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EP的区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1
作者 谢花林 陈彬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6-154,共9页
开展区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以江西省11市为研究区,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结合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外溢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构建区域生态补偿方案,确定生态补偿金额,促进生态受益区和生态外溢区利... 开展区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以江西省11市为研究区,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结合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外溢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构建区域生态补偿方案,确定生态补偿金额,促进生态受益区和生态外溢区利益共享。结果表明:(1)2020年江西省GEP为41 399.21亿元,调节服务产品价值占总价值的76.60%。(2)江西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值区位于赣州市、九江市、吉安市、上饶市,低值区位于景德镇市、鹰潭市、萍乡市、新余市。(3)南昌市、新余市应开展生态支付,赣州市、吉安市和抚州市应率先接受生态补偿,其余地市应暂缓生态支付或生态补偿。(4)南昌市和新余市的生态支付金额占地方财政收入比例为0.59%和0.13%,属于财政可接受范围,可行性较高。研究结果可为江西省区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提供参考,推动江西省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P 区域生态补偿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补偿标准 江西省
下载PDF
数字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本逻辑与典型路径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倩茹 陈彬 +2 位作者 谢花林 吴曼玉 宋国伟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6-127,共12页
研究目的:从社会再生产视角探讨数字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逻辑和典型路径。研究方法:演绎推理。研究结果:在梳理数字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逻辑、价值逻辑、技术逻辑和现实逻辑基础上,提出其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的... 研究目的:从社会再生产视角探讨数字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逻辑和典型路径。研究方法:演绎推理。研究结果:在梳理数字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逻辑、价值逻辑、技术逻辑和现实逻辑基础上,提出其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的内涵与路径。在生产阶段,强化生态产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数据的高效供给;在分配阶段,推进生态产品权益数字化登记,明确生态产品权责归属;在交换阶段,构建生态产品数字化交易平台,促进供需精准匹配;在消费阶段,构建生态产品数字化消费场景,改善用户消费体验。研究结论:数字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具有逻辑可行性,有助于打破生态产品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的行业壁垒和时空限制,提高数字化管理水平并盘活各类生产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社会再生产 数据要素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飞机辅助动力系统仿真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坤 衡康 +2 位作者 解华林 赵培枫 刘希军 《现代信息科技》 2023年第1期138-141,共4页
文章构建了基于LabVIEW的飞机辅助动力系统仿真模型,并对飞机辅助动力系统进行仿真与分析。分析了飞机辅助动力系统起动原理,并根据起动原理分析辅助动力系统的起动及关断过程。采用LabVIEW建立辅助动力系统起动前的火警报警仿真测试、... 文章构建了基于LabVIEW的飞机辅助动力系统仿真模型,并对飞机辅助动力系统进行仿真与分析。分析了飞机辅助动力系统起动原理,并根据起动原理分析辅助动力系统的起动及关断过程。采用LabVIEW建立辅助动力系统起动前的火警报警仿真测试、起动过程仿真测试及关断过程仿真测试。通过对飞机辅助动力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展示辅助动力系统的起动原理及流程,为相关人员的飞机辅助动力系统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动力系统 LABVIEW 火警报警 系统仿真
下载PDF
休耕政策实施的偏离风险、形成路径与防范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吕添贵 谢花林 +2 位作者 李洪义 卢华 吴次芳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58,共8页
研究目的:探索休耕政策实施偏离风险新命题,客观认识休耕政策实施的偏离风险源与形成路径,以期为保障中国休耕政策推行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生命周期法、归纳总结法和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1)基于生命周期发现休耕政策... 研究目的:探索休耕政策实施偏离风险新命题,客观认识休耕政策实施的偏离风险源与形成路径,以期为保障中国休耕政策推行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生命周期法、归纳总结法和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1)基于生命周期发现休耕政策实施存在耕地权益、社会保障、实施组织和后续利用等偏离风险;(2)偏离风险源与产权界定模糊、目标定位差异、组织管理不足和激励约束缺失等密切相关;(3)休耕产权公共域、休耕主体行为空间和休耕负外部性形成了偏离风险的内在路径;(4)休耕偏离风险实现负外部性内部化还需借助权益认知体系、政策保障体系、组织管理体系和利用预警体系等外部规制与激励。研究结论:在休耕政策实施后续完善与推广应用时,应当考虑休耕周期内休耕政策实施过程存在的偏离风险,构建合理的风险防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耕地保护 生命周期理论 休耕 偏离风险 形成路径 防范体系
下载PDF
楼宇能源设备监控管理系统设计
5
作者 刘希军 解华林 +1 位作者 叶一平 王昕欣 《现代信息科技》 2023年第8期182-184,188,共4页
设计研究楼宇设备管理系统以及阀门控制系统,实现智能楼宇的现代化控制方式。采用Webtalk通过BACnet IP协议将数据传输到网关,网关连接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管理楼宇末端设备。利用Vistools开发管理系统,功能整合成相应系统模块,完成... 设计研究楼宇设备管理系统以及阀门控制系统,实现智能楼宇的现代化控制方式。采用Webtalk通过BACnet IP协议将数据传输到网关,网关连接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管理楼宇末端设备。利用Vistools开发管理系统,功能整合成相应系统模块,完成控制器数据传输。利用组态界面模拟实际控件,开发空调组件、集水坑组件和楼宇中的信息采集控制界面,使楼宇管理者能够更加直观观察操作实际控件状态,实现检测数据显示与设备智能控制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宇设备管理 网关 组态界面
下载PDF
基于GIS的关键性生态空间辨识——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40
6
作者 谢花林 姚干 +1 位作者 何亚芬 张道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5926-5937,共12页
生态空间承担着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的使命,并为社会提供持续不断的生态空间服务,是区域土地生态能持续地提供自然空间服务的基本保障。以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区,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基于RS和GI... 生态空间承担着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的使命,并为社会提供持续不断的生态空间服务,是区域土地生态能持续地提供自然空间服务的基本保障。以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区,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基于RS和GIS等相关空间信息技术,通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和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方法,因地制宜地选取了相应评价指标,以栅格为单元辨识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关键性生态空间。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关键性生态空间面积为27751.25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2.55%,其中底线型生态空间面积为17125.31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三分之一,危机型生态空间面积为4431.19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39%,缓冲型生态空间面积为6194.75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1.73%。在现状土地利用生态安全冲突分析中,有14.29%的耕地、9.31%的建设用地处于关键性生态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性生态空间 空间辨识 生态安全 GIS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下载PDF
基于OptiStruct的某车型排气系统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黄大伟 田永康 +1 位作者 谢华林 龚运息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22-27,共6页
排气系统作为重要的发动机部件,对发动机性能和噪声都有极大的影响.为提高汽车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优化排气系统的设计,根据相关设计要求对排气系统进行了强度和模态分析.首先基于CATIA软件,建立排气系统的三维模型;再用Hypemesh软件进... 排气系统作为重要的发动机部件,对发动机性能和噪声都有极大的影响.为提高汽车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优化排气系统的设计,根据相关设计要求对排气系统进行了强度和模态分析.首先基于CATIA软件,建立排气系统的三维模型;再用Hypemesh软件进行网格划分、简化模型、施加约束等操作,通过OptiStruct求解器对排气系统进行1 G静力分析、4 G静力分析、约束模态分析.仿真结果显示,排气系统在1 G下的位移和支反力均在设计要求范围内;4 G下的最大应力位于第一挂钩处,远小于150 MPa;约束模态分析了排气系统在200 Hz内的23阶模态,并重点关注了发动机怠速激励频率附近的模态.计算的排气系统固有频率都不在发动机怠速时的激励频率区间内,故排气系统不会与发动机发生共振现象,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气系统 有限元 OptiStruct 模态分析
下载PDF
耕地细碎化促进了耕地“非粮化”吗--基于福建丘陵山区农户的微观调查 被引量:55
8
作者 谢花林 欧阳振益 陈倩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6,共10页
研究目的:基于福建省丘陵山区的农户调研数据,探讨耕地细碎化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研究方法:有序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研究结果:(1)耕地细碎化促进了耕地“非粮化”的种植意愿和种植规模;(2)由于粮食的生活保障作用,当耕地细碎... 研究目的:基于福建省丘陵山区的农户调研数据,探讨耕地细碎化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研究方法:有序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研究结果:(1)耕地细碎化促进了耕地“非粮化”的种植意愿和种植规模;(2)由于粮食的生活保障作用,当耕地细碎化程度增加时,农户同时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概率要高于仅种植经济作物的概率;(3)户主年龄、土壤肥力、承包地梯田占比、耕地分散程度、机械化程度、村庄到县城的距离也是影响耕地“非粮化”种植意愿和规模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耕地细碎化促进了耕地“非粮化”,应该在严格把控耕地“非粮化”底线的基础上,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通过缓解耕地细碎化,优化细碎化耕种方式的手段促进粮食生产,从而达到稳固粮食安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细碎化 “非粮化” 有序PROBIT模型 TOBIT模型
下载PDF
不同代际视角下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研究——基于江西省兴国县293份农户问卷调查 被引量:34
9
作者 谢花林 黄萤乾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30,共11页
研究目的:基于江西省兴国县农户调研数据,分析农户代际差异对山区农村耕地撂荒的影响。研究方法:Logit和Tobit模型。研究结果:(1)调查地区有46.1%的农户撂荒耕地,且代际差异每提升一级,耕地撂荒意愿会增加9%;(2)耕地经营规模、耕地块数... 研究目的:基于江西省兴国县农户调研数据,分析农户代际差异对山区农村耕地撂荒的影响。研究方法:Logit和Tobit模型。研究结果:(1)调查地区有46.1%的农户撂荒耕地,且代际差异每提升一级,耕地撂荒意愿会增加9%;(2)耕地经营规模、耕地块数和土地流转是决定新生代农户耕地是否撂荒及撂荒规模的关键因素,而受教育程度、非农收入占比、土地流转、村内撂荒程度和耕地分散程度对中生代农户耕地撂荒意愿作用最大;(3)老一代农户耕地撂荒规模所受影响因素最多,且性别和土地流转对老一代农户耕地撂荒规模的减缓作用最大。研究结论:在推动耕地要素自由流动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应当考虑不同代际农户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及其自身禀赋差距对耕地撂荒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撂荒 代际差异 农户 TOBIT模型
下载PDF
Quantification of trace amounts of impurities in high purity cobalt by high resolu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被引量:10
10
作者 xie hualin HUANG Kelong +1 位作者 NIE Xidu TANG Yougen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86-291,共6页
A An analytical method using high resolu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HR-ICP-MS) for rapid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24 elements (Be, Mg, A1, Ti, V, Cr, Mn, Fe, Ni, Cu, Zn, Ga, Ge, As, Se, ... A An analytical method using high resolu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HR-ICP-MS) for rapid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24 elements (Be, Mg, A1, Ti, V, Cr, Mn, Fe, Ni, Cu, Zn, Ga, Ge, As, Se, Mo, Ag, Cd, Sn Sb, Ba, Pt, Au, and Pb) in high purity cobalt was described. Sample digestions were performed in closed microwave vessels using HNO3 and HCI. The matrix effects because of the presence of excess HCI and Co were evaluated. The usefulness of high mass resolution for overcoming some spectral interference was demonstrate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he determination were tested and discussed. The standard addition method was employed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detection limits were 0.016-1.50 ].tg·g^-1, the recovery ratios were 92.2%-111.2%, and the RSD was less than 3.6%. The method was accurate, quick, and convenient. It was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impurities in high purity cobalt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resolu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high purity cobalt trace impurities matrix effect standard addition method
下载PDF
基于利益博弈视角下的重金属污染区耕地休耕问题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谢花林 金声甜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90-195,共6页
耕地休耕能有效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从博弈论视角探讨休耕行为主体间的利益关系,有利于休耕工程顺利实施。在分析休耕行为主体间博弈焦点的基础上,用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农户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利益博弈关系。得出如下... 耕地休耕能有效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从博弈论视角探讨休耕行为主体间的利益关系,有利于休耕工程顺利实施。在分析休耕行为主体间博弈焦点的基础上,用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农户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利益博弈关系。得出如下结论:农户与地方政府博弈的均衡解为:(不休耕,不补贴),但只要其中一方采取可置信的威胁策略,博弈会达到理想均衡,即:(休耕,补贴);中央政府及时足额划拨经费,地方政府间相互合作,均有利于促进休耕工程的顺利实施。基于博弈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休耕 博弈论 农户 政府
下载PDF
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本逻辑、核心机制与典型模式
12
作者 谢花林 刘琼 +2 位作者 陈彬 陈倩茹 曾宏琛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8-169,共12页
文章在梳理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逻辑及其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按照“产品类型—核心机制—实现方式—目标导向”的逻辑思路,提炼出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模式。研究发现: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主要包括价值补... 文章在梳理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逻辑及其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按照“产品类型—核心机制—实现方式—目标导向”的逻辑思路,提炼出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模式。研究发现: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主要包括价值补偿机制和委托代理机制;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主要包括特许经营模式、品牌增值模式、生态补偿模式、地役权收益抵押贷款模式和碳汇交易模式;旨在以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等丰富国家公园特许经营业态,以标准化生产、信息化手段等实现国家公园品牌增值,以差异化补偿、制度化保障等推动生态补偿,以地役权抵质押等完善国家公园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以项目开发、指标认证等促进碳汇价值转化。据此,提出应从分类补偿、利益共享、要素流动、数字赋能等方面完善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模式,形成系统完整的国家公园价值补偿和委托代理体系,推动自然资源资产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国家公园生态产品多维价值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特许经营 品牌增值 生态补偿 地役权收益抵押贷款 碳汇交易
原文传递
梯田利用效率的农户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赣湘闽三省1107份农户调查
13
作者 谢花林 曾宏琛 陈倩茹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10-2024,共15页
基于江西、湖南和福建三省的农户调查数据,运用DEA和Tobit模型,测算不同类型农户的梯田利用效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梯田利用综合技术效率低于平地利用综合技术效率,两者分别为0.206和0.354。②梯田利用综合技术效率呈... 基于江西、湖南和福建三省的农户调查数据,运用DEA和Tobit模型,测算不同类型农户的梯田利用效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梯田利用综合技术效率低于平地利用综合技术效率,两者分别为0.206和0.354。②梯田利用综合技术效率呈现随农户兼业程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③纯技术效率差异是导致梯田利用综合技术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④不同类型农户的梯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性:最大地块和土地等级是影响纯农户梯田利用综合技术效率的主要原因;农业收入比例和土地等级是影响兼业户梯田利用综合技术效率的主要原因;劳动力文化水平和劳均种植面积是影响非农户梯田利用综合技术效率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对于南方丘陵山区优化梯田资源配置、提高梯田利用效率、保障梯田可持续发展与粮食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田 土地利用效率 农户 数据包络分析 TOBIT模型
原文传递
家庭生命周期视角下农户耕地撂荒行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江西省丘陵山区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谢花林 施佳颖 冷克诚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70-2182,共13页
【目的】揭示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作用机理,明晰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耕地撂荒行为的差异化影响因素,以期为丘陵山区耕地撂荒分类治理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2020、2021年的江西省丘陵山区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借助Logit... 【目的】揭示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作用机理,明晰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耕地撂荒行为的差异化影响因素,以期为丘陵山区耕地撂荒分类治理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2020、2021年的江西省丘陵山区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借助Logit和Tobit模型探究了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耕地撂荒决策及撂荒规模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劳动力非农转移在稳定期家庭对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①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家庭耕地撂荒决策和撂荒规模存在显著差异性。相较于抚养期家庭,稳定期和空巢期家庭撂荒耕地的概率更高,稳定期、赡养期和空巢期家庭耕地撂荒规模更大。②相对于抚养期家庭,稳定期家庭可以通过劳动力非农转移的增加间接影响农户耕地撂荒规模。③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异质性。【结论】应充分考虑不同家庭生命周期农户的撂荒行为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耕地撂荒治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撂荒 家庭生命周期 农户 劳动力非农转移 中介效应 Logit模型 江西省丘陵山区
原文传递
基于GIS的生态修复优先区识别:以中国修水县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花林 盛美琪 +1 位作者 何亚芬 邹品健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23年第5期1015-1025,共11页
科学识别生态修复优先区域,是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的关键和难点。本文以南方生态脆弱区修水县为例,基于格局-过程原理,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包含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生态系统敏感性在内的生态修复区域识别的指标体系,探讨区域... 科学识别生态修复优先区域,是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的关键和难点。本文以南方生态脆弱区修水县为例,基于格局-过程原理,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包含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生态系统敏感性在内的生态修复区域识别的指标体系,探讨区域生态修复优先区域的识别方法。结果表明:(1)案例区生态修复优先区总面积为2880.64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3.93%。(2)在主要生态修复优先区内,耕地面积为210.83 km^(2),建设用地面积为122.52 km^(2),分别占总面积的55.35%和51.43%。确定不同等级生态修复优先区可以为决策者区分生态退化区域修复需求的轻重缓急,也能够为不同程度退化区域采取有针对性的生态修复措施提供依据。生态修复优先区的确定为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的保护和建设提供了基础信息,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的改善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优先区识别 土地利用变化 GIS
原文传递
中国梯田撂荒程度及空间格局分异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董世杰 辛良杰 +6 位作者 李升发 谢花林 赵宇鸾 王学 李秀彬 宋恒飞 卢亚晗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5,共13页
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驱动下,中国丘陵山区耕地逐渐被边际化,耕地撂荒范围也迅速从劣质的坡耕地延展至优质的梯田,大规模梯田撂荒将会引发一系列社会和生态效应,科学评估中国山区梯田的撂荒程度及空间分布将有助于有效地应对耕地撂荒问题... 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驱动下,中国丘陵山区耕地逐渐被边际化,耕地撂荒范围也迅速从劣质的坡耕地延展至优质的梯田,大规模梯田撂荒将会引发一系列社会和生态效应,科学评估中国山区梯田的撂荒程度及空间分布将有助于有效地应对耕地撂荒问题。本文通过全国抽样调查的方式对中国梯田的撂荒程度进行了调查,利用获取的中国329个县的560份村问卷测算了中国梯田撂荒规模,并进一步分析了梯田撂荒空间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显示:①全国梯田撂荒现象分布广泛,发生梯田撂荒的村庄占总调查村庄的比例为54%,撂荒面积占梯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9.79%;②梯田撂荒程度呈现“南高北低”的特征,南方丘陵山区较为严重,尤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最;③梯田撂荒的主要因素可归结为农业劳动力外出务工、梯田耕作机械化程度、灌溉条件、耕作交通条件等。减缓梯田撂荒,应因区精准施策,提高梯田区机械化水平等措施具有普适性,针对质量较差的梯田,可有序“退耕”,对于质量较好的梯田,可采用调整种植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流转与规模经营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田 耕地撂荒 全国抽样调查 空间分异 中国
原文传递
湘闽赣山区劳动力转移差异对梯田撂荒决策和规模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谢花林 吴箐 李秀彬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34,共19页
丘陵山区梯田撂荒现象频发,成为政府农业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鲜有研究关注劳动力转移差异对农户梯田撂荒行为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湘闽赣三省梯田区为研究区域,结合实地调研的1438份农户数据,运用Probit和Tobit模型,从... 丘陵山区梯田撂荒现象频发,成为政府农业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鲜有研究关注劳动力转移差异对农户梯田撂荒行为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湘闽赣三省梯田区为研究区域,结合实地调研的1438份农户数据,运用Probit和Tobit模型,从劳动力转移差异的视角,分析劳动力非农转移的数量、距离和质量差异对农户梯田撂荒决策和撂荒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农户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数量、就业距离和就业质量均对农户的梯田撂荒决策和撂荒规模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②随着非农转移程度的加深,丘陵山区农户梯田撂荒的规模也会扩大;③劳动力转移距离和转移质量能够强化劳动力转移数量对农户撂荒决策的影响。为缓解因劳动力非农转移造成的梯田撂荒现象,要重视农业服务外包和机械化在山区的劳动替代作用,积极推进梯田宜机化改造,完善耕地流转市场,鼓励农户流转梯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田撂荒 撂荒行为机理 劳动力转移差异 丘陵山区
原文传递
湘闽赣山区劳动力转移差异对梯田荒决策和规模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花林 吴箐 李秀彬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3年第8期1702-1724,共23页
In recent years,the phenomenon of abandonment of cultivated land in mountainous areas has occurred frequently,and the problem of abandonment has become a focus of attention of government agricultural departments and a... In recent years,the phenomenon of abandonment of cultivated land in mountainous areas has occurred frequently,and the problem of abandonment has become a focus of attention of government agricultural departments and academic circles.However,few studies have paid attention to the impact of differences in labor transfer on the abandonment behavior of farmers’terraced fields.Based on this,this paper takes the terraced fields of Hunan,Fujian and Jiangxi provinces as the research area,combined with data from 1438 farmer households,and uses the Probit and Tobit models to analyzed the impact of the difference in the quantity,distance and quality of labor off-farm transfer on the decision-making and scale of terraced field abandonment of farmer households.The results show that:(1)The greater the quantity of labor transfer,the farther the transfer distance and the higher the quality of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can promote the decision of farmers to abandon terraced fields;(2)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degree of non-agricultural transfer,the scale of abandoned terraced fields by farmers in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will also expand;(3)The distance and quality of labor transfer can strengthen the impact of labor transfer quantity on farmers’decision to abandon land.To alleviate the phenomenon of abandoned terraced fields,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labor substitution role of agricultural service outsourcing and mechanization in mountainous areas.The government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rraced fields into mechanized farming,improve the cultivated land transfer market,and encourage farmers to transfer terraced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raced fields abandonment behavior mechanism of abandonment labor transfer difference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
原文传递
Extent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errace abandonment in China 被引量:1
19
作者 DONG Shijie XIN Liangjie +6 位作者 LI Shengfa xie hualin ZHAO Yuluan WANG Xue LI Xiubin SONG Hengfei LU Yaha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3年第7期1361-1376,共16页
Driven by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arable land in hilly and mountainous regions of China is gradually becoming marginalized,with the extent of arable land abandonment rapidly expanding from poor-quality slop... Driven by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arable land in hilly and mountainous regions of China is gradually becoming marginalized,with the extent of arable land abandonment rapidly expanding from poor-quality sloping arable land to high-quality terraces.The abandonment of large-scale terraces will lead to a series of socio-economic and ecological effects.A national sample survey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xtent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errace abandonment in China,and a total of 560 valid village questionnaires from 329 counties were collected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of China.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1)The phenomenon of terrace abandonment was widespread throughout the country,with 54% of the total surveyed villages exhibiting terrace abandonment,and the area of abandoned terraces accounting for 9.79% of the total.(2) The degree of terrace abandonment is high in the south and low in the north.The most serious region with abandonment was the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in the south,especially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Yangtze River region.(3)The main driving factors of terrace abandonment were rural labor migration,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level,irrigation conditions,and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s for cultivation.Targeted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based on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each area to alleviate terrace abandonment.Measures such as improving terrace mechanization are universally applicable.Specifically,low-quality terraces can be withdrawn orderly,and for high-quality terraces,multiple measures are needed to consolidat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such as adjusting the planting structure,strengthening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and encouraging the transfer of land-use rights as well as large-scale op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RACES arable land abandonment national sample survey spatial variation China
原文传递
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Cropland Abandonment in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A Case Study of Jiangxi,China
20
作者 WEN Jiaming xie hualin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24年第5期1311-1323,共13页
Cropland abandonment is common and widely distributed in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Clarify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ropland abandonmen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ational and classified manag... Cropland abandonment is common and widely distributed in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Clarify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ropland abandonmen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ational and classified management of cropland abandonment in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Taking Jiangxi Province as the study area,and using the Google Earth Engine and Landsat data,the scale and years of abandoned cropland from 2002 to 2020 were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random forest classifier and rules for identifying cropland abandonment.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cropland abandonment at the county level was analyz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verall accuracy of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was over 90%.The cropland abandonment rate ranged from 3%to 5.5%from 2002 to 2020,while the cropland abandonment rate was highest in 2013 and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after 2017.Among the years,the area of first-time abandoned cropland was the largest in 2005.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ropland abandonment rate was low in the middle and north,but high in the surrounding area and the south.A notable positive spatial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cropland abandonment rate,with a gradual intensification of spatial clustering.The LISA cluster map revealed a significant north-south disparity,exhibiting an incremental trend over time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High-High”cluster in the Southeastern Mountainous Area and the“Low-Low”cluster in the Poyang Lake Hilly Plain in Jiangxi.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provide data for extracting spatial information and analyzing the driving factors of cropland abandonment in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and they can als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licies for the utiliz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of abandoned crop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pland abandonment Google Earth Engine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spatio-temporal pattern Jiangxi Provin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