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塑性聚酰亚胺/氧化铝三明治结构柔性电介质薄膜的设计制备及其高温介电储能性能
1
作者 卓俊添 林铭浩 +1 位作者 张齐艳 黄双武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6-276,共11页
介电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损耗低及循环稳定性好等优点,在先进电子和电力系统中发挥了重要的应用.聚合物电介质凭借其高击穿强度、柔性和易加工等优点,成为高电压电容器的首选材料.然而,其较低的温度稳定性难以满足新... 介电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损耗低及循环稳定性好等优点,在先进电子和电力系统中发挥了重要的应用.聚合物电介质凭借其高击穿强度、柔性和易加工等优点,成为高电压电容器的首选材料.然而,其较低的温度稳定性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和光伏发电等新兴领域对高工作温度的需求.本文利用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具有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_(g))的热塑性聚酰亚胺(TPI)薄膜表面沉积氧化铝(Al_(2)O_(3))镀层,制备了有机/无机三明治结构的Al_(2)O_(3)/TPI/Al_(2)O_(3)电介质薄膜.研究结果显示,氧化铝镀层不仅与TPI之间具有优异的界面结合性,还提高了肖特基势垒,抑制了电极电荷的注入,从而降低了高温下的漏电流,并提高了击穿强度.制备的Al_(2)O_(3)/TPI/Al_(2)O_(3)三明治结构薄膜在高温下获得了优异的放电能量密度(Ud)和充放电效率(η).例如,在150和200℃高温下,η>90%时的Ud分别达到4.06和2.72 J/cm^(3),相比纯TPI薄膜提升了98.0%和34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电容器 能量密度 三明治结构 物理气相沉积
下载PDF
浅析我国含氟气体标准的发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鬲春利 史婉君 +4 位作者 吴克安 张建君 张琦炎 邹丁艳 李企真 《中国标准化》 2021年第7期114-119,共6页
本文基于我国含氟气体产业的发展,概述了含氟气体标准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相关标准情况,进而探索了含氟气体标准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含氟气体 标准 发展
下载PDF
长期水驱对低渗储层物性与渗流特征影响实验研究
3
作者 沈瑞 张晓祎 +5 位作者 张启岩 王睿恒 任惠琛 周洪涛 刘萍 杨航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9-13,共5页
针对长庆安塞油田长期水驱开发后,注水井近井地带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变化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开展了长期水驱前后的孔隙度、渗透率测试,结合X衍射全岩与黏土矿物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计算机断层扫描、恒速压汞等实验,分析了引起岩石... 针对长庆安塞油田长期水驱开发后,注水井近井地带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变化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开展了长期水驱前后的孔隙度、渗透率测试,结合X衍射全岩与黏土矿物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计算机断层扫描、恒速压汞等实验,分析了引起岩石物性参数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长期水驱后,黏土矿物矿物含量下降,水流通道壁上的黏土矿物颗粒被水流冲刷发生膨胀及运移,在喉道处形成堵塞,表现为喉道半径分布呈现出大喉道所占比例降低,中小喉道所占比例升高的趋势。长期水驱后的注水井近井地带储层孔隙度增大,渗透率降低,束缚水饱和度和前缘含水饱和度升高,残余油饱和度降低,驱油效率升高。由于近注水井地带储层渗透率降低,有可能起到类似堵水的效果,堵塞一部分优势水流通道,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注水井近井地带非均质性,使得注入水更多进入低渗透储层,从而提高注入水的波及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前缘 孔隙度 渗透率 孔喉结构 恒速压汞 黏土矿物
下载PDF
不同发育时期油桐种仁油体蛋白质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启燕 高暝 +2 位作者 吴立文 汪阳东 陈益存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7-57,共11页
[目的]对油桐种仁不同生长时期的油体蛋白进行定量蛋白质组研究,鉴定油桐种仁油体蛋白质的组成,探讨不同生长时期种仁油体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提取3个不同生长时期的油桐种仁油体蛋白质... [目的]对油桐种仁不同生长时期的油体蛋白进行定量蛋白质组研究,鉴定油桐种仁油体蛋白质的组成,探讨不同生长时期种仁油体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提取3个不同生长时期的油桐种仁油体蛋白质组,质检合格的蛋白经酶解、iTRAQ标记后进行高效液相、质谱检测。利用Mascot软件对转换的二级质谱数据进行蛋白质鉴定,通过iTRAQ定量寻找差异表达蛋白,并对差异蛋白进行GO功能注释、KEGG代谢通路和聚类分析。[结果]在3个生长时期成熟油桐种仁油体亚细胞器中共鉴定出5 632个蛋白,其中,2 639个具有催化活性,401个蛋白质参与脂肪酸及油脂的合成与代谢。在种仁成熟的3个生长时期中,共有3 430个油体蛋白的表达量发生了显著变化。油体差异蛋白的富集分析发现,具有催化活性这一分子功能的差异蛋白主要在油脂积累初期发生富集。在桐油和桐酸积累时期,参与脂肪酸代谢和油脂贮藏的酰基辅酶A氧化酶、DGA蛋白和油质蛋白(Oleosin)表达量显著上升,表明这些蛋白在调控桐油和桐酸的积累中可能发挥着关键作用。[结论]获得油桐种仁成熟过程中动态特异的油体蛋白质组表达谱,揭示油体蛋白质组的组成、主要调控桐油合成的关键酶和结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油脂的合成与油体的装配等相关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 油体蛋白质组 iTRAQ 比较蛋白质组
下载PDF
基于人文与生态和谐理念的建筑空间设计要素与创意构思 被引量:2
5
作者 许雪梅 吴亚楠 +2 位作者 张琪妍 戴莉 杨岩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2-27,共6页
人文与生态和谐理念是人类美好的愿望和审美共识,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功能、艺术、经济、科技、环保、文化是蕴含人文与生态和谐理念的设计要素,是建筑空间设计要素。选取业界公认的建筑艺术杰作,从设计创意构思的角度,分别解读人文... 人文与生态和谐理念是人类美好的愿望和审美共识,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功能、艺术、经济、科技、环保、文化是蕴含人文与生态和谐理念的设计要素,是建筑空间设计要素。选取业界公认的建筑艺术杰作,从设计创意构思的角度,分别解读人文与生态和谐理念设计要素内涵,分析这些设计要素在建筑设计创意构思中的运用路径,及在创造和表现建筑空间鲜明的艺术个性和意境中的作用,验证人文与生态和谐理念设计要素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与生态和谐理念 建筑空间设计要素 创意设计
下载PDF
基于微米CT和扫描电镜的碳酸盐岩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启燕 刘晓 +3 位作者 史维鑫 高卿楠 宋利强 杨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4期15043-15051,共9页
为了研究羌塘盆地二叠系龙格组碳酸盐岩储层的微观结构特征,通过微米CT扫描技术和大面积背散射高分辨率扫描电镜成像技术对龙格组典型岩心的三维孔隙结构、空间分布、连通性及孔隙类型等参数进行精细的表征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龙格组地... 为了研究羌塘盆地二叠系龙格组碳酸盐岩储层的微观结构特征,通过微米CT扫描技术和大面积背散射高分辨率扫描电镜成像技术对龙格组典型岩心的三维孔隙结构、空间分布、连通性及孔隙类型等参数进行精细的表征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龙格组地层整体属于低孔-特低孔、微-细喉道、特低渗-超低渗储层,裂缝以构造缝、压溶缝以及溶蚀缝为主,且多被各类高密度矿物及有机质充填,有效裂缝较少。储集空间以微米、纳米级孔隙为主,主要为粒间孔和溶蚀孔,孔隙半径小于20μm,喉道半径在0.08μm左右,孔隙度在0.01%~1.02%,渗透率在0.000041~0.0015 mD。该地层受沉积环境影响及后期多期次构造运动和成岩作用控制,矿物成分复杂,储层物性在空间上变化快,非均质性强,具有多孔介质特征,储集空间结构多样、类型复杂。结合矿物成分和微观结构特征分析,在以方解石为主的泥晶灰岩地层,微米级的粒间溶孔较为发育,其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对较高,且局部发育微裂缝,综合储层物性较好,可作为未来油气资源勘探重点关注的目标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微观结构 微米CT 扫描电镜 龙格组
下载PDF
微区X射线荧光成像技术在岩心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启燕 刘晓 +4 位作者 杨玠 史维鑫 高卿楠 张弘 邓晃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00-2206,共7页
微区X射线荧光(Micro-XRF)分析技术是通过微小的X射线光束照射样品,对样品进行原位成分观测的无损分析手段之一,具有灵敏度高、速度快和准确性高的特点。采用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仪(M6 JETSTREAM)对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床四段岩心样品进行... 微区X射线荧光(Micro-XRF)分析技术是通过微小的X射线光束照射样品,对样品进行原位成分观测的无损分析手段之一,具有灵敏度高、速度快和准确性高的特点。采用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仪(M6 JETSTREAM)对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床四段岩心样品进行面扫描,分析不同矿层共17种元素区域分布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及组合关系等,结果表明:(1)Cu和Fe两种成矿元素高值空间分布区域基本不重叠,S与Fe分布范围高度重叠,关系密切,微量元素Ni,Bi,Pb,Zn,Si,Na与Cu密切相关,而Ti,Al,K与Fe具有弱相关性;(2)垂向上,Fe元素含量随深度增加逐步增大,而Cu元素含量呈降低趋势,其他元素也随深度呈下降趋势;(3)元素分布受石炭纪中期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和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叠加改造作用明显;(4)该钻孔矿石矿物以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黄铁矿为主,垂向上组合规律明显,脉石矿物以石英、石榴子石和透辉石为主。该技术通过分析元素空间分布规律、相关性以及矿物组合和分配关系等可对元素富集和运移以及对矿床的成矿机制、成因模式等地质环境和地质过程提供新认识和新证据。结合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分布模式,微量元素可作为寻找主矿种的指示元素,为深部找矿提供依据。此外,该技术能作为预分析技术快速筛选出感兴趣的信息和位置,为后期各种更高精度的微区分析提供不同尺度、不同层次的元素分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区X射线荧光 岩心分析 元素分布 冬瓜山铜矿
下载PDF
高比表面积金属氟化物的制备及其在制冷剂合成中的应用
8
作者 胡江平 李伟 +5 位作者 张琦炎 欧阳洪生 张迪 刘瑶瑶 卢朋 郭智恺 《浙江化工》 CAS 2020年第6期1-5,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高比表面积金属氟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氢氟烃(HFCs)和氢氟烯烃(HFOs)等制冷剂合成中的应用。
关键词 金属氟化物 制冷剂 制备
下载PDF
利用光谱技术定量识别岩石颜色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启燕 杨玠 +2 位作者 李建国 史维鑫 高鹏鑫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05-1911,共7页
岩石颜色不仅反映沉积环境而且指示特有矿物与元素,是纵向横向沉积演化,地层对比的重要依据和指标之一。目前岩石颜色主要依赖肉眼识别和主观描述,或使用色卡进行对比判读。这些方法受个体差异和环境影响较大,缺少定量计算方法,无法满... 岩石颜色不仅反映沉积环境而且指示特有矿物与元素,是纵向横向沉积演化,地层对比的重要依据和指标之一。目前岩石颜色主要依赖肉眼识别和主观描述,或使用色卡进行对比判读。这些方法受个体差异和环境影响较大,缺少定量计算方法,无法满足颜色批量精准识别的需要。因此快速、批量、高效实现颜色的客观识别和数值量化对地质工作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色度学原理,利用光谱分析技术,结合Python计算机语言编译的岩石颜色定量化识别软件,实现岩石颜色的数值定量化和批量自动化转换,提高颜色的判断精度和识别效率。通过对《Munsell Rock Book》对比发现,CIE RGB颜色系统计算结果与色卡一致性较高,Munsell系统计算结果中色相值(<3个NBS单位)一致性达到86.7%,明度值和纯度值的一致性分别达到92.2%和82.2%,相关性为98.83%和87.50%,均属于较小色差范围。相较于Munsell系统计算结果,31个岩石样品的CIE RGB计算结果与样品颜色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更高。造成颜色差异的原因复杂多样,不仅与颜色系统之间的转换误差和人为主观对比及判读有关,而且与岩石样品的特殊性和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次研究为岩石颜色的快速、高效、客观批量化和定量化表征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法和思路,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颜色 定量识别 CIE颜色系统 Munsell颜色系统 光谱
下载PDF
下承式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施工监测技术研究
10
作者 张启研 宋郁民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3年第10期129-132,共4页
以某桥梁施工项目为依托,提出一套经济高效的施工方案,同时,基于系统化的监测技术,实现了对该桥施工过程中主梁、拱肋、吊杆等关键结构的应力和变形监测,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对桥梁进行全施工阶段仿真模拟,将仿真计算理论值与实测值进... 以某桥梁施工项目为依托,提出一套经济高效的施工方案,同时,基于系统化的监测技术,实现了对该桥施工过程中主梁、拱肋、吊杆等关键结构的应力和变形监测,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对桥梁进行全施工阶段仿真模拟,将仿真计算理论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吊杆张拉结束后,结构应力符合设计要求,主梁跨中下缘中点位置承受最大拉应力16.2MPa,与之对应的上缘中点处则产生了相对较大的压应力;吊杆张拉前后,主梁左右幅高程差与理论值相差较小,主梁与拱肋制作和安装线形符合设计要求;全桥吊杆张拉完成后,索力与设计值控制在5%以内,吊杆张拉力与理论值误差均在10%以内,索力分布均匀。仿真分析和应力、施工监测结果表明,该桥的施工方案经济合理,可为同类工程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体系桥 施工控制 仿真分析 施工技术
下载PDF
低温反应熔渗工艺制备改性C/C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胡一杰 张栖岩 +3 位作者 吴小军 杨云鹏 张倩玮 王卓凡 《炭素》 2024年第1期24-35,共12页
反应熔渗工艺(RMI)制备改性C/C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工艺周期短、工艺成本低、产品致密度高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传统反应熔渗中存在基体熔渗损伤和熔渗剂残留等问题,影响复合材料性能.为进一步提升熔渗材料的性能,国内外学者针对低温... 反应熔渗工艺(RMI)制备改性C/C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工艺周期短、工艺成本低、产品致密度高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传统反应熔渗中存在基体熔渗损伤和熔渗剂残留等问题,影响复合材料性能.为进一步提升熔渗材料的性能,国内外学者针对低温熔渗方法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的工作,本文主要从反应熔渗原理、熔渗工艺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低温反应熔渗法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低温反应熔渗技术在熔渗组分、致密化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目前反应熔渗工艺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低温反应熔渗 基体改性 抗烧蚀性能
原文传递
不同方位白内障透明角膜切口对双通道视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建峰 张启燕 +4 位作者 叶文婕 董月 戴成华 陈在根 沈烨宇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5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位白内障透明角膜切口对双通道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白内障患者450例根据手术切口方位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50例与对照组200例,两组都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研究组选择颞上侧切口,对照组选择正上方切口,记录双通道视觉... 目的:探讨不同方位白内障透明角膜切口对双通道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白内障患者450例根据手术切口方位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50例与对照组200例,两组都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研究组选择颞上侧切口,对照组选择正上方切口,记录双通道视觉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均显著高于术前1d,术后研究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前1d,两组的角膜散光度对比无差异;研究组术前1d、术后1个月、3个月的角膜散光度对比无差异,对照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角膜散光度显著高于同组术前1d,且对照组术后1个月、3个月显著高于研究组.研究组术前1d泪膜破裂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0SI值显著低于术前1d,研究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手术前后MTF cut-off值在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正上方切口,颞上侧切口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应用能提高白内障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改善角膜散光度和泪膜破裂时间,促进双通道视觉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方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双通道视觉质量 正上方切口
原文传递
Linear free energy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action rate constants and equilibrium constants of complex compounds——III. Kinetics and mechanisms of ternary complex formation between (5-X-1, 10-phenanthroline)copper(II) and threonine 被引量:1
13
作者 CHEN Rong-Ti (Y.T.Chen) +1 位作者 zhang qi-yan LI Yue-Jin 《Acta Chim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89年第4期342-348,共1页
The kinetics of ternary complex formation involving Cu(5-X-1, 10-phen) and threonine (CuAL, A=5-X-1, 10-phen; L=threonine or represented by O-N; X=NO_2, Cl, H, CH_3) has been studied by temperature-jump and stopped-fl... The kinetics of ternary complex formation involving Cu(5-X-1, 10-phen) and threonine (CuAL, A=5-X-1, 10-phen; L=threonine or represented by O-N; X=NO_2, Cl, H, CH_3) has been studied by temperature-jump and stopped-flow methods. The formation rate constants, k_f(M^(-1).s^(-1)), for the complexation reaction, CuA + LCuAL, are as follows; X=NO_2, 8.68×10~8; X=Cl, 7.13×10~8; X=H, 6.12×10~8; X=CH_3, 5.42×10~8. The rate constants for zwitterion attack are nil within experimental error. It has been found that a linear free energy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the stability(logK_(CuAL)^(CuA) of the complexes CuAL and log kf as follows: IogK_(CuAL)^(CuA)=0.13 + 0.83 logk_f, r=0.99. It suggested that the formation rate governed the stability of the ternary complexes. The rates of formation of the ternary complexes increased with decreasing electron-donating property of the substituents. A linear relationship was found to exist as expressed by the following equation: log(k_f^R/k_F^O) = 0.097σ, r=0.96. A mechanism involves a rapid equilibrium between CuA and L followed by a slow ring closure of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te Kinetics and mechanisms of ternary complex formation between and threonine phenanthroline)copper II Linear free energy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action rate constants and equilibrium constants of complex compounds X-1 III free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