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全外显子组高通量基因测序分析
1
作者 王金鑫 李昌年 +5 位作者 王腾 魏文健 史镜铂 王琰 徐瑞荣 崔思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9-734,共6页
目的: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进行外周血全外显子测序,观察基因突变的类型及突变率以探讨再障的发病机制。方法:采集19例再障患者的外周血并提取单个核细胞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对所得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数据采用SPSS 22.0进... 目的: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进行外周血全外显子测序,观察基因突变的类型及突变率以探讨再障的发病机制。方法:采集19例再障患者的外周血并提取单个核细胞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对所得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存在显著差异。结果:测得19例再障患者共有2006个基因突变,参照GeneCards及OMIM数据库及患者测序结果筛选出49个基因,绘制患者基因突变图谱,发现MUC5B基因可能与再障发病相关,其突变率达100%,其余基因如ERCC6、SYNE1和WFS1等突变率均超过40%,亦可能参与再障的形成。在GO分析中其主要与细胞运动、细胞骨架及组成、蛋白结合等功能相关。KEGG通路分析中,主要是在Hippo通路、ECM-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等地方富集。结论:MUC5B基因可能是造成T细胞比例失调,进而导致再障的关键基因。此外,Hippo通路可能通过调节T细胞比例、端粒酶活性等参与再障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外显子测序 基因突变 Hippo信号通路
下载PDF
2,5-二甲氧基-4-甲基苯丙胺对大鼠眶额叶皮质低γ和高频振荡的影响
2
作者 王妍 江凯丽 +1 位作者 刘晓燕 苏瑞斌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5-343,共9页
目的 探究经典致幻剂2,5-二甲氧基-4-甲基苯丙胺(DOM)致精神障碍的潜在电生理机制。方法 对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眶额叶皮质(OFC)微丝电极阵列植入手术,术后恢复1周,采用自身对照按以下给药顺序依次ip给药:DOM(0.5,1.5和3.0 mg·kg^(-... 目的 探究经典致幻剂2,5-二甲氧基-4-甲基苯丙胺(DOM)致精神障碍的潜在电生理机制。方法 对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眶额叶皮质(OFC)微丝电极阵列植入手术,术后恢复1周,采用自身对照按以下给药顺序依次ip给药:DOM(0.5,1.5和3.0 mg·kg^(-1)),DOM 3.0 mg·kg^(-1)+5-羟色胺2A(5-HT_(2A))受体拮抗剂凯坦色林1.0 mg·kg^(-1),DOM 3.0 mg·kg^(-1)+5-HT_(2C)受体拮抗剂SB242084 3.0 mg·kg^(-1),凯坦色林1.0 mg·kg^(-1),SB242084 3.0 mg·kg^(-1)。每次药物处理前ip给予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每次药物处理间隔洗脱期1周。用Plexon在体多通道记录系统记录大鼠OFC脑区场电位,分析给药前后大鼠场电位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OM(0.5,1.5和3.0 mg·kg^(-1))能够增加OFC脑区高频振荡(HFO)功率(P<0.05),降低低γ振荡功率(P<0.05,P<0.01);凯坦色林1.0 mg·kg^(-1)能够拮抗DOM引起的低γ(P<0.01)和HFO(P<0.05)功率的变化,SB242084 3.0 mg·kg^(-1)无拮抗作用。结论 DOM引起的幻觉等精神神经系统障碍可能与5-HT_(2A)受体介导的OFC脑区低γ振荡功率降低和HFO功率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幻剂 2 5-二甲氧基-4-甲基苯丙胺 眶额叶皮质 局部场电位 γ振荡 高频振荡
下载PDF
老年痴呆患者被窃妄想的心理干预及影响
3
作者 王小燕 王艳 +3 位作者 陈佳佳 王翀翀 孙丽丽 苗晓慧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4期1690-1692,共3页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手段对有被窃妄想症状的老年痴呆患者的作用以及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手段对有被窃妄想症状的老年痴呆患者的作用以及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手段[天智颗粒和盐酸多奈哌齐片(Donepezil)],观察组在对照组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被窃妄想程度变化、焦虑障碍情绪状况以及认知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高于对照组、平均改善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37、7.488,P<0.05);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07,P<0.05);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和蒙特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29、4.858,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被窃妄想情况及焦虑情绪,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症 被窃妄想 心理治疗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大鼠重症胰腺炎肺微循环的影响
4
作者 李佳佳 王燕 齐文杰 《微循环学杂志》 2024年第2期7-11,共5页
目的:对比水合氯醛注射麻醉与异氟烷吸入麻醉方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肺损伤(SAP-ALI)大鼠肺组织损伤严重程度及微循环的影响,指导SAP-ALI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水合氯醛注射麻醉(注射组,n=12... 目的:对比水合氯醛注射麻醉与异氟烷吸入麻醉方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肺损伤(SAP-ALI)大鼠肺组织损伤严重程度及微循环的影响,指导SAP-ALI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水合氯醛注射麻醉(注射组,n=12)和异氟烷吸入麻醉(吸入组,n=12)的方法建立大鼠SAP-ALI模型,余6只作为对照(对照组),观察大鼠24h死亡率和腹腔内组织大体病理改变,应用ELISA检测血淀粉酶的浓度,应用Moor血流血氧检测仪及激光共聚焦血流血氧检测仪检测大鼠活体肺组织血流量变化,观察肺组织及胰腺组织病理变化,比较组间差异。结果:两种麻醉方法均能成功建立大鼠SAP-ALI模型,但与吸入组相比,注射组大鼠死亡率更高,肺微循环血流量更低(P<0.05),肺组织病理表现更重(P<0.05)。结论:应用异氟烷吸入麻醉建立大鼠SAP-ALI造模可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肺损伤 麻醉方法 肺微循环 大鼠
下载PDF
脾多肽联合FOLFIRI方案对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 被引量:7
5
作者 姜慧员 刘海义 +4 位作者 白文启 王文渊 梁艳杰 王艳 江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933-2936,共4页
目的评价脾多肽联合FOLFIRI方案对Ⅱ、Ⅲ期直肠癌临床治疗效果,免疫功能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山西省肿瘤医院直肠癌患者148例,所有患者均行FOLFIRI方案新辅助化疗,根据患者及家属是否愿意行脾多肽注射液治疗... 目的评价脾多肽联合FOLFIRI方案对Ⅱ、Ⅲ期直肠癌临床治疗效果,免疫功能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山西省肿瘤医院直肠癌患者148例,所有患者均行FOLFIRI方案新辅助化疗,根据患者及家属是否愿意行脾多肽注射液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4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7.03%(57/74),疾病控制率94.59%(70/74);对照组有效率52.70%(39/74),疾病控制率82.43%(61/74),两组治疗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及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水平则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直肠癌患者行脾多肽联合FOLFIRI方案,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免疫功能,有效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多肽 FOLFIRI方案 直肠癌 疗效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盐差能的研究技术、产业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燕 刘邦凡 段晓宏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56,共8页
盐差能作为海洋生态能源的一种,是21世纪新兴的绿色能源,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但就目前来看,盐差能在国内外还基本处于实验室阶段,离实际应用和产业发展阶段还有很大的距离。国外仅有挪威和荷兰在实际应用阶段微见成效,国内盐差能的发... 盐差能作为海洋生态能源的一种,是21世纪新兴的绿色能源,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但就目前来看,盐差能在国内外还基本处于实验室阶段,离实际应用和产业发展阶段还有很大的距离。国外仅有挪威和荷兰在实际应用阶段微见成效,国内盐差能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阶段。本文对盐差能进行了相关的理论探讨,分析了盐差能国内外产业实践现状,并通过对中国盐差能发展现状的分析,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国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有针对性地提高相关技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差能 半透膜 盐差能发电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甜荞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宋毓雪 王雨 +3 位作者 孔德章 赵权 王炎 黄凯丰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明确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单一处理和不同组合处理时对甜荞产量的影响,为甜荞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甜荞品种"通辽本地小粒"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时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 【目的】明确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单一处理和不同组合处理时对甜荞产量的影响,为甜荞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甜荞品种"通辽本地小粒"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时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于成熟期测定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在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为150 mg/L时,于甜荞的分枝期喷施PPP333、开花期喷施GA3或分枝期喷施PPP333、灌浆期喷施NAA可显著提高甜荞的产量;在甜荞开花期喷施75 mg/L的GA3、150 mg/L的PPP333、75 mg/L的NAA也可显著提高甜荞的产量。【结论】适宜的GA3、PPP333和NAA处理能提高甜荞的产量,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间同时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荞 植物生长调节剂 产量
下载PDF
膨润土-污泥基生态混凝土的制备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可 代群威 +4 位作者 邓远明 闵世杰 王岩 李佳 宋丽洁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6-99,共4页
为了安全有效地利用生活污泥,以膨润土、污泥、砂、水泥为原料制备生态混凝土,通过测试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孔隙率,探讨制备工艺及最佳配合比,并对混凝土进行重金属浸出试验和SEM分析。结果表明,最佳配合比为:砂57%、水泥18%、污泥13... 为了安全有效地利用生活污泥,以膨润土、污泥、砂、水泥为原料制备生态混凝土,通过测试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孔隙率,探讨制备工艺及最佳配合比,并对混凝土进行重金属浸出试验和SEM分析。结果表明,最佳配合比为:砂57%、水泥18%、污泥13%、膨润土12%,此时抗压和抗折强度为14.3 MPa和3.2 MPa,孔隙率为21.3%;浸出液中Pb、Cr、Cd、As、Cu和Zn的质量浓度都低于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Ⅴ类水体标准;SEM分析显示,体系中生成的C-S-H凝胶是混凝土强度的保证,相比较而言,污泥添加越多样品更疏松多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膨润土 生态混凝土 强度 孔隙率
下载PDF
术中面神经肌电监测对腮腺切除术后面神经麻痹发生率的影响Meta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明伟 左晶晶 +3 位作者 韩继波 王燕 屈季宁 罗志宏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2年第6期324-327,366,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分析术中面神经肌电监测对腮腺切除术后即刻面神经麻痹和持续面神经麻痹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检索1970年至2020年12月发表的与主题相关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应用Stata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术中进行... 目的:通过Meta分析,分析术中面神经肌电监测对腮腺切除术后即刻面神经麻痹和持续面神经麻痹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检索1970年至2020年12月发表的与主题相关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应用Stata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术中进行面神经肌电监测(监测组)和不进行面神经肌电监测(对照组)对术后面神经麻痹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4篇临床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中面神经监测组术后即刻面神经麻痹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27.7%vs.38.2%,P<0.05);但2组术后持续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vs.9.8%,P>0.05)。纳入的文献中包括4篇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监测组和对照组的术后即刻面神经麻痹和持续面神经麻痹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2.3%vs.51.7%,5.6%vs.11.8%,均P>0.05)。结论:术中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可减少术后即刻面神经麻痹的发生风险,但是对持续性面神经麻痹没有显著影响。但由于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数量较少,后续尚需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切除术 面神经 电生理监测 META分析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用量对地黄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高添 王琰 +8 位作者 孙凯 姜慧慧 齐瑞玲 任秀娟 王菲 刘星 袁敬平 张影 申长卫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3-150,共8页
针对黄河地区地黄品种退化、产量下降、功效降低的问题,从改善地黄产地土壤入手,以怀地黄为试材,研究生物有机肥用量对地黄生长、养分含量以及土壤根际与非根际土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显著增加... 针对黄河地区地黄品种退化、产量下降、功效降低的问题,从改善地黄产地土壤入手,以怀地黄为试材,研究生物有机肥用量对地黄生长、养分含量以及土壤根际与非根际土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显著增加地黄的块根数和根粗,提高地黄产量和品质。随着生物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地黄块根中大量元素积累量在增加,尤其是地黄中全磷(P)积累量远高于全氮(N)和全钾(K)积累量。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显著降低根际土的p H值,提高根际土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改善土壤肥力状况。综合考虑地黄块根产量、品质、养分积累以及土壤肥力变化,生物有机肥用量为4500 kg/hm^(2)是黄河地区中等肥力地黄田增产稳收的合理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生物有机肥 根际土壤 产量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不同盐胁迫对中牧一号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谢委 刘月 +8 位作者 王艳 沈景林 王鹏 伊鹏霏 包国章 胡昊 姬英 丁雪梅 张晶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7-161,168,共6页
为了研究盐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测定了不同浓度NaCl(0,40,80,100,120,140,160,180,200,220 mmol/L)、Na2SO4(0,20,40,60,80,100,120,140,160,180 mmol/L)、NaHCO3(0,20,30,40,50,60,70... 为了研究盐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测定了不同浓度NaCl(0,40,80,100,120,140,160,180,200,220 mmol/L)、Na2SO4(0,20,40,60,80,100,120,140,160,180 mmol/L)、NaHCO3(0,20,30,40,50,60,70,80,90,100 mmol/L)、Na2CO3(0,10,20,30,40,50,60 mmol/L)胁迫下的中牧一号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早期生长指标。结果表明:中牧一号紫花苜蓿发芽率皆随NaCl(40-220 mmol/L)、Na2SO4(0-120 mmol/L)、NaHCO3(0-60 mmol/L)、Na2CO3(0-40 mmol/L)浓度的升高呈下降的趋势,且发芽率与盐浓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对NaCl的耐盐半致死浓度介于200-220 mmol/L之间,耐盐致死浓度高于220 mmol/L;对Na2SO4的耐盐半致死浓度介于80-100 mmol/L之间,耐盐致死浓度介于100-120 mmol/L之间;对NaHCO3的耐盐半致死浓度和耐盐致死浓度皆介于50-60 mmol/L之间;对Na2CO3的耐盐半致死浓度介于20-30 mmol/L之间,耐盐致死浓度介于30-40 mmol/L之间。幼苗的苗高、根长皆随NaCl(40-160 mmol/L)、Na2SO4(0-40 mmol/L)、NaHCO3(0-50 mmol/L)浓度的升高呈下降的趋势(P〈0.05),未加Na2CO3处理的幼苗苗高极显著高于10 mmol/L(P〈0.000 1),而根长在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NaCl、Na2SO4、NaHCO3、Na2CO3浓度分别低于160,40,50,10 mmol/L时,中牧一号紫花苜蓿才能够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牧一号紫花苜蓿 盐胁迫 发芽率 耐盐半致死浓度 耐盐致死浓度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苗高
下载PDF
陆面过程模式研究进展——以CAS-LSM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龙欢 谢正辉 +6 位作者 贾炳浩 王妍 李锐超 谢瑾博 陈思 秦佩华 师春香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47-1363,共17页
陆面过程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陆面过程模式中人类活动、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过程的合理描述有助于理解陆面与大气之间相互作用机制。本文首先回顾了陆面过程模式的发展历程,陆面过程模式从最初简单的箱式... 陆面过程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陆面过程模式中人类活动、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过程的合理描述有助于理解陆面与大气之间相互作用机制。本文首先回顾了陆面过程模式的发展历程,陆面过程模式从最初简单的箱式模型发展到考虑了较为完备的陆面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正朝着精细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农业灌溉与施肥、干旱区河流输水、点源污染排放、城市规划实施等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类活动,影响陆地碳氮水循环过程及河流水生生态系统。地下水侧向流动、土壤冻融界面变化等过程改变陆气水分收支和能量平衡,影响天气气候与环境。因此,迫切需要在陆面生态水文模拟中合理表示这些过程和人类活动的作用。随后介绍了陆面过程模式CAS-LSM的研究进展及应用。陆面过程模式CAS-LSM可应用于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模拟,定量评估河流输水的生态水文效应;结合气候系统模式,可以实现监测河流水环境特别是氮输送的变化;与区域气候模拟结合,实现城市规划实施的天气与气候效应的定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过程模式 研究进展 参数化方案
下载PDF
吴茱萸碱抑制人骨肉瘤HOS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被引量:6
13
作者 苏文洲 朱建伟 +5 位作者 徐绘华 王燕 刘四红 罗仕永 黄智通 郭奇峰 《解剖学研究》 CAS 2019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对骨肉瘤HOS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利用0、1、2、4、8μmol/L浓度吴茱萸碱处理HOS细胞24、48 h后,利用CCK-8法检测HOS细胞活性。用3μmol/L的吴茱萸碱处理HOS细0、24、48 h后,利用细胞凋亡-Hoec...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对骨肉瘤HOS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利用0、1、2、4、8μmol/L浓度吴茱萸碱处理HOS细胞24、48 h后,利用CCK-8法检测HOS细胞活性。用3μmol/L的吴茱萸碱处理HOS细0、24、48 h后,利用细胞凋亡-Hoechst染色试剂盒染色观察HOS细胞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用3μmol/L吴茱萸碱处理0、24、48 h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OS细胞的凋亡率。3μmol/L吴茱萸碱处理0、24、48 h后,Westernblot检测HOS细胞内Caspase 3、Bcl-2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2~8μmol/L的吴茱萸碱可抑制HOS细胞的细胞活性,抑制其增殖,呈剂量-时间依赖性。8μmol/L处理48 h后细胞存活率为0.453±0.07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可见凋亡细胞染色质颜色发白,呈固缩状或者碎裂状染色质,染色质着色不均匀,核形态各异。流式细胞仪检测3μmol/L吴茱萸碱处理HOS细胞0、24、48 h后的凋亡率分别为(5.32±1.62)%、(10.85±1.49)%和(12.47±0.5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吴茱萸碱可上调HOS细胞内的Caspase 3蛋白的表达,同时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茱萸碱可降低人骨肉瘤HOS细胞的细胞活性,抑制其体外增殖,诱导其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Caspase 3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人骨肉瘤HOS细胞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800kV换流变与网侧设备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旭 刘婉莹 +3 位作者 王言 楚金伟 陈星 谢强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3-49,共7页
为探究网侧设备对±800 kV换流变地震响应的影响,以某典型换流变—套管体系为对象,建立其单体有限元模型以及考虑网侧设备连接的耦联模型。网侧套管顶部滑动连接金具采用滑动接触单元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地震作用下模型前20阶模... 为探究网侧设备对±800 kV换流变地震响应的影响,以某典型换流变—套管体系为对象,建立其单体有限元模型以及考虑网侧设备连接的耦联模型。网侧套管顶部滑动连接金具采用滑动接触单元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地震作用下模型前20阶模态以及套管加速度、位移、应力响应。结果表明:①特高压换流变—套管体系前20阶频率接近地震卓越周期,震中易发生类共振;②网侧设备对换流变阀侧套管地震响应无影响,但会显著放大网侧套管顶部位移响应和根部应力响应;③地震作用下,网侧套管顶部连接金具内部的相对滑移响应显著。因此,应关注升高座对套管地震响应的影响,重点关注网侧设备与换流变之间的耦联效应,控制网侧套管的位移和应力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换流变 有限元 动力特性 地震响应 耦联作用
下载PDF
刈割期及青贮时长对饲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贾龙 王敬宽 +2 位作者 王艳 李帅 柳新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6-121,共6页
以4个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品种(黑麦3241、黑麦1048、冀饲1号和冀饲2号)和1个黑麦(SecaleL.)品种(冬牧70)为材料,研究不同刈割期(4月26日、5月8日和5月19日)及不同青贮时长(30、45d和60d)对饲草营养指标、青贮品质的影响。... 以4个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品种(黑麦3241、黑麦1048、冀饲1号和冀饲2号)和1个黑麦(SecaleL.)品种(冬牧70)为材料,研究不同刈割期(4月26日、5月8日和5月19日)及不同青贮时长(30、45d和60d)对饲草营养指标、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期显著影响所有品种的营养和品质指标(P<0.05),与4月26日相比,随着刈割期的推迟,其水分和粗蛋白含量降低,而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增加,综合认为5月8日—19日为较适刈割期。青贮时长对所有品种的粗蛋白含量、氨态氮/总氮、pH值、乳酸和乙酸含量影响显著(P<0.05),而对总磷含量影响较小,只有T4、T5差异显著(P<0.05);随青贮时长增加,除水分含量呈增加趋势、粗蛋白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外,总磷、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下降趋势,乳酸、乙酸含量和氨态氮/总氮比值呈上升趋势。综合考虑认为各项指标青贮30d基本能达到相关品质指标要求,青贮30d和45d之间投喂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刈割期 饲草 青贮时长 营养指标 青贮品质
下载PDF
臭氧-陶瓷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市政污水二级出水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琰 邱琪 +1 位作者 房军贤 邱立平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18年第2期11-14,共4页
以某大学生活污水二级处理出水为原水,考察了臭氧氧化耦合陶瓷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染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陶瓷膜孔径为200 nm,跨膜压差为0.1 MPa,臭氧投加量为5 mg/L的工艺条件下,组合工艺对浊度、氨氮、亚硝态氮、CODMn和UV254的平均... 以某大学生活污水二级处理出水为原水,考察了臭氧氧化耦合陶瓷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染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陶瓷膜孔径为200 nm,跨膜压差为0.1 MPa,臭氧投加量为5 mg/L的工艺条件下,组合工艺对浊度、氨氮、亚硝态氮、CODMn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7%、97.3%、96.0%、41.2%和34.1%,对应的出水指标分别为0.08 NTU、0.07 mg/L、0.01 mg/L、2.50 mg/L和0.037 cm-1。相同运行周期内,直接使用陶瓷膜生物反应器过滤市政二级出水,膜通量下降26.7%;而臭氧-陶瓷膜组合工艺膜通量只减少了14.3%,说明臭氧-陶瓷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可有效减轻膜污染,提高陶瓷膜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陶瓷膜生物反应器 二级出水 深度处理
下载PDF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UV-B-induced DNA damage and photorepair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被引量:4
17
作者 LIShao-shan wangyan BJOERNLarsOlof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73-176,共4页
DNA damage in the form of cyclobutane pyrimidine dimers(CPDs) and (6-4) photoproducts(6-4PPs) induced by UV-B radiation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ELISA with specific mono... DNA damage in the form of cyclobutane pyrimidine dimers(CPDs) and (6-4) photoproducts(6-4PPs) induced by UV-B radiation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ELISA with specific monoclonal antibodies. CPDs and 6-4PPs increased during 3 h UV-B exposure, but further exposure led to decreases. Contrary to the commonly accepted view that DNA damage induced by UV-B radiation is temperature-independent because of its photochemical nature, we found UV-B-induction of CPDs and 6-4PPs in Arabidopsis to be slower at a low than at a high temperature. Photorepair of CPDs at 24℃ was much faster than that at 0℃ and 12℃, with 50% CPDs removal during 1 h exposure to white light. Photorepair of 6-4PPs at 12℃ was very slow as compared with that at 24℃, and almost no removal of 6-4PPs was detected after 4 h exposure to white light at 0℃. There was evidence to suggest that temperature-dependent DNA damage and photorepair could have important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bidopsis thaliana cyclobutane pyrimidine dimers(CPDs) DNA repair (6-4) photoproducts(6-4PPs) TEMPERATURE UV-B radiation
下载PDF
Ag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Zoysia japonica module population 被引量:2
18
作者 DAIBao-qing wangya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The age structure of the natural Zoysia japonica clonal population at QipanMountain in Huishan Scenic Spot of Shenyang,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was studied using themorphological method in 2003 and 2004. The dynamics... The age structure of the natural Zoysia japonica clonal population at QipanMountain in Huishan Scenic Spot of Shenyang,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was studied using themorphological method in 2003 and 2004. The dynamics of leaves were recorded and the dynamics oftiller and rhizome in the growing season were observ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hizomesformed in different years changed in color and rigidity. Its internodes produced in autumn becameshorter. The number of naked nodes changed with the tiller age. Rhizome and tiller characters wereused as a foundation for judging the ages of modules in this study. The longevity of tiller andrhizome was 3 years at mos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growing season, 2-year-old tillers and rhizomespredominated. Then 1-year-old tillers and rhizomes increased rapidly and became dominant in July.The proportion of buds to tillers on quantity was stable at about 30% in the mid-phase of thegrowing season and rose to about 50% in autumn. The seasonal dynamics of tiller, rhizome and bud wasvery important to guarantee the sustained existence of the Zoysia japonica population. The turnoverof modules was the mechanism of sustaining the rejuvenation of the Zoysiajaponica clonal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oysiajaponica MODULE age structure DYNAMICS
下载PDF
蜡蚧轮枝菌与纳米材料复配对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红艳 马嘉瑜 +3 位作者 马光孝 王嘉欣 王岩 贾彦霞 《农业科学研究》 2020年第4期14-21,25,共9页
为提高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JMC-01菌株防治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的效果,用蜡蚧轮枝菌JMC-01不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以及不同浓度孢子悬浮液与纳米网构控失剂SC108、纳米活性炭复配对3种害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分析不同浓度的孢... 为提高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JMC-01菌株防治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的效果,用蜡蚧轮枝菌JMC-01不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以及不同浓度孢子悬浮液与纳米网构控失剂SC108、纳米活性炭复配对3种害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分析不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中添加纳米助剂与未添加纳米助剂处理对3种害虫的致死情况。结果表明:添加2种纳米助剂对3种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处理120 h后,添加纳米活性炭对3种害虫的校正死亡率最高,对桃蚜、西花蓟马和烟粉虱的校正死亡率最高达83.96%和84.62%和60.26%,添加纳米网构控失剂SC108对桃蚜、西花蓟马和烟粉虱的校正死亡率最高达82.72%、82.06%和51.85%,从而为利用虫生真菌防治设施蔬菜害虫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蚧轮枝菌 纳米材料 设施蔬菜害虫
下载PDF
Virulence of the Populations of the Whitebacked Planthopper, Sogatella furcifera Reared on Different Resistant Rice Varieties 被引量:1
20
作者 SHENJun-hui wangyan +2 位作者 KazushigeSOGAWA MakotoHATTORI LIUGuang-jie 《Rice science》 SCIE 2003年第1期57-61,共5页
ARC and ND colony were obtained by rearing the whitebacked planthopper (WBPH), 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 exclusively on ARC10239 (ARC, carrying resistance gene Wbph2) and N'Diang Marie (ND, carrying resistanc... ARC and ND colony were obtained by rearing the whitebacked planthopper (WBPH), 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 exclusively on ARC10239 (ARC, carrying resistance gene Wbph2) and N'Diang Marie (ND, carrying resistance gene Wbph5) till 15 generations. Taichung Native 1 (TN1) and Rathu Heenati (RHT) served as susceptible and resistant check,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electronic recording revealed that duration of salivation and X-waveform of the two colonies on their corresponding hosts was short while the duration of phloem ingestion was long. The amount of honeydew excreted by ARC and ND colony did not differ on their corresponding host varieties from TN1 and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RHT. The number of eggs laid on their host varieties and TN1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n RHT. No distinct change was observed for these two colonies in term of percentage of developed eggs. The nymph survival rate of ND colony on its selection host was 45.0%,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n TNI(71.4%) and RHT(21.0%), while that of ARC colony was 68.3%,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n TN1 (77.5%), but much higher than that on RHT(22.6%). The nymphal development duration of these two colonies on the corresponding hosts was not different from that on TN1, but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n RHT. In brief, these two colonies had almost adapted to their corresponding host varieties based on feeding and oviposition, but the nymphal survival rate of ND colony was still 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gatella furcifera electronic monitoring feeding OVIPOSITION VIRULEN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