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冻消融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
1
作者 梁曦月 王猛 +7 位作者 高飞 董军强 潘元威 孟园园 郭鹏 周雅淑 周志刚 路太英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8-152,共5页
目的观察冷冻消融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接受CT引导下冷冻消融治疗(康博刀)的NSCLC患者(TNMⅢb~Ⅳ期),以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5.0版统计不良反应;对比消融前、消融后7天及1个月实... 目的观察冷冻消融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接受CT引导下冷冻消融治疗(康博刀)的NSCLC患者(TNMⅢb~Ⅳ期),以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5.0版统计不良反应;对比消融前、消融后7天及1个月实验室指标;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估消融后1个月疗效。结果3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消融治疗。消融后10例(10/37,27.03%)发生胸腔积液,9例(9/37,24.32%)咯血,6例(6/37,16.22%)气胸,5例(5/37,13.51%)穿刺点疼痛,均为CTCAE 1、2级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无CTCAE 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消融后7天,相比消融前,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C反应蛋白均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P均<0.05)。消融后1个月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均较消融前降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较消融后7天回落(P均<0.05);37例中,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17例、疾病稳定5例、疾病进展1例,治疗有效率为83.78%(31/37),疾病控制率为97.30%(36/37)。结论康博刀冷冻消融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冷冻消融
下载PDF
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血清microRNA-20a、microRNA-210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9
2
作者 潘元威 董军强 +2 位作者 胡丽丽 王猛 周志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1-286,共6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CTP)成像联合血清microRNA(miR)-20a、miR-210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行同步放化疗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步放化疗结束2周后评估疗效,行CT检查并记录血流...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CTP)成像联合血清microRNA(miR)-20a、miR-210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行同步放化疗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步放化疗结束2周后评估疗效,行CT检查并记录血流量(BF)、表面通透性(PMB)、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miR-20a、miR-210水平。结果:同步放化疗结束2周后,缓解84例,未缓解21例。随访1 a,生存68例,死亡37例。缓解组BF、PMB及血清miR-20a、miR-210水平低于未缓解组,生存组低于死亡组(P<0.05);缓解组MTT长于未缓解组,生存组长于死亡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F、PMB、MTT、血清miR-20a、miR-210水平是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OR(95%CI)分别为2.599(1.856~3.341)、2.100(1.748~2.452)、1.831(1.236~2.427)、3.117(2.197~4.038)、2.892(2.004~3.380)。5个指标在诊断界点串联预测的灵敏度、准确度、约登指数分别为72.97%、94.12%、0.671。结论:CTP成像参数BF、PMB、MTT及血清miR-20a、miR-210水平与NSCLC同步放化疗预后关系密切,指标联合可提高预后预测的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螺旋CT灌注成像 microRNA-20a microRNA-210
下载PDF
页岩油地质工程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瑞杰 王永康 +11 位作者 马福建 陈旭峰 梁晓伟 刘原 齐银 丁黎 陈波 王利鹏 柴慧强 潘元炜 刘博 卢庆治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1-163,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储层主要为深湖相泥页岩和重力流砂体的交互沉积,储层的分布在垂向和横向上均复杂多变,单砂体厚度薄,同时又受到天然裂缝的影响。针对该区页岩油开发中存在的井位部署、高效钻井和科学压裂...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储层主要为深湖相泥页岩和重力流砂体的交互沉积,储层的分布在垂向和横向上均复杂多变,单砂体厚度薄,同时又受到天然裂缝的影响。针对该区页岩油开发中存在的井位部署、高效钻井和科学压裂等技术难题,提出了一套地质工程一体化解决方案。在综合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三维精细地质、油藏和地质力学模型,进行钻井位置优选、工厂化平台设计、钻井作业实施和地质导向方案优化,使井轨迹设计科学合理,钻井过程中既可以提高储层钻遇率,同时又能够降低钻完井时间;结合地质力学模型和油藏数值模拟,为合理的压裂设计和施工提供保障;在返排和生产阶段,考虑地质、油藏、地质力学条件和压裂施工状况,进行针对性返排作业且制订科学生产制度,保证后期生产阶段具有较高的单井产量与井区的最终长期累计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页岩油 地质工程一体化 地质建模 三叠系延长组 长7段
下载PDF
局灶性磨玻璃结节肺腺癌患者18F-FDG PET/CT显像特征与EGFR突变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吴维霞 邢明泉 +2 位作者 周志刚 潘元威 高剑波 《癌症进展》 2019年第19期2336-2338,2351,共4页
目的探讨以局灶性磨玻璃结节(fGGN)为主要影像学表现的肺腺癌患者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代谢情况及影像学征象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2例以fGGN为主要影... 目的探讨以局灶性磨玻璃结节(fGGN)为主要影像学表现的肺腺癌患者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代谢情况及影像学征象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2例以fGGN为主要影像学表现的肺腺癌患者,均接受18F-FDGPET/CT检查,以手术或穿刺活检检测EGFR突变状态为金标准,探讨临床特征(年龄、性别、吸烟情况)、fGGN影像学征象(病灶形状、边缘形态、内部结构和邻近结构)及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EGFR突变的关系。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EGFR突变患者和EGFR未突变患者分别作为突变组和未突变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fGGN显像征象的差异。结果病理结果显示,以fGGN为主要影像学表现的42例肺腺癌患者中,EGFR突变32例,未突变10例,分别作为突变组和未突变组。突变组和未突变组肺腺癌患者年龄、性别、病灶形状、边缘形态、内部结构和邻近结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组和未突变组肺腺癌患者吸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组肺腺癌患者SUVmax与未突变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fGGN为主要影像学表现的肺腺癌患者的18F-FDGPET/CT代谢及影像学征象与EGFR突变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PET/CT 局灶性磨玻璃结节 肺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湖北宜昌深层山地页岩气地质力学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梁兴 张朝 +7 位作者 张鹏伟 张磊 王高成 潘元炜 赵春段 张介辉 王维旭 仇凯斌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5期20-31,共12页
湖北宜昌深层山地页岩气区块位于中扬子地块的江汉盆地北缘,具有龙马溪组页岩气目的层埋深大、地质条件复杂、水平应力差大等特征。开展地质力学研究有助于深化区块复杂构造、断层及天然裂缝系统对地应力场影响的认识,为页岩气水平井的... 湖北宜昌深层山地页岩气区块位于中扬子地块的江汉盆地北缘,具有龙马溪组页岩气目的层埋深大、地质条件复杂、水平应力差大等特征。开展地质力学研究有助于深化区块复杂构造、断层及天然裂缝系统对地应力场影响的认识,为页岩气水平井的井壁稳定性分析、钻进风险预测、压裂设计优化及压后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的建立依赖于精细化的构造解释、页岩气地质及多尺度天然裂缝模型,针对宜昌探区建立了全区和开发平台尺度三维地质力学模型,平台尺度模型具有更精细的分辨率,能精确刻画井周的地应力场,更好地服务于钻井与压裂优化设计。研究表明,宜昌探区应力机制以挤压走滑型为主,水平两向应力差值大于四川盆地页岩气区,天然裂缝激活风险较大,而且钻井液安全窗口较窄、井壁稳定性较差,水平井分级压裂受到水平应力差大、天然裂缝激活风险大等特征影响而出现水力裂缝缝网较简单的问题。基于平台模型开展了压后四维地质力学模拟,分析压后地应力场变化,研究成果表明,压裂后缝网周围的最小主应力明显增加,应力机制向逆冲型过渡,应力阴影影响范围在20~40m。充分利用地质力学成果对于提高钻探工程效率和开发效益有重要作用,该研究是国内首次针对四川盆地外的复杂构造区深层山地页岩气建立的精细化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研究成果对于深层页岩气大规模开发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山地页岩气 地质力学 地质工程一体化 孔隙压力 应力阴影 泥浆窗口 宜昌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致密油地质工程一体化解决方案——针对科学布井和高效钻井 被引量:19
6
作者 冯张斌 马福建 +15 位作者 陈波 李德胜 常波涛 冷先刚 柴慧强 吴凯 杨永兴 王永康 黄勇杰 丁黎 李治君 卢庆治 潘元炜 胡中 付在荣 王维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5-168,共14页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致密油储层主要为重力流砂体沉积,砂体的分布在垂向和横向上均复杂多变,单砂体厚度薄,对高效钻井和生产提出了挑战。文章提出了一套利用近钻头随钻测量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相结合的地质工程一体化方法。在综合地质...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致密油储层主要为重力流砂体沉积,砂体的分布在垂向和横向上均复杂多变,单砂体厚度薄,对高效钻井和生产提出了挑战。文章提出了一套利用近钻头随钻测量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相结合的地质工程一体化方法。在综合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三维精细地质、油藏和地质力学模型,进行钻井位置优选、工厂化平台设计、钻井作业实施和地质导向方案优化,使井轨迹设计科学合理,钻井过程中提高砂体钻遇率,同时保证后期生产阶段较高的单井产量与井区的最终长期累计产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优质储层主要为碎屑流的块状砂岩,提高钻遇率的核心在于利用实时传输随钻测量数据,综合分析钻、测、录数据,确定钻头在沉积旋回的位置,从而确定地质导向作业方案。在该方法指导下实施的两口水平井钻井作业,油层钻遇率较周边井钻遇率提高5%~10%;通过早期基于地质模型和地质力学模型基础上的数值模拟,结合钻井和生产实践科学布井,最终选定400m为研究区最佳水平井井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油 地质工程一体化 地质导向 地质建模
下载PDF
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过程中的多尺度裂缝建模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春段 张介辉 +3 位作者 蒋佩 潘元炜 李君军 李清山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9-732,共14页
受复杂地质因素的影响,地质工程一体化一直是页岩气提产增效的关键,其中,多尺度裂缝建模是一体化建模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影响着综合地学模型的准确度和适用性。为了预测天然裂缝对南方海相页岩气水平井钻井和压裂工程的影响,从地球物... 受复杂地质因素的影响,地质工程一体化一直是页岩气提产增效的关键,其中,多尺度裂缝建模是一体化建模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影响着综合地学模型的准确度和适用性。为了预测天然裂缝对南方海相页岩气水平井钻井和压裂工程的影响,从地球物理、地质、测井和地质力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对天然裂缝空间分布及其受力状态进行了精细刻画,具体如下:①对叠前地震道集进行精细化针对性的处理,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保真保幅性,而后进行蚂蚁追踪和多尺度裂缝预测,并结合成像测井、录井和钻井数据进行验证,准确预测天然裂缝的空间分布;②结合成像测井揭示的天然裂缝产状,建立分尺度离散裂缝模型;③由于不同尺度裂缝的力学参数对钻完井工程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故以分尺度的方式对裂缝模型进行粗化;④采用等效原理对裂缝的地质力学参数进行分尺度赋值,合理刻画天然裂缝对地应力场的扰动,预测天然裂缝应力状态,为研究天然裂缝对钻完井工程的影响奠定基础。利用上述方法有效预测了钻井过程中的泥浆漏失,方法应用结果表明,包含天然裂缝影响的地质力学模型更能反映真实原场应力,可用于研究压裂过程中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的相互作用,优化水平井压裂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断裂系统 天然裂缝 龙马溪/五峰组 昭通示范区 等效原理 地应力场
下载PDF
页岩气地质力学特征评价方法——中国南方海相强改造区山地页岩地质力学特征 被引量:9
8
作者 舒红林 仇凯斌 +4 位作者 李庆飞 潘元炜 罗瑀峰 舒东楚 王高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13,共13页
中国南方海相强改造区山地页岩气储层具有极强的力学各向异性,导致储层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模拟和真实工况差异大,显著限制了其对水力压裂工程实施的指导作用。为此,以该区一个山地页岩气区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研究对象,在全面分析已有的... 中国南方海相强改造区山地页岩气储层具有极强的力学各向异性,导致储层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模拟和真实工况差异大,显著限制了其对水力压裂工程实施的指导作用。为此,以该区一个山地页岩气区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研究对象,在全面分析已有的岩心分析成果的基础上,围绕着深化页岩气各向异性的评价,设计了全新的岩心实验方案并开展了相关实验,分析了龙马溪组储层各小层的各向异性特征及不同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基于岩心分析成果,综合测井数据开展单井各向异性地质力学建模,全面评价该区块地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借助于全直径岩心的CT扫描来优选试样柱塞位置,可以提升岩样的代表性及岩样柱塞的质量;(2)超声波的动态测试和多级三轴压缩实验均显示龙马溪组地层具有明显的应力敏感性;(3)通过综合超声波动态测试、三轴压缩实验静态测试及声波测井能够比较可靠地建立动静态转换关系,能够利用电缆及随钻测井声波数据确定静态弹性模量;(4)YS130井区龙一13小层为优质储层中最低刚度及最低应力的小层,是水平井着陆的优选层位。结论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可以为水平井着陆位置优选、压裂设计优化及钻井优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海相 强改造区山地页岩气 地质力学 各向异性 岩心分析 一维地质力学建模 三维地质力学建模
下载PDF
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肝肺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田凤艳 董萧 +3 位作者 侯晓寒 袁如月 潘元威 张大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总结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肝肺综合征(HPS)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例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HPS患儿的临床资料。以“Budd-Chiari综合征”“肝肺综合征”“Budd-Chiari syn... 目的总结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肝肺综合征(HPS)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例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HPS患儿的临床资料。以“Budd-Chiari综合征”“肝肺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hepatopulmonary syndrome”为关键词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进行检索(建库至2023年7月),结合本例资料,总结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HPS患儿(<18岁)的临床特征、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患儿,男,13岁,因“发绀、活动后胸闷6个月,皮肤黄染1周”入院。入院体格检查可见全身皮肤黏膜、巩膜轻度黄染,口唇、眼周、四肢末端发绀。辅助检查可见肝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异常,总胆红素53μmol/L,直接胆红素14μmol/L,间接胆红素39μmol/L;氧分压54 mmHg(1 mmHg=0.133 kPa),二氧化碳分压31 mmHg,肺泡动脉血氧梯度57 mmHg;腹部CT静脉造影示Budd-Chiari综合征(肝静脉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增强经胸超声心动图造影(CE-TTE)阳性。患儿经对症支持治疗后院外氧疗,随访至2023年3月,低氧血症无明显改善,日常活动受限。文献复习符合检索条件中文文献0篇,英文文献3篇,结合本例患儿共4例,3例首诊原因为呼吸困难、发绀或低氧血症,1例不详。2例因呼吸系统症状就诊诊断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HPS,2例HPS分别发生于Budd-Chiari综合征确诊1.5和8.0年。CE-TTE阳性2例,肺灌注显像阳性2例。2例患儿行肝移植,呼吸功能恢复良好;吸氧治疗1例,低氧血症无改善;等待肝移植1例。结论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HPS早期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发绀多见,早期行CE-TTE明确肺内血管扩张可减少误诊。肝移植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BUDD-CHIARI综合征 肝肺综合征
原文传递
Evaluating the safety of high arch dams with fractures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geomechanical model testing 被引量:3
10
作者 HE Zhu LIU YaoRu +1 位作者 pan yuanwei YANG Qia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1648-1659,共12页
It is important to estimate the probability of fracture extension and its impact on the safety of arch dams with fractures.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geomechanical model test were combined to evaluate the overall stabi... It is important to estimate the probability of fracture extension and its impact on the safety of arch dams with fractures.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geomechanical model test were combined to evaluate the overall stability and the extension probability of fractures.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ecasted the dam displacement and the operating behavior based on the parameters obtained from the back analysis. Geomechanical model test was based on small block masonry and the models with or without fractures were both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formation of dams is in line with general rules at a normal water load and the extension probability of the existing fractures is very small, which h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global stability of dams. Moreover, the failure process of arch dams with the existing fractures in dams at overload scenarios is similar to the one without the embedded fractures, i.e., the failure crack which is not caused by the existing fractures inside comes into being on the surface of dams itsel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simulation geomechanical model test safety evaluation arch dams FRACTUR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