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灵长类运动功能形态学研究进展
1
作者 孙涛 牛文鑫 +2 位作者 李兆元 周岐海 黄乘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1,共10页
功能形态学是研究功能和形态相互适应的学科。灵长类(包括非人灵长类和人类)在动物界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类群,其在形态、生理、行为上表现出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使它们常常成为生态学问题研究的模式动物。为适应多样化栖息环境,灵长类发... 功能形态学是研究功能和形态相互适应的学科。灵长类(包括非人灵长类和人类)在动物界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类群,其在形态、生理、行为上表现出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使它们常常成为生态学问题研究的模式动物。为适应多样化栖息环境,灵长类发展形成不同的运动模式,其骨骼和肌肉系统也相应进化以适应不同的运动模式。非人灵长类与人类在生态位、社会结构、地理分布以及进化上密切相关,开展其运动功能形态学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灵长类的生态与适应,而且对深入了解运动功能进化在人类进化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总结灵长类运动功能形态学的发展历史,深入探讨灵长类的运动模式及与之相适应的骨骼、肌肉系统的特征和功能。未来,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融入灵长类的运动功能形态学研究,将进一步丰富人们对灵长类的了解,揭示其结构和功能的适应与进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长类 运动 功能形态学 适应
下载PDF
两点固定和三点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Ⅲ型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章浩伟 吕琳 +3 位作者 刘颖 孙万驹 牛文鑫 倪明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钢板两点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Ⅲ型骨折的生物力学可行性。方法基于CT和MRI图像建立足踝部骨骼-肌肉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验证其有效性的基础上,建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模型,并通过桡骨远端钢板和跟骨钢板模拟两点固定... 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钢板两点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Ⅲ型骨折的生物力学可行性。方法基于CT和MRI图像建立足踝部骨骼-肌肉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验证其有效性的基础上,建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模型,并通过桡骨远端钢板和跟骨钢板模拟两点固定和三点固定,比较两种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差异。结果负重站立时,两点固定和三点固定模型的最大应力分别为324.70、407.90 MPa;两点固定和三点固定模型的最大位移分别为2.498、2.541 mm,前者在前后和垂直方向位移较大,但内外侧位移较小。两种模型的后关节面位移无显著性差异,Bohler’s角和Gissane’s角也在正常范围内。结论桡骨远端钢板两点固定可以满足跟骨骨折治疗的稳定性需要,与传统钢板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整体应力分布更均匀、可以早期开展康复训练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两点固定 负重站立 桡骨远端钢板
下载PDF
对抗微重力环境下肌肉骨骼废用性病变的压力服装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倩 牛文鑫 +2 位作者 姜成华 高晶 王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6,共9页
针对航天员在微重力环境下的肌肉骨骼去重力性适应问题,以人体生物力学与服装功效学为研究背景,介绍了对抗微重力环境的压力服装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空间站现用压力服装和文献报道中的原型服装的对抗机制和结构功效特点,总结并完善现有评... 针对航天员在微重力环境下的肌肉骨骼去重力性适应问题,以人体生物力学与服装功效学为研究背景,介绍了对抗微重力环境的压力服装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空间站现用压力服装和文献报道中的原型服装的对抗机制和结构功效特点,总结并完善现有评价方法。研究认为:该类压力服装存在重力加载量不足、性能测试单一的问题,应深入优化纺织成形工艺,探究服装力学性能与人体所需载荷的关系,结合多学科技术,全面评价服装加载功能性、穿着舒适性和人体生理适应性;研发持久稳定、透湿舒适的新型材料,提高评价方法的智能化和准确性以及将该航空压力服装技术转化为卧床患者康复措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 压力服装 肌肉骨骼 防护压力服 抗荷服 重力加载服 航天服
下载PDF
医、工专业学生交叉类通识课程学习表现和教学评价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牛文鑫 王乐军 +2 位作者 王静 朱睿 沈霞 《科教导刊》 2020年第30期41-42,50,共3页
通过对同济大学交叉类通识课程"生物力学"教学实践,研究医、工专业学生对交叉课程教学的需求和表现差异。研究认为开设面向跨学科学生的医工交叉课程非常有必要。应该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并建议从教学组织方面合理安... 通过对同济大学交叉类通识课程"生物力学"教学实践,研究医、工专业学生对交叉课程教学的需求和表现差异。研究认为开设面向跨学科学生的医工交叉课程非常有必要。应该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并建议从教学组织方面合理安排高年级学生的交叉类通识课程,促进各自专业的学习和创新,增进不同专业知识的交叉和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课程 通识课 医工交叉 教学效果 学习表现
下载PDF
30秒全力蹬踏自行车运动中下肢肌肉协同活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乐军 徐仰才 +4 位作者 马国强 牛文鑫 邱俊 龚铭新 王钰婷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1,共9页
目的:观察30秒全力蹬踏自行车运动中下肢肌肉表面肌电信号随运动时间变化的特征,揭示该运动过程中下肢主要用力肌肉的协同活动规律。方法:10名场地自行车运动员(男7名,女3名,年龄21.5±4.7岁)在Wattbike功率自行车上进行30秒全力蹬... 目的:观察30秒全力蹬踏自行车运动中下肢肌肉表面肌电信号随运动时间变化的特征,揭示该运动过程中下肢主要用力肌肉的协同活动规律。方法:10名场地自行车运动员(男7名,女3名,年龄21.5±4.7岁)在Wattbike功率自行车上进行30秒全力蹬踏自行车运动,记录输出功率、蹬踏频率和下肢股直肌、股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腘绳肌(股二头肌、半腱肌)、胫骨前肌、腓肠肌外侧头、比目鱼肌的表面肌电信号,并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运动影像。基于运动影像确定蹬踏周期起止点。基于表面肌电信号获取各测试肌肉的肌电中值频率、活动水平、激活时间和三组肌肉的协同收缩比率(CAI胫骨前肌/比目鱼肌、CAI股肌/腓肠肌、CAI股肌/腘绳肌)。结果:在运动结束即刻,蹬踏频率和输出功率分别相对于最大值下降了21.51%±5.40%和56.17%±9.91%。股直肌、股肌、腓肠肌肌电幅值、激活时间和肌电中值频率随运动持续时间的增加表现出单调递减(P<0.05)。肌肉协同收缩比率CAI胫骨前肌/比目鱼肌随运动持续时间的增加单调递增,而协同收缩比率CAI股肌/腓肠肌表现出单调递减趋势(P<0.05)。结论:在30秒全力蹬踏自行车运动中,股直肌、股肌、胫骨前肌、腓肠肌都出现较深的肌肉疲劳。在此过程中,下肢肌肉的协同活动呈现非同步性的变化,引起股肌-腓肠肌动力传递效率下降和踝关节拮抗肌共收缩比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 疲劳 肌肉协同收缩 表面肌电信号
下载PDF
唐氏综合征患儿站立时足踝应力传导模式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亚琦 黄尚军 +4 位作者 张蓓华 黄伟志 王岩 牛文鑫 张明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9-65,共7页
目的探究唐氏综合征患儿站立时足部内结构的关节接触力、韧带拉力和力传导模式。方法基于1名唐氏综合征患儿与1名典型健康儿童CT影像学数据,分别建立足部有限元模型,采用静态站立下的足底压力分布实测数据验证模型。模拟站立时足踝受力... 目的探究唐氏综合征患儿站立时足部内结构的关节接触力、韧带拉力和力传导模式。方法基于1名唐氏综合征患儿与1名典型健康儿童CT影像学数据,分别建立足部有限元模型,采用静态站立下的足底压力分布实测数据验证模型。模拟站立时足踝受力,以地面反作用力和小腿三头肌肌力作为加载条件,计算分析胫距、距舟和跟骰关节的关节接触压力、弹簧韧带和足底短韧带的拉力,以及跗横关节处的力传导模式。结果足部有限元模型可靠且有效。与健康儿童相比,患儿胫距关节的接触压力更高,距舟关节的接触压力更低;患儿弹簧韧带和足底短韧带的拉力分别是健康儿童的10倍和58倍;患儿跗横关节的关节间力均小于健康儿童。结论唐氏综合征患儿站立时存在异常的胫距关节接触压力、较大的中足韧带拉力及较小的跗横关节传导力。临床康复应充分考虑唐氏综合征患儿足部内结构应力模式的异常变化,为筛选和制定早期康复介入计划和设计个性化矫形鞋垫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足踝 接触力 韧带拉力 应力传导
下载PDF
不同触地模式慢跑的足踝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常桐博 李岩 +1 位作者 牛文鑫 张胜年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3-59,共7页
目的通过运动学、动力学分析结合有限元模拟的方法,探究不同慢跑触地模式下足中骨、距上关节面软骨、足底的应力分布特征及足底筋膜与踝关节韧带的受力情况。方法采集8名研究对象在后足触地(rearfoot strike,RFS)和非后足触地(non-rearf... 目的通过运动学、动力学分析结合有限元模拟的方法,探究不同慢跑触地模式下足中骨、距上关节面软骨、足底的应力分布特征及足底筋膜与踝关节韧带的受力情况。方法采集8名研究对象在后足触地(rearfoot strike,RFS)和非后足触地(non-rearfoot strike,NRFS)模式下慢跑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选取1例踝关节活动范围在总体1倍标准差范围内的数据作为有限元分析的边界条件和载荷,建立三维足踝有限元模型,并予以验证。对2种触地模式下足踝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在不同触地模式中踝关节软骨的接触应力、韧带拉力、足底压力及骨的应力分布。结果距上关节面软骨最大接触应力出现在NRFS的缓冲最低点,峰值为7.41 MPa。在RFS冲击时刻,距上关节面软骨接触应力最小,峰值为2.47 MPa。在RFS冲击时刻,足底压力峰值分布于足底的足跟后方区域,2种模式下足底压力峰值都出现在最大垂直地反力(ground reaction force,GRF)时刻。缓冲最低点的第1主应力最大峰值均出现在舟骨,RFS中更明显。NRFS模式下足底筋膜受力大于RFS模式。结论2种模式距上关节面软骨上接触应力较为均匀,NRFS足底筋膜、楔舟足底韧带和弹簧韧带的受力大于RFS模式;足底筋膜炎人群不宜采取NRFS模式,长期的RFS模式可能会提高舟骨和足跟处的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跑 触地模式 有限元分析 足踝 应力分布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自行车间歇训练诱发股直肌疲劳的肌电评价效果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乐军 邵企能 +4 位作者 马国强 龚铭新 牛文鑫 邱俊 徐仰才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0-67,共8页
目的: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对表面肌电信号(sEMG)指标评价自行车速度型间歇训练诱发股直肌疲劳的适用性进行比较研究,探寻最佳的疲劳评价指标。方法:10名自行车专业运动员进行5组持续时间为6 s的全力蹬踏自行车运动,在每组测试之间进行小... 目的: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对表面肌电信号(sEMG)指标评价自行车速度型间歇训练诱发股直肌疲劳的适用性进行比较研究,探寻最佳的疲劳评价指标。方法:10名自行车专业运动员进行5组持续时间为6 s的全力蹬踏自行车运动,在每组测试之间进行小负荷的慢速蹬踏间歇调整。记录运动过程中受试者的蹬踏频率、输出功率和右侧股直肌的sEMG。分别计算sEMG的均方根振幅(RMS)、基于傅里叶变换的中值频率MF和平均功率频率MPF、基于小波包分析的中值频率MDF和平均功率频率MNF、Lempel-Ziv复杂度C(n)、分形维(Fractal Dimension,FD)和样本熵(Sample Entropy,SE),并计算上述sEMG指标与输出功率和蹬踏频率的灰色关联度。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对实验结果的差异性进行检验。结果:输出功率和蹬踏频率随蹬踏阶段和蹬踏持续时间单调递减;MNF和SE表现出与输出功率和蹬踏频率随蹬踏阶段和蹬踏持续时间相一致的变化规律;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SE与蹬踏频率和输出功率的灰色关联度显著高于其他sEMG指标,其次为MNF,FD与蹬踏频率和输出功率的灰色关联度在所有sEMG指标中最小。结论:在自行车速度型间歇训练中,股直肌进行高强度快速收缩和小负荷间歇调整相结合的运动方式,造成肌肉产生严重的外周疲劳;基于非线性分析计算的样本熵表现出优于其他指标的疲劳评价效果,提示其在监测由自行车速度型间歇训练诱发的股直肌疲劳方面是可供选择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自行车 速度型间歇训练 肌肉疲劳
下载PDF
半刚性非对称结构踝护具的内翻防护效果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宇豪 牛文鑫 +1 位作者 王璐 关国平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71-77,共7页
目的:通过人体实验,对半刚性踝护具内翻防护效果进行研究,对该护具的内翻防护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对14名男性志愿者进行平面与斜面着陆测试。平面着陆实验在不同高度(40 cm、50 cm、60 cm)及不同状态(裸足、弹性护具、半刚性护具)下进行... 目的:通过人体实验,对半刚性踝护具内翻防护效果进行研究,对该护具的内翻防护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对14名男性志愿者进行平面与斜面着陆测试。平面着陆实验在不同高度(40 cm、50 cm、60 cm)及不同状态(裸足、弹性护具、半刚性护具)下进行,斜面着陆实验设置高度为40 cm,比较不同状态(裸足、弹性护具、半刚性护具)下的各项数据。利用Vicon三维动态捕捉系统收集运动学和地面反力数据。结果:平面着陆实验中,弹性护具组的最大内翻角度和最大外翻力矩最小(P<0.05)。斜面着陆中,半刚性护具组的最大外翻力矩最大(P<0.05),且最大内翻角度显著小于裸足(P<0.05)。两种着陆中最大内翻角速度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相较于平面着陆,斜面着陆下最大内翻角度、最大内翻角速度和最大外翻力矩均较大。结论:斜面着陆中,半刚性护具的最大内翻角度显著减小,表明其内翻防护性能较好;最大内翻角速度和最大外翻力矩能否作为护具内翻防护效果的评价参数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 踝护具 踝关节内翻 内翻角 内翻角速度 外翻力矩 防护效果
下载PDF
不规则形貌纳米Fe_(3)O_(4)介导的磁场机械力杀伤肿瘤细胞
10
作者 李霁 黄雨乔 +1 位作者 牛文鑫 储茂泉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8-345,共8页
目的考察Fe_(3)O_(4)纳米颗粒在低频振动磁场(low-frequency vibrating magnetic field,VMF)驱动下通过磁场机械力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方法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一种磁性强、具有不规则形貌的立方相Fe_(3)O_(4)纳米颗粒。将其置于本课题组... 目的考察Fe_(3)O_(4)纳米颗粒在低频振动磁场(low-frequency vibrating magnetic field,VMF)驱动下通过磁场机械力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方法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一种磁性强、具有不规则形貌的立方相Fe_(3)O_(4)纳米颗粒。将其置于本课题组自制的VMF中,研究其介导的磁场机械力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结果单纯施加VMF对细胞活力无影响;加入Fe_(3)O_(4)纳米颗粒后,细胞活力随VMF处理时间和Fe_(3)O_(4)纳米颗粒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受损细胞释放的乳酸脱氢酶也随磁场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加。结论不规则形貌Fe_(3)O_(4)纳米颗粒在VMF下可将机械力转移到肿瘤细胞,破坏细胞结构,导致细胞死亡;所采用的VMF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操作方便。所采用的磁性粒子及其杀伤肿瘤细胞的方法,有临床转化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形貌纳米Fe_(3)O_(4) 低频振动磁场 磁场机械力 肿瘤细胞杀伤
下载PDF
基于肌电监测的高尔夫挥杆教学技术动作评价实验设计
11
作者 王乐军 卢天凤 +3 位作者 邹凝祥 冯琳琳 牛文鑫 龚铭新 《实验室科学》 2020年第2期45-48,共4页
高尔夫是一项兼具修身和修心功能的运动项目,备受学生欢迎。但高尔夫技术性很强,教学中由于学生缺乏对自身动作肌肉协调性的正确认知,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表面肌电信号是量化肌肉协同活动和诊断技术动作的有效方法。设计了基于表面肌... 高尔夫是一项兼具修身和修心功能的运动项目,备受学生欢迎。但高尔夫技术性很强,教学中由于学生缺乏对自身动作肌肉协调性的正确认知,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表面肌电信号是量化肌肉协同活动和诊断技术动作的有效方法。设计了基于表面肌电信号采集与分析的高尔夫挥杆教学技术动作评价实验方案,从实验测试框架、实验流程、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分析等方面对实验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为后期在高尔夫教学中开展实验测试分析和技术动作诊断提供了基础。此外,实验设计对于其他体育项目的教学也可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夫挥杆 体育教学 表面肌电信号 实验设计
下载PDF
超声导入对酮洛芬凝胶药物经皮促透效果的研究
12
作者 蒋秀梅 方任华 +6 位作者 牛文信 王维青 安悦 杨晶 王浩然 江昌照 叶金翠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08-1514,共7页
目的研究物理经皮促透手段低频低功率超声对酮洛芬凝胶经皮吸收的促进作用。方法以酮洛芬凝胶为模型药物,比较超声处理和未处理组的离体经皮渗透量。并建立大鼠胶原蛋白致炎模型,评价2组药效学差异。最后通过药动学研究观察超声对酮洛... 目的研究物理经皮促透手段低频低功率超声对酮洛芬凝胶经皮吸收的促进作用。方法以酮洛芬凝胶为模型药物,比较超声处理和未处理组的离体经皮渗透量。并建立大鼠胶原蛋白致炎模型,评价2组药效学差异。最后通过药动学研究观察超声对酮洛芬凝胶体内过程的影响。结果与未进行超声处理相比,超声处理可将酮洛芬凝胶在给药24 h的离体皮肤累积渗透量提高3.5倍;使药动学中的AUC_(0-t)从(4289.02±763.58)ng·h·mL^(-1)提高至(11301.10±3386.30)ng·h·mL^(-1),T_(max)从(6.0±1.4)h提前至(3.0±2.0)h;另外,超声处理4 h后能显著提高酮洛芬凝胶在大鼠炎症模型中的抗炎作用,快速有效地降低蛋清致炎后的肿胀程度。结论本研究从皮肤渗透试验、药效学评价和药动学等方面证实了低频低功率超声可显著提高酮洛芬凝胶的经皮吸收量和吸收速率,增强其药效强度,是酮洛芬凝胶经皮给药的有效促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洛芬凝胶 超声导入 离体渗透 药效学 药动学
原文传递
微针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13
作者 陈杭 江昌照 +2 位作者 陈朴 牛文信 叶金翠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96-202,共7页
微针是一种无痛的透皮给药系统,因可避免首过效应、血药浓度平稳、生物利用度高、安全性好,以及患者依从性良好等优势,成为近年来药物制剂开发的热点,但仍存在生物相容性差、载药量小、药物释放不稳定,以及受限于针体机械性能等问题。... 微针是一种无痛的透皮给药系统,因可避免首过效应、血药浓度平稳、生物利用度高、安全性好,以及患者依从性良好等优势,成为近年来药物制剂开发的热点,但仍存在生物相容性差、载药量小、药物释放不稳定,以及受限于针体机械性能等问题。微针材料对微针临床应用方向、载药能力和药物稳定性影响巨大。该综述归纳和整理了各类新型微针材料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方向和前景,以期为微针制剂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针 材料 透皮给药系统 药物载体 应用
原文传递
太极拳搂膝拗步动作的踝关节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常桐博 王宽 +4 位作者 黄尚军 王乐军 张胜年 牛文鑫 张明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7-104,共8页
本文旨在分析太极拳搂膝拗步中踝关节软骨和主要韧带的生物力学响应。采集1名太极拳练习者搂膝拗步及正常行走时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作为有限元分析的载荷和边界条件,计算关节接触应力和韧带受力。研究结果表明,搂膝拗步动作时踝关节... 本文旨在分析太极拳搂膝拗步中踝关节软骨和主要韧带的生物力学响应。采集1名太极拳练习者搂膝拗步及正常行走时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作为有限元分析的载荷和边界条件,计算关节接触应力和韧带受力。研究结果表明,搂膝拗步动作时踝关节接触应力普遍小于步行时接触应力。但是,在搂膝拗步动作中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30、169、89 N,对应在步态中仅分别为57、119、48 N。因此,踝关节炎的患者可以适当练习太极拳,但是踝关节外侧韧带扭伤的练习者在搂膝拗步时应适当减小足踝动作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有限元分析 搂膝拗步 踝关节 接触应力
原文传递
基于压力织物的地组织用包覆纱的成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紫琴 张倩 +5 位作者 牛文鑫 姜成华 俞沁圆 劳继红 高晶 王璐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30,共5页
以40 D氨纶为芯纱、70D锦纶为包覆纱,针对功能压力服装的织物地组织用包覆纱设计了不同的成型工艺参数,分析了不同结构特征下包覆纱的拉伸性能,利用正交试验探讨了包覆工艺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内层包覆纱捻度(内捻度)、内外层包覆纱捻度比... 以40 D氨纶为芯纱、70D锦纶为包覆纱,针对功能压力服装的织物地组织用包覆纱设计了不同的成型工艺参数,分析了不同结构特征下包覆纱的拉伸性能,利用正交试验探讨了包覆工艺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内层包覆纱捻度(内捻度)、内外层包覆纱捻度比(内外捻度比)和氨纶牵伸倍数对成纱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纱线弹性回复率随包覆纱捻度的增大而增大,应力松弛率随包覆纱捻度的增大而减小;影响纱线弹性伸长的因素依次为:内捻度>内外捻度比>牵伸倍数;优化内捻度为1600捻/m,内外捻度比为70%,牵伸倍数为2.6,此时,压力织物地组织用包覆纱的拉伸弹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纶 锦纶 压力织物 包覆纱 纺纱工艺 成纱结构 拉伸性能
原文传递
基于高层次康复医学人才培养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指标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翀 李金慧 +5 位作者 王玉茹 赵艾霞 牛文鑫 陈琳 李萍 吴恒璟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3年第6期450-454,共5页
目的以高层次康复医学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区分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康复治疗学、康复工程学3个专业(简称3个专业)来探究构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指标。方法结合文献研究设计问卷,2022年2至4月邀请全国多地6所高校、7家三级甲等医... 目的以高层次康复医学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区分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康复治疗学、康复工程学3个专业(简称3个专业)来探究构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指标。方法结合文献研究设计问卷,2022年2至4月邀请全国多地6所高校、7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7位专家参加德尔菲专家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描述结果和构建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25,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287和0.463,经Kendall协调系数W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本研究构建的导师遴选指标分为3个层面,准入指标包括师德师风良好、符合年龄要求、研究生学历等8个指标;择优遴选指标包括临床能力、研究生指导和教学能力、科研能力3方面的7个指标;代表性成果指标包括论文、专利、技术标准等6个指标,并根据专家对代表性成果的重要性排序得出其在3个专业下导师遴选的权重系数。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导师遴选指标兼顾统一性和灵活性,体现导师临床、教学、科研综合能力选拔要求,反映了不同专业下导师代表性成果指标的差异,为高层次康复医学人才培养和导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硕士研究生导师 遴选指标 人才培养 学科交叉
原文传递
Deformation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of the human foot after plantar ligaments release:A cadaveric study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被引量:8
17
作者 LIANG Jun YANG YunFeng +2 位作者 YU GuangRong niu wenxin WANG YuBin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1年第3期267-271,共5页
The majority of foot deformities are related to arch collapse or instability,especially the longitudinal arch.Alth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lantar fascia and arch height has been previously investigated,the s... The majority of foot deformities are related to arch collapse or instability,especially the longitudinal arch.Alth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lantar fascia and arch height has been previously investigated,the stress distribution remains unclear.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ole of the plantar ligaments in foot arch biomechanics.We constructed a geometrical detailed three-dimensional (3-D) finite element (FE) model of the human foot and ankle from computer tomography images.The model comprised the majority of joints in the foot as well as bone segments,major ligaments,and plantar soft tissue.Release of the plantar fascia and other ligaments was simulated to evaluate the corresponding biomechanical effects on load distribution of the bony and ligamentous structures.These intrinsic ligaments of the foot arch were sectioned to simulate different pathologic situations of injury to the plantar ligaments,and to explore bone segment displacement and stress distribution.The validity of the 3-D FE model was verified by comparing results with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data via the displacement and von Mise stress of each bone segment.Plantar fascia release decreased arch height,but did not cause total collapse of the foot arch.The longitudinal foot arch was lost when all the four major plantar ligaments were sectioned simultaneously.Plantar fascia release was compromised by increased strain applied to the plantar ligaments and intensified stress in the midfoot and metatarsal bones.Load redistribution among the centralized metatarsal bones and focal stress relief at the calcaneal insertion were predicted.The 3-D FE model indicated that plantar fascia release may provide relief of focal stress and associated heel pain.However,these operative procedures may pose a risk to arch stability and clinically may produce dorsolateral midfoot pain.The initial strategy for treating plantar fasciitis should be non-opera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ECHANIC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oot arch LIGAMENT STRESS
原文传递
Seed-mediated growth method for high-quality noble metal nanocrystals 被引量:2
18
作者 niu wenxin ZHANG Ling XU GuoBao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2311-2317,共7页
This review highlights work from the authors' laboratory on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seed-mediated growth method for noble metal nanocrystals. The seed-mediated growth method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efficient ... This review highlights work from the authors' laboratory on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seed-mediated growth method for noble metal nanocrystals. The seed-mediated growth method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efficient and versatile methods for synthe-sizing high-quality noble metal nanocrystals. The seed-mediated growth method can separate the nucleation and growth stages of metal nanocrystals, and thus provide better control over the size, size distribution, and crystallographic evolution of metal nanocrystals. Because of its high controllability, the seed-mediated growth method is especially promising in providing 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the growth mechanisms of noble metal nanocrystals. In this review, the thermodynamic and kinetic parameters for the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noble metal nanocrystals ar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se parameters is provided. These studies provide useful guidelines for the rational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novel noble metal nanocrystals with high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stal growth nanocrystal noble metal shape control seed-mediated growth metho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