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Cr13钢离子渗氮和WCrAlTiSiN离子镀复合处理及电化学行为
1
作者 卢金鹏 张念武 +4 位作者 王政伟 张哲浩 邵明昊 李杨 何永勇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7,共11页
马氏体不锈钢的常规表面改性方法基本局限在单一化学热处理或镀膜,对表面性能的提升有限。对2Cr13不锈钢进行离子渗氮与多弧离子镀WCrAlTiSiN纳米多层涂层复合强化处理,研究其在天然海水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采用不同的表面强化工艺,即... 马氏体不锈钢的常规表面改性方法基本局限在单一化学热处理或镀膜,对表面性能的提升有限。对2Cr13不锈钢进行离子渗氮与多弧离子镀WCrAlTiSiN纳米多层涂层复合强化处理,研究其在天然海水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采用不同的表面强化工艺,即未处理(Untreated)、低温渗氮处理(LPN)、高温渗氮处理(HPN)、单一镀膜处理(Coating)、低温渗氮+镀膜处理(LPN+C)和高温渗氮+镀膜处理(HPN+C)。采用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维氏硬度计对不同样品的组织结构、化学成分和硬度等进行表征。采用电化学阻抗法和动态电位极化法对2Cr13在天然黄海海水中的电化学行为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WCrAlTiSiN涂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腐蚀性能,但是溶液中的Cl^(−)通过较薄单一涂层的缺陷侵入基体。LPN样品因渗氮层的存在提升了一定的耐腐蚀性能,而HPN样品因为渗氮温度过高而导致CrN大量析出,使得样品表面出现“贫Cr”现象,耐腐蚀性能下降。复合处理样品的渗氮层-WCrAlTiSiN涂层可形成保护屏障,有效阻止电荷转移和电流从阳极流向阴极,提高2Cr13钢在海水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通过离子渗氮-多弧离子镀WCrAlTiSiN纳米涂层复合强化方法可有效提升马氏体不锈钢在海水中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物涂层 离子渗氮 多弧离子镀 显微硬度 电化学腐蚀
下载PDF
Potential distribution of Haloxylon ammodendron in Central Asia under climate change
2
作者 CHEN Zhuo shao minghao +2 位作者 HU Zihao GAO Xin LEI Jiaqia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4年第9期1255-1269,共15页
Understand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lant species and their dynamic changes in arid areas is crucial for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climate change.Haloxylon ammodendron shelterbelts are essential for the... Understand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lant species and their dynamic changes in arid areas is crucial for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climate change.Haloxylon ammodendron shelterbelts are essential for the protection of plant resources and the control of desertification in Central Asia.Thus far,the potential suitable habitats of H.ammodendron in Central Asia are still uncertain in the future under global climate change conditions.This study utilised the maximum entropy(MaxEnt)model to combine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 data of H.ammodendron with its growth-related data to analyze the poten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H.ammodendron across Central Asi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uitable habitats of H.ammodendron in the Aralkum Desert,northern slopes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and the upstream of the Tarim River and western edge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in the Tarim Basin under the current climate conditions.The period from 2021 to 2040 is projected to underg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suitable habitat area of H.ammodendron in Central Asia,with a projected 15.0% decrease in the unsuitable habitat area.Inland areas farther from the ocean,such as the Caspian Sea and Aralkum Desert,will continue to experience a decrease in the suitable habitats of H.ammodendron.Regions exhibiting frequent fluctuations in the habitat suitability levels are primarily found along the axis stretching from Astana to Kazakhskiy Melkosopochnik in Kazakhstan.These regions can transition into suitable habitats under varying climate conditions,requi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appropriate human intervention measures to prevent desertification.Future climate conditions are expected to cause an eastward shift in the geometric centre of the potential suitable habitats of H.ammodendron,with the extent of this shift amplifying alongside mor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This study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spatial configuration of H.ammodendron shelterbelts and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in Central Asia,emphasising the importance of proactive measures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oxylon ammodendron potential suitable habitats climate change DESERTIFICATION maximum entropy(MaxEnt)model Central Asia Aralkum Desert
下载PDF
2219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缝在弱腐蚀下的腐蚀行为
3
作者 陶虎威 郝云飞 +3 位作者 邵明皓 姜炳鑫 李志航 张华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共10页
利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微区电化学阻抗测试、周期浸润测试和浸泡腐蚀,结合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探究了2219铝合金在1 mg/L氯化钠和0.1 mg/L硫化钠混合溶液环境下的搅拌摩擦焊接头的腐蚀行为机理。结果表明:腐蚀前后焊缝未发现明显的力... 利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微区电化学阻抗测试、周期浸润测试和浸泡腐蚀,结合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探究了2219铝合金在1 mg/L氯化钠和0.1 mg/L硫化钠混合溶液环境下的搅拌摩擦焊接头的腐蚀行为机理。结果表明:腐蚀前后焊缝未发现明显的力学性能损失,焊缝耐腐蚀性能:WNZ>HAZ/TMAZ>BM。越靠近焊核中心,受热的作用越大,析出相回溶数量越多,提高了基体中Cu的含量,从而降低了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宏观区域的电偶腐蚀造成母材形貌发生较大变化,游离态的Cu^(2+)得到铝基体腐蚀溶解产生的电子析出,加剧腐蚀,出现大面积剥落现象。热影响区与热机械影响区腐蚀情况介于两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19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 腐蚀电化学 微区电化学阻抗 周期浸润测试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垂交工作面开采覆岩破坏规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邵明昊 谭毅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5-99,共5页
为研究近距离煤层垂交工作面下层煤开采后覆岩破坏高度以及形态变化,以金达煤业10403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相似模拟实验,阐明了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过程中覆岩破坏形态特征及高度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当近距离煤层开采导致煤柱... 为研究近距离煤层垂交工作面下层煤开采后覆岩破坏高度以及形态变化,以金达煤业10403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相似模拟实验,阐明了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过程中覆岩破坏形态特征及高度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当近距离煤层开采导致煤柱失稳后,相邻工作面垮落带在水平方向上横向贯通,覆岩破坏形态呈现接近“马鞍形”形态。(2)近距离煤层垂交工作面开采覆岩破坏高度发育可分为4个阶段:孕育阶段、缓增阶段、陡增阶段、稳定阶段,呈阶梯形上涨趋势。(3)提出了近距离工作面垂交工作面覆岩破坏高度判定方法并论证其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垂交工作面 覆岩破坏 高度判定
下载PDF
TC4钛合金离子渗氮层的微观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永康 赵亚晴 +6 位作者 邵明昊 赵福帅 王政伟 毕永洁 董永康 姜晓雪 李杨 《热处理》 CAS 2021年第5期23-27,共5页
钛合金的表面硬度较低,耐磨性较差,但通过渗氮等表面处理可提高其表面硬度从而改善耐磨性。对TC4钛合金分别在850℃、900℃和950℃离子渗氮5h。检测了渗氮层的显微组织、厚度、表面硬度和硬度分布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离子渗氮... 钛合金的表面硬度较低,耐磨性较差,但通过渗氮等表面处理可提高其表面硬度从而改善耐磨性。对TC4钛合金分别在850℃、900℃和950℃离子渗氮5h。检测了渗氮层的显微组织、厚度、表面硬度和硬度分布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离子渗氮的TC4合金渗层主要由TiN、Ti2 N相组成;随着渗氮温度的升高,渗层增厚,950℃离子渗氮的合金化合物层厚度为12μm,扩散层厚度为100μm;经离子渗氮的TC4合金能耐氯离子的侵蚀,其自腐蚀电位提高,耐蚀性提高;850℃离子渗氮的TC4合金耐蚀性最佳,这可能与TiN相更多和渗层更致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离子渗氮 表面硬度 耐蚀性
下载PDF
310S奥氏体不锈钢的离子渗氮 被引量:2
6
作者 靳曾博 李杨 +4 位作者 逯宇暄 王政伟 闫计文 邵明昊 卢金鹏 《热处理》 CAS 2022年第5期34-38,共5页
对310S奥氏体不锈钢首先进行1 150℃保温30 min水冷的固溶处理,随后分别在430℃、450℃、490℃和530℃离子渗氮5 h。检测了离子渗氮和未渗氮的310S钢的相结构、表面硬度、在海水体系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以及渗氮层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 对310S奥氏体不锈钢首先进行1 150℃保温30 min水冷的固溶处理,随后分别在430℃、450℃、490℃和530℃离子渗氮5 h。检测了离子渗氮和未渗氮的310S钢的相结构、表面硬度、在海水体系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以及渗氮层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430℃、450℃、490℃和530℃离子渗氮5 h的310S钢的渗层深度相应为7μm、15μm、20μm和30μm;渗氮层表面硬度随着渗氮温度的提高而提高,在530℃渗氮的钢表面硬度最高,为1 454 HV0.1;在不同温度离子渗氮的310S钢在海水体系中的耐蚀性能均优于未渗氮的钢,且随着渗氮温度的提高先下降后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离子渗氮 硬度 电化学腐蚀
下载PDF
6082铝合金激光填丝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7
作者 邵明皓 张华 +3 位作者 张健 刘德博 张晓峰 朱煦峣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8-32,共5页
以3 mm厚6082-T6铝合金板为母材进行激光填丝焊接,研究激光功率与焊接速度对焊缝成型、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激光功率为1800 W、焊接速度为0.9 m/min时,焊缝成型最好。接头显微硬度从母材到焊缝中心呈现先减小后增大... 以3 mm厚6082-T6铝合金板为母材进行激光填丝焊接,研究激光功率与焊接速度对焊缝成型、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激光功率为1800 W、焊接速度为0.9 m/min时,焊缝成型最好。接头显微硬度从母材到焊缝中心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热影响区处存在明显的软化。接头抗拉强度可达300 MPa,伸长率为3.60%。在焊缝背面熔透的条件下,随激光功率增大或焊接速度减小,焊缝的整体成型质量逐渐变好,焊缝中心晶粒尺寸增大,力学性能变差。同时随着激光功率增大,接头气孔数量、尺寸及气孔率均增大。由于6082铝合金本身具有较高的热裂纹敏感性,而且在填丝焊过程中加入Zn,易形成低熔点共晶相,在热循环作用下局部液化导致沿晶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82铝合金 激光填丝焊 激光功率 焊接速度 气孔率 热裂纹
下载PDF
双相不锈钢等离子表面硬化技术的进展
8
作者 逯宇暄 李杨 +6 位作者 靳曾博 王政伟 闫计文 邵明昊 卢金鹏 窦海春 周泽龙 《热处理》 CAS 2023年第4期16-23,共8页
双相不锈钢兼具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塑性和耐蚀性好,但硬度低,耐磨性差。等离子表面硬化处理能提高双相不锈钢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包括离子渗氮、直流辉光等离子渗氮、活性屏等离子渗氮、空心阴极辅助离子渗氮、等离子沉积薄膜... 双相不锈钢兼具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塑性和耐蚀性好,但硬度低,耐磨性差。等离子表面硬化处理能提高双相不锈钢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包括离子渗氮、直流辉光等离子渗氮、活性屏等离子渗氮、空心阴极辅助离子渗氮、等离子沉积薄膜(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热喷涂、离子注入以及表面复合处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硬化 双相不锈钢 等离子体 渗氮 等离子体沉积薄膜
下载PDF
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会朝 王彩妹 +5 位作者 张华 张建军 何鹏 邵明皓 朱晓腾 傅一钦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24,共19页
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的搅拌摩擦增材制造(FSAM)技术的研究进展,搅拌摩擦增材制造具有成形快、增材效率高、过程绿色环保等特点。此外,其作为一种固相增材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其他熔化增材方法成形过程中引起的缩松、孔隙等缺陷。目前报... 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的搅拌摩擦增材制造(FSAM)技术的研究进展,搅拌摩擦增材制造具有成形快、增材效率高、过程绿色环保等特点。此外,其作为一种固相增材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其他熔化增材方法成形过程中引起的缩松、孔隙等缺陷。目前报道的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方法,大致可以分为4大类:轴向增材制造、径向增材制造、消耗型搅拌摩擦工具增材制造和叠加板材增材制造。详细列举了搅拌摩擦增材与激光、电弧增材样品微观组织与性能,阐述了不同增材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领域,介绍了搅拌摩擦增材设备单位及已经开展的初步应用和未来设计的搅拌摩擦增材装置的发展方向,为搅拌摩擦增材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增材 搅拌摩擦 增材制造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椎旁肌萎缩及关节突关节形态改变与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大川 卢枭 +7 位作者 徐广宇 宋健 邵明昊 吕飞舟 马晓生 夏新雷 王洪立 姜建元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292-1300,共9页
目的探讨椎旁肌萎缩及关节突关节形态改变与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疾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is)的相关性。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ASDis再次行后路腰椎融合术的19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次手术融合节段为L4,5的ASDis患... 目的探讨椎旁肌萎缩及关节突关节形态改变与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疾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is)的相关性。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ASDis再次行后路腰椎融合术的19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次手术融合节段为L4,5的ASDis患者29例纳入研究(ASDis组)。按Roussouly分型,Ⅰ型5例、Ⅱ型9例、Ⅲ型10例、Ⅳ型5例。另选取同期腰椎融合术后未发生ASDis的患者29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性别、融合节段、腰椎Roussouly分型与ASDis组进行1∶1配对。通过CT和MRI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初次手术前后椎旁肌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脂肪浸润度(fat infiltration,FI),初次术前关节突关节角(facet joint angle,F-J)及关节突关节椎弓根角(pedicle facet angle,P-F)。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腰椎后路融合术后ASDis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及临界值。评估ASDis组患者再次手术前后的椎旁肌萎缩情况。结果58例患者随访时间为(59.25±6.38)个月(范围49~73个月)。ASDis组患者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4.76±3.64)kg/m2,高于对照组的(22.24±2.92)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P=0.041);ASDis组椎旁肌CSA为(3214.32±421.15)mm2、相对横截面积(rCSA)为1.69±0.36,均小于对照组的(3978.91±459.87)mm2和2.26±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2,P=0.012;t=9.47,P=0.038);ASDis组椎旁肌FI为21.95%±5.89%,高于对照组的14.64%±7.11%(t=7.32,P=0.002);ASDis组F-J角为35.06°±3.45°,小于对照组的38.39°±4.67°(t=4.76,P=0.027);ASDis组P-F角为117.39°±8.13°,大于对照组的111.32°±4.78°(t=5.25,P=0.0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高的BMI(OR=1.34,P=0.038)、较小的椎旁肌rCSA(OR=0.02,P=0.017)及较高的椎旁肌FI(OR=1.58,P=0.032)是ASDis发生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BMI曲线下面积为0.680,临界值为22.58 kg/m2;椎旁肌FI曲线下面积为0.716,临界值为15.69%;椎旁肌rCSA曲线下面积为0.227,临界值为1.92。ASDis组患者再次手术前椎旁肌与初次手术前相比,拥有较高的FI(25.47%±6.59%vs.21.95%±5.89%,t=3.99,P=0.042)及较小的rCSA(1.52±0.28vs.1.69±0.36,t=3.85,P=0.038);再次手术前椎旁肌FI与初次术前的差值与ASDis发生时间呈负相关(r=-0.53,P=0.039),rCSA差值与ASDis发生时间则呈正相关(r=0.64,P=0.043)。结论当BMI>22.58 kg/m2、椎旁肌FI>15.69%、椎旁肌rCSA<1.92,提示术后出现ASDis的可能性较大;初次手术后椎旁肌萎缩越明显,则ASDis可能发生越早。关节突关节形态学变化不能作为预测ASDis发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融合术 手术后并发症 椎间盘退行性变 椎旁肌 椎关节突关节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6082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工艺组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邵明皓 张华 +2 位作者 刘德博 张健 王非凡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共7页
以3 mm厚6082-T6铝合金为母材进行激光-MIG复合焊接,研究激光功率与送丝速度对焊缝成形、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功率下的焊接接头进行气孔缺陷分析。结果表明,在激光功率为1900 W、送丝速度为4 m/min时,焊缝成形最好,接头... 以3 mm厚6082-T6铝合金为母材进行激光-MIG复合焊接,研究激光功率与送丝速度对焊缝成形、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功率下的焊接接头进行气孔缺陷分析。结果表明,在激光功率为1900 W、送丝速度为4 m/min时,焊缝成形最好,接头显微硬度从母材到焊缝中心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热影响区处存在软化现象,接头抗拉强度可达313 MPa,延伸率达6.18%。焊缝中心组织为细小等轴晶粒,熔合区为垂直于熔合线生长的柱状晶。另外,随着激光功率的不断增大,接头气孔数量、尺寸及气孔率均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MIG复合焊 焊接工艺 组织与性能 气孔率
原文传递
AA2219-T87铝合金双轴肩搅拌摩擦焊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明皓 张健 +3 位作者 王渭平 刘德博 郭启龙 张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20-1626,共7页
采用电化学腐蚀和浸泡腐蚀试验对双轴肩搅拌摩擦焊AA2219-T87型铝合金的不同区域进行了腐蚀研究。结果表明,焊缝区具有最高的耐腐蚀性,母材的耐腐蚀性最差。母材中析出相的体积分数最高,越靠近焊核,析出相回溶数量越多。焊核区由细小的... 采用电化学腐蚀和浸泡腐蚀试验对双轴肩搅拌摩擦焊AA2219-T87型铝合金的不同区域进行了腐蚀研究。结果表明,焊缝区具有最高的耐腐蚀性,母材的耐腐蚀性最差。母材中析出相的体积分数最高,越靠近焊核,析出相回溶数量越多。焊核区由细小的等轴晶组成,只存在少量θ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轴肩搅拌摩擦焊 铝合金 腐蚀行为 耐腐蚀性
原文传递
船舶压载水处理引入的消毒副产物的环境问题研究
13
作者 张文婷 张丽 +2 位作者 杨懿 邵明豪 谢俊鹏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118,共8页
饮用水处理的消毒副产物问题已有大量研究,压载水处理引入的消毒副产物给环境带来的安全隐患正在受到各国专家及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关注,消毒剂、水中的有机物及盐度是影响消毒副产物产生的主要因素,相关的毒性研究也在开展;获得IMO最终... 饮用水处理的消毒副产物问题已有大量研究,压载水处理引入的消毒副产物给环境带来的安全隐患正在受到各国专家及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关注,消毒剂、水中的有机物及盐度是影响消毒副产物产生的主要因素,相关的毒性研究也在开展;获得IMO最终批准的45项使用活性物质的压载水管理系统使用不同的处理技术产生的消毒副产物总量也不尽相同,同一种技术不同系统消毒副产物产生的总量差别较大;虽然使用活性物质的压载水管理系统在递交IMO认可时需要完成风险评估,但沿用现有评估模型对实际港口评估时,某些物质仍对环境有不可接受的风险,各港口地理及水质条件的复杂性、毒理数据的不足、相关检测技术的限制等都是现有评估标准使用受限的原因。随着相关研究的开展以及IMO对消毒副产物的持续关注,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会出现更加严苛的限制指标。《公约》的强制实施,压载水管理系统加装市场会迎来大批订单,随压载水处理引入的消毒副产物问题会被凸显出来,因此船东加装压载水管理系统时对技术的选择尤为关键,更加绿色安全的压载水处理技术应尽快实施应用在压载水处理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载水管理系统 消毒副产物 国际海事组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