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ukoaraiosis is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symptom severity,poor neurological function prognosis and stroke recurrence in mil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cohort study 被引量:5
1
作者 Tian-Qi Xu Wei-Zhi Lin +6 位作者 Yu-Lan Feng Fan-Xia Shen Jie Chen Wei-Wen Wu Xiao-Dong Zhu Lin Gu yi f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4期819-823,共5页
Leukoaraiosis(LA)results from ischemic injury in small cerebral vessels,which may be attributable to decreased vascular density,reduced cerebrovascular angiogenesis,decreased cerebral blood flow,or microcirculatory dy... Leukoaraiosis(LA)results from ischemic injury in small cerebral vessels,which may be attributable to decreased vascular density,reduced cerebrovascular angiogenesis,decreased cerebral blood flow,or microcirculatory dysfunction in the brain.In this study,we enrolled 357 patients with mil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from five hospitals in China and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 and clinical symptom severity at admission,neurological function prognosis at 3 months,and 1-year stroke recurrence.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based on Fazekas scale scores:no LA(n=83),mild LA(n=64),moderate LA(n=98)and severe LA(n=112).More severe LA,larger hematoma volume,and higher blood glucose level at admission were associated with more severe neurological deficit.More severe LA,older age and larger hematoma volume were associated with worse neurological function prognosis at 3 months.In addition,moderate-to-severe LA,admission glucose and symptom-free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associated with 1-year stroke recurrence.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LA severity may be a potential marker of individual ICH vulnerability,which can be characterized by poor tolerance to intracerebral attack or poor recovery ability after ICH.Evaluating LA severity in patients with mild ICH may help neurologists to optimize treatment protocols.This study was approved by the Ethics Committee of Ruij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approval No.12)on March 10,2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nical symptom severity functional dependenc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LEUKOARAIOSIS modified Rankin scale National Institute Health of Stroke Scale PROGNOSIS stroke recurrence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下载PDF
3D numerical study of tumor blood perfusion and oxygen transport during vascular normaliz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Jie WU Yan CAI +5 位作者 yi fu Zhujun TAN Ren SUN Shixiong XU Zurong DING Cheng DONG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CSCD 2015年第2期153-162,共10页
The changes of blood perfusion and oxygen transport in tumors during tumor vascular normalization are studied with 3-dimensional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models of tumor angiogenesis and vas... The changes of blood perfusion and oxygen transport in tumors during tumor vascular normalization are studied with 3-dimensional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models of tumor angiogenesis and vascular-disrupting are used to simulate "un-normalized" and "normalized" vasculatures. A new model combining tumor hemodynamics and oxygen transport is developed. In this model, the intravasculartransvascular-interstitial flow with red blood cell(RBC) delivery is tightly coupled, and the oxygen resource is produced by heter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hematocrit from the flow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umor blood perfusion and hematocrit in the vessels increase, and the hypoxia microenvironment in the tumor center is greatly improved during vascular normalization. The total oxygen content inside the tumor tissue increases by about 67%, 51%, and 95% for the three approaches of vascular normalization,respectively. The elevation of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tumors can improve its metabolic environment, and consequently reduce malignancy of tumor cells. It can also enhance radiation and chemotherapeutics to tum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mor hypoxia environment oxygen transport red blood cell(RBC) delivery vascular normaliz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表面改性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杜常博 朱明皓 +2 位作者 易富 陶晗 孙迪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73-579,共7页
用偶联剂KH550与纳米SiO_(2)协同改性玄武岩纤维(BF),研究了BF表面改性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BFRC)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KH550与纳米SiO_(2)改性后,BF表面出现了C—H键,且Si—O—Si键对应的振动峰变强;当纳米SiO_(2)用量为BF质量的3... 用偶联剂KH550与纳米SiO_(2)协同改性玄武岩纤维(BF),研究了BF表面改性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BFRC)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KH550与纳米SiO_(2)改性后,BF表面出现了C—H键,且Si—O—Si键对应的振动峰变强;当纳米SiO_(2)用量为BF质量的3%时,BF形貌变化最为明显,此时改性BFRC的力学强度及抗裂性能均高于普通BFRC;在KH550的桥联作用下,纳米SiO_(2)可有效增强纤维与混凝土基体的黏结强度,进而提高BFRC的力学强度和抗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抗裂 纳米SiO_(2) 混凝土 改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复配表面活性剂对烟煤润湿性影响及微观机理研究
4
作者 杜常博 程传旺 +3 位作者 易富 黄惠杰 孙玮泽 陶晗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6-355,共10页
煤尘污染是一个亟需解决的工程难题,传统的喷雾技术已难以满足现代工业化要求。为解决煤尘污染问题,以喷雾技术为基础,提高水喷雾添加剂对煤尘的润湿性能,选取快速渗透剂T(快T)、癸基葡糖苷(APG)、曲拉通100(TX-100)和椰油酰胺丙基二甲... 煤尘污染是一个亟需解决的工程难题,传统的喷雾技术已难以满足现代工业化要求。为解决煤尘污染问题,以喷雾技术为基础,提高水喷雾添加剂对煤尘的润湿性能,选取快速渗透剂T(快T)、癸基葡糖苷(APG)、曲拉通100(TX-100)和椰油酰胺丙基二甲基氧化胺(CAO)4种表面活性剂,通过润湿时间对其单一润湿特性和复合润湿特性进行研究;采用XPS分析复合表面活性剂作用煤尘前后元素的变化;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水/煤、水/表面活性剂/煤的相互作用,分析表面活性剂与煤之间的相对质量浓度、均方位移和相互作用能。结果表明:润湿时间随着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的增大而降低,4种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煤尘的润湿时间均在质量分数为0.2%后趋于稳定;TX-100与APG复配对煤尘的润湿时间有拮抗作用;快T和APG或TX-100复配均有协同作用,快T与APG在质量比为2︰2时协同效果最强,相比于同质量分数的快T和APG单体溶液的润湿时间分别降低了54.82%和50.54%;XPS谱图中存在明显的C峰和O峰,C—O官能团对煤尘润湿性的影响最为显著;复合表面活性剂的水峰与煤峰的重叠面积较大,表面活性剂促进了水分子在煤尘表面的吸附作用,使更多的水分子向煤表面移动;水/煤、水/单一表面活性剂和水/复配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能均为负,其相互作用能的大小为水/复合表面活性剂/煤<水/单一表面活性/煤<水/煤系统;复配表面活性剂比单一表面活性剂相比具有更好的润湿性,从宏观上表现为润湿时间的缩短,微观上表现为煤与水的负相互作用能减少。研究结果可为表面活性剂在煤尘润湿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 复配表面活性剂 润湿性能 XPS 分子动力学 吸附结构
下载PDF
复合改良剂对石墨尾矿物理性状的影响
5
作者 易富 杨磊 +1 位作者 杜常博 程传旺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5-1025,共11页
为了解决石墨尾矿复垦过程中物理性状较差的问题,研制出一种能够改善其透气性、保水性及结构性的复合改良剂。首先,通过室内试验分别探究玉米秸秆、牛粪和风化煤3种材料对石墨尾矿物理性状的影响以及施用量范围;其次,采用响应面法(RSM)... 为了解决石墨尾矿复垦过程中物理性状较差的问题,研制出一种能够改善其透气性、保水性及结构性的复合改良剂。首先,通过室内试验分别探究玉米秸秆、牛粪和风化煤3种材料对石墨尾矿物理性状的影响以及施用量范围;其次,采用响应面法(RSM)设计试验,得到复合改良剂(玉米秸秆+牛粪+风化煤)的最优配比;最后,分别从透气性、保水性和结构性上分析改良后尾矿的物理性能,并利用扫描电镜(SEM)技术探讨复合改良剂对其微观结构的影响及作用。结果表明:施用单一改良材料时,玉米秸秆对石墨尾矿透气性影响效果最为明显,牛粪对其保水性提升最为显著,风化煤对其大团聚体含量的影响效果最强。复合改良剂的最优配比为玉米秸秆4.10%、牛粪10.49%、风化煤2.94%,此时石墨尾矿的容重、田间持水量和大团聚体含量分别为1.1g/cm^(3)、61.71%和84.51%;对比改良前石墨尾矿总孔隙率和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分别提升了17.42%和14.48%,持水能力也得到明显改善;SEM分析显示改良后石墨尾矿表面出现明显胶结物,颗粒之间由角-面接触和边-面接触转变为直接点接触,大量颗粒凝聚在一起形成团聚结构,从微观尺度验证了复合改良剂对石墨尾矿物理性状的影响。该复合改良剂对石墨尾矿物理性状改善作用显著,对于实现石墨尾矿复垦利用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尾矿 尾矿复垦 固废利用 复合改良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基于复合模型沙的大比尺尾矿库漫顶溃决模型试验
6
作者 易富 陶晗 +3 位作者 杜常博 戚旭鹏 翟巍昆 徐展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尾矿库是重大危险源且存在溃坝危险,为了更真实地预测尾矿库溃坝造成的影响,定量掌握尾矿库的溃坝过程及其对下游的影响程度,利用细粒尾砂与膨胀珍珠岩按照体积比尺1.5∶1进行混合制作复合模型沙,通过室内试验和水下休止角试验确定复合... 尾矿库是重大危险源且存在溃坝危险,为了更真实地预测尾矿库溃坝造成的影响,定量掌握尾矿库的溃坝过程及其对下游的影响程度,利用细粒尾砂与膨胀珍珠岩按照体积比尺1.5∶1进行混合制作复合模型沙,通过室内试验和水下休止角试验确定复合模型沙的基本可行性;并在满足相似条件的基础上,开展极端状态下的复合模型沙大比尺尾矿库漫顶溃坝试验,分析其溃坝过程、流量过程、断面形态演变过程、浸润线、淹没高程和范围等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物理模型试验历时140 min,复合模型沙下泄量占总库容的10.76%,下游区域淤积量占下泄量的95.21%,基本符合漫顶溃坝的实际情况,设计选配的复合模型沙合理,说明该复合模型沙能够更真实有效地还原尾矿库溃坝过程。研究结果为尾矿库漫顶溃坝试验中模型沙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模型沙 尾矿库 漫顶溃坝 模型试验 浸润线
下载PDF
水泥改良风积砂负温动力性能与流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向东 李军 +3 位作者 孙琦 易富 刘家顺 曲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395-4403,4412,共10页
为研究水泥掺量对风积砂改良效果影响及不同负温、频率下的改良风积砂动力特征,开展了单轴、动力循环加载和蠕变试验。通过单轴试验获得了不同水泥掺量的改良风积砂7、28 d单轴抗压强度,并结合冻胀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确定了最优水泥掺量;... 为研究水泥掺量对风积砂改良效果影响及不同负温、频率下的改良风积砂动力特征,开展了单轴、动力循环加载和蠕变试验。通过单轴试验获得了不同水泥掺量的改良风积砂7、28 d单轴抗压强度,并结合冻胀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确定了最优水泥掺量;通过动力循环试验测定了不同次数的滞回曲线,确定了改良风积砂动弹性模量衰减、动损伤和阻尼比的演化规律;通过流变试验确定了能够描述滞回曲线流变特征的西原模型参数,建立了屈服前后滞回曲线的演化方程,并给出了每个循环内的时间划分标准。研究发现:(1)电镜观测显示水泥在风积砂颗粒间形成絮状连接结构,增加颗粒间的黏结强度,有效抑制动力损伤发展;(2)负指数模型可以描述改良风积砂动弹性模量衰减特征,阻尼比随加载次数增加逐渐变大,最终趋于某一定值,掺入水泥可以有效控制阻尼比发展;(3)提出了考虑围压影响的改进西原模型,根据实际加载特征建立了滞回曲线的加载方程,最小二乘原理可以对流变参数进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改良风积砂 动力特征 动力损伤 西原模型 滞回曲线
下载PDF
基于弹性模量退化的冻土动力损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向东 李军 +2 位作者 孙琦 易富 曲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149-4156,4241,共9页
为研究冻土在不同温度下的弹性模量退化与动力特佂,通过对不同负温条件下冻土试样进行循环加、卸载试验,获得其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滞回曲线与疲劳损伤寿命。按照疲劳寿命与应力幅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冻土在不同温度下的疲劳损伤参... 为研究冻土在不同温度下的弹性模量退化与动力特佂,通过对不同负温条件下冻土试样进行循环加、卸载试验,获得其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滞回曲线与疲劳损伤寿命。按照疲劳寿命与应力幅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冻土在不同温度下的疲劳损伤参数。根据冻土的弹性模量退化规律提出了动弹模衰减控制方程并建立了冻土唯象疲劳损伤模型。根据冻土实测的循环加卸载滞回曲线特征,提出了理想和非理想滞回圈情况下阻尼比联合分析方法;基于Kelvin模型建立了滞回圈演化规律与弹性模量退化及加载时间的数学联系。研究发现:考虑了动弹模衰减影响的唯象疲劳损伤模型描述了冻土的加速疲劳损伤特征;理想滞回与非理想滞回阻尼比联合分析方法考虑滞回圈的实际演化特征;基于弹性模量退化的Kelvin流变模型建立了滞回圈曲线与加、卸载时间的数学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滞回曲线 弹性模量退化 Kelvin流变模型 唯象疲劳损伤模型
下载PDF
基于因素空间的尾矿坝稳定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辉 易富 张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8-34,共7页
针对影响尾矿坝稳定性因素繁多且包含大量未确知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因素空间的综合评价模型,构建用于尾矿坝稳定性综合评价的因素空间,并引入未确知数学理论,建立因素空间-未确知测度模型;赋予尾矿坝稳定性影响因素变动的组合权重... 针对影响尾矿坝稳定性因素繁多且包含大量未确知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因素空间的综合评价模型,构建用于尾矿坝稳定性综合评价的因素空间,并引入未确知数学理论,建立因素空间-未确知测度模型;赋予尾矿坝稳定性影响因素变动的组合权重,通过因素合成实现因素空间降维;以某尾矿坝为例,采用置信度准则综合评价尾矿坝稳定性,验证模型可行性与适用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与现场勘查结果一致,且完成影响因素危险程度排序,进一步提高尾矿坝稳定性评价准确性,为尾矿坝稳定性的科学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素空间 未确知测度 变权 降维 置信度准则 尾矿坝稳定性
下载PDF
低水泥掺量对模袋充灌特性的影响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辉 易富 +2 位作者 姜旭桐 管茂成 张佳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2-77,共6页
为提高施工效率和细尾砂利用率,将不同质量比的水泥掺入浓度40%的尾矿浆,开展模袋充灌试验,研究水泥掺量对模袋充灌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细尾矿浆中掺加水泥作为固化剂,可提高模袋的透水性和保砂性;充灌时间和排浆密度随水泥掺... 为提高施工效率和细尾砂利用率,将不同质量比的水泥掺入浓度40%的尾矿浆,开展模袋充灌试验,研究水泥掺量对模袋充灌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细尾矿浆中掺加水泥作为固化剂,可提高模袋的透水性和保砂性;充灌时间和排浆密度随水泥掺量的增大而减少;单次充浆体积和单次排浆体积随充灌时间的延长呈指数递减;排浆集中在前2 h,以静水压力排浆为主,此后以固结尾砂自重挤压排浆为主;排水率、排水效率和保砂率随水泥掺量的增大而增大;排水效率和保砂率可分别作为评价模袋透水性和保砂性的指标,综合考虑施工效率、细尾砂利用率和施工成本,最佳水泥掺量确定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水泥掺量 细尾砂 模袋 充灌试验 透水性 保砂性
下载PDF
求解含有弱界面的沥青混合料的弹性模量
11
作者 易富 赵琪琪 +1 位作者 张旖旎 张利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80-2585,共6页
采用弹簧型界面,根据广义自洽理论和代表体元理论建立细观力学模型,以弹性理论为基础推导出沥青混合料的弹性模量解析式。算例和模量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沥青混合料弹性模量的预测值在学者研究得到的参考值附近波动;沥青混合料弹性模量受... 采用弹簧型界面,根据广义自洽理论和代表体元理论建立细观力学模型,以弹性理论为基础推导出沥青混合料的弹性模量解析式。算例和模量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沥青混合料弹性模量的预测值在学者研究得到的参考值附近波动;沥青混合料弹性模量受骨料特性、骨料含量和沥青胶浆特性的影响,随着骨料模量的增加而增加,骨料体分比在0.3~0.4范围内弹性模量达到最大值。沥青胶浆弹性模量较小时,沥青混合料的弹性模量随骨料体分比呈线性增长,沥青胶浆弹性模量较大时,较少的骨料就能使沥青混合料模量达到最大值,骨料过多反而会降低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界面 弹性模量 广义自洽理论 夹杂材料 细观力学
下载PDF
装配式节段梁UHPC湿接缝界面力学性能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殷雨时 杨纪 +3 位作者 苏庆田 张冠华 易富 王吉忠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7-85,共9页
为解决装配式节段梁菱形湿接缝抗剪性能弱、接缝界面易剥离、耐久性差等诸多工程实际问题,设计了一种“干”字形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湿接缝,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接缝构造形式、接缝配筋率和接缝结合面粗糙度对UHPC湿接缝界面力学... 为解决装配式节段梁菱形湿接缝抗剪性能弱、接缝界面易剥离、耐久性差等诸多工程实际问题,设计了一种“干”字形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湿接缝,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接缝构造形式、接缝配筋率和接缝结合面粗糙度对UHPC湿接缝界面力学性能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Traction-Separation结合面的有限元模型可较好模拟节段梁湿接缝界面力学性能;提出的“干”字形接缝界面力学性能显著优于菱形接缝,界面切向剪应力集中面积远小于菱形接缝,正弯矩受拉区钢筋和UHPC剥离位移最大可减小约83.7%;“干”字形湿接缝界面黏结正应力并不随着配筋率增加而同比例提高,配筋率对界面切向剪应力影响呈双峰效应;湿接缝配筋率建议取4.8%;配筋率和界面粗糙度对湿接缝界面法向剥离位移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湿接缝 界面 黏结性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尾矿坝稳定性属性识别的因素空间-未确知测度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辉 易富 +1 位作者 张佳 杜常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1-167,共7页
针对影响尾矿坝稳定性的因素众多、各因素之间彼此耦合且存在大量未确知信息的问题,将尾矿坝稳定性视为结果因素,选取对其有影响的18个定量因素和9个定性因素作为条件因素,构建了尾矿坝稳定性属性识别系统的因素空间。将未确知数学理论... 针对影响尾矿坝稳定性的因素众多、各因素之间彼此耦合且存在大量未确知信息的问题,将尾矿坝稳定性视为结果因素,选取对其有影响的18个定量因素和9个定性因素作为条件因素,构建了尾矿坝稳定性属性识别系统的因素空间。将未确知数学理论引入因素空间,构建了因素空间-未确知测度模型,并讨论了该模型的求解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信息熵理论计算主客观权重,确定各条件因素的组合权重,运用因素合成方法将高维度的因素空间降维成一维合因素轴,得到合因素测度识别向量,依据置信度准则对尾矿坝稳定性进行评价。以某尾矿坝为例进行了模型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对于尾矿坝稳定性因素的识别结果与现场判别结果基本一致,反映出该模型有助于解决尾矿坝稳定性评价问题,可为类似复杂系统的诊断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坝 稳定性属性识别 因素空间 未确知测度 组合权重 降维
下载PDF
稻壳灰-地聚物固化土力学特性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易富 管茂成 +1 位作者 李军 杜常博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4-101,共8页
为了研究绿色环保新型流态固化土在狭窄肥槽回填等工程问题中的应用,提出稻壳灰联合地聚物固化工程渣土形成流态稻壳灰-地聚物固化土。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UCS)试验、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EDS)等测试方... 为了研究绿色环保新型流态固化土在狭窄肥槽回填等工程问题中的应用,提出稻壳灰联合地聚物固化工程渣土形成流态稻壳灰-地聚物固化土。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UCS)试验、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EDS)等测试方法,研究稻壳灰的掺量与粒径对稻壳灰-地聚物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UCS)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稻壳灰掺量与粒径对其微观结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稻壳灰-地聚物固化土的净浆流动度与稻壳灰的掺量、粒径呈负相关关系,其凝结时间与稻壳灰掺量呈正相关关系,但与稻壳灰的粒径呈负相关关系;稻壳灰-地聚物固化土UCS值随着稻壳灰的掺量增加、粒径降低而显著提高,当稻壳灰的掺量增加到10%后,强度提升效能降低,初步判定稻壳灰的最优掺量为10%;固化过程中产生水化硅铝酸钠(N-A-S-H)和水化硅酸钙(C-S-H)2种凝胶,起到填充内部孔隙和胶结土颗粒的作用,使整体结构趋于完整,是稻壳灰-地聚物固化土强度提升的根本原因。研究成果可为稻壳灰在流态固化土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态固化土 地聚物 稻壳灰 无侧限抗压强度 微观机理
下载PDF
基于人工地震波作用下大跨度悬索桥多点激励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易富 杜常博 +2 位作者 王伟 孙悦 张智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8-285,共8页
为研究大跨度悬索桥在多点激励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规律,在已有的功率谱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功率谱模型,并将其应用到人工地震波合成过程中。以某水库上主跨720 m双塔单跨悬索桥为研究对象,用Midas civil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采用大质量... 为研究大跨度悬索桥在多点激励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规律,在已有的功率谱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功率谱模型,并将其应用到人工地震波合成过程中。以某水库上主跨720 m双塔单跨悬索桥为研究对象,用Midas civil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采用大质量法进行不同波速多点激励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大跨度悬索桥在多点激励作用下的主塔内力响应、主塔位移响应及主梁位移响应均受行波效应、衰减效应、不相干效应及衰减后地震波叠加效应影响,且最终的响应值由衰减后地震波的叠加效应与衰减效应的共同作用决定;500 m/s多点激励下衰减后的地震波叠加加强效应与衰减效应共同作用后,对主塔轴力响应、主塔塔底顺桥向剪力响应、左塔上横梁处剪力和弯矩响应的加强效果最大;各波速多点激励下,主塔顶顺桥向位移响应相对变化率均大于零且几乎保持不变,主梁两端顺桥向位移响应相对变化率在1 000 m/s波速取得最大值,主梁竖向位移响应在500 m/s取得最大值并随波速的增加逐渐接近一致激励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响应 人工地震波 一致激励 多点激励 影响振型
下载PDF
悬索桥主缆索寿命期内可靠度指标确定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易富 孙悦 +1 位作者 杜常博 李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8-364,共7页
以某工程为背景,应用Midas civil并基于主缆面积、弹性模量和极限强度的时变模型对主缆进行腐蚀模拟,其后,在车辆疲劳荷载作用下得到疲劳应力幅,并对Manson-Coffin公式进行修正得到主缆在寿命期内的S-N曲线,由此估算出主缆关键位置在寿... 以某工程为背景,应用Midas civil并基于主缆面积、弹性模量和极限强度的时变模型对主缆进行腐蚀模拟,其后,在车辆疲劳荷载作用下得到疲劳应力幅,并对Manson-Coffin公式进行修正得到主缆在寿命期内的S-N曲线,由此估算出主缆关键位置在寿命期内的疲劳寿命,利用Matlab编制主缆关键位置在寿命期内的失效概率和可靠度指标计算程序。研究表明:除锚固和索塔位置外,主缆其它位置应力均呈对称分布;在寿命期为100年时,索塔位置疲劳应力幅变化量最大,锚固位置疲劳寿命最低且可靠度指标退化最快;主缆可靠度指标与使用年限、当地环境、主缆长度以及基准长度存在一定关系,最终给出了悬索桥主缆索在腐蚀条件下的可靠度指标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主缆腐蚀 S-N曲线 疲劳寿命 可靠度指标
下载PDF
粘弹塑性土工格栅加筋尾矿流变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易富 杜常博 +2 位作者 李军 张利阳 张晋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60,共9页
分析土工格栅工程力学特性对加筋尾矿结构变形和长期稳定的影响,基于四参数粘弹塑性模型表征土工格栅长期低应力作用下的力学特性,提出了土工格栅加筋尾矿的流变模型,把加筋复合体受力分析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对应尾矿处于弹性状态和塑性... 分析土工格栅工程力学特性对加筋尾矿结构变形和长期稳定的影响,基于四参数粘弹塑性模型表征土工格栅长期低应力作用下的力学特性,提出了土工格栅加筋尾矿的流变模型,把加筋复合体受力分析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对应尾矿处于弹性状态和塑性状态,将尾矿产生塑性变形的时间(塑性到达时间)作为两个阶段分界点,并给出了两个阶段的加筋复合体本构关系表达式。研究表明:四参数粘弹塑性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土工格栅的衰减型蠕变和应力松弛特征;第1阶段,筋材中的应力随时间减小,导致尾矿中的微观应力重新分布,直到尾矿达到屈服条件进入第2阶段,筋材的应力开始保持不变,加筋复合体整体应变由于筋材的蠕变而增加;加筋复合体受力快速由第1阶段过渡到第2阶段,第1阶段变形很小,复合体整体应变主要由第2阶段导致;塑性到达时间受到土工格栅模型参数中Kelvin系数和尾矿强度参数内摩擦角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尾矿复合体 粘弹塑性 蠕变 应力松弛 土工格栅
下载PDF
网孔尺寸对格栅-尾矿界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易富 杜常博 +1 位作者 王政宇 于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95-1802,共8页
目前加筋尾矿结构中土工格栅的选用未考虑网孔尺寸的影响,仅考虑格栅的极限抗拉强度,致使格栅网孔尺寸的选用还存在较大的主观性。为了研究土工格栅加筋尾矿的网孔尺寸,也就是格栅-尾矿界面与剪切面面积比对格栅-尾矿界面强度参数的影... 目前加筋尾矿结构中土工格栅的选用未考虑网孔尺寸的影响,仅考虑格栅的极限抗拉强度,致使格栅网孔尺寸的选用还存在较大的主观性。为了研究土工格栅加筋尾矿的网孔尺寸,也就是格栅-尾矿界面与剪切面面积比对格栅-尾矿界面强度参数的影响规律。选用5种网孔尺寸(12.7 mm×12.7 mm,25.4 mm×25.4 mm,38.1 mm×38.1 mm,50.8 mm×50.8 mm,63.5 mm×63.5 mm)相同规格的土工格栅,分别通过直剪试验和拉拔试验对格栅-尾矿的界面特性进行分析,探求土工格栅加筋尾矿的合理网孔尺寸。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试验条件下,随着土工格栅网孔尺寸增大,格栅-尾矿界面强度指标似黏聚力减小,似摩擦角增大;格栅网孔尺寸的变化对似黏聚力的影响显著,对似摩擦角的影响较小;随着格栅网孔尺寸的增大,界面似摩擦因数逐渐降低,降低幅度越来越慢,且法向应力越大,界面似摩擦因数变化范围越小;相同条件下,拉拔界面似黏聚力约为直剪界面似黏聚力的0.7倍,拉拔界面似摩擦角约为直剪界面似摩擦角的0.45倍。为了更准确分析土工格栅加筋尾矿的效果,应该将格栅-尾矿界面摩擦作用从界面综合摩擦作用中分离出来,得到格栅-尾矿界面摩擦因数比;随着格栅-尾矿界面与剪切面面积比的减小,格栅-尾矿界面摩擦因数比先轻微上升,后发生陡降,格栅加筋作用迅速消失。土工格栅加筋尾矿的合理网孔尺寸应控制在格栅-尾矿界面与剪切面面积比为0.4左右,即所用格栅网孔尺寸为38.1 mm×38.1 mm时,此时土工格栅加筋尾矿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栅 尾矿 网孔尺寸 界面特性 直剪试验 拉拔试验
下载PDF
土工格栅与不同粒径填料界面作用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易富 王政宇 +2 位作者 杜常博 李军 孟兴涛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557-2562,共6页
路基边坡加筋设计时,土工格栅与填料间的界面作用特性是影响加筋边坡工程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土工格栅与不同粒径填料的界面摩擦特性,进行了土工格栅与3种不同粒径均匀粗粒土的拉拔试验,分析了法向应力、填料粒径和拉拔速率3... 路基边坡加筋设计时,土工格栅与填料间的界面作用特性是影响加筋边坡工程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土工格栅与不同粒径填料的界面摩擦特性,进行了土工格栅与3种不同粒径均匀粗粒土的拉拔试验,分析了法向应力、填料粒径和拉拔速率3个因素对界面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工格栅所受的最大拉拔力,随着填料粒径和拉拔速率的增大而增大,但填料粒径比拉拔速率的增幅大;不同粒径或不同拉拔速率下,格栅-土的界面最大剪应力与法向应力均呈线性拟合关系;填料粒径的增大显著提高了界面参数似黏聚力,但对似摩擦角变化不明显;拉拔速率的增大,使得界面参数似黏聚力几乎呈线性增长,而似摩擦角变化不明显。该试验结果对加筋边坡工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作用特性 填料粒径 粗粒土 拉拔试验
下载PDF
基于颗粒离散元的沥青混合料尺寸效应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20
作者 易富 葛丽娜 赵琪琪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0,共10页
为了探究沥青混合料的尺寸效应,以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为研究对象,以单轴抗压强度为评价指标,评价了Bazant,Carpinteri和Weibull共3种尺寸效应理论的适用程度,并计算了各自对应的尺寸效应律参数;确定了各级配情况下沥青混合料的临界尺... 为了探究沥青混合料的尺寸效应,以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为研究对象,以单轴抗压强度为评价指标,评价了Bazant,Carpinteri和Weibull共3种尺寸效应理论的适用程度,并计算了各自对应的尺寸效应律参数;确定了各级配情况下沥青混合料的临界尺寸和临界强度,并分析了粗集料性能、最大公称粒径、加载速率3种因素对沥青混合料尺寸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存在明显的尺寸效应现象,且不同尺寸沥青混合料试样单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均具有压密阶段、弹性阶段和向塑性变形过渡直至破坏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沥青混合料单轴抗压强度与试样尺寸呈负相关性,且随着试样尺寸的增加,强度降低幅度逐渐减小;随着粗集料弹性模量的增大,临界强度值不断增大,临界尺寸呈下降趋势;随着最大公称粒径增大,临界尺寸和临界强度都逐渐增大;随着加载速率增大,临界强度不断增大,临界尺寸逐渐降低。Bazant和Carpinteri尺寸效应律更适用于沥青混合料尺寸效应的分析计算,而Weibull尺寸效应律计算存在较大误差。SMA用作路面结构层时,Bazant尺寸效应律计算得到的结构层厚度与最大公称粒径的比值S的范围是2.6~3.5,Carpinteri尺寸效应律计算得到的S范围是2.6~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尺寸效应 颗粒离散元 沥青混合料 路面结构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