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咸水灌溉下粉垄耕作土壤水盐运移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成立 杨花蕾 +5 位作者 冯根祥 韩莉 王策 翟亚明 冯宝平 赵涛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目的】明确微咸水灌溉条件下粉垄耕作土壤水分入渗规律及水盐运移特征。【方法】基于室内土箱试验,分析3种微咸水矿化度(0g/L(S1)、3g/L(S2)和5g/L(S3))和2种耕作(粉垄耕作(FL)和传统翻耕(FG))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和水盐运移规... 【目的】明确微咸水灌溉条件下粉垄耕作土壤水分入渗规律及水盐运移特征。【方法】基于室内土箱试验,分析3种微咸水矿化度(0g/L(S1)、3g/L(S2)和5g/L(S3))和2种耕作(粉垄耕作(FL)和传统翻耕(FG))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和水盐运移规律。【结果】水分平均入渗速率和垂直湿润锋推进速率随着微咸水矿化度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水平湿润锋运移速度随着微咸水矿化度的升高而持续增加。FL处理下的土壤水分入渗速率、湿润锋推进速率相比FG处理有明显提升。Kostiakov模型可较好地拟合2种耕作措施下的土壤累积入渗量与入渗时间之间的关系(R^(2)>0.99)。灌溉后20 d,FL处理下的土壤含水率均小于相同微咸水矿化度下的FG处理;同一耕作措施下,土壤含水率随着微咸水矿化度的升高而增加。【结论】微咸水灌溉与粉垄耕作对土壤水分入渗、土壤湿润锋运移和土壤水盐再分布具有改善作用。与灌溉前相比,灌溉后20 d,FL处理下的土壤平均脱盐率为42.95%~55.98%,而FG处理下的土壤平均脱盐率为32.34%~43.29%。随着矿化度的增加,FL处理下的平均土壤电导率相比FG处理分别下降22.38%、18.54%和15.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灌溉 粉垄耕作 土壤水分入渗 土壤水盐动态
下载PDF
足内在肌强化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王巍 王策 +3 位作者 南燕 李新 胡丽杰 李耀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2-1287,共6页
目的:探究足内在肌强化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步态的影响。方法:将参与研究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TKA后接受膝关节系统康复治疗,研究组在系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足内在... 目的:探究足内在肌强化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步态的影响。方法:将参与研究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TKA后接受膝关节系统康复治疗,研究组在系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足内在肌强化训练。在TKA术前及术后第12周分别采用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及膝关节活动度评估肢体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及跌倒效能量表(MFES)评估平衡功能、采用便携式智能化步态分析设备进行步态分析。结果:接受康复治疗12周后,研究组患者在MFES评分、BBS评分及WOMAC评分上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手术侧肢体单腿支撑时间、步速、步长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TKA术后12周足内在肌强化训练可以改善患者身体功能、平衡能力和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足内在肌训练 步态分析 膝骨关节炎 康复
下载PDF
农田裂隙优先流对灌水模式/初始墒情响应机制及其模拟研究
3
作者 翟亚明 王冲 +2 位作者 王策 陈理政 付丽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3,73,共9页
农田灌溉管理过程中优先流降低水肥利用效率,加剧地下水污染风险。基于碘化钾-淀粉染色示踪试验,分析了地面灌DM、微喷灌WP1(20 mm/h)、微喷灌WP2(40 mm/h)处理下的裂隙优先流特征,验证了基于水量平衡的双域渗透模型的有效性,并采用4组... 农田灌溉管理过程中优先流降低水肥利用效率,加剧地下水污染风险。基于碘化钾-淀粉染色示踪试验,分析了地面灌DM、微喷灌WP1(20 mm/h)、微喷灌WP2(40 mm/h)处理下的裂隙优先流特征,验证了基于水量平衡的双域渗透模型的有效性,并采用4组初始体积含水率(0.20、0.25、0.30、0.35 cm^(3)/cm^(3))与5组灌水强度(12.0、24.0、36.0、48.0、60.0mm/h)旋转组合设计进行模拟应用分析。结果表明,WP1、WP2处理整体上水分以均匀的基质流形式入渗;DM处理下的土壤剖面染色区域在垂直方向上可明显划分为基质流区(0~6.9 cm)和优先流区(>6.9 cm)。此外,DM处理下的基质流深度、灌水均匀度显著(P<0.05)小于WP1、WP2处理,而其优先流指数及湿润锋弯曲度均极显著大于(P<0.01)WP1、WP2处理,这表明地面灌可以激活更多的优先流路径,增大优先流发育程度和空间异质性,降低灌水质量。基于水量平衡的双域渗透模型可有效预测不同灌水强度下的基质流深度和土壤剖面染色面积比变化趋势(R2≥0.9276、NSE≥0.8844、RSR≤0.0230),初始体积含水率和灌水强度旋转组合设计模拟结果表明,增加灌水强度或减小初始含水率会增加优先流的程度而降低灌水质量,故建议在农田灌溉管理过程中采用“高频少量”的灌水模式以减少优先流导致的水肥利用效率降低。该研究成果可为农田灌溉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其试验数据可为优先流模型优化与验证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示踪试验 优先流 灌水强度 含水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设施栽培柑桔煤烟病发生规律调查与防治试验
4
作者 王志静 何利刚 +6 位作者 马小方 宋放 张豫 宋鑫 王策 蒋迎春 吴黎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58,共6页
为了应对冬季冻害问题,湖北柑桔生产中温室大棚栽培得到了一定程度推广和应用,但大棚栽培柑桔煤烟病发生日趋严重。通过连续3年的观察和试验,发现温室大棚柑桔煤烟病的发生、发展与栽培管理、通风透光条件、棚内温湿度及蚜虫、吹绵蚧、... 为了应对冬季冻害问题,湖北柑桔生产中温室大棚栽培得到了一定程度推广和应用,但大棚栽培柑桔煤烟病发生日趋严重。通过连续3年的观察和试验,发现温室大棚柑桔煤烟病的发生、发展与栽培管理、通风透光条件、棚内温湿度及蚜虫、吹绵蚧、黑刺粉虱等虫害发生等有密切关系,在柑桔煤烟病发生初期开始整株喷洒针对蚜虫、吹绵蚧、黑刺粉虱的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剂两次的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采用高压水枪冲洗树冠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易复发。提出了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适时运用针对性杀虫剂混合广谱性杀菌剂防治的综合防控方案,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实现了对柑桔煤烟病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栽培 柑桔煤烟病 发生原因 防治试验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响应型唑来膦酸钙纳米颗粒靶向控释对骨质疏松骨代谢及骨量的影响
5
作者 李浩 肖健 +3 位作者 胡帆 王策 陈奎 邢更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7-54,I0002,共9页
目的研究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响应型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ZOL)钙纳米颗粒(ZOL-Ca nanoparticals,ZCNP)的制备及其靶向控释对骨质疏松骨代谢及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模板法以ZOL为磷源,CaCl2为钙源制备ZCNP。... 目的研究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响应型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ZOL)钙纳米颗粒(ZOL-Ca nanoparticals,ZCNP)的制备及其靶向控释对骨质疏松骨代谢及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模板法以ZOL为磷源,CaCl2为钙源制备ZCNP。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对ZCNP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发射光谱法评估ZOL的负载以及载药率。利用CCK-8法检测ZCNP对鼠源骨髓单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s)活力的影响;采用溶血实验检测ZCNP的生物相容性。通过荧光标记ZCNP对其骨靶向性进行验证。采用药物释放实验验证了ZCNP的ESW响应性。在体外,利用TRAP染色检验ZCNP的破骨抑制情况;ARS染色检验ZCNP对成骨活性的影响。在体内,利用卵巢摘除骨质疏松模型验证ZCNP对骨量的影响。结果ZCNP呈类球形结构,约60 nm。ZCNP的ZOL负载率为(59.68±1.48)%。ZCNP在0、0.01、0.1、1、10μmol/L浓度下对小鼠BMMs的细胞活性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ZCNP在ESW作用下可快速释放ZOL。ESW+ZCNP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促进成骨细胞增殖。ESW+ZCNP可明显提高卵巢摘除骨质疏松模型局部骨量。结论ESW响应型ZCNP可通过有效精准靶向控释,抑制破骨,促进成骨提升卵巢摘除模型局部骨量,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唑来膦酸 靶向控释 骨质疏松性骨折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的智慧灌溉文献计量分析
6
作者 段正宇 朱成立 +1 位作者 王策 沈雨桐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12期103-106,共4页
为梳理智慧灌溉发展历程,有效提升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12年—2022年发表的以“智慧灌溉”为研究主题的198篇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网络可视化分析功能,进行该领域文献... 为梳理智慧灌溉发展历程,有效提升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12年—2022年发表的以“智慧灌溉”为研究主题的198篇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网络可视化分析功能,进行该领域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发现:该领域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且2018年开始发文量陡增;发文主体为中国、印度、美国等农业大国;发文单位以大学、科学院等研究机构为主。在作者/机构合作图谱中,网络整体密度低,反映出智慧灌溉领域研究团体分散,合作对象固定,尚未形成极具凝聚力的科研单位和核心作者群。关键词共现频次聚类图谱中出现了高密度聚集,“模型”“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研究热点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灌溉 物联网 传感器 CITESPACE 趋势分析
下载PDF
基于磁性传感器的低失调温度补偿接口电路设计
7
作者 樊华 常伟鹏 +5 位作者 王策 李国 刘建明 李宗霖 魏琦 冯全源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1528,共8页
面向磁性传感器在物联网(IoT)技术中的广泛应用,该文基于180 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具有低失调电压,低温度漂移特性的霍尔传感器接口电路。针对霍尔传感器灵敏度的温度漂移特性,该文设计了一种感温电路并与查表法相结合,调节可编程增益... 面向磁性传感器在物联网(IoT)技术中的广泛应用,该文基于180 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具有低失调电压,低温度漂移特性的霍尔传感器接口电路。针对霍尔传感器灵敏度的温度漂移特性,该文设计了一种感温电路并与查表法相结合,调节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的增益有效地降低了霍尔传感器的温度系数(TC)。在此基础上,通过在信号主通路中使用相关双采样(CDS)技术,极大程度上消除了霍尔传感器的失调电压。仿真结果表明,在–40°C~125°C温度范围内,霍尔传感器的TC从966.4 ppm/°C减小到了58.1 ppm/°C。信号主通路的流片结果表明,霍尔传感器的失调电压从25 mV左右减小到了4 mV左右,霍尔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为0.50%。芯片的总面积为0.69 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尔传感器 接口电路 温度补偿 低失调电压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下土壤孔隙演化及其对溶质穿透特征的影响机理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段正宇 朱成立 +3 位作者 车子刚 嵇洪波 王策 陈晓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2-326,共15页
为揭示秸秆粉碎还田后,不同腐解进程下土壤孔隙演化及其对水分和溶质穿透特征的影响机理,设置不同秸秆还田量(0、5、10、15 t/hm^(2))和还田时间(0、30、60 d)处理,采用CT断层扫描技术,视觉量化了土壤孔隙结构特征演变,并基于溶质穿透试... 为揭示秸秆粉碎还田后,不同腐解进程下土壤孔隙演化及其对水分和溶质穿透特征的影响机理,设置不同秸秆还田量(0、5、10、15 t/hm^(2))和还田时间(0、30、60 d)处理,采用CT断层扫描技术,视觉量化了土壤孔隙结构特征演变,并基于溶质穿透试验,分析了水分-溶质迁移优先流规律。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引起土壤孔隙/喉道特征变化,抑制水分-溶质迁移过程,田间持水率和土壤含水率上升,溶质穿透变慢,优先流现象减少,土壤水肥有效持留;随秸秆腐解至60 d,孔隙/喉道特征改变,优先流开始发育,但土壤水肥持留能力增强。秸秆还田5、10、15 t/hm^(2)初期,和CK组相比大孔隙体积占比分别减少7%、14%、50%,连通孔隙减少11%、39%、66%,表层含水率增加1%、3%、6%。腐解60 d后,和0 d相比大孔隙体积占比分别增加331%、200%、357%,连通孔隙增加33%、84%、195%,表层含水率增加6%、5%、5%,完全穿透试样所需溶质减少55%、76%、67%。基于Green-Ampt模型和指数衰减模型估算了不同秸秆初始投入量在不同腐解时间下的导水特征,发现饱和导水率在秸秆还田后减小,且随秸秆腐解增大。研究可为控制大孔隙流和无效灌溉提供依据,进一步为秸秆科学还田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腐解 孔隙结构 三维特征 大孔隙优先流 计算机断层扫描 穿透曲线
下载PDF
正念分娩疗法对孕期抑郁障碍情绪、睡眠及产时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霍耀芳 胡雪英 +4 位作者 于丽燕 狄亚琴 王策 李媛媛 严保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14-519,共6页
目的:探索正念分娩疗法对孕期抑郁障碍患者情绪及对睡眠、产时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分娩的且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孕妇1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正念分娩疗法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索正念分娩疗法对孕期抑郁障碍患者情绪及对睡眠、产时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分娩的且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孕妇1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正念分娩疗法组)和对照组(一般心理干预组)各70例。每周1次,每次45~60min进行心理干预,持续8周。于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对孕妇抑郁焦虑情绪、睡眠状况及各产程分娩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完成62例,对照组64例。干预后,研究组HAMD-17、AHMA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6,2.973;P<0.05);干预后,研究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工作及PSQ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在生产时疼痛VAS评分比较,研究组第一、第二产程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5,2.041;P<0.05)。结论:正念分娩疗法有助于改善孕期抑郁障碍抑郁、焦虑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减轻产时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分娩 孕妇 抑郁 焦虑 睡眠 疼痛
下载PDF
患者双下肢X射线一次性曝光中性腺受照剂量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策 周凤云 +5 位作者 轩艳姣 王文海 姚麟 施政 马永忠 程晓光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5期627-632,共6页
目的:探讨双下肢数字化X射线摄影中患者性腺的体表摄入剂量(ESD)与性别、年龄、身高和体重等生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一次性曝光全幅长板成像的辐射剂量在临床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双下肢负重位患者300例,其中男性129例,女性171例... 目的:探讨双下肢数字化X射线摄影中患者性腺的体表摄入剂量(ESD)与性别、年龄、身高和体重等生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一次性曝光全幅长板成像的辐射剂量在临床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双下肢负重位患者300例,其中男性129例,女性171例。收集双下肢正位和正侧位扫描的患者,摄片时分别在患者的两侧性腺部位设置(TLD)探测器,曝光后使用RGD-3B型热释光剂量仪对其测读,得出相应的剂量值并分析。结果:全副长板成人模式的3次曝光剂量(正位+双侧位)为(1281±202)μGy,是单次曝光剂量(429±99)μGy的3倍左右,3次曝光的剂量(正位+双侧位)显著低于国际规定的辐射剂量;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只有身高和体重是性腺辐射剂量的影响因素,而与性别和年龄无关。在儿童扫描参数下,身高<160 cm的ESD剂量为(359±27)μGy,身高>160 cm的ESD剂量为(627±155)μGy,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在成人模式下,身高和体重并不影响ESD剂量。结论:本研究表明单次曝光技术行负重位双下肢全长扫描时性腺的受照剂量与身高和体重有关。性腺所受剂量在安全范围内,一次曝光全副长板的辐射剂量在临床实践中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双下肢摄影 性腺 受照剂量
下载PDF
临床护士工作投入在组织氛围感知与组织公民行为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佳 张树敏 +3 位作者 张雪娟 张玉 王策 李延红 《循证护理》 2024年第6期1137-1140,共4页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组织公民行为现状,分析组织氛围感知、工作投入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组织氛围感知量表、工作投入量表、组织公民行为量表对保定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451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组织公民行为现状,分析组织氛围感知、工作投入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组织氛围感知量表、工作投入量表、组织公民行为量表对保定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451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451名临床护士组织公民行为总分为(101.43±13.08)分,组织氛围感知总分为(114.92±18.83)分、工作投入总分为(41.20±12.05)分。组织氛围感知、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间均呈正相关(均P<0.01)。护士组织氛围感和工作投入均能正向预测组织公民行为,且组织氛围感可通过工作投入间接影响组织公民行为,中介效应值为0.373。结论:护士的组织公民行为与组织氛围感知、工作投入均呈正相关,管理者应制定针对性举措着力提升护士的组织氛围感知和工作投入水平,进而促使其表现出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以实现更好的优质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组织氛围感知 工作投入 组织公民行为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湖北省温州蜜柑果实化渣性分析与评价
12
作者 王策 黄锐 +7 位作者 石志鹏 蒋迎春 何利刚 王志静 张豫 宋鑫 吴黎明 宋放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77-1591,共15页
【目的】探究湖北省温州蜜柑果实的化渣性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州蜜柑高品质栽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感官评价、质构仪检测对温州蜜柑化渣性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初步解析温州蜜柑果实化渣性的... 【目的】探究湖北省温州蜜柑果实的化渣性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州蜜柑高品质栽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感官评价、质构仪检测对温州蜜柑化渣性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初步解析温州蜜柑果实化渣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果实横径、纵径、单果质量与剪切力、木质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化渣度得分与可滴定酸(TA)含量、剪切力、穿刺力呈显著负相关,而剪切力与穿刺力呈显著正相关;木质素含量与果皮厚度和剪切力呈显著正相关,与固酸比(SAR)呈显著负相关;果胶含量与横径、TA、纤维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了包括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穿刺力、木质素含量和果胶含量4个指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感官综合评价的预测模型:Y(化渣度得分)=5.875+0.108×X(TSS)-0.007×X(穿刺力)-0.007×X(木质素含量)+0.044×X(果胶含量)。模型综合口感预测得分与综合口感实际得分基本一致。【结论】基于回归分析建立的综合得分预测模型可实现温州蜜柑果实感官品质的综合评价,质构特征指标和理化成分指标作为客观方法可以较好地弥补感官分析的主观性缺陷,可应用于湖北省温州蜜柑的化渣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蜜柑 品质分析 化渣性 相关性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下载PDF
皮氏罗尔斯顿菌感染患者42例临床特征及菌株药物敏感性
13
作者 朱真骙 刘晔华 +3 位作者 王策 于洪志 周春雷 穆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79-1383,共5页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获得的皮氏罗尔斯顿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菌株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3年12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皮氏罗尔斯顿菌感染住院患者,分析皮氏罗尔斯顿菌的临...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获得的皮氏罗尔斯顿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菌株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3年12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皮氏罗尔斯顿菌感染住院患者,分析皮氏罗尔斯顿菌的临床特征及药敏试验数据。结果10年内共分离出罗尔斯顿菌属80株,其中非重复皮氏罗尔斯顿菌42株(52.5%)。42株皮氏罗尔斯顿菌中,64.3%分离自男性患者;分离自痰、导管、血、咽拭子、引流液标本的菌株分别占38.1%、28.6%、19.0%、4.8%、2.4%;临床来源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科病房(ICU)占比最高(52.4%);感染患者例数随年份先升后降,之后呈小幅波动,各科室感染患者例数随年份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氏罗尔斯顿菌对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米诺环素等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率,敏感率为78.3%~90.9%;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头孢唑林则完全(100%)耐药,对氨曲南、黏菌素、头孢替坦、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同样具有较高的耐药率(80.0%~97.4%)。对21种抗菌药物在不同年份间的耐药率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皮氏罗尔斯顿菌主要来自ICU,感染人群以成年男性居多,从痰和导管标本中分离出的菌株最多;菌株呈现多重耐药,应注意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迁,加强细菌耐药动态监控,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实施早期有效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氏罗尔斯顿菌 临床特征 抗菌药物 药敏试验 多重耐药
下载PDF
新型α突触核蛋白PET探针的合成及初步生物学评价
14
作者 王策 潘栋辉 +6 位作者 谭思怡 王立振 王辛宇 严骏杰 陈重阳 徐宇平 邹亮华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65,共10页
异常聚集的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特征,研发α-synuclein PET显像剂有助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α-synuclein探针^(18)F-YM(2-((3-氟[^(18)F]苄基)硫基)-6-(3-氟丙氧基)苯并噻... 异常聚集的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特征,研发α-synuclein PET显像剂有助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α-synuclein探针^(18)F-YM(2-((3-氟[^(18)F]苄基)硫基)-6-(3-氟丙氧基)苯并噻唑),采用铜介导的放射性氟化标记策略,结合A53T小鼠和正常小鼠PET成像,评估此新型探针的体内性能。研究表明,^(18)F-YM的合成时间约60min,未校正收率大于10%,比活度为8.5 GBq·μmol^(-1),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5%。小动物PET显像结果显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18)F-YM在表达α-synuclein的A53T小鼠脑中浓聚且摄取值显著高于正常小鼠脑中对应值。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注射后30 min,A53T小鼠与正常小鼠脑摄取值分别为(2.35±0.06)%ID/g和(1.38±0.15)%ID/g。体内外自显影和病理分析证实^(18)F-YM能够识别A53T小鼠中丘脑、黑质和纹状体等脑区聚集的α-synuclein。而体内生物分布观测显示^(18)FYM在正常小鼠脑中被快速清除。这表明^(18)F-YM在大脑中的非特异性结合较低,有利于获得对比度良好的图像。临床前研究初步表明,苯并噻唑类化合物,^(18)F-YM,具有较好的成像性能,可能是潜在的α-synuclein PET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帕金森病 PET探针
下载PDF
微纳光栅MOEMS加速度计优化设计与测试
15
作者 王策 张晓玉 +4 位作者 金丽 解琨阳 贾鑫瑞 张鹏 李孟委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114-120,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纳光栅泰伯效应的微光机电系统(MOEMS)加速度计,通过Comsol软件对加速度计结构和光栅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使其在20g量程范围内获得较大的结构灵敏度和衍射效应灵敏度,同时通过仿真分析了该结构的交叉轴串扰情况。由于受... 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纳光栅泰伯效应的微光机电系统(MOEMS)加速度计,通过Comsol软件对加速度计结构和光栅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使其在20g量程范围内获得较大的结构灵敏度和衍射效应灵敏度,同时通过仿真分析了该结构的交叉轴串扰情况。由于受外界温度起伏影响,双层光栅结构间距受热膨胀系数的影响产生相对位移。为了减小由于温度起伏对光栅加速度计零偏的影响,采用温度闭环反馈控制技术将加速度计温度变化控制在±10 mK范围内。经实验测试,加速度计零偏稳定性达3.7μg,相较于无温控情况提升了近7倍。最终实现光栅MOEMS加速度计的灵敏度达5.23 V/g,线性相关系数为99.9%,分辨率达286.8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机电系统(MOEMS) 光栅加速度计 泰伯效应 温度闭环反馈控制 零偏稳定性
下载PDF
裂隙影响下的微润灌水分运移和分布规律
16
作者 齐伟 和玉璞 +3 位作者 纪仁婧 麦紫君 王策 江晓星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9,共9页
为研究裂隙发育对微润灌水分运移和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室内土箱水分入渗试验.通过人造裂隙方式,设置不同裂隙间距(6,8 cm)和裂隙深度(5,10,15 cm)处理,同时以无裂隙处理(CK)为对照,测定了入渗过程中入渗量变化、湿润体形态演变... 为研究裂隙发育对微润灌水分运移和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室内土箱水分入渗试验.通过人造裂隙方式,设置不同裂隙间距(6,8 cm)和裂隙深度(5,10,15 cm)处理,同时以无裂隙处理(CK)为对照,测定了入渗过程中入渗量变化、湿润体形态演变和入渗结束时水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裂隙对微润灌水分入渗速率基本无影响,各处理之间累积入渗量随入渗时间变化趋势接近,最终累积入渗量差异不显著.裂隙改变湿润体形态演变和水分分布特征,湿润锋到达裂隙区域后,在裂隙毛管阻隔效应影响下,水分水平运动受到抑制,向上运动得到加强,最终导致湿润体上部呈近似矩形、下部呈近似椭圆,剖面水分分布呈指状特征.裂隙深度对湿润体规则度、湿润锋向上运移距离和灌后水分分布均匀度影响显著,而裂隙间距对其影响不显著.相比CK,裂隙深度15 cm时湿润体分散度约增加了34.5%,湿润锋最终向上运移距离约增加了12.9%,水分分布均匀度约降低27.5%.综合考虑,在微润灌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控制田间裂隙深度发育,以降低其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润灌 土壤裂隙 水分入渗 湿润体 水分分布
下载PDF
内蒙古东珺银铅锌矿床成矿时代与地质背景:来自富碱花岗斑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及闪锌矿Rb-Sr年代学的制约
17
作者 宋天骄 王策 +1 位作者 梁细荣 梁新权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0-1059,共20页
东珺银铅锌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中北部内蒙古额尔古纳市,是近几年发现的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该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岩石以及构造背景一直不明确,本文对矿区内的出露的安山岩和隐伏的花岗斑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岩石地球化学... 东珺银铅锌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中北部内蒙古额尔古纳市,是近几年发现的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该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岩石以及构造背景一直不明确,本文对矿区内的出露的安山岩和隐伏的花岗斑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并对银铅锌矿体中闪锌矿进行了Rb-Sr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安山岩喷出年龄为170.2±1.0 Ma、花岗斑岩结晶年龄为145.0±1.2 Ma以及矿体的成矿年龄为141.1±3.4 Ma。成矿年龄稍晚于花岗斑岩成岩年龄,表明成矿作用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岩浆活动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花岗斑岩具有高硅(SiO_(2)=71.79%~72.88%)和富碱(Na_(2)O+K_(2)O=6.47%~8.23%)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岩石的稀土元素总量较高(∑REE=195×10^(-6)~217×10^(-6)),具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28~0.33),微量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过渡元素Sr、Ba,且具有高的10^(4)×Ga/Al(2.68~2.84)值,其全岩(^(87)Sr/^(86)Sr)i和ε_(Nd)(t)分别为0.704423~0.704768和+0.01~+1.94,锆石的ε_(Hf)(t)为+1.37~+8.29,表明该岩体具有A型花岗岩特征,其岩浆源区可能由地幔熔体和新生地壳熔体混合形成。结合区域地质和前人研究成果,认为东珺矿区花岗斑岩及相关的矿化作用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的构造环境,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鄂霍茨克洋闭合后碰撞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珺银铅锌矿床 锆石年代学 闪锌矿Rb-Sr 地球化学 蒙古-鄂霍茨克洋
下载PDF
25个菠菜品种吸收累积镉的差异特征
18
作者 赵欧亚 王雪晴 +6 位作者 刘蕾 肖广敏 孙世友 侯利敏 王策 王凌 茹淑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9期94-101,共8页
为筛选适用于受镉污染菜田蔬菜安全生产的Cd低积累菠菜品种,采用土培试验研究25个菠菜品种吸收累积重金属Cd的差异特征,及Cd胁迫对菠菜吸收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土壤Cd含量条件下,不同菠菜品种地上部的Cd含量、Cd富集系数均... 为筛选适用于受镉污染菜田蔬菜安全生产的Cd低积累菠菜品种,采用土培试验研究25个菠菜品种吸收累积重金属Cd的差异特征,及Cd胁迫对菠菜吸收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土壤Cd含量条件下,不同菠菜品种地上部的Cd含量、Cd富集系数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土壤加入1.0 mg/kg Cd时,不同品种菠菜地上部Cd含量为0.03~0.31mg/kg,平均含量为0.17mg/kg,有11个菠菜品种的Cd含量大于0.2 mg/kg;不同品种菠菜的富集系数为0.03~0.38。土壤加入5.0 mg/kg Cd时,菠菜地上部Cd含量为0.22~1.11 mg/kg,富集系数为0.04~0.22。土壤Cd胁迫促进了菠菜对Mn、Zn和Cu的吸收,抑制了菠菜对Fe的吸收。本研究初步确定‘京菠186’、‘秋喜’、‘巨元霸’和‘顶优’为低吸收积累镉菠菜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菜 吸收 累积 特征
下载PDF
乌尔根地区早侏罗世埃达克质花岗斑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对蒙古–鄂霍茨克洋南向俯冲闭合时间的制约
19
作者 宋天骄 王策 +1 位作者 梁细荣 梁新权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5-563,共19页
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在东亚大陆形成演化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但对其南向俯冲的演化历史还存在较多争议。本文对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南缘的额尔古纳地块乌尔根地区花岗斑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和全岩主量、微量元... 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在东亚大陆形成演化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但对其南向俯冲的演化历史还存在较多争议。本文对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南缘的额尔古纳地块乌尔根地区花岗斑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和全岩主量、微量元素以及Sr-Nd同位素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限定了蒙古–鄂霍茨克洋在额尔古纳地块的闭合时间。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花岗斑岩侵位年龄为174.9±1.1 Ma,是早侏罗世晚期岩浆事件的产物。花岗斑岩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其SiO_(2)、Al_(2)O_(3)和Sr含量高,而Y和Yb含量较低,类似于典型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该岩石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强烈亏损重稀土和高场强元素,且无明显Eu负异常。岩石具有相对亏损的Sr-Nd同位素组成,其(^(87)Sr/^(86)Sr)i=0.706665~0.707989,ε_(Nd)(t)=1.22~4.18。锆石ε_(Hf)(t)=5.3~12.0,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为451~879 Ma。这些特征揭示乌尔根地区花岗斑岩岩浆是由年轻的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而非俯冲板片熔融。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以及区域地质演化规律,认为乌尔根地区花岗斑岩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的碰撞向造山期后发展的转折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根 埃达克岩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蒙古–鄂霍茨克洋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高性能耐高温导电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
作者 薛晓倩 石宇皓 +2 位作者 林铁松 王策 赵雨微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8-684,共7页
针对目前导电胶基体在耐温性方面的瓶颈,选取耐高温、吸湿率低、热稳定性良好的氰酸酯作为基体,以银作为导电填料,通过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中APP开发器功能导入随机分布的导电颗粒代码,建立模型仿真,探究此新型导电胶中导电颗粒形状和... 针对目前导电胶基体在耐温性方面的瓶颈,选取耐高温、吸湿率低、热稳定性良好的氰酸酯作为基体,以银作为导电填料,通过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中APP开发器功能导入随机分布的导电颗粒代码,建立模型仿真,探究此新型导电胶中导电颗粒形状和大小对导电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银球导电胶,银片导电胶模拟的导电性能更好,当银的质量分数达到90%时,银片导电胶的电阻率比银颗粒导电胶低3个数量级。结合仿真结果,加入片状银粉,双马来酰亚胺作为增韧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为固化剂,制备出银片导电胶,其电阻率随着银片含量增加而下降,在银片质量分数为50%~60%时迅速下降至43.9 mΩ·cm,之后变化平缓,胶粘的剪切强度在15 MPa以上,可以承受300℃的高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胶 耐高温 COMSOL 氰酸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