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结合PDCA质量管理工具对中药注射剂的管控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娟娟 程月召 +4 位作者 石婧 高旭 范顺心 陈品英 程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2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结合PDCA质量管理工具用于医院中药注射剂管理的成效,为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成立多学科协作管理小组,运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管控河北省中医院(以下简称“该院”)中药...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结合PDCA质量管理工具用于医院中药注射剂管理的成效,为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成立多学科协作管理小组,运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管控河北省中医院(以下简称“该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以2020年为干预前、2021年为第1阶段干预后、2022年为第2阶段干预后,对比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该院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率为92.38%(3 008/3 256),第1阶段干预后、第2阶段干预后分别升高至94.64%(3 740/3 952)、97.34%(3 766/3 869),与干预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第2阶段干预后,在超疗程、未冲管方面较第1阶段干预后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未发现中西药混合输注、溶剂剂量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溶剂种类选择不当等问题。干预后,中药注射剂相关不良反应占药品总不良反应的比例呈逐年降低趋势,尤其是第2阶段干预后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在医院中药注射剂管理中运用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结合PDCA质量管理工具,可使管理质量显著提高,该方法值得在医院药事管理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多学科协作管理 PDCA 合理用药
下载PDF
精细化管理法减少中药注射剂不合理配伍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马娟娟 高旭 +3 位作者 范顺心 陈品英 田虹利 程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3期367-370,375,共5页
目的:评价精细化管理法减少中药注射剂不合理配伍的效果。方法:通过鱼骨图分析可能影响中药注射剂不合理配伍的因素,针对关键问题实施精细化管理,调查精细化管理干预前(2021年7—12月)、干预后(2022年7—12月)该院中药注射剂医嘱,对不... 目的:评价精细化管理法减少中药注射剂不合理配伍的效果。方法:通过鱼骨图分析可能影响中药注射剂不合理配伍的因素,针对关键问题实施精细化管理,调查精细化管理干预前(2021年7—12月)、干预后(2022年7—12月)该院中药注射剂医嘱,对不合理配伍医嘱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医嘱配伍不合理率,探讨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结果:干预前,25453组中药注射剂医嘱中,不合理配伍医嘱2366组,中药注射剂医嘱配伍不合理率为9.30%;干预后,28466组中药注射剂医嘱中,不合理配伍医嘱855组,中药注射剂医嘱配伍不合理率为3.00%,不合理率较干预前降低67.74%。干预后,中药注射剂医嘱中溶剂剂量不适宜、违反“十九畏”原则和溶剂种类选择不当问题大幅减少,未冲管和中西药混合输注问题已基本不存在。表明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中药注射剂医嘱不合理配伍情况。结论:通过鱼骨图分析可能影响中药注射剂不合理配伍的因素,针对关键问题实施精细化管理,可有效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配伍现象,为其他医院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鱼骨图分析法 精细化管理法 配伍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基于诉求溯源定制护理方案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并发症的影响
3
作者 孟晶晶 杜振玲 +2 位作者 马娟娟 孙好杰 孙淑娴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10期1549-1554,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诉求溯源定制护理方案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9月就治于医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基于诉求溯源定制护理方案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9月就治于医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遵循2型糖尿病常规护理方法实施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诉求溯源定制护理方案实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血糖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实施基于诉求溯源定制的护理方案后,各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实施基于诉求溯源定制的护理方案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实施基于诉求溯源定制的护理方案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高渗昏迷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中生理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关系、治疗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实施基于诉求溯源定制的护理方案后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诉求溯源定制护理方案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有利于患者控制其血糖水平,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求溯源 定制护理 糖尿病 血糖水平 并发症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不同除草方式对苹果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丽媛 王淼 +4 位作者 马娟娟 张东 吴婉莉 丁亦非 李高潮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09-114,共6页
苗圃地极易滋生杂草,除草不当会阻碍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选择适宜的除草方式尤为重要,以苗木‘宫藤富士/G935’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除草方式对苹果苗木生长的影响,为苗圃地绿色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苗木株高方面,地布防草... 苗圃地极易滋生杂草,除草不当会阻碍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选择适宜的除草方式尤为重要,以苗木‘宫藤富士/G935’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除草方式对苹果苗木生长的影响,为苗圃地绿色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苗木株高方面,地布防草显著高于除草剂除草与人工除草为166.07 cm。不同除草方式对侧枝也有影响,表现为地布防草与除草剂除草显著提高了长枝的占比,分别为56.51%与52.11%,而人工除草的苗木以中枝为主,占52.11%。地布防草有效提高了有效分枝粗度与分枝角度,分别达到了3.96 mm与62.86度。此外,地布防草较人工除草每年每667 m^(2)节约除草成本约为150元。总之,地布防草不仅提高了苹果苗木的生长质量,还能节约成本,可在苗木繁育中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除草方式 苗木生长 成本分析
下载PDF
生物质炭对农田土壤腐殖质的影响——Meta分析
5
作者 邓倩 马娟娟 +4 位作者 孙西欢 郑利剑 武洪翔 李旭峰 安江龙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为量化生物质炭对土壤腐殖质含量的影响程度,以不添加生物质炭土壤为对照,对不同土壤质地、土壤pH及生物质炭裂解温度、施用量、施用时长下生物质炭对土壤腐殖质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生物质炭显著提... 为量化生物质炭对土壤腐殖质含量的影响程度,以不添加生物质炭土壤为对照,对不同土壤质地、土壤pH及生物质炭裂解温度、施用量、施用时长下生物质炭对土壤腐殖质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生物质炭显著提高了砂土腐殖质中的胡敏酸和胡敏素含量,平均提高幅度分别为18.6%和92.2%;增加了中性、碱性土壤中的胡敏酸含量,平均增幅分别为12.5%和13.7%;施用裂解温度为500~600℃的生物质炭对于土壤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含量的提升幅度最大,平均增幅分别为22.6%、14.1%和68.5%;生物质炭添加量为20~40 t/hm2条件下,显著提高了土壤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含量,平均增幅分别为23.7%、6.9%和84.6%;生物质炭施入土壤3个月内,胡敏酸含量显著升高,平均增幅为29.5%,在3个月到1年内增幅逐渐降低,1年后增幅又逐渐升高;生物质炭施入土壤6个月内,胡敏素含量增幅最高,平均为72.2%;随着生物质炭施用时间延长,土壤胡敏素含量的增幅逐渐降低。综上所述,施用裂解温度为500~600℃的生物质炭,在短期内对中性或碱性条件下的砂土及壤土中的腐殖质含量有较好的提升效果,随着施入时间的延长,该效果会逐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腐殖质 有机碳 META分析 生物质炭
下载PDF
陇中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抗蚀性研究
6
作者 王利文 齐鹏 +3 位作者 张连科 马慧霞 马娟娟 李志强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3期40-45,共6页
以陇中黄土高原地区黄绵土(LS)、灰钙土(CS)、红黏土(RC)和灌淤土(SS)四种典型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土壤类型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抗侵蚀能力。本研究采用干筛-湿筛法得到不同粒级团聚体比例,来计算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 以陇中黄土高原地区黄绵土(LS)、灰钙土(CS)、红黏土(RC)和灌淤土(SS)四种典型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土壤类型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抗侵蚀能力。本研究采用干筛-湿筛法得到不同粒级团聚体比例,来计算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颗粒分形维数(D)、团聚体破坏率(PAD)、>0.25 mm占比[M_((w>0.25))]和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结果表明,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红黏土和灌淤土显著性大于黄绵土和灰钙土,几何平均直径红黏土>灌淤土>黄绵土>灰钙土,分别为0.41、0.30、0.23和0.21 mm,各土壤类型间差异性显著;颗粒分形维数灰钙土最大,红黏土最小,分别为2.97和2.90;湿筛对土壤团聚体的破坏率红黏土和灌淤土显著小于黄绵土,黄绵土最大;>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占比最大的是红黏土,为45.87%,灌淤土次之,黄绵土最小,为23.5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良好,其中MWD与GMD、M_((w>0.25))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D、K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PAD呈显著负相关(p<0.05);GMD与其他土壤团聚体各项指标均表现出极显著相关性(p<0.01);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稳定性各指标之间也呈现出极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表明,土壤抗蚀性红黏土灌淤土较好,黄绵土居中,灰钙土最差。研究结果可为陇中黄土高原地区不同土壤类型农田土壤抗侵蚀能力提供参考,对黄土高原土壤水土保持功能的提升及水土保持效应的持续稳定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中黄土高原 农田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土壤抗蚀性
下载PDF
地铁监测测量机器人在线计量方法研究
7
作者 马娟娟 张鑫 +1 位作者 郭若成 胡俊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7-454,共8页
测量机器人作为地铁监测的主流设备,其量值溯源存在较大困难,急需建立一套可行的校准方案。通过结合测量机器人的实际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在线计量校准方法,确立了ATR测角分辨力、测距分辨力和空间距离测量误差3个关键技术指标。然后以... 测量机器人作为地铁监测的主流设备,其量值溯源存在较大困难,急需建立一套可行的校准方案。通过结合测量机器人的实际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在线计量校准方法,确立了ATR测角分辨力、测距分辨力和空间距离测量误差3个关键技术指标。然后以分辨力检验台和长度标尺配合球棱镜为标准装置,确定了具体的校准方法,并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最后,通过模拟实验和对武汉地铁监测4台设备进行在线校准,准确反映出了不同设备的技术性能,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或可为所有测量机器人的ATR功能校准提供一种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地铁监测 测量机器人 ATR 在线计量 MCM 不确定度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连续球压痕法预测钢轨钢拉伸力学性能
8
作者 汤铮 马娟娟 +1 位作者 李伟斌 戎嘉琪 《机械制造》 2024年第8期75-78,共4页
神经网络在预测中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是当下机器学习领域的热门技术。强大的非线性建模能力使神经网络适用于各种复杂的数据模式。基于神经网络,采用连续球压痕法对RAT钢轨钢拉伸力学性能进行预测。以MATLAB软件和ANSYS软件联合仿真方... 神经网络在预测中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是当下机器学习领域的热门技术。强大的非线性建模能力使神经网络适用于各种复杂的数据模式。基于神经网络,采用连续球压痕法对RAT钢轨钢拉伸力学性能进行预测。以MATLAB软件和ANSYS软件联合仿真方式建立数据库,训练获得神经网络,在载荷位移和应力应变双重优化的前提下,通过遗传算法优化目标函数,得到预测结果。预测结果与拉伸试验结果误差较小,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较好地预测钢轨钢的拉伸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连续球 压痕 钢轨钢 拉伸 性能
下载PDF
一种新的耦合型塑性损伤本构模型预测高强钢损伤断裂
9
作者 李祥 马娟娟 余丰 《力学季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7-729,共13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耦合型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用来预测不同应力状态下高强钢的损伤断裂行为.所提出的本构模型考虑了应力三轴度和Lode参数对损伤的影响,仅通过光滑拉伸和剪切试样就可完成参数标定,并实现了对紧凑拉伸断裂试样裂纹萌生与扩...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耦合型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用来预测不同应力状态下高强钢的损伤断裂行为.所提出的本构模型考虑了应力三轴度和Lode参数对损伤的影响,仅通过光滑拉伸和剪切试样就可完成参数标定,并实现了对紧凑拉伸断裂试样裂纹萌生与扩展的预测.研究发现,高强钢的临界损伤值是恒定的材料属性,与应力状态无关,可作为材料裂纹萌生的断裂准则,在该准则下可准确预测试样断裂应变.此外,损伤断裂受应力三轴度、Lode参数和塑性应变的共同影响,导致不同试样的起裂位置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耦合本构模型 应力三轴度 Lode参数 损伤
下载PDF
银耳多糖的提取及其对鲜切果蔬褐变的抑制作用研究
10
作者 马娟娟 李浩雄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39,共7页
为探究银耳多糖对鲜切果蔬褐变的抑制作用,以古田银耳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银耳多糖,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果蔬褐变度、多酚氧化酶活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蔬硬度为指标研究银耳多糖对鲜切苹果和鲜切土豆褐变的抑制作用。结... 为探究银耳多糖对鲜切果蔬褐变的抑制作用,以古田银耳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银耳多糖,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果蔬褐变度、多酚氧化酶活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蔬硬度为指标研究银耳多糖对鲜切苹果和鲜切土豆褐变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银耳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0(g/mL),浸提温度80℃,预浸提时间60 min,超声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26.83%;与空白组(以蒸馏水代替银耳多糖)相比,冷藏3 d时,采用质量浓度为4.0 mg/mL的银耳多糖处理的鲜切苹果和鲜切土豆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是空白组的0.44倍和0.66倍,硬度是空白组的16.00倍和3.20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空白组的1.81倍和1.76倍,褐变度是空白组的0.27倍和0.64倍。银耳多糖具有较好的抑制鲜切果蔬褐变的能力,可以降低鲜切果蔬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和褐变度,提高果蔬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硬度,且与其浓度呈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果蔬保鲜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多糖 超辅助提取 鲜切果蔬 褐变
下载PDF
Aluminum and Activated Alumina Powder Additions on Microwave Synthesis of Al_(4)SiC_(4)
11
作者 WANG Li LIU Shijie +6 位作者 WEI Haoyu ma juanjuan DONG Binbin GENG Shangrui YAN Miaoxin QIN Feng GUO Yusen 《China's Refractories》 CAS 2024年第1期44-48,共5页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properties of magnesia carbon materials,silicon aluminum carbide(Al_(4)SiC_(4))containing materials were prepared using industrial aluminum powder,silicon carbide powder,and graphite as raw mat...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properties of magnesia carbon materials,silicon aluminum carbide(Al_(4)SiC_(4))containing materials were prepared using industrial aluminum powder,silicon carbide powder,and graphite as raw materials,and activated alumina powder as an additive,mixing thoroughly,pressing into cylinders and then firing at 1200℃for 30 min in a carbon embedded atmosphere by the microwave method.The effects of the aluminum powder addition(20%and 24%,by mass)and activated alumina powder addition(0,3%,5%and 7%,by mass)on the microwave synthesis of Al_(4)SiC_(4)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the obtained Al_(4)SiC_(4) containing material on the properties of magnesia carbon bricks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compared with the samples with 20%aluminum powder,those with 24%aluminum powder generate more Al_(4)SiC_(4).With the activated alumina powder addition increasing from 0 to 7%,the amount of Al_(4)SiC_(4) generated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Compared with the sample without activated alumina powder,the samples with activated alumina powder show lower bulk density and higher apparent porosity.With the activated alumina powder addition increasing from 3%to 7%,the bulk density of the samples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while the apparent porosity of the samples shows an opposite trend.The optimal additions are 24%aluminum powder and 5%activated alumina powder,and Al_(4)SiC_(4) synthesized in this sample has a hexagonal plate structure.With the synthesized Al_(4)SiC_(4) containing material added,the magnesia carbon brick has slightly increased cold modulus of rupture,basically the same modulus of elasticity and improved oxidation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powder activated alumina powder microwave synthesis Al_(4)SiC_(4) magnesia carbon bricks
下载PDF
Microwave-assisted Synthesis of Al_(4)SiC_(4) and Its Effect on Properties of MgO-C Refractories
12
作者 WANG Li LIU Shijie +7 位作者 WEI Haoyu GUO Yanyan GENG Shangrui YAN Miaoxin QIN Feng GUO Yusen ma juanjuan DONG Binbin 《China's Refractories》 CAS 2024年第1期14-17,共4页
Al_(4)SiC_(4) was synthesized from Al powder, silicon carbide, and graphite by microwave sintering, and characterized by XRD and SEM. Then the synthesized material was added to the magnesia carbon refractory brick to ... Al_(4)SiC_(4) was synthesized from Al powder, silicon carbide, and graphite by microwave sintering, and characterized by XRD and SEM. Then the synthesized material was added to the magnesia carbon refractory brick to study its effect on the oxidation resistance, apparent porosity, bulk density, elastic modulus, and modulus of rupture. It is found that Al_(4)SiC_(4) can be synthesized by microwave sintering at 1 300 ℃ and the addition of Al_(4)SiC_(4)-containing material as an antioxidant can enhance the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the magnesia carbon refractory bri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wave-assisted synthesis Al_(4)SiC_(4) MgO-C refractories oxidation resistance
下载PDF
硫酸羟氯喹致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分析
13
作者 马娟鹃 陶东红 万齐华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30-834,共5页
1例48岁女性患者因类风湿性关节炎服用硫酸羟氯喹和甲氨蝶呤,2周后躯干和四肢部位出现触痛性红斑、丘疹,伴发热,皮肤活检提示真皮浅中层中性粒细胞浸润。停药并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卤米松乳膏等治疗18 d后好转,诊断为急性发热性嗜中... 1例48岁女性患者因类风湿性关节炎服用硫酸羟氯喹和甲氨蝶呤,2周后躯干和四肢部位出现触痛性红斑、丘疹,伴发热,皮肤活检提示真皮浅中层中性粒细胞浸润。停药并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卤米松乳膏等治疗18 d后好转,诊断为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该病例发生的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与硫酸羟氯喹关联性评价结果为“很可能有关”,国内尚无相关文献报道。硫酸羟氯喹致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升高、细胞因子调节异常和遗传易感性有关。停用可疑药物并应用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羟氯喹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疗效观察
14
作者 马娟娟 范乾 +1 位作者 殷宝 赵锦涛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4期72-76,共5页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2年8月就诊于庆阳市中医院符合入组标准的40例气虚血瘀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2年8月就诊于庆阳市中医院符合入组标准的40例气虚血瘀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针灸推拿科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单纯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醒脑开窍针法进行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BC(包括谈话、复述、理解、命名)、BDAE指标评分进行评估及统计分析,并利用治疗前、治疗后的4项语言功能的得分进行疗效判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谈话、复述、理解、命名语言功能及BDA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BC各项评分、BDAE评分提高程度相较于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临床疗效显著,较单纯语言康复训练疗效更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语言功能障碍情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醒脑开窍 针刺 补阳还五汤 运动性失语
下载PDF
西葫芦微咸水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运移对产量影响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郭向红 毕远杰 +2 位作者 孙西欢 马娟娟 孔晓燕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7-175,共9页
为了定量计算微咸水膜下滴灌对土壤水盐和西葫芦产量的影响,根据微咸水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运移特点和西葫芦生长试验,建立了西葫芦微咸水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运移模型和水盐生产函数,并将二者联立,建立了西葫芦微咸水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运移对... 为了定量计算微咸水膜下滴灌对土壤水盐和西葫芦产量的影响,根据微咸水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运移特点和西葫芦生长试验,建立了西葫芦微咸水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运移模型和水盐生产函数,并将二者联立,建立了西葫芦微咸水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运移对产量影响的预测模型。利用西葫芦微咸水膜下滴灌水盐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西葫芦微咸水膜下滴灌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含盐量与实测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含盐量的变化趋势一致,模型计算土壤含水率、土壤含盐量和西葫芦产量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49 cm^3/cm^3、0.065 g/kg和3.83 t/hm^2,土壤含水率、土壤含盐量和西葫芦产量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17%、7.42%和5.84%,土壤含水率、土壤含盐量和西葫芦产量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47 cm^3/cm^3、0.062 g/kg和3.95 t/hm^2。所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可用于模拟西葫芦微咸水膜下滴灌土壤水盐动态和西葫芦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产量 西葫芦 微咸水 膜下滴灌
下载PDF
咸水灌溉对土壤水盐分布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国安 蒋静 +2 位作者 马娟娟 张济斌 郭向红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4-552,共9页
在石羊河流域中游开展田间灌溉试验,试验设置3种灌水量,灌溉定额分别为355,280,205 mm(W1,W2和W3);4种灌水矿化度0.7,3.0,5.0和7.0 g/L(S1,S2,S3和S4),共12个处理,每个处理3组重复.研究结果表明:淡水灌溉条件下,土壤积盐率不超过15%,当... 在石羊河流域中游开展田间灌溉试验,试验设置3种灌水量,灌溉定额分别为355,280,205 mm(W1,W2和W3);4种灌水矿化度0.7,3.0,5.0和7.0 g/L(S1,S2,S3和S4),共12个处理,每个处理3组重复.研究结果表明:淡水灌溉条件下,土壤积盐率不超过15%,当灌水矿化度在3.0 g/L以上时,土壤剖面盐分积累峰值在20~40 cm层,灌溉水带入的盐分有40%~80%积累在60 cm深度.当灌水矿化度为3.0 g/L时,盐分胁迫造成春小麦减产在10%以下;灌水矿化度为5.0 g/L和7.0 g/L时,春小麦减产严重,最高可达28%.相同灌水矿化度条件下,与充分灌溉(W1)相比,W2和W3分别减产10%和15%左右.拔节期—灌浆期是春小麦需水关键期,灌水要及时,3种灌水量均可以保证春小麦根区含水量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80%.因此,3.0g/L的微咸水灌溉不会造成春小麦大幅减产,合理调控灌水时间,灌水量为205~355mm可以保证春小麦土壤含水量维持在适宜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咸水灌溉 水盐分布 盐分平衡 产量
下载PDF
蓄水坑灌水土温度变化对土壤水分再分布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任荣 马娟娟 +3 位作者 郑利剑 程奇云 郭向红 孙西欢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46,共8页
【目的】探寻蓄水坑灌下土壤水分分布规律。【方法】通过构建蓄水单坑灌施条件下的物理模型,分别对恒定水温(15℃)不同土壤温度(15、20和30℃)和恒定土温(30℃)不同灌水温度(15、20和30℃)条件下的土体湿润锋和含水率进行了研究,并对恒... 【目的】探寻蓄水坑灌下土壤水分分布规律。【方法】通过构建蓄水单坑灌施条件下的物理模型,分别对恒定水温(15℃)不同土壤温度(15、20和30℃)和恒定土温(30℃)不同灌水温度(15、20和30℃)条件下的土体湿润锋和含水率进行了研究,并对恒定水温(15℃)不同土壤温度(15、20和30℃)条件下土体中水分的再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恒定水温时,在灌溉后的同一时刻,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湿润锋的径向和垂向推进距离的增量分别为18%和4.4%;恒定土温时,在灌溉后的同一时刻,随着灌水温度的升高,湿润锋的径向和垂向推进距离的增量分别为2%和1%,但在同一处理条件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平均推进速度在降低;在土壤水分的再分布过程中,土壤含水率的高值区域在临近水室的中下部位,随着土壤温度和灌水温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的高值区域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在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土壤水分再分布的运动规律时,土壤温度的变化对模拟计算的精度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土壤温度和灌水温度差异较大时,该影响更为明显,水土温度相差15℃时,模拟计算值和实测值之间的最大相对误差可达19.87%;文中给出了考虑不同土壤温度和灌水温度条件下的水分再分布修正因子,运用该修正模型,可将模拟计算值和实测值之间的最大相对误差减小至4.76%。【结论】蓄水坑灌下土壤水分再分布对土壤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文中修正模型可作为进一步精确模拟蓄水单坑灌施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温度 灌水温度 水分再分布 数值模拟 蓄水坑灌
下载PDF
冬小麦不同深度灌水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郭向红 孙西欢 +3 位作者 马娟娟 雷涛 郑利剑 王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37-244,209,共9页
冬小麦深度灌水可以促进根系深扎,提高水分利用率。为了定量计算深度灌水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根据冬小麦不同深度灌水试验,用土壤水分运动方程的源项模拟不同深度灌水,建立了冬小麦不同深度灌水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 冬小麦深度灌水可以促进根系深扎,提高水分利用率。为了定量计算深度灌水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根据冬小麦不同深度灌水试验,用土壤水分运动方程的源项模拟不同深度灌水,建立了冬小麦不同深度灌水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利用不同深度灌水冬小麦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土壤含水率与实测土壤含水率的动态变化趋势一致,二者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90以上,模型平均绝对误差最大值为0.023 cm3/cm3,平均相对误差最大值为8.22%,均方根误差最大值为0.03 cm3/cm3。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可用于模拟不同深度灌水条件下冬小麦土壤水分分布与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深度灌水 土壤水分运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施磷对陇中黄土高原春小麦耕层土壤磷组分及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齐鹏 王晓娇 +5 位作者 焦亚鹏 郭高文 马娟娟 武均 蔡立群 张仁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9-106,共8页
利用2017年设置在定西市李家堡镇麻子川村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设置4个施磷水平:P1(0 kg·hm^(-2))、P2(75 kg·hm^(-2))、P3(115 kg·hm^(-2))、P4(190 kg·hm^(-2)),测定收获后耕层土壤(0~20 cm)无机磷组分(Ca_(2)-P、... 利用2017年设置在定西市李家堡镇麻子川村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设置4个施磷水平:P1(0 kg·hm^(-2))、P2(75 kg·hm^(-2))、P3(115 kg·hm^(-2))、P4(190 kg·hm^(-2)),测定收获后耕层土壤(0~20 cm)无机磷组分(Ca_(2)-P、Ca_(8)-P、Al-P、Fe-P、O-P、Ca_(10)-P)、有机磷组分(LOP、MLOP、MROP、HROP)。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磷组分含量变化顺序为Ca_(10)-P>Ca_(8)-P>MLOP>O-P>HROP>Fe-P>Al-P>Ca_(2)-P>MROP>LOP。随着施磷量的增加,Ca_(2)-P、Ca_(8)-P、O-P、LOP、MLOP、MROP、HROP、有效磷、全磷含量增加,增幅为8.41%~56.95%;Al-P、Fe-P、Ca_(10)-P含量先增加后降低,最大值分别为43.45(P2)、37.64(P2)、341.63(P3)mg·kg^(-1),最小值分别为28.63、33.06、321.96 mg·kg^(-1)。随着施磷量的增加,Ca_(2)-P、Ca_(8)-P和MLOP占比增加,增幅分别为28.00%、24.46%、6.37%;Al-P、LOP先分别增加至6.00%(P2)、2.67%(P2)后减小至4.31%(P4)、2.11%(P4);Fe-P、Ca_(10)-P、MROP、HROP减小,减幅分别为5.75%、12.64%、21.37%、6.75%;O-P由9.17%(P1)先减小至8.08%(P3)之后增加至8.80%(P4);PAC(磷活化系数)增加,增幅最大为26.40%(P4);无机磷占全磷的相对含量和无机磷与有机磷之比先增大后减小,分别由增幅的80.41%、4.10%减小至76.32%、3.21%,有机磷占全磷的相对含量先减小至19.59%后增加至23.75%。土壤磷形态对有效磷的直接影响大小顺序为:Ca_(8)-P>Ca_(2)-P>MLOP>LOP>HROP>MROP>Fe-P>Al-P>O-P>Ca_(10)-P。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结果表明,Ca_(2)-P是陇中黄土高原春小麦农田土壤有效磷的最主要磷源,长期施磷肥主要通过提高可供作物直接利用的Ca_(2)-P、LOP和具有缓效作用的Ca_(8)-P、Al-P、MLOP比例,降低土壤中难溶性Fe-P、O-P、Ca_(10)-P、MROP、HROP的比例从而增加有效磷的含量,进而提升了土壤潜在供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耕层土壤 磷组分 施磷 陇中黄土高原
下载PDF
不同水肥管理模式下糯玉米水氮利用及熵权TOPSIS综合评价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若帆 马娟娟 +3 位作者 孙西欢 郭向红 段勇 任青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1-120,共10页
为探究施肥与灌水方式对糯玉米各生育期株高、叶面积指数、产量品质及水氮利用率的影响,以晋糯41号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置I0(播种期75%θf^85%θf,苗期~拔节前期65%θf^75%θf,拔节后期~孕穗期70%θf^80%θf,孕穗期~开花期70%θf^80%... 为探究施肥与灌水方式对糯玉米各生育期株高、叶面积指数、产量品质及水氮利用率的影响,以晋糯41号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置I0(播种期75%θf^85%θf,苗期~拔节前期65%θf^75%θf,拔节后期~孕穗期70%θf^80%θf,孕穗期~开花期70%θf^80%θf)、I1(播种期75%θf^85%θf,拔节后期~孕穗期75%θf^85%θf)2种灌水方式,F0(N、P、K肥全部基施)、F1(N、K肥基施30%+拔节期30%追施+大喇叭口期追施40%,P肥全部基施)和F2(N、K肥基施30%+大喇叭口期追施70%,P肥全部基施)3种施肥方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F1、F2相比F0可增加株高2.86%~4.29%,增加叶面积指数6.47%~11.61%,增加鲜穗产量0.63%~8.42%,提高水分利用效率6.41%~21.34%,提高灌溉水利用率1.94%~21.88%,提高氮肥农学效率10.02%~19.80%,I1水平效果更加显著,I0相比I1在F0、F1、F2施肥方式下分别可增加鲜穗产量13.57%、5.54%、8.59%,增加籽粒产量16.14%、2.77%、6.49%,I1水平相比I0水平可减少灌水量29.55%、37.02%、25.20%,减少土壤耗水量20.82%、22.01%、13.44%,增加灌溉水利用率11.50%、33.31%、17.57%,增加水分利用效率4.09%、18.69%、6.51%。研究表明F1I0处理为最优水肥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施肥方式 灌水方式 水氮利用 熵权TOPSIS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