对策
下载PDF
异形外圈圆柱滚子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装置设计
3
作者 潘鑫 王佳伟 +1 位作者 马雅丽 王连吉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102,共5页
针对异形外圈圆柱滚子轴承在高精度、定量载荷条件下的径向游隙测量问题,基于静、动态相结合的测量原理完成了异形外圈圆柱滚子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装置设计。介绍了整机结构以及具体操作步骤,并根据异形外圈圆柱滚子轴承特殊的外圈结构以... 针对异形外圈圆柱滚子轴承在高精度、定量载荷条件下的径向游隙测量问题,基于静、动态相结合的测量原理完成了异形外圈圆柱滚子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装置设计。介绍了整机结构以及具体操作步骤,并根据异形外圈圆柱滚子轴承特殊的外圈结构以及自重大引起摩擦力较大的问题采取了加载、测量位置可调整机构以及导轨替代滑动摩擦的设计;对形变误差、径向跳动误差和其他误差进行了分析,各部分误差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凸缘轴承 径向游隙 误差分析 结构设计
下载PDF
河西走廊水资源承载力及子系统耦合协调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龙 马亚丽 +1 位作者 王润泽 黄博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4年第4期59-65,共7页
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水资源承载力是表征水资源短缺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构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3个准则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法、TOPSIS模型对该区2007—2021年的水资源承载... 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水资源承载力是表征水资源短缺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构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3个准则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法、TOPSIS模型对该区2007—2021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运用耦合协调模型评价研究期内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河西走廊水资源承载力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评价等级整体偏低,均为濒临超载状态。各地级市间差异并不显著,嘉峪关的水资源承载力最高,武威市水资源承载力最低。整体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正在逐渐提升。研究成果能够真实反映区域水资源的情况,为河西地区水资源的合理、科学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耦合协调度 熵权-TOPSIS 模糊综合评价 河西走廊
下载PDF
榆林沙区樟子松人工林结实及促进措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存平 贾艳梅 +4 位作者 马雅莉 石长春 曹双成 曹庆喜 刘世岐 《山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笔者研究了榆林沙区樟子松的授粉特性及林分密度和立地条件对其结实的影响,并分析了施肥、修枝措施促进樟子松人工壮龄林结实的效果。结果表明,雌雄球花高峰期不同步,授粉不足,影响樟子松种子产量和质量。适宜的林分密度能有效提高樟子... 笔者研究了榆林沙区樟子松的授粉特性及林分密度和立地条件对其结实的影响,并分析了施肥、修枝措施促进樟子松人工壮龄林结实的效果。结果表明,雌雄球花高峰期不同步,授粉不足,影响樟子松种子产量和质量。适宜的林分密度能有效提高樟子松的结实株率、球果产量和种子产量。不同立地条件樟子松人工林的结实株率、单株球果数、单果产种数、种子饱满率、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均表现为背风坡>丘间地>迎风坡。每年4月中旬、6月上旬施入复合肥0.30 kg/株,可使樟子松结实株率和种子千粒重分别提高13.77%和13.65%。与对照相比,修枝处理可使樟子松结实株率、种子千粒重、种子发芽率分别提高27.54%、15.02%和7.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林 结实 促进措施
下载PDF
高取向氢氧化镁的改性及其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金帅 马亚丽 +4 位作者 王海棠 司傲龙 郑强 贾松岩 李雪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29,120,共10页
以菱镁矿煅烧得到的轻烧粉(主要成分为MgO)为原料,硝酸铵溶液为蒸氨母液,改变蒸氨条件提高蒸氨转化率,采用氨循环法合成层状高取向Mg(OH)_(2)。研究了蒸氨过程中硝酸铵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C_(NH_(4)NO_(3)))、蒸氨温度、氨/镁物质的量... 以菱镁矿煅烧得到的轻烧粉(主要成分为MgO)为原料,硝酸铵溶液为蒸氨母液,改变蒸氨条件提高蒸氨转化率,采用氨循环法合成层状高取向Mg(OH)_(2)。研究了蒸氨过程中硝酸铵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C_(NH_(4)NO_(3)))、蒸氨温度、氨/镁物质的量比对蒸氨转化率的影响;并以制得的Mg(OH)_(2)为研究对象,采用硅烷偶联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HD-171)和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HD-172)作为表面改性剂,对Mg(OH)_(2)进行改性,将改性剂HD-171和HD-172改性后Mg(OH)_(2)添加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中,并对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阻燃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温度、氨/镁物质的量比是影响蒸氨反应镁离子浸出率的关键因素,成功制备出纯度为99.98%、粒径为1.3μm、六方片状的高取向[I(001)/I(101)=1.3,I为晶面衍射峰强度]Mg(OH)_(2)产物。通过对比改性前后Mg(OH)_(2)的吸油值可知:在反应温度75℃,改性剂HD-171的质量分数为4%,反应60 min的条件下,改性剂HD-171对Mg(OH)_(2)的改性效果最好;在反应温度85℃,改性剂HD-172的质量分数为4%,反应60 min的条件下,改性剂HD-172对Mg(OH)_(2)的改性效果最好。在添加剂的质量分数均为70%的情况下,与未改性Mg(OH)_(2)/EVA复合材料相比,HD-171和HD-172改性Mg(OH)_(2)/EV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4.05和2.53 MPa,氧指数分别提升了2.6%和1.1%,说明HD-171和HD-172改性后的Mg(OH)_(2)可以有效地提高EVA的阻燃性和拉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镁 高取向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硅烷偶联剂 阻燃性 拉伸性能
下载PDF
低温碳化法制备高分散性纳米碳酸钙的研究
7
作者 邢佳斌 李威 +3 位作者 贾松岩 马亚丽 李雪 郑强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4-872,共9页
以石灰石为原料,采用低温碳化法制备了高分散性纳米碳酸钙。通过XRD、SEM、TEM等对纳米碳酸钙样品进行表征,考察了浆料比、碳化温度、CO_(2)通气速率、陈化时间、晶型控制剂对纳米碳酸钙粒径和分散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纳米碳... 以石灰石为原料,采用低温碳化法制备了高分散性纳米碳酸钙。通过XRD、SEM、TEM等对纳米碳酸钙样品进行表征,考察了浆料比、碳化温度、CO_(2)通气速率、陈化时间、晶型控制剂对纳米碳酸钙粒径和分散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浆料比为5%,碳化温度为15℃,CO_(2)通气速率为200 mL/min,陈化时间2 h,并选用ZnCl_(2)为添加剂。在此条件下,制得晶粒尺寸为25~35 nm、分布均匀的立方体状纳米碳酸钙。结合Materials Studio对纳米碳酸钙的生长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碳酸钙的(104)和(116)2个晶面具有热力学稳定性,最终会成为顽强显露的晶面,促使生成立方体型纳米碳酸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石 纳米碳酸钙 低温碳化法 晶体生长 生长机理 晶型控制剂
下载PDF
白于山区典型人工林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8
作者 刘喜东 马雅莉 +8 位作者 高荣 张立强 张艳华 张晨晨 高东治 石孟迪 李江宁 乔江波 石长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86,共8页
以陕西省榆林市白于山区为例,选取40年生典型河北杨(Populus×hopeiensis Hu&Chow)、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holica)成熟人工林,以荒草地为对照,测定土壤深度(h)为0<h≤100 cm土层土壤... 以陕西省榆林市白于山区为例,选取40年生典型河北杨(Populus×hopeiensis Hu&Chow)、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holica)成熟人工林,以荒草地为对照,测定土壤深度(h)为0<h≤100 cm土层土壤理化指标,分析3种典型林分土壤理化性质的垂直分布特征,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磷质量分数均在0<h≤20 cm土层处达到最大值,速效钾、硝态氮、铵态氮质量分数均在20 cm<h≤40 cm土层处达到最大值,这说明土壤养分具有表聚效应。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质量分数总体呈阔叶林(河北杨林)高于针叶林(樟子松林、油松林)的分布规律。最小数据集(MDS)筛选出土壤碳、粉粒体积分数、土壤pH、速效钾、铵态氮5个指标进入最终的土壤质量评价,各林分综合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樟子松林、油松林、河北杨林、荒草地。在未来进行植被恢复时,树种选择可优先考虑针叶树种,造林配置模式选择则由树种而定,如在樟子松林中引入河北杨等阔叶树种形成混交林或选择油松及樟子松纯林的造林配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于山区 人工林 土壤养分 土壤质量评价
下载PDF
1980-2020年疏勒河流域水面蒸发量变化趋势及预测
9
作者 周敏 孙栋元 +5 位作者 赵玉峰 惠磊 牛最荣 马亚丽 武兰珍 王兴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8,共9页
[目的]揭示疏勒河流域水面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未来演变趋势,以期更深入了解流域内水资源的动态变化,为该地区规划和管理水资源的利用提供决策支撑。[方法]基于1980—2020年昌马堡、双塔堡水库、党城湾、党河水库4个水文站逐月、逐年水... [目的]揭示疏勒河流域水面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未来演变趋势,以期更深入了解流域内水资源的动态变化,为该地区规划和管理水资源的利用提供决策支撑。[方法]基于1980—2020年昌马堡、双塔堡水库、党城湾、党河水库4个水文站逐月、逐年水面蒸发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滑动t检验、R/S分析法、BP神经网络等分析方法对流域近40年水面蒸发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预测了未来水面蒸发量及其变化趋势。[结果](1)1980—2020年疏勒河流域各站点水面蒸发量年际变化整体均呈减少趋势,各站倾向率排序为:双塔堡水库站(-187.10 mm/10 a)>党河水库站(-178.20 mm/10 a)>昌马堡站(-33.00 mm/10 a)>党城湾站(-30.00 mm/10 a),其中双塔堡水库和党河水库站减少趋势十分显著。(2)昌马堡、双塔堡水库和党河水库站四季水面蒸发量均表现为减少趋势,党城湾站春季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其他季节呈下降趋势。(3)昌马堡、党城湾、双塔堡水库和党河水库4站突变年份分别为2004年、2015年、2007年和2007年。(4)流域水面蒸发量不均匀系数和集中度整体表现为减少趋势。(5)预测2021—2026年水面蒸发量将继续呈下降变化趋势。[结论]整体上,疏勒河流域全年和四季水面蒸发量呈减少变化趋势,且未来也表现为下降演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蒸发量 演变特征 未来趋势 疏勒河流域
下载PDF
白于山区土壤干燥化对人工林植被恢复40年的响应特征
10
作者 马雅莉 刘喜东 +7 位作者 张立强 张晨晨 高东治 张艳 段永强 张彦昶 乔江波 石长春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198,共7页
[目的]确定白于山区典型人工林的土壤干燥化特征,为白于山区人工林的合理选择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植被恢复40年的人工林(河北杨、油松、樟子松)为研究对象,以荒草地作为对照,采用人工土钻法研究人工林0—5 m土壤的干... [目的]确定白于山区典型人工林的土壤干燥化特征,为白于山区人工林的合理选择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植被恢复40年的人工林(河北杨、油松、樟子松)为研究对象,以荒草地作为对照,采用人工土钻法研究人工林0—5 m土壤的干燥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1)不同人工林土壤平均含水量依次为荒草地(4.95%)>樟子松林(4.49%)>河北杨林(4.39%)>油松林(2.44%)。(2)不同人工林的土壤干层均存在且形成深度和干层厚度基本一致,但干层内土壤平均含水量不同,油松最低,荒草地最高。(3)不同人工林的土壤干燥化指数依次为油松林(69.75%)>河北杨林(28.83%)>樟子松林(26.73%)>荒草地(17.05%)。(4)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表明,粉粒、砂粒和深度分别是影响樟子松、油松和河北杨土壤干燥化特征的主要因素。[结论]樟子松林在种植40年后土壤干燥化程度最低,可作为白于山区典型人工林造林的最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于山区 人工林 土壤干燥化
下载PDF
Vert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patterns in the Mu Us sandy land
11
作者 LIU Xingting QIAO Jiangbo +4 位作者 YANG Tao ma yali TIAN Hanyang HAN Xiaoyang ZHU Yuanjun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4年第4期665-674,共10页
Background,aim,and scope Soil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K_(s))is a key parameter in the hydrological cycle of soil;however,we have very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K_(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actors that inf lu... Background,aim,and scope Soil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K_(s))is a key parameter in the hydrological cycle of soil;however,we have very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K_(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actors that inf luence this key parameter in the Mu Us sandy land(MUSL).Quantifying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land use in the Mu Us sandy land on K_(s) will provide a key foundat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gional water cycle,but will als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governance of the MUSL.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this study,we determined K_(s) and the basic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i.e.,organic matter,bulk density,and soil particle composition)within the first 100 cm layer of four different land use patterns(farmland,tree,shrub,and grassland)in the MUSL.The vertical variation of K_(s) an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is key parameter were analyzed and a transfer function for estimating K_(s)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a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model.Results The K_(s) of farmland,tree,and shrub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soil depth while that of grassland remained unchanged.The K_(s) of the four patterns of land use were moderately variable;mean K_(s)values were ranked as follows:grassland(1.38 mm·min^(-1))<tree(1.76 mm·min^(-1))<farmland(1.82 mm·min^(-1))<shrub(3.30 mm·min^(-1)).The correlation between K_(s) and organic matter,bulk density,and soil particle composition,varied across different land use patterns.A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model showed that silt,coarse sand,bulk density,and organic matter,were key predictive factors for the K_(s) of farmland,tree,shrub,and grassland,in the MUSL.Discussion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trend for K_(s) in farmland is known to be predominantly influenced by cultivation,fertilization,and other factors.The general aim is to improve the water-holding capacity of shallow soil on farmland(0-30 cm in depth)to conserve water and nutrients;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K_(s) of farmland increases with soil depth.The root growth of tree and shrub in sandy land exerts mechanical force on the soil due to biophysical processes involving rhizospheres,thus leading to a significant change in K_(s).We found that shallow high-density fine roots increased the volume of soil pores and eliminated large pores,thus resulting in a reduction in shallow K_(s).Therefore,the K_(s) of tree and shrub increased with soil depth.Analysis also showed that the K_(s) of grassland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and exhibited the lowest mean value when compared to other land use patterns.This finding was predominantly due to the shallow root system of grasslands and because this land use pattern is not subject to human activities such as cultivation and fertilization;consequently,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K_(s) with depth;grassland also had the lowest mean K_(s).We also established a transfer function for K_(s) for different land use patterns in the MUSL.However,the predictive factors for K_(s) in different land use patterns are known to be affected by soil cultivation methods,vegetation restoration modes,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moisture,and other factors,thus resulting in key differences.Therefore,when using the transfer function to predict K_(s) in other areas,it will be necessary to perform parameter calibration and further verification.Conclusions In the MUSL,the K_(s) of farmland,tree,and shrub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soil depth;however,the K_(s) of grassland showed no significant variation in terms of vertical distribution.The mean K_(s) values of different land use patterns were ranked as follows:shrub>farmland>tree>grassland;all land use patterns showed moderate levels of variability.The K_(s) for different land use patterns exhibited differing degrees of correlation with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of these,clay,silt,sand,bulk density,and organic matter,were identified as important variables for predicting K_(s) in farmland,tree,shrub,and grassland,respectively.Recommendations and perspectives In this study,we used a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 to establish a transfer function prediction model for K_(s) for different land use patterns;this model possessed high estimation accuracy.The ability to predict K_(s) in the MUSL is very important in terms of the conservation of water and nutr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 Us sandy land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vertical distribution transfer function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建立卵圆孔未闭致病风险因素模型
12
作者 马亚利 徐艳 +3 位作者 赵蓓 王慧 陈允安 范乐乐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3018-3021,共4页
目的分析致病性卵圆孔未闭(PFO)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评估模型,为制订临床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110例PFO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隐匿性脑血管意外(CVA)分为CVA组4... 目的分析致病性卵圆孔未闭(PFO)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评估模型,为制订临床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110例PFO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隐匿性脑血管意外(CVA)分为CVA组42例和非CVA组6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参数,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FO患者发生CVA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通过绘制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CVA组和非CVA组在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房间隔膨出瘤、房间隔高移动性发生率以及甘油三酯、半胱氨酸、PFO高度、PFO隧道长度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是否发生CVA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脂血症、PFO高度、房间隔膨出瘤、房间隔高移动性是PFO患者发生CV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CVA风险预测模型为:Logit(P)=-2.613+1.442×高脂血症+2.610×PFO高度+1.194×房间隔膨出瘤+1.309×房间隔高移动性,模型中变量的意义分别为:高脂血症(0=无,1=是),PFO高度为实际测量值,房间隔膨出瘤(0=无,1=是),房间隔高移动性(0=无,1=是)。Hosmer-Lemeshow检验的P>0.05,说明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拟合优度较好。以CVA预测概率作为检验变量进行ROC分析,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66(95%CI:0.787~0.923,P<0.01),最佳临界值为0.635,特异性为77.9%,敏感性为81.0%,约登指数为0.589。结论基于危险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能预测PFO发生CVA风险,可成为医护人员评估有PFO致病风险的工具,有利于护理人员制订个体化的护理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不明原因脑血管意外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
13
作者 孙志强 马亚丽 +1 位作者 陈芳 时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526-3529,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将危险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探析预测价值,为临床合理制定预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行血液透析的10... 目的分析影响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将危险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探析预测价值,为临床合理制定预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行血液透析的102例DN患者,按肺部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48例、对照组54例。应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N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分析预测价值。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1.692,P<0.05)、有营养不良(OR=2.038,P<0.05)、全血空腹血糖水平≥14 mmol·L^(-1)(OR=4.104,P<0.05)及血清白蛋白水平<35 g·L^(-1)(OR=3.374,P<0.05)是独立高危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当预测概率logit(P)>9.75时,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71,95%CI为0.790~0.929,敏感度为70.83%,特异度为92.59%。结论行血液透析的DN患者肺部感染与年龄、营养不良、全血空腹血糖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等有关,据此构建的相关预测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DN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肺部感染 高危因素 预测模型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评估
14
作者 张扬 黄晴 +5 位作者 李婷婷 桑道乾 马雅丽 王娇娇 潘伟杰 宋楚儿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052-1056,共5页
目的: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预测模型,以期有效识别PSCI发生的高风险人群,降低发病风险。方法:选择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3-11月收治的143例新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 目的: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预测模型,以期有效识别PSCI发生的高风险人群,降低发病风险。方法:选择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3-11月收治的143例新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于治疗后随访3~6个月,根据病人MMSE评分将其分为认知障碍组和认知正常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分析PSCI的影响因素,并使用ROC分析对模型效能进行评价。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冠心病史、NIHSS评分高、入院时mRS评分高、D-二聚体水平高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ROC分析显示,NIHSS、D-二聚体、mRS评分、冠心病史以及上述四个指标联合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8、0.641、0.700、0.583、0.733。结论: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PSCI预测模型,NIHSS、D-二聚体、冠心病史和入院时mRS可能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发生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对PSCI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且联合预测的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血清HbF、AFP水平及BPS、Apgar评分诊断胎儿母体输血综合征的价值
15
作者 胡谢应 马雅莉 +3 位作者 蒋晴晴 罗会涛 仲伟国 吴磊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07-209,213,共4页
【目的】探讨孕产妇血清胎儿血红蛋白(HbF)、甲胎蛋白(AFP)联合胎儿生物物理评分(BPS)、阿氏评分(Apgar评分)诊断胎儿母体输血综合征(FMH)的价值。【方法】在本院门诊产检的100例疑似FMH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娩后检测孕产妇血清HbF、... 【目的】探讨孕产妇血清胎儿血红蛋白(HbF)、甲胎蛋白(AFP)联合胎儿生物物理评分(BPS)、阿氏评分(Apgar评分)诊断胎儿母体输血综合征(FMH)的价值。【方法】在本院门诊产检的100例疑似FMH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娩后检测孕产妇血清HbF、AFP水平,并根据检查结果将孕产妇分为FMH组(13例)和非FMH组(87例)。比较两组孕产妇HbF、AFP水平及BPS、Apgar评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bF、AFP及BPS、Apgar评分预测FMH的价值;多因素分析采取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FMH组患者HbF、AFP水平显著高于非FMH组,BPS、Apgar评分显著低于非FMH组(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HbF、AFP及BPS、Apgar评分可用于发生FMH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7、0.810、0.829、0.941,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98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HbF≤3.712%、AFP≤588.359 ng/mL、BPS≥5.865分、Apgar评分≥5.968分是发生FMH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HbF、AFP联合BPS、Apgar评分可用于FMH的早期诊断,且联合检测具有更好的评估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母输血综合征 胎儿血红蛋白 甲胎蛋白类 阿普加评分
下载PDF
“共生理论”视域下依托医学院校构建“体医融合”模式的研究
16
作者 马亚莉 王村 +1 位作者 纪金明 杨萌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5期183-186,共4页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体医融合成为建设健康中国的关键策略。基于对体医融合的现实审视,结果发现,国内关于体医融合模式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现行模式更多的是照搬西方经验,对我国实际国情认识不足,本土化程度低,导致多数经验难以...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体医融合成为建设健康中国的关键策略。基于对体医融合的现实审视,结果发现,国内关于体医融合模式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现行模式更多的是照搬西方经验,对我国实际国情认识不足,本土化程度低,导致多数经验难以落地。本文从我国现实出发,将“共生理论”援引至体医融合研究,以医学院校为载体,尝试构建“共生理论”视域下依托医学院校的体医融合模式,主要阐述了该模式的构建思路、模式框架、实施流程等,旨在依托医学院校构建操作性强、推广性强的中国特色体医融合模式,进一步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医融合 共生理论 医学院校 模式 健康促进
下载PDF
轻烧白云石粉制备阻燃Mg(OH)_(2)的工艺及机理研究
17
作者 刘海利 邢佳斌 +4 位作者 岳岩 马亚丽 贾松岩 李雪 郑强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7-23,70,共8页
为了实现白云石高值化利用的目标,以轻烧白云石粉为原料,采用蒸氨-NH_(3)沉淀的方法制备阻燃Mg(OH)_(2),研究了蒸氨、NH_(3)沉淀过程中各条件对产品指标的影响及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蒸氨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3 h、铵镁比(硝酸铵与... 为了实现白云石高值化利用的目标,以轻烧白云石粉为原料,采用蒸氨-NH_(3)沉淀的方法制备阻燃Mg(OH)_(2),研究了蒸氨、NH_(3)沉淀过程中各条件对产品指标的影响及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蒸氨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3 h、铵镁比(硝酸铵与轻烧粉的物质的量的比)为2.2∶1条件下,得到Mg^(2+)转化率为81.5%的精制液;NH_(3)沉淀反应温度为50℃时,可以制备得到阻燃型Mg(OH)_(2);利用Materials Studio分子模拟软件阐明了制备阻燃Mg(OH)_(2)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 蒸氨 NH_(3)沉淀 阻燃氢氧化镁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晋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马铃薯适播期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雅丽 栾青 +6 位作者 李效珍 刘文平 李芬 班胜林 李海涛 张娜 张祎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4-281,共8页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马铃薯物候期、生长发育及产量都产生很大影响,研究马铃薯生长季热量资源和适播期变化特征,对调整品种布局和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81—2016年晋北地区地面气象观测站和农业气象观测站...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马铃薯物候期、生长发育及产量都产生很大影响,研究马铃薯生长季热量资源和适播期变化特征,对调整品种布局和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81—2016年晋北地区地面气象观测站和农业气象观测站资料,通过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晋北马铃薯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及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基于积温稳定性原理,建立气象产量预测模型,得出最高气象产量对应的适播期,并分析适播期的年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晋北马铃薯生长季气温以0.32℃·10a^(-1)速率呈升温趋势,≥5℃积温以47.0℃·d·10a^(-1)速率呈增加趋势。气候变暖背景下对晋北马铃薯产量影响显著的气候因子主要是出苗~分枝期的平均气温,全生育期的积温、日照时数、需水量,出苗~分枝期、花序形成~可收期及全生育期的最高气温≥30℃的日数。气温和日照基本为负效应,降水在营养生长期为负效应,生殖生长期为正效应。晋北马铃薯适播期随着气候变暖有提前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适播期在5月上旬末至5月中旬,90年代适播期在5月上旬,21世纪最初10 a适播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初,2010年以后马铃薯适播期提前到4月中旬末至4月下旬。建议晋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盆地地区种植中晚熟品种,尽量选择早播,可以选择4月中旬末至4月下旬,高海拔地区建议种植中熟品种或采取地膜覆盖提早播期来种植中晚熟品种,可以在4月下旬末至5月上旬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马铃薯 适播期 产量 晋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下载PDF
两种珍稀沙生植物草麻黄和沙芦草种子催芽技术研究
19
作者 孙玉洁 张锡唐 +7 位作者 哈琦琦 张逸康 张艳 乔一娜 石孟迪 马雅莉 马存平 石长春 《草学》 2024年第2期13-18,共6页
草麻黄和沙芦草是我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然而由于自身发芽率低和生境被破坏等原因,导致种群数量减少,为保护并提高两种珍稀植物的数量,本研究通过室内试验进行了两种珍稀植物的种子繁育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激素对于草麻黄... 草麻黄和沙芦草是我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然而由于自身发芽率低和生境被破坏等原因,导致种群数量减少,为保护并提高两种珍稀植物的数量,本研究通过室内试验进行了两种珍稀植物的种子繁育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激素对于草麻黄和沙芦草种子发芽影响不同。30mg/L的IAA处理可以明显促进草麻黄种子发芽;10mg/L浓度以上的6-BA和100mg/L的GA3均会明显抑制草麻黄种子发芽及活力。同样GA3浓度高于100mg/L均会抑制沙芦草种子发芽,20mg/L的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沙芦草种子发芽,40mg/L的IAA可以显著提高沙芦草发芽率。DMSO浸泡10min对种子发芽无影响;浸泡20min时,1%浓度DMSO促进效果最佳;当浸泡30min时,0.5%浓度的效果最佳。因此使用30mg/L和40mg/L的IAA分别有助于草麻黄和沙芦草种子发芽,提高种子活力,同时0.5%的DMSO浸泡30min更适合用于沙芦草种子发芽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麻黄 沙芦草 种子发芽 植物激素 二甲基亚砜
下载PDF
直线滚动导轨非赫兹接触静刚度模型
20
作者 马雅丽 关成洋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3年第5期73-78,共6页
为建立导轨非赫兹接触静刚度模型,首先给出并求解了一般性点接触问题的基本方程,将其应用到单滚动体和滚道的非赫兹接触问题中进行非赫兹接触分析;其次用拟合精度较高的四阶线性方程拟合出了单滚动体和滚道的静刚度模型;再次基于齐次坐... 为建立导轨非赫兹接触静刚度模型,首先给出并求解了一般性点接触问题的基本方程,将其应用到单滚动体和滚道的非赫兹接触问题中进行非赫兹接触分析;其次用拟合精度较高的四阶线性方程拟合出了单滚动体和滚道的静刚度模型;再次基于齐次坐标矩阵法与单滚动体和滚道非赫兹接触静刚度模型建立了滚动导轨非赫兹接触静刚度模型;最后以某一滚动导轨为例求解并分析了非赫兹接触下的五自由度静刚度,结果表明用赫兹接触理论求解非赫兹接触下的导轨静刚度误差最大可达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导轨 接触刚度 非赫兹接触 静刚度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