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草畜平衡动态变化过程及预警
1
作者 魏迁 赵新全 +5 位作者 王军邦 周秉荣 校瑞香 段迎珠 贾科 王文颖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0-487,共8页
运用CASA模型模拟研究青海省县域尺度1982-2018年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分析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畜牧承载力,选取理论载畜量作为畜牧承载力评价指标,结合现实载畜量,确定畜牧超载程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海省县域尺... 运用CASA模型模拟研究青海省县域尺度1982-2018年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分析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畜牧承载力,选取理论载畜量作为畜牧承载力评价指标,结合现实载畜量,确定畜牧超载程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海省县域尺度草地生态系统承载力整体呈现东高西低格局.1990、2000、2010和2018年草地生态系统承载力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单位面积年平均理论载畜量由1982年的0.420 SHU/hm^(2)(SHU:羊单位)分别上升到0.456、0.497、0.570和0.555 SHU/hm^(2).1982-2018年整体上处于超载状态,截至2018年,整体超载34.5%.红色预警区严重超载县域24个,亟需及时调整现实载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理论载畜量 现实载畜量 CASA模型
下载PDF
三江源高寒草甸水源涵养功能及土壤理化性质对退化程度的响应 被引量:3
2
作者 孙玉 杨永胜 +6 位作者 何琦 王军邦 张秀娟 李慧婷 徐兴良 周华坤 张宇恒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29,共14页
土壤持水能力和土壤理化性质是衡量水源涵养功能的重要指标,掌握其变化特征对高寒草甸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三江源区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作为实验区,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退化程度对... 土壤持水能力和土壤理化性质是衡量水源涵养功能的重要指标,掌握其变化特征对高寒草甸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三江源区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作为实验区,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退化程度对高寒草甸土壤持水能力、理化性质影响及两者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高寒草甸0~10 cm土层内随退化程度的加剧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呈下降趋势,退化程度对表层0~5 cm土壤的持水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与原生植被相比,重度退化样地0~5 cm土层的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分别显著降低51.99%、56.28%、59.93%(P<0.05)。2)随退化程度的加剧,高寒草甸0~5 cm土壤全氮、全磷、全碳逐渐下降,全钾无显著变化,与原生植被相比,重度退化样地0~5 cm土层的全碳、全氮、全磷分别显著降低41.95%、65.88%、21.82%(P<0.05);在0~10 cm的土层内土壤有机碳、总孔隙度呈下降趋势,土壤pH、容重呈显著增加的趋势。3)通过冗余分析得出,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与土壤全氮、毛管孔隙度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其中,与毛管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与土壤容重、pH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毛管孔隙度、土壤全钾与田间持水量无相关关系,两者是决定饱和导水率的因素。说明高寒草甸退化对表层土壤的影响最为显著,加强表层土壤的保护是维持水源涵养功能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退化 土壤 理化性质 持水能力 冗余分析
下载PDF
三江源区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的气候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佩霞 王军邦 +2 位作者 孙晓芳 王猛 李英年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45-3156,共12页
高寒植被生长对气候变化的适宜性是生态学基础问题。基于2000—2018年三江源区气象数据和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比数据,拟合了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的气候适宜性参数,以探讨气候适宜性指数的时空格局及气候影响。结果表明:气候适宜性参数中,... 高寒植被生长对气候变化的适宜性是生态学基础问题。基于2000—2018年三江源区气象数据和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比数据,拟合了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的气候适宜性参数,以探讨气候适宜性指数的时空格局及气候影响。结果表明:气候适宜性参数中,高寒草地植被生长最低温度和最适温度分别为-16.69℃和12.55℃,水汽压亏缺值限制生长的最高和最低值分别为0.50 kPa和0.13 kPa,四个参数均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关系;三江源地区高寒草地植被温度适宜性指数尽管以每10年1.4%的速率增加,但水分适宜性指数和辐射适宜性指数呈下降趋势,导致综合气候适宜性指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气候变化总体朝不利于高寒草地植被生长方向发展。本研究不仅为研究植被生长模拟提供本地化模型参数,也为认识气候变化影响,基于气候适宜性开展生态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温度 适宜水汽压亏缺 气候适宜性指数 遥感
下载PDF
Effects of long-term grazing exclusion on vegetation structure,soil water holding capacity,carbon and nitrogen sequestration capacity in an alpine meadow on the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2
4
作者 YANG Yong-sheng ZHANG Fa-wei +5 位作者 XIE Xian-rong wang jun-bang LI Ying-nian HUANG Xiao-tao LI Hui-ting ZHOU Hua-ku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3期779-791,共13页
Grazing exclusion is one of the primary management practices used to restore degraded grasslands on the Tibetan Plateau.However,to date,the effects of long-term grazing exclusion measures on the process of restoring d... Grazing exclusion is one of the primary management practices used to restore degraded grasslands on the Tibetan Plateau.However,to date,the effects of long-term grazing exclusion measures on the process of restoring degraded alpine meadows have not been evaluated.In this study,moderately degraded plots,in which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was approximately 65%and the dominant plant species was Potentilla anserina L,with grazing exclusion for 2 to 23 years,were selected in alpine meadows of Haibei in Qinghai-Tibet Plateau.Plant coverage,plant height,biomass,soil bulk density,saturated water content,soil organic carbon(SOC)and total nitrogen(TN)were evaluated.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1)With aboveground biomass and total saturated water content at 0-40 cm depth,the average SOC and TN contents in moderately degraded alpine meadows increased as a power function,and the plant height increased as a log function.(2)The average soil bulk density at 0-40 cm depth first decreased and then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grazing exclusion duration,and the minimum value of 0.90 g·cm^(-3) was reached at 15.23 years.The plant coverage,total belowground biomass at 0-40 cm depth,total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biomass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their maximum values(80.49%,2452.92g·m^(-2),2891.06 g·m^(-2))were reached at 9.41,9.46 and 10.25 years,respectively.Long-term grazing exclusion is apparently harmful for the sustainable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alpine meadows.The optimal duration of grazing exclusion for the restoration of moderately degraded alpine meadows was 10 years.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moderate disturbance should be allowed in moderately degraded alpine meadows after 10years of grazing excl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term grazing exclusion Soil water holdingcapacity Soilcarbonand nitrogen sequestration BIOMASS Alpine meadow
下载PDF
草地退化及恢复治理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明 张莉 +5 位作者 王军邦 杨永胜 黄煜茹 李以康 周华坤 李英年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100,共10页
基于Web of Science、CNKI及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数据源,利用Thomson Data Analyzer和Excel软件对1998~2017年草地退化及恢复治理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以深入了解全球和国内草地退化及恢复治理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近20年... 基于Web of Science、CNKI及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数据源,利用Thomson Data Analyzer和Excel软件对1998~2017年草地退化及恢复治理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以深入了解全球和国内草地退化及恢复治理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近20年国际草地退化及恢复治理研究年发文量呈先稳定后增加的趋势,中国和美国是草地退化及恢复治理研究的核心力量,二者的总发文量、总引频次和高被引论文数等指标均居前2位。草地退化及恢复治理领域发文量较多的研究机构和大学主要在中国和美国,中国科学院发文量居榜首;英国的《Land Degradation&Development》和美国的《Restoration Ecology》是发表草地退化文章质量和数量较高的期刊。近20年来,中国草地退化及恢复治理研究年发文量呈先快速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内蒙古和青藏高原是草地退化及恢复治理研究的重点区域。退化草地的治理主要集中在建设人工半人工草地、减轻牧压、施肥、围栏封育、灭毒杂草及补播等恢复措施方面,但有关退化草地恢复措施的专利极少,亟待加强。整体而言,有关草地退化及恢复治理的研究已趋于稳定,未来的研究应加强退化草地恢复相关措施技术的专利化应用,提高相关技术的实用化和规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退化及恢复治理 文献计量学 数据库 中国
下载PDF
1株高寒草地土壤真菌的鉴定及产纤维素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欣 芦光新 +5 位作者 王军邦 姚世庭 党宁 周华坤 张英 谢永丽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05-511,共7页
为研究1株高寒草地土壤真菌的产纤维素酶特性,采用微生物培养法和液体摇瓶发酵法,对供试菌株的培养特性和产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ITS-rDNA分子鉴定,供试菌株初步确定为Thielavia hyalocarpa,供试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对... 为研究1株高寒草地土壤真菌的产纤维素酶特性,采用微生物培养法和液体摇瓶发酵法,对供试菌株的培养特性和产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ITS-rDNA分子鉴定,供试菌株初步确定为Thielavia hyalocarpa,供试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对不同的碳、氮源利用能力不同,在供试的5种碳源和氮源中,葡萄糖和蛋白胨分别为最适碳源和氮源,对5种碳源的利用表现为:葡糖糖>糊精、麦芽糖和淀粉>蔗糖菌株,H对5种氮源的利用表现为:蛋白质>硝酸钠>尿素>硫酸胺>磷酸胺;菌株H产的纤维素酶在pH 5.5和50℃下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产的木聚糖酶在pH为5和55℃温度下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纤维素酶 木聚糖酶 培养特性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对退化高寒草甸不同恢复方式下草地质量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光茹 李红琴 +5 位作者 杨永胜 王军邦 祝景彬 罗谨 贺慧丹 李英年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6-82,共7页
以青海省黄南县森多镇的退化高寒草甸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及室内试验,研究围栏封育、人工建植及自然放牧对植被生物量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对草地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恢复方式中,人工建植对地上生物... 以青海省黄南县森多镇的退化高寒草甸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及室内试验,研究围栏封育、人工建植及自然放牧对植被生物量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对草地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恢复方式中,人工建植对地上生物量具有更好的恢复效果,分别是围栏封育和自然放牧方式的1.17倍和1.63倍,地下生物量无显著差异。围栏封育11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比人工建植和自然放牧分别高6.5%和4.8%,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对土壤理化性质的综合评价表明,在10~20cm、20~40cm土层人工建植样地的得分高于围栏封育样地,说明人工建植有利于深层土壤的恢复;对草地质量恢复效果评价表明,人工建植和围栏封育得分分别为0.366、0.236,也表现出人工建植对退化高寒草甸的恢复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植被 土壤理化性质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2005-2017年青海三江源区草地家畜承载力时空格局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钱前 张秀娟 +3 位作者 王军邦 叶辉 李英年 张志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11-1317,共7页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三江源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和脆弱区,是我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有效遏制该地区高寒草地生态退化,在2005—2017年先后实施了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本研究应用基于卫星遥感模型估算的植被净初级...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三江源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和脆弱区,是我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有效遏制该地区高寒草地生态退化,在2005—2017年先后实施了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本研究应用基于卫星遥感模型估算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家畜存栏统计数据,对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草地理论载畜量及载畜压力时空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7年间三江源区理论载畜量呈现不显著降低趋势,较之前一期工程期间,二期工程实施期间理论载畜量降低了6.75%;一期工程实施期间现实载畜总量2041.39万羊单位,载畜压力指数1.38;而二期工程实施期间,可能由于气候暖干化使得理论载畜量降低,以及实施减畜政策与补偿的不对等关系,导致现实载畜总量增至2216.40万羊单位,载畜压力指数增至1.60。研究结果表明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仍然面临着艰巨而又复杂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高寒草地 载畜压力
下载PDF
Improving remote sensing-based net primary production estimation in the grazed land with defoliation formulation model 被引量:2
9
作者 YE Hui HUANG Xiao-tao +3 位作者 LUO Ge-ping wang jun-bang ZHANG Miao wang Xin-xi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9年第2期323-336,共14页
Remote sensing(RS) technologies provide robust techniques for quantifying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 which is a key component of ecosystem production management. Applying RS, the confounding effects of carbon consu... Remote sensing(RS) technologies provide robust techniques for quantifying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 which is a key component of ecosystem production management. Applying RS, the confounding effects of carbon consumed by livestock grazing were neglected by previous studies, which created uncertainties and underestimation of NPP for the grazed lands. The grasslands in Xinjiang were selected as a case study to improve the RS based NPP estimation. A defoliation formulation model(DFM) based on RS is developed to evaluate the extent of underestimated NPP between 1982 and 2011. The estimates were then used to examine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the calculated NPP. Results show that average annual underestimated NPP was 55.74 gC·m^(-2)yr^(-1) over the time period understudied, accounting for 29.06% of the total NPP for the Xinjiang grassland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underestimated NPP is related to both grazing intensity and time. Data for the Xinjiang grasslands show that the average annual NPP was 179.41 gC·m^(-2)yr^(-1), the annual NPP with an increasing trend was observed at a rate of 1.04 gC·m^(-2)yr^(-1) between 1982 and 2011.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PP reveals distinct variations from high to low encompassing the geolocations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northern and southern Xinjiang Province and corresponding with mid-mountain meadow, typical grassland, desert grassland, alpine meadow, and saline meadow grassland types.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improving RS-based NPP estimations for grazed land and provides a more accurate data to support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fragile grassland ecosystems in Xinjia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OTE sensing DEFOLIATION FORMULATION model Net PRIMARY production Grazed LAND Spatial-temporal patterns XINJIANG
下载PDF
基于增强回归树模型的三江源国家公园表层土壤储水及水源涵养功能的评估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法伟 李红琴 +5 位作者 罗方林 王春雨 王军邦 马文婧 杨永胜 李英年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71-2478,共8页
三江源国家公园表层(0~30 cm)土壤水分性状是区域水源涵养功能及生态承载力评估的重要基础,但地面数据的缺乏限制了相关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以青海高原典型区域表层土壤水分的长期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气温、降水、蒸散发、归一化植被指... 三江源国家公园表层(0~30 cm)土壤水分性状是区域水源涵养功能及生态承载力评估的重要基础,但地面数据的缺乏限制了相关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以青海高原典型区域表层土壤水分的长期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气温、降水、蒸散发、归一化植被指数、海拔、坡度和坡向等因子,构建了增强回归树模型以量化三江源国家公园表层土壤储水及其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三江源国家公园平均表层土壤现实储水量、有效储水量及水源涵养量分别为75.20±1.98、50.52±2.53及73.79±68.45 mm。在未考虑冰川冻土消融的情况下,区域平均最大、现实和最小产流量分别为47.75±65.75、-2.78±64.45和-30.48±65.16 mm。三江源国家公园表层土壤现实储水及水源涵养功能均呈现出从西北到东南逐渐升高的空间趋势,其总量分别为30.48亿t和50.80亿t,约79%集中于高寒草甸。研究结果可为三江源国家公园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估和功能区划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储水 水源涵养 产流量 增强回归树模型 三江源国家公园
原文传递
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的蒸散遥感产品集成——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军邦 赵烜岚 +2 位作者 叶辉 张志军 何洪林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19-2128,共10页
蒸散发(ET)是陆表水热过程的一个基础通量,不同模型基于的概念、假设、应用尺度等诸多差异给ET的准确模拟带来了多种不确定性。本研究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应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通过通量塔观测值对模型进行训练,并综合PT-JPL、... 蒸散发(ET)是陆表水热过程的一个基础通量,不同模型基于的概念、假设、应用尺度等诸多差异给ET的准确模拟带来了多种不确定性。本研究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应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通过通量塔观测值对模型进行训练,并综合PT-JPL、ARTS-GIMMS3g、ARTS-MODIS、MOD16和SSEBo 5个模型结果,以提高ET的估测精度。结果表明:5个模型结果可以捕捉海北高寒草地通量塔观测ET的季节变化,可解释观测ET季节变异的64%~86%,均方根误差(RMSD)的范围为0.47~0.76 mm·(8 d)^(-1);基于BMA得到的ET的解释能力提高至89%,RMSD降低至0.43 mm·(8 d)^(-1)。2003—2015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地表ET总体呈不显著增加的趋势,在全区尺度上,温度和降水对蒸散的影响不显著;但在长江源园区,降水和气温对其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气温和降水对蒸散发有积极的影响,但不同园区之间的地理差异导致蒸散发也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本研究为其他多源数据的集成分析提供了方法参考,所集成的蒸散数据可以有效降低原各自模型的不确定性,为区域水热变化研究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数据基础。这对于更好地认识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水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 蒸散 三江源国家公园
原文传递
模拟增温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姚世庭 芦光新 +3 位作者 王军邦 黄彩霞 王志慧 赵丽蓉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8-606,共9页
为研究模拟增温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为气候变化背景下高寒草地土壤盐渍化趋势动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选择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监测定位站开展试验,自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对OTC增温室内外0~15 cm和15~30 cm土壤... 为研究模拟增温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为气候变化背景下高寒草地土壤盐渍化趋势动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选择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监测定位站开展试验,自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对OTC增温室内外0~15 cm和15~30 cm土壤温度、含水量以及电导率进行同步测定并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OTC的模拟增温效果明显,与未采用OTC的对照相比,0~15 cm和15~30 cm土壤温度分别增加2. 41℃和1. 27℃;增温导致0~15 cm和15~30 cm的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27. 65%和32. 17%;0~15 cm土壤电导率,增温处理和对照的观测值分别为45. 67μS·m^-1和45. 75μS·m^-1,而15~30 cm土壤电导率增温比对照高158. 09%。②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土壤冻结期,土壤温度对土壤电导率的贡献大于土壤湿度,与对照相比,模拟增温条件下土壤含水量与电导率的相关性增加;在土壤消融期,与对照相比,模拟增温条件下0~15 cm和15~30 cm土层土壤温度与电导率的相关性增加,土壤含水量与电导率的相关性随土层深度而不同,0~15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与电导率的相关性增加,15~3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与电导率的相关性变化不大。土壤温度对土壤电导率的贡献率高于土壤含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增温 电导率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三江源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