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层古老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石书缘 胡素云 +10 位作者 刘伟 王铜山 周刚 徐安娜 黄擎宇 徐兆辉 郝彬 王坤 姜华 马奎 白壮壮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61,共14页
通过分析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三大海相盆地埃迪卡拉系—奥陶系,并对比参考东西伯利亚、阿曼和澳大利亚Officer三大国外盆地新元古界—寒武系的地层特征,将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划分成碳酸盐岩类和膏盐岩类互为夹层型、碳酸盐岩类和膏... 通过分析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三大海相盆地埃迪卡拉系—奥陶系,并对比参考东西伯利亚、阿曼和澳大利亚Officer三大国外盆地新元古界—寒武系的地层特征,将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划分成碳酸盐岩类和膏盐岩类互为夹层型、碳酸盐岩类和膏盐岩类互层型以及碳酸盐岩类、膏盐岩类和碎屑岩类共生型3种类型,明确了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的概念及内涵。结果表明:(1)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的油气通常来源于泥页岩和泥质碳酸盐岩两类烃源岩,咸化环境膏盐岩可促进烃源岩生烃。(2)主要发育膏云坪型、颗粒滩和微生物丘型两大类白云岩储集层,准同生期或表生期的大气淡水淋滤是储集层规模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后期埋藏溶蚀作用对储集层有调整和改造作用。(3)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油气成藏模式可划分为盐下成藏模式、盐上成藏模式和盐间成藏模式3大类8小类模式。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北坡、麦盖提斜坡和玛扎塔格前缘隆起带寒武系、四川盆地东部—南部地区寒武系和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间马家沟组四段等为未来的有利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 白云岩储集层 烃源岩 油气成藏 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deep ancient carbonate-evaporite assemblages 被引量:1
2
作者 SHI Shuyuan HU Suyun +10 位作者 LIU Wei wang tongshan ZHOU Gang XU Anna HUANG Qingyu XU Zhaohui HAO Bin wang Kun JIANG Hua MA Kui BAI Zhuangzhua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4年第1期54-68,共15页
The Ediacaran–Ordovician strata within three major marine basins(Tarim,Sichuan,and Ordos)in China are analyzed.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 focus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oproterozoic–Cambrian strata within t... The Ediacaran–Ordovician strata within three major marine basins(Tarim,Sichuan,and Ordos)in China are analyzed.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 focus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oproterozoic–Cambrian strata within the three major basins(East Siberian,Oman,and Officer in Australia)overseas,the carbonate–evaporite assemblages in the target interval a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intercalated carbonate and gypsum salt,interbedded carbonate and gypsum salt,and coexisted carbonate,gypsum salt and clastic rock.Moreover,the concept and definition of the carbonate-evaporite assemblage are clarifi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il and gas in the carbonate-evaporite assemblage are originated from two types of source rocks:shale and argillaceous carbonate,and confirmed the capability of gypsum salt in the saline environment to drive the source rock hydrocarbon generation.The dolomite reservoirs are classified in two types:gypseous dolomite flat,and grain shoal&microbial mound.This study clarifies that the penecontemporaneous or epigenic leaching of atmospheric fresh water mainly controlled 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reservoirs.Afterwards,burial dissolution transformed and reworked the reservoirs.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carbonate-evaporite assemblage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eight sub-models under three models(sub-evaporit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upra-evaporit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and inter-evaporit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As a result,the Cambrian strata in the Tazhong Uplift North Slope,Maigaiti Slope and Mazatag Front Uplift Zone of the Tarim Basin,the Cambrian strata in the eastern-southern area of the Sichuan Basin,and the inter-evaporite Ma-4 Member of Ordovician in the Ordos Basin,China,are defined as favorable targets for future expl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ate-evaporite assemblage dolomite reservoir source rock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Sichuan Basin Tarim Basin Ordos Basin
下载PDF
四川盆地8000m海相超深层天然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勘探区带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士鹏 姜华 +6 位作者 王铜山 文龙 管树巍 曾富英 朱光有 田兴旺 张天怡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44-1560,共17页
超深层(埋深>6000 m)是全球油气勘探的重大领域。当前,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已经突破8000 m超深层,但是盆地内8000 m超深层领域是否具备规模油气成藏条件、有利勘探区带分布在哪里等重大问题亟待破解。基于烃源岩、有利相带、储集层、... 超深层(埋深>6000 m)是全球油气勘探的重大领域。当前,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已经突破8000 m超深层,但是盆地内8000 m超深层领域是否具备规模油气成藏条件、有利勘探区带分布在哪里等重大问题亟待破解。基于烃源岩、有利相带、储集层、圈闭类型、成藏组合等研究,对四川盆地8000 m超深层领域成藏条件与有利勘探区带进行了梳理和评价,得出以下认识:(1)四川盆地超深层领域主要发育于震旦系—中二叠统,且主要分布在环川中隆起带的川西坳陷、川北坳陷、川东褶皱带的深凹地区,其中川西北地区最具勘探潜力;(2)超深层烃源岩明显受凹陷或台内裂陷控制,主要发育陡山沱组、灯影组三段、麦地坪组和筇竹寺组等四套烃源岩,为8000 m超深层油气勘探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3)震旦系—古生界主体发育(丘)滩孔隙型、岩溶孔洞型和白云岩孔隙型三类基本储层类型,三者相互叠加兼具裂缝改造形成多套规模储层,为超深层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利储集条件;(4)多套烃源岩和储层以走滑或逆冲断层相互沟通,主要发育下生上储、旁生侧储两种成藏组合,立体成藏特征明显;(5)岩性圈闭是震旦系—二叠系超深层气藏的主要圈闭类型,大型斜坡背景上发育的背斜或者鼻状构造叠合岩性体形成的构造-岩性圈闭也是重要的勘探对象;(6)8000 m超深层发育六大领域9个有利勘探区带,累计勘探面积超4.5万km^(2),资源量约3×10^(12)~5×10^(12)m^(3)。研究认识对于四川盆地超深层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00m超深层 成藏条件 有利区带 震旦系 古生界 海相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陡山沱组黑色页岩古海洋环境与有机质富集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剑 肖洒 +7 位作者 杜秋定 周刚 王铜山 李秋芬 付修根 韦恒叶 和源 沈利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92,共17页
四川盆地下震旦统陡山沱组页岩不仅是重要的烃源岩层系也是页岩气勘探的潜力层位,目前对其黑色页岩古海洋环境演化与异常富有机质形成的响应关系还不清楚,因此制约了盆地烃源岩整体评价与资源勘探部署。为此,基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以... 四川盆地下震旦统陡山沱组页岩不仅是重要的烃源岩层系也是页岩气勘探的潜力层位,目前对其黑色页岩古海洋环境演化与异常富有机质形成的响应关系还不清楚,因此制约了盆地烃源岩整体评价与资源勘探部署。为此,基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东北地区)城口区块陡山沱组二段(以下简称陡二段)黑色页岩沉积相与沉积微相研究、环境特征矿物(草莓状黄铁矿)粒径与形态统计分析结果,以黑色页岩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及古海洋环境关键元素地球化学指标研究为依据,重建了该区陡二段黑色页岩形成的古海洋环境模式,探讨了古海洋环境演化与有机质富集响应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陡二段黑色页岩整体为斜坡—盆地相沉积环境,可划分为灰色粉砂质泥岩或泥质粉砂岩、灰色浊积泥岩—粉砂岩、灰黑色块状含钙粉砂质泥岩、黑色薄层富有机质泥岩、灰黑色薄层钙质泥岩5个沉积微相,异常富集有机质层段主要发育于后面2个微相;②环境特征矿物(草莓状黄铁矿)粒径与形态统计分析、U与Mo富集系数(UEF、MoEF)分析共同揭示陡二段早期古海洋为缺氧沉积环境,晚期逐渐过度贫氧环境;③陡二段古生产力水平整体为低—中等水平,期间有间歇性高生产力沉积期;④陡二段沉积晚期与早期相比,陆源碎屑输入量明显增加,其中下部异常富集有机质层泥岩及钙质泥岩TOC介于1.89%~7.26%,均值为4.09%。结论认为,该区氧化还原条件与TOC具有良好的协变关系,是有机质富集主要控制因素;间歇性高生产力是钙质泥岩相异常富集有机质的原因,而较多的陆源碎屑输入通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有机质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下震旦统陡山沱组 黑色页岩 沉积微相 古海洋环境 有机质富集 响应关系 草莓状黄铁矿
下载PDF
局部白云岩化作用研究:以塔里木盆地阿克苏地区蓬莱坝剖面鹰山组为例
5
作者 谭聪 刘策 +4 位作者 王铜山 李秋芬 朱玺 付景龙 姜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82-1193,共12页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阿克苏地区蓬莱坝剖面鹰山组的系统野外测量、岩性描述、样品采集、薄片观察以及地球化学分析,对鹰山组小规模局部发育的白云岩的成因进行详细分析。蓬莱坝剖面鹰山组可划分为上下两段,整体岩性为灰岩,下段为亮晶藻砂...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阿克苏地区蓬莱坝剖面鹰山组的系统野外测量、岩性描述、样品采集、薄片观察以及地球化学分析,对鹰山组小规模局部发育的白云岩的成因进行详细分析。蓬莱坝剖面鹰山组可划分为上下两段,整体岩性为灰岩,下段为亮晶藻砂屑灰岩,具有明显的高能颗粒滩相沉积特征,上段为球粒泥晶灰岩,以低能滩及滩间海沉积为主。剖面被多条断层切割,局部白云岩主要发育在鹰山组下段断裂附近,呈透镜状、准层状分布,白云岩化程度具有以断裂为中心沿层面向周边逐渐减弱的特点。白云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其Fe、Mn含量低,与周边灰岩相重叠,Na、K含量与灰岩之间也没有区分,反映白云岩化流体为海水源;Sr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周边灰岩,表明白云岩化作用并非发生在表生环境下;稀土元素则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征,Eu表现出明显负异常,Ce元素轻微亏损,表现出与现代海水相似的特征。白云岩样品碳-氧同位素相比于灰岩更轻,指示流体的蒸发性质。综合研究认为,蓬莱坝剖面鹰山组围绕断裂发育的局部白云岩的形成阶段可能发生在浅埋藏阶段,白云岩化流体可能来源于由断裂沟通的中上寒武统蒸发卤水,是一类不同于典型构造-热液白云岩的小型构造白云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化作用 鹰山组 蓬莱坝剖面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联合钢丝固定小转子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下床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6
作者 储传兵 王铜善 宋体忠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2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联合钢丝固定小转子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下床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1月本院治疗的4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联合钢丝固定小转子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下床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1月本院治疗的4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20例。常规组采用单纯PFNA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PFNA与钢丝固定小转子结合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相关指标及胯关节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常规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常规组,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常规组,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部分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95.00%)高于常规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PFNA与钢丝固定小转子结合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骨折愈合,且髋关节恢复优良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钢丝 小转子 转子间骨折 下床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锁骨远端锁定钢板联合克氏针张力带技术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储传兵 王铜善 宋体忠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6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锁骨远端锁定钢板联合克氏针张力带技术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克氏针张力带技术治... 目的探讨锁骨远端锁定钢板联合克氏针张力带技术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克氏针张力带技术治疗,研究组给予锁骨远端锁定钢板联合克氏针张力带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100.00%,高于常规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常规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功能、症状、肌力、活动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远端锁定钢板联合克氏针张力带技术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活动受限、疼痛合并异物感、针尾皮肤感染、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增强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缓解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总体预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 锁骨远端锁定钢板 克氏针张力带技术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中国石油油气资源潜力分析与勘探选区思考 被引量:38
8
作者 胡素云 李建忠 +8 位作者 王铜山 汪泽成 杨涛 李欣 侯连华 袁选俊 朱如凯 白斌 卓勤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3-823,共11页
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勘探难度日益加大、勘探对象和资源赋存条件更加复杂,更加亟需明确油气勘探现状与挑战,评价国内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明确剩余油气资源分布特点,评价落实重点勘探领域与有利勘探区带,夯实油气资源家底... 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勘探难度日益加大、勘探对象和资源赋存条件更加复杂,更加亟需明确油气勘探现状与挑战,评价国内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明确剩余油气资源分布特点,评价落实重点勘探领域与有利勘探区带,夯实油气资源家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五大举措强力推进油气勘探,取得了10项战略发现和10项重大突破,中西部地区集中勘探落实了15个规模储量区,油气探明储量持续保持高位增长。梳理了中国石油近十年来油气油气勘探形势、挑战及重要举措,分析了中国石油剩余油气资源潜力及分布状况,论述了中国石油探区未来油气勘探重点领域、方向和区带,明确提出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岩性地层、前陆冲断带下组合以及页岩油等四大领域是未来油气勘探突破发现和规模增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 勘探形势 剩余资源潜力 勘探选区 中国石油
下载PDF
埋藏过程中膏岩封闭有效性演化特征——以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深层膏岩盖层为例 被引量:13
9
作者 林潼 王铜山 +3 位作者 潘文庆 袁文芳 李秋芬 马卫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54-1364,共11页
膏岩作为优质的油气盖层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同,但并非所有的膏岩层都具有封闭油气的能力,膏岩作为油气的封盖层需要一定的地质条件。以塔里木盆地膏岩盖层为研究对象,对采自井下岩心和露头的膏岩样品开展了显微观察、物性分析、突破压力... 膏岩作为优质的油气盖层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同,但并非所有的膏岩层都具有封闭油气的能力,膏岩作为油气的封盖层需要一定的地质条件。以塔里木盆地膏岩盖层为研究对象,对采自井下岩心和露头的膏岩样品开展了显微观察、物性分析、突破压力测试以及三轴应力试验。研究结果认为:(1)初始形成的膏岩和盐岩都具有非常强的物性封闭能力,但是在埋藏演化过程中石膏发生脱水作用后逐渐向硬石膏转化,转化过程中形成的孔隙空间使得物性封闭能力减弱;(2)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内石膏向硬石膏转化的最大深度在2000 m附近,脱水后的硬石膏抗剪切能力与未脱水的石膏相比存在显著差异;(3)膏岩在埋藏演化过程中受地层温度和围压的影响封闭性发生动态变化,最终能否成为优质盖层取决于埋藏条件下膏岩的封闭能力与抗剪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水作用 突破压力 封闭性能 三轴应力试验 石膏 硬石膏 膏岩盖层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TSR效应及气源启示 被引量:14
10
作者 帅燕华 张水昌 +3 位作者 胡国艺 李伟 王铜山 秦胜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54-1766,共13页
综合分析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高-磨地区)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储层沥青及膏盐分布等,发现高-磨地区天然气发生过不同程度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反应。主要基于:①天然气中含一定丰度H2S,震旦系灯影组H2S含量为0.6%~3%,寒武系... 综合分析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高-磨地区)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储层沥青及膏盐分布等,发现高-磨地区天然气发生过不同程度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反应。主要基于:①天然气中含一定丰度H2S,震旦系灯影组H2S含量为0.6%~3%,寒武系龙王庙组为0.2%~0.8%;其δ^34S值普遍较重(21‰~23‰),为TSR反应产物;②储层沥青S/C原子比介于0.06~0.4之间,远远超过有机质裂解生成沥青中S/C比的最高上限(0.034),峰值甚至超过了TSR反应强烈的川东北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储层沥青的比值(0.06~0.12),为TSR过程无机S加入所致;③四川盆地寒武系底部发育膏盐类沉积,为TSR反应提供了SO4^2-和Mg^2+等物质,灯影组发育富Ca^2+/Mg^2+、贫Na^+/K^+型地层水,证明盐、膏类溶解的普遍性。地层水中相对缺乏SO4^2-,应为TSR反应消耗所致。TSR反应明显氧化乙烷,导致天然气干燥系数增加、δ^13C2变重;TSR反应程度不同造成了龙王庙组和灯影组天然气特征的差异,龙王庙组TSR反应程度相对较弱,天然气甲乙烷碳同位素明显倒转;而灯影组TSR反应程度相对要强,甲乙烷同位素正序分布。考虑TSR效应,恢复原始组成,高-磨地区寒武系-震旦系天然气应有明显的甲烷、乙烷碳同位素倒转现象,这种倒转跟该盆地及世界高-过成熟页岩气特征高度一致,暗示高-磨地区主力气源可能为源岩晚期所成天然气。这一认识可以很好诠释甲烷δ^13C1值较重、普遍低于储层沥青这一为现在主流认识(高-磨地区主体为原油裂解气)所不好解释的现象。对于重新认识天然气成藏聚集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R 天然气 烃类氧化 四川盆地 高-磨地区 同位素
下载PDF
四川盆地深层前寒武系天然气超晚期成藏及勘探意义 被引量:11
11
作者 帅燕华 刘可禹 +4 位作者 胡国艺 王铜山 田兴旺 张斌 陈竹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400-3412,共13页
深层—超深层古老地层越来越成为油气勘探主战场,然而,该领域天然气组成极为简单,缺乏有效的直接判识手段,导致来源研究困难。四川盆地安岳震旦系—寒武系已探明万亿立方米大气田,因储层内广布沥青,勘探家普遍认为"天然气为古油藏... 深层—超深层古老地层越来越成为油气勘探主战场,然而,该领域天然气组成极为简单,缺乏有效的直接判识手段,导致来源研究困难。四川盆地安岳震旦系—寒武系已探明万亿立方米大气田,因储层内广布沥青,勘探家普遍认为"天然气为古油藏裂解并就近聚集",因此,寻找古油藏区就成了指导四川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方针。但这种观点无法从科学角度解释存在的一个悖论: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重于储层沥青。本文通过安岳油气藏精细解析,发现储层内沥青两期成藏,早期沥青分布局限、丰度低、δ^(13)C相对稍重(>-33‰),对应正常油窗;晚期沥青分布广泛、丰度高、δ^(13)C较轻(平均-35.4‰)、主成藏关键时刻应在埋藏温度达到160~180℃时,对应于凝析油气阶段,该凝析油主体应直接来源于干酪根成熟—高成熟阶段的裂解。从而解释了主体沥青与干酪根的同位素倒挂问题,证明同位素"DNA"示踪有效性。这意味着安岳气藏震旦系天然气(甲烷的δ^(13)C值为-34‰~-32‰)主体并非来自于原油的裂解,其主力应来自超晚期阶段筇竹寺页岩。因差异泄压、压差驱动天然气自筇竹寺组充注得以成藏。因此,天然气跟沥青无"母子"亲缘,而是"姊妹"关系。基于此,提出四川下组合勘探应跳出"古油气藏区找气"思维,跳出继承性古构造高部位找气的限制,应将现今源、储、盖配置作为一个系统,寻找喜马拉雅期之后具有较好保存条件、筇竹寺组源岩仍具有供气能力并跟源岩具有较好配置关系的碳酸盐储集体,这些可以是微裂缝发育的泥晶灰岩储层,也可以是不整合面之下储层及各种其他类型碳酸盐储集空间发育体。本项研究证实深层高温/高压环境下同位素分馏规律对示踪油气形成和成藏过程的有效性及重要性,揭示深层超深层领域物质循环、油气形成和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天然气 同位素 储层沥青 前寒武系 成藏模式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中下寒武统油气充注演化过程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7
12
作者 林潼 王铜山 +4 位作者 李志生 袁文芳 马卫 徐兆辉 李秋芬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54,共13页
通过对塔中地区中下寒武统岩心开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背散射以及电子探针分析,明确中下寒武统发育四期的成岩矿物,并厘定各矿物与烃类的形成序次。在此基础上利用荧光分析、激光拉曼成份分析、均一温度测温等技术进行不同序次矿物中... 通过对塔中地区中下寒武统岩心开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背散射以及电子探针分析,明确中下寒武统发育四期的成岩矿物,并厘定各矿物与烃类的形成序次。在此基础上利用荧光分析、激光拉曼成份分析、均一温度测温等技术进行不同序次矿物中包裹体的分析。同时结合油气样品的同位素分析和生烃热模拟实验,揭示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油气的成藏演化过程,指出下步的有利勘探方向。结果表明寒武系盐下发生过连续的油气充注过程,烃类包裹体在均一温度、荧光颜色、包裹体类型上均表现出从低成熟到高—过成熟的特点,但主要以早期低成熟的液态烃充注为主;在成藏晚期部分低成熟度的液态发生烃裂解并形成少量天然气原地充注。综合分析认为塔中地区中下寒武统储层中充注的烃类主要来源于北部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并通过断层运聚而来。运聚通道的顺畅与生排烃量决定了塔中构造圈闭中原油的充注饱和度,并与晚期液态烃裂解的程度共同控制了塔中地区寒武系盐下的油气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寒武系盐下 成岩序次 包裹体 液态烃裂解
下载PDF
川中地区龙王庙组油气差异聚集演化特征及其对气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潼 谭聪 +4 位作者 王铜山 李秋芬 冯明友 黄世伟 董景海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5-665,共11页
针对四川盆地川中地区安岳大气田龙王庙组气藏在不同构造位置上存在的显著特征差异,对整个川中构造带开展详细的气藏解剖与分析,明确了川中地区龙王庙组气藏存在着压力系统的差异、气水界面的不统一、储层沥青含量平面分布的不均以及烃... 针对四川盆地川中地区安岳大气田龙王庙组气藏在不同构造位置上存在的显著特征差异,对整个川中构造带开展详细的气藏解剖与分析,明确了川中地区龙王庙组气藏存在着压力系统的差异、气水界面的不统一、储层沥青含量平面分布的不均以及烃类充注时间的不一致。通过对岩石矿物成岩次序厘定、包裹体拉曼成分分析、捕获温度测定、区域构造演化过程恢复,开展液态烃和气态烃的充注演化过程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川中地区存在三个明显的气藏压力系统,含气带与含水带间隔分布,从北向南气藏压力平均值逐渐降低,三个压力系统具有独立的气水界面;(2)不同含气系统中烃类的初始充注温度并不一致,早期液态烃充注的温度西高东低,具有从西向东差异聚集的演化过程;液态烃裂解时气态烃充注温度东、西构造高,中部温度略低。在气藏压力带划分和气水界面值确定的基础上,预测了不同含气系统有效气藏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体拉曼成分分析 气藏压力 差异聚集 龙王庙组气藏 安岳大气田 川中地区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新元古界沉积充填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奇奇 罗顺社 +3 位作者 官玉龙 汪泽成 王铜山 张严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3-1139,共17页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新元古代地层广泛发育、出露较好。以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裂陷槽中—新元古代地层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对比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4条典型基干剖面实测、3条重点辅助剖面观察与描述,从岩石颜色、岩石组合类型、岩石结...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新元古代地层广泛发育、出露较好。以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裂陷槽中—新元古代地层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对比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4条典型基干剖面实测、3条重点辅助剖面观察与描述,从岩石颜色、岩石组合类型、岩石结构、沉积构造等众多方面,对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新元古界的沉积相类型、特征、展布规律以及沉积充填序列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中—新元古界发育障壁型海岸相、无障壁型海岸相、浅海陆棚相、碳酸盐岩台地相、扇三角洲相及冰川相6种沉积相、10种亚相及15种微相;并详细阐述了各种相、亚相以及微相的沉积特征;2)明确了研究区中—新元古代在不同地质时期发育的主要沉积相类型及特征;3)深入探讨了研究区中—新元古界的沉积充填特征,并将其划分出大陆裂谷早期沉积(熊耳群)、大陆裂谷晚期沉积(小沟背组—云梦山组)、中元古代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白草坪组—黄连垛组)和新元古代被动大陆边缘沉积(董家组—东坡组)等4个沉积充填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充填序列 中—新元古代 沉积相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银川拜寺口剖面黄旗口组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琳静 胡明毅 +4 位作者 吕奇奇 舒爽 王铜山 宋到福 张严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36,47,I0003,共15页
黄旗口组为贺兰山古老结晶基底之上的第一个沉积盖层,其时代归属问题存在争议。利用LA ICP MS方法,对银川拜寺口剖面黄旗口组深灰色含海绿石石英细砂岩进行碎屑锆石U Pb测年分析。结果表明:黄旗口组锆石颗粒以椭球状居多,短柱状次之,外... 黄旗口组为贺兰山古老结晶基底之上的第一个沉积盖层,其时代归属问题存在争议。利用LA ICP MS方法,对银川拜寺口剖面黄旗口组深灰色含海绿石石英细砂岩进行碎屑锆石U Pb测年分析。结果表明:黄旗口组锆石颗粒以椭球状居多,短柱状次之,外形多呈次圆状和次棱角状,粒径多介于40~130μm;锆石Th/U介于0.12~1.81,其中Th/U大于0.40的占85.3%,以具震荡环带结构的岩浆成因锆石居多,部分锆石后期可能受变质事件改造影响;锆石^(207)Pb/^(206)Pb年龄数据分布范围为1680~2606 Ma,存在明显的1890 Ma主峰值年龄和2345、2514、2576 Ma次级峰值年龄,最小碎屑锆石年龄为(1680±40)Ma。2700~2450、2040~1950、1950~1800、1800~1680 Ma锆石年龄分布对应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克拉通化事件、研究区新生陆弧花岗质岩体主要形成时期、阴山陆块与鄂尔多斯陆块发生碰撞而形成华北西部陆块时期、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基底隆升与陆内裂谷事件。黄旗口组为中元古代长城系晚期沉积,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段孔兹岩带为主要物源区,新太古代晚期(约2500 Ma)陆壳物质和太行—吕梁基性岩墙群为次要物源区。该结果为研究区地层对比和年代地层格架建立提供新的年代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U-PB测年 华北克拉通 黄旗口组 长城系 拜寺口剖面 贺兰山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典型拗拉槽中—新元古界沉积体系与古地理演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奇奇 罗顺社 +3 位作者 汪泽成 王铜山 张严 官玉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9-367,共19页
中—新元古界的油气资源潜力业已引起国际地质界的密切关注。近年来,新的钻探资料证实,华北克拉通中—新元古代发育多个克拉通内拗拉槽,且拗拉槽内发育多套优质烃源岩及生储盖组合,显示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本文以华北克拉通东北缘... 中—新元古界的油气资源潜力业已引起国际地质界的密切关注。近年来,新的钻探资料证实,华北克拉通中—新元古代发育多个克拉通内拗拉槽,且拗拉槽内发育多套优质烃源岩及生储盖组合,显示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本文以华北克拉通东北缘燕辽拗拉槽和南缘熊耳拗拉槽中—新元古代地层为研究对象,以6条典型基干剖面实测、9条重点辅助剖面观察、3口单井岩芯观察与描述,主要从岩石颜色、岩石组合类型、岩石结构、沉积构造、地球化学等众多方面,对华北克拉通典型拗拉槽中—新元古界的沉积体系类型和特征以及古地理环境的整体演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中—新元古界发育障壁型海岸相、无障壁型海岸相、浅海陆棚相、碳酸盐台地相、生物礁相、扇三角洲相以及冰川相等7种沉积相、15种亚相及21种微相。(2)在研究区不同时期岩相古地理格局具有明显差异;中元古代,研究区由长城纪晚期海相碎屑沉积体系转变成蓟县纪海相碳酸盐沉积体系,再向待建纪早期海相碎屑沉积体系、海相碳酸盐沉积体系共存转变;新元古代,研究区由青白口纪海相碎屑沉积体系转变到仅熊耳拗拉槽发育震旦纪冰川-碎屑岩沉积体系,且南北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拗拉槽 中—新元古代 岩相古地理 沉积体系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下三叠统刘家沟组与和尚沟组红层成色机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谭聪 于炳松 +3 位作者 袁选俊 刘策 王铜山 朱玺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9-783,共15页
鄂尔多斯盆地下三叠统刘家沟组与和尚沟组为一套规模巨大的红色砂泥岩沉积,其形成原因,仍存在疑问。以下三叠统刘家沟组与和尚沟组为研究对象,借助钻井岩心和野外剖面的观察描述、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矿物成分分析以... 鄂尔多斯盆地下三叠统刘家沟组与和尚沟组为一套规模巨大的红色砂泥岩沉积,其形成原因,仍存在疑问。以下三叠统刘家沟组与和尚沟组为研究对象,借助钻井岩心和野外剖面的观察描述、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矿物成分分析以及主、微量元素分析等手段,结合红层上下其他颜色地层的对比,对这套红层的沉积特征和形成古气候背景进行研究,探讨其成因和成色机制。通过研究发现鄂尔多斯盆地的下三叠统刘家沟组与和尚沟组的红层是干旱炎热气候和强氧化环境的沉积产物,为原生成因,其红色主要来自作为染色剂的赤铁矿。通过上下不同颜色沉积岩对比研究发现,沉积岩出现不同的颜色主要是由于矿物组成不同,是盆地构造演化和气候环境变迁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下三叠统 红层 成色机制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条山地区汝阳群沉积特征与层序地层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严 罗顺社 +2 位作者 吕奇奇 王铜山 詹贵斌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31,122,共11页
为建立山西永济中条山地区汝阳群层序地层格架,分析沉积特征和演化规律,建立沉积模式;根据野外露头剖面观察与实测资料、铸体薄片资料及露头层序界面的识别,利用沉积学理论研究汝阳群沉积环境和层序特征,阐述各层序的相互关系及海平面... 为建立山西永济中条山地区汝阳群层序地层格架,分析沉积特征和演化规律,建立沉积模式;根据野外露头剖面观察与实测资料、铸体薄片资料及露头层序界面的识别,利用沉积学理论研究汝阳群沉积环境和层序特征,阐述各层序的相互关系及海平面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西永济中条山地区汝阳群为障壁型海岸陆源碎屑岩沉积体系、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混合沉积体系,发育障壁型海岸相、混积滨岸相、浅海陆棚相3种沉积相类型,识别3种亚相及6种微相;汝阳群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体系域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白草坪组和北大尖组沉积体系分布受控于物源和相对海平面的变化;发育碎屑岩障壁型海岸沉积和混合沉积两种相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中条山地区 中—新元古界 汝阳群 沉积相 层序地层
下载PDF
邮轮舱室光照强度对舒适度的影响
19
作者 姚竞争 王同山 陈哲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22年第4期46-50,共5页
为在节能减排的前提下提高邮轮舱室的舒适度,以舱室光照强度为研究对象,模拟6种工况下不同光照强度对舱室舒适度的影响。综合考虑邮轮的舒适度、经济性、节能减排等指标,确定最优光照强度。研究成果可为邮轮舱室光环境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邮轮舱室 舒适度 光照强度 节能
下载PDF
Petroleum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exploration importance of Proterozoic to Cambrian in China 被引量:6
20
作者 ZHAO Wenzhi HU Suyun +2 位作者 wang Zecheng ZHANG Shuichang wang tongsha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年第1期1-14,共14页
The discovery of the giant Anyue gas field in Sichuan Basin gives petroleum explorers confidence to find oil and gas in Proterozoic to Cambrian.Based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ectonic setting and the analysis of major... The discovery of the giant Anyue gas field in Sichuan Basin gives petroleum explorers confidence to find oil and gas in Proterozoic to Cambrian.Based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ectonic setting and the analysis of major geological events in Mesoproterozoic-Neoproterozoic,the petroleum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Proterozoic to Cambrian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from three aspects,i.e.source rocks,reservoir conditions,and the type and efficiency of play.It is found that lower organisms boomed in the interglacial epoch from Mesoproterozoic-Neoproterozoic to Eopaleozoic when the organic matters concentrated and high quality source rocks formed.Sinian-Cambrian microbial rock and grain-stone banks overlapped with multiple-period constructive digenesis may form large-scale reservoir rocks.However,because of the anoxic event and weak weathering effect in Eopaleozoic-Mesoproterozoic,the reservoirs are generally poor in quality,and only the reservoirs that suffered weathering and leaching may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form dissolution-reconstructed reservoirs.There are large rifts formed during Mesoproterozoic-Neoproterozoic in Huabei Craton,Yangtze Craton,and Tarim Craton in China,and definitely source rocks in the rifts,while whether there are favorite source-reservoir plays depends on circumstance.The existence of Sinian-Cambrian effective play has been proved in Upper Yangtze area.The effectiveness of source-reservoir plays in Huabei area depends on two factors:(1)the effectiveness of secondary play formed by Proterozoic source rock and Paleozoic,Mesozoic,Cenozoic reservoir rocks;(2)the matching between reservoirs formed by reconstruction from Mesoproterozoic-Neoproterozoic to Eopaleozoic and the inner hydrocarbon kitchens with late hydrocarbon generation.As for Tarim Basin,the time of Proterozoic and the original basin should be analyzed before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 play.To sum up,Proterozoic to Cambrian in the three craton basins in China is a potential exploration formation,which deserves further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EROZOIC CAMBRIAN tectonic setting major geological events INTERGLACIAL EPOCH source ROCK microbial ROCK intracratonic RIFT pla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