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聚(3,4-乙撑二氧噻吩)/碳纳米管(PEDOT/CNT)复合材料为载体,将金属铂分散其表面,以提高铂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以及抗中毒性和稳定性。分别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来对材料进行结构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CV)与计时电流法(CA)...本文以聚(3,4-乙撑二氧噻吩)/碳纳米管(PEDOT/CNT)复合材料为载体,将金属铂分散其表面,以提高铂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以及抗中毒性和稳定性。分别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来对材料进行结构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CV)与计时电流法(CA)对复合材料在甲醇和乙醇中的催化氧化性能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与CNT/Pt催化剂相比,PEDOT/CNT/Pt催化剂具有更好的电催化甲醇、乙醇的能力,其电化学活性面积为168.19 m^(2)·g^(-1),与CNT/Pt催化剂(29.37 m^(2)·g^(-1))相比,其电化学活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其在甲醇、乙醇溶液中的质量活性电流密度分别为1134 m A·mgPt^(-1)、999 mA·mg^(-1),远高于CNT/Pt催化剂(281 m A·mg^(-1)、235 mA·mg^(-1))。展开更多
北豆根,防己科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的干燥根茎,是重要的中药材。为阐明北豆根的药效物质基础,该研究利用硅胶柱层析、大孔吸附树脂及高压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对北豆根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采用NMR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北豆根,防己科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的干燥根茎,是重要的中药材。为阐明北豆根的药效物质基础,该研究利用硅胶柱层析、大孔吸附树脂及高压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对北豆根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采用NMR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通过测定化合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NO和IL-6炎症因子的含量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表明:(1)从北豆根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醛(1)、香草酸(2)、丁香醛(3)、2-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丙酮(4)、对羟基苯乙酸甲酯(5)、2-(4-羟苯基)-硝基乙烷(6)、对羟基苯乙腈(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8)、fragransin B 2(9)、7-hydroxy-3,6-dimethoxy-1,4-phenanthraquinone(10)、棕榈酸(11)、花生酸(12)、β-谷甾醇(13)、β-豆甾醇(14)、胡萝卜苷(15)。其中,化合物4-7、9、12为首次从防己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11、14为首次从蝙蝠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上述化合物包括苯酚类、木脂素类、菲醌类、脂肪酸类及甾醇类。(2)化合物12在25、50μg·mL^(-1)浓度下可以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和IL-6的释放,具有潜在的抗炎作用。该研究结果丰富了北豆根的化学多样性,明确了其抗炎活性的活性成分,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有效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本文以聚(3,4-乙撑二氧噻吩)/碳纳米管(PEDOT/CNT)复合材料为载体,将金属铂分散其表面,以提高铂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以及抗中毒性和稳定性。分别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来对材料进行结构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CV)与计时电流法(CA)对复合材料在甲醇和乙醇中的催化氧化性能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与CNT/Pt催化剂相比,PEDOT/CNT/Pt催化剂具有更好的电催化甲醇、乙醇的能力,其电化学活性面积为168.19 m^(2)·g^(-1),与CNT/Pt催化剂(29.37 m^(2)·g^(-1))相比,其电化学活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其在甲醇、乙醇溶液中的质量活性电流密度分别为1134 m A·mgPt^(-1)、999 mA·mg^(-1),远高于CNT/Pt催化剂(281 m A·mg^(-1)、235 mA·mg^(-1))。
文摘北豆根,防己科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的干燥根茎,是重要的中药材。为阐明北豆根的药效物质基础,该研究利用硅胶柱层析、大孔吸附树脂及高压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对北豆根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采用NMR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通过测定化合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NO和IL-6炎症因子的含量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表明:(1)从北豆根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醛(1)、香草酸(2)、丁香醛(3)、2-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丙酮(4)、对羟基苯乙酸甲酯(5)、2-(4-羟苯基)-硝基乙烷(6)、对羟基苯乙腈(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8)、fragransin B 2(9)、7-hydroxy-3,6-dimethoxy-1,4-phenanthraquinone(10)、棕榈酸(11)、花生酸(12)、β-谷甾醇(13)、β-豆甾醇(14)、胡萝卜苷(15)。其中,化合物4-7、9、12为首次从防己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11、14为首次从蝙蝠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上述化合物包括苯酚类、木脂素类、菲醌类、脂肪酸类及甾醇类。(2)化合物12在25、50μg·mL^(-1)浓度下可以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和IL-6的释放,具有潜在的抗炎作用。该研究结果丰富了北豆根的化学多样性,明确了其抗炎活性的活性成分,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有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