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远震P波数据重建研究
1
作者 杨歧焱 吴庆举 +4 位作者 魏亚杰 曹静杰 蔡志成 杨志权 盛艳蕊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3-424,共12页
本文将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地震观测数据重建方法用于天然远震事件的P波到时处理之中,基于曲波(curvelet)变换,建立基于L_(1)范数的正则化反演模型,并采用迭代收缩阈值算法(ISTA)求解该模型。针对在内蒙古布设的流动地震台阵记录到的远... 本文将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地震观测数据重建方法用于天然远震事件的P波到时处理之中,基于曲波(curvelet)变换,建立基于L_(1)范数的正则化反演模型,并采用迭代收缩阈值算法(ISTA)求解该模型。针对在内蒙古布设的流动地震台阵记录到的远震波形数据,对其进行稀疏采样,采用稀疏反演重建方法对欠采样数据进行重建,并拾取重建数据的P波到时,之后开展远震P波层析成像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远震天然地震观测数据在曲波变换中表现出稀疏性,可利用压缩感知方法实现远震P波数据的完备化处理。基于内蒙古流动地震台阵数据三维P波成像也表明,基于压缩感知的数据重建技术可以提高地震层析成像的分辨率,且压缩感知采集技术在天然地震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曲波变换 远震P波 数据重建 L_(1)范数
下载PDF
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M_(S)6.0地震震区三维S波精细速度结构 被引量:2
2
作者 吴萍萍 李大虎 +6 位作者 詹艳 郭慧丽 刘雪华 徐微 杨歧焱 鲁来玉 丁志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86-2403,共18页
近年来,四川盆地南缘(川南)中强地震频次增多和地震活动性增强,2021年9月16日四川省泸州市泸县M_(S)6.0地震的发生再次引起国内外学者对川南地区深部孕震环境和潜在地震危险性的密切关注.为了探究泸县6.0级地震震区的深部结构特征,本文... 近年来,四川盆地南缘(川南)中强地震频次增多和地震活动性增强,2021年9月16日四川省泸州市泸县M_(S)6.0地震的发生再次引起国内外学者对川南地区深部孕震环境和潜在地震危险性的密切关注.为了探究泸县6.0级地震震区的深部结构特征,本文基于最新布设于震区70个短周期密集地震台站的观测资料,采用背景噪声成像法构建了泸县M_(S)6.0震区三维S波精细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喻家寺向斜和华蓥山断裂带东/西支深部速度结构表现明显非均匀性,喻家寺向斜构造区在深度3.0 km内表现为低速,随着深度增加,速度逐渐增大.华蓥山断裂带东、西支除了存在局部低速非均匀体,整体上表现为NE-SW展布的高速特征.泸县震源区西侧4.0~6.0 km深度呈现低速异常,东侧则表现高速异常分布,主震位于高低速分界带,震区周边存在大范围的明显线状几何特征的地震分布,震源深度优势分布层位主要集中在3.0~5.0 km之间.综合已有的资料分析,主震西侧的低速异常区指示着该处可能存在流体,推测泸县6.0级地震可能是在区域构造应力和流体扰动的作用下,泸县震区的先存隐伏断层发生错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县地震 背景噪声成像 S波速度结构 华蓥山断裂带 孕震环境
下载PDF
基于V_(P)/V_(S)波速比模型约束的张渤地震带深部电性结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吴萍萍 丁志峰 +2 位作者 谭捍东 杨歧焱 王兴臣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716-2732,共17页
张渤地震带是中国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北西向地震活动带,获取深部精细的电性结构有助于探究该区域深部孕震环境及动力学机制等科学问题.为了提高大地电磁法深度分辨率,本文提出基于V_(P)/V_(S)波速比地震学模型约束的二维大地电磁反演法... 张渤地震带是中国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北西向地震活动带,获取深部精细的电性结构有助于探究该区域深部孕震环境及动力学机制等科学问题.为了提高大地电磁法深度分辨率,本文提出基于V_(P)/V_(S)波速比地震学模型约束的二维大地电磁反演法,通过理论模型合成数据检验了算法的可靠性.将算法应用于张渤地震带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对比分析大地电磁无约束和有约束反演结果,检验算法在张渤地震带应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最后结合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发现:反演获取的电阻率模型的电阻率梯度带与断层的空间分布吻合;唐山断裂带中上地壳表现为高阻特征,在下地壳底部有上涌的高导异常体,推测该区域深部高导区域与幔源物质侵入有关;三河—平谷断裂带浅部低阻异常与深部低阻异常不连续,地震主要分布于不连续区域;太行山山前断裂电阻率结构上表现为明显的电阻率变化梯度带,高阻异常体规模大、延伸到下地壳;张家口断裂带中下地壳高导异常区域比怀来盆地深部高导异常区域规模大,这可能暗示张家口断裂带的深部物质作用更为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渤地震带 大地电磁法 V_(P)/V_(S)波速比 电性结构 约束反演
下载PDF
张渤地震带及邻区近震体波成像及孕震环境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歧焱 吴庆举 +3 位作者 盛艳蕊 高家乙 宋键 邸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251-3262,共12页
针对张渤地震带深部孕震构造环境和地幔岩浆对地壳底侵作用的问题,本文充分收集了华北地区区域数字地震台网176个固定台站记录到的观测数据,应用近震体波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华北地区地壳的P波三维速度结构和VP/VS波速比.依据VP/VS波速... 针对张渤地震带深部孕震构造环境和地幔岩浆对地壳底侵作用的问题,本文充分收集了华北地区区域数字地震台网176个固定台站记录到的观测数据,应用近震体波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华北地区地壳的P波三维速度结构和VP/VS波速比.依据VP/VS波速比能反映岩石物理性质和流变学特征的特性,并结合人工地震测深剖面、大地电磁测深、地球化学等成果,讨论了张渤地震带的孕震环境和动力学机制等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张渤地震带强震位于高低速异常分界线附近或偏向高速体一侧,震源体下方均存在广泛的低速异常分布,据此推测这些低速异常的存在可能与流体有关,同时也揭示出张渤地震带地震主要分布在上地壳,从震源深度分布及地壳物性结构分析上地壳具有发震的构造背景,也有发震的物性基础,是一个易震层和多震层.张渤地震带地壳内部在20km下方存在偏高的波速比特征,这些可能反映了在该区域内中、上地壳幔源物质的侵入和热状态的岩体在横向上的变化,可能是地幔岩浆长期底侵作用的结果.由于深部幔源物质的侵入,使得地壳深部流体的供给量增加,在地壳发震层下长期存在的流体会影响断裂带的结构,降低断裂带的强度,使区域应力场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断裂带上应力的集中,进而引发地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走时 层析成像 波速比 张渤地震带
下载PDF
拉萨盆地隐伏断裂浅层反射地震探测及断层活动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谢平 杨歧焱 +2 位作者 尤惠川 周月玲 许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8-15,共8页
为探测拉萨山间盆地隐伏活动断裂,采用人工震源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提出了该地区地质条件下隐伏断裂勘探时震源选择、观测系统设计以及参数确定、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断层识别的基本方法,查明了娘热断裂、那林拉卡断裂、拉萨断裂、夺... 为探测拉萨山间盆地隐伏活动断裂,采用人工震源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提出了该地区地质条件下隐伏断裂勘探时震源选择、观测系统设计以及参数确定、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断层识别的基本方法,查明了娘热断裂、那林拉卡断裂、拉萨断裂、夺底断裂的走向、倾向、上断点埋深及其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位置等主要参数,探测表明拉萨市城近地区发育有娘热、那林拉卡、拉萨、夺底等4条北西-北西西向断裂;娘热断裂和夺底断裂近垂直或高角度北倾,为逆走滑或走滑断层;那林拉卡断裂和拉萨断裂近垂直或高角度南倾为主,也是逆走滑断层;娘热、那林拉卡、拉萨、夺底等4条断裂均为晚更新世活动断层,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27~0.40 mm/a。为拉萨盆地及周边地区活动断层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填补了该地区浅层地震勘探资料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断裂 山间盆地 地震勘探 拉萨
下载PDF
超浅层地震勘探在青岛王哥庄断裂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歧焱 尤惠川 邸龙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4-292,共9页
目前国内外对目标层埋深仅有几十米(甚至十几米)的超浅层地震勘探经验不多,理论研究也不够深入。本文从城市活断层探测的角度出发,利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及数学等学科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探讨超浅层地震勘探在青岛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 目前国内外对目标层埋深仅有几十米(甚至十几米)的超浅层地震勘探经验不多,理论研究也不够深入。本文从城市活断层探测的角度出发,利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及数学等学科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探讨超浅层地震勘探在青岛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取得有效探测结果的前提条件,并对青岛市主要活断层的典型剖面进行重点研究,力求在城市活断层超浅层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处理等方面有所进展,为青岛及类似地质构造背景的地区开展活动断层超浅层地震探测提供参考。研究表明超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可以获取深度仅有十几米的地层反射信号,且大部分反射剖面都可较清楚地揭示出超浅部断层位置和断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浅层地震勘探 观测系统 王哥庄断裂 F-K滤波
下载PDF
利用远震P波层析成像研究巴颜喀拉地块东缘及邻区的深部结构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歧焱 李大虎 +1 位作者 吴锋波 梁明剑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5-708,808,共15页
为了揭示巴颜喀拉地块东缘及邻区的壳幔速度结构差异,获取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的深部构造背景,本文收集了2009年5月至2016年8月期间四川及邻区数字测震台网的203个地震台站所记录到的远震P波走时数据,应用有限频体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 为了揭示巴颜喀拉地块东缘及邻区的壳幔速度结构差异,获取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的深部构造背景,本文收集了2009年5月至2016年8月期间四川及邻区数字测震台网的203个地震台站所记录到的远震P波走时数据,应用有限频体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了巴颜喀拉地块东缘及邻区50—600 km深度范围内的三维壳幔P波速度结构。反演结果表明:巴颜喀拉地块东缘及邻区的壳幔速度结构具有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和分区特征,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西秦岭和祁连山褶皱系的整体速度异常较低,研究区东部具有克拉通性质的四川盆地西北缘和鄂尔多斯地块南缘则呈明显的高速异常。上地幔P波速度结构特征差异表明松潘—甘孜地块的抬升可能与地幔上涌有关,巴颜喀拉地块东缘九寨沟震区及周边50—250 km深度范围内的上地幔存在低速异常,在400—600 km地幔过渡带深度范围内表现为明显的高速异常特征。巴颜喀拉地块向东南方向运移受到东部高速、高强度的扬子克拉通地块对青藏高原物质东向挤出的强烈阻挡,而九寨沟震区处于松潘—甘孜地块重要的北东边界断裂交会处附近,应力容易在此集中,这些因素均可能是东昆仑断裂塔藏段与岷江断裂北段交会处附近发生九寨沟M_S7.0地震的深部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频走时层析成像 巴颜喀拉地块 九寨沟MS7.0地震 P波速度结构 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
下载PDF
北京地铁隧道地表横向沉降槽参数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锋波 金淮 +1 位作者 杨歧焱 郑卫强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0-671,共12页
为解决北京地铁隧道施工不同影响区划分和影响范围确定的不准确问题,对北京地区13条地铁线路、903份隧道工程的地表横向沉降槽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施工方法和地层条件的不同,分别对盾构法和矿山法施工隧道在黏性土地层、砂卵石地层等区域... 为解决北京地铁隧道施工不同影响区划分和影响范围确定的不准确问题,对北京地区13条地铁线路、903份隧道工程的地表横向沉降槽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施工方法和地层条件的不同,分别对盾构法和矿山法施工隧道在黏性土地层、砂卵石地层等区域的沉降槽Peck公式拟合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地层损失率和宽度参数的分布形态、相关统计值以及与隧道相对埋深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地层损失率和宽度参数的数理统计结果可以很好地指导北京及类似地层条件的城市地铁隧道工程影响区划分和影响范围的确定;2)施工方法和地层条件是影响地铁隧道周围地层变形的重要因素,工程地表变形控制应注重相关研究;3)建议各地深入开展地铁隧道沉降槽的拟合分析研究,为隧道工程影响区划分和影响范围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地表横向变形 沉降槽 预测参数
下载PDF
海口地区农村妇女“两癌”认知水平及筛查行为调查 被引量:18
9
作者 杨绮妍 陈克妮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第5期877-880,共4页
目的:调查海口地区农村妇女近5年对"两癌"筛查的接受现状及认知程度并分析影响筛查的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海口农村成年女性504名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填写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对"... 目的:调查海口地区农村妇女近5年对"两癌"筛查的接受现状及认知程度并分析影响筛查的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海口农村成年女性504名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填写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对"两癌"知识的知晓情况、"两癌"筛查参与情况及未参与筛查的原因等。结果:被调查农村妇女对"两癌"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71.0%,相关知识知晓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随文化程度升高而升高,有"两癌"家族史者知晓率更高(P<0.05)。53.0%接受过"两癌"筛查且近5年逐年升高。未参与筛查的原因主要有"身体健康不需筛查"(22.4%)、"没有时间"(18.1%)、"未接到通知"(16.0%)、"定期体检包含筛查项目"(10.1%)和"周围没人参加"(9.7%);参与筛查的主要原因包括"村干部组织"(67.0%)、"关注自身健康"(62.9%)、"筛查免费"(33.0%)和"周围人都参加"(28.1%)。80.0%的人可接受每年1次的"两癌"筛查,75.0%表示愿意承担部分筛查费用,愿意承担筛查费用的额度主要集中在≤50元(25.2%)和51~100元(24.8%)。不愿承担筛查费用的原因主要为"没必要"(7.9%)、"费用过高"(7.5%)和"经济条件差"(7.5%)。结论:海口地区农村妇女近5年"两癌"筛查率有升高趋势,但参与筛查率仍有待提高;对"两癌"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偏低,虽然对"两癌"筛查的必要性和费用支付意愿较高,但支付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口地区 农村妇女 乳腺癌 宫颈癌 认知 参与
下载PDF
Tectonics and Seismicity of the Yarlung Tsangpo Grand Canyon Region 被引量:1
10
作者 Shao Cuiru You Huichuan +9 位作者 Cao Zhongquan Wang Chunyong Tang Fangtou Zhang Decheng Lou Hai Xu Guangyin yang qiyan Mei Tuo Xie Ping Yu Ga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9年第2期144-160,共17页
The Yarlung Tsangpo Grand Canyon region is located in the frontal zone of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 where neo-tectonics and seismicity are intensive and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In the region, two sets of ... The Yarlung Tsangpo Grand Canyon region is located in the frontal zone of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 where neo-tectonics and seismicity are intensive and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In the region, two sets of fault structures have developed, striking NNE-NE and NWW-NW, respectively.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they differ markedly in terms of scope, property, active times and intensity. The NWW-NW trending faults are large in size, and most are thrust and thrust strike-slip faults, formed in earlier times. The NEE-NE-strike faults are relatively small in size individually, with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constituting the NNE-trending shear extensional fault zone, which is relatively younger with evident late Quaternary activities. Strong earthquakes occur mainly in the areas or zones of intensive differential movement of the Himalayas, e.g. along the deep and large fault zones around the crustal blocks. Most earthquakes of M≥7.0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ectonics, where large-scale Holocene active faults are distributed with complicated fault geometry, or the faults of multiple directions intersect. Among them, earthquakes of M≥7.5 have occurred on the NW and NE-trending faults with a greater strike-slip component in the fault tectonic z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rlung Tsangpo Grand Canyon TECTONICS EARTHQUAKE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Ultra-shallow Seismic Survey to the Wanggezhuang Fault in Qingdao
11
作者 yang qiyan You Huichuan Di Lo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8年第4期574-583,共10页
At present,there is less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he aspect of ultrashallow seismic exploration to the target layers at depths of only tens of mete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Seismic explorati... At present,there is less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he aspect of ultrashallow seismic exploration to the target layers at depths of only tens of mete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Seismic explor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ocation of faults and active structures,but the depth dozens of meters below the ground surface is the blind area of any kind of deep and shallow seismic exploration. Starting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detecting urban active faults,and using related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geology,geophysics and mathematics,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reconditions for acquiring efficient ultra-shallow seismic survey results in complicated geological backgrounds in Qingdao.Taking the Qingdao area as an example in this paper,we study the depth condition of Quaternary deposits,and apply 4-8 stacking folds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to get the exploration results with high-resolution and high-SNR. Preliminary results reveal that selecting a proper surveillance layout is one of the keys to acquire authentic exploration results in ultra-shallow P-wave reflection exploration. Our results also show that ultrashallow seismic reflection method in detecting faults in the Qingdao area has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 SHALLOW SEISMIC survey OBSERVATION system Wanggezhuang FAULT f-k FILTERING
下载PDF
Geometric Structure and Tectonic Activities of Wanquan Fault,Hebei Province
12
作者 Zhou Jianglin You Huichuan +4 位作者 Zhou Yueling Shao Cuiru yang qiyan Li Jinjin Zhang Zhengyu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3年第2期223-232,共10页
Based on detailed investigations and prospecting,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geometr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ectonic activities of Wanquan fault in northwest of Beijing. This fault strikes mainly northeast or northeast ... Based on detailed investigations and prospecting,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geometr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ectonic activities of Wanquan fault in northwest of Beijing. This fault strikes mainly northeast or northeast to north,dipping southeast,and extends over a length of 15km. It is a major ge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margin,controlling the neotectonic movement in this region. On the southeast side of Wanquan fault are the Late Quaternary unconsolidated deposits,forming a basin or deposition; but on the other side is Mesozoic volcano debris,forming lower-mountains and hills. Wanquan fault is a mid- to-high-angle normal fault dipping southeast. This fault was more active in the Quaternary. Since the middle-late part of the alate Pleistocene,the average rate with vertical slip of a single fault is over 0. 03 ~ 0. 3mm /a,but the fault has multiple slipping surfaces,and a total rate with vertical slip will be estim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nquan fault Geometric structure Tectonic activities
下载PDF
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浅层地震高效采集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静杰 肖金梅 +2 位作者 朱跃飞 杨歧焱 蔡志成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20-1932,共13页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地震数据采集方法能够减少野外工作时间,节约采集成本,提高地震勘探的效率,对于降低地震勘探的成本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压缩感知采集方法可以随机的布设检波器,因而能够节约采集仪器和减少野外施工时间,对于节点式地...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地震数据采集方法能够减少野外工作时间,节约采集成本,提高地震勘探的效率,对于降低地震勘探的成本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压缩感知采集方法可以随机的布设检波器,因而能够节约采集仪器和减少野外施工时间,对于节点式地震仪的采集能够明显提高采集效率.压缩感知地震数据采集相关技术包括野外观测系统设计和地震数据重建两项技术,地震数据重建的质量依赖于观测系统的设计,在相同采样数据量的情况下,如果采样方式不合适,则重建出来的数据的信噪比相差很大,因此压缩感知的关键是设计合适的采样方式.本文基于压缩感知理论,提出一种边缘保持分段随机采样,该方法能够灵活的划分段数和每段内的采样个数,由于边缘数据的缺失对重建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该方法保留了边缘的检波器.数据实验表明,这种数据采集方式比随机采样和分段随机采样有更好的重建效果,并且重建数据的偏移和完整采集数据的偏移结果更加接近;通过浅层地震勘探真实数据的模拟采样证明了压缩感知理论可以应用于浅层地震勘探,本文提出的采样方法在浅层地震勘探中具有重要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重建 采集方式 随机采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