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强国视域下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1
作者 裴帅 张丹妍 许双瑜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9期96-100,共5页
在教育强国视域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久久为功的艰巨任务,需要建立相应的长效机制。对此,文章通过阐述教育强国视域下高校师德建设的必要性,以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调查为基础,梳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境,提出高校师德建设... 在教育强国视域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久久为功的艰巨任务,需要建立相应的长效机制。对此,文章通过阐述教育强国视域下高校师德建设的必要性,以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调查为基础,梳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境,提出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以期进一步推动和完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高校 师德建设 机制
下载PDF
水蒸馏与CO_(2)超临界法提取杠香挥发油成分对比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晓庆 张丹雁 +3 位作者 范紫颖 班梦梦 曾业达 杨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1462-1466,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杠香挥发油不同提取方式的优劣及其提取化学成分的异同,为寻找不同应用途径的精油及相关副产品生产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方法】分别采取水蒸气蒸馏法、二氧化碳(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杠香的挥发油,测定提取率... 【目的】对比分析杠香挥发油不同提取方式的优劣及其提取化学成分的异同,为寻找不同应用途径的精油及相关副产品生产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方法】分别采取水蒸气蒸馏法、二氧化碳(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杠香的挥发油,测定提取率,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进行挥发油化学成分对比分析。【结果】CO_(2)超临界法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挥发油色泽稍深,提取所剩粉渣仍存香气,可用做熏香产品基础原料,但经济成本高;水蒸馏法经济成本低,其提取所得挥发油色泽浅,透明度好,额外可获得纯露原料,可作芳香露剂用途,但水蒸馏法提取时间长,提取率低。经GC-MS检测技术分析,水蒸馏油检出39个组分,超临界油检出25个组分。两者共有组分13个,其相对百分含量有一定差异,但主要成分类型均为醇类、酯类及烯类,主成分均为橙花叔醇。【结论】应用水蒸气蒸馏法、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杠香挥发油各有优势。可根据杠香提取精油用途合理选择不同提取方法生产不同类型的挥发油产品及不同用途副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香 水蒸气蒸馏法 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挥发油 成分分析
下载PDF
西南地区民族习用药香龙肝香(杠香)的品种鉴定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丹雁 范紫颖 +4 位作者 马换换 林如意 赵维波 梁耀勇 李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6期11-13,43,共4页
[目的]鉴定云川贵民族习用药香龙肝香(杠香)的原植物品种,保护和开发民族药用新资源。[方法]实地调研、采访,采集龙肝香(杠香)原植物,收集标本,用基原鉴定法、性状鉴定法以及DNA条形码技术鉴别龙肝香(杠香)原植物品种。[结果]龙肝香(杠... [目的]鉴定云川贵民族习用药香龙肝香(杠香)的原植物品种,保护和开发民族药用新资源。[方法]实地调研、采访,采集龙肝香(杠香)原植物,收集标本,用基原鉴定法、性状鉴定法以及DNA条形码技术鉴别龙肝香(杠香)原植物品种。[结果]龙肝香(杠香)的藤本植物形态、香药材性状特征及DNA条形码特征与豆科蝶形花亚科黄檀属植物滇黔黄檀(Dalbergia yunnanensis Franch.)相吻合。[结论]云川贵民族习用药香龙肝香(杠香)来源于豆科蝶形花亚科黄檀属植物滇黔黄檀富含树脂的木质藤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肝香 杠香 药香 滇黔黄檀 品种鉴定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的阳春砂生态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班梦梦 张丹雁 +3 位作者 范紫颖 于兵兵 杨丽 曾业达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8-1332,共5页
目的:预测阳春砂在我国的潜在适宜分布区域,为阳春砂的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检索和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获得176条阳春砂全国主产区分布信息,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筛选出影响阳春砂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结合... 目的:预测阳春砂在我国的潜在适宜分布区域,为阳春砂的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检索和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获得176条阳春砂全国主产区分布信息,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筛选出影响阳春砂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得出阳春砂潜在适生分布区域并将其划分为高度适生区、中度适生区、低度适生区及非适生区。结果:影响阳春砂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5月平均降水量、4月平均温、最湿季平均温、10月平均温、6月平均温、8月平均温、等温性、3月平均降水量、3月平均温9个生态因子。阳春砂在我国适生分布区域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贵州、重庆、四川东部、湖南西部、江西中部、福建东南部、台湾西南部等。最适宜分布的区域集中在广东、广西中部及南部、云南南部、福建东南部、海南中部。结论:除了阳春砂传统产区与实际调研情况相符外,还预测到海南中部也属于阳春砂的适宜分布区,该研究结果对于阳春砂扩大引种栽培区域和药材规范化生产具有参考和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春砂 生态适宜性 生态因子 最大熵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降香及其伪品杠香挥发油成分对比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杨丽 班梦梦 +2 位作者 张丹雁 曾业达 范紫颖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2492-2496,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降香与伪品杠香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降香、杠香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二者挥发油成分,比较二者成分组成及含量差异。【结果】分别从降香和杠香的挥发油中分离鉴定了21、3... 【目的】比较分析降香与伪品杠香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降香、杠香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二者挥发油成分,比较二者成分组成及含量差异。【结果】分别从降香和杠香的挥发油中分离鉴定了21、31种化学成分,二者共有成分5种(橙花叔醇、环氧化蛇麻烯Ⅱ、韦得醇、红没药醇氧化物A、3-乙烯基-3,4,4a,7,8,8a-六氢-1,1,3,6-四甲基-1H-2-苯并吡喃)。降香挥发油中特有成分为2,4-二甲基-2,4-庚二烯醛、OBM 2979、柠檬烯环氧化物;杠香挥发油中特有成分为2-亚甲基-(3β,5α)-胆甾烷-3-醇、β-檀香醇、丙酮香叶酯、木香醇、(-)-异长叶醇。【结论】降香与杠香二者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相似,但各自存在差异性成分,可通过特有成分将二者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 杠香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鉴别
下载PDF
不同产地阳春砂挥发油标志性差异成分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班梦梦 范紫颖 +2 位作者 张丹雁 林如意 于兵兵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7-143,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广东、广西、云南产地的阳春砂中挥发油成分,为不同产地阳春砂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产地阳春砂挥发油,利用GC-MS法分析不同产地阳春砂挥发油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 目的:对比分析广东、广西、云南产地的阳春砂中挥发油成分,为不同产地阳春砂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产地阳春砂挥发油,利用GC-MS法分析不同产地阳春砂挥发油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法寻找阳春砂不同产地间差异性成分。结果:广东、广西、云南产样品中挥发油提取率分别为3.09%~4.29%、3.09%~4.38%、3.35%~4.20%;经GC-MS分析得出阳春砂主要成分32个;通过SIMCA-P 14.1软件分析得出广东与广西产样品的特征性差异成分为(-)-β-蒎烯、(1S)-(-)-冰片、3-蒈烯、ɑ-copaene、4-甲基-1-(1-甲基乙基)-双环[3.1.0]己-2-烯,广东与云南产样品的特征性差异成分为β-榄香烯,广西与云南产样品的特征性差异成分为β-榄香烯、莰烯、(1S)-(-)-冰片、4-甲基-1-(1-甲基乙基)-双环[3.1.0]己-2-烯。结论:不同产地阳春砂挥发油成分存在一定差异,该研究结果对鉴别不同产地阳春砂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春砂 挥发油 GC-MS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降香及其伪品的挥发油标志性差异成分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杨丽 曾业达 +4 位作者 张丹雁 范紫颖 班梦梦 曾庆铃 彭晓祺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69-1975,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降香及其伪品杠香、缅甸大叶、印尼大叶的挥发性成分,筛选降香与其伪品的差异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降香及其伪品的挥发油,利用GC-MS分析其挥发性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 目的:对比分析降香及其伪品杠香、缅甸大叶、印尼大叶的挥发性成分,筛选降香与其伪品的差异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降香及其伪品的挥发油,利用GC-MS分析其挥发性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筛选降香与其伪品间差异性成分。结果:降香、杠香、缅甸大叶、印尼大叶的挥发油提取率分别为1.97%~3.95%(mL/g)、0.90%~4.01%(mL/g)、1.55%~3.09%(mL/g)、1.32%~2.23%(mL/g);经GC-MS分析得到降香、杠香、缅甸大叶、印尼大叶挥发油主要成分分别有10、22、24、20个,其中共有成分8个。降香与杠香、降香与缅甸大叶、降香与印尼大叶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性成分分别有8、10、10个。其中,降香与杠香、降香与印尼大叶的标志性差异成分有1,8-二甲基-3-氧代-2-氧杂双环[2.2.2]辛烷-5-羧酸等;鉴别降香与缅甸大叶的标志性差异成分有α-红没药醇等。结论:降香伪品杠香、缅甸大叶、印尼大叶挥发性成分与降香具有一定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志性差异成分较多,建议可根据筛选出的标志性差异成分鉴别降香及其伪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 伪品 挥发油 GC-MS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降香与其伪品缅甸大叶生药学鉴别研究
8
作者 蒋媛媛 杨丽 +2 位作者 张丹雁 曾庆铃 陈嘉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2877-2884,共8页
【目的】对比研究降香与市场常见伪品缅甸大叶的生药学特征,建立二者的快速鉴别方法。【方法】基于性状、微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鉴别降香与缅甸大叶。【结果】降香与缅甸大叶在性状、微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上均有不同程度差... 【目的】对比研究降香与市场常见伪品缅甸大叶的生药学特征,建立二者的快速鉴别方法。【方法】基于性状、微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鉴别降香与缅甸大叶。【结果】降香与缅甸大叶在性状、微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上均有不同程度差异。性状上,降香木纹细腻,表面花纹丰富且美观,断面具同心环纹、不规则花纹等,导管肉眼难见,质坚硬致密,气芳香特异;缅甸大叶木纹稍粗,表面花纹少或无,断面具放射状、雪花状细碎花纹等,偶见枯朽孔洞,导管孔肉眼可见,花香气稍淡。微性状上,降香导管孔小,导管群、木纤维群及弦向薄壁组织相间排列,使横切面形成同心环状;缅甸大叶导管多且大,导管群排列无序,管孔内常含树脂,弦向薄壁组织呈密集弯曲的波浪状环带状。三切面上,降香横切面导管多单个排列,偶见2~8个聚集,管孔小,木纤维大片存在,木薄壁组织较窄;弦切面木射线略叠生,多高2~16个细胞;径切面仅上下两层可见方形射线细胞。缅甸大叶横切面导管多复管孔,常2~8个相连,管孔极大,木纤维群呈方块状,木薄壁组织较宽;弦切面木射线非叠生,多高6~26个细胞;径切面方形射线细胞较多。此外,二者薄壁细胞及射线均含草酸钙方晶。解离组织显微主要鉴别点为缅甸大叶导管明显比降香大。薄层色谱上,二者存在2个差异性色谱点。【结论】降香与缅甸大叶性状及解离组织特征差异较小,但微性状、三切面显微及薄层色谱特征差异较明显,可据此鉴别。该研究建立了降香与缅甸大叶的有效鉴别方法,可为澄清降香市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 降香檀 缅甸大叶 生药学鉴别
下载PDF
Effects of Ultrafine Comminution on the Dissolution of Active Ingredients from Compound Feed Additive of Strobilanthes cusia
9
作者 CHEN Yi-long LI Shi-jie +1 位作者 ZHENG Shao-yan zhang dan-yan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2年第5期201-203,240,共4页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omminution technology on the dissolution of active components from compound feed additive of Strobi/anthes cusia. [Method] Using active component adenosine in ...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omminution technology on the dissolution of active components from compound feed additive of Strobi/anthes cusia. [Method] Using active component adenosine in principal herb S. cusia and chlorogenic acid in minister drug Lonicera japonica Thunb. as dissolution indices,the effects of ultrafine comminution on the dissolution degree of compound feed additive of S. cusia were analyzed. [ Result] The dissolution degree of adenosine and chlorogenic acid in ultra micro particles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mmon particles. Ultrafine comminution could significantly quicken the dissolution rate of adenosine and chlorogenic acid in compound feed additive of S. cusia, shorten the extraction time, avoid the breakage of active components in long-time extraction process,and meanwhile saved the energy greatly. [ Conclusion] The ultrafine comminution technology could obviously increase the dissolution degree of active components in compound feed additive of S. cu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fine comminution Compound feed additive of S. cusia Dissolution degree China
下载PDF
斑马鱼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乔嘉凯 张丹燕 +1 位作者 周胜利 郭江峰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22-830,共9页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通常被定义为长度在200 nt以上、无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分子,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但近几年研究发现,部分lncRNA也具有编码多肽或蛋白质的能力。研究表明,斑马鱼lncRNA的异常表达...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通常被定义为长度在200 nt以上、无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分子,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但近几年研究发现,部分lncRNA也具有编码多肽或蛋白质的能力。研究表明,斑马鱼lncRNA的异常表达会引起其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的显著变化。现从lncRNA的调控机制与生物学功能、斑马鱼lncRNA在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斑马鱼生理功能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斑马鱼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斑马鱼 高度保守性 组织特异性 胚胎发育
原文传递
斜叶黄檀茎中1个新的肉桂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少丽 易涛 +4 位作者 杨伟群 江诗琴 张丹雁 崔辉 赵钟祥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74-2277,共4页
目的研究斜叶黄檀Dalbergia pinnata茎部化学成分,并初步考察其抗炎活性。方法采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ODS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和红外光谱等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采用脂多糖(lipop... 目的研究斜叶黄檀Dalbergia pinnata茎部化学成分,并初步考察其抗炎活性。方法采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ODS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和红外光谱等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RAW 264.7细胞一氧化氮生成模型对分离鉴定的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筛选。结果从斜叶黄檀茎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肉桂酚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黄檀亭F(1)、2-羟基异尖叶军刀豆苏合香烯(2)、异尖叶军刀豆苏合香烯(3)和黄檀亭C(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4为首次从斜叶黄檀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对LPS诱导RAW 264.7细胞释放一氧化氮显示出抑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为23.6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叶黄檀 肉桂酚 黄檀亭F 2-羟基异尖叶军刀豆苏合香烯 异尖叶军刀豆苏合香烯 黄檀亭C 抗炎活性
原文传递
黎药斜叶檀的生药学鉴别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如意 赵维波 +3 位作者 张丹雁 李世晋 范紫颖 马换换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00-705,共6页
目的对斜叶檀进行生药学研究,为斜叶檀鉴别与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石蜡切片、粉末显微鉴别和组织解离等方法对斜叶檀形态及显微特征进行研究,利用化学显微鉴别确定其黄色夹膜组织的细胞类型,并通过理化鉴别... 目的对斜叶檀进行生药学研究,为斜叶檀鉴别与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石蜡切片、粉末显微鉴别和组织解离等方法对斜叶檀形态及显微特征进行研究,利用化学显微鉴别确定其黄色夹膜组织的细胞类型,并通过理化鉴别对斜叶檀所含化学成分进行补充预试验。结果斜叶檀表面木纹细腻;见黄白、黄棕、红棕、紫、黑等颜色的树脂纹;具椰香、桂皮香、花香等多种香气,味苦、辛,微麻。横切面导管单孔或2~7个径列复管孔,轴向薄壁组织傍管带状;切向纵切面木射线叠生,宽1~2列,稀3列,高5~14个细胞;径向纵切面木射线横向带状,异型。研究证明斜叶檀木质部偶见的黄色夹膜属于木栓异常构造,粉末及解离组织中见具缘纹孔导管、木纤维、木薄壁细胞及木射线细胞。理化试验证明斜叶檀中除已报道的挥发油、黄酮及多酚成分外,尚含有甾体三萜类、糖类、生物碱类及有机酸类物质,不含或少含皂苷类、香豆素类、蒽醌类及蛋白质类物质。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斜叶檀品种鉴别依据,为斜叶檀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叶檀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理化鉴别 生药学鉴别
原文传递
杠香乙醇提取物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13
作者 何金美 张丹雁 +1 位作者 范紫颖 孙楷填 《医学信息》 2022年第19期71-74,共4页
目的研究杠香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情况,为杠香的临床药用和后续毒理药效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取SPF级昆明种小鼠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杠香组,每组10只,雌雄各5只。采用14 d最大给药量法进行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杠香组... 目的研究杠香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情况,为杠香的临床药用和后续毒理药效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取SPF级昆明种小鼠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杠香组,每组10只,雌雄各5只。采用14 d最大给药量法进行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杠香组给予小鼠一次性灌胃最大浓度杠香乙醇提取物,空白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给药后连续14 d观察小鼠生理反应及行为状态,记录两组小鼠体重变化和进食情况;14 d后解剖小鼠,观察脏器变化,取其脏器切片,HE染色,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杠香组小鼠出现活动减少,喜静卧,1 h内全部恢复正常,其他观察指征无明显变化;实验14 d内,两组体重、脏器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杠香组雌性小鼠给药前后进食量整体较低,雄性小鼠给药前后进食量整体偏高;剖检肉眼观察两组小鼠的肝、心、脾、肺、肾未发现明显损伤情况,组织病理学观察无异常。结论杠香乙醇提取物未见明显毒性,临床使用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香 滇黔黄檀 急性毒性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