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磷钾平衡施用对大葱产量、养分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马征 崔荣宗 +4 位作者 贾德 魏建林 张柏松 郑福丽 李国生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9-114,共6页
探求大葱科学施肥技术,明确氮、磷、钾肥料对大葱产量的影响,分析大葱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规律和肥料利用效率。试验以章丘大葱品种大梧桐为试材,在山东章丘4个多年大葱栽培试验点进行大田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优化施肥(OPT)... 探求大葱科学施肥技术,明确氮、磷、钾肥料对大葱产量的影响,分析大葱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规律和肥料利用效率。试验以章丘大葱品种大梧桐为试材,在山东章丘4个多年大葱栽培试验点进行大田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优化施肥(OPT)、减氮(OPT-N)、减磷(OPT-P)、减钾(OPT-K)、有机肥(OPT+OM)和农民习惯施肥(FP)。结果表明,大葱优化施肥施肥量较农民习惯施肥量氮、磷、钾肥分别降低13.3%、24.4%和17.5%;大葱产量与农民习惯无显著差异,大葱施氮可增产22.2%,施磷可增产10.7%,施钾可增产17.5%;植株氮、磷、钾养分积累量较农民习惯均有提高,其中钾素积累量显著提高17.7%;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23.5%、13.4%和29.6%,氮、磷、钾农学效率分别为53.8、57.1和44.1kg·kg^-1,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分别为272.0、527.2和268.8kg·kg^-1。基于土壤养分和目标产量的大葱平衡施肥可优化氮磷钾配比,提高施肥产投比,促进养分吸收,其中在平衡施用氮磷钾化肥的基础上减氮30%增施有机肥处理在山东省章丘大葱主产区也具有良好应用效果,可作为大葱推荐施肥方法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 大葱 产量 肥料效率
下载PDF
新建大棚番茄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适宜比例及效应 被引量:17
2
作者 郑福丽 李国生 +3 位作者 张柏松 李燕 魏建林 谭德水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0-368,共9页
【目的】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是实现作物高产优质、化肥增效和快速培肥土壤的重要技术途径。研究有机肥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新建温室中番茄产量、品质、氮肥效率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以期为设施蔬菜减肥增效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目的】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是实现作物高产优质、化肥增效和快速培肥土壤的重要技术途径。研究有机肥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新建温室中番茄产量、品质、氮肥效率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以期为设施蔬菜减肥增效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2017和2018年在鲁西南的两个新建大棚进行了试验,供试番茄品种为‘亚特兰大’。依据当地番茄N-P_(2)O_(5)-K_(2)O推荐量(1108-955-1108),设置100%化肥(FP)和10%、20%、30%、40%的有机肥氮替代比例(FM10、FM20、FM30、FM40)处理,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分析了番茄果实及植株氮磷钾含量,番茄NO_(3)^(-)-N、维生素C(Vc)、总糖、酸度以及收获后0—30 cm土壤养分含量及容重、孔隙度等物理性状指标,并计算经济效益。【结果】有机肥氮替代比例在10%~30%内时,番茄产量随有机肥氮替代比例的提高而提高,以FM30处理的番茄产量最高,净收益最大,比FP处理增产4.03%,增收6.9%。FM30和FM40处理的番茄果实的硝酸盐含量比FP处理均降低了21.2%左右,FM10处理的番茄Vc、总糖含量最高,随有机肥氮替代比例增加,番茄Vc、糖酸比和总糖含量降低。FM30处理的番茄氮素利用率最高,比FP处理提高了17.7%。与FP处理相比,FM30和FM40处理的土壤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土壤容重也显著降低,但土壤有机碳含量得到显著增加。【结论】当有机氮替代30%的化肥氮时,可以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改善土壤肥力,减少速效养分的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 设施番茄 产量与品质 养分效率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章丘大葱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马征 魏建林 +4 位作者 刘东升 王连英 刘福忠 谭德水 崔荣宗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2-177,共6页
为评价养分专家系统(NE系统)在大葱上的推荐施肥效果,在章丘大葱主产区,选取多年大葱种植地进行田间试验,并分析了NE系统与农民习惯施肥(FP)处理、当地农技部门的测土配方推荐施肥(OPTs)处理下大葱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积累、肥料... 为评价养分专家系统(NE系统)在大葱上的推荐施肥效果,在章丘大葱主产区,选取多年大葱种植地进行田间试验,并分析了NE系统与农民习惯施肥(FP)处理、当地农技部门的测土配方推荐施肥(OPTs)处理下大葱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积累、肥料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积累的变化。结果表明,NE系统推荐施肥较FP处理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降低了13.22%、27.33%和16.51%,较OPTs处理氮、磷肥用量增加而钾肥用量降低;大葱NE系统较FP和OPTs分别增产6.04%和12.30%,增收8.01%和14.74%;NE处理氮素积累量较FP和OPTs处理分别显著增加14.20%和37.78%,磷积累量分别增加21.22%和25.78%,但差异不显著,钾积累量分别显著增加16.78%和22.13%;NE处理氮肥农学效率平均为71.78 kg/kg,氮肥利用率平均为25.10%,氮肥偏生产力较FP提高22.22%;NE处理较FP、OPTs处理可分别显著降低0~90 cm土层硝态氮积累量39.44%和38.72%。大葱NE系统推荐施肥促进了大葱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应,肥料利用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降低了土壤硝态氮积累风险,可作为该地区大葱推荐施肥方法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专家系统 大葱 产量 养分积累量 肥料利用效率 土壤硝态氮积累
下载PDF
连续施用化肥及秸秆还田对潮土酶活性、细菌群落和分子生态网络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马垒 李燕 +6 位作者 魏建林 周晓琳 李子双 李国生 吴小宾 刘兆辉 谭德水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53-1363,共11页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分子生态网络分析技术,研究连续施用化肥及秸秆还田对细菌群落结构和种间互作关系的影响,为黄淮海潮土区秸秆资源化利用与土壤肥力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长期定位试验位于山东德州,始于2010年,土壤为典型...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分子生态网络分析技术,研究连续施用化肥及秸秆还田对细菌群落结构和种间互作关系的影响,为黄淮海潮土区秸秆资源化利用与土壤肥力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长期定位试验位于山东德州,始于2010年,土壤为典型潮土,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2021年从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和秸秆还田配施化肥(NPKS)3个处理小区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养分、酶活性、细菌群落等指标。【结果】与CK处理相比,NPK和NPKS处理pH均降低了0.06个单位,土壤有机质分别提升了23.19%和34.82%,细菌多样性分别降低了0.90%和0.91%,均匀度均显著降低了1.11%。与CK相比,NPK处理土壤中β-葡糖苷酶(β-GC)和碱性磷酸酶(ALP)分别显著升高47.91%和50.35%,NPKS处理β-GC、ALP和脱氢酶(DHA)活性分别升高78.31%、46.53%和50.91%。CK处理的优势菌群为寡营养型细菌(酸杆菌门和浮霉菌门)和固氮菌(生丝微菌科和伯克氏菌科),NPK处理的优势菌群为可降解顽固有机质的变形菌门(草酸杆菌科、红丹杆菌科和黄单胞菌科)、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NPKS处理的优势菌群为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厚壁菌门(芽胞杆菌科)。网络分析发现,不同施肥处理优势菌群分属于不同网络模块,与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呈显著相关关系,其中NPKS处理中富集的芽胞杆菌通过强烈的共生关系形成特定物种集群,并且与β-GC、ALP和DHA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秸秆还田配施化肥有利于黄淮海潮土区土壤肥力的提升,并可通过调节细菌种间互作关系,优化细菌群落组成,提高土壤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秸秆还田 土壤酶活性 高通量测序 网络分析
下载PDF
Analysis of Heavy Metal Sources for Vegetable Soils from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41
5
作者 LIU Ping ZHAO Hai-jun +6 位作者 WANG Li-li LIU Zhao-hui wei jian-lin WANG Yan-qin JIANG Li-hua DONG Liang ZHANG Yu-fe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09-119,共11页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agricultural soils has serious negative influence on human health. Concentrations of Cd, Hg, As, Pb, Cr, Cu, Zn, and Ni in top soils (0-20 cm) of greenhouses and farmlands from four main veg...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agricultural soils has serious negative influence on human health. Concentrations of Cd, Hg, As, Pb, Cr, Cu, Zn, and Ni in top soils (0-20 cm) of greenhouses and farmlands from four main vegetable production areas Shouguang, Laiyang, Jinxiang, and Zhangqiu in Shandong Province, one of the most rapidly developing regions in China, were measured in this study. Shouguang is mainly occupied by greenhouse vegetables and the other three areas are mainly open field culture. Total of 149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the eight heavy metals of the tested 149 soil samples were all below the threshold values according to "Farml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HJ332-2006)" of China. However, most of the studied heavy metals were present at higher concentrations than those of the natural background levels in local agricultural soils. Among the total 149 soil samples, 22 samples were contaminated by Cd, Ni, Cu, or Hg. Comparisons showed that the main pollution element in greenhouse vegetable soils was Cd, while that of open field vegetable soils was Cu. The results of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 suggested that concentrations of Cr, As, and Ni were mainly controlled by parent rocks; Hg and Pb were affected by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such as vehicle and industrial fumes and waste water irrigation. Meanwhile, concentrations of Cd, Cu, and Zn were affected mainly by the use of agrochemicals. Most of the heavy metal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ach other in concentration. Appropriat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effectively control heavy metal levels in vegetable soils and thus protect human heal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soils heavy metal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soil pollution
下载PDF
厂房超大面积混凝土——钢桁架式楼承板防渗漏施工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魏建林 《佛山陶瓷》 CAS 2023年第6期99-101,共3页
在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厂房建筑工程的数量在逐年上涨,其中超大面积混凝土-钢桁架式楼承板的应用愈发广泛,但是在其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渗漏问题,使得厂房的使用功能受到影响,因此科学应用防渗漏施工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 在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厂房建筑工程的数量在逐年上涨,其中超大面积混凝土-钢桁架式楼承板的应用愈发广泛,但是在其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渗漏问题,使得厂房的使用功能受到影响,因此科学应用防渗漏施工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以工程项目概况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厂房超大面积混凝土-钢桁架式楼承板防渗漏施工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厂房 超大面积混凝土 钢桁架式楼承板 防渗漏
下载PDF
基于串联式增程汽车多种工况的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琳 刘大亮 +2 位作者 韦健林 林元则 胡红星 《汽车电器》 2019年第11期28-30,共3页
增程式汽车是纯电动汽车搭载增程器(发动机、发电机和整流装置组成的辅助动力装置),当蓄电池电量充足时,汽车以纯电动模式行驶;电量不足时,启动增程器,利用增程器发电给蓄电池充电或直接驱动电机,从而增加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基于增程... 增程式汽车是纯电动汽车搭载增程器(发动机、发电机和整流装置组成的辅助动力装置),当蓄电池电量充足时,汽车以纯电动模式行驶;电量不足时,启动增程器,利用增程器发电给蓄电池充电或直接驱动电机,从而增加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基于增程器的串联混动技术已成为解决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基于串联式增程电动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优化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增程式 整车控制器 动力性 经济性 控制策略
下载PDF
^(11)C-MET PET/CT代谢参数对胶质瘤术后残留或复发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黄华驰 崔惠勤 +3 位作者 陈达桂 韦建林 覃丽兰 邓燕云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21期2549-2553,共5页
目的探讨^(11)C-甲基-L-蛋氨酸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11)C-MET PET/CT)代谢参数对胶质瘤术后残留或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胶质瘤术后行^(11)C-MET PET/CT检查的患者,根据病理检查或临床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11)C-甲基-L-蛋氨酸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11)C-MET PET/CT)代谢参数对胶质瘤术后残留或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胶质瘤术后行^(11)C-MET PET/CT检查的患者,根据病理检查或临床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残留复发组24例与非残留复发组10例。测量两组患者病变区域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_(mean))、标准摄取峰值(SUV_(peak))、肿瘤代谢体积(MTV)及镜像侧的本底SUV_(max)、SUV_(mean)、SUV_(peak),计算病灶-本底SUV_(max)比值(TBR_(max))、病灶-本底SUV_(mean)比值(TBR_(mean))、病灶-本底SUV_(peak)比值(TBR_(peak))。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11)C-MET PET/CT代谢参数诊断胶质瘤残留或复发的效能。结果残留复发组SUV_(max)、SUV_(mean)、TBR_(max)、TBR_(mean)、SUV_(peak)、TBR_(peak)、MTV均高于非残留复发组(均P<0.05)。SUV_(max)、TBR_(max)、SUV_(mean)、TBR_(mean)、SUV_(peak)、TBR_(peak)、MTV诊断胶质瘤术后残留或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5、0.900、0.896、0.892、0.892、0.975、0.950,诊断阈值分别为2.087、1.267、1.437、1.842、1.606、1.648、16.681 cm^(3)时,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87.5%、91.7%、75.0%、75.0%、79.2%、79.2%、91.7%,特异度分别为90.0%、80.0%、100.0%、100.0%、100.0%、70.0%、90.0%,准确度分别为88.2%、88.2%、82.4%、82.4%、85.3%、76.5%、91.2%。结论^(11)C-MET PET/CT代谢参数在胶质瘤术后残留或复发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 ^(11)C-甲基-L-蛋氨酸 代谢参数 胶质瘤 术后 残留 复发 诊断
下载PDF
双孔同时起爆柱状药包爆破岩体损伤效应研究
9
作者 危剑林 《工程与建设》 2023年第5期1398-1401,共4页
为了研究双孔同时起爆柱状药包岩体的损伤效应,通过使用PFC软件构建离散元数值模型,基于球状药包和柱状药包爆破破坏过程的理论分析与计算,研究了双孔柱状药包岩石爆破损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炸药爆炸应力波在自由面的俯视平面上的传... 为了研究双孔同时起爆柱状药包岩体的损伤效应,通过使用PFC软件构建离散元数值模型,基于球状药包和柱状药包爆破破坏过程的理论分析与计算,研究了双孔柱状药包岩石爆破损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炸药爆炸应力波在自由面的俯视平面上的传播过程接近圆形扩散,药柱上端岩体在径向压缩波的作用下发生断裂破碎,自由面处形成鼓包并逐渐从原岩开始剥离;柱状药包的爆破漏斗形成过程与球状药包类似,包括爆炸应力波的破岩过程、爆生气体驱裂过程和碎岩在爆生气体作用下抛掷运动过程;双孔同时起爆应力波存在“干涉效应”,且爆破损伤区域呈“蝴蝶”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状药包 爆破漏斗 数值模拟 岩体损伤
下载PDF
纯电城市公交智慧节能的算法与实践验证
10
作者 林元则 张军城 +3 位作者 韦健林 刘德春 杨松铭 叶挺 《汽车电器》 2022年第10期7-11,共5页
城市公交车相对于其他车辆而言存在更多的启停工况,且起步阶段不需要大扭矩急加速的工况。针对城市公交车的运行工况,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动态扭矩控制的智慧节能算法,该算法在驱动工况下,实时调整驱动电机的扭矩使电机系统高效运行,尤... 城市公交车相对于其他车辆而言存在更多的启停工况,且起步阶段不需要大扭矩急加速的工况。针对城市公交车的运行工况,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动态扭矩控制的智慧节能算法,该算法在驱动工况下,实时调整驱动电机的扭矩使电机系统高效运行,尤其是在车辆起步阶段通过限制扭矩使电机系统维持在高效区域,以达到节能目的。通过不同路况多组试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智慧节能算法可以有效节能,尤其是城市公交路况下节能效果最为显著,以百公里平均能耗来计算节能率最高可达9.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节能 纯电公交 能量回收
下载PDF
长期秸秆还田对潮土真菌群落、酶活性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马垒 李燕 +7 位作者 魏建林 李子双 周晓琳 郑福丽 吴小宾 王利 刘兆辉 谭德水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755-4764,共10页
为了研究秸秆还田对黄淮海平原潮土真菌群落的影响,开展连续10 a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不施肥(NF)、单施化肥(NPK)和秸秆还田配施化肥(NPKS)这3个处理,通过网络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揭示真菌群落对土壤肥力、酶活性和小麦产量的影响机制.结... 为了研究秸秆还田对黄淮海平原潮土真菌群落的影响,开展连续10 a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不施肥(NF)、单施化肥(NPK)和秸秆还田配施化肥(NPKS)这3个处理,通过网络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揭示真菌群落对土壤肥力、酶活性和小麦产量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NPKS处理土壤有机质(SOM)较NPK处理和NF处理分别升高9.20%和34.75%,碱解氮(AN)升高12.03%和39.17%,脱氢酶(DHA)升高37.21%和50.91%,β-葡糖苷酶(β-GC)升高17.29%和73.48%,小麦增产16.22%和125.53%.不同施肥处理真菌α-多样性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却导致β-多样性出现明显分异.冗余分析表明,速效磷(AP)、 SOM和AN是潮土真菌群落组成变化的主要调控因素.差异物种分析表明,NF处理富集了Mortierella、Aspergillus、Ceriporia和Acremonium等具有溶磷/解钾功能的物种,以及Leohumicola和Hyalodendriella等植物共生菌;NPK处理中Sarocladium、Fusarium和Fusicolla等植物病原菌丰度显著升高;NPKS处理则激发了Pseudogymnoascus和Schizothecium等抑病菌生长,并提高Trichocladium和Lobulomyces等秸秆降解物种丰度.网络分析发现整个网络由4个主要模块组成,其中模块2物种累积丰度在NPKS处理显著升高,且与DHA和β-GC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进一步表明小麦产量主要受SOM直接正向调控,而模块2物种可通过正向调节DHA和β-GC,间接影响SOM和小麦产量.综上所述,黄淮海平原潮土区秸秆还田可通过调节真菌种间互作关系,刺激特定物种集群生长,抑制病原菌活性,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SOM累积,最终获得作物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秸秆还田 土壤酶活性 真菌群落 网络分析
原文传递
中青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大脑中动脉斑块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宋建龙 王梓 +4 位作者 魏建林 刘畅 胡伟 夏成雨 朱余友 《中华全科医学》 2021年第11期1811-1814,共4页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研究中青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大脑中动脉斑块的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0年2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4例中青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资料,责任血管均...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研究中青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大脑中动脉斑块的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0年2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4例中青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资料,责任血管均为大脑中动脉,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评估斑块分布位置、性质,比较症状侧和无症状侧大脑中动脉和不同性质斑块的位置分布特点。结果共扫描74例患者,其中颅内动脉粥样斑块62例,共124根大脑中动脉,其中症状侧血管48根(38.7%),非症状侧血管76根(61.3%)。血管内存在斑块96根,稳定斑块39根(40.6%),不稳定斑块57根(59.4%);上侧16根(16.7%),下侧38根(39.6%),背侧10根(10.4%),腹侧32根(33.3%)。症状侧和非症状侧大脑中动脉不稳定斑块分别有41根和16根(P<0.01);稳定斑块和不稳定脉斑块位置(腹侧10根vs. 22根,背侧2根vs. 8根,上侧5根vs. 11根,下侧22根vs. 16根,P<0.05);症状侧和非症状大脑中动脉斑块位置(腹侧16根vs. 16根,背侧6根vs. 4根,上侧9根vs. 7根,下侧14根vs. 24根,P>0.05)。结论中青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大脑中动脉斑块主要分布于血管的下侧和腹侧,症状侧斑块性质多为不稳定斑块,多分布在大脑中动脉的腹侧、背侧和上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中青年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大脑中动脉 血管壁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