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52篇文章
< 1 2 2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本溪组煤岩气地质特征与勘探突破 被引量:9
1
作者 赵喆 徐旺林 +8 位作者 赵振宇 易士威 杨威 张月巧 孙远实 赵伟波 史云鹤 张春林 高建荣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4-247,259,共15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本溪组煤岩分布、煤岩储层特征、煤质特征、煤岩气特征以及煤岩气资源和富集规律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评价其勘探潜力。研究表明:①煤岩气是有别于煤层气的优质天然气资源,在埋深、气源、储层、含气性、碳同位...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本溪组煤岩分布、煤岩储层特征、煤质特征、煤岩气特征以及煤岩气资源和富集规律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评价其勘探潜力。研究表明:①煤岩气是有别于煤层气的优质天然气资源,在埋深、气源、储层、含气性、碳同位素组成等方面具有独特特征;②本溪组煤岩分布面积达16×10^(4)km^(2),厚度2~25m,以原生结构的光亮和半亮煤为主,挥发分和灰分含量低,煤质好;③中高阶煤岩TOC值为33.49%~86.11%,平均值为75.16%,演化程度高(Ro为1.2%~2.8%),生气能力强,气体稳定碳同位素值高(δ^(13)C_(1)值为-37.6‰~-16.0‰,δ^(13)C_(2)值为-21.7‰~-14.3‰);④深层煤岩发育气孔、有机质孔和无机矿物孔等基质孔隙,与割理、裂缝共同构成良好储集空间,储层孔隙度为0.54%~10.67%,平均值为5.42%,渗透率为(0.001~14.600)×10^(-3)μm^(2),平均值为2.32×10^(-3)μm^(2);⑤纵向上发育5种煤岩气聚散组合,其中煤岩-泥岩聚气组合与煤岩-灰岩聚气组合最为重要,封闭条件好,录井全烃气测峰值高;⑥构建了广覆式分布的中高阶煤岩持续生气、煤岩基质孔和割理裂缝规模储集、源-储一体赋存、致密岩盖层密闭封堵的煤岩气富集模式,存在煤岩侧向尖灭体、透镜体、低幅度构造、鼻状构造和岩性自封闭5种高效聚气类型。⑦依据煤岩气地质特征评价划分出8个区带,估算埋深超过2000m的煤岩气资源量超过12.33×10^(12)m^(3)。上述认识指导风险勘探部署,两口井实施后分别获得工业气流,推动进一步部署预探井和评价井,获得规模突破,提交超万亿方预测储量和超千亿方探明储量,对中国天然气效益增储和高效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气 煤层气 中高阶煤 割理 鄂尔多斯盆地 石炭系本溪组 风险勘探
下载PDF
热液成矿系统构造控矿理论 被引量:8
2
作者 杨立强 杨伟 +6 位作者 张良 高雪 申世龙 王偲瑞 徐瀚涛 贾晓晨 邓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9-266,共28页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是热液成矿系统的典型特征之一,系统剖析多重尺度控矿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流变学和热力学对认识矿床成因和预测找矿至关重要;而如何实现控矿构造格架、渗透性结构、成矿流体通道和矿化变形网络由静态到多尺...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是热液成矿系统的典型特征之一,系统剖析多重尺度控矿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流变学和热力学对认识矿床成因和预测找矿至关重要;而如何实现控矿构造格架、渗透性结构、成矿流体通道和矿化变形网络由静态到多尺度时-空四维动态的转变,查明流体通道和矿床增量生长过程与控制因素,揭示热液成矿系统的构造-流体耦合成矿机制和定位规律是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难题。为此,我们在对已有相关成果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构建热液成矿系统构造控矿理论的基本要点与对应方法及应用范畴:(1)流体而非构造是构造控矿理论的中心,热液系统的流体流动与成矿作用受控于断裂带格架及其渗透性结构,其中渗透率是将流体流动与流体压力变化联系起来理解控矿构造的核心;(2)不同控矿构造组合的关键控制是构造差应力和流体压力的大小,而矿化类型的变化可能是由于构造应力场引起的容矿构造方位的不同和赋矿围岩之间的强度差异所致;(3)流体通道的生长始于超压流体储库上游围岩中孤立的微裂隙沿流体压力梯度最大的方向、随裂隙发育且相互连结而形成新的长裂隙,并最终连通形成断裂网络内的流体通道,矿床的增量生长发生在高流体通量的短爆发期,断层反复滑动驱动其内流体压力、流速和应力快速变化,当由此诱发的流体通道生长破坏了流体系统的动态平衡时,随之而来的流体快速降压就成为金属沉淀成矿的关键驱动因素;(4)以热液裂隙-脉系统野外地质观测和构造-蚀变-矿化网络三维填图为基础,通过宏观与微观各级控矿构造相结合、地质历史与构造应力分析相结合、局部与区域点-线-面相结合、浅部与深部相结合、时间与空间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各种控矿因素开展多学科、多尺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研究,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5)通过构造-蚀变-矿化网络填图,将蚀变-矿化体与控矿构造的类型、形态、规模、产状和间距等几何学特征联系起来,利用热液裂隙-脉系统和断裂网络拓扑学及矿体三维几何结构分析等定量方法查明控矿构造格架和渗透性结构并揭示矿化变形网络的连通性与成矿潜力;(6)合理构建地质模型,选取合适的热力学参数和动力学边界条件,利用HCh和COMSOL等方法,定量模拟成矿过程中的流体流动、热-质传递、应力变形和化学反应等的时-空变化,是揭示构造-流体耦合成矿机理和定位规律、预测矿化中心和确定找矿目标的有效途径。进而提出了构造控矿理论的研究流程:聚焦构造-流体耦合成矿机制和定位规律这一关键科学问题,选择热液裂隙-脉系统和构造-蚀变-矿化网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几何学描述、运动学判断、流变学分析、动力学解析和热力学综合,厘定控矿构造格架,定位矿化中心,示踪成矿流体通道和多种矿化样式的增量生长过程及其关键控制,揭示渗透性结构的时-空演变规律及构造再活化与成矿定位的成因关联,建立构造-流体耦合成矿模式,服务新一轮战略找矿突破。以胶东焦家金矿田为例,开展控矿构造理论研究和成矿预测应用实践,证实了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裂隙-脉系统 构造-蚀变-矿化网络 渗透性结构与成矿定位 流体通道和矿床增量生长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模式
下载PDF
氦气资源形成地质条件、成因机理与富集规律 被引量:5
3
作者 陶士振 杨怡青 +12 位作者 陈悦 刘祥柏 杨威 李剑 吴义平 陶小晚 高建荣 陈燕燕 王晓波 吴晓智 陈秀艳 李谦 贾进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6-452,共17页
借鉴含油气系统思路及方法,基于典型富氦气田解剖,并利用地球化学成藏方法技术,研究天然气中氦气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成因机理与富集规律。结果表明:①氦气“生-运-聚”机理与天然气有显著差异性,氦气主要为基底富U、Th元素缓慢α衰变... 借鉴含油气系统思路及方法,基于典型富氦气田解剖,并利用地球化学成藏方法技术,研究天然气中氦气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成因机理与富集规律。结果表明:①氦气“生-运-聚”机理与天然气有显著差异性,氦气主要为基底富U、Th元素缓慢α衰变或深部壳幔氦释放,沿岩石圈复合输导体系运移至天然气成藏系统,依附适宜载体气聚集成藏。②氦运移输导主要受“岩石圈断裂、基底断裂、沉积层断裂、有效输导层”复合输导体系控制,基于地下流体中“氦-气-水”相平衡及相-势耦合综合分析,提出氦气运聚过程中具有“水溶相、气溶相、游离相”3种主要赋存状态,存在氦气“集流、渗流、扩散”3种运移方式。③富氦气藏形成和氦气富集通常受控于“优质氦源、高效输导、适宜载体”3大主控要素,具有“脱溶汇聚、浮力驱动、压差驱替”3种聚集成藏动力类型,已发现富氦气藏具有相对“近氦源、邻断裂、低势区、高部位”的分布规律和成藏模式。④氦气富集区勘探和评价需要依托天然气兼探/并探,在评价落实氦气“源-运-聚”要素与天然气“生-储-盖”条件耦合匹配性、局部相对低势高部位有利圈闭载体气区的基础上,综合评价优选“通源连圈、低势高位、气氦适配”的有利氦气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气 富氦气田 地质特征 形成条件 成因机理 富集规律
下载PDF
胶东型金矿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立强 邓军 +5 位作者 张良 杨伟 谢东 汪龙 邱昆峰 李大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91-1711,共21页
胶东是全球唯一已知赋存于前寒武纪变质地体中的晚中生代巨型金矿省,其成矿系统独具特色,具体表现为:(1)位于陆内复合构造域,经历了多期重大构造-热事件,大规模金成矿作用受控于120±2Ma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变化及其诱发的软流圈... 胶东是全球唯一已知赋存于前寒武纪变质地体中的晚中生代巨型金矿省,其成矿系统独具特色,具体表现为:(1)位于陆内复合构造域,经历了多期重大构造-热事件,大规模金成矿作用受控于120±2Ma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变化及其诱发的软流圈上涌、岩石圈改造和伸展-挤压变形交替及控矿断裂剪压-剪张转换;(2)多重控矿构造和多样赋矿建造联合控制了不同规模和类型金矿的发育,形成了三山岛、焦家、招平、栖霞、郭即和牟乳六条NE向金矿带和三山岛-栖霞EW向富金廊带,导致了金矿化类型(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玲珑式/石英脉型、蓬家夼式/蚀变砾岩±角砾岩型、辽上式/黄铁矿-碳酸盐脉型)及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多样性;(3)主要矿化元素Au、Ag、Cu、Pb和Zn均达到工业利用要求,并有多种共/伴生关键金属超常富集;(4)不同金矿带中硫化物Pb同位素组成与探明金资源储量及到郯庐断裂带的距离线性相关,反映距离幔源流体主通道越近、金属硫化物中放射性成因Pb含量和幔源组分占比越多、金成矿强度越大;(5)区域总体相对均一的Δ199 Hg(平均~0.012‰)及Δ199 Hg/Δ201 Hg与金品位呈线性负相关,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且地幔被俯冲洋壳及其上覆沉积物交代的程度控制了金品位的高低;(6)区域恒定的Δ33 S同位素组成(~0‰)排除了巨量金源自太古宙变质基底及其重熔花岗岩的可能,重的δ34 S(平均9.0±3.7‰)来源于俯冲的古太平洋板片及其上覆沉积物的脱挥发份;不同金矿带Δ33 S/δ34 S与探明金资源储量及其到郯庐断裂带距离线性相关,反映成矿期地壳伸展程度控制了金成矿强度;(7)区域He-Ar和H-O同位素组成显示壳幔混合特征,焦家式金矿的成矿流体组成更靠近地幔、玲珑式金矿位于地幔与地壳过渡带;三山岛、焦家和招平金矿带的成矿流体相对接近幔源流体,而郭即金矿带具有相对开放的构造环境;不同金矿带氢-氧同位素组成和探明金资源储量正相关,可能表征了从西到东成矿流体通量和流体-岩石反应强度逐渐降低。基于对上述特征的总结,提出了胶东型金矿的成因模式,明确了其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深部驱动、巨量金属和流体及络合物来源、输运通道和方式、源→汇过程和机制、成矿后变化和保存等成矿系统形成的关键因素,确立了“拆离断裂系与基底活化带及幔源流体通道复合控矿”的勘查思路和“四步式”的勘查模型。综上,胶东金矿不同尺度的鉴别特征及其形成的关键因素明显不同于全球已知的其他金矿类型,难以被已有成矿模式所涵盖,属于一种新的金矿类型——胶东型,其成因模式对华北、华南、西伯利亚、西澳伊尔岗、北美怀俄明和南美圭亚那等陆内金矿床具有普适性;系列找矿突破则验证了该成因模式与勘查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因此,本文认为胶东型金矿是全球研究热点和重要的金矿勘查方向,而该地区找矿的主攻目标是资源量大且品位和产状稳定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系统 时-空结构 成矿动力学 控矿因素 成因及勘查模型 胶东型金矿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和自适应特征融合的矿井低照度图像亮度提升和细节增强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田子建 吴佳奇 +4 位作者 张文琪 陈伟 周涛 杨伟 王帅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7-310,共14页
高质量矿井影像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保障,也有利于提高后续图像分析技术的性能。矿井影像受低照度环境的影响,易出现亮度低,照度不均,颜色失真,细节信息丢失严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和自适应特征融合的矿井低... 高质量矿井影像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保障,也有利于提高后续图像分析技术的性能。矿井影像受低照度环境的影响,易出现亮度低,照度不均,颜色失真,细节信息丢失严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和自适应特征融合的矿井低照度图像亮度提升和细节增强方法。基于生成对抗思想搭建生成对抗式主体模型框架,使用目标图像域而非单一参考图像驱动判别器监督生成器的训练,实现对低照度图像的充分增强;基于特征表示学习理论搭建特征编码器,将图像解耦为亮度分量和反射分量,避免图像增强过程中亮度与颜色特征相互影响从而导致颜色失真问题;设计CEM-Transformer Encoder通过捕获全局上下文关系和提取局部区域特征,能够充分提升整体图像亮度并消除局部区域照度不均;在反射分量增强过程中,使用结合CEM-Cross-Transformer Encoder的跳跃连接将低级特征与深层网络处特征进行自适应融合,能够有效避免细节特征丢失,并在编码网络中添加ECA-Net,提高浅层网络的特征提取效率。制作矿井低照度图像数据集为矿井低照度图像增强任务提供数据资源。试验显示,在矿井低照度图像数据集和公共数据集中,与5种先进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相比,该算法增强图像的质量指标PSNR、SSIM、VIF平均提高了16.564%,10.998%,16.226%和14.438%,10.888%,14.948%,证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提升整体图像亮度,消除照度不均,避免颜色失真和细节丢失,实现矿井低照度图像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图像识别 生成对抗网络 特征解耦 TRANSFORMER
下载PDF
赤泥脱碱活化及在胶凝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邱俊 阎正卿 +2 位作者 杨威 柳晓 吴蓬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1-1426,共6页
总结了目前赤泥在脱碱、活化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对比了各方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赤泥在胶凝材料中的应用研究,在赤泥资源化应用方面具有积极引导意义。
关键词 赤泥 胶凝材料 脱碱 活化
下载PDF
基于优化快速搜索随机树算法的全局路径规划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炜 谭亮 +2 位作者 孙雪 杜亚峰 周晓冰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6,共6页
为了改善传统快速搜索随机树(RRT)算法在全局路径规划中存在的平滑度差、具有潜在碰撞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双重优化的RRT算法。在传统RRT算法基础上,引入自适应目标偏向策略以缩短采样时间,引入角度约束采样策略以适应车辆极限转角。得... 为了改善传统快速搜索随机树(RRT)算法在全局路径规划中存在的平滑度差、具有潜在碰撞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双重优化的RRT算法。在传统RRT算法基础上,引入自适应目标偏向策略以缩短采样时间,引入角度约束采样策略以适应车辆极限转角。得到初始路径后,建立二项优化函数(即降低路径曲率和远离障碍物),并将其作为基点进行梯度下降二次优化,生成可供车辆行驶、平滑性良好且碰撞概率低的路径,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优化RRT算法相比于传统RRT算法、RRT-Connect算法和RRT算法,平均曲率分别降低了38.1%、36.4%和24.7%,曲率均方差分别降低了38.4%、38.4%和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搜索随机树 全局路径规划 避障 梯度下降法
下载PDF
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著作权风险管理研究--以新兴馆际互借系统著作权管理方案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薇 应巧兰 王燕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7,共8页
数字环境增加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侵权风险,著作权风险管理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在详述新兴馆际互借系统Tipasa与Rapido著作权管理方案的基础上,分析两者在著作权管理方面的特点与不足,结合我国信息资... 数字环境增加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侵权风险,著作权风险管理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在详述新兴馆际互借系统Tipasa与Rapido著作权管理方案的基础上,分析两者在著作权管理方面的特点与不足,结合我国信息资源共享实践与典型司法判例,从制度、系统和版权素养三个层面为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著作权风险管理与科学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资源共享 著作权风险管理 Tipasa Rapido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尹晓丹 杨维 +4 位作者 辛明蔚 武颖 韩倩 管斯琪 何军琴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肾虚血瘀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妇产医院中医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180例诊断为DOR的肾虚血瘀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组(...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肾虚血瘀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妇产医院中医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180例诊断为DOR的肾虚血瘀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组(西药组)、补肾活血方组(中药组)和补肾活血方联合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组(联合组),各60例。观察三组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抗米勒管激素(AMH)、窦卵泡数(AFC)、卵巢体积、卵巢动脉和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比较三组中医证候评分及疗效。结果11例患者(4例来自西药组,3例来自中药组,4例来自联合组)退出研究。6个月后,三组FSH和LH均显著降低,E_(2)和AMH升高(P<0.05);西药组和联合组较中药组FSH降低更显著,E_(2)升高更显著(P<0.01)。治疗后,中药组和联合组卵巢体积增加(P<0.05),AFC显著增加(P<0.01),卵巢动脉RI显著降低(P<0.01);西药组卵巢体积增加不显著(P>0.05),AFC显著增加(P<0.05),卵巢动脉RI显著降低(P<0.05);三组子宫动脉RI均无显著改善(P>0.05)。三组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增加(P<0.05),西药组和联合组较中药组增加更显著(P<0.01)。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中药组和联合组中医证候评分降低的程度大于西药组(P<0.05)。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1.43%,中药组为82.46%,联合组为85.96%;联合组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能够通过平衡激素水平、促进排卵和修复子宫内膜对DOR患者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联合应用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可能是治疗DOR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补肾活血方 肾虚血瘀型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基于NVAE和OB-Mix的小样本数据增强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玮 钟名锋 +3 位作者 杨根 侯至丞 王卫军 袁海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由于深度学习模型对海量标注数据的依赖性较高,导致目前许多前沿性目标检测理论难以适用于工业检测领域。为此,提出一种基于NVAE图像生成和OB-Mix数据增强的小样本数据扩充方法。具体方法是通过NVAE构建检测目标的数据分布模型,再通过... 由于深度学习模型对海量标注数据的依赖性较高,导致目前许多前沿性目标检测理论难以适用于工业检测领域。为此,提出一种基于NVAE图像生成和OB-Mix数据增强的小样本数据扩充方法。具体方法是通过NVAE构建检测目标的数据分布模型,再通过采样潜变量的方式生成与真实目标图像属于同一分布的全新目标图像。在得到生成目标图像后,提出了OB-Mix数据增强策略,将生成目标图像与背景图像进行随机位置融合以构建出新的图像数据,从而提高网络的定位能力及泛化能力。方法在仅使用474张标注图像以及400张无检测目标的背景图像情况下,使YOLOv5的检测精确率达到95.86%,相比于不使用该方法的结果提高了17.60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增强 小样本 数据生成 新派变分自编码器(NVAE) 表面缺陷检测 深度学习
下载PDF
众源地理信息支持下的建成环境与户外慢跑关联交互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伟 胡洁 刘勇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2,共9页
【目的】户外健身慢跑已成为城市居民提升健康水平的重要方式。探析城市建成环境与户外慢跑行为的关联交互,旨在为建立友好型人居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慢跑GPS轨迹、街景图片等众源地理大数据,在城市尺度测度户外慢跑行为和... 【目的】户外健身慢跑已成为城市居民提升健康水平的重要方式。探析城市建成环境与户外慢跑行为的关联交互,旨在为建立友好型人居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慢跑GPS轨迹、街景图片等众源地理大数据,在城市尺度测度户外慢跑行为和城市建成环境特征。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成都市主城区建成环境与慢跑行为的关联交互影响及其时空差异性。【结果】人口密度、土地利用混合度、公交站密度是户外慢跑空间分布的核心作用因子。建成环境因子两两交互后对慢跑流量的解释力均大于单因子,其中,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混合度二者的交互在50%程度上解释了慢跑活动的空间分异。部分环境因子对慢跑流量的交互影响会随着时间和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而变化。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混合度与其他建成环境因子呈现协同增强的交互影响,且核心交互因子对慢跑的解释力大小具有时空变化性。【结论】众源地理信息为大范围、低成本的感知测度人类行为和城市环境提供了新手段。系统解析建成环境对户外慢跑的关联交互影响,可为健康导向的城市设计提供决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外慢跑 众源地理信息 GPS轨迹 地理探测器 关联交互影响
下载PDF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exploration targets of platform margins in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in Deyang-Anyue Rift, Sichuan Basin, SW China 被引量:1
12
作者 ZENG Fuying yang wei +12 位作者 wei Guoqi YI Haiyong ZENG Yunxian ZHOU Gang YI Shiwei WANG Wenzhi ZHANG San JIANG Qingchun HUANG Shipeng HU Mingyi HAO Cuiguo WANG Yuan ZHANG Xua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3年第2期306-320,共15页
Based on the seismic, logging, drilling and other data, the distribution, structural types and mound-shoa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latform margins of the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in the Deyang-An... Based on the seismic, logging, drilling and other data, the distribution, structural types and mound-shoa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latform margins of the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in the Deyang-Anyue Rift and its periphery were analyzed. Four types of platform margins are developed in the Dengying Formation, i.e., single-stage fault-controlled platform margin, multi-stage fault-controlled platform margin, gentle slope platform margin, and overlapping platform margin. In the Gaoshiti West-Weiyuan East area, single-stage fault controlled platform margins are developed in the Deng 2 Member, which trend in nearly NEE direction and are shielded by faults and mudstones, forming fault-controlled–lithologic traps. In the Lezhi-Penglai area, independent and multi-stage fault controlled platform margins are developed in the Deng 2 Member, which trend in NE direction and are controlled by synsedimentary faults;the mound-shoal complexes are aggraded and built on the hanging walls of the faults, and they are shielded by tight intertidal belts and the Lower Cambrian source rocks in multiple directions, forming fault-controlled–lithologic and other composite traps. In the Weiyuan-Ziyang area, gentle slope platform margins are developed in the Deng 2 Member, which trend in NW direction;the mound-shoal complexes are mostly thin interbeds as continuous bands and shielded by tight intertidal belts in the updip direction, forming lithologic traps. In the Gaoshiti-Moxi-Yanting area, overlapping platform margins are developed in the Deng 2 and Deng 4 members;the mound-shoal complexes are aggraded and overlaid to create platform margin buildup with a huge thickness and sealed by tight intertidal belts and the Lower Cambrian mudstones in the updip direction, forming large-scale lithologic traps on the north slope of the Central Sichuan Paleouplift. To summarize, the mound-shoal complexes on the platform margins in the Dengying Formation in the Penglai-Zhongjiang area, Moxi North-Yanting area and Weiyuan-Ziyang area are large in scale, with estimated resources of 1.58×1012 m3, and they will be the key targets for the future exploration of the Dengying Formation in the Sichuan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huan Basin Deyang-Anyue Rift structural type of platform margin mound-shoal complex on the platform margin lithologic trap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exploration direction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牛美惠 杨薇 赵芮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5期37-40,共4页
教育信息化2.0时代是数字化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新时代,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研究成为教育信息化2.0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分析当前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讨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 教育信息化2.0时代是数字化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新时代,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研究成为教育信息化2.0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分析当前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讨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理念、目标和构成要素,同时介绍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和实施策略。研究表明,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可以促进教育教学创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2.0 高校体育专业 实践教学 教学平台
下载PDF
基于工业物联网的造纸废水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维 吴德君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3期99-102,共4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各种行业都面临着对资源利用和废物排放进行更加有效管理的迫切需求。传统的造纸废水处理方法在监测、管理和资源利用方面存在诸多挑战,工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此,先分析了...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各种行业都面临着对资源利用和废物排放进行更加有效管理的迫切需求。传统的造纸废水处理方法在监测、管理和资源利用方面存在诸多挑战,工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此,先分析了造纸废水的排放现状,介绍了工业物联网技术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探讨造纸废水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以期能够提升造纸废水处理效率以及造纸行业的清洁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物联网 造纸废水 控制系统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上石炭统黄龙组规模储层形成主控因素与发育模式
15
作者 杨威 李德江 +3 位作者 魏国齐 刘满仓 董才源 武雪琼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51,共12页
石炭系黄龙组是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以下简称川东地区)重要的天然气产层之一,石炭系储层是控制气藏发育的关键因素。为了深入评价川东地区黄龙组储层,拓展勘探新领域,寻找接替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大量钻井、岩心、露头和分析化验... 石炭系黄龙组是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以下简称川东地区)重要的天然气产层之一,石炭系储层是控制气藏发育的关键因素。为了深入评价川东地区黄龙组储层,拓展勘探新领域,寻找接替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大量钻井、岩心、露头和分析化验等资料,系统研究了黄龙组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和发育模式,并预测规模储层的展布。研究结果表明:(1)黄龙组储集岩主要为颗粒白云岩、角砾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孔/晶间溶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溶洞和裂缝,颗粒滩为有利储集体,裂缝-溶蚀孔洞型储层质量好;(2)储层发育主要受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和开江古隆起、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的共同控制,古隆起控制颗粒滩分布和准同生期成岩作用,是规模成储的基础,准同生期白云石化作用、层间岩溶和风化壳岩溶作用的叠加是形成规模储层的关键,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产生大量构造裂缝,提高了储层的渗滤性和规模性;(3)一定厚度和较大面积的Ⅰ—Ⅲ类储层可形成规模储层区,对5个规模储层发育区进行了评价,已发现气藏主要分布在这5个区域的背斜构造部位。结论认为,川东地区石炭系仍有较大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向斜区发育大面积的规模储层,是下一步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地区 石炭系黄龙组 规模储层 主控因素 储层展布 演化模式 天然气勘探
下载PDF
特提斯域演化对四川超级盆地油气系统形成的影响
16
作者 石书缘 杨威 +6 位作者 周刚 姜华 孟昊 武赛军 张岩 鲁卫华 白壮壮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4-1039,共16页
基于“单向裂解—聚合”地球动力学模型,研究特提斯域演化对四川超级盆地油气系统形成的影响,探讨天然气富集规律。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及周缘新元古代—三叠纪历经了原特提斯洋和古特提斯洋叠加影响的两次单向裂解—聚合旋回,侏罗纪—... 基于“单向裂解—聚合”地球动力学模型,研究特提斯域演化对四川超级盆地油气系统形成的影响,探讨天然气富集规律。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及周缘新元古代—三叠纪历经了原特提斯洋和古特提斯洋叠加影响的两次单向裂解—聚合旋回,侏罗纪—新生代并入新特提斯构造域及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板块内部各幕次构造运动控制沉积充填形式。②特提斯域演化、古气候环境和重大地质事件控制了盆地内部优质烃源岩形成与分布;裂谷、克拉通内裂陷、被动大陆边缘斜坡和克拉通内凹陷是烃源岩发育的有利地质构造单元。③特提斯域演化、超级大陆旋回、全球海平面变化以及构造-气候事件控制了碳酸盐台地及储盖组合的分布;克拉通台地边缘、台地内部水下地貌高带是寻找碳酸盐岩高能相带的重点区,同沉积古隆起及围斜区、区域性不整合面和后期改造断裂带是规模碳酸盐岩储层分布区;区域性蒸发岩或者泥页岩盖层有利于盆地油气大规模保存。④早期构造-沉积演化格局和后期构造改造程度共同影响的成藏要素时空匹配关系是油气富集的关键,未来油气勘探要重点关注南华纪裂谷期潜在含气系统,四川盆地东部—南部地区寒武系盐下含气系统以及二叠系、三叠系全油气系统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域 构造-沉积演化 大陆单向裂解—聚合 四川盆地 超级盆地 地质事件 油气成藏
下载PDF
川中—川西须家河组三段致密砂岩储集层分类及成因
17
作者 金惠 崔俊峰 +6 位作者 杨桂茹 杨威 肖佃师 王志宏 王民 武雪琼 薄冬梅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52-1466,共15页
四川盆地中部和西部(川中—川西)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岩石组分复杂、孔喉结构非均质强,含气和产能平面变化快,亟需明确储集层分类标准、发育机制及分布规律。以须家河组三段致密砂岩为对象,通过薄片、物性、压汞和核磁共振等实验,分析微观... 四川盆地中部和西部(川中—川西)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岩石组分复杂、孔喉结构非均质强,含气和产能平面变化快,亟需明确储集层分类标准、发育机制及分布规律。以须家河组三段致密砂岩为对象,通过薄片、物性、压汞和核磁共振等实验,分析微观孔隙结构,建立储集层分类评价标准,揭示岩石组分、成岩作用对储集层类型的控制。研究表明,须三段发育微裂缝、原生粒间孔、残留粒间孔、溶蚀孔和晶间孔5类储集空间,粒间孔喉发育程度是决定储集层品质的关键;基于分形特征,将孔喉系统划分为5个区间,结合中大孔喉占比、主流喉道等参数,实现4类致密储集层的精细划分;I类储集层具有“弱压实强溶蚀”特征,高石英颗粒、低泥岩和碳酸盐岩岩屑、适量火山岩岩屑是形成的关键,Ⅱ类储集层具有“强压实强溶蚀”特征,较多杂基、低泥岩岩屑、高长石颗粒是形成的物质基础,Ⅲ类和Ⅳ类储集层均具有强胶结特征,其中Ⅲ类储集层中钙质岩屑含量高,方解石胶结发育,Ⅳ类储集层杂基减孔明显。研究成果可指导该区致密储集层形成机制研究,也为致密储集层分类和成因关联分析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孔隙结构 储集层分类 储集层成因 致密砂岩 须家河组三段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从局部到全局的零参考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
18
作者 杨伟 王帅 +2 位作者 吴佳奇 陈伟 田子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8-169,共12页
为解决现有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存在的色彩失真、细节损失以及暗区增强不足和亮区增强过度导致低照度图像增强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从局部到全局的零参考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采用局部照度增强对低照度图像进行像素级增强,改进... 为解决现有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存在的色彩失真、细节损失以及暗区增强不足和亮区增强过度导致低照度图像增强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从局部到全局的零参考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采用局部照度增强对低照度图像进行像素级增强,改进了自适应光照映射估计函数,提升了照度调整能力,避免了生成大量的迭代参数,提高了模型的推理速度;采用基于Transformer结构的全局图像调整对局部增强后的图像进行全局调整,解决了亮区照度增强过度的曝光问题和暗区照度增强不足的问题,提升了图像的整体对比度;优化损失函数,对低照度图像特征和增强图像特征进行相似性约束,提升了目标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LOL数据集上的客观指标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达到了20.18 dB和0.80,MIT-Adobe FiveK数据集上达到了23.31 dB和0.87,ExDark数据集上增强后图像的目标检测精度提高了7.6%,有效提升了低照度图像可视化质量和目标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机器视觉 轻量级网络 低照度图像 图像增强 目标检测
下载PDF
基于OBE的数据结构多维融合教学模式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征 乔保军 +2 位作者 杨伟 袁彩虹 刘成 《软件导刊》 2024年第2期162-166,共5页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为了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数据结构教学,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以及理论实践多维融合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OBE理念为指导进行混合式教学及考核评价方法设计,并基于翻转...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为了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数据结构教学,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以及理论实践多维融合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OBE理念为指导进行混合式教学及考核评价方法设计,并基于翻转课堂有效整合不同维度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目前,该教学模式已面向河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了3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从学生、专家的反馈情况及课程目标达成情况来看,教学效果明显,多维融合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拓展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 数据结构 混合式教学 多维度考核
下载PDF
医学免疫学课程“B to B”循环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
作者 闫东梅 杨巍 +4 位作者 付海英 李冬 倪维华 齐妍 袁红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07-1509,共3页
医学免疫学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注重免疫学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熟悉专业英语,自觉关注前沿知识,具备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能力。但已有的教学模式缺少临床疾病相关事件讲解,实验内容及项目安排与临床严重脱节,对解决临床问题方面的科学研... 医学免疫学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注重免疫学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熟悉专业英语,自觉关注前沿知识,具备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能力。但已有的教学模式缺少临床疾病相关事件讲解,实验内容及项目安排与临床严重脱节,对解决临床问题方面的科学研究明显不足。本教研团队从临床实际(Bedside)问题出发,回到基础研究(Bench),再去临床解决实际问题(Bedside),建立免疫学教学的“B to B”循环模式,全面培养具有临床胜任能力、科研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国际视野的高级医学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 临床 基础 循环 结合 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