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坤宝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辽 程玲 +1 位作者 漆也 刘吉峰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7期104-111,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坤宝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2年12月的相关文献。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 目的系统评价坤宝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2年12月的相关文献。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涉及159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其中观察组803例,对照组787例。按对照组的用药种类进行亚组分析,坤宝丸单用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氟桂利嗪+谷维素+维生素B1组[RR=1.75,95%CI(1.38,2.22),P<0.00001],坤宝丸联用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戊酸雌二醇+甲羟孕酮组[RR=1.18,95%CI(1.03,1.34),P=0.01]和刺五加组[RR=1.20,95%CI(1.08,1.33),P=0.0007];坤宝丸单用组对更年期临床症状调查表(Kupperman)评分显著低于替勃龙组[MD=-6.00,95%CI(-7.72,-4.28),P<0.00001];坤宝丸联用组卵泡刺激素(FSH)显著低于刺五加组[MD=-25.70,95%CI(-33.22,-18.18),P<0.00001];坤宝丸联用组促黄体素(LH)显著低于刺五加组[MD=-11.20,95%CI(-12.05,-10.35),P<0.00001];坤宝丸单用组雌二醇(E2)显著高于替勃龙组[MD=-7.00,95%CI(-11.44,-2.56),P=0.002]。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为腹胀、便秘、头晕、阴道出血、体质量增加等,患者均能耐受。结论坤宝丸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Kupperman评分、激素指标等的改善效果与激素类药物相当,甚至更优。但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不高,尚需更严格、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坤宝丸 更年期综合征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碳酸盐岩地层漏失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隋小兵 田丰 +2 位作者 赵岷 齐晔 刘建国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4年第2期43-49,55,共8页
碳酸盐岩在沉积/成岩过程中由于受到化学溶蚀作用,发育包括溶孔、溶洞和裂缝在内的多种类型漏失通道,导致漏失成为安全高效钻井的首要挑战。以S油田N组巨厚碳酸盐岩地层为研究对象,综合测井和录井解释成果,建立了溶孔、溶洞和裂缝不同... 碳酸盐岩在沉积/成岩过程中由于受到化学溶蚀作用,发育包括溶孔、溶洞和裂缝在内的多种类型漏失通道,导致漏失成为安全高效钻井的首要挑战。以S油田N组巨厚碳酸盐岩地层为研究对象,综合测井和录井解释成果,建立了溶孔、溶洞和裂缝不同类型的等效物理模型。通过采用将离散裂缝嵌入变渗透率基质中的方法建立钻井液漏失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求解,系统对比分析不同漏失通道条件下的钻井液漏速和漏量的变化特征,以及钻井液参数对漏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漏失通道类型是影响漏失的主控因素,漏失程度与溶洞渗透率大小成正相关,且易引发失反性漏失。裂缝宽度和溶蚀半径也对漏速和漏量影响较大,但二者存在阈值,当达到一定极限时漏速和漏量趋于平缓。漏失通道组合越复杂,漏失越严重。钻井液密度与漏失程度成正相关。建立的数值模型可为溶孔-溶洞-裂缝型碳酸盐岩漏失规律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安全高效钻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溶孔-裂缝-溶洞 漏失规律 流-固耦合
下载PDF
低温弱光诱抗水溶肥对秋冬茬沙培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田素波 陈维安 +10 位作者 国艳春 林桂玉 祝海燕 孟德来 魏宏 李金育 辛晓菲 亓烨 王凯燕 李英杰 汤砚岗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8期24-29,共6页
为探究秋冬茬沙培番茄施加含有低温弱光诱抗功能的氨基酸水溶肥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即CK0不施加肥料,只浇灌清水;CK常规施肥;T_(1)低浓度;T_(2)中浓度;T_(3)高浓度。在番茄生长的3个阶段进行施加,测定番茄各项指标... 为探究秋冬茬沙培番茄施加含有低温弱光诱抗功能的氨基酸水溶肥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即CK0不施加肥料,只浇灌清水;CK常规施肥;T_(1)低浓度;T_(2)中浓度;T_(3)高浓度。在番茄生长的3个阶段进行施加,测定番茄各项指标。结果显示,随着水溶肥浓度的提高,番茄的生长趋于旺盛,T_(2)处理番茄较T_(1)相比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分别高出了7.74%、2.77%、14.71%、20.50%。T_(2)、T_(3)处理番茄叶片胞间CO_(2) 浓度与CK相比大幅度降低,T_(2)处理的最大光合能力提高了50%,T_(2)处理产量最高,说明稀释1600倍可以促进设施番茄产量的提高。综上所述,秋冬季节种植设施番茄使用氨基酸水溶肥可将肥料稀释1600倍,既能提高作物养分含量,保证番茄光合作用正常运转,增加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弱光诱抗水溶肥 番茄 光合作用 营养品质 产量
下载PDF
Response of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 to spring drought in a large subtropical reservoir
4
作者 Yue WU qi ye +4 位作者 Siwen CHEN Kaining CHEN Shuzhan MA Yiheng CHANG Xiaoli SHI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586-1596,共11页
Global warming has caused an increase in the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droughts worldwide.Droughts could trigger large changes in physico-chemical conditions and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in waterbodies,resulting in a s... Global warming has caused an increase in the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droughts worldwide.Droughts could trigger large changes in physico-chemical conditions and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in waterbodies,resulting in a shift in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Spring diatom blooms in reservoir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observed in the past decade in the Taihu Lake basin.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elucidate the impacts of droughts on aquatic environment and to determine the driving factors for the succession of the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ata collected during spring from 2009 to 2020 in the Daxi Reservoir.The unimodal relationship between 1-month aggregated precipitation index and phytoplankton species richness indicated the competitive exclusion occurred in extremely drought period.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dicated that drought-related low water level conditions intensified sediment resuspension,and increased the phosphorus-enriched nonalgal turbidity in the Daxi Reservoir.Concurrently,a steady shift in the Reynolds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 from L 0,TD,J,X 2,and A(phytoplankton taxa preferring low turbidity and nutrient conditions)to TB(pennate diatoms being adapt to turbid and nutrient-rich conditions)was observed.The increased TP and non-algal turbidity in addition to the lowered disturbance contribute to the prevalence of Group TB.Considering the difficulties in nutrient control,timely water replenishment is often a feasible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dominance of harmful algae for reservoir management.Finally,alternative water sources are in high demand for ensuring ecological safety and water availability when dealing with drou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OUGHT RESERVOIR sediments resuspension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 DIATOM
下载PDF
Effect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on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in commercial buildings
5
作者 Xia Wang qi ye +1 位作者 Yan Du Mao Zhou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24年第3期250-257,共8页
The building sector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worldwide shift toward achieving net-zero emissions.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BEESs)are highly effective policies for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Therefore,expl... The building sector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worldwide shift toward achieving net-zero emissions.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BEESs)are highly effective policies for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Therefore,exploring the provincial variations in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CEE)in the building sector and identifying the effect of BEESs on CEE is crucial.This study focuses on commercial buildings in China and applies a difference in differences model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BEESs on the CEE of commercial buildings.The slacks-based measure–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odel is employed to assess the CEE of commercial buildings in 30 Chinese provinces from 2000 to 2019.Furthermore,heterogeneous tests are used to explore how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BEES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EESs positively influence the CEE of commercial buildings.Specifically,a 1%increase in the intensity of BEESs causes a 0.1484%increase in the CEE of commercial buildings.Moreover,the impact of BEESs is particularly pronounced in the southern and western provinces.This study provides valuabl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governments to enhance BEESs impleme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ercial buildings Carbon emissions efficiency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Slack-based measure–data development analysis Difference in differences
下载PDF
SCR7对三阴性乳腺癌顺铂化疗的增敏作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祁冶 潘海婷 王秀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0-225,共6页
目的:探讨SCR7对三阴性乳腺癌顺铂化疗的增敏作用。方法:选用三阴乳腺癌MDA-MB-23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10μmol/L顺铂对照组和联合组(10μmol/L顺铂+10、20和40μmol/L SCR7),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并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取对数期TNB... 目的:探讨SCR7对三阴性乳腺癌顺铂化疗的增敏作用。方法:选用三阴乳腺癌MDA-MB-23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10μmol/L顺铂对照组和联合组(10μmol/L顺铂+10、20和40μmol/L SCR7),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并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取对数期TNBC MDA-MB-231细胞构建三阴性乳腺癌移植瘤小鼠模型,建模成功后荷瘤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CR7组,顺铂组、SCR7+顺铂组;饲养24 d后,观察比较各组荷瘤鼠肿瘤质量、瘤体体积的变化,计算肿瘤抑制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瘤体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in situ end labeling,TUNEL)检测乳腺癌肿瘤组织的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检测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蛋白1(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1,XRCC1)、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oly(adp ribose) polymerase 1,PARP1]蛋白表达。结果:联合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SCR7质量浓度增大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体内动物实验发现:相较于对照组,SCR7组、顺铂组、SCR7+顺铂组中的乳腺癌肿瘤体积、瘤重减小(P<0.05),其肿瘤抑制率分别是32%、40%、81%;SCR7+顺铂组较顺铂组减少更明显(P<0.05),且小鼠体质量与SCR7组、顺铂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HE染色观察干预组肿瘤组织均呈现明显形态学改变,其中SCR7+顺铂组肿瘤细胞退变变化最明显;TUNEL染色显示SCR7+顺铂组肿瘤细胞凋亡最为严重,可见大量红色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发现,SCR7+顺铂组XRCC1、PARP1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R7在体内外对三阴乳腺癌顺铂化疗均有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7 三阴性乳腺癌 顺铂 化疗增敏 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蛋白1 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
下载PDF
基于流体网络拓扑的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整机性能建模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培英 齐野 +1 位作者 刘家兴 钟易成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28,共7页
为了快速、灵活、自由地搭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不同构型整机性能仿真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流体网络拓扑的发动机整机性能仿真模型方案。从发动机部件及整机性能模型建模基本原理出发,在现有面向对象的部件性能建模及通用仿真系统总体... 为了快速、灵活、自由地搭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不同构型整机性能仿真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流体网络拓扑的发动机整机性能仿真模型方案。从发动机部件及整机性能模型建模基本原理出发,在现有面向对象的部件性能建模及通用仿真系统总体框架基础上,采用迭代变量和平衡方程组与发动机部件模型和部件模型计算顺序相关联技术,建立了适用于不同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类型的稳态性能仿真模型,并将该模型计算结果与成熟的商用仿真软件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模型可以实现发动机计算模型/拓扑自动构建,以及迭代变量与平衡方程组自动构建,提高了仿真系统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燃气轮机 性能仿真 流体网络拓扑
下载PDF
Linking bacterial and archaeal community dynamics to related hydrological,geo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in a karstic estuary
8
作者 Xiaogang Chen qi ye +5 位作者 Jinzhou Du Neven Cukrov Nuša Cukrov Yan Zhang Ling Li Jing Zha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58-170,共13页
Subterranean estuaries(STEs)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mixing of terrestrial fresh groundwater and seawater in coastal aquifers.Although microorganisms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coastal groundwater ecosystems and play... Subterranean estuaries(STEs)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mixing of terrestrial fresh groundwater and seawater in coastal aquifers.Although microorganisms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coastal groundwater ecosystems and play critical roles in biogeochemical transformations in STEs,limited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about how their community dynamics interact with hydrological,geo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in STEs.Here,we studied bacterial and archaeal diversities and distributions with 16S rRNA-based Illumina MiSeq sequencing technology between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in a karstic STE.Principal-coordinate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bacterial and archaeal communities in the areas where algal blooms occurred were significantly separated from those in other stations without algal bloom occurrence.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nutrients and salinity can explain the patterns of bacterial and archaeal community dynamics.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hydrological,geo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likely control the bacterial and archaeal diversities and distributions in STEs.Furthermore,we found that some key species can utilize terrestrial pollutants such as nitrate and ammonia in STEs,indicating that these species(e.g.,Nitrosopumilus maritimus,Limnohabitans parvus and Simplicispira limi)may be excellent candidates for in situ degradation/remediation of coastal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s concerned with the nitrate and ammonia.Overall,this study reveals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hydrochemical environments in STEs,and provides a perspective of in situ degradation/remediation for coastal ground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marine groundwater discharge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interaction algal bloom microbial ecology nutrient biogeochemistry ammonia-oxidizing archaea nitrate-utilizing bacteria Krka River Estuary
下载PDF
新型蜂窝形软钢阻尼器的滞回分析及性能设计
9
作者 祁烨 张宇 《山西建筑》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设计一种构造简单、耗能性优异、塑性变形稳定、塑性区域分布均匀的钢阻尼器有利于消能减震工程的普遍应用。通过分析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情况,提出了利用正六边形钢并在其中心开圆形洞口的方式组合成具有四个屈服区域... 设计一种构造简单、耗能性优异、塑性变形稳定、塑性区域分布均匀的钢阻尼器有利于消能减震工程的普遍应用。通过分析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情况,提出了利用正六边形钢并在其中心开圆形洞口的方式组合成具有四个屈服区域的钢阻尼器,利用ABAQUS数值模拟并绘制滞回曲线。结果表明,该阻尼器具有初始刚度大、初始屈服位移小、滞回曲线饱满、塑性区分布均匀、塑性变形稳定等特性。其中,四个屈服区域整体形成的矩形角点与框架梁柱结构相对应,为剪切型钢阻尼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阻尼器 性能设计 滞回分析 ABAQUS 消能减震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齐晔 杜迪佳 +1 位作者 董长贵 刘天乐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31,共11页
科学研究和专家应该在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发挥关键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大量及时的科学研究成果与疫情大规模爆发形成巨大反差。什么原因导致科学研究与防疫决策脱节?本文聚焦疫情早期,分析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多个科研主体在政府... 科学研究和专家应该在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发挥关键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大量及时的科学研究成果与疫情大规模爆发形成巨大反差。什么原因导致科学研究与防疫决策脱节?本文聚焦疫情早期,分析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多个科研主体在政府决策中发挥的作用,试图从影响专家决策判断的因素与机制视角来回答这一问题。研究表明,疫情早期专家“决策保守偏好”是影响其对疫情做出“假阴性”判断的重要因素,即疫情严重,却判断为不严重。纠正专家的决策保守偏好,需要建立相应机制以鼓励其“积极主动”和“未雨绸缪”,克服官僚化保守倾向。文章最后针对科研和决策两个体系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以期有助于当前抗疫,以及未来科学研究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决策中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科学研究 政府决策 专家决策偏好 风险决策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的城市治理创新 被引量:12
11
作者 齐晔 蔡琴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8-98,共11页
在国家碳中和背景下,城市发展面临全新挑战。根据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和趋势提出未来40年我国经济发展与碳排放深度脱钩的“大分流”概念,区分了高碳和低碳城镇化“两个40年”发展期。前40年,城市人口、GDP和碳排放同向高速增长;后40年... 在国家碳中和背景下,城市发展面临全新挑战。根据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和趋势提出未来40年我国经济发展与碳排放深度脱钩的“大分流”概念,区分了高碳和低碳城镇化“两个40年”发展期。前40年,城市人口、GDP和碳排放同向高速增长;后40年走向碳达峰、碳中和,GDP持续增长的同时碳排放大幅下降,经济增长与碳排放深度脱钩。运用基于政府视角的城市治理MPC—IC模型对比分析两个时期的治理特征,发现在碳中和背景下,城市政府面临着自身动力不足、权力受限和能力缺乏的问题;而在制度环境方面,也存在着激励相容性和约束制度化不足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40年在低碳城镇化的“大分流时代”实现碳中和的城市治理创新关键领域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城镇化 大分流 治理创新 MPC-IC模型
下载PDF
华南沿海地区林地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郑妍 江瑶 +2 位作者 孙冬晓 齐也 张中瑞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年第6期110-114,共5页
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土壤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应用地统计学分析方法,探索该地区林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磷含量缺乏,属于强变异程度,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主要受到地形、土壤母质、气候等结构性因素影响;土壤... 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土壤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应用地统计学分析方法,探索该地区林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磷含量缺乏,属于强变异程度,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主要受到地形、土壤母质、气候等结构性因素影响;土壤全钾含量丰富,属于中等变异,空间自相关性弱,其变异主要是由随机因素如人为干扰或测定误差引起的;全氮和有机碳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两者的空间变异特征比较相似,均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随机因素对这些养分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土壤 养分 空间异质性 地统计学
下载PDF
科技期刊在新媒体时代融合发展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6
13
作者 齐烨 郑雨田 +1 位作者 李娜 芦洋 《天津科技》 2018年第8期87-91,共5页
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的生存发展遭遇了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新的发展环境,科技期刊应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通过分析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必要性及目前融合背景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传统科技期刊应坚持以高质量的... 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的生存发展遭遇了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新的发展环境,科技期刊应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通过分析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必要性及目前融合背景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传统科技期刊应坚持以高质量的内容为根本,改变传统科技期刊落后陈旧的编辑发行观念,加强人才建设,掌握媒体融合最新技术,积极开发出更新更多的赢利模式,实现媒介间的高度融合发展。媒体融合发展有助于增强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科技期刊 发展模式 经营策略
下载PDF
广东蕉岭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齐也 江瑶 张中瑞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4期91-95,共5页
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能够客观反映森林资源质量状况,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和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依据。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广东蕉岭生态公益林进行森林质量评价,构建生态公益林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等级划分标准,计算得到... 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能够客观反映森林资源质量状况,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和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依据。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广东蕉岭生态公益林进行森林质量评价,构建生态公益林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等级划分标准,计算得到综合质量评分值。结果表明:采用林分对环境的影响和林分稳定性两大类10个评价指标(平均胸径、平均高、郁闭度、活立木公顷蓄积、龄组、优势树种、树种结构、森林群落结构、植被盖度、灾害等级)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该地区森林质量状况。其中,植被盖度对森林质量影响较大,郁闭度和树种结构次之,优势树种影响较小。总体来看,蕉岭生态公益林资源质量等级为中等,主要表现为植被盖度较高,郁闭度良好,活立木公顷蓄积量、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均处于中等水平,受灾程度轻,森林群落结构较完整,优势树种以本地优势树种为主,树种结构以相对纯林和纯林居多、混交林较少,林分以中龄林和过熟林居多。蕉岭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应加强森林抚育,注重林分结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质量评价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生态公益林
下载PDF
科技期刊中介稿件的特征识别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齐烨 崔浩 +2 位作者 郑雨田 李娜 芦洋 《天津科技》 2019年第5期86-89,92,共5页
总结编辑工作中发现的疑似代写代投稿件的信息特征,从作者、编辑、审稿专家、专业知识平台与搜索引擎等多方面进行甄别,探讨科技期刊中介稿件的识别方法并提出防范策略。为此提出通过升级投稿系统有效拦截代投稿件、初审前核实作者的基... 总结编辑工作中发现的疑似代写代投稿件的信息特征,从作者、编辑、审稿专家、专业知识平台与搜索引擎等多方面进行甄别,探讨科技期刊中介稿件的识别方法并提出防范策略。为此提出通过升级投稿系统有效拦截代投稿件、初审前核实作者的基本信息、编辑过程请作者提供原始病例资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进行深度排查、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识别代写稿件、建立更规范的工作流程、掌握证据投诉中介公司等方式,采取有力措施识别和防范中介稿件,从而降低刊文风险,不断净化学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介稿件 学术不端 特征识别 防范措施
下载PDF
西江下游流域森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齐也 丁晓纲 +5 位作者 王洋 江瑶 康剑 孙冬晓 卓桂珠 张中瑞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4期33-37,共5页
以西江下游流域内121个森林土壤采样点的实测数据为依据,通过统计分析与空间制图探究西江下游流域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5个土层(D1-D5,0~100 cm)有机碳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5.57 g/kg、11.29 g/kg、10.... 以西江下游流域内121个森林土壤采样点的实测数据为依据,通过统计分析与空间制图探究西江下游流域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5个土层(D1-D5,0~100 cm)有机碳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5.57 g/kg、11.29 g/kg、10.8 g/kg、10.04 g/kg和9.57 g/kg;D1与D2-5土层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D2与D5土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有机碳含量的平均水平在D1土层达到最高,D2-5土层逐渐降低。其余各土层之间的有机碳含量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空间变异性小,该区域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 空间分布 森林土壤 西江下游流域
下载PDF
国内外高影响力生物医学期刊稿约中临床试验伦理审查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齐烨 李娜 《出版与印刷》 2021年第3期78-84,共7页
文章选取国内外30种高影响力生物医学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稿约中临床试验的五类伦理审查条目进行审核和分析。调查发现,10种国外期刊全部完整提及伦理学方面各项要求,10种被SCI收录的国内期刊(英文),2种未完整提及伦理学方面各项要求... 文章选取国内外30种高影响力生物医学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稿约中临床试验的五类伦理审查条目进行审核和分析。调查发现,10种国外期刊全部完整提及伦理学方面各项要求,10种被SCI收录的国内期刊(英文),2种未完整提及伦理学方面各项要求,10种国内中文核心期刊,仅1种完整提及伦理学方面各项要求。研究指出国内中文生物医学期刊对稿约伦理审查要求相对较低,提出应通过注重把控研究关口、加强伦理规范和准则的宣传与使用、强调对临床试验研究的伦理要求、提升研究者伦理意识等途径,推动我国生物医学期刊伦理审查的规范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期刊 伦理审查 临床试验 稿约
下载PDF
PubMed数据库中参考文献题名引用和著录存在问题及分析
18
作者 齐烨 郑雨田 +1 位作者 李娜 芦洋 《天津科技》 2019年第10期76-80,共5页
针对在编辑工作中遇到的PubMed数据库文献著录方面存在文章题名与实际内容不一致的情况,利用互联网和数据库等平台查询源文献并对PubMed数据库中一些特定词语使用替代性处理问题进行归纳。分别从正斜体的核定(拉丁文名、生物物种的学名... 针对在编辑工作中遇到的PubMed数据库文献著录方面存在文章题名与实际内容不一致的情况,利用互联网和数据库等平台查询源文献并对PubMed数据库中一些特定词语使用替代性处理问题进行归纳。分别从正斜体的核定(拉丁文名、生物物种的学名、限制性内切酶、基因和蛋白质、化学符号、统计学符号、变量符号)、上下角标的核定(化学式、化合物名称、物质阴阳性、离子符号、同位素符号、受体符号、影像技术),以及一些特殊符号的核定(字母的混用、符号的遗漏)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有助于减少错误著录的发生,提高论文水平和期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BMED 文献题名 参考文献
下载PDF
硼酸等含硼化学品最新研究进展与产业化趋势 被引量:8
19
作者 毕胜南 仲剑初 +2 位作者 齐野 叶俊伟 宁桂玲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共4页
硼酸等含硼化学品因为硼的缺电子性等电子及结构特征,使其在刺激响应发光、杀菌、导热、生物选择性、化学活性和离子捕获等方面展现出优异性能,因此含硼化学品在发光材料、电池材料、导热填料、催化材料和医学诊断等诸多领域展现出新的... 硼酸等含硼化学品因为硼的缺电子性等电子及结构特征,使其在刺激响应发光、杀菌、导热、生物选择性、化学活性和离子捕获等方面展现出优异性能,因此含硼化学品在发光材料、电池材料、导热填料、催化材料和医学诊断等诸多领域展现出新的应用前景,随着科技进步将有更多新功能含硼化学品被开发出来并随之投入应用。以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功能含硼化学品为背景,对近年来国内外含硼化学品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结合国内外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含硼化学品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 含硼化学品 氮化硼 硼酸盐
下载PDF
从量考到质考:政府环保考核转型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凌云 齐晔 +1 位作者 毛显强 龚梦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5-111,共7页
"十三五"以来,在中央环保督察行动实施的背景下,对地方政府环保绩效的考核正在实现从总量考核向质量考核的转型。针对这一重要转型,本文从委托代理激励设计的视角解释了转型发生的制度基础。从激励机制角度看,实施质量考核的... "十三五"以来,在中央环保督察行动实施的背景下,对地方政府环保绩效的考核正在实现从总量考核向质量考核的转型。针对这一重要转型,本文从委托代理激励设计的视角解释了转型发生的制度基础。从激励机制角度看,实施质量考核的难点主要在两方面,即要实现"信息有效"和"激励有效"。实现"信息有效"要克服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模糊的问题;实现"激励有效"则要建立适度激励,并克服代理人"选择性关注"的问题。针对质量考核难点,本文分析了对实现从总量考核向质量考核转型做出贡献的制度变化,主要包括:(1)环境质量监测部门实现省级垂直管理,保障了质量监测工作不受地方行政干扰,有助于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2)中央环保督察行动强化了"公众参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地方政府须严格落实群众举报的问题;二是举报问题的整治结果须全面接受群众监督。"公众参与"的强化有助于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和模糊性。(3)"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新型责任机制纠正了地方环保工作中"权责不一"的问题。地方党委的职责强化,有助于提升地方政府在环保工作上的履职能力。(4)更为严厉的问责机制提高了地方党委和政府决策中"选择性关注"的成本,能有效规避"选择性关注"现象的发生。虽然这些制度调整为质量考核的实施提供了直接基础,但从更深层次来看,上述制度变化发生在一个底层制度变革的大背景下。由于公众参与得到了实质性的强化,环境治理从以政府内部行政考核为基础的管理模式,逐步迈向了以全社会网格化信息为基础的公共治理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量考核 质量考核 制度分析 环境管理 公共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