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希望为底色的愤怒:英美批判教育学者的情感特征
1
作者 周险峰 杨启国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30,111,共12页
以希望为底色的愤怒是英美批判教育学者的情感特征。愤怒既是对发生在自我身上不公正事件的反应,也是对破坏社会民主的激烈反应;希望既是对过往的拒绝,也是对未来的设想,更是对当下行动的呼吁。希望指引愤怒的行动,愤怒促成希望的实现... 以希望为底色的愤怒是英美批判教育学者的情感特征。愤怒既是对发生在自我身上不公正事件的反应,也是对破坏社会民主的激烈反应;希望既是对过往的拒绝,也是对未来的设想,更是对当下行动的呼吁。希望指引愤怒的行动,愤怒促成希望的实现。20世纪中后期,动荡的时代环境、个人独特的成长经历以及对异质性他者的承认的认知性因素促成情感的生成。在情感的驱动下,批判教育学者转变自身学术立场,以批判性语言与可能性语言重构理论,破译教育演绎社会再生产的逻辑,探求教育改变社会再生产的可能性,从而,在抨击当下资本主义世界的不公正现象的基础上,勾勒具体乌托邦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教育学 情感 情感特征 希望 愤怒 具体乌托邦
下载PDF
大型汽轮机长叶片全工况动应力数值计算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关淳 杨其国 +3 位作者 李宇峰 马义良 曹登庆 梁天赋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2-609,共8页
针对当代大型汽轮机全工况灵活性运行关注的突出问题,以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1000 MW等级空冷汽轮机低压末级叶片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长叶片动应力仿真分析方法。结合长叶片动态试验,论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理论分析表明,汽... 针对当代大型汽轮机全工况灵活性运行关注的突出问题,以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1000 MW等级空冷汽轮机低压末级叶片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长叶片动应力仿真分析方法。结合长叶片动态试验,论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理论分析表明,汽轮机低负荷运行工况下流动分离引起叶片表面涡激效应是叶片动应力增加的重要因素。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将气动流场叶片表面压力脉动值作为结构场激振力的激振因子,进而计算分析叶片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应力是可行且有效的。经过多方案比较,仿真计算与试验结果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叶片仿真和动态试验的结果表明,末级叶片最大动应力出现在20%负荷附近,叶身动应力峰值约为许用值5%,具有足够的耐振强度和安全裕度,能很好满足大型汽轮机全工况灵活性安全可靠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工况 长叶片 动应力 激振因子 动态试验
下载PDF
太阳能海水淡化动态仿真和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辰斌 杨其国 +2 位作者 徐洪涛 张剑飞 张伟康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55-361,共7页
设计一种由槽式集热器和多级闪蒸装置构成的全天候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日均淡水产量为3000 m3。应用上海市的气象数据,引入多级闪蒸简化算法,采用TRNSYS软件进行动态仿真,并利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法对设计系统和常规能源淡化系统进行经... 设计一种由槽式集热器和多级闪蒸装置构成的全天候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日均淡水产量为3000 m3。应用上海市的气象数据,引入多级闪蒸简化算法,采用TRNSYS软件进行动态仿真,并利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法对设计系统和常规能源淡化系统进行经济性对比。结果表明:太阳能淡化系统的年平均太阳能保证率为41.11%;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位于上海市的太阳能淡化系统单位造水成本为18.48元/m3;当通货膨胀率低于8.5%或天然气价格高于2.09元/m3时,太阳能淡化系统相较于同等规模的常规能源淡化系统,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海水淡化 生命周期 多级闪蒸 动态仿真
下载PDF
不同流场结构对PEMFC性能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拴羊 杨其国 +3 位作者 徐洪涛 毛逸君 王珂 刘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2-67,共6页
该文模拟常规矩形平行流场、正六边形平行流场和正六边形蜂窝状仿生学流场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极化曲线、氧气和水分布、膜电流密度以及压降和寄生功率密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六边形流场表现出良好的输出性... 该文模拟常规矩形平行流场、正六边形平行流场和正六边形蜂窝状仿生学流场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极化曲线、氧气和水分布、膜电流密度以及压降和寄生功率密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六边形流场表现出良好的输出性能,且正六边形蜂窝状流场的电流密度比常规矩形平行流场和正六边形平行流场分别提升11.28%和4.95%。此外,常规矩形平行流场、正六边形平行流场和正六边形蜂窝状流场的氧气不均匀度分别为0.64、0.53和0.41,正六边形蜂窝状流场展现出更好的水和膜电流密度分布能力,进一步说明正六边形流场缓解了氧气、水和膜电流密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正六边形蜂窝状流场压降虽比常规矩形平行流场和正六边形平行流场分别增加40.0%和27.7%,有较高的寄生功率密度,但仍获得了最大的净输出功率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流场 数值模拟 结构优化
下载PDF
GH 3128和AISI 616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动力发电系统环境下的腐蚀行为
5
作者 许梓源 杨其国 +3 位作者 毛世杰 林卓越 武卫东 杨英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9204-9213,共10页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中高温部件合金材料的腐蚀问题,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种类合金的抗腐蚀性能,该文选取镍基合金GH 3128和马氏体合金AISI 616,研究其在550℃、20MPa的S-CO_(2)...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中高温部件合金材料的腐蚀问题,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种类合金的抗腐蚀性能,该文选取镍基合金GH 3128和马氏体合金AISI 616,研究其在550℃、20MPa的S-CO_(2)环境下的腐蚀行为(最高900h),并利用四点应力装置研究应力加载对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等表征方法对实验后样品的微观形貌、氧化物的物相以及氧化膜厚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镍基合金GH 3128生成单层的Cr2O3氧化膜;而马氏体合金AISI 616生成双层氧化膜结构,外层主要是Fe3O4,内层是富Fe、Cr氧化物。随着腐蚀时间增长,两者氧化膜厚度都有所增长,但GH 3128最终厚度远小于AISI 616,并且渗碳量也较小,而AISI 616有明显的渗碳现象。应力加载能够加快合金的腐蚀速率,增大其氧化膜的厚度,促进渗碳,还会改变其腐蚀产物的结构。并且,应力的加载对于AISI 616的影响远高于GH 3128。镍基合金GH 3128对于氧化、渗碳和应力腐蚀的抗性均高于马氏体合金AISI 616,更推荐GH 3128应用于550℃,20MPa的S-CO_(2)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布雷顿循环 GH 3128 AISI 616 氧化 渗碳 应力
下载PDF
奥氏体钢SP2215和马氏体钢X19CrMoNbVN11-1在高温高压超临界CO_(2)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卓越 杨其国 +1 位作者 杨英英 许梓源 《能源研究与信息》 CAS 2023年第4期222-231,共10页
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具有循环效率高、体积小等优点,实际应用中循环系统部件面临因焊接及叶片自身旋转等拉应力的存在而加重腐蚀的问题,因此探明部件材料腐蚀行为是其在工程领域中应用的前提条件之一。搭建了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 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具有循环效率高、体积小等优点,实际应用中循环系统部件面临因焊接及叶片自身旋转等拉应力的存在而加重腐蚀的问题,因此探明部件材料腐蚀行为是其在工程领域中应用的前提条件之一。搭建了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实验台,模拟实际应用工况,并添加四点应力装置为样件施加载荷。研究了奥氏体钢SP2215和马氏体钢X19CrMoNbVN11-1(简称X19)在20 MPa/550℃的CO_(2)环境中未加载和加载应力下的腐蚀行为(900 h)。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对两种材料腐蚀产物的形貌和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材料的腐蚀行为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SP2215样件的氧化物主要为Cr_(2)O_(3)和Fe_(3)O_(4),但应力加载样件表面Fe_(3)O_(4)信号更强烈。应力加载加剧了样件的腐蚀,增加了氧化膜厚度,使样件表面发生了严重的氧化层脱落。未加载的X19表面出现了单质碳,生成的氧化物为Fe_(3)O_(4)与FeCr_(2)O_(4),且可能存在分层现象。SP2215抗腐蚀能力优于X19,实验中并未出现明显的渗碳腐蚀现象。研究可为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工程应用选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奥氏体钢 马氏体钢 应力 腐蚀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王胜鹏 高士伟 +5 位作者 滕靖 叶飞 桂安辉 郑鹏程 杨齐国 韩汉山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26-232,共7页
传统的茶叶品质感官审评方法和湿化学检测方法具有结果评价主观性强、测定费时、费力等局限性,而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析技术手段,具有快速、无损、结果客观等优势,在茶行业上得到应用。本文在概述近红外光谱技术原理基础上,... 传统的茶叶品质感官审评方法和湿化学检测方法具有结果评价主观性强、测定费时、费力等局限性,而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析技术手段,具有快速、无损、结果客观等优势,在茶行业上得到应用。本文在概述近红外光谱技术原理基础上,主要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鲜叶品质分析、成分检测、茶叶等级识别、茶种类鉴别、茶地理溯源和茶叶深加工产品分析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分析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行业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茶叶 品质分析 等级评价 种类鉴别 茶地理溯源 茶深加工产品分析
下载PDF
茉莉绿碎茶窨花工艺的优化及理化品质改善 被引量:3
8
作者 叶飞 桂安辉 +7 位作者 刘盼盼 王胜鹏 胡善斌 雷大焰 韩汉山 杨齐国 高士伟 郑鹏程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5-142,共8页
为了提高茉莉绿碎茶产品品质,以现行窨花工艺为对照,比较分析不同工艺流程处理所制样品的感官得分、色泽品质、理化成分、香气组分和生产成本,采用感官分析、化学计量法、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气... 为了提高茉莉绿碎茶产品品质,以现行窨花工艺为对照,比较分析不同工艺流程处理所制样品的感官得分、色泽品质、理化成分、香气组分和生产成本,采用感官分析、化学计量法、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方法(GC-O)技术,对比筛选了不同窨花工艺对茉莉绿碎茶理化品质和香气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增加窨花次数和增加提花工艺后,所制的茉莉绿碎茶感官得分明显提高了1.92~4.25分;干茶亮度提高了4.05%~5.20%(p<0.01),干茶和叶底色泽变红(p<0.01);儿茶素苦涩味指数降低了2.35%~8.87%,综合理化品质得到升高;同时鉴定得到了茉莉绿碎茶中20种呈香成分,其中苯甲酸甲酯、芳樟醇、乙酸苯甲酯和水杨酸甲酯的呈香强度≥3。综合来看,“一窨一提”工艺所制茉莉绿碎茶的品质符合商品要求,成本相对较低,更适合实际生产的技术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绿碎茶 窨花工艺 色泽 理化品质 特征香气成分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物性参数测量方法综述 被引量:4
9
作者 高明 申楠楠 +2 位作者 章立新 杨其国 刘婧楠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43,共12页
对于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物性参数的获取,一般可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直接查询,但SCO_(2)在临界点处物性发生剧烈变化。在实际工业应用中,S-CO_(2)的密度、粘度和热导率这3个方面对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研究... 对于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物性参数的获取,一般可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直接查询,但SCO_(2)在临界点处物性发生剧烈变化。在实际工业应用中,S-CO_(2)的密度、粘度和热导率这3个方面对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研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了解目前S-CO_(2)物性的测量方法,该文对当前所涉及到的S-CO_(2)基本物性测量方法进行梳理,包括密度测量法中的可变体积法、单双沉浮法、振动管法;导热率测量法中的平板法、双圆筒和热线法;粘度测量中的落球法、粒子沉降法、旋转体法、振动盘法、振动线法。在对物性测量方法的整理后,提出可使用振动梁法测量S-CO_(2)的密度,振动线法测量S-CO_(2)的粘度,平板法测量S-CO_(2)的热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物性测量 粘度 密度 热导率
下载PDF
基于旋转机械温度场测量的SAW高温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强 李鸿源 +2 位作者 王鑫雨 杨琦国 徐鸿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44-449,共6页
为保证高温工作条件下旋转机械温度的实时直接监测,研究了声表面波无线无源测温方法中电极结构参数对温度测量特性的影响。采用多物理场耦合的有限元模型对硅酸镓镧基底的高温声表面波温度传感器进行模拟,分析了电极厚度和宽度对传感器... 为保证高温工作条件下旋转机械温度的实时直接监测,研究了声表面波无线无源测温方法中电极结构参数对温度测量特性的影响。采用多物理场耦合的有限元模型对硅酸镓镧基底的高温声表面波温度传感器进行模拟,分析了电极厚度和宽度对传感器温度测量特性及无线传输特性的影响,获得了高温工况下传感器电极优化设计参数。结果表明:电极厚度对品质因数Q的影响大于电极宽度;对谐振频率、机电耦合系数K2和品质因数Q进行综合分析,在高温测量下归一化厚度应该选择在0.5%~1.0%范围内,金属化率应该选择在0.5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机械 声表面波 测温 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相对湿度测量教学实验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盛健 刘聪 +3 位作者 杨其国 张华 武卫东 黄晓璜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2年第5期100-104,共5页
深度融合湿度、湿空气、测量、标定等多个课程知识点,利用湿敏元件在吸湿或脱湿过程中电阻值变化的原理,采用高分子纳米复合气湿敏材料,设计了基于分压和放大电路的电子湿度计,在不同相对湿度下检测电压值,以校验电压值与相对湿度的线... 深度融合湿度、湿空气、测量、标定等多个课程知识点,利用湿敏元件在吸湿或脱湿过程中电阻值变化的原理,采用高分子纳米复合气湿敏材料,设计了基于分压和放大电路的电子湿度计,在不同相对湿度下检测电压值,以校验电压值与相对湿度的线性关系。实验项目训练内容综合性强、难度适中,兼具热工基本量的测量、电工电子等知识和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等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测量 传感器 相对湿度
下载PDF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折射率及密度预测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孙辉 章立新 +2 位作者 杨其国 高明 刘婧楠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9-64,共6页
基本光学性质折射率是研究物质物理性质的重要参数。本文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为对象,整合各文献在不同温度、压力下对S-CO2折射率的测量数据,使用遗传算法(GA)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建立了预测S-CO2折射率的模型,并基于S-CO2密度与波... 基本光学性质折射率是研究物质物理性质的重要参数。本文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为对象,整合各文献在不同温度、压力下对S-CO2折射率的测量数据,使用遗传算法(GA)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建立了预测S-CO2折射率的模型,并基于S-CO2密度与波长、折射率内在联系的洛伦兹-洛伦兹关系式,对S-CO2的密度进行反演。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S-CO2折射率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0.844%;反演的S-CO2密度值同REFPROP软件结果相比,平均误差不超过3.65%;在亚临界和超临界区,通过实验测量折射率来研究CO2物性是可行的;在近临界区,由于CO2物性变化剧烈,对折射率变化规律的测量及折射率与CO2物性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折射率 洛伦兹-洛伦兹关系式 GA-BP神经网络 密度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近临界区CO2折射率异常波动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辉 章立新 +2 位作者 杨其国 刘婧楠 高明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6-432,共7页
为揭示近临界区CO2折射率的异常波动现象,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对CO2在近临界区的微观分子结构及密度时间序列曲线的混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微观层面上看,近临界区CO2是单分子和团簇体的多元混合状态,团簇种类复杂,密度不一... 为揭示近临界区CO2折射率的异常波动现象,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对CO2在近临界区的微观分子结构及密度时间序列曲线的混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微观层面上看,近临界区CO2是单分子和团簇体的多元混合状态,团簇种类复杂,密度不一且随时变化,进而影响光对最短路径的找寻,光屏上会出现无规则的长条纹,难以通过光斑条纹的特性获取近临界区CO2的折射率;近临界区系统密度剧烈波动,根据Lorentz-Lorenz公式,密度的波动会直接引起线性或非线性折射率的剧烈波动,导致无法直接获得近临界区CO2的折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分子动力学模拟 折射率 径向分布函数 团簇 密度时间序列曲线
下载PDF
空调用翅片管式换热器腐蚀及防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余鑫泉 盛健 +2 位作者 张华 杨其国 段炀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空调用翅片管式换热器长期使用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腐蚀,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导致整个空调系统的能效降低。本文介绍了翅片管式换热器3种主要的腐蚀机理:蚁巢腐蚀、点蚀和间隙腐蚀,从形貌、压降及传热特性3个方面分析了腐蚀对翅片管式换... 空调用翅片管式换热器长期使用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腐蚀,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导致整个空调系统的能效降低。本文介绍了翅片管式换热器3种主要的腐蚀机理:蚁巢腐蚀、点蚀和间隙腐蚀,从形貌、压降及传热特性3个方面分析了腐蚀对翅片管式换热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翅片管式换热器腐蚀后,传热系数和换热量均减小,空气侧压降受影响较小,在5 Pa以内。总结归纳了翅片管式换热器抗腐蚀性的研究现状,发现改善换热器抗腐蚀性能的研究集中于制备出耐腐蚀性更好的防腐涂层。最后,总结和展望了制冷空调换热器腐蚀防护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管式换热器 传热系数 防腐涂层 腐蚀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换热网络综合的阻尼优化方法
15
作者 刘薇薇 崔国民 +3 位作者 张璐 肖媛 杨其国 张冠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60-2072,共13页
针对启发式方法优化换热网络在优化后期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提出一种阻尼优化方法,即通过引入延缓概率的概念,以一定的概率不接受费用下降的结构,延缓该结构形成固定匹配,避免因连续变量优化过快导致整型变量优化不充分而陷入局部最... 针对启发式方法优化换热网络在优化后期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提出一种阻尼优化方法,即通过引入延缓概率的概念,以一定的概率不接受费用下降的结构,延缓该结构形成固定匹配,避免因连续变量优化过快导致整型变量优化不充分而陷入局部最优。通过探讨不同阶段的优化特点及优化陷入局部极值的成因,进而提出分阶段延缓策略,合理调控延缓条件以及延缓概率的取值,从而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最后采用四个不同规模的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跳出局部最优解,促进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网络 优化 局部极值 延缓 结构进化 模型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New type steam turbine for cogeneration
16
作者 He Jianren yang qiguo Xu Damao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0年第3期81-84,共4页
A concept of energy saving & efficiency improving from cold source for cogeneration steam turbine was discussed herein. A new type "NCB" cogeneration steam turbine was proposed,which could considerably i... A concept of energy saving & efficiency improving from cold source for cogeneration steam turbine was discussed herein. A new type "NCB" cogeneration steam turbine was proposed,which could considerably increase heat supply capacity,thermal efficiency and electric power. Taking 300 MW cogeneration steam turbine as an example,the results show that heat supply capacity reaches the maximum,i.e. increases by 30 %,thermal efficiency is improved by 12 %,and electric power is enhanced by 15 MW during peak heat lo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d source new type cogeneration steam turbine energy saving emission reducing economic effect
下载PDF
海拉尔国家森林公园樟子松古树保护对策
17
作者 闫良 杨旗国 李庆花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0年第4期31-32,34,共3页
樟子松古树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生态、景观与科学价值,海拉尔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唯一以樟子松古树自然景观为主题的AAA级景区。文章从樟子松古树保护前期准备、具体措施、全社会内外联动保护氛围的形成三方面提出对策,为海拉尔国家... 樟子松古树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生态、景观与科学价值,海拉尔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唯一以樟子松古树自然景观为主题的AAA级景区。文章从樟子松古树保护前期准备、具体措施、全社会内外联动保护氛围的形成三方面提出对策,为海拉尔国家森林公园樟子松古树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古树名木 保护措施
下载PDF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recent advancements and developments in heat exchanger network synthesis techniques
18
作者 XU Yue LIU WeiWei +4 位作者 ZHANG Lu CUI Guo Min XIAO Yuan ZHANG GuanHua yang qiguo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35-356,共22页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ational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ing energy demand have improved heat exchanger network(HEN)synthesis.The HEN synthesis involves several optimizations of matches,distributions of heat l...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ational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ing energy demand have improved heat exchanger network(HEN)synthesis.The HEN synthesis involves several optimizations of matches,distributions of heat loads,and stream splitting of heat units.Thus,obtaining good results at high efficiency has been the main standard for evaluating the techniques in the research area of HEN synthesis.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main contributions of the existing HEN synthesis techniques.To compare related data quantitively,information on ten typical case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Furthermore,recently improved solutions for commonly encountered existing literature cases demonstrate the evolution and competition trends in the field of HEN synthesis.The comparison data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not only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 but also present the optimization directions.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it is noted that there is still a large room for improvement,and current approaches are incapable of dealing with all HEN cases.Moreover,it is still difficult to escape a local optimum and overcome structural constraints when seeking the global optimum.As a follow-up to the current work,the parallel computing mode and adaptively coordinating the ratio of global and local searching abilities are major development trends for future investi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 integration heat exchanger network synthesis sequential synthesis method simultaneous synthesis method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development optimization quality
原文传递
超临界二氧化碳水平加热流动中浮升力效应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高明 张帮辉 +2 位作者 崔文斌 杨其国 任燕 《动力工程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663-1671,共9页
为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在水平管道中加热流动时产生的浮升力效应对其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相同工况下光管与内插螺旋丝管的流动传热实验。研究了壁面热流密度与质量流速对浮升力效应的影响,并且讨论了管道中插入螺旋丝后... 为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在水平管道中加热流动时产生的浮升力效应对其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相同工况下光管与内插螺旋丝管的流动传热实验。研究了壁面热流密度与质量流速对浮升力效应的影响,并且讨论了管道中插入螺旋丝后对壁面温度分布、传热模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浮升力的作用,S-CO_(2)在水平加热流动中,会沿重力方向产生温度分层,导致顶部、底部的壁面温度产生较大的温度差值,最大壁面温度差值达到48 K;管内插入螺旋丝后有效抑制了浮升力导致的温度分层现象,底部传热系数提高了60%以上,顶部传热系数提高了140%以上。根据实验结果对4种传热关联式进行验证,发现Bishop公式的综合表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水平流动 传热 浮升力
下载PDF
公用工程灵活匹配的节点非结构拓展模型
20
作者 韩新宇 段欢欢 +3 位作者 崔国民 肖媛 杨其国 张冠华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7-716,共10页
建立一种拓展节点非结构模型,在冷热两端,各额外增设一条冷热流股和常规热冷流股进行匹配,判定冷热内部公用工程的生成,实现公用工程在冷热流股上任意位置的独立匹配,提升模型自由度。将强制进化随机游走算法引入到实际工程算例9SP、10S... 建立一种拓展节点非结构模型,在冷热两端,各额外增设一条冷热流股和常规热冷流股进行匹配,判定冷热内部公用工程的生成,实现公用工程在冷热流股上任意位置的独立匹配,提升模型自由度。将强制进化随机游走算法引入到实际工程算例9SP、10SP、15SP中进行优化,最优结果比现有文献分别节省了5600$·a^(-1)、848$·a^(-1)、4455$·a^(-1)。该拓展模型的应用不仅可以得到更经济的换热网络设计,并且具有更强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非结构模型 换热网络优化 内部公用工程 优化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