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中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的发现及其科学意义——以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为例
1
作者 孙龙德 王凤兰 +5 位作者 白雪峰 冯子辉 邵红梅 曾花森 高波 王永超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8-719,758,共13页
以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TOC、R_o和X射线扫描等分析为基础,利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结合能谱、聚焦离子束三维重构等技术,首次发现一种新的孔隙类型——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孔隙特征及演化研究结果表明:(1)有机... 以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TOC、R_o和X射线扫描等分析为基础,利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结合能谱、聚焦离子束三维重构等技术,首次发现一种新的孔隙类型——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孔隙特征及演化研究结果表明:(1)有机黏土复合孔缝多呈海绵状、缝网状集合体存在于页岩基质中,单个孔隙呈方形、长方形、菱形、板状,直径一般小于200 nm,不同于国内外页岩中已发现的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有机质孔;(2)随页岩成熟度增加,有机黏土复合物的C、Si、Al、O、Mg、Fe等元素发生规律性变化,反映有机质生烃体积收缩、黏土矿物转化共同影响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的形成;(3)青山口组页岩高成熟阶段,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是主要储集空间,最高占总孔隙的70%以上,三维空间内孔隙连通性明显优于有机质孔,反映高演化阶段这类孔隙是泥纹型页岩的主力孔缝类型,也是陆相页岩油核心区主要油气储集空间。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的发现,改变了陆相页岩无机质孔隙是油气主要储集空间的传统认识,对于泥纹型页岩油的形成机理、富集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白垩系青山口组 泥纹型页岩油 纳米级 有机黏土复合孔缝 有机黏土复合物 成岩演化
下载PDF
眼皮-眼球灰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以川中地区茅一段为例
2
作者 赵威 邵红梅 +4 位作者 洪淑新 焦玉国 白雪晶 刘云苗 葛志丹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8-486,共9页
在岩心观察和岩石薄片鉴定基础上,对川中地区茅一段眼皮-眼球灰岩岩心样品进行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碳氧同位素及稀土元素测试分析,探讨了眼皮、眼球灰岩2种岩相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眼皮灰岩泥质质量分数为10%~... 在岩心观察和岩石薄片鉴定基础上,对川中地区茅一段眼皮-眼球灰岩岩心样品进行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碳氧同位素及稀土元素测试分析,探讨了眼皮、眼球灰岩2种岩相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眼皮灰岩泥质质量分数为10%~45%,而眼球灰岩小于10%。2)眼皮、眼球灰岩δ^(13)CPDB平均值分别为4.38‰,3.84‰,δ^(18)OPDB平均值分别为-5.39‰,-6.00‰,总稀土元素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10.54,3.43μg/g;眼皮、眼球灰岩均呈Ce负异常、Eu正异常特征,且眼球灰岩异常程度更高。3)眼皮、眼球灰岩不同常量氧化物之间的质量分数相关性明显,眼皮灰岩相关系数为0.52~0.95(平均值0.69),而眼球灰岩为0.91~0.99(平均值0.96)。4)眼皮灰岩微量元素、总稀土元素及陆源元素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眼球灰岩,反映2种岩相原始沉积物组成存在差异,眼皮灰岩陆源物质输入更高。5)眼皮、眼球灰岩均沉积于干热气候下的高盐度海水缺氧环境,平均古水深相近,平均古水温分别为19.9,22.5℃;眼球灰岩沉积时期气候更炎热,古气候周期性变化是造成原始沉积物组成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对深化四川盆地茅一段眼皮-眼球灰岩成因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皮-眼球灰岩 地球化学 古环境 茅一段 川中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高黏土陆相页岩实验技术及其应用
3
作者 冯子辉 张居和 +4 位作者 邵红梅 霍秋立 金玮 贾忠伟 苏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7,共13页
页岩储层“四性”实验评价是页岩油勘探开发的重要基础及核心。现有实验技术存在页岩含油量检测不准、微纳米孔隙测量视域小及代表性差、流动性直接测量参数缺乏等难题,不适应古龙页岩油生产需求。通过研发实验装备、确定实验条件,建立... 页岩储层“四性”实验评价是页岩油勘探开发的重要基础及核心。现有实验技术存在页岩含油量检测不准、微纳米孔隙测量视域小及代表性差、流动性直接测量参数缺乏等难题,不适应古龙页岩油生产需求。通过研发实验装备、确定实验条件,建立基于保压密闭岩心“四性”实验技术及流程。结果表明:古龙高成熟和成熟页岩含油量测定较国标法可减少损失71%和50%,应用新建不同成熟度页岩含油量恢复模型,恢复了国标法现场录井页岩含油量数据;高成熟与低成熟阶段页岩中干酪根有机质、不同赋存状态油和水定量特征差别明显,受干酪根有机质向页岩油转化及演化程度的控制;页岩孔缝组合构成规模储集空间及流动网络通道,储集空间分为2大类7亚类12种类型,总孔隙度高于粉砂质岩、灰质岩、云质岩;确定页岩油上部、中部、下部油层组含油性与流动性特征,圆柱状页岩样品驱替油率为16%~43%,同一地层温度(100℃)不同驱替压力(10~50 MPa)下的超临界CO_(2)驱替使孔隙度增加4.51百分点、渗透率增加0.53×10^(-3)μm^(2)。研究成果为页岩油规模增储和效益上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土陆相页岩 “四性”实验技术 古龙页岩油 保压密闭岩心 含油量 孔缝组合 驱替油率
下载PDF
Discovery of nano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s in shale and its scientific significance:A case study of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shale,Songliao Basin,NE China 被引量:1
4
作者 SUN Longde WANG Fenglan +5 位作者 BAI Xuefeng FENG Zihui shao hongmei ZENG Huasen GAO Bo WANG Yongchao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4年第4期813-825,共13页
A new pore type,nano-scale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 was first discovered based on argon ion polishing-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and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 A new pore type,nano-scale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 was first discovered based on argon ion polishing-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and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by focused ion-scanning electron in combination with analysis of TOC,R_(o)values,X-ray diffraction etc.in the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shale in the Songliao Basin,NE China.Such por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study show that:(1)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s are developed in the shale matrix and in the form of spongy and reticular aggregates.Different from circular or oval organic pores discovered in other shales,a single organo-clay complex pore is square,rectangular,rhombic or slaty,with the pore diameter generally less than 200 nm.(2)With thermal maturity increasing,the elements(C,Si,Al,O,Mg,Fe,etc.)in organo-clay complex change accordingly,showing that organic matter shrinkage due to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clay mineral transformation both affect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 formation.(3)At high thermal maturity,the Qingshankou Formation shale is dominated by nano-scale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s with the percentage reaching more than 70%of total pore space.The spatial connectivity of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s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organic pores.It is suggested that organo-complex pore-fractures are the main pore space of laminar shale at high thermal maturity and are the main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space in the core area of continental shale oil.The discovery of nano-scale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s changes the conventional view that inorganic pores are the main reservoir space and has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shale oil formation and accumulation la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gliao Basin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laminar shale oil nanoscale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s organo-clay complex diagenesis
下载PDF
锰源对合成尖晶石锰酸锂的影响及电化学性能分析
5
作者 崔勇 唐啸虎 +4 位作者 邵忠财 邵鸿媚 张伟 李学田 董华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70-75,89,共7页
使用不同金属锰源(醋酸锰,硫酸锰,氯化锰)为原料,合成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合成锰酸锂前驱体,然后采用空气中热处理手段制备锰酸锂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及... 使用不同金属锰源(醋酸锰,硫酸锰,氯化锰)为原料,合成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合成锰酸锂前驱体,然后采用空气中热处理手段制备锰酸锂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锰源制备的锰酸锂正极材料均具有尖晶石结构。采用电化学方法测试合成材料组装的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性能,结果显示氯化锰、醋酸锰及硫酸锰制备的锰酸锂正极材料分别具有108.9、104.4和95.5 mAh/g的放电比容量,表明使用氯化锰作为锰源制备的锰酸锂正极材料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放电性能,在经历50次充放电循环之后,锰酸锂正极材料仍然具有97.4%的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源 锰酸锂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古龙地区青山口组泥页岩成岩演化与储集性能 被引量:41
6
作者 冯子辉 柳波 +8 位作者 邵红梅 王成 洪淑新 王继平 潘会芳 王永超 张安达 田善思 迟亚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2-85,共14页
泥页岩成岩演化、孔隙结构及其连通性是页岩油储层评价的关键。通过运用岩心观察及精细描述、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场发射电镜、微—纳米CT扫描、氮气吸附等技术,对松辽盆地古龙地区青山口组泥页岩岩性与组构特征、成岩演化特征、孔隙... 泥页岩成岩演化、孔隙结构及其连通性是页岩油储层评价的关键。通过运用岩心观察及精细描述、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场发射电镜、微—纳米CT扫描、氮气吸附等技术,对松辽盆地古龙地区青山口组泥页岩岩性与组构特征、成岩演化特征、孔隙类型及储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古龙地区青山口组主要发育页岩、泥岩、粉砂质岩、灰质岩、云质岩5种岩性,微米—毫米级纹层构造与页理缝发育;泥页岩主体处于中成岩A2期,局部为中成岩A1期和中成岩B期;储层孔隙分为基质孔和裂缝2大类6类12亚类,纹层状页岩中的纹层构造、页理构造和层状页岩、纹层状页岩中的页理缝有效改善储集能力,为油气横向运移的良好通道,层状页岩和纹层状页岩是最有利的储集岩性。该研究明确了松辽盆地古龙地区青山口组泥页岩成岩演化规律与储集特征,为松辽盆地页岩油的规模勘探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古龙地区 青山口组 泥页岩 成岩演化 储集特征 页理缝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岩性、物性、含油性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20
7
作者 高波 何文渊 +4 位作者 冯子辉 邵红梅 张安达 潘会芳 陈国龙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8-79,共12页
松辽盆地北部古龙页岩油为源储一体型非常规资源,但古龙页岩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均存在明显的非均质性。为了揭示含油性、储集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通过薄片鉴定、场发射扫描电镜、热解色谱及激光共聚焦三维重建等技术方法,利用孔隙度... 松辽盆地北部古龙页岩油为源储一体型非常规资源,但古龙页岩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均存在明显的非均质性。为了揭示含油性、储集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通过薄片鉴定、场发射扫描电镜、热解色谱及激光共聚焦三维重建等技术方法,利用孔隙度、镜质体反射率、有机碳等参数,分析对比了研究区东西向、南北向剖面青山口组页岩的岩性、物性、含油性特征。结果表明:古龙页岩由石英、黏土矿物、长石、白云石等矿物组成,主要包括页岩、粉砂质页岩、粉砂岩、泥—粉晶云岩、介屑灰岩5种岩石类型,其中页岩、粉砂质页岩为有利岩性组合;有机质演化程度和成岩作用类型控制孔隙发育,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形成大量有机孔、溶蚀孔,随着成岩转化作用的增强,黏土矿物晶间孔缝发育并形成页理缝,连通了基质孔隙,构成规模聚集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埋深大、有机碳含量高的页岩层具有极好的含油性,油气主要聚集于基质孔隙和页理缝中,有机碳和成熟度协同控制页岩油丰度,不同岩石类型导致的储集物性差异是控制同层位含油性非均质性的关键因素。页岩岩性、物性、含油性特征的厘定,为古龙页岩油分类评价标准的建立及勘探目标层段的优选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古龙页岩 青山口组 黏土矿物 岩性 物性 含油性 控制因素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成岩—孔隙演化 被引量:20
8
作者 邵红梅 高波 +2 位作者 潘会芳 陈国龙 李玲玲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67,共12页
为深化松辽盆地古龙页岩储层成岩—孔隙演化规律的认识,创新页岩微—纳米孔隙成因分析技术,结合岩石薄片鉴定、X衍射全岩矿物、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探讨古龙页岩成岩演化规律及其作用下的孔隙成因。结果表明:古龙页岩为黏土质长英页岩,... 为深化松辽盆地古龙页岩储层成岩—孔隙演化规律的认识,创新页岩微—纳米孔隙成因分析技术,结合岩石薄片鉴定、X衍射全岩矿物、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探讨古龙页岩成岩演化规律及其作用下的孔隙成因。结果表明:古龙页岩为黏土质长英页岩,纯页岩厚度比例达95%以上,由粒径小于3.9μm的泥级碎屑组成,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黏土矿物、长石,黏土矿物类型以伊利石、伊/蒙混层为主。松辽盆地古龙页岩经历了压实、胶结、交代、黏土矿物转化、生烃、溶蚀等成岩作用,其中胶结物类型包括硅质、黏土矿物、碳酸盐和黄铁矿。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影响了粒间孔等原生孔隙的保存和演化。黏土矿物演化和有机质热演化利于优质储层发育。古龙页岩主要处于中成岩A期—B期,有机质在生烃过程中生成大量纳米级有机孔,排出的酸性流体溶解长石等不稳定矿物,为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提供K+,形成黏土矿物晶间孔、溶蚀孔,黏土矿物、有机质演化过程中,形成大量页理缝,有效改善了页岩的储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龙页岩 松辽盆地 黏土矿物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页理缝
下载PDF
致密储层岩性精准评价及毫米级样品油源精细对比--以松辽盆地北部QP1井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居和 张博为 +3 位作者 冯子辉 邵红梅 霍秋立 鄢仁勤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38-1550,共13页
致密储层岩性精准评价与油源精细对比是致密油和泥页岩油"七性"评价及勘探开发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松辽盆地北部QP1井为例,采用厘米级、毫米级与微米级"三尺度"有机结合的岩性精细准确描述方法,对致密储层岩性精准... 致密储层岩性精准评价与油源精细对比是致密油和泥页岩油"七性"评价及勘探开发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松辽盆地北部QP1井为例,采用厘米级、毫米级与微米级"三尺度"有机结合的岩性精细准确描述方法,对致密储层岩性精准描述评价结果表明,同一井段岩性条带由常规描述的11个,增加到厘米级精准描述的14个、毫米级精准描述的135个;不同沉积相砂地比三角洲外前缘相由常规描述的17.16%增大到精准描述的29.87%,三角洲内前缘相由45.29%增大到47.55%,滨浅湖相由6.53%增大到9.93%,定量评价了不同陆相沉积相致密储层岩性和储集性。在致密岩性精准描述评价基础上,建立了毫米级岩石样品精确取样及烃类分析技术,致密储层及毫米级样品油源精细对比及含油性评价表明,同一泥岩段及厘米-毫米级薄砂条中烃类特征类似,薄砂条与上下接触的泥岩可能构成生储盖组合;不同泥岩段烃类特征差别明显,其生油母质类型和成熟度接近;不同砂岩段储层烃类特征差别明显,与各自下伏泥岩段的类似,纵向上泥岩厚度2.9m、砂岩厚度1.1m即可构成生储盖组合,具有"下生上储"近源聚集的源储配置关系;指出了三角洲内前缘相为致密油,外前缘相为致密油和泥页岩油,滨浅湖相为泥页岩油勘探有利区的部署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北部 QP1井 致密储层 岩性精准评价 毫米级 油源 精细对比
下载PDF
微区原位地球化学分析技术与应用——以古城地区碳酸盐岩储层成岩演化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邵红梅 卢曦 +4 位作者 高波 洪淑新 潘会芳 许智禹 白雪晶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0-168,共9页
为了明确古城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成因、恢复储层的成岩演化过程,在精细岩相学研究基础上,综合应用微区原位地球化学分析技术,针对不同期次、不同组构的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产物,开展了微区稳定碳、氧、锶、硅同位素及常量、微量... 为了明确古城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成因、恢复储层的成岩演化过程,在精细岩相学研究基础上,综合应用微区原位地球化学分析技术,针对不同期次、不同组构的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产物,开展了微区稳定碳、氧、锶、硅同位素及常量、微量、稀土元素分析,并探讨了碳酸盐岩储层的成岩流体性质及其对储层孔隙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期次成岩产物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了古城地区奥陶系储层经历了准同生期海源流体、浅埋藏期继承性海水、中深埋藏期地层卤水及外源热液流体的地质作用;流体性质直接影响储层孔隙演化,其中外源酸性流体产生的溶蚀孔洞可有效改善储集性能。研究成果可为古城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发育规律研究提供实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成岩演化 元素地球化学 微区原位分析 古城地区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储集空间与油态研究 被引量:38
11
作者 何文渊 崔宝文 +25 位作者 王凤兰 王永卓 蒙启安 张金友 邵红梅 王瑞 白云风 林旭东 赵莹 孙宝刚 付秀丽 徐庆霞 崔坤宁 钟建华 高剑波 孙宁亮 毛毳 邵珠福 倪良田 宋全友 薛纯琦 郝兵 圣朋朋 张继震 王宇航 张文鑫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93-741,共49页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有丰富的页岩油气资源。但是目前对古龙凹陷页岩油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和页岩油的状态,尤其是储集空间的类型及其组合关联性认识不清。通过对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岩芯的精细描述及其薄片分析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及三维CT...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有丰富的页岩油气资源。但是目前对古龙凹陷页岩油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和页岩油的状态,尤其是储集空间的类型及其组合关联性认识不清。通过对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岩芯的精细描述及其薄片分析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及三维CT深入研究,发现古龙青山口组页岩油的储集空间具有多样性和多尺度性。除了纳米孔缝外,还有页理缝。根据页理缝的规模和与油气的关系,可分为5类:①纳米缝,缝宽在10~50 nm,缝长50~100 nm,或更长;两端尖中间宽,微弯曲呈蠕虫状;本身也是重要的储集空间,是纳米级油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纳米级孔油元和微米级油基关系密切;②微米缝,宽0.1μm到数微米,长数十微米到数百微米,与纳米级油元和微米级油基关系密切;③中微缝,宽数微米到数十余微米,缝长数百微米,与微米级油基关系密切;④大微缝,宽数十微米到100μm,长数百微米到数毫米,与微米级油基和微微缝及中微缝关系密切和⑤大页理缝(宽数百微米,肉眼明显可见),与各级微裂缝关系密切。此外,可见高角度倾斜或直立的裂缝,由于这些页理缝顺层发育,所以往往当做页理对待。通过研究,认为页理缝主要是嫩江组沉积末期(嫩末)和明水组沉积末期(明末)的构造反转褶皱过程中形成的。另外,还发育了大量的顺层方解石脉,根据方解石脉的宽度分为3类:①小型介于0.1~1.0 mm;②中型介于1.0~5.0 mm;③大者介于0.5~1.0 cm,最大宽度2.5 cm。较大的顺层方解石脉由垂直页理的纤柱状方解石组成。大方解石普遍发育共轭裂缝和挤出构造,是古龙凹陷嫩末和明末古应力反转的结果,也是古应力恢复的重要依据。经应力恢复认为嫩末和明末,可能一直延续到依安组的最大应力来自于水平方向(东西方向),在1500 m和2500 m深度水平最大挤压应力分别可达139.16 MPa和204.27 MPa,而垂向最小应力则分别为35.44 MPa和59.07 MPa。所以,在这种应力状态下导致顺层发育了大量页理缝和顺层纤柱状方解石脉。此外,在页理面上还发育了一系列摩擦镜面、擦痕、阶步、光面、剪裂面、鳞片构造、碎片构造等,揭示了沿页理发育了强烈的顺层剪切。四级纳微缝与大页理缝密集发育,在顺层面方向构成了裂缝空间联通网络,使页岩在顺层面方向渗透率较好或很好;裂缝空间联通网络与纳米和微米孔一起构成了一个三维的特殊缝孔体,与碳酸盐岩的缝洞体相当。纳米孔缝和微米孔缝及页理缝对于松辽盆地青一段页岩油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纳米孔缝 微米孔缝 储集空间 页理缝 顺页理方解石脉 “五级”运聚 青山口组 古龙凹陷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致密砂岩储集层原油可动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24
12
作者 冯军 张博为 +9 位作者 冯子辉 王雅春 张居和 付晓飞 孙永河 霍秋立 邵红梅 曾花森 曲斌 迟换元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2-321,共10页
以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青山口组高台子和扶余油层致密油为例,在核磁共振、高压压汞等分析的基础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驱替和超临界萃取实验方法,对不同岩性、不同含油级别的致密砂岩储集层原油可动性开展了定量研究。实验表明,在... 以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青山口组高台子和扶余油层致密油为例,在核磁共振、高压压汞等分析的基础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驱替和超临界萃取实验方法,对不同岩性、不同含油级别的致密砂岩储集层原油可动性开展了定量研究。实验表明,在模拟松辽盆地北部致密油储集层温度76~89℃、压力35~42 MPa地层条件下,可动油启动时的孔隙度下限为4.4%,渗透率下限为0.015×10^(-3)μm^2,平均孔喉半径下限为21 nm。提出了致密砂岩储集层3种类型划分标准,Ⅰ类储集层可动流体饱和度大于40%,可动油率(可动油量占总油量的比)大于30%,启动压力梯度为0.3~0.6 MPa/m;Ⅱ类储集层可动流体饱和度为10%~40%,可动油率为5%~30%,启动压力梯度为0.6~1.0 MPa/m;Ⅲ类储集层可动流体饱和度一般小于10%,可动油率小于5%,启动压力大于1.0 MPa/m。致密砂岩储集层流体可动性主要受成岩作用和沉积作用影响,埋深小于2 000 m时以Ⅰ类储集层为主,大于2 000 m时主要为Ⅰ类、Ⅱ类储集层;三角洲内前缘相Ⅰ类储集层发育,三角洲外前缘和滨浅湖相以Ⅱ、Ⅲ类储集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北部 致密油 孔隙结构 原油可动性 驱替实验 可动油率 上白垩统青山口组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纳米孔缝形成机制与页岩油富集特征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龙德 王小军 +4 位作者 冯子辉 邵红梅 曾花森 高波 江航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50-1365,共16页
松辽盆地白垩系古龙页岩油储集层为富有机质、高黏土的陆相页岩,夹少量薄层的钙质砂岩和白云岩,其孔缝体系和页岩油富集规律研究还比较薄弱。基于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高压压汞、低温氮气吸附、荧光... 松辽盆地白垩系古龙页岩油储集层为富有机质、高黏土的陆相页岩,夹少量薄层的钙质砂岩和白云岩,其孔缝体系和页岩油富集规律研究还比较薄弱。基于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高压压汞、低温氮气吸附、荧光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地球化学等实验分析数据,研究了古龙页岩有机-无机孔缝体系及其与页岩油富集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古龙页岩发育基质孔和微裂缝构成的双孔介质储集体系,基质孔为页岩油提供富集空间,微裂缝为页岩油提供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②受矿物演化、有机质生烃和原油裂解转化等多因素控制,古龙页岩在不同演化阶段发育不同的孔缝组合,其中在成熟演化阶段主要发育微米级溶蚀孔和有机黏土复合孔缝,高成熟演化阶段主要发育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和页理缝;③古龙页岩油的富集与孔缝组合演化具有耦合关系,低成熟演化阶段页岩油主要富集于无机粒间孔和晶间孔中,成熟演化阶段页岩油主要富集于溶蚀孔和有机黏土复合孔缝内,油质较重,高成熟演化阶段页岩油主要富集于有机黏土复合孔缝和页理缝中,油质变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孔缝体系 有机黏土复合孔 页岩油 富集模式 古龙页岩 青山口组 松辽盆地
下载PDF
页岩油储层实验技术进展及应用——以松辽盆地古龙地区为例 被引量:16
14
作者 邵红梅 高波 +5 位作者 洪淑新 李玲玲 王继平 王永超 白雪晶 谭文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7-106,共10页
页岩油是源储一体的非常规资源,页岩油储层实验是进行页岩油勘探开发的重要基础。松辽盆地古龙地区青山口组页岩作为烃源岩已具有完备的分析手段,但作为储层还需进一步开发实验技术。通过建立页岩微—纳米孔隙全尺度分析技术和页岩油激... 页岩油是源储一体的非常规资源,页岩油储层实验是进行页岩油勘探开发的重要基础。松辽盆地古龙地区青山口组页岩作为烃源岩已具有完备的分析手段,但作为储层还需进一步开发实验技术。通过建立页岩微—纳米孔隙全尺度分析技术和页岩油激光共聚焦三维重建技术,对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页岩储层特征和页岩油分布状态进行分析。页岩微—纳米孔隙全尺度分析技术可对页岩微—纳米级孔隙成因类型进行定量分析,页岩油激光共聚焦三维重建技术可分析页岩油在不同岩性中的分布特征和不同成熟度页岩油的相对含量、分布规律。研究认为:松辽盆地青山口组纹层状页岩、层状页岩为有利岩性,孔缝体系以粒间缝状孔和页理缝为主,页理对微—纳米级孔隙和裂缝的发育和分布影响较大;成熟页岩油多分布在泥质与夹层的接触部位,砂质或碳酸盐夹层中分布较少,高熟页岩油轻质组分在砂质或碳酸盐夹层中相对富集,重质组分在泥质中相对富集。页岩油储层实验技术为松辽盆地页岩油储层微—纳米级颗粒、孔隙及页岩油赋存状态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孔隙 页岩油微区分布 定量表征 页岩储层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微—纳米孔缝油气原位形成与富集机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小军 崔宝文 +5 位作者 冯子辉 邵红梅 霍秋立 张斌 高波 曾花森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5-1115,1220,共12页
通过生烃热模拟、微米与纳米CT、氩离子抛光场发射电镜、激光共聚焦和二维核磁等实验分析,对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的生成模式、储集结构与富集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①古龙页岩中存在大量微微型藻、微型藻和沟鞭藻,这些形成于微咸—半... 通过生烃热模拟、微米与纳米CT、氩离子抛光场发射电镜、激光共聚焦和二维核磁等实验分析,对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的生成模式、储集结构与富集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①古龙页岩中存在大量微微型藻、微型藻和沟鞭藻,这些形成于微咸—半咸水的藻类共同构成了富氢页岩的生油母质;②青山口组页岩生油物质大多以有机黏土复合体的形式存在,有机质在成熟演化过程中黏土矿物具有抑制和加氢催化双重作用,扩大了页岩油生成窗口的下限、增加了轻烃生成数量;③古龙页岩储集空间的形成与溶蚀和生烃作用有关,随成岩作用增强微纳米孔隙数量增加、孔隙直径变小,与页理缝发育数量增多同步,构成了古龙页岩特有的纳米级孔-微米级页理缝双重介质储集层;④古龙页岩微—纳米级储油单元具有独立的油气赋存相态,表现为小孔凝析态、大中孔气液两相(或液态)和全孔径含油的特征。古龙页岩油形成与富集机制的新认识对推进中国陆相页岩油的勘探实践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级储油单元 油气赋存相态 有机黏土复合体 原位成藏 古龙页岩油 白垩系青山口组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奥陶系成岩流体与碳酸盐岩储层形成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冯子辉 邵红梅 +4 位作者 刘云苗 卢曦 赵威 白雪晶 许智禹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60,共14页
不同类型的成岩流体控制了油气储层孔隙的演化和储集能力,是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常规的岩相学研究方法难以揭示成岩演化过程中多期成岩流体类型及其对孔隙改造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明确不同成岩流体类型对储层的控制作用,主要采用岩相学... 不同类型的成岩流体控制了油气储层孔隙的演化和储集能力,是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常规的岩相学研究方法难以揭示成岩演化过程中多期成岩流体类型及其对孔隙改造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明确不同成岩流体类型对储层的控制作用,主要采用岩相学与地球化学方法相结合的分析手段,对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奥陶系成岩流体进行识别。结果显示研究区储层主要经历10期不同类型的成岩流体:准同生期大气淡水、准同生期中等盐度蒸发海水、浅埋藏阶段中等盐度封存海水、中—深埋藏阶段有机酸性水、中—深埋藏阶段地层卤水、第Ⅰ期与钠长石化有关的热液流体、第Ⅱ期与热液重结晶作用有关的深部卤水流体、第Ⅲ期与外源流体相关的贫镁热液流体、第Ⅳ期与硅质发育相关的富硅流体,以及第Ⅴ期与晚期方解石充填相关的富钙流体。通过分析各期成岩流体对储层发育的影响,认为准同生期大气淡水和第Ⅲ期与外源流体相关的贫镁热液流体对优质储层起建设性作用;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淋滤形成一间房组—鹰二段石灰岩岩溶型储层;第Ⅳ期与硅质发育相关的富硅流体对储层改造具有双重性;热液溶蚀作用可形成局部优质白云岩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识别 元素地球化学 碳酸盐岩储层 奥陶系 古城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U-Pb同位素定年分析在热液对白云岩储层改造研究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下奥陶统鹰三段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红 冯子辉 +5 位作者 邵红梅 张君龙 张振伟 张亚金 卢曦 张光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65-776,共12页
古城地区是塔东探区的重点勘探区块,下奥陶统鹰三段是塔东探区首要的勘探层系。探寻多期热液作用改造后的优质白云岩储层是扩大研究区勘探成果的关键。本文在储层岩石学特征判识的基础上,应用U-Pb同位素定年技术,结合碳氧锶镁同位素和... 古城地区是塔东探区的重点勘探区块,下奥陶统鹰三段是塔东探区首要的勘探层系。探寻多期热液作用改造后的优质白云岩储层是扩大研究区勘探成果的关键。本文在储层岩石学特征判识的基础上,应用U-Pb同位素定年技术,结合碳氧锶镁同位素和稀土元素分析测试,分析了热液性质,明确了热液作用发生的确切时期及期次,探讨了热液作用对白云岩储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古城地区鹰三段白云岩储层发育准同生-浅埋藏海水成因的粉晶-中晶白云岩及热液作用产物。热液作用可划分为二期:第一期为中-晚奥陶世贫镁热液,表现为鞍状白云石充填缝洞及重结晶次生加大的粗晶白云石,U-Pb测定年龄为464±12Ma到473.9±9.1Ma,氧同位素值比早奥陶世正常海相白云石明显偏负,锶同位素比值明显高于早奥陶世海水值,稀土元素Eu正异常,锶、铁、镁元素含量低;第二期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钙质热液,表现为方解石充填缝洞及对先存白云石的溶蚀,U-Pb测定年龄为448±15Ma到457.4±6.6Ma,氧锶同位素组成严重偏离同时期正常海相白云石范围,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Eu正异常,锶、钙元素含量高,锰元素含量低。第二期热液作用是白云岩储层溶蚀的关键,同期NNE向断裂带作为其输导系统,是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为有利区带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B同位素定年 白云岩储层 热液作用 鹰三段 古城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最优化方法实验课程创新设计 被引量:6
18
作者 渐令 孙清滢 +2 位作者 邵红梅 梁锡军 高卫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3-225,309,共4页
基于目前最优化方法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脱节的现状,设计了一套实验课程,包括基本算法和课程项目两大模块,分别覆盖了经典的最速下降法、Newton法、拟Newton法、共轭梯度法、惩罚函数法和近年来广泛使用的随机梯度下降法、支持向量机算... 基于目前最优化方法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脱节的现状,设计了一套实验课程,包括基本算法和课程项目两大模块,分别覆盖了经典的最速下降法、Newton法、拟Newton法、共轭梯度法、惩罚函数法和近年来广泛使用的随机梯度下降法、支持向量机算法等。该实验课程能有效衔接最优化方法的理论与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最优化理论及思想、掌握最优化算法设计技巧、提升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化方法 实验课程 优化算法 项目设计
下载PDF
基于优化免疫算法冷链物流配送路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施文嘉 邵竑湄 +1 位作者 唐迪 胡书红 《微型电脑应用》 2019年第12期103-107,共5页
构建了冷链物流最小配送总成本数学模型,充分考虑生鲜食品本身具有的易腐性特质及其在配送过程中必要的能源成本和货损成本,加入软时间窗的限制及车辆载荷等约束条件,采用免疫优化算法,确定了最优路径方案。并结合具体算例,验证了免疫... 构建了冷链物流最小配送总成本数学模型,充分考虑生鲜食品本身具有的易腐性特质及其在配送过程中必要的能源成本和货损成本,加入软时间窗的限制及车辆载荷等约束条件,采用免疫优化算法,确定了最优路径方案。并结合具体算例,验证了免疫优化算法对冷链物流配送路径问题求解的合理有效性,对实际商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算法 冷链物流 配送路径 优化
下载PDF
In-situ hydrocarbon formation and accumulation mechanisms of micro- and nano-scale pore-fracture in Gulong shale, Songliao Basin, NE China 被引量:1
20
作者 WANG Xiaojun CUI Baowen +5 位作者 FENG Zihui shao hongmei HUO Qiuli ZHANG Bin GAO Bo ZENG Huase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3年第6期1269-1281,共13页
By conducting experimental analyses, including thermal pyrolysis, micro-/nano-CT, argon-ion polishing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E-SEM),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CLSM), and two-dimensiona... By conducting experimental analyses, including thermal pyrolysis, micro-/nano-CT, argon-ion polishing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E-SEM),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CLSM), and two-dimensional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2D NMR), the Gulong shale oil in the Songliao Basin was investigated with respect to formation model, pore structure and accumulation mechanism. First, in the Gulong shale,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pico-algae, nano-algae and dinoflagellates, which were formed in brackish water environment and constituted the hydrogen-rich oil source materials of shale. Second, most of the oil-generating materials of the Qingshankou Formation shale exist in the form of organo-clay complex. During organic matter thermal evolution, clay minerals had double effects of suppression and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which expanded shale oil window and increased light hydrocarbon yield. Third, the formation of storage space in the Gulong Shale was related to dissolution an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With the diagenesis, micro-/nano-pores increased, pore diameter decreased and more bedding fractures appeared, which jointly gave rise to the unique reservoir with dual media (i.e. nano-scale pores and micro-scale bedding fractures) in the Gulong shale. Fourth, the micro-/nano-scale oil storage unit in the Gulong shale exhibits independent oil/gas occurrence phase, and shows that all-size pores contain oils, which occur in condensate state in micropores or in oil-gas two phase (or liquid) state in macropores/mesopores. The understanding about Gulong shale oil formation and accumulation mechanism ha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advancing continental shale oil exploration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 nano-scale oil storage unit hydrocarbon occurrence phase organo-clay complex in-situ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Gulong shale oil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Songliao Basi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