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作时序优化振动信号混沌吸引子特征的断路器操动状态辨识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会兰 常庚垚 +3 位作者 赵书涛 裘实 黄伟杰 刘教民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35-2644,共10页
高压断路器分合闸操作过程包括掣子脱扣、弹簧释能、动静触头碰撞等动作,机械振动信号作为能量传递的表现,蕴含着丰富的运行状态信息。该文基于断路器关键动作节点的时序,提出一种动作时序优化振动信号混沌吸引子特征的断路器操动状态... 高压断路器分合闸操作过程包括掣子脱扣、弹簧释能、动静触头碰撞等动作,机械振动信号作为能量传递的表现,蕴含着丰富的运行状态信息。该文基于断路器关键动作节点的时序,提出一种动作时序优化振动信号混沌吸引子特征的断路器操动状态辨识方法。首先,由高速相机捕捉断路器操动过程主轴拐臂运动图像,利用目标跟踪算法获取动触头关键运动节点时序指标;然后,依据时序指标划分操动过程,通过对不同阶段的振动信号相空间重构,提取相空间吸引子几何和属性特征;最后,利用智能分类算法进行故障辨识,实验结果验证该方法在大幅节省时间开销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分类辨识的准确率达96.9%。该文方法在断路器状态监测和带电测试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断路器 动作时序 吸引子特征 混沌分析 振动信号
下载PDF
基层政府“编外扩张”何以治理:一个政府职责的视角——基于江苏省C镇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邱实 杨爽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6,共13页
基层政府编外人员的扩张会引发基层治理中的各类问题。基层政府“编外扩张”的形式主要呈现为社会化用工规制下的“转移性”扩张、编外人员流动下的“储备性”扩张和治理权限不足下的“自主性”扩张。在政府职责的视角下,基层政府“编... 基层政府编外人员的扩张会引发基层治理中的各类问题。基层政府“编外扩张”的形式主要呈现为社会化用工规制下的“转移性”扩张、编外人员流动下的“储备性”扩张和治理权限不足下的“自主性”扩张。在政府职责的视角下,基层政府“编外扩张”的发生逻辑可被概括为职责过载、职责脱节和职责外溢。基于基层政府“编外扩张”的发生逻辑,应建构“厘定职责—依职定岗—循责定额—双规并行”的治理路径,并通过建立清晰规范的政府职责清单、划定编外人员的岗位范畴、动态化的编外人员额度核定、构建职责明确的编内编外规范化的双线管理模式等具体方式实现对“编外扩张”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政府 编外扩张 政府职责 治理效能
下载PDF
基于改进分数去噪网络的铁路场景点云模型去噪方法
3
作者 闫斌 汪思成 +4 位作者 胡文博 王卫东 邱实 李正 王劲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83-4992,共10页
基于点云数据的逆向建模是铁路工程数字化发展的关键步骤,也是铁路数字孪生、结构健康监测等各种延伸应用的基础。为解决传统直接依赖无人机航测数据构建的点云模型存在精度低、可靠性差等问题,尤其是对于复杂的铁路场景,易导致模型与... 基于点云数据的逆向建模是铁路工程数字化发展的关键步骤,也是铁路数字孪生、结构健康监测等各种延伸应用的基础。为解决传统直接依赖无人机航测数据构建的点云模型存在精度低、可靠性差等问题,尤其是对于复杂的铁路场景,易导致模型与实际偏差过大,提出一种改进的分数去噪网络(Improved Score-based Denoised Network,ISDNet)。该网络在传统分数去噪网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全新的编码器与解码器,在提高三维点云模型精度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和计算成本。该算法既减少了无人机逆向三维点云建模过程中由于环境扰动等因素产生的离散噪点,在铁路基础设施的结构细节处理上有较好的表现,将重建后的点云模型测量点坐标与全站仪测量的坐标进行了对比验证。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ISDNet网络去噪后的铁路场景三维模型的误差降低至原始模型的一半,各测量点间X方向的平均误差为5.67 mm,Y方向的平均误差为6.67 mm,Z方向的平均误差为6.83 mm。去噪后的三维点云模型有效减少了接触网、钢轨等细节数据的丢失,并显示出了更强的形状表征性,能够更清晰。本文所提方法能够实现铁路场景点云模型的高效去噪,并将模型精度进行提高,有效减少了点云模型中各构件细节的丢失,能够为相关的延伸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三维点云模型 铁路工程 深度学习 点云去噪 宏观建模
下载PDF
俄罗斯与阿富汗塔利班关系的嬗变进程及发展前景
4
作者 马勇 邱实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24年第3期37-58,157,共23页
基于地缘政治、塔利班实力消长等因素的考量,俄罗斯对阿富汗塔利班的政策一再进行调整,从保持中立到反对塔利班,再到与其有限互动,直至塔利班重新执政以来与其保持建设性接触,这些政策调整直接影响着俄塔关系的走向。2021年8月塔利班重... 基于地缘政治、塔利班实力消长等因素的考量,俄罗斯对阿富汗塔利班的政策一再进行调整,从保持中立到反对塔利班,再到与其有限互动,直至塔利班重新执政以来与其保持建设性接触,这些政策调整直接影响着俄塔关系的走向。2021年8月塔利班重新执政以来,俄罗斯对阿富汗政策的新取向日渐形成,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俄罗斯主动与阿富汗各方政治势力保持直接接触;致力于打造广泛包容的区域对话模式———“莫斯科模式”;协调、借助第三方力量应对阿富汗变局。其中,“莫斯科模式”似乎表明俄罗斯力争在阿富汗和平、和解与重建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进而提升自身的地缘政治影响力。近年来俄阿关系发展呈现向好迹象,但遭受多重因素困扰。由于俄罗斯对阿富汗的援助能力较为有限,加之美俄战略竞争加剧以及俄乌冲突的影响,俄塔关系的不确定性在日渐增大,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外交政策 阿富汗塔利班 “莫斯科模式”
下载PDF
封装包覆结构多孔Fe_(3)O_(4)长循环锂电池负极材料 被引量:1
5
作者 仇实 李瑞 +2 位作者 汪洋 谢伟 吴启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8-348,共11页
本文通过封装与包覆结构共同作用抑制多级孔Fe_(3)O_(4)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提高Fe_(3)O_(4)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采用硬模板法将葡萄糖和尿素作为造孔剂合成具有多级孔结构的Fe_(3)O_(4)材料,再利用醛脂包覆系统在多级孔Fe_(... 本文通过封装与包覆结构共同作用抑制多级孔Fe_(3)O_(4)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提高Fe_(3)O_(4)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采用硬模板法将葡萄糖和尿素作为造孔剂合成具有多级孔结构的Fe_(3)O_(4)材料,再利用醛脂包覆系统在多级孔Fe_(3)O_(4)上均匀的包覆一层碳材料,随后使用氢化工程对体积膨胀率仅为~4%的TiO_(2)进行氢化处理并提高TiO_(2)的导电率,将氢化TiO_(2)作为封装材料对碳包覆多级孔Fe_(3)O_(4)进行封装处理,制备出具有三维网络传输结构的H-TiO_(2)-C-Fe_(3)O_(4)电极材料。结果表明,封装与包覆结构较好的缓解了H-TiO_(2)-C-Fe_(3)O_(4)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在0.2 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0圈之后的放电比容量为599.61 mAh·g^(-1),以1 A·g^(-1)的电流密度循环700圈后的比容量为542.64 mAh·g^(-1),即使在6 A·g^(-1)的大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也能够达到168.7 mAh·g^(-1),当电流返回0.2 A·g^(-1)循环100圈后的比容量为671.91 mAh·g^(-1),优异的倍率性能为H-TiO_(2)-C-Fe_(3)O_(4)样品在大电流储能设备上使用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 包覆 封装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孔隙特性对铝基非晶合金涂层腐蚀行为的影响
6
作者 邱实 吕威闫 +3 位作者 王琦 王晓明 韩国峰 杨柏俊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3-181,共9页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AF)技术制备1.36%高孔隙率(high porosity,HP)和0.86%低孔隙率(low porosity,LP)两种铝基非晶合金涂层,研究孔隙率对铝基非晶合金涂层腐蚀行为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并结合3D高分辨X...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AF)技术制备1.36%高孔隙率(high porosity,HP)和0.86%低孔隙率(low porosity,LP)两种铝基非晶合金涂层,研究孔隙率对铝基非晶合金涂层腐蚀行为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并结合3D高分辨X射线衍射形貌(3D XRT)分析涂层孔隙率以及微观组织结构,利用电化学测试系统和接触角测量仪研究涂层的腐蚀行为,采用X射线光电子谱(XPS)分析两种涂层钝化膜成分。结果表明:LP涂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I_(corr))为3.0×10^(-6)A/cm^(2),点蚀电位(Epit)为-0.40 V,而HP涂层的I_(corr)为6.0×10^(-6)A/cm^(2),Epit为-0.47 V,LP涂层具有更好的耐局部点蚀能力;LP涂层的电荷转移电阻(Rct)约为HP涂层的2倍;LP涂层具有更大的接触角,疏水性更好;LP涂层形成的钝化膜中RE_(2)O_(3)的含量大于HP涂层,进一步说明LP涂层具有更优异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涂层 阻抗谱 腐蚀 润湿 疏水性
下载PDF
基于深度风格迁移合成数据的扣件异常状态检测
7
作者 邱实 陈斌 +3 位作者 胡文博 刘延 张晨雷 王劲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2-131,共10页
扣件系统是轨道结构中的关键基础部件,其服役状态直接影响铁路列车的正常运行。现有基于机器视觉检测方案受样本不均的影响易漏检或错检。提出一种基于图像风格迁移学习的板式无砟轨道扣件系统异常状态检测算法。该算法基于实际场景进... 扣件系统是轨道结构中的关键基础部件,其服役状态直接影响铁路列车的正常运行。现有基于机器视觉检测方案受样本不均的影响易漏检或错检。提出一种基于图像风格迁移学习的板式无砟轨道扣件系统异常状态检测算法。该算法基于实际场景进行铁路轨道结构的正向建模,按照设计阶段的约束关系参数化生成几何构造完全相同的BIM模型,通过轻量化物理引擎渲染场景细节,并随机部署不同类型状态的扣件系统,输出虚拟巡检图像。在此基础上,利用循环对抗生成网络将虚拟巡检图像进行真实化的风格迁移,得到高仿真且正负样本均衡的合成数据集。最后利用该数据集对典型的深度目标检测网络进行充分训练,实现对板式无砟轨道结构扣件异常状态的精确化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经过风格迁移得到的合成数据集充分训练的Faster R-CNN网络具有最佳的板式无砟轨道结构扣件异常状态检测精度,对正常、断裂、缺失和位移4种类型状态的扣件检测MAP值为94.91%,相比真实数据集高出5.39%,比虚拟BIM数据集高出2.37%。其中缺失状态扣件检测精度提升最大,比真实数据集提高10.13%,实现了扣件状态识别精度的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工程 扣件异常状态检测 风格迁移 合成数据 深度学习
下载PDF
风速传感器风洞校准的阻塞影响及修正方法研究
8
作者 邱实 孙嫣 +3 位作者 陈曦 边泽强 白贏策 任燕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2,共9页
为研究阻塞现象的形成原理及其对风速校准结果的影响,建立高阻塞比和低阻塞比工况对应的气象风速校准流场仿真模型,分析不同阻塞比工况对圆柱形结构和长方体结构风洞试验段流场影响。现有理论模型和比较法使用单一的修正系数修正所有校... 为研究阻塞现象的形成原理及其对风速校准结果的影响,建立高阻塞比和低阻塞比工况对应的气象风速校准流场仿真模型,分析不同阻塞比工况对圆柱形结构和长方体结构风洞试验段流场影响。现有理论模型和比较法使用单一的修正系数修正所有校准点风速示值,导致低风速校准点风速传感器示值修正存在偏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各校准点独立计算阻塞修正系数的分段修正方法。结合EC9-1型、EL15-1A型和ZQZ-TF型等常用气象风速传感器校准数据,分析分段修正法与既有理论模型和比较法对传感器测量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种阻塞修正方法都可改善风速传感器示值误差和频率方程等测量特性,使传感器示值、频率方程的斜率和截距更接近标准风洞的校准数据,分段修正法对传感器偏离程度的改善效果最为显著,经分段修正法修正后的传感器偏离程度最接近标准风洞测得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传感器 阻塞 修正系数 风洞 校准 CFD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方法的在轨卫星智能温度预测
9
作者 夏青 邱实 +3 位作者 刘新颖 刘明 郭金生 林晓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19-1627,共9页
针对传统卫星温度预测方法在预测精度和鲁棒性方面表现不佳,难以满足高维度耦合数据预测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针对卫星温度遥测数据的多元时序数据预测模型——改进的时间序列处理模块(advanced time series processing module,ATSPM)-Ne... 针对传统卫星温度预测方法在预测精度和鲁棒性方面表现不佳,难以满足高维度耦合数据预测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针对卫星温度遥测数据的多元时序数据预测模型——改进的时间序列处理模块(advanced time series processing module,ATSPM)-Net。首先,构建了包含一维卷积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的ATSPM,以对高度耦合的遥测数据中的时间依赖关系进行多尺度提取。接着,设计了多元时序数据预测模型ATSPM-Net。通过堆叠ATSPM,ATSPM-Net确保模型的灵活感受野,从而实现高准确率和鲁棒性的遥测数据预测。最后,在5个数据集上进行的数值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时序数据预测模型,ATSPM-Net在参数量较少的情况下能展现出更优异的温度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预测 遥测数据 时序数据预测
下载PDF
PGC1α通过抑制膀胱癌细胞侵袭抑制膀胱癌的进展
10
作者 邱实 邢岩 +3 位作者 曲立成 薛亚明 尚东梅 晋学飞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9期1087-1091,共5页
目的探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剂1α(PGC1α)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模式及其对膀胱癌细胞侵袭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膀胱癌患者和对照组人群(非膀胱癌患者)血清中PGC1α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及PGC1α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临... 目的探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剂1α(PGC1α)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模式及其对膀胱癌细胞侵袭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膀胱癌患者和对照组人群(非膀胱癌患者)血清中PGC1α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及PGC1α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利用膀胱癌细胞系T24进行PGC1α的过表达实验,分析其对T24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结果膀胱癌患者血清中PGC1α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人群,且高表达PGC1α的患者病理分期和病理分级较低;表达PGC1α后,T24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和侵袭能力显著减弱。此外,过表达PGC1α导致与EMT相关的蛋白SNAIL1、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下调,E-cadherin的表达上调。结论(1)PGC1α表达水平降低是膀胱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并且与更高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有关;(2)PGC1α可以通过调节EMT相关蛋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PGC1α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军事飞行人员高脂血症患病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刘伟 滕跃 +6 位作者 张慧变 刘弋飞 仇实 魏丛然 李金兰 于东睿 贾宏博 《空军航空医学》 202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分析军事飞行人员高脂血症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飞行人员的航卫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系统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住院的军事飞行人员的病例数据,分别按机种、飞行时间、人员... 目的分析军事飞行人员高脂血症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飞行人员的航卫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系统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住院的军事飞行人员的病例数据,分别按机种、飞行时间、人员类别及BMI、饮酒史、吸烟史、血压、年龄和尿酸水平分组,比较不同组间飞行人员高脂血症患病率,对可疑因素与高脂血症患病率的关系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926例军事飞行人员高脂血症患病率为17.7%,不同机种、人员类别的军事飞行人员高脂血症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飞行时间军事飞行人员高脂血症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61,P=0.001);血压水平高、尿酸水平高、体质量指数高的飞行人员较正常组高脂血症患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3、18.82、33.59,P均=0.001);有吸烟史较无吸烟史飞行人员高脂血症患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5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体质量指数、血压、尿酸水平是高脂血症的影响因素(OR=3.080、1.489、3.760、1.629,P<0.001、=0.025、<0.001、=0.026)。结论高脂血症在飞行人员中患病率较高,吸烟史、体质量指数、血压、尿酸水平是高脂血症的影响因素。航空卫生保障要重点关注飞行人员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不断提高飞行人员的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危险因素 航空卫生保障 飞行人员
下载PDF
猫球形马拉色菌脂肪酶SMG 1基因的真核表达及重组载体脂肪酶活性分析
12
作者 王开开 赵懿侔 +4 位作者 张含露 邱实 刘艺佳 张文鑫 杨丰利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37-2046,共10页
【目的】马拉色菌(Malassezia)是引起猫外耳炎的病因之一,具有脂质依赖性,脂肪酶SMG 1基因能调控球形马拉色菌脂肪酶的合成。本研究旨在构建脂肪酶SMG 1基因毕赤酵母表达载体,获得SMG 1基因重组表达产物,并对脂肪酶酶活性进行分析,为后... 【目的】马拉色菌(Malassezia)是引起猫外耳炎的病因之一,具有脂质依赖性,脂肪酶SMG 1基因能调控球形马拉色菌脂肪酶的合成。本研究旨在构建脂肪酶SMG 1基因毕赤酵母表达载体,获得SMG 1基因重组表达产物,并对脂肪酶酶活性进行分析,为后续马拉色菌脂肪酶SMG 1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1例疑似猫马拉色菌性外耳炎病例的致病菌进行真菌分离鉴定,并通过相似性比对确定菌种类型;利用DNAworks软件优化脂肪酶SMG 1基因,构建克隆载体并鉴定;使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构建SMG 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对重组表达载体进行筛选及鉴定;对重组载体脂肪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试验成功从疑似患有马拉色菌性外耳炎的患猫耳道中分离得到1株马拉色菌菌株,鉴定为球形马拉色菌;通过对马拉色菌脂肪酶SMG 1基因密码子的优化,将密码子适应指数(codon adaptation index,CAI)提高至0.95;成功构建脂肪酶SMG 1基因克隆载体,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GAPZαA-SMG1并转入毕赤酵母X33中,诱导表达后使用SDS-PAGE分析,蛋白产物大小为35 ku,脂肪酶酶活性测定为0.023 U/mL;重组脂肪酶SMG1在30℃酶活性最高(0.027 U/mL),与40、45℃组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结论】球形马拉色菌在猫耳道皮肤温度附近有较高的脂肪酶活性,同时脂质促进了马拉色菌的生长;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可成功表达并分泌重组脂肪酶SMG1。试验结果为后续猫马拉色菌性外耳炎的致病机制研究、脂肪酶抑制剂研制及快速检测技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马拉色菌 脂肪酶 毕赤酵母 真核表达
下载PDF
一种基于同态加密的小微企业联合信用评估机制
13
作者 常卓越 邱石 +5 位作者 康帅 马彩光 黄赟鹏 陈志敏 宋美琪 龚钢军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4年第9期45-53,共9页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用电数据作为小微企业的重要经营数据,具有时效性强、真实度高、覆盖面广的优势,可以弥补小微企业资金和财务信息的空白,为小微企业征信提供了一种新型解决方案。但高价值的征信数据属于各行业的商业机密,在电力金融...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用电数据作为小微企业的重要经营数据,具有时效性强、真实度高、覆盖面广的优势,可以弥补小微企业资金和财务信息的空白,为小微企业征信提供了一种新型解决方案。但高价值的征信数据属于各行业的商业机密,在电力金融跨域联合征信过程中,各方对客户数据都拥有保密心理,造成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两者之间的矛盾。目前的数据共享方案存在计算繁琐、流程复杂度高等问题,需要引入轻量级数据共享隐私保护方案。因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BGN同态加密计算的小微企业联合信用评估机制,通过电力企业与金融企业的数据共享,构建联合信用评估指标体系,以BGN同态加密算法为安全保障,在隐私保护的前提下获得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在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评估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企业 信用共享 同态加密 隐私计算
下载PDF
钆对比剂沉积的研究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孔莹 邱实 +1 位作者 张帅 徐凯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1-525,共5页
钆对比剂是临床应用最多的磁共振成像对比剂。2014年首次发现多次注射钆对比剂后脑内深部核团出现异常高信号,提示钆对比剂发生了脑内沉积。随着研究深入,在体内多个器官和组织中均发现钆沉积现象。本文对国内外钆对比剂沉积的研究进展... 钆对比剂是临床应用最多的磁共振成像对比剂。2014年首次发现多次注射钆对比剂后脑内深部核团出现异常高信号,提示钆对比剂发生了脑内沉积。随着研究深入,在体内多个器官和组织中均发现钆沉积现象。本文对国内外钆对比剂沉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钆对比剂合理、安全应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对比剂 钆沉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吕宋海峡入流对南海北部中尺度涡的影响
15
作者 满文峥 裘是 陈学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共10页
本文以2011年为例,基于海洋模式(Oceanic regional circulation and tidal model,ORCTM)模拟的南海北部真实情况下的中尺度涡场和封闭吕宋海峡情况下的中尺度涡场,对比分析和研究了吕宋海峡入流对中尺度涡数量、传播特征的影响。结果表... 本文以2011年为例,基于海洋模式(Oceanic regional circulation and tidal model,ORCTM)模拟的南海北部真实情况下的中尺度涡场和封闭吕宋海峡情况下的中尺度涡场,对比分析和研究了吕宋海峡入流对中尺度涡数量、传播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边界层分离、正压不稳定和平流效应的影响下,吕宋海峡黑潮水入侵等海峡入流对南海北部海域涡旋的生成和传播具有较大影响。当封闭吕宋海峡时,关闭了黑潮水对南海的侵入,南海北部不存在黑潮弯曲区,无法通过边界层分离机制生成中尺度涡;同时,南海贯穿流强度和正压不稳定减弱,降低了涡流间的能量转移,抑制了涡旋的生成和存续时间,导致南海北部中尺度涡数量减少,生存时间缩短;此外,由于涡度倾向的平流效应减弱,南海北部中尺度涡的传播距离明显变短。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海洋动力学机制和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海域 中尺度涡 吕宋海峡 边界层分离 正压不稳定 平流效应
下载PDF
南海西南海域中尺度涡传播特征分析
16
作者 张舒妍 裘是 +2 位作者 郭佳祺 张哲恩 陈学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本文依据越南离岸流等将该海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基于1993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的海平面异常卫星高度计数据,追踪了南海西南海域中尺度涡的传播轨迹,研究了中尺度涡的传播特征。结果表明:北部区域气旋涡传播方向更易沿等深线传播,反... 本文依据越南离岸流等将该海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基于1993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的海平面异常卫星高度计数据,追踪了南海西南海域中尺度涡的传播轨迹,研究了中尺度涡的传播特征。结果表明:北部区域气旋涡传播方向更易沿等深线传播,反气旋涡更易跨地形由深水向浅水运动;北部区域冬半年(秋分至春分)会有更多的气旋涡偏北向运动,更多反气旋涡偏南向运动,夏半年(春分至秋分)则会有更多的反气旋涡偏北向运动,更多的气旋涡偏南向运动;南部区域夏半年反气旋涡的传播路径最为独特,主要向东北方向运动,气旋涡则主要向西南方向运动,二者方向完全相反。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全面了解南海旋涡的传播及其物理机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南海域 中尺度涡 传播特征 统计特征
下载PDF
国内外飞机缓蚀剂标准差异浅析
17
作者 万蓉 邱实 陶威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11期74-81,共8页
对比分析了我国飞机缓蚀剂标准与部分国外标准存在的差异,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改进措施。综述了国内外现有的飞机缓蚀剂相关标准,从标准体系和技术要求2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二者存在的差异。由于起步晚、经验不足等原因,我国缓蚀剂尚未形... 对比分析了我国飞机缓蚀剂标准与部分国外标准存在的差异,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改进措施。综述了国内外现有的飞机缓蚀剂相关标准,从标准体系和技术要求2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二者存在的差异。由于起步晚、经验不足等原因,我国缓蚀剂尚未形成标准体系,虽然部分技术要求上已满足国际先进水平,但在部分细分指标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提出了我国缓蚀剂设计研发的方向,同时提出了建立和健全我国缓蚀剂标准体系的建议,对提升我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产飞机腐蚀防护与控制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 缓蚀剂 标准 标准体系 标准差异 技术要求
下载PDF
基于ADTD的FY-4A卫星闪电探测性能分析
18
作者 李云 邱实 +3 位作者 孙征 刘毅诚 罗小军 石立华 《陆军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为评估风云四号A星(Fengyun-4A,FY-4A)的闪电探测性能,提出了基于星地闪电数据统计特征的匹配方法:选取较大时空窗口,进行星地数据匹配;对匹配数据的时间差和距离差进行概率统计,确定最合适的时空窗口。通过对我国2020年夏季(6—8月)FY... 为评估风云四号A星(Fengyun-4A,FY-4A)的闪电探测性能,提出了基于星地闪电数据统计特征的匹配方法:选取较大时空窗口,进行星地数据匹配;对匹配数据的时间差和距离差进行概率统计,确定最合适的时空窗口。通过对我国2020年夏季(6—8月)FY-4A和地基闪电定位系统(advanced direction and time-of-arrival detecting system, ADTD)的闪电数据进行统计,确定时间间隔3.4 s,空间经纬度间隔0.6°作为星地数据一致性分析的时空窗口。基于此时空窗口开展了星地闪电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星地数据时间偏差平均值为1.3 s,空间偏差平均值为23.73 km;FY-4A闪电探测效率为19%,FY-4A探测效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白天平均探测效率为7%,明显低于夜晚的31.1%,且白天12:00—14:00时探测效率最低,仅为2.3%;FY-4A闪电数据的光辐射强度日变化特征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呈正相关,白天12:00—14:00时光辐射强度最大达到1 391μJ/m2/sr,比夜晚光辐射强度(124μJ/m2/sr)高一个量级,白天只有光辐射较强的闪电才能被FY-4A闪电成像仪(lightning mapping imager, LMI)捕获,进一步解释了白天闪电探测效率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成像仪 闪电探测 探测效率 日变化特征
下载PDF
一种四天线MIMO-SC-FDMA高精度信道估计方案
19
作者 邱实 陈鹏 +1 位作者 张蓓蓓 王彬虎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80,共8页
针对高速移动环境下频率色散现象以及信道容量低和系统可靠性差的问题,提出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技术与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ess, SC-FDMA)技术相结合的方... 针对高速移动环境下频率色散现象以及信道容量低和系统可靠性差的问题,提出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技术与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ess, SC-FDMA)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四天线MIMO-SC-FDMA通信系统的高精度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采用空时编码(Spatial Time Block Code, STBC)与时间切换传输分集(Time Switched Transimit Diversity, TSTD)结合的STBC-TSTD分集编码技术,选择自然插值方案,在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信道估计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利用频域加权来提高信道估计精度的高精度信道估计算法,减小了频率色散现象影响,提升了信道容量和系统可靠性,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估计 单载波频分多址 多输入多输出 离散傅里叶变换 频域加权
下载PDF
个性化牙龈成型器在不同牙龈生物型及角化龈宽度患者上颌单颗前牙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裘实 罗畅 +2 位作者 蔡安庆 王小菲 朱挺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78-384,共7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牙龈成型器在不同牙龈生物型及角化龈宽度患者上颌单颗前牙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5月绍兴市口腔医院收治的行上颌单颗前牙种植修复的患者85例,按角化龈宽度和牙龈生物型分为4组,角化龈宽度不足... 目的:探讨个性化牙龈成型器在不同牙龈生物型及角化龈宽度患者上颌单颗前牙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5月绍兴市口腔医院收治的行上颌单颗前牙种植修复的患者85例,按角化龈宽度和牙龈生物型分为4组,角化龈宽度不足和厚龈型组(角化龈宽度<2 cm,n=17)、角化龈宽度不足和薄龈型组(n=13)、角化龈宽度充足和厚龈型组(角化龈宽度≥2 cm,n=26)、角化龈宽度充足和薄龈型组(n=29)。所有患者均接受个性化牙龈成型器种植。比较不同角化龈宽度与牙龈生物型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软组织美学效果、龈乳头美学效果、软组织愈合程度及美学效果满意度的影响。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当天、永久修复完成时、永久修复完成6个月后,在相同牙龈生物型条件下,角化龈宽度<2 mm的患者骨吸收量显著大于角化龈宽度≥2 mm的患者(P<0.05)。在相同角化龈宽度下,厚龈型与薄龈型患者骨吸收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永久修复完成时、永久修复完成6个月后,在相同牙龈生物型条件下,角化龈宽度≥2 mm的患者红色美学指数(PES)评分、龈乳头充填指数(PF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高于角化龈宽度<2 mm的患者(P<0.05)。在相同角化龈宽度条件下,厚龈型患者PES评分、PFI评分、VAS评分显著高于薄龈型患者(P<0.05)。术后3 d和术后7 d,在相同牙龈生物型条件下,角化龈宽度≥2 mm的患者黏膜肿胀度评分显著低于角化龈宽度<2 mm的患者(P<0.05)。在相同角化龈宽度下,厚龈型患者黏膜肿胀度评分显著低于薄龈型患者(P<0.05)。结论: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健康与角化龈宽度密切相关,牙龈生物型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影响较小。角化龈宽度充足且厚龈型患者软组织健康、龈乳头美学效果、软组织愈合程度及美学效果满意度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牙龈成型器 牙龈生物型 角化龈宽度 种植体 龈乳头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