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强化煤层气井压裂开采的物性规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小刚 秦杨 +5 位作者 刘紫微 朱静怡 杨兆中 谢诗意 金心岫 高晨轩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7,共8页
为探究微波加热对煤岩性能的影响,通过室内实验及数值模拟方法对微波作用下煤岩的升温及致裂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煤岩含水率对微波加热效果有直接影响,且岩体内温度的升高速度具有各向异性,导致煤岩各部位受热不均,从而产生热应力;... 为探究微波加热对煤岩性能的影响,通过室内实验及数值模拟方法对微波作用下煤岩的升温及致裂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煤岩含水率对微波加热效果有直接影响,且岩体内温度的升高速度具有各向异性,导致煤岩各部位受热不均,从而产生热应力;微波功率越大,煤岩破碎越严重,微波作用于压裂后的煤岩,可使人工裂缝进一步扩展;压裂液中的添加剂也具有改善煤岩介电性能的功效,滑溜水压裂液增产效果显著,有望代替KCl活性水对煤层进行高效增产技术改造。在施工初期采用水力压裂技术,使压裂液尽可能充填到裂缝深处,可增强煤层介电性能;在施工后期选用微波加热技术,可强化煤层气开采效果。该研究对煤层气的重复压裂工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微波加热 煤岩 压裂 热应力 介电性能
下载PDF
基于行波理论的桁架结构传感器优化布设方法研究
2
作者 李英民 秦阳 刘纲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8-178,共11页
针对桁架结构传感器优化布设问题,根据行波在桁架结构中的传播特性,以损伤敏感程度最大化为目标,引用图论,并结合行波动力学,提出基于行波的传感器优化布设方法。将桁架的杆件、节点与图论的边、节点建立映射关系,对图论中的广度搜索法... 针对桁架结构传感器优化布设问题,根据行波在桁架结构中的传播特性,以损伤敏感程度最大化为目标,引用图论,并结合行波动力学,提出基于行波的传感器优化布设方法。将桁架的杆件、节点与图论的边、节点建立映射关系,对图论中的广度搜索法进行改进,以考虑行波在桁架结构中沿节点散射和反射的特点,获得行波在桁架结构中的传播路径。通过行波动力学分析,计算各类节点连接形式的行波传递系数,进而与传播路径相结合求得相同时间内所有节点对行波所致振动的敏感系数。基于敏感系数求取敏感总值矩阵,找出对各杆件最为敏感的激励点和传感器布置点。仿真模型和实验桁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所得传感器布置位置对损伤最为敏感,为大型桁架结构传感器优化布设提供了新的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优化布置 桁架结构 图论 损伤敏感度 行波
下载PDF
高速公路隧道接近段视错觉控速标线信息感知研究
3
作者 梁波 秦杨 +2 位作者 张红杰 刘涛 文森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156,共11页
由于高速公路隧道洞口处存在黑洞效应,且隧道内外限速存在差异,因此,高速公路隧道洞口处成为事故高发路段。为了改善高速公路隧道洞口处行车的安全舒适性,常在隧道接近段布设视错觉控速标线给予驾驶员视觉冲击,起到提醒驾驶员安全减速... 由于高速公路隧道洞口处存在黑洞效应,且隧道内外限速存在差异,因此,高速公路隧道洞口处成为事故高发路段。为了改善高速公路隧道洞口处行车的安全舒适性,常在隧道接近段布设视错觉控速标线给予驾驶员视觉冲击,起到提醒驾驶员安全减速的作用。本研究利用UC-win/Road软件建立仿真模型,通过室内模拟驾驶平台进行仿真试验,利用眼动仪对驾驶员视觉信息感知进行测量,选取物理指标速度降低率、最大减速度值和生理指标瞳孔直径变化率作为评价指标。基于加权RSR综合评价法,分别对行车道上不同闪现率的车速增加式视错觉控速标线(横向形、鱼刺形)和车道压缩式视错觉控速标线(正梳齿形、斜梳齿形)进行减速效果评价。结果表明:4种视错觉控速标线都具有影响驾驶员感知信息的能力,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为鱼刺形、横向形、正梳齿形、斜梳齿形;相同类型不同闪现率的视错觉控速标线减速效果存在差异性,相同闪现率下车速增加式视错觉控速标线减速效果较车道压缩式视错觉控速标线好;在满足行车舒适度要求下,快车道推荐布设闪现率为8 Hz的横向形视错觉控速标线,慢车道推荐布设闪现率为8 Hz的鱼刺形视错觉控速标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视错觉控速标线 加权RSR评价法 高速公路 隧道接近段 信息感知
下载PDF
人工智能项目式综合实验教学平台设计与实践
4
作者 覃阳 谢慧明 +2 位作者 李玉洁 谭本英 孙邵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5-141,共7页
为满足人工智能领域对高级工程实践人才的需求,基于OBE的教学理念构建了以项目为驱动的人工智能综合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通过“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实践性实验”的递进式教学,强化学生的人工智能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学... 为满足人工智能领域对高级工程实践人才的需求,基于OBE的教学理念构建了以项目为驱动的人工智能综合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通过“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实践性实验”的递进式教学,强化学生的人工智能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在真实应用情境中的实践技能。平台设计了人工智能算法仿真实验,嵌入式及AI边缘计算实验,人工智能综合创新实验的教学案例,覆盖了从基础理论到高级应用的全方位教学内容。教学实践表明,该平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成长,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升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人工智能 项目式教学 综合实验教学平台
下载PDF
豌豆蛋白发酵乳的工艺优化及产品特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侯文娟 秦洋 +7 位作者 张丹 姜新杰 于忠娜 耿欣 都启晶 姜洪宁 杨永新 范荣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2,共8页
为满足消费者优质蛋白摄入多样化的需求,本研究以豌豆蛋白为原料开发出了一种植物乳发酵制品。通过试验确定了发酵时间和发酵剂最适接种量;分析了在一定范围内豌豆蛋白粉、豌豆淀粉和绵白糖的添加量与感官品质的关系,并通过正交试验确... 为满足消费者优质蛋白摄入多样化的需求,本研究以豌豆蛋白为原料开发出了一种植物乳发酵制品。通过试验确定了发酵时间和发酵剂最适接种量;分析了在一定范围内豌豆蛋白粉、豌豆淀粉和绵白糖的添加量与感官品质的关系,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三者的最优添加量。结果表明,发酵时间4 h、发酵剂接种量10%时发酵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100 g纯净水中加入6%的豌豆蛋白粉、1%的豌豆淀粉和10%的绵白糖,所得制品感官评分最高。该制品的主要物性指标如下:亮度(L*)为74.74±0.02、硬度为124.45±0.30 g、粘性为233.11±7.27 g·s、持水力为92.13%。制品属非牛顿流体且显弹性,与传统酸奶相比,制品表面微观结构更致密、孔隙更多且更小。因此,本研究为开发新的植物基酸奶并进一步拓宽植物原料在酸奶应用及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蛋白 发酵工艺 感官评定 物性指标
下载PDF
菌酶添加对喀斯特地区全株青贮玉米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陆龙超 莫本田 +5 位作者 周文章 秦杨 邓似辰 王清峰 徐龙鑫 武俊达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1,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菌酶对喀斯特地区全株青贮玉米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为新型青贮菌剂的应用提供参考。以真空袋法青贮全株玉米,设5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分别为添加等量纯化水(对照组)、植物乳杆菌(试验A组)、纤维素分解菌(试验B...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菌酶对喀斯特地区全株青贮玉米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为新型青贮菌剂的应用提供参考。以真空袋法青贮全株玉米,设5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分别为添加等量纯化水(对照组)、植物乳杆菌(试验A组)、纤维素分解菌(试验B组)、纤维素酶(试验C组)、植物乳杆菌+纤维素分解菌(试验AB组)、植物乳杆菌+纤维素酶(试验AC组)。其中植物乳杆菌添加1×10^(5) CFU/g;纤维素分解菌为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2∶1,添加量为3.0×10^(5)、1.5×10^(5) CFU/g,纤维素酶按0.3%添加。发酵60 d后同时采样并测定全株玉米的发酵特性、乳酸菌数量、营养成分、有氧稳定性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均有微弱香味,对照组则气味较平淡,综合评分均到达一级;试验组pH均低于4.2,达到优质青贮料标准,C、AC组pH显著低于A、B、AB组(P<0.05);A、B、C组乳酸(L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乙酸(AA)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丙酸(PA)和丁酸(BA)均未检测出;A、B、C、AB组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有氧稳定性(AS)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B组粗蛋白(CP)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试验组干物质(D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AB组粗灰分(Ash)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各组优劣排序为AC组>C组>AB组>B组>A组>对照组。说明AC、AB组可有效改善全株青贮玉米的青贮品质,提高有氧稳定性,以AC组效果最好;因此,纤维素分解菌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纤维素酶用于全株青贮玉米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纤维分解菌 纤维素酶 发酵特性 有氧稳定性
下载PDF
低偏振超宽光谱分色膜设计与制备
7
作者 于天燕 秦杨 +2 位作者 蒋林 段微波 刘定权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6-412,共7页
可见/红外超宽光谱分色片是星载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Ⅲ型光学系统中的重要光学薄膜器件。利用诱导透射原理,采用金属-介质膜系结构加非对称等效导纳匹配层,实现了45°入射时0.4~1.05μm光谱高效透射,1.35~13μm波段光谱高效反射,从... 可见/红外超宽光谱分色片是星载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Ⅲ型光学系统中的重要光学薄膜器件。利用诱导透射原理,采用金属-介质膜系结构加非对称等效导纳匹配层,实现了45°入射时0.4~1.05μm光谱高效透射,1.35~13μm波段光谱高效反射,从而将入射光束分配到不同的光路。同时通过消偏振控制设计,获得了可见近红外波段低偏振灵敏度(LPS)。所研制的分色片可见近红外波段平均透射率大于85%,LPS小于4%;短波及长波红外波段平均反射率大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薄膜 超宽光谱分色片 诱导透射 偏振灵敏度
下载PDF
玉米穗发芽突变体vp2的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8
作者 张馨月 秦阳 +3 位作者 李瑞 黄全生 王逸茹 郑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12-2719,共8页
玉米穗发芽是指籽粒在果穗上未脱离母体时胚芽便开始萌发生长,穗发芽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高效挖掘和利用优良基因,培育抗穗发芽玉米品种对我国农业生产非常重要。本研究中的玉米穗发芽突变体vp2具有明显的穗发芽表型且性... 玉米穗发芽是指籽粒在果穗上未脱离母体时胚芽便开始萌发生长,穗发芽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高效挖掘和利用优良基因,培育抗穗发芽玉米品种对我国农业生产非常重要。本研究中的玉米穗发芽突变体vp2具有明显的穗发芽表型且性状能稳定遗传,受隐性单基因控制。通过分析vp2突变体基因组序列发现突变体中2个编码基因(Zm00001d015355和Zm00001d015356)存在缺失,Zm00001d015356编码对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ZmHPPD1)。hppd1突变体表现穗发芽表型,且与vp2杂交后代中正常与穗发芽籽粒符合3∶1遗传分离比,结果表明Vp2编码ZmHPPD1基因。为进一步分析ZmHPPD1调控籽粒穗发芽的机制,我们检测了突变体中内源激素和ABA合成通路代谢物含量的变化,发现与正常籽粒相比,穗发芽籽粒中ABA含量显著下降,八氢番茄红素显著积累,且紫黄质、玉米黄质和叶黄素含量显著降低。这表明ZmHPPD1通过影响八氢番茄红素向番茄红素的转化,使ABA合成受阻,导致玉米籽粒打破休眠提前萌发。以上研究结果为解析玉米穗发芽的机制提供了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穗发芽 植物激素 脱落酸
下载PDF
为害小麦新害虫——显脉污灯蛾Spilarctia bisecta Leech (Lepidoptera: Arctiidae)
9
作者 秦杨 余金珂 +1 位作者 刘怀 王梓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7-355,共9页
小麦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多种害虫为害;在调查重庆市潼南区小麦病虫害过程中新发现一种鳞翅目害虫为害小麦,对其进行形态学及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cytochrome oxidaseⅠ,COⅠ)基因序列鉴定,确定其为显脉污灯蛾Sp... 小麦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多种害虫为害;在调查重庆市潼南区小麦病虫害过程中新发现一种鳞翅目害虫为害小麦,对其进行形态学及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cytochrome oxidaseⅠ,COⅠ)基因序列鉴定,确定其为显脉污灯蛾Spilarctia bisecta Leech。污灯蛾属中有多种为害农作物的害虫,但显脉污灯蛾在中国还未有为害小麦的确切报道,这一发现提醒我们应当注意小麦和其他禾本科作物上的潜在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显脉污灯蛾 形态学鉴定 外生殖器 细胞色素氧化酶I亚基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余热锅炉烟道均流装置数值模拟与优化
10
作者 陈俊 孙玉柱 +5 位作者 潘存华 秦阳 曹蓝田 崔运静 马培勇 祁风雷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113,共8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中燃气轮机与余热锅炉主体经常采用大扩张角过渡段连接,导致下游烟气流动不均匀,影响余热锅炉NOx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效率。对此,提出通过布置三级导流板来改善烟道内烟气的流动均匀性,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中燃气轮机与余热锅炉主体经常采用大扩张角过渡段连接,导致下游烟气流动不均匀,影响余热锅炉NOx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效率。对此,提出通过布置三级导流板来改善烟道内烟气的流动均匀性,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方法研究过渡段导流板布置形式、安装角度及布置密度等参数对烟道内烟气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未设置导流装置时过渡段出现明显漩涡,涡度可达20 m-1,导致烟气流动均匀性差;过渡段安装一级变倾角导流板可显著抑制漩涡的尺寸,安装二级变倾角导流板可显著改善过渡段内烟气流动均匀性,但是烟道后端烟气速度均匀性仍不高,安装三级导流板可同步改善过渡段和烟道内烟气流动均匀性,在换热模块三之后相对速度标准差系数降至2.1%。优化的导流板布置为:一级导流板水平投影长度2.25 m,间距1.20 m,角度15°~30°等差递增;二级导流板水平投影长度1.36 m,间距1.40 m,角度15°~60°等差递增;三级导流板长度0.70 m,间距1.00 m,水平安装。研究结果可为烟气均流装置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余热锅炉 导流板 CFD 流动均匀性
下载PDF
崔应麟教授运用培元通窍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理论探析
11
作者 朱艳强 周盼盼 +4 位作者 赵芳芳 秦阳 王姝瑞 崔应麟 刘勇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9期118-122,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进行性发展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因其病因病机繁杂多变,历代诸多医家对此均有不同见解。崔应麟教授从事神经内科疾病研究多年,基于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思想,认为“虚、痰、瘀”是其主要病理因素,提...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进行性发展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因其病因病机繁杂多变,历代诸多医家对此均有不同见解。崔应麟教授从事神经内科疾病研究多年,基于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思想,认为“虚、痰、瘀”是其主要病理因素,提出“元气虚损为其根,元精虚损是病源,痰瘀阻络为其标”的病机观点,并拟“培元通窍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效果显著,应用中可根据患者病程及证候变化随证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固本培元 培元通窍法 崔应麟
下载PDF
黑山羊及其杂交后代育肥性能、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的比较研究
12
作者 肖文 韩勇 +8 位作者 杨红文 龙勇 粟朝芝 袁超 杨洋 王德凤 赵彦频 秦杨 殷富跃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29-2439,共11页
【目的】在相同发酵全混合饲粮(total mixed ration, TMR)育肥条件下,比较分析黑山羊及其杂交后代育肥性能、屠宰性能、肉质性状以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差异情况,为评价贵州黑山羊与黑色努比亚山羊的杂交效果,以及杂交新品系的育肥增... 【目的】在相同发酵全混合饲粮(total mixed ration, TMR)育肥条件下,比较分析黑山羊及其杂交后代育肥性能、屠宰性能、肉质性状以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差异情况,为评价贵州黑山羊与黑色努比亚山羊的杂交效果,以及杂交新品系的育肥增效研究提供一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健康的7~8月龄贵州黑山羊、黑色努比亚山羊、贵州黑山羊♀×黑色努比亚山羊♂(杂交F1代山羊)公羊各5只(共计15只)进行育肥试验。试验共计9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80 d。试验期间测定每间隔10 d体重、始末体尺指标和试验末期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育肥结束后,选取3个品种(系)山羊各3只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取后肢的股二头肌和前肢的臂三头肌进行肉质性状指标测定。【结果】杂交F1代山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贵州黑山羊(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贵州黑山羊(P<0.05),体增重及体尺变化与黑色努比亚山羊相似(P>0.05);粗蛋白质、粗脂肪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贵州黑山羊(P<0.05);胴体重、净肉重、净肉率、肉骨比和肋肉厚(GR值)均显著高于贵州黑山羊(P<0.05);后肢股二头肌和前肢臂三头肌的剪切力均显著低于贵州黑山羊和黑色努比亚山羊(P<0.05),肉色亮度L~*值均显著高于黑色努比亚山羊(P<0.05),后肢股二头肌蒸煮损失显著低于贵州黑山羊和黑色努比亚山羊(P<0.05),前肢臂三头肌蒸煮损失显著低于贵州黑山羊(P<0.05),前肢臂三头肌pH_(45 min)显著高于贵州黑山羊和黑色努比亚山羊(P<0.05)。【结论】通过黑色努比亚山羊杂交改良,贵州黑山羊杂交F1代山羊育肥期的体增重和体尺变化与黑色努比亚山羊相似,屠宰性能、肉质性状以及表观消化率均较贵州黑山羊有不同程度提高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黑山羊 黑色努比亚山羊 杂交F1代 育肥性能 屠宰性能 肉质性状
下载PDF
少开关低电压应力电流连续且共地的高增益Buck/Boost变换器
13
作者 秦杨 刘宇涵 秦岭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1-369,共9页
传统Buck/Boost双向直流变换器的升压能力较弱,且开关管承受较高的电压应力(等于高压侧电压),导致变换效率较低,同时高压侧电流存在较大的脉动,电容电流应力较大,需要增大滤波电容,降低了可靠性。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uck/Boost双向变... 传统Buck/Boost双向直流变换器的升压能力较弱,且开关管承受较高的电压应力(等于高压侧电压),导致变换效率较低,同时高压侧电流存在较大的脉动,电容电流应力较大,需要增大滤波电容,降低了可靠性。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uck/Boost双向变换器,其在传统拓扑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开关管、一个电感和两个电容,实现了连续的输入输出电流特性,减小了高压侧电容的电流应力。此外,Boost模式下的电压增益被提升,且所有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均降低为高压侧和低压侧电压的差值,从而改善了变换效率。文章详细分析了所提双向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稳态特性、控制策略,建立了小信号数学模型,并通过一台100 W/120 kHz的样机验证了其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其在宽工作范围内均具有较高的效率,且最高效率达到9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直流变换器 电压应力 电流应力 电压增益
下载PDF
基于PLC的螺柱焊自动化装配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鄢然 秦杨 +2 位作者 殷勤 夏磊 赵青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16-19,共4页
在螺柱焊装配过程中,仅靠工人手动旋拧会导致装配效率低下、出错率高,以及难以保持按预设扭矩进行装配等问题。为此,以西门子S7-1200 PLC为核心,结合振动盘、滑台模组、传感器、气动元器件以及旋拧枪等外围设备开发一个螺柱焊自动化装... 在螺柱焊装配过程中,仅靠工人手动旋拧会导致装配效率低下、出错率高,以及难以保持按预设扭矩进行装配等问题。为此,以西门子S7-1200 PLC为核心,结合振动盘、滑台模组、传感器、气动元器件以及旋拧枪等外围设备开发一个螺柱焊自动化装配系统。在该系统中,PLC通过传感器检测零件是否就位,以控制振动盘的启停,从而实现螺柱和底座的有序上料。通过控制步进电机、气动夹手和气缸,完成零件的夹取和装配流程。通过Modbus TCP通信控制旋拧枪,实现螺柱和底座按预设扭矩的稳定装配。这种方法确保了螺柱焊部件在车体焊接过程中的高稳定性,提高了螺柱焊的装配效率,节省了大量人力并优化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柱焊 自动化 PLC 通信控制
下载PDF
PBK/TOPK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5
作者 王琪 覃泱 +3 位作者 臧念可 刘瑜 辛林伟 魏兵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95-102,共8页
目的研究PDZ结合激酶/T-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来源的蛋白激酶(PBK/TOPK)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单核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47例RA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PBK/TOPK的表达... 目的研究PDZ结合激酶/T-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来源的蛋白激酶(PBK/TOPK)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单核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47例RA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PBK/TOPK的表达。结果PBK/TOPK在RA患者CD14^(+)单核细胞表达水平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CD14^(+)单核细胞PBK/TOPK低表达组CD14^(+)单核细胞在PBMC中所占比例、白细胞(WBC)计数、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的水平均高于PBK/TOPK高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住院患者单核细胞PBK/TOPK表达低于门诊患者,且住院患者RF水平高于门诊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核细胞PBK/TOPK低表达与疾病炎症有关,对类风湿关节炎的靶向治疗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K/TOPK 类风湿关节炎 单核细胞
下载PDF
基于莫塔安全诊断策略的思维导图在全科住培教学病例讨论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廖欣 王琳 +2 位作者 邓燚 秦杨 郁可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4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莫塔安全诊断策略的思维导图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教学病例讨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西部战区总医院全科医学科进行轮转学习的62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常规教学法进行教学... 目的探讨基于莫塔安全诊断策略的思维导图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教学病例讨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西部战区总医院全科医学科进行轮转学习的62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常规教学法进行教学病例讨论的28人为对照组,应用基于莫塔安全诊断策略的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病例讨论的34人为观察组,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比较两组教学满意度,Mini-CEX测评联合理论考试的方式比较两组的临床能力。结果观察组教学满意度调查除病例选择外,在学习兴趣、课堂氛围、知识运用、教学方式及总体满意度上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Mini-CEX测评除体格检查外,在医疗面谈、沟通技巧、临床判断、人文关怀、组织效能及整体表现评分上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及临床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全科住培教学病例讨论中使用基于莫塔安全诊断策略的思维导图可显著提升住院医师教学满意度与临床能力,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教学病例讨论 莫塔安全诊断策略 思维导图
下载PDF
不同基质对两个欧亚种葡萄硬枝扦插的影响
17
作者 覃杨 董畅 +2 位作者 曾千 鲁会玲 王明洁 《北方果树》 2024年第2期14-17,共4页
该试验以‘粉红亚都蜜’‘红光无核’为试材,研究4种基质(河沙、草炭、珍珠岩、田园土)对其硬枝扦插成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的平均成苗率‘粉红亚都蜜’显著高于‘红光无核’;在不同基质中,‘粉红亚都蜜’以珍珠岩为基质的... 该试验以‘粉红亚都蜜’‘红光无核’为试材,研究4种基质(河沙、草炭、珍珠岩、田园土)对其硬枝扦插成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的平均成苗率‘粉红亚都蜜’显著高于‘红光无核’;在不同基质中,‘粉红亚都蜜’以珍珠岩为基质的成苗率最高,河沙次之;‘红光无核’以河沙为基质的成苗率最高,草炭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葡萄 基质 硬枝扦插 影响
下载PDF
决策树预测法对电力调度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
18
作者 张迪 张双莹 +4 位作者 曹凯 王晨 秦扬 陈警钰 程姝 《电工技术》 2024年第13期20-22,26,共4页
以前沿计量模型提取了变电站电力调度运行指标,并以32kV变电站的电力调度运行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分析,由此获取初始数据。通过分析决策树预测法与变电站电力调度运行管理的相关性,判断变电站电力调度运行精准度及总体响应时间的变... 以前沿计量模型提取了变电站电力调度运行指标,并以32kV变电站的电力调度运行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分析,由此获取初始数据。通过分析决策树预测法与变电站电力调度运行管理的相关性,判断变电站电力调度运行精准度及总体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通过对变电站的功率、湿度、温度和电压等运行条件进行标准化处理,发现变电站电力调度的运行状态及故障点预测的精准度达85%以上,数据处理的偏差值浮动范围在0~2MB内,总体响应时间平均缩短约2s。由此证明,对比传统实时监控方法,决策树预测法对变电站电力调度运行管理的精准度更高,总体响应时间相对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预测法 电力调度 运行管理
下载PDF
气分器增效分离式热虹吸/蒸气压缩复合系统工作特性
19
作者 朱琳 秦阳 +3 位作者 谢繁鲮 樊晖 朱治冰 金苏敏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9-715,共7页
为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制冷性能和运行稳定性,提出了气液分离器(简称为气分器)增效分离式热虹吸/蒸气压缩复合系统.在热虹吸模式下,利用气分器降低两相管内工质流动阻力,提升系统稳态传热性能、启动性能及运行稳定性.在蒸气压缩模式下,气... 为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制冷性能和运行稳定性,提出了气液分离器(简称为气分器)增效分离式热虹吸/蒸气压缩复合系统.在热虹吸模式下,利用气分器降低两相管内工质流动阻力,提升系统稳态传热性能、启动性能及运行稳定性.在蒸气压缩模式下,气分器使得饱和蒸气进入冷凝器,提升了冷凝器支路质量流量、冷凝器换热效率及系统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构建了该复合系统的仿真模型,以热虹吸模式为切入点,探究结构参数对热虹吸模式性能的影响.在确定系统结构参数条件下,对比分析了新型系统与传统系统在蒸气压缩模式下的制冷性能差异.结果表明:主回路两相管内径为10 mm,旁路回路气管内径为9 mm,气分器距离地面1.05 m,系统整体高度为1.45 m时,系统性能最佳;任意工况下,新型系统均可获得更加优异的性能,与传统系统相比,新型系统的COP最大值提升了19.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热虹吸管 蒸气压缩 气液分离器 结构优化 性能系数
下载PDF
应用纳米材料的医疗器械研究现状与生物学评价探讨
20
作者 孙令骁 万敏 +6 位作者 孙晓霞 刘佳 盖潇潇 王国伟 阮文婷 秦洋 刘成虎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第1期88-93,共6页
近年来,我国在基础纳米医学、纳米毒理学、纳米生物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纳米技术被不断应用于生物材料和医疗器械领域,越来越多应用纳米材料的医疗器械被研发和生产。为了对纳米材料医疗器械的学术研究和产业发展有更全面和准... 近年来,我国在基础纳米医学、纳米毒理学、纳米生物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纳米技术被不断应用于生物材料和医疗器械领域,越来越多应用纳米材料的医疗器械被研发和生产。为了对纳米材料医疗器械的学术研究和产业发展有更全面和准确的了解,该研究梳理了医疗器械中常用的纳米材料以及国内外对应用纳米材料的医疗器械的监管情况,探讨了目前该类医疗器械在生物学评价方面面临的挑战,以期为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价与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生物材料 医疗器械 生物学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