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鲁氏菌S2、M5及A19疫苗免疫羊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孙晶晶 吴锦艳 +7 位作者 曹小安 陈妍 尹双辉 周建华 兰喜 李学瑞 刘永生 尚佑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7-292,共6页
为评价不同商品化布鲁氏菌疫苗对小尾寒羊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及疫苗免疫效果,本研究选取3月龄~6月龄的羔羊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布鲁氏菌疫苗S2口服组(70只)、A19皮下注射组(30只)、M5皮下注射组(70只)、M5口服组(70只)和对照组(30只),并... 为评价不同商品化布鲁氏菌疫苗对小尾寒羊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及疫苗免疫效果,本研究选取3月龄~6月龄的羔羊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布鲁氏菌疫苗S2口服组(70只)、A19皮下注射组(30只)、M5皮下注射组(70只)、M5口服组(70只)和对照组(30只),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疫苗免疫后不同时间段羊血清中IgM和IgG抗体的消长规律,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ELISA方法检测疫苗免疫后不同时间段羊血清中抗体转阳率和抗体持续期的变化趋势,统计分析其抗体消长规律。结果显示,免疫前,所有实验羊均未检测到抗体,不同疫苗免疫后羊产生的IgM抗体水平最高的是A19皮下注射组,最低的是M5口服组,在免疫7 d^14 d内4组实验组羊的IgM抗体水平均达到峰值,其抗体持续时间在45 d^60 d。不同疫苗免疫后羊产生IgG抗体水平最高的是M5皮下注射组,最低的是M5口服组,在免疫7 d^28 d内4组实验组羊的IgG抗体水平均达到峰值,其抗体持续时间在60 d以上。M5皮下注射组、A19皮下注射组、M5口服组和S2口服组羊在免疫7 d^14 d内抗体转阳率均达到最大值:采用RBPT方法检测抗体转阳率分别为67%、56%、41%和45%,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抗体转阳率分别为71%、56%、37%和38%,其抗体水平持续时间约为150 d。抗体水平结果表明,A19疫苗可以用于羊布鲁氏菌病的免疫,M5疫苗皮下注射免疫羊的效果最好,口服S2的疫苗免疫效果要优于口服M5疫苗。本研究为制定羊布鲁氏菌病合理的疫苗免疫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绵羊 布鲁氏菌疫苗 抗体消长规律
下载PDF
穿膜肽与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膜蛋白单域抗体融合表达和入胞活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丽 张辛铭 +3 位作者 尹双辉 张涛涛 杨顺利 薛慧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3,共6页
为获得能自主进入细胞的单域抗体(sdAb),将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膜蛋白(M)的sdAb与一种细胞穿膜肽(TAT)融合表达,并纯化重组TAT-sdAb蛋白。用ELISA方法检测TAT-sdAb与M蛋白的结合活性,免疫荧光试验验证其穿Vero细胞膜活性、最适作... 为获得能自主进入细胞的单域抗体(sdAb),将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膜蛋白(M)的sdAb与一种细胞穿膜肽(TAT)融合表达,并纯化重组TAT-sdAb蛋白。用ELISA方法检测TAT-sdAb与M蛋白的结合活性,免疫荧光试验验证其穿Vero细胞膜活性、最适作用时间和剂量,并将TAT-sdAb与胞内PEDV进行共定位研究。结果证实,sdAb与TAT融合表达不影响其与M蛋白的结合活性,在使用剂量为50μg/mL、作用3 h时,能明显观察到其进入Vero细胞,并与胞内的PEDV呈现共定位分布。结果表明,融合TAT的sdAb具有抗原结合活性和穿膜活性,为基于单域抗体的药物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为PEDV感染细胞的动态过程研究提供了可靠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穿膜肽 流行性腹泻病毒 膜蛋白 单域抗体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衣壳蛋白优势B细胞表位重组蛋白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高雪 张辛铭 +4 位作者 肖星星 杨顺利 尚佑军 尹双辉 蔡建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共7页
猪圆环病毒2型(PCV-2)衣壳蛋白(Cap)是研制基因工程疫苗和血清抗体检测方法的主要候选抗原。为筛选免疫原性强的Cap抗原表位,将定位在Cap上的6个B细胞线性表位的编码基因序列重新组合,命名为R1234、R1235、R1236、R2345、R2346和R3456,... 猪圆环病毒2型(PCV-2)衣壳蛋白(Cap)是研制基因工程疫苗和血清抗体检测方法的主要候选抗原。为筛选免疫原性强的Cap抗原表位,将定位在Cap上的6个B细胞线性表位的编码基因序列重新组合,命名为R1234、R1235、R1236、R2345、R2346和R3456,然后克隆至pET32a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埃希菌中进行诱导表达。通过对表达和纯化条件的优化,最终获得6个多抗原表位串联体的重组蛋白。Western blot和间接ELISA结果显示,6组重组表位蛋白均能被PCV-2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将其与完整Cap分别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后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因子水平以及脾脏淋巴细胞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结果表明,R2346组合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因子IFN-γ、IL-4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脾脏淋巴细胞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说明该重组蛋白能够刺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因此,筛选获得的R2346重组表位蛋白可以作为研制PCV-2多表位基因工程疫苗和血清抗体诊断方法的候选抗原,用于PCV-2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衣壳蛋白 抗原表位 免疫原性
下载PDF
Discrepancy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in Different Tissues by One-Step RT-PCR and Nested RT-PCR 被引量:3
4
作者 yin shuang-hui TIAN Hong +3 位作者 SHANG You-jun YANG Shun-li WU Jin-yan LIU Xiang-tao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0年第3期18-20,共3页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was used for the detection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 in blood and tissue samples of field cases and experimentally inoculated pigs. The distribution...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was used for the detection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 in blood and tissue samples of field cases and experimentally inoculated pigs. The distribution of CSFV in different organ samples showed some discrepancies in infected pigs. Four weaner pigs were inoculated with C-strain vaccine virus, then samples of spleen, tonsil, lung, mesenteric lymph node, kidney and brain were collected after slaughter and tested for E2 and NS5B genes using one-step RT-PCR and nested RT-PCR. Using the same method, 12 field cases were simultaneously studied. A discrepancy of CSFV in different samples was found upon detecting the target gene. The most reliable diagnostic organs were spleen and tonsil, and the nested RT-PCR assay provided a high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 method with comparable performance to the one-step RT-PCR ass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E2 gene NS5B gene TISSUES RT-PCR
下载PDF
羊口疮病毒ORFV129蛋白对树突状细胞成熟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杜国玉 吴锦艳 +8 位作者 曹小安 李玲霞 冯倩 尹双辉 周建华 刘永杰 尚佑军 刘湘涛 刘永生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0-706,共7页
为了探讨羊口疮病毒ORFV129蛋白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s)生物免疫学功能的影响,从小鼠骨髓腔中分离获得单核细胞,诱导分化为未成熟DCs并用不同浓度的ORFV129蛋白进行刺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成熟DCs的表面标记物MHC-Ⅱ、CD40等表达及... 为了探讨羊口疮病毒ORFV129蛋白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s)生物免疫学功能的影响,从小鼠骨髓腔中分离获得单核细胞,诱导分化为未成熟DCs并用不同浓度的ORFV129蛋白进行刺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成熟DCs的表面标记物MHC-Ⅱ、CD40等表达及吞噬FITC-dextran的能力,以及检测ORFV129蛋白作用DCs后分泌IFN-γ、IL-6等细胞因子的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ORFV129蛋白对DCs刺激T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IL-5的水平。结果显示,经10μg与5μg浓度的ORFV129蛋白作用24 h后,DCs表面分子CD80、CD40的表达显著上调,与未处理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经ORFV129蛋白刺激后DCs吞噬FITC-dextran的能力下降;10μg的ORFV129蛋白极显著地促进了IFN-γ、IL-6、IL-12p40等细胞因子的表达,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另外,经ORFV129蛋白处理的DCs还可刺激T细胞增殖,以及使培养上清中IFN-γ的分泌量显著增加。ORFV129蛋白可上调DCs表面MHC-Ⅱ、CD40、CD80和CD86分子表达,降低其吞噬能力,促进DCs分泌IFN-γ、IL-6、IL-10、IL-12p40等细胞因子,还可刺激T细胞增殖,表明ORFV129蛋白对DCs的成熟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FV129蛋白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 吞噬作用 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不同佐剂对矿化口蹄疫病毒样颗粒免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赵瑞翀 李硕 +4 位作者 潘颂佳 尹双辉 孙世琪 张小丽 郭慧琛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08-1013,共6页
为了进一步增强矿化口蹄疫病毒样颗粒疫苗的免疫效果,筛选最佳配伍佐剂是当前的研究重点之一。本研究选择不同佐剂与矿化O型口蹄疫病毒样颗粒(FMD VLPs-CaP)配伍,通过肌肉途径接种豚鼠,分析佐剂毒性,不同时间点采血测定其特异性抗体,并... 为了进一步增强矿化口蹄疫病毒样颗粒疫苗的免疫效果,筛选最佳配伍佐剂是当前的研究重点之一。本研究选择不同佐剂与矿化O型口蹄疫病毒样颗粒(FMD VLPs-CaP)配伍,通过肌肉途径接种豚鼠,分析佐剂毒性,不同时间点采血测定其特异性抗体,并于免疫后第28天攻毒,测定其保护率。结果显示,所选国内佐剂的组织毒性较小,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与进口佐剂ISA206之间免疫效果有差异,但其中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TR-1佐剂可以达到与进口佐剂ISA206相似的免疫效果,特异抗体效价显著高于ISA206组(P<0.05),且与206佐剂同样能维持28 d,豚鼠攻毒后可以提供100%保护。以上结果表明,STR-1佐剂可作为矿化FMD VLPs疫苗佐剂的候补产品,为口蹄疫疫苗佐剂产品的选择提供了前期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病毒样颗粒 佐剂 免疫效果
原文传递
布鲁氏菌免疫磁珠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孙晶晶 曹小安 +6 位作者 吴锦艳 尹双辉 周建华 兰喜 李学瑞 刘永生 尚佑军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43-1248,共6页
为建立高效、快速和准确检测布鲁氏菌病原的免疫磁珠qPCR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已经发表的布鲁氏菌流产株BRS 19 ku外膜蛋白(Omp19)基因组序列来设计qPCR方法所需要的引物和探针,利用免疫磁珠富集浓缩样品中少量的布鲁氏菌病原,建立了... 为建立高效、快速和准确检测布鲁氏菌病原的免疫磁珠qPCR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已经发表的布鲁氏菌流产株BRS 19 ku外膜蛋白(Omp19)基因组序列来设计qPCR方法所需要的引物和探针,利用免疫磁珠富集浓缩样品中少量的布鲁氏菌病原,建立了布鲁氏菌免疫磁珠qPCR检测方法。采用qPCR方法对免疫磁珠分离的布鲁氏菌的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免疫磁珠qPCR方法检测布鲁氏菌的最低检测限为1×10^3CFU/mL。该方法可以扩增不同种型布鲁氏菌,对其他细菌没有发生交叉反应。该方法的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均低于10%,具有较高稳定性。免疫磁珠qPCR方法与常规qPCR的符合率为94.74%,具有良好的吻合性。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免疫磁珠qPCR方法检测布鲁氏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为布鲁氏菌病的准确诊断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免疫磁珠 qPCR方法 敏感性
原文传递
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234纳米抗体的分离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8
作者 李玲霞 吴锦艳 +5 位作者 曹小安 冯倩 杜国玉 尹双辉 李江伟 尚佑军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63-2469,共7页
【背景】卵泡刺激素受体(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在人体成熟破骨细胞及单核细胞表面表达,成为阻断卵泡刺激素(FSH)作用的潜在靶点,制备亲和力较高的FSHR抗体已成为靶向治疗FSH相关疾病的切入点。【目的】构建FSHR... 【背景】卵泡刺激素受体(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在人体成熟破骨细胞及单核细胞表面表达,成为阻断卵泡刺激素(FSH)作用的潜在靶点,制备亲和力较高的FSHR抗体已成为靶向治疗FSH相关疾病的切入点。【目的】构建FSHR重组载体获得表达量较高的可溶性蛋白,进一步制备骆驼多克隆抗体及其纳米抗体。【方法】利用XhoⅠ和Bam HⅠ双酶切重组质粒p ET30a-FSHR234,将目的基因fshr构建于p GEX-4T-1载体并进行原核表达,利用Western blot及ELISA检测目的蛋白的配体结合能力。免疫新疆双峰驼制备骆驼多克隆抗体,并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获得FSHR纳米抗体。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FSHR抗体在coav-3的表达情况。【结果】构建了pGEX-4T-1-FSHR234重组质粒,获得了表达量较高的FSHR234可溶性蛋白;并构建了5株FSHR纳米抗体,鉴定出一株结合能力较强的纳米抗体,命名为VHH-3F9。【结论】制备的骆驼FSHR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128 000,筛选获得的VHH-3F9纳米抗体能与FSHR234具有较高的结合性,且两者均能表达于coav-3细胞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刺激素受体 PGEX-4T-1 胞外区 纳米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