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小麦智能化推荐施肥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徐新朋 串丽敏 +1 位作者 何萍 周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90-1201,共12页
【目的】为更准确地优化小麦肥料用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我们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分别建立了适用于长江流域和北方地区的小麦养分专家系统(NE),并采用大量田间试验验证了其可行性。【方法】收集汇总来自于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中国项... 【目的】为更准确地优化小麦肥料用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我们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分别建立了适用于长江流域和北方地区的小麦养分专家系统(NE),并采用大量田间试验验证了其可行性。【方法】收集汇总来自于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中国项目部、团队研究以及公开发表的多年多点小麦田间试验结果,建立产量和养分吸收数据库,采用QUEFTS模型分析不同种植区域小麦养分吸收特征,分析小麦产量反应、农学效率和相对产量参数及其内在联系,构建施肥模型,开发小麦养分专家系统。于2011—2020年,在小麦主产区11省份开展了467个田间试验对系统进行校正和改进。每个试验包括6个处理:小麦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NE)、农民习惯施肥(FP)、土壤测试施肥(ST)以及基于NE的不施氮、不施磷和不施钾处理。调查了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回收率和肥料农学效率。【结果】1)将数据分为北方地区和长江流域两部分,经QUEFTS模型模拟小麦养分吸收结果显示,每生产1 t小麦籽粒地上部所需氮、磷和钾养分北方地区为25.6、4.6和20.1 kg,长江流域为20.6、3.9和16.1 kg;小麦对氮、磷和钾肥的平均产量反应北方地区为1.69、0.85和0.69 t/hm^(2),长江流域为2.60、0.99和0.72 t/hm^(2);小麦氮、磷和钾肥的平均农学效率北方地区为8.7、8.9和7.0 kg/kg,长江流域为12.6、12.2和8.4 kg/kg;小麦氮、磷和钾养分的平均相对产量北方地区为0.76、0.88和0.90,长江流域为0.59、0.83和0.87。2)田间试验结果显示,与FP处理相比,我国北方地区和长江流域NE处理氮和磷肥用量平均分别减少了37.4%和26.1%,钾肥用量增加了39.2%;与ST处理相比,氮、磷肥用量分别减少了18.2%、14.1%,而钾肥用量相当。NE处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较FP处理分别增加了0.22 t/hm^(2)和998元/hm^(2),与ST处理产量相同,但经济效益增加了260元/hm^(2)。NE处理氮肥回收率较FP和ST处理分别增加了12.9和4.6个百分点,农学效率分别增加了4.0和1.5 kg/kg;磷肥回收率分别增加了5.7和1.1个百分点,农学效率分别增加了2.9和0.6 kg/kg;钾肥回收率较FP处理提高了2.0个百分点,与ST处理相当。【结论】我国北方生产1 t小麦所需的氮、钾养分量高于长江流域,两个区域磷养分需求量差异较小。长江流域小麦产量对氮肥的反应以及氮肥农学效率均高于北方,两个区域磷肥和钾肥的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差异较小。经多年多点田间试验证实,分区域建立的小麦养分专家系统进行施肥推荐,可保证小麦产量,增加农民经济效益,提高肥料利用率,是解决我国小麦种植区小农户推荐施肥难题的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养分专家系统 QUEFTS模型 产量反应 农学效率 养分利用率
下载PDF
基于作物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智能化推荐施肥原理与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何萍 徐新朋 +1 位作者 丁文成 周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81-1189,共9页
小规模农业生产易于出现不合理施肥导致的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小农户集约化农业生产特点且科学轻简的养分推荐方法尤为重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会同全国39... 小规模农业生产易于出现不合理施肥导致的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小农户集约化农业生产特点且科学轻简的养分推荐方法尤为重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会同全国39个土壤肥料研究团队,研发了适合我国农业生态条件和种植体系的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作物推荐施肥方法。该方法在汇总分析全国各作物主产区开展的肥料田间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作物产量反应、农学效率及养分吸收与利用等信息的数据库。采用QUEFTS(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fertility of tropical soils)模型模拟作物养分吸收,同时对数据库中土壤基础养分供应、作物农学效率与产量反应进行相关分析,建立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作物推荐施肥模型。在此基础上,借助计算机技术和智能云计算,研发了“养分专家系统”(简称NE系统),用户只需提供种植地块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往年农民习惯措施下的作物产量、施肥历史、有机无机肥料投入以及秸秆还田情况,NE系统就能给出基于该地块的个性化施肥方案。NE系统在推荐施肥中除了考虑土壤基础地力外,还考虑了上季作物养分残效和秸秆还田带入的养分,以及作物轮作体系和有机肥施用情况等,提出的推荐施肥方案符合4R养分管理策略(最佳肥料品种、最佳用量、最佳施用时间和最佳施用位置),同时兼顾施肥的农学、经济和环境效应。多点田间验证试验证实,NE系统推荐施肥兼顾科学性和实用性,且易于掌握,是一种能够保障作物增产增收、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保护环境的科学推荐施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反应 农学效率 Nutrient Expert 推荐施肥
下载PDF
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水稻智能化推荐施肥方法研究
3
作者 徐新朋 丁文成 +1 位作者 何萍 周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2-812,共11页
【目的】水稻专家推荐系统早期版本没有区分水稻种植类型,有时会降低推荐的精准性。我们优化并建立了基于不同种植类型水稻的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水稻推荐施肥方法,并采用大量田间试验验证了其普遍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汇总来自于... 【目的】水稻专家推荐系统早期版本没有区分水稻种植类型,有时会降低推荐的精准性。我们优化并建立了基于不同种植类型水稻的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水稻推荐施肥方法,并采用大量田间试验验证了其普遍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汇总来自于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中国项目部、团队研究以及公开发表的多年多点水稻田间试验,建立产量和养分吸收数据库。采用QUEFTS模型分析不同种植类型水稻养分吸收特征,建立水稻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内在联系,构建施肥模型,开发水稻养分专家系统。于2013—2020年在水稻主产区8个省份开展了452个田间试验对系统进行校正和改进。每个试验包括6个处理:水稻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NE)、农民习惯施肥(FP)、土壤测试施肥(ST)以及基于NE的不施氮、不施磷和不施钾处理。调查了水稻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回收率和肥料农学效率。【结果】QUEFTS模型分析的水稻产量与养分吸收关系结果显示,生产1 t籽粒产量地上部所需氮、磷和钾养分一季稻分别为14.2、3.9和14.3 kg,早、中、晚稻分别为16.9、3.3、20.9 kg。我国水稻主产区施用氮、磷和钾肥的平均产量反应一季稻分别为3.1、1.1和1.0 t/hm^(2),早稻分别为2.3、1.0和1.0 t/hm^(2),中稻分别为2.3、0.9和1.0 t/hm^(2),晚稻分别为1.9、0.8和0.8 t/hm^(2)。氮、磷和钾化肥的平均农学效率一季稻分别为17.6、15.3和9.8 kg/kg,早稻分别为14.6、15.3和10.1 kg/kg,中稻分别为11.4、12.4和9.1 kg/kg,晚稻分别为11.5、14.8和9.2 kg/kg。与FP处理相比,NE处理氮、磷和钾肥施用量分别减少了12.6%、9.6%和21.4%;与ST处理相比,NE处理氮肥用量减少了7.6%,钾肥用量减少了15.6%。与FP和ST处理相比,NE处理产量分别增加了0.5和0.3 t/hm^(2);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1627和893元/hm^(2);氮肥回收率分别增加了13.1和9.3个百分点,农学效率分别增加了4.1和2.7 kg/kg;磷肥回收率分别增加了7.8和5.0个百分点,农学效率分别增加了6.6和3.3 kg/kg;钾肥回收率分别增加了14.6和9.5个百分点,农学效率分别增加了5.6和4.9 kg/kg。【结论】以田间试验大数据为支撑,优化并建立的不同种植类型水稻的养分专家推荐施肥系统,提高了系统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连续多年不同种植类型水稻的田间试验结果充分证明,优化后的水稻养分专家系统具有优化肥料种类和用量、提高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功能,是实现我国小农户推荐施肥行之有效的智能技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养分专家系统 QUEFTS模型 水稻种植类型 产量反应 农学效率 养分利用率
下载PDF
萝卜养分需求特征及养分专家推荐施肥方法验证
4
作者 丁文成 何萍 +3 位作者 张佳佳 徐新朋 杨秉庚 周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02-1212,共11页
【目的】针对我国萝卜生产缺乏先进高效的推荐施肥方法,以及肥料过量施用、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构建简单易操作的萝卜养分专家推荐施肥方法,并验证其适用性。【方法】以全国尺度萝卜田间试验产量和养分吸收数据库为基础,采用QUEFTS模型... 【目的】针对我国萝卜生产缺乏先进高效的推荐施肥方法,以及肥料过量施用、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构建简单易操作的萝卜养分专家推荐施肥方法,并验证其适用性。【方法】以全国尺度萝卜田间试验产量和养分吸收数据库为基础,采用QUEFTS模型定量分析萝卜最佳养分需求量,建立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萝卜推荐施肥方法,开发智能化的萝卜养分专家系统。于2018—2020年在天津、山东和北京开展了63个田间试验,包括推荐施肥方法对比试验和氮量级试验,并对萝卜养分专家系统的适用性进行验证。推荐施肥方法对比试验包括6个处理,分别为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NE)、农民习惯施肥(FP)、当地优化推荐施肥(ST)以及基于NE的不施氮(NE-N)、不施磷(NE-P)和不施钾(NE-K)处理;氮量级试验包括不施氮(N0)、NE、NE基础上减氮60%(40%NE)、减氮30%(70%NE)、增氮30%(130%NE)和增氮60%(160%NE)处理。萝卜收获后测定产量、经济效益、氮磷钾养分吸收、养分利用率、养分平衡等指标。【结果】1)QUEFTS模型模拟表明,在目标产量达到潜在产量的70%范围内,萝卜养分需求量随肉质根产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生产1 t萝卜的氮、磷和钾养分需求量分别为2.09、0.53和2.80 kg。萝卜对氮、磷和钾肥的产量反应平均为16.1、8.9和9.1 t/hm^(2),农学效率平均分别为95.3、96.7和57.7 kg/kg。2)田间验证结果显示,与FP处理相比,NE处理分别减施氮、磷、钾肥40.0%、51.8%和16.6%;与ST处理相比,NE处理分别减施氮、磷肥19.9%、34.6%。与FP和ST相比,NE处理萝卜产量分别增加了4.0和2.2 t/hm^(2),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6509和1710元/hm^(2),氮肥农学效率分别增加了42.6和25.4 kg/kg,磷肥农学效率分别增加了66.7和41.5 kg/kg,钾肥农学效率分别增加了17.5和9.8kg/kg,氮、磷、钾肥回收率分别增加了12.4和7.1个百分点、12.0和6.6个百分点、11.8和5.5个百分点,氮素(N)盈余量分别降低了117.7和34.7 kg/hm^(2),磷素(P2O5)盈余量分别降低了94.7和42.0 kg/hm^(2)。春季和秋季萝卜产量最高施氮量平均分别为221和201 kg/hm^(2),产量反应最高可分别达到17.2和8.0 t/hm^(2);相比于产量最高时的施氮量,NE推荐施氮量分别减少了24.4%和16.9%,但其产量反应分别达到最高水平的95.3%和96.2%。【结论】影响我国萝卜产量的首要限制因子是氮素,其次是磷和钾,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较低,这表明长期过量施肥提高了我国菜地土壤基础肥力。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建立的萝卜养分专家智能化推荐施肥方法,其氮和磷推荐量较习惯施肥分别显著降低了40.0%和51.8%,在北京、天津和山东等萝卜主产区的田间验证试验均实现了化肥减施增效,且降低了氮、磷盈余引起的环境风险。因此,养分专家智能化推荐施肥方法在我国萝卜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养分需求 养分专家系统 推荐施肥 QUEFTS模型
下载PDF
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玉米智能化推荐施肥方法研究
5
作者 徐新朋 何萍 周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20-1829,共10页
【目的】玉米产量高,需肥量大,亟需在保证玉米产量前提下,通过科学施肥实现肥料减施增效。本文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大数据,建立并开展田间试验校验了玉米智能化推荐施肥方法。【方法】以“玉米”、“玉米+产量”、“玉米+养分吸收”... 【目的】玉米产量高,需肥量大,亟需在保证玉米产量前提下,通过科学施肥实现肥料减施增效。本文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大数据,建立并开展田间试验校验了玉米智能化推荐施肥方法。【方法】以“玉米”、“玉米+产量”、“玉米+养分吸收”、“玉米+肥料利用率”为关键词及关键词组合,收集了来自于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中国项目部、团队研究以及公开发表的多年多点玉米田间肥料试验数据,采用QUEFTS模型分析玉米养分吸收特征,优化施肥下玉米产量反应,农学效率和相对产量等农学参数,构建玉米养分专家系统。于2010—2019年在玉米主产区开展了803个田间校验试验,每个试验包括6个处理:基于玉米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NE)、农民习惯施肥(FP)、土壤测试施肥(ST)以及基于NE处理的不施氮、不施磷和不施钾处理。调查了施肥量、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和肥料利用率。【结果】依据QUEFTS模型分析,生产1 t籽粒,地上部氮、磷和钾养分需求量春玉米分别为15.9、4.1和13.8 kg,夏玉米分别为17.8、4.0和15.8 kg;玉米主产区氮、磷和钾肥的平均产量反应春玉米分别为2.9、1.5和1.4 t/hm^(2),夏玉米分别为1.9、1.1和1.1 t/hm^(2);氮、磷和钾肥平均农学效率春玉米分别为15.0、18.9和16.1 kg/kg,夏玉米分别为10.8、16.8和12.3 kg/kg;土壤氮、磷和钾养分对产量的贡献率春玉米分别为73%、86%和87%,夏玉米分别为79%、87%和88%。田间校验结果显示,与FP和ST处理相比,NE处理分别减施氮肥用量29.3%和14.3%,减施磷肥用量17.3%和7.5%;增加玉米产量0.4和0.1 t/hm^(2),提高经济效益797和354元/hm^(2);提高氮肥利用回收率10.6和3.8个百分点,提高农学效率4.6和2.0 kg/kg;提高磷肥回收利用率8.0和3.1个百分点,提高农学效率6.5和1.5 kg/kg;提高钾肥回收利用率9.6和3.4个百分点,提高农学效率0.8和0.3 kg/kg。【结论】经过验证,利用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大数据建立的玉米养分专家系统进行施肥推荐,较基于土壤测试的推荐施肥方法节省了肥料用量,提高了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和养分利用率,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玉米轻简高效推荐施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养分专家系统 大数据 推荐施肥 产量反应 肥料利用率 QUEFTS模型
下载PDF
我国马铃薯施肥现状与减肥潜力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西亚 盛寅生 +3 位作者 何萍 徐新朋 曲晓晶 周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59-2070,共12页
【目的】合理施肥是保证马铃薯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厘清我国马铃薯主产区施肥现状,以提高马铃薯科学施肥水平,助力我国化肥减量增效。【方法】依托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于2019—2021年期间在我国马铃薯主产区调查了1807个具有代表性... 【目的】合理施肥是保证马铃薯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厘清我国马铃薯主产区施肥现状,以提高马铃薯科学施肥水平,助力我国化肥减量增效。【方法】依托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于2019—2021年期间在我国马铃薯主产区调查了1807个具有代表性的马铃薯种植地块,调查内容包括马铃薯产量、肥料种类、氮磷钾施用量和比例、施肥方法等信息。采用马铃薯养分专家推荐施肥系统,对不同区域的肥料减施潜力进行了评价。【结果】全国马铃薯年均氮(N)、磷(P_(2)O_(5))和钾(K_(2)O)肥料养分用量分别为252、219和224 kg/hm^(2),其中化肥投入量分别为187、164和175 kg/hm^(2),有机肥分别为65、56和48 kg/hm^(2),有机来源的N、P_(2)O_(5)和K_(2)O养分分别占总养分投入量的25.8%、25.6%和21.4%。复合肥是马铃薯生产中使用最多的肥料种类,化肥N、P_(2)O_(5)和K_(2)O养分中分别有84.6%、95.7%和92.8%来自复合肥。畜禽粪肥是最主要的有机肥源,占有机肥总量的82.9%。与马铃薯养分专家系统推荐肥料用量相比,全国肥料养分减施潜力为47.0%,其中华北一季作区N、P_(2)O_(5)、K_(2)O减施潜力分别为17.8%、54.8%、55.2%;东北一季作区P_(2)O_(5)、K_(2)O减施潜力分别为64.6%、46.9%;西北一季作区N、P_(2)O_(5)、K_(2)O减施潜力分别为17.3%、47.7%、21.5%;西南一二季混作区N、P_(2)O_(5)、K_(2)O减施潜力分别为7.4%、51.6%、18.3%;南方冬作区N、P_(2)O_(5)、K_(2)O减施潜力分别为31.1%、69.7%、61.2%。【结论】我国马铃薯肥料养分总用量普遍较高且施用比例不合理,有机肥养分所占比例偏低。采用马铃薯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措施,可节约47.0%左右的肥料养分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施肥现状 化肥 有机肥 减施潜力
下载PDF
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马铃薯智能化推荐施肥 被引量:1
7
作者 宁琳懿睿 仇少君 +4 位作者 徐新朋 丁文成 赵士诚 何萍 周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72-2281,共10页
【目的】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存在盲目施肥、过量施肥、养分比例不平衡等现象,进而导致肥料利用率低、养分损失大等。通过开展田间试验,利用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马铃薯养分专家系统进行推荐施肥,并以农民习惯施肥和常规测土施肥推荐... 【目的】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存在盲目施肥、过量施肥、养分比例不平衡等现象,进而导致肥料利用率低、养分损失大等。通过开展田间试验,利用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马铃薯养分专家系统进行推荐施肥,并以农民习惯施肥和常规测土施肥推荐结果对该系统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为不同生产条件下的马铃薯生产提供简便易行、高效的推荐施肥方法。【方法】于2017—2020年,在马铃薯主产区共9省份开展了239个田间试验,每个试验包括6个处理,分别为基于马铃薯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NE)、农民习惯施肥(FP)、土壤测试施肥(ST),以及基于NE的不施氮、不施磷和不施钾处理。调查马铃薯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利用率和表观养分平衡。【结果】我国马铃薯主产区施用氮、磷和钾肥的平均产量反应分别为8.1、4.8和5.2 t/hm^(2),农学效率分别为45.2、51.1和35.1 kg/kg,相对产量分别为0.73、0.83和0.82。与FP和ST处理相比,NE处理的氮肥用量分别降低了24.4%和4.2%,磷肥用量分别降低了32.3%和1.9%,但钾肥用量均增加了4.9%;马铃薯产量分别提高了2.63和0.62 t/hm^(2),净收益分别增加了4283.4和799.0元/hm^(2);氮、磷、钾肥回收利用率分别增加了11.5和1.6个百分点、5.0和2.1个百分点、9.1和1.1个百分点;氮、磷、钾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18.4和4.3 kg/kg、32.2和7.5 kg/kg、12.3和2.6 kg/kg;氮、磷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37.3和8.6 kg/kg、91.2和15.6 kg/kg;与FP相比,NE处理的钾肥偏生产力提高了25.6 kg/kg,但与ST处理相当;与FP和ST相比,NE处理氮素表观盈余量降幅分别达到了50.5%和15.5%,磷素表观盈余量降幅分别达到了49.6%和7.3%。【结论】采用以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为基础构建的马铃薯推荐施肥养分专家系统,可针对不同生产条件优化肥料用量,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大量田间试验充分证明,该系统推荐结果显著优于测土施肥推荐法,是适应我国小农户马铃薯种植的推荐施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养分专家系统 产量反应 肥料利用率 推荐施肥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于淼 刘康 +1 位作者 徐鑫鹏 罗艳侠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3年第3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多种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对脑卒中发病风险的评估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参与“北京健康管理队列”的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基线人群共计56017例。比较研究对象脑卒中发病与未发病人群之间基本人口学信息、... 目的:探讨多种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对脑卒中发病风险的评估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参与“北京健康管理队列”的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基线人群共计56017例。比较研究对象脑卒中发病与未发病人群之间基本人口学信息、代谢异常相关指标的差异,选用经典决策树模型、多层感知器模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开展模型构建,并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各模型分析结果均显示年龄、收缩压、腰围、身体质量指数为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经典决策树模型、多层感知器模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0.978、0.985、0.988、0.996。结论:代谢异常指标中的腹型肥胖、血压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糖升高均是脑卒中发病的潜在危险因素;经典决策树模型、多层感知器模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3种机器学习模型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预测性能更优,其中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准确率最为良好,多层感知器模型的特异度最为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代谢指标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DNDC模型研究春玉米长期秸秆还田的氮肥减施潜力
9
作者 李骁 姜蓉 +6 位作者 侯云鹏 何萍 邹国元 徐新朋 樊代佳 何新 何文天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04-2017,共14页
【目的】探索秸秆还田对玉米氮肥减施潜力的影响,为东北黑土区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定位试验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开展,始于2017年,分别在秸秆还田和离田条件下,设置施氮0、70、140、210、280和350 kg/hm^(2),共12个... 【目的】探索秸秆还田对玉米氮肥减施潜力的影响,为东北黑土区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定位试验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开展,始于2017年,分别在秸秆还田和离田条件下,设置施氮0、70、140、210、280和350 kg/hm^(2),共12个处理。基于田间实测值校正和验证反硝化−分解模型(DNDC,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并用校正后的模型模拟30年(1991—2020)秸秆还田对春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以及氮肥减施潜力。【结果】DNDC经参数校正后能够较好地模拟秸秆还田和离田条件下各施氮量处理春玉米产量、生物量、氮吸收和土壤无机氮含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标准平均相对误差(nARE)和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范围平均分别为−5.7%~7.6%和10.0%~28.5%。依据长期模拟结果,秸秆还田条件下,最大产量施氮量下的春玉米产量、氮素回收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比秸秆离田条件下可分别平均提高6.0%、5.5%、2.7 kg/kg和6.7 kg/kg,氮素表观盈余率平均下降36.3%。与秸秆离田条件相比,秸秆还田条件下达到秸秆离田条件下最大产量的施氮量平均减少35.5 kg/hm^(2),约为18.4%。最大产量氮肥减施比例随秸秆还田年限的延长而变化,秸秆还田7~15年时的氮肥减施比例最高,平均为23.6%,秸秆还田19~30年的减施比例平均为15.8%。此外,秸秆还田的氮肥减施比例在湿润年最高,平均为20.5%,其次是平水年,平均为18.7%,干旱年最低,平均为15.4%。【结论】相比于秸秆离田,长期秸秆还田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减少获得相同产量所需的施氮量以及氮素盈余率。按照DNDC模型预测,我国东北春玉米生产在秸秆还田下的氮肥减施潜力依年降水变化,为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秸秆还田 氮肥利用率 氮肥减施 DNDC模型
下载PDF
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苹果养分专家系统构建及验证
10
作者 史浩田 王明达 +3 位作者 赵家锐 张振兴 徐新朋 刘占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6-510,共15页
【目的】构建基于产量反应与农学效率的苹果养分专家施肥系统,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其可行性,为我国苹果科学施肥提供新方案。【方法】搜集整理2002—2017年272个苹果田间试验数据,计算产量反应、养分内在效率、农学效率等参数,采用QUEFTS... 【目的】构建基于产量反应与农学效率的苹果养分专家施肥系统,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其可行性,为我国苹果科学施肥提供新方案。【方法】搜集整理2002—2017年272个苹果田间试验数据,计算产量反应、养分内在效率、农学效率等参数,采用QUEFTS模型评估苹果养分吸收特征,建立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苹果养分专家施肥系统。2017—2019年,在山西运城、陕西洛川和长武共选择12个盛果期‘红富士’苹果园开展田间验证试验,即采用苹果养分专家推荐施肥(Nutrient Expert,NE)、农民习惯施肥(farmers’practice,FP)和当地农技部门测土配方推荐施肥(soil test,ST)3种施肥技术,研究苹果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响应特征。【结果】苹果产量平均为33.91 t/hm^(2);苹果果实N、P、K含量分别为3.19、0.57、8.07 g/kg,枝条N、P、K含量分别为7.57、1.12、4.61 g/kg;叶片N、P、K含量分别为24.02、1.38、8.58 g/kg;地上部N、P、K养分吸收量分别为89.06、11.11、83.32 kg/hm^(2);N、P、K养分收获指数分别为0.19、0.27、0.48 kg/kg。QUEFTS模型表明,目标产量所需养分在达到潜在产量50%~60%前呈直线增长,吨果N、P、K养分吸收量分别为3.1、0.4、2.9 kg,N、P、K养分需求比例约为7.8∶1.0∶7.3。苹果氮、磷、钾肥增产量与农学效率呈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P<0.01),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804(n=270)、0.763(n=257)和0.794(n=264),关系式分别为AEN=−0.0054YRN 2+1.767YRN−0.056、AEP=−0.0053YRP 2+2.775YRP+0.538、AEK=−0.0036YRK 2+1.629YRK+1.653。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与FP相比,NE处理氮、磷和钾肥施用量分别降低41.9%、37.0%和43.6%,而苹果产量、氮素农学效率、氮素偏生产力以及经济效益则分别提高17.3%、81.7%、80.6%和21.9%;与ST处理相比,NE处理氮、磷和钾肥施用量分别减少20.8%、25.0%和29.7%,而苹果产量、氮素农学效率、氮素偏生产力以及经济效益则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QUEFTS模型建立的基于产量反应与农学效率的苹果养分专家推荐施肥系统,能够实现优化苹果施肥、增加苹果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多赢目标,作为新的苹果合理施肥技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QUEFTS模型 农学效率 养分专家系统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基于市场证明共识的分布式账本协议:Achain
11
作者 薛立德 徐鑫朋 +2 位作者 桑耘 于铭华 邱定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3年第2期13-24,共12页
区块链技术给加密货币带来了新的变化,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它仍面临着高吞吐量、低交易延迟、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需求和目标.此外,消费节点(交易提供者)的意愿难以映射到leader中,区块开采者热衷于挖矿竞赛也导致中心化和能耗的加... 区块链技术给加密货币带来了新的变化,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它仍面临着高吞吐量、低交易延迟、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需求和目标.此外,消费节点(交易提供者)的意愿难以映射到leader中,区块开采者热衷于挖矿竞赛也导致中心化和能耗的加剧.为此,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PoW(proof-of-work)共识的新型共识算法——PoM(proof-of-market),及其第一个实施案例——Achain协议.PoM的算法设计使得消费节点进行PoW工作,并投票选出leader节点.这不仅离散化了挖矿的工作,提升了去中心化,降低了能耗,还体现了消费节点的意愿,只有受到最多支持的节点才能成为leader.在性能上,相较于PoW型区块链,Achain还提升了可扩展性,此外,还提供了一种Achain节点存储优化方案——FastAchain;在安全性方面,Achain辅以一套激励相容的奖惩机制使得恶意节点的收益期望为负,这保护了诚实节点的利益,且Achain可以容忍至多1/3的全网总算力被恶意节点控制.为了验证Achain的性能表现,实施了一个大规模网络下的Achain原型用来评估其相关性能,结果表明Achain达到了预期,优于一些主流的代表性区块链协议,且保持了良好的链收敛性和去中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分布式算法 分布式共识 工作量证明 分布式交易账本
下载PDF
Effects of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organic and chemical nitrogen fertilizer on soil aggregate carbon and nitrogen:A 30-year study 被引量:1
12
作者 BAI Jin-shun ZHANG Shui-qing +5 位作者 HUANG Shao-min xu xin-peng ZHAO Shi-cheng QIU Shao-jun HE Ping ZHOU We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3517-3534,共18页
To understand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combined organic and chemical nitrogen fertilization on soil organic C(SOC) and total N(TN), we conducted a 30-year field experiment with a wheat–maize rotation system on the Hu... To understand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combined organic and chemical nitrogen fertilization on soil organic C(SOC) and total N(TN), we conducted a 30-year field experiment with a wheat–maize rotation system on the Huang-HuaiHai Plain during 1990–2019. The experimental treatments consisted of five fertilizer regimes: no fertilizer(control), chemical fertilizer only(NPK), chemical fertilizer with straw(NPKS), chemical fertilizer with manure(NPKM), and 1.5 times the rate of NPKM(1.5NPKM). The NPK, NPKS, and NPKM treatments had equal N inputs. The crop yields were measured over the whole experimental duration.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topsoil(0–10 and 10–20 cm) and subsoil(20–40 cm) layers for assessing soil aggregates and taking SOC and TN measurements. Compared with the NPK treatment, the SOC and TN content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the topsoil(24.1–44.4% for SOC and 22.8–47.7% for TN) and subsoil layers(22.0–47.9% for SOC and 19.8–41.8% for TN) for the organically amended treatments(NPKS, NPKM and 1.5NPKM) after 30 years, whil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for the average annual crop yields over the 30 years of the experiment. The 0–10 cm layer of the NPKS treatment and the 20–40 cm layer of the NPKM treatment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macroaggregate fraction mass proportions(19.8 and 27.0%) than the NPK treatment. However, the 0–10 and 20–40 cm layers of the 1.5NPKM treatment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macroaggregate fraction mass proportions(–19.2 and –29.1%) than the control.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higher SOC and TN in the soil of organically amended treatments compared to the NPK treatment were related to the increases in SOC and TN protected in the stable fractions(i.e., free microaggregates and microaggregates within macroaggregates), in which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stable fractions were 81.1–91.7% of the increase in SOC and 83.3–94.0% of the increase in TN, respectivel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verage C inputs and both stable SOC and TN stocks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with R2 values of 0.74 and 0.72(P<0.01) for the whole 40 cm soil profile, which indicates the importance of N for soil C storage. The results of our study provide key evidence that long-term combined organic and chemical nitrogen fertilization, while maintaining reasonable total N inputs, benefited soil C and N storage in both the topsoil and subsoil lay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aggregate fractions soil organic matter manure application straw return C:N ratio
下载PDF
我国苹果园施肥现状、土壤剖面氮磷分布特征及减肥增效技术 被引量:24
13
作者 刘占军 祝慧 +6 位作者 张振兴 赵家锐 侯立耀 翟丙年 徐新朋 雷秋良 朱元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94-1304,共11页
【目的】全面认知我国苹果园施肥现状,明确苹果园土壤剖面氮磷分布特征,探究减肥增效和地力提升的果园管理技术,为我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基于文献资料,制定我国苹果合理化肥施用量;采用实地调查和文... 【目的】全面认知我国苹果园施肥现状,明确苹果园土壤剖面氮磷分布特征,探究减肥增效和地力提升的果园管理技术,为我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基于文献资料,制定我国苹果合理化肥施用量;采用实地调查和文献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明确和评价我国苹果主产区化肥施用现状;通过田间采样与室内分析,明晰灌区和非灌区苹果园土壤硝态氮和Olsen-P剖面变化特征;基于文献资料,集成苹果园减肥增效、地力提升和优质高产的管理技术。【结果】我国苹果园化肥合理施用量为N 150~420 kg/hm^(2)、P_(2)O_(5)90~330 kg/hm^(2)和K2O 120~420 kg/hm^(2)。目前我国苹果园化肥平均施用量分别为N 905 kg/hm^(2)、P_(2)O_(5)570 kg/hm^(2)和K_(2)O 675 kg/hm^(2),氮、磷、钾过量施肥现象普遍且较为严重;施肥结构上,重化肥轻有机肥现象明显,有机肥养分占比仅7.0%。旱作体系下,8年生苹果园土壤与农田相比,0—600 cm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差异不显著,25年生苹果园土壤在20—5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农田,且在120 cm土层出现215 mg/kg的硝态氮峰值;灌区25年生苹果园0—800 cm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均高于100 mg/kg,在380 cm土层出现265 mg/kg的硝态氮峰值,且140—6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旱作25年生苹果园土壤。土壤Olsen-P含量整体表现为0—100 cm土层下降、100—400 cm土层增加和400—600 cm土层基本稳定的趋势;旱作体系下,土壤Olsen-P含量在0—60 cm土层表现为25年生苹果园土壤>8年生苹果园土壤≈农田土壤,而在60—600 cm土层Olsen-P含量差异不显著;灌区25年生苹果园在60—120 cm土层土壤Olsen-P含量高于旱作25年生苹果园,且在80—100 cm土层出现一个14.5 mg/kg的峰值,460—560 cm土层也表现为灌溉果园的Olsen-P含量高于雨养果园的趋势。水肥一体化和推荐施肥是现实苹果园减肥增效的关键技术,有机无机肥配施、果园生草、施用生物炭是提高苹果园肥料利用效率及土壤肥力的重要途径。【结论】我国苹果园过量施肥和不平衡施肥问题严重;高量施肥背景下长期苹果种植导致土壤深层剖面硝态氮和有效磷累积,无效化风险高,且灌溉加剧了氮、磷的淋溶风险;水肥一体化和苹果养分专家系统等推荐施肥,以及有机无机肥配施、果园生草、施用生物炭等是实现我国苹果园减肥增效和地力提升的关键技术,在今后苹果园管理方面,应加强不同生态区适宜的综合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产业 施肥现状 氮磷剖面累积 减肥增效 地力提升
下载PDF
基于产量反应的东北一季稻推荐施肥方法的可行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新朋 王寅 +6 位作者 刘双全 胡仁 侯云鹏 雷秋良 仇少君 赵士诚 何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18-1826,共9页
【目的】推荐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基于产量反应的养分专家系统(Nutrient Expert for Rice,NE)易于操作,便于推广。通过大量田间试验,验证了其在东北一季稻上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3—2018年在东北水稻主产... 【目的】推荐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基于产量反应的养分专家系统(Nutrient Expert for Rice,NE)易于操作,便于推广。通过大量田间试验,验证了其在东北一季稻上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3—2018年在东北水稻主产区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共开展了115个田间试验,每个试验包括6个处理:1)基于水稻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处理(NE);2)农民习惯施肥措施处理(FP);3)基于测土配方施肥或当地农技部门推荐施肥的处理(ST);4)~6)分别为基于NE的不施氮(N)、不施磷(P)和不施钾(K)处理,用于计算养分利用率。水稻收获期调查产量,依据肥料成本,计算净效益和肥料利用率。【结果】NE、FP和ST处理间的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P=0.185),但以NE处理的产量较高,平均为9068 kg/hm^2,与FP和ST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344和196 kg/hm^2,其产量差随着NE系统不断优化趋于稳定。虽然NE处理的肥料成本(TFC)最高,但其净效益(GRF)比FP和ST处理分别高1043和537元/hm^2,这部分效益都来自于产量的增量。养分回收率(RE)均以NE处理最高,与FP和ST处理相比,氮素回收率分别提高了3.3和2.3个百分点,磷素回收率分别提高了3.5和3.6个百分点,钾素回收率分别提高了7.3和4.6个百分点。与FP处理相比,NE处理的氮和磷的农学效率(AE)分别显著提高2.7 kg/kg(P=0.022)和4.1 kg/kg(P=0.030),3个处理的钾素农学效率无显著差异。肥料偏生产力(PFP)的大小与施肥量呈显著负相关,NE和ST处理N的偏生产力显著高于FP处理(P=0.004),ST处理磷素偏生产力显著高于NE和FP处理(P=0.001),但FP处理钾素偏生产力高于NE和ST处理,并与NE处理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28)。【结论】与以常规测土施肥为基础的推荐施肥相比,基于产量反应的养分专家系统(NE系统)的推荐施肥量和比例更符合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在吉林和黑龙江两个省份的大田试验中均获得了相同或更高的水稻产量。由于NE系统无论是否进行土壤测试都可用来进行推荐施肥,因而是更加方便和可行的一季稻施肥推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养分专家系统 产量反应 推荐施肥
下载PDF
东北三省典型春玉米种植区土壤剖面碳库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仇少君 赵士诚 +4 位作者 侯云鹏 徐新朋 王娜 何萍 周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28-1538,共11页
【目的】农田土壤碳储量及变化影响着农田肥力、生产力以及地力的可持续性。本文研究了东北三省典型春玉米种植区在0—90 cm土层土壤碳库的变化特征,分析了东北三省典型春玉米种植区农民习惯施肥措施下土壤的碳贮存情况。【方法】于201... 【目的】农田土壤碳储量及变化影响着农田肥力、生产力以及地力的可持续性。本文研究了东北三省典型春玉米种植区在0—90 cm土层土壤碳库的变化特征,分析了东北三省典型春玉米种植区农民习惯施肥措施下土壤的碳贮存情况。【方法】于2012年春玉米全生育期定点跟踪了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各17户,总计51户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测定了0—30、30—60、60—90 cm土层中全碳(TC)、有机碳(SOC)、无机碳(IC)、颗粒有机碳(POC)、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以及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结果】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典型春玉米种植区0—90 cm土层全碳储量分别为159.8、128.5、108.1 t/hm^2,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41.7、120.5、90.2 t/hm^2,无机碳储量分别为18.2、8.0、17.9 t/hm^2。三个省份间0—90 cm土层SOC储量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P <0.05),黑龙江的储量显著高于吉林的,吉林的储量又显著高于辽宁的。关于0—30 cm土壤TC、SOC储量,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 <0.05),在30—60 cm、60—90 cm土层,黑龙江的TC、SOC储量显著高于吉林和辽宁的(P <0.05),吉林和辽宁间差异不显著;土壤剖面TC、SOC储量表现为0—30cm> 30—60 cm> 60—90 cm深。在土壤活性碳库方面,0—30 cm土层中,随着纬度的降低,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内POC、POC/SOC、SMBC/SOC、DOC/SOC呈增加趋势,而SMBC则呈降低趋势,三省间POC/SOC、SMBC、DOC/SOC平均含量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P <0.05),黑龙江POC平均含量显著低于吉林、辽宁的(P <0.05),吉林的DOC平均含量显著高于黑龙江、辽宁的(P <0.05);30—60 cm土层,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内POC、POC/SOC、DOC/SOC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且三省间POC/SOC平均值差异达显著性水平,黑龙江POC、DOC/SOC显著低于吉林、辽宁的(P <0.05),但SMBC含量黑龙江显著高于吉林、辽宁的(P <0.05);在60—90 cm土层,黑龙江土壤的POC、POC/SOC、DOC/SOC、SMBC/SOC含量平均值显著低于吉林、辽宁的(P <0.05),吉林的SMBC显著高于辽宁的(P <0.05)。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各省土壤TC、SOC、IC及活性碳库呈降低趋势,而土壤IC/TC呈增加趋势。【结论】在东北三省典型春玉米种植区,0—90 cm土层以黑龙江的有机碳贮存最大,三省由于气温、土壤母质和施肥的影响,土壤活性碳库变化规律并不完全一致,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无机碳对全碳贡献增加,因此,下一步研究需重视无机碳库和剖面碳库在碳贮存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活性有机碳库 无机碳 土壤剖面 东北三省
下载PDF
会计准则变迁、准则执行环境与薪酬契约有效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新鹏 王德凡 尹新哲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评价会计准则变迁的经济后果,除了考虑会计准则本身之外,会计准则执行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本文使用2002-2006年和2008-2014年的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结合准则执行环境的影响,考察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有... 评价会计准则变迁的经济后果,除了考虑会计准则本身之外,会计准则执行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本文使用2002-2006年和2008-2014年的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结合准则执行环境的影响,考察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变动状况。验证结果显示:通过新会计准则的施行,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降低且敏感性较为显著,高管薪酬向下的刚性特征同样显著。进一步结合准则执行层面因素的检验结果发现,在准则执行外部环境较好的样本组中,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降低的幅度更小,在非国有、中央政府控制和高管权力较大的上市公司中,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下降的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高管薪酬契约 薪酬业绩敏感性 准则执行环境
下载PDF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市级统筹的制约因素及优化路径——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顾海 许新鹏 武文轩 《卫生软科学》 2020年第11期77-80,共4页
比较江苏省五市目前大病保险的统筹层次及其运行情况,归纳了制约大病保险市级统筹的主要因素是各统筹区筹资水平与补偿待遇难以统一、难以调动地区监管积极性、信息平台建设标准难以统一而且建设周期长、商保公司招标管理协调困难。为... 比较江苏省五市目前大病保险的统筹层次及其运行情况,归纳了制约大病保险市级统筹的主要因素是各统筹区筹资水平与补偿待遇难以统一、难以调动地区监管积极性、信息平台建设标准难以统一而且建设周期长、商保公司招标管理协调困难。为有序推进大病保险市级统筹,提出应进行详细的政策比对与协调统一、加强宣传与维稳工作、强化落实地方责任、贯彻信息平台建设标准的建议,旨在为完善大病保险的市级统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 大病保险 市级统筹 江苏省
下载PDF
优化施肥对萝卜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5
18
作者 张佳佳 丁文成 +5 位作者 艾超 崔荣宗 李明悦 金崇伟 徐新朋 何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7-199,共13页
【目的】我国萝卜生产中施肥过量和不平衡现象普遍,研究优化施肥对萝卜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旨在为萝卜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秋季和2017年春季分别在天津、山东、浙江和河北四个萝卜产区布置4个田间试验,共设置7个处理... 【目的】我国萝卜生产中施肥过量和不平衡现象普遍,研究优化施肥对萝卜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旨在为萝卜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秋季和2017年春季分别在天津、山东、浙江和河北四个萝卜产区布置4个田间试验,共设置7个处理:农民习惯施肥(FP);优化施肥[NPK (S)];基于NPK (S)处理的减氮、减磷和减钾处理;优化施肥+有机肥[NPKM (S),钾肥为硫酸钾];优化施肥+有机肥[NPKM (Cl),钾肥为氯化钾]。测定了萝卜产量、养分吸收量、肥料利用率和氮素表观损失。【结果】与FP处理相比,两季NPK(S)处理的萝卜肉质根产量增幅平均为3.9%,植株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增幅平均为12.4%、15.3%和4.4%,其中河北试验点产量和养分吸收量均达到显著水平。四个试验点NPK (S)和NPKM (S)处理以及NPKM (S)和NPKM (Cl)处理相比,萝卜产量和养分吸收量均无显著性差异。与FP处理相比,两季NPK (S)处理的氮素农学效率(AEN)、氮素回收率(REN)和氮素偏生产力(PFPN)平均分别增加了32.8 kg/kg、18.9%和110.5 kg/kg;磷素农学效率(AEP)、磷素回收率(REP)和磷素偏生产力(PFPP)平均分别增加了53.0 kg/kg、15.3%和296.7kg/kg;钾素农学效率(AEK)和钾素回收率(REK)平均分别增加了17.6 kg/kg和11.5%。与NPKM (S)处理相比,两季NPK (S)处理的AEN、REN和PFPN平均分别增加了34.0 kg/kg、13.5%和221.7 kg/kg,AEP、REP和FPP平均分别增加了20.8 kg/kg、6.6%和217.2 kg/kg,AEK、REK和钾素偏生产力(PFPK)平均分别增加了9.0 kg/kg、3.6%和89.5 kg/kg。与NPKM (Cl)处理相比,两季NPKM (S)处理的REP和REK分别显著提高了6.2%和7.4%。由氮素表观损失结果得出,两季NPK (S)处理的氮素表观损失比FP处理平均降低了106.7kg/hm^2,氮素残留降低了42.1 kg/hm^2;与NPKM (S)处理相比,NPK (S)处理的氮素表观损失平均降低了84.6kg/hm^2,氮素残留降低了55.6 kg/hm^2;NPKM (S)和NPKM (Cl)处理平均氮素表观损失和氮素残留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保证萝卜产量的基础上,优化施肥量和施肥时期可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降低氮素损失。肥料用量的增减需依据各地具体施肥量而定,硫酸钾和氯化钾都可在萝卜生产中用作钾源,二者在肥效和萝卜产量及品质方面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产量 养分吸收量 肥料利用率 氮素损失 钾肥
下载PDF
我国马铃薯产量和化肥利用率区域特征研究 被引量:38
19
作者 徐亚新 何萍 +6 位作者 仇少君 徐新朋 马进川 丁文成 赵士诚 高强 周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35,共14页
【目的】本研究汇总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田间试验数据,分析中国马铃薯产区施用氮、磷和钾肥的马铃薯产量(可获得产量、产量反应和相对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特征,以期为优化马铃薯养分管理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本试验数据来源于... 【目的】本研究汇总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田间试验数据,分析中国马铃薯产区施用氮、磷和钾肥的马铃薯产量(可获得产量、产量反应和相对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特征,以期为优化马铃薯养分管理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本试验数据来源于:1)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International Plant Nutrition Institute, IPNI)1992—2012年间在我国马铃薯主产区开展的117个田间试验;2)采用字段或字段组合(马铃薯,马铃薯+产量,马铃薯+利用率,等)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检索的2000—2016年间407篇马铃薯田间试验中文文献。将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分为东北(NE)、西北(NW)、华北(NC)、长江中下游(MLYR)、东南(SE)和西南(SW)产区。试验处理包括氮磷钾肥优化处理(OPT)、不施氮(OPT-N)处理、不施磷(OPT-P)处理和不施钾(OPT-K)处理,研究我国马铃薯不同种植区优化施肥下马铃薯可获得产量,氮、磷和钾肥产量反应,相对产量,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和养分回收率特征。【结果】我国马铃薯施用氮、磷和钾产量反应平均分别为8.6、5.9和6.6 t/hm^2,氮素是马铃薯产量的首要限制因子,东北地区产量及施氮产量反应平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地区(P <0.05)。马铃薯施氮、磷、钾相对产量平均值分别为71.0%、79.4%、77.2%,其中,华北地区施氮相对产量平均值最高,东南地区施磷相对产量平均值最高,西北地区施钾相对产量平均值最高。马铃薯氮、磷和钾肥用量平均分别为N 164.2 kg/hm^2、P_2O_5 100.3 kg/hm^2和K_2O 188.0 kg/hm2,东南地区氮和钾肥用量平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地区(P <0.05),东北地区施氮量和施钾量较低,东北、西南和西北施磷量高于其他地区,长江中下游施磷量最低。马铃薯氮、磷和钾素农学效率平均值分别为52.2 kg/kg N、58.5 kg/kg P_2O_5和42.3 kg/kgK_2O,东北地区氮和钾素农学效率平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地区(P <0.05)。马铃薯氮、磷和钾素偏生产力平均值分别为205.7 kg/kg N、339.0 kg/kg P_2O_5和209.2 kg/kg K_2O,东北地区氮和钾素偏生产力平均值分别显著(P <0.05)高于其他地区。马铃薯氮、磷和钾素养分回收率平均值分别为36.4%、18.5%和27.6%,东南地区磷素回收率平均值显著高于其它地区(P <0.05)。【结论】我国马铃薯不同产区产量、施肥量和肥料利用率差异较大,氮素是马铃薯产量的第一限制因子,华北地区氮素、东南地区磷素和西北地区钾素土壤基础养分供应能力相对较高,不同地区马铃薯需要因地制宜,制定有针对性的马铃薯优化施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产量 养分利用率 养分管理
下载PDF
典型黑土不同施氮量对马铃薯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李珺 刘双全 +5 位作者 仇少君 赵士诚 徐新朋 郭腾飞 张佳佳 何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50-857,共8页
【目的】我国马铃薯生产中养分不平衡施用问题严重,过量施氮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在养分专家系统(Nutrient Expert,NE)推荐施肥量基础上,研究不同施氮量对马铃薯产量、养分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马铃薯推荐施肥提... 【目的】我国马铃薯生产中养分不平衡施用问题严重,过量施氮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在养分专家系统(Nutrient Expert,NE)推荐施肥量基础上,研究不同施氮量对马铃薯产量、养分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马铃薯推荐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2018年,分别在黑龙江克山县不同地块进行2个田间试验,在NE系统推荐施肥量(N180)的基础上,设减施推荐施氮量的50%(N90)、25%(N135)和增施25%(N225)、50%(N270) 4个处理,并以不施氮肥的处理作对照(N0)。测定马铃薯产量、养分吸收量、肥料利用率等指标。【结果】017和2018年马铃薯产量均以NE系统推荐的N180处理最高,较N0处理两年平均增产40.4%。N90和N135处理低施氮水平(≤180 kg/hm^2)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马铃薯产量也明显增加,当施氮量超过NE系统推荐的施肥量(180 kg/hm^2)后,继续增施氮肥对产量增加无明显作用。与N0处理相比,两年N180处理的块茎、秸秆和全株氮素吸收量平均增幅分别为49.8%、58.2%和52.0%,磷素吸收量平均增幅为36.3%、52.2%和39.8%,钾素吸收量平均增幅为26.4%、46.8%和31.3%,生产1 t块茎(鲜重)所需要的氮、磷、钾养分分别为4.6、1.1和5.8 kg。N180处理的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均为最高,氮素农学效率和回收率与N90和N135处理差异不显著。【结论】在不超过马铃薯氮素需求条件下,增加氮肥投入可显著增加马铃薯产量和氮素吸收量,NE系统能够指导马铃薯科学施肥,保障马铃薯产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产量 施氮量 养分吸收量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