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垩系饱和冻结砂岩蠕变试验及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魏尧 杨更社 +2 位作者 申艳军 明锋 梁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636-2646,共11页
冻结法作为穿越富水软岩地层的重要施工方法,冻结壁的长期稳定性对于工程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蠕变破坏是诱发冻结壁变形的显著特点之一,对研究冻结岩石蠕变的特性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以白垩系饱和冻结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1... 冻结法作为穿越富水软岩地层的重要施工方法,冻结壁的长期稳定性对于工程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蠕变破坏是诱发冻结壁变形的显著特点之一,对研究冻结岩石蠕变的特性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以白垩系饱和冻结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10℃低温冻结条件下,不同围压(0、2、4、6 MPa)的三轴蠕变力学试验。分析了饱和冻结砂岩蠕变变形,根据现有黏弹塑性模型开展了参数辨识并探究蠕变参数的变化规律,基于此提出考虑温度及损伤效应的蠕变本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冻结削弱蠕变过程中颗粒间的相互胶结力,使其蠕变特征明显;而围压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饱和冻结砂岩内部损伤的发展,导致稳态蠕变速率随围压的升高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随围压的增加饱和冻结砂岩的蠕变破坏形态呈现出从剪切破坏到张拉破坏再到局部塑形硬化破坏的变化过程。在黏弹塑性模型的基础上,总结蠕变参数E1、E2和η2随荷载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拐点为屈服应力;而参数η0在大于屈服应力后出现并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结合冻结岩石蠕变数据对定义的应力-低温耦合蠕变本构模型进行了参数辨识,并将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蠕变试验数据对比,验证所建立非线性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系冻结砂岩 蠕变 非线性 参数辨识
下载PDF
岩石变形全过程冻融损伤模型及其参数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慧梅 孟祥振 +4 位作者 彭川 杨更社 叶万军 申艳军 刘慧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0-265,共6页
寒区岩石受到荷载及冻融循环的作用,考虑岩石微元破坏的特点,将其简化为冻融损伤、受荷损伤及未损伤3部分组成。基于损伤力学理论,通过探讨冻融损伤变量、受荷损伤变量以及总损伤变量之间的关系,假定岩石微元破坏符合D-P准则,建立冻融... 寒区岩石受到荷载及冻融循环的作用,考虑岩石微元破坏的特点,将其简化为冻融损伤、受荷损伤及未损伤3部分组成。基于损伤力学理论,通过探讨冻融损伤变量、受荷损伤变量以及总损伤变量之间的关系,假定岩石微元破坏符合D-P准则,建立冻融与荷载作用下考虑残余强度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并由冻融砂岩力学特性试验验证其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模型参数对岩石损伤本构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冻融次数及围压作用下的模型理论曲线与试验曲线较为吻合,较好地描述了岩石变形的全过程;模型参数对岩石损伤前及破坏后残余段的应力应变曲线几乎没有影响,但对损伤阶段的影响较大。研究成果将会对寒区岩石损伤演化认知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岩石 残余强度 D-P准则 本构模型 模型参数
下载PDF
白垩系砂岩宏细观冻融损伤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赵涛 杨更社 +3 位作者 奚家米 申艳军 陈新年 贾晓峰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1-248,共8页
为研究人工冻结对白垩系砂岩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以粗粒、中粒砂岩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了一次冻融前后砂岩饱和吸水率试验、氮气吸附实验;并进行20,-30,20℃等不同冻结过程下的强度测试。试验结果表明:2种岩石经历冻融作用后饱和吸水率... 为研究人工冻结对白垩系砂岩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以粗粒、中粒砂岩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了一次冻融前后砂岩饱和吸水率试验、氮气吸附实验;并进行20,-30,20℃等不同冻结过程下的强度测试。试验结果表明:2种岩石经历冻融作用后饱和吸水率均有所增大,粗粒砂岩饱和吸水率增加幅度较大。一次冻融循环后粗粒砂岩比表面积和孔容都增大而平均孔径减小,而中粒砂岩区别于粗粒砂岩的是,其孔容呈现减小趋势。冻融作用下两种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粗粒砂岩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降低幅度大于中粒砂岩。低温冻结提高了试验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粗粒砂岩单轴抗压强度提高幅度大于中粒砂岩。揭示了饱和砂岩物理力学特性劣化内在机理,指出了岩体结构特征及饱和状况是控制不同冻结过程损伤状况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系砂岩 冻融损伤 细观结构 强度特征 控制指标
下载PDF
Buck型变换器输出跟踪的自适应动态规划算法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健 沈艳军 刘允刚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3-400,共8页
本文采用自适应动态规划算法研究了Buck型DC–DC变换器系统的输出跟踪问题.首先构造一个误差系统,并定义含跟踪误差和控制代价的性能指标;然后,利用自适应动态规划算法得到Buck型变换器系统的最优控制,使得含有跟踪误差和控制代价的性... 本文采用自适应动态规划算法研究了Buck型DC–DC变换器系统的输出跟踪问题.首先构造一个误差系统,并定义含跟踪误差和控制代价的性能指标;然后,利用自适应动态规划算法得到Buck型变换器系统的最优控制,使得含有跟踪误差和控制代价的性能指标达到最优.接着,利用该算法研究了网络环境下的Buck型DC–DC变换器系统的输出跟踪问题.该算法避免了代数求解Riccati方程,求解简洁快速.最后,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输出跟踪 自适应动态规划 网络控制 时滞
下载PDF
冻融条件下岩石动态损伤本构模型
5
作者 张慧梅 赵洁 +3 位作者 陈世官 申艳军 路亚妮 刘慧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21,共12页
为研究冻融岩石在动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破坏特征,基于岩石动态变形破坏全过程,将岩石弹塑性和应变软化特征概化为损伤特性,应变率效应描述为黏滞性,建立冻融条件下岩石的动态损伤本构模型;根据应力-应变曲线峰值点处的几何条件,确定模型... 为研究冻融岩石在动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破坏特征,基于岩石动态变形破坏全过程,将岩石弹塑性和应变软化特征概化为损伤特性,应变率效应描述为黏滞性,建立冻融条件下岩石的动态损伤本构模型;根据应力-应变曲线峰值点处的几何条件,确定模型参数的理论表达式;理论表征冻融与动荷载损伤的耦合效应,探讨不同冻融次数及应变率下岩石的损伤破坏特性。研究表明:随冻融次数的增加,岩石抗冻系数呈减小趋势;冻融前期,抗冻系数随应变率的增大而降低,但随冻融次数的增加,不同应变率下抗冻系数曲线相继相交,相交后抗冻系数随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加。岩石动态抗压强度与动弹性模量受冻融和应变率作用的共同影响,但导致的效应相反,且动弹性模量对应变率的敏感性较小。冻融-动荷载的共同作用加剧了岩石的受损程度,其耦合效应又使岩石的受损程度有所减弱。损伤曲线近似“S”型演化,较好地反映了冻融岩石动态变形破坏全过程;应变率相同时,总损伤值随冻融次数的增加而增大,但在变形后期,损伤曲线相交后呈相反规律,表现出明显的塑性特征;冻融次数一定时,总损伤值随应变率的增加而依次减小,表现出应变率强化效应。所构建的损伤本构模型理论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良好,表明模型较为合理,能够准确描述冻融条件下岩石的动态变形破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动态力学特性 损伤演化 本构模型
下载PDF
模糊算法在氯丁二烯合成生产中的应用
6
作者 杨广鑫 申彦军 +1 位作者 霍文成 霍焱鑫 《中国氯碱》 CAS 2020年第5期43-46,共4页
氯丁橡胶生产是以氯丁二烯单体经过乳液聚合生产胶乳,而氯丁二烯则是以乙炔法制备。乙炔二聚得到的乙烯基乙炔(MVA)与氯化氢(HCl)合成生成氯丁二烯(CD),国内其合成塔反应运行基于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且稳定性差。在自动控制方面,设计了... 氯丁橡胶生产是以氯丁二烯单体经过乳液聚合生产胶乳,而氯丁二烯则是以乙炔法制备。乙炔二聚得到的乙烯基乙炔(MVA)与氯化氢(HCl)合成生成氯丁二烯(CD),国内其合成塔反应运行基于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且稳定性差。在自动控制方面,设计了三维模糊(Fuzzy)控制器,与传统的PID串级控制相结合,实现了合成反应塔的优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丁二烯 MVA HCL 模糊算法 Fuzzy-PID串级 智能控制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带裸燕麦蒸散结构与灌溉制度优化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红娟 李赟 +3 位作者 李雅丽 武占岭 沈彦俊 裴宏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14,共7页
基于作物模型对作物蒸散耗水过程和水分-产量关系进行模拟研究,可为提升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农业水资源综合管理提供关键科学依据。以北方农牧交错带雨养裸燕麦为研究对象,通过2018年和2019年大型蒸渗仪观测数据以及结合校准后的RZWQM2... 基于作物模型对作物蒸散耗水过程和水分-产量关系进行模拟研究,可为提升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农业水资源综合管理提供关键科学依据。以北方农牧交错带雨养裸燕麦为研究对象,通过2018年和2019年大型蒸渗仪观测数据以及结合校准后的RZWQM2作物模型,对雨养状态下裸燕麦的蒸散结构和水分产量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量化了灌溉总量分别为30 mm、60 mm、90 mm和120 mm 4种灌溉制度下的裸燕麦生物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生产效率的响应特点。结果表明:①在裸燕麦完整生育期内,作物蒸腾主要表现在拔节期(35.50%)、孕穗期(23.54%)和开花期(28.26%),月总蒸散量表现为6月最小(10.40 mm)、8月最大(164.10 mm);②与雨养处理相比,裸燕麦在总灌溉量为60 mm的平均叶面积指数增加均大于10%,平均生物量增加大于20%,产量分别增产7.49%和9.50%;③裸燕麦总灌溉量为60 mm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达到0.91 kg/m3和1.34 kg/m3,灌溉水生产效率均高于总灌溉量为30 mm、90 mm和120 mm处理的33.3%~50.0%。研究结果对该地区裸燕麦高产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燕麦 蒸散 RZWQM2模型 灌溉制度 北方农牧交错带
下载PDF
RZWQM2模型对裸燕麦作物生长模拟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红娟 岑剑涛 +2 位作者 王海英 沈彦俊 裴宏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共7页
为评估RZWQM2模型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地区裸燕麦作物生长模拟研究中的适用性,优化裸燕麦生长过程研究的完整作物模型参数,通过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区——河北坝上地区2018年和2019年两个完整生育期内裸燕麦田间试验,对该地区裸燕... 为评估RZWQM2模型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地区裸燕麦作物生长模拟研究中的适用性,优化裸燕麦生长过程研究的完整作物模型参数,通过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区——河北坝上地区2018年和2019年两个完整生育期内裸燕麦田间试验,对该地区裸燕麦生长模拟参数在RZWQM2(Root Zone Water Quality Model2)模型中进行本土化校准。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型参数,可使不同土层深度(0~80 cm)土壤水分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系数(R^(2))值在0.70~0.95之间,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相对误差(MRE)分别为1.73%、1.96%和21.20%、25.00%;叶面积指数模拟的决定系数(R2)值分别为0.98和0.76;生物量、株高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2值均大于0.80。本研究开发出的裸燕麦作物生长模拟参数在河北坝上这一区域具有较好的普适性,校准后的RZWQM2模型可适用于北方农牧交错带相似区域裸燕麦田间水分管理、作物生长等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燕麦 RZWQM2模型 土壤水分 作物生长 北方农牧交错带
下载PDF
GK可能C均值模糊聚类的白菜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谭阳 武小红 +2 位作者 武斌 沈砚君 刘锦茂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65-1470,共6页
红外光谱分析是基于分子振动与跃迁理论的鉴别物质化学组成的技术。得到的光谱数据常常具有较高的维数和重叠度,这给后续的数据处理带来困难。为此提出一种GK可能C均值聚类算法(GKIPCM),引入了GK聚类算法的马氏距离测度与改进的可能C均... 红外光谱分析是基于分子振动与跃迁理论的鉴别物质化学组成的技术。得到的光谱数据常常具有较高的维数和重叠度,这给后续的数据处理带来困难。为此提出一种GK可能C均值聚类算法(GKIPCM),引入了GK聚类算法的马氏距离测度与改进的可能C均值聚类算法(IPCM)的模糊隶属度与聚类中心更新方程,使样本的距离测度具有自适应性且避免了聚类中心的一致性。GKIPCM算法具有分类精度更高,分类准确率对参数敏感性低的优点。将四组洗净白菜作为光谱分析对象,分别施加三种农药(高效氯氟氰菊酯)配比,采用安捷伦Cary630FTIR光谱仪采集白菜的傅里叶中红外光谱(FT-MIR)。首先对样本进行预处理,使用多元散射矫正(MSC)对光谱数据降噪,消除数据偏移量;其次,由于采集到的数据波数范围为4300~590cm^(-1),数据维数达到了971维,故使用主成分分析(PCA)对数据实现降维,降维后的数据维度减小到了23,且2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高达99.60%;但各类光谱的特征信息依然混杂在一起,故使用线性判别分析(LDA)提取特征鉴别信息,进一步将数据降至3维;最终,运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得到较优初始聚类中心,使用GKIPCM算法对四类降维后的光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并与GK聚类算法与IPCM聚类算法的运行结果作对比。GKIPCM算法的总迭代时长为0.2188s,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7.22%。相较之下,GK算法与IPCM算法的准确率分别为63.89%和91.67%,运行的总时长为0.0938与0.0625s。从实验结果可看出,GKIPCM算法可以通过分析光谱数据从而完成对不同程度农药残留进行定性分析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农药残留 光谱分析 主成分分析 线性判别分析 模糊聚类
下载PDF
近70年首都水源涵养区水热条件及地表径流演变特征研究——以清水河和白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赟 李雅丽 +3 位作者 张良 罗建美 沈彦军 裴宏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8,115,共11页
永定河流域的清水河和潮白河流域的白河,是张家口建成首都地区水源涵养功能区的关键流域。利用清水河流域(1951-2020年)和白河流域(1970-2020年)的多年水文资料,运用有序聚类分析、小波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分别对清水河流域和白河流域的... 永定河流域的清水河和潮白河流域的白河,是张家口建成首都地区水源涵养功能区的关键流域。利用清水河流域(1951-2020年)和白河流域(1970-2020年)的多年水文资料,运用有序聚类分析、小波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分别对清水河流域和白河流域的径流量、气候要素(降水和气温)进行趋势分析和突变分析,并基于Pearson相关分析和贡献率分析的方法讨论了降水量、气温和蒸散量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清水河流域和白河流域的降水量呈现不显著上升趋势,1960-2020年间平均上升速率分别为0.964 mm/10a和3.316 mm/10a,分别在1965年和2016年发生突变;②清水河流域和白河流域的气温均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清水河流域平均气温上升速率是0.246℃/10a,白河流域平均气温上升速率为0.207℃/10a,气温都在1988年发生突变;③近70年清水河流域和白河流域的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都达到了99%的显著性检验水平,并在1979年和1974年发生突变;④径流量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降水量对径流量年内变化的影响主要发生在降水相对充沛的5-8月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流域 白河流域 径流量 变化特征
下载PDF
皮特不动杆菌、医院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同源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邓德耀 袁文丽 +7 位作者 张唤 龙湖波 吕红玲 沈彦均 王筱棽 杨宝瑞 侯霞 顾津伊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了解某院皮特不动杆菌、医院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同源性。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分离自该院临床送检感染标本的335株醋酸钙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ACB)非重复菌株,采用16S-23S rRNA基因间隔区序列分析鉴定到种,比较皮... 目的了解某院皮特不动杆菌、医院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同源性。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分离自该院临床送检感染标本的335株醋酸钙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ACB)非重复菌株,采用16S-23S rRNA基因间隔区序列分析鉴定到种,比较皮特不动杆菌、医院不动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PCR方法检测3种细菌OXA-51基因,并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皮特不动杆菌和医院不动杆菌的同源性。结果 335株ACB包括皮特不动杆菌18株,医院不动杆菌23株和鲍曼不动杆菌284株,其他不动杆菌10株。鲍曼不动杆菌和皮特不动杆菌/医院不动杆菌分离患者间ICU入住率、侵入性操作情况、肺部感染率、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皮特不动杆菌和医院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鲍曼不动杆菌。皮特不动杆菌和医院不动杆菌均未见OXA-51基因扩增阳性,284株鲍曼不动杆菌OXA-51基因PCR检测均阳性。RAPD技术将皮特不动杆菌和医院不动杆菌分为4个不同的克隆,同源性分析显示,克隆A和克隆F分别为皮特不动杆菌、医院不动杆菌的流行株。结论皮特不动杆菌和医院不动杆菌应被视为与鲍曼不动杆菌不同的临床菌株而区分对待,OXA-51基因扩增可以考虑作为一种简便快捷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皮特不动杆菌和医院不动杆菌的快速鉴定。应加强对皮特不动杆菌和医院不动杆菌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特不动杆菌 医院不动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 鉴定 临床特点 基因 同源性
下载PDF
Non-linear creep damage model of sandstone under freeze-thaw cycle 被引量:7
12
作者 LI Jie-lin ZHU Long-yin +4 位作者 ZHOU Ke-ping CHEN Hui GAO Le LIN Yun shen yan-j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3期954-967,共14页
To study rock damage characteristics under long-term freeze-thaw cycles and loads,rock freeze-thaw and creep damage factors were defined based 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porosity and volume strain,respectively.The ... To study rock damage characteristics under long-term freeze-thaw cycles and loads,rock freeze-thaw and creep damage factors were defined based 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porosity and volume strain,respectively.The damage factor is introduced into the basic rheological element,and the non-linear creep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and freeze-thaw rock equation are established to describe non-linear creep characteristics under a constant load.Simultaneously,the creep test of freeze-thaw rock under step loading is performed.Based on the test data,the applica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creep damage freeze-thaw rock model are analyzed and verif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freeze-thaw cycles result in continuous rock pore structure damage and deterioration,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porosity enhancement.The constant load induces increasing rock plastic deformation,volume,and creep aging damage.As the loading stress increases,the instantaneous rock elastic parameters increase,and the rheological elastic and viscosity parameters decrease.Furthermore,the damage degradation of freeze-thaw cycles weakens the rock viscoplasticity,resulting in a rapid decrease in the viscosity parameter with an increase in freeze-thaw cycles.Generally,the continuous damage of the rock is degraded,and the long-term strength decreases continu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ing damage creep damage model damage factor stable creep
下载PDF
桑干河流域典型粮果农田土壤水盐氮分布特征
13
作者 李雅丽 张红娟 +3 位作者 刘孟竹 徐利 沈彦军 裴宏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37,共7页
桑干河流域是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的主要流域,针对目前流域内面源污染和土壤退化等生态问题,探究不同农田系统土壤水盐氮分布特征对于区域科学管理土地资源和调控水盐肥具有重要意义。以桑干河流域3种典型的农田利... 桑干河流域是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的主要流域,针对目前流域内面源污染和土壤退化等生态问题,探究不同农田系统土壤水盐氮分布特征对于区域科学管理土地资源和调控水盐肥具有重要意义。以桑干河流域3种典型的农田利用方式(杏园、雨养玉米和灌溉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取样与试验分析对不同农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水、盐和硝态氮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进而明晰土壤盐氮潜在淋溶风险。结果表明:①不同农田类型中灌溉玉米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均值最高,杏园含水率最低,而电导率接近于雨养玉米。②土壤盐分离子组成以Na^(+)和SO_(4)^(2-)为主,K^(+)、Mg^(2+)和Cl^(-)相对较少,灌溉玉米中Na^(+)、K^(+)和Mg^(2+)均显著高于杏园。③土壤水盐分布因农田利用方式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且分布复杂,杏园土壤电导率与盐分离子垂直分布呈橄榄形,雨养玉米SO_(4)^(2-)和电导率表现为中上多、底部少,灌溉玉米Na^(+)呈S形波动。④灌溉玉米NO_(3)^(-)-N平均累积含量明显高于雨养玉米和杏园,剖面分布为上下多、中间少的特点,且深层土壤NO_(3)^(-)-N均值达14.6 mg/kg,具有潜在的硝态氮淋溶风险。⑤不同利用方式土壤Mg^(2+)和SO_(4)^(2-)分别与含水率和电导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是控制区域水盐变化的重要因子。综上,不同农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盐氮分布特征影响差异明显,灌溉玉米土壤水盐氮含量明显最高,需采取合理的水肥管理措施,减缓环境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干河流域 农田利用方式 水盐特征 硝态氮分布
下载PDF
复杂地层差异冻结研究分析
14
作者 袁延召 杨更社 +2 位作者 申艳军 杨铭斐 白哲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19-26,共8页
通过对新庄单冻结管冻结过程中的冻结温度场进行现场实测与模拟冻结分析,对复杂地层的冻结温度场采用差异冻结思想进行讨论,得出以下结论:(1)地层越深其受到温度变化造成的热物理参数变化越大;(2)由于地层的冻结效率会发生变化,从而导... 通过对新庄单冻结管冻结过程中的冻结温度场进行现场实测与模拟冻结分析,对复杂地层的冻结温度场采用差异冻结思想进行讨论,得出以下结论:(1)地层越深其受到温度变化造成的热物理参数变化越大;(2)由于地层的冻结效率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地层冻结壁厚度会发生较大改变;(3)根据冻结地层与冻结温度的不同实时调整该地层冻结温度,从而使冻结效率较差地层的冻结圈增大,冻结壁厚度差距减小,从而提高冻结工程的安全及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层 冻结效率 热物理参数 冻结圈
下载PDF
MicroRNA-520a通过失活AKT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V DNA复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巍 丁晓燕 +6 位作者 陈京龙 李文东 郭晓笛 申燕军 滕颖 刘晓民 魏建莹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4期73-78,共6页
目的探讨microRNA-520a(miR-520a)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V DNA复制的机制。方法通过Entrez Nucleotide数据库预测AKT是否为miRNA-520a的靶基因。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miRNA-520a是否调控HepG2.2.15细胞中AKT的表达,研究miRNA-... 目的探讨microRNA-520a(miR-520a)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V DNA复制的机制。方法通过Entrez Nucleotide数据库预测AKT是否为miRNA-520a的靶基因。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miRNA-520a是否调控HepG2.2.15细胞中AKT的表达,研究miRNA-520a模拟物及其抑制剂对HepG2.2.15细胞中HBV DNA转录和复制的影响。评价siRNA对AKT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HBV DNA转录和复制的作用。结果在HepG2.2.15细胞中,AKT为miRNA-520a的靶基因,miRNA-520a通过抑制AKT表达可进一步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V DNA的转录和复制。AKT表达下调受siRNAs诱导,同时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V的转录和复制。结论 MiRNA-520a可抑制AKT表达,进而抑制HBV DNA转录和复制,其可能成为治疗HBV感染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肝炎病毒 乙型 HBV DNA AKT
下载PDF
Unraveling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near-surface temperature lapse rates in the Northwestern Kunlun Mountains 被引量:1
16
作者 SUN Cong-jian CHEN Wei shen yan-ju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2年第4期1168-1181,共14页
The near-surface temperature lapse rates for the core area of the Kunlun Mountains remain critically unresolved due to data scarcity.Here,we reveale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nearsurface temperature lapse ... The near-surface temperature lapse rates for the core area of the Kunlun Mountains remain critically unresolved due to data scarcity.Here,we reveale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nearsurface temperature lapse rate in the Kunlun Mountain regions based on both long-term meteorological records(1961-2017)and field surveys measured data(2012-2017).The results showed that(1)The near-surface temperature lapse rates(β;)has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n the Northwestern Kunlun Mountains(NWKM),and in complex terrain areas the complexity of the temperature-elevation relationship cannot be explained by the constant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lapse rate(0.65℃/100 m)throughout alone.(2)Theβ;for the daily mean,minimum,and maximum temperature on the north slopes in the Kunlun mountain area are 0.41,0.47,and 0.37℃/100 m and on the Tiznafu River(TR)basin are 0.51,0.47 and 0.53℃/100 m,respectively.(3)The variations ofβ;for daily 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 of the two regions exhibit similar monthly characteristics,which are lower in the winter and spring months than in other months.A greatest variability ofβ;for the daily mean,minimum,and maximum temperature appears in winter and a light variability ofβ;occurs in spring.The seasonal variability ofβ;for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is greater than that for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and the seasonal variability ofβ;for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 has the smallest variability.(4)There is no significant trend of change occurred in theβ;of NWKM.(5)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β;for the NWKM are linked to the geographic differences and climate factors.The results of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β;distribution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wind speed and relative humidity of the NW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ar-surface Temperature Lapse Rat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Controlling Factors Northwestern Kunlun Mountains
下载PDF
ER50-6焊丝用盘条拉拔后期产生“毛刺”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申延军 《金属世界》 CAS 2021年第6期55-58,共4页
ER50-6盘条在拉拔过程部分表面出现毛刺,继而发生断裂。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对缺陷试样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ER50-6JQ盘条在拉拔过程,磨具损伤导致盘条表面的划伤是引起后续盘条表面“毛刺”的原因之一;另... ER50-6盘条在拉拔过程部分表面出现毛刺,继而发生断裂。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对缺陷试样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ER50-6JQ盘条在拉拔过程,磨具损伤导致盘条表面的划伤是引起后续盘条表面“毛刺”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钢内部大量的耐火材料、脱氧产物及保护渣的夹杂物是诱发“毛刺”的另一原因。通过做好拉拔模具的润滑工作及加强炼钢过程非金属夹杂物控制等措施可显著改善ER50-6的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金属夹杂物 毛刺 划伤 扫描电子显微镜 润滑工作 拉拔 光学显微镜 产品质量
下载PDF
Response of Vegetation Cover Change to Drought at Different Time-scales in the Beijing-Tianjin Sandstorm Source Region,China
18
作者 CAO Bo KONG Xiaole +3 位作者 WANG Yixuan LIU Hang PEI Hongwei shen yan-ju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1年第3期491-505,共15页
Dominated by an arid and semiarid continental climate,the Beijing-Tianjin Sandstorm Source Region(BTSSR)is a typical ecologically fragile region with frequently occurring droughts.To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regional v... Dominated by an arid and semiarid continental climate,the Beijing-Tianjin Sandstorm Source Region(BTSSR)is a typical ecologically fragile region with frequently occurring droughts.To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regional vegetation protection and drought prevention,we assess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vegetation cover change(measured by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and the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at different time-scales,in different growth stages,in different subregions and for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based on the Pearso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n the BTSSR from 2000 to 2017.Results showed that 88.19%of the vegetated areas experienced increased NDVI in the growing season;48.3%of the vegetated areas experi-ence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NDVI(P<0.05)and were mainly in the south of the BTSSR.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a wetter climate contributed to the increased vegetation cover from 2000 to 2017,and NDVI anomalie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SPEI.The maximum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n the growing season(Rmax)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P<0.05)in 97.84%of the total vegetated areas.In the vegetated areas with significantly positive Rmax,pixels with short time-scales(1-3 mon)accounted for the largest proportion(33.9%).The sensitivity of vegetation to the impact of drought rose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in the growing season,with a peak in July.Compared with two subregions in the south,subregions in the north of the BTSSR we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impacts of drought variations,especially in the Xilingol Plateau and Wuzhumuqin Basin.All four major vegetation types were sensitive to the effects of drought variations,especially grasslands.The time-scales of the most impacting droughts varied with growth stages,regions,and vegetation types.These results can help us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vegetation and droughts,which are important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drought preven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etation cover change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 ecological restoration drought prevention Beijing-Tianjin Sandstorm Source Region(BTSSR)Citation:CAO Bo KONG Xiaole WANG Yixuan LIU Hang
下载PD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high and large span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cantilever flowering frame beam
19
作者 WANG Rui ZHEN Liang +2 位作者 WAN Chao WU Jing shen yan-ju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09年第5期58-62,共5页
The high and large span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cantilever structure of the office building of some court, which is located I-steel at the cantilever and used steel pipe scaffold as the support, has guarante... The high and large span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cantilever structure of the office building of some court, which is located I-steel at the cantilever and used steel pipe scaffold as the support, has guaranteed the frame body and structure security by the frame body calculating, on-site test and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or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support of cantilever structure high and long spa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下载PDF
华北山前平原农田关键带观测研究平台(栾城关键带观测平台) 被引量:4
20
作者 沈彦俊 闵雷雷 +3 位作者 吴林 沈彦军 李红军 张广录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2-511,共10页
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以下简称"栾城站")位于华北太行山前冲洪积平原的中段,是地下水灌区高产农业生态类型的典型代表。由于近几十年来大规模、高强度的农业生产,区域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污染风险加剧。然而,... 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以下简称"栾城站")位于华北太行山前冲洪积平原的中段,是地下水灌区高产农业生态类型的典型代表。由于近几十年来大规模、高强度的农业生产,区域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污染风险加剧。然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表生态系统与地下含水层被厚包气带隔开,地表农业生产活动对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目前,开展贯穿整个包气带的原位监测试验,是揭示这一过程机理的唯一途径。因此,建立大型农田关键带观测平台,是开展农业与地下水关系研究的重要需求。在中国科学院野外站网络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下,栾城站建设的"栾城关键带观测平台",通过对作物根系层—深层包气带—饱和带的土壤水、热、溶质等关键要素和变量的监测,可开展水分、溶质和污染物在厚包气带内的运移、转化规律研究,揭示饱和—非饱和过渡带水文过程及其与地下水补给关系,阐明农田生产活动的水肥迁移、转化及其对地下水量质变化的影响机制,为回答地表过程对地下水量质演化影响机理提供实验平台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竖井 农田关键带 水-氮迁移过程 地下水量质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